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宫_阿琐-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子在珉儿的怀里,沈哲若要抱,可能要从珉儿的手里接过,叔嫂之间这样的举动不合适,珉儿很自觉地就把孩子放在了地上,沈哲这才走上来,轻轻一抱就把小侄女举了起来。
被举得好高,把元元乐坏了,孩子都会喜欢坚实有力的臂弯,这下再要她走可不容易,但不能妨碍皇帝与沈哲商议要事,在女儿的哭声里,珉儿强行把孩子带走了。
沈哲听着哭声望着侄女远去,脸上还带着宠爱的笑容,项晔在一旁问:“就快两年了,妻儿都不在身边,沈云会喊爹爹时你也听不见,你心里该怨朕了。”
“没有的事。”沈哲毅然道,“能为皇上建立起强大的军队,也是我的梦想,过阵子您就能把云裳给我送去了,比起京城那些应付不完的人情,我宁愿带着妻儿在羌水关和淳朴的百姓在一起。”
项晔一笑:“可朕也舍不得一年到头见不到你,你现在啊,早就把朕给忘了。”说着与弟弟进门去,他们商议的大事,可能再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连珉儿也不会听见半个字。
而她这边把啼哭的女儿哄好就废了好大的劲头,许诺了孩子好些话,骄傲的公主才肯不哭了,珉儿点点闺女的脑袋:“你是随了谁?”
清雅在一旁笑道:“公主挑着皇上和娘娘的好,全攒在身上了。”
“好的是我的,不好的全是皇上的。”珉儿霸道地说,“生了儿子皇上未必宠,可闺女们他是要宠上天的,我都不知道她们将来长大了会变成什么样。但愿过几年天下太平,皇上能让我把她们送去元州,跟着太祖母学些道理。”
清雅见小公主不再缠着皇后,便去取来了书信,是方才刚刚送来的,珉儿随手在灯下看,冷冷一笑:“秦文月怀孕了。”
清雅道:“若是寻常来看,她也是有福气的人。”
珉儿将信收好:“可惜她生错了人家,走错了道,可怜她的孩子。”
清雅轻声问:“娘娘会对那个孩子下手吗?”
珉儿道:“皇后正好无所出,让她生下来后,留给皇后抚养吧。而赞西国并不缺继承皇位的皇子,我想在赞西人也不愿让一个汉族女子生的孩子成为新一代君主,她的日子不见得好过,后宫的女人们拿她没法子,他们的大臣和族人可不是好对付的。”
“奴婢虽不是帮着秦文月说话,可哪里的大臣都爱管皇家的事,明明那是皇帝自己家的事,怎么都要看大臣们的脸色,咱们皇上也是,娘娘您也是。”清雅笑道,“君臣之间,到底是怎样微妙的关系?”
珉儿淡然一笑:“利益。”
清雅叹息:“利益真是压死人,您尚且还没有嫡皇子,淑贵妃就这样提防着您。”
珉儿不以为意:“我何尝没提防她?其实你家贵妃娘娘特别聪明,她稳稳地走在正道上,她很明白一旦把路走偏了,就什么都完了,她只要不作恶,我和皇上都不能把她怎么样,一直等下去等下去,等到有一天实现她的心愿。只是这样的日子太难熬了,若是我,一天也过不下去,她为什么不放过自己呢。”
“贵妃娘娘一定盼着您永远都不要有嫡皇子。”
“嫡皇子?”珉儿笑道,“我看你家皇上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乎男女了。”
清雅愣了愣,像是明白了,可心里觉得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皇上若是不分男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女儿,那岂不是要把天给翻了。
珉儿走到窗前,眺望窗外月色下深不可测的重峦叠嶂,即便天明时,她也看不清猜不到那些山里有着怎样的故事,她慵懒地说:“皇上,像是在谋划什么大事。”
清雅尚不知沈哲也来了,只笑道:“从奴婢在宣政殿第一眼看到皇上起,皇上年年都有大事,奴婢都习惯了。”
珉儿笑道:“是呀,他好像战神临凡,骨子里翻腾的都是硝烟战火。”
那之后的日子,珉儿再也没见到沈哲,他来去无踪,会不会绕去京城看一眼云裳,珉儿也猜不到,皇帝也没有再提起这个弟弟,他依旧很忙碌,但那之后开始有大臣来平山了,珉儿就只能自己带着女儿去翻山越岭去山下的小镇,时常给皇帝带些野果或小吃回去,倒也悠哉悠哉。
转眼,春回大地,帝后如约从平山归来,珉儿在这里受天地灵气的滋养,且随着年纪的增长,美好的心情以及项晔无所不包容的宠爱,她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具有的气度风华,仅仅是从轿子里下来,牵着小公主的手缓缓走上前,那一举一动就叫后宫妃嫔看得眼红。
皇后终究是云端之人,而那高高的云朵,更是皇帝亲手为她堆叠。
长寿宫里,珉儿来向太后请安,两个多月不见,孙女们都长大了好些,太后见着孩子心里就高兴,却又时不时地看一眼珉儿,那目光落在皇后的肚子上,足足两个多月,帝后在平山的温泉里耳鬓厮磨,难道一点动静也没有?
珉儿看出婆婆的心思,只在心里无奈地笑一笑,而不多久淑贵妃到了,二皇子在书房没有来,浩儿跟着母亲来,兄妹见了立刻玩在一起,叽叽喳喳地热闹极了。
林嬷嬷带人来奉茶,皇后和淑贵妃一左一右坐在两边,太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她们俩看起来很和睦,可不知是自己多心,还是事实如此,这完全不能融合在一起的气场,让人心里发憷。
只等皇后和淑贵妃都离去,太后问林嬷嬷她怎么看,林嬷嬷也捂着心门口说:“奴婢都不敢多看一眼,且不说皇后娘娘一贯是那样的气质,淑贵妃这两个月是怎么了,平日里瞧着没什么两样,可是今天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太后焦虑:“你说会不会出什么事?”
林嬷嬷安抚她:“兴许淑贵妃这一变,会是好事呢?”
但等不及后宫能有什么好事,朝廷先热闹了起来,皇帝一回来,就接到西平府急报,赞西人与梁国发生了冲突,两国都派出了军队在边境对峙,他们一旦燃起战火,大齐的处境就会很尴尬,而眼下两国交恶,开战是迟早的事。
以皇帝的立场,本该两处都不插手,可那日早朝,项晔却让大臣们做出选择,说大齐不能视而不见,一语激起千层浪,大臣们对皇帝好战的个性不满已久,这次的事完全可以作壁上观,他做什么非要插手。何不让两国斗得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可皇帝却强硬地要他们做出选择,一时怨声四起。
这个节骨眼儿上,沈哲离开了羌水关,从南到北跨越大齐半片江山,回到了他离开多年的纪州,站在城门下,往事历历在目。
秦庄从城内赶来迎接,紧张而意外地说着:“你怎么来了,你就这么来了,不怕皇帝追究你擅离职守?”
沈哲笑道:“我给皇帝递了折子,说想回家乡来看看。”
秦庄狐疑地看着表弟,看了看他身后零星几个亲兵,抬手引路道:“来,哥哥带你回家。”
第266章 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沈哲的出现很突然,即便秦庄亲自将他迎入纪州城,始终持狐疑谨慎的态度小心应对,好在秦夫人和秦家长辈十分高兴热情,让秦庄可以挪出空来仔细观察沈哲的一言一行。
一晃便是三天过去,沈哲没表现出任何异样,反是他这么突然闯来纪州,皇帝一道训诫责备的旨意被八百里加急火速送来,意思是他虽然递了折子,可皇帝并没有允许沈哲离开羌水关,命他速速离去不得有误。
这样尴尬的情形下,沈哲若不走就是抗旨不尊,原本对秦庄而言,是很好地拉拢表弟的机会,但他怕自己被什么人等着这一遭,将送出城外好几里地,依旧只是安抚他:“眼下梁国与赞西人正对峙,随时影响我大气边境,虽说羌水关隔得远,难保西平府出了事,你那边的蛮子趁虚而入。”
沈哲则浑身透出那温润君子的忧愁,言语中不说明,可神情气质里都是为皇帝心累的无奈,秦庄看在眼里,一次次地压抑自己想要拉拢弟弟共同对抗项晔的心情,时机还未成熟,他不能轻举妄动。
然而此时京城里,大臣们为了不正面回应皇帝要求他们选择帮助哪一国打仗的事,接二连三地上奏请皇帝立太子,说什么皇储是国家之本,立太子可以安定民心,也让外邦知道大齐后继有人,不得侵犯。
项晔当然不予回应,君臣僵持不下,朝廷上下乃至后宫气氛紧张,白白辜负大好春光,再有皇帝一道斥责沈哲擅离职守的旨意,让太后心里不自在,母子俩的关系也一时尴尬紧张,偌大的皇城,竟只有上阳殿能让项晔得一刻安心一刻展颜。
皇帝每每来,逗着女儿便似乐不思蜀,珉儿总是温柔安静地守在一旁。而他们的女儿什么都好就是开口晚,都快两岁了,连父皇母后都不肯学,每每教她学说话,她都咯咯笑着,看起来很热情,可就是不屑跟你念一遍,项晔常说女儿这么傲,都是随了珉儿。
这会儿父女俩正玩得高兴,元元差使她父亲十分顺手,项晔也是把女儿伺候得服服帖帖,珉儿去把才睡醒的小公主抱来时,恰见周怀在宫门外皱着眉头听宣政殿的人来传话,转身就要往里头闯,被珉儿拦下道:“什么事?”
“娘娘,这事儿……”
周怀很紧张,可是见皇后的架势,就把心一横,全都告诉了珉儿,皇后面上淡淡的,应了声:“我知道了,我会告诉皇帝。”竟然把十万火急的事给变得云淡风轻了。
皇后抱着小公主进门后,清雅便对周怀说:“你别急,皇上早就等着这天了,你等着去朝堂上看那些大臣打嘴吧。”
水榭台上,项晔正带着女儿喂鱼,这父女俩加一块儿,太液池就疯了,珉儿皱眉嗔道:“你们放过它们吧,你们父女不喂,它们饿不着。”
皇帝和闺女一道转身来看珉儿,脸上的笑容好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叫人又气又好笑。
“元元来带着妹妹玩儿,母后有要紧的事和父皇说。”珉儿这样命令女儿,那不肯开口的小公主却是能听得懂,便丢开手里的鱼食,来带着妹妹坐在一边玩。
项晔乐呵呵地看着俩闺女,像是能忘却一切烦恼,他席地而坐说:“朕渴了。”
珉儿轻叹,命清雅送茶,等皇帝悠哉悠哉一杯茶下肚,她才道:“周怀在门外快急死了,结果我拦了他不说,皇上更不着急。”
项晔道:“是不是梁国和赞西打起来了?”
珉儿点头,皇帝又道:“是不是他们打着打着,直奔西平府而去?”
“皇上神机妙算。”珉儿看着自己的丈夫,问,“您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
“也许吧,谁叫赞西人好好的突然又不打了,不然好些事去年就该解决了。”项晔把玩着手里的茶杯,始终没把话说清楚。
看着皇帝胸有成竹的自信和淡定,珉儿似释怀又似无奈:“这一次去要多久才能回来?”
项晔望着她,深邃星眸里只有珉儿一人的身影:“朕会尽快回来,一年半载吧。”
一年半载那么久,那时候可能元元已经开口了,珉儿总觉得皇帝要做什么大事,果然他是要趁着自己还年轻,去开拓大齐的疆土。他容不得边境之外有两个帝国存在,梁国也罢,赞西这样的民族,只能是个藩属部落,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好战,他想为这个国家往后千秋万代的子孙造福。
珉儿拿下皇帝把玩的茶杯,又为他斟了一杯茶,温柔地送到项晔手里,只道:“早去早回,我和孩子们等你回家。”
项晔搂过她,感慨道:“你心里就不反感,哪有女人乐意看到自己的男人动不动南征北讨。”
珉儿一笑:“别人嫁的是男人,可我嫁的是天神,岂能同日而语。”
项晔在她额头一吻:“朕速去速回,你安心等我回来,朕曾给你的虎符你好生收着,他们会守护你和孩子。”
珉儿无所畏惧,这个人从离开纪州至今将近十五年,还有什么没经历过,自己只要跟着他就好,嫣然而笑:“但若去得太久了,我可要带着孩子来找你,我不能像云裳那样无休无止地和丈夫分开,我做不到。你说一年半载,一年半载就是期限,不然你便是打去了赞西境内,我也要闯来找你的。”
项晔大笑:“朕的皇后,真真了不得。”
他们互相依偎,情意绵绵又豪气干云,两个闺女坐在对面看着,她们什么也不懂,可是每每看到双亲恩爱亲昵,都会看得很出神。
不久,皇帝只身往宣政殿去,元元跟着父亲一直走出长桥,才被珉儿带回家,母女俩手牵手往回走,孩子却一步三回头地望着她父亲,珉儿抱起她问:“元元想跟父皇一起去打仗吗?”
小丫头应该听不懂,可是她点头了,珉儿捏捏他的脸蛋儿说:“小家伙,你还真想做女皇吗?”
半天后,一个惊人的,但好像多年来众人早已习以为常的消息自宣政殿传出,皇帝将再次御驾亲征,要去把狗咬狗的两个国家的兵马赶出大齐的领土,而再进一步会怎么做,且要等那之后才会有分晓。
历史上好战的帝王不少,可不是人人都乐意御驾亲征,皇帝却不知哪里来的自信,从他当初在纪州揭竿而起对抗朝廷起,总是拿出抛弃家人妻儿的豪迈,无所顾忌地奔赴沙场,这一次,又是如此。
而安乐宫中,这几日最紧张的还是立太子的事,这事儿之前提过一阵被皇帝压下去,此番再次提起,大臣们来势汹汹,淑贵妃虽然没有在他们之中依靠什么人,可宫里统共两个皇子都是她生的,没有立谁的说法,只有立不立的说法,每一位大臣都是她的后盾。
结果,又没了下文,皇帝要亲征的消息传来,淑贵妃冷冷一笑:“他这是铁了心不会立太子,没别的缘故,就因为两个儿子都是我生的,但凡眼下有个嫡皇子,为了安抚大臣们的忠心,也一定会顺应他们先把太子立了再去打仗。”
这话有没有道理,尔珍不敢断言,至少眼下的确如此,谁知道上阳殿那两位公主若是两位皇子,会不会早就有太子了,皇帝迟迟不予以回应,必定是为了等皇后还能有机会,淑贵妃三十好几了,可皇后还那么年轻。也许,她家娘娘真的从一开始就注定没得争。
此时门外宫人来报,说皇帝召见二殿下去清明阁了,淑贵妃心头一紧,忙换了衣裳赶来清明阁外,周怀见了她毕恭毕敬,只是客气地说:“皇上正有事叮嘱二殿下,娘娘可否稍等片刻,容奴才通禀一声。”
淑贵妃自然是懂规矩的,更为自己解释道:“我是怕沣儿没分寸忍皇上生气,才想过来看一眼,他们父子好好的,我也不必进去了。”
里头传出项晔的笑声,叫淑贵妃心中一暖,不久后儿子便独自出来,一见母亲就跑了过来,淑贵妃命他要举止优雅不要跑跑跳跳,一面问:“父皇对你说什么了?”
小家伙骄傲地说:“那是我和父皇的秘密,不能告诉母妃。”
淑贵妃皱眉,可又不好在这里多问,正要带着儿子离去,周怀赶来说:“皇上眼下要见几位大臣,不得与娘娘会面,皇上说待闲暇时,亲自到安乐宫见您。”
“请皇上保重龙体便是,不必惦记我。”淑贵妃嘴上这样客气,可是心里却盼着项晔能去看一看,但结果不知是皇帝忘记了,还是上阳殿那位太霸道,一直到皇帝出征前,淑贵妃也没再见到项晔。
这或许是项晔的不是,可那几天里,诸事忙碌,他也并没有把时间更多地留给珉儿,转眼便是大军出征之日,在皇帝出征的前一天,项晔下了一道急诏送去纪州城,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
第267章 你相信朕
就连珉儿也没想到,皇帝此番再次远征西平府,竟会将纪州王秦庄调来守护京城,虽然朝廷大事另有三省六部的官员互相挟制辅佐,可他会带兵守在京城外,不受三省六部的管辖,危急时刻可闯宫救主,将叛乱者先斩后奏。
大臣们几乎是一致反对,皇帝与秦庄的微妙关系,早就有人察觉,没想到兜兜转转,皇帝竟然在这样紧要的时刻,再次启用这个人。十几年前皇帝带兵离开纪州,把纪州城交给了并不是王府亲戚的亲戚秦庄,那时候他们这些小地方的人志同心齐,彼此扶持信任创下伟业,的确值得称颂。
可是皇帝称帝七八年来,他并没有给予纪州太多优渥的待遇,甚至在大面积压制功臣时,也扫到了纪州城城门下。只不过纪州人向来勤奋而坚强,早八百年就不靠朝廷供养,才没有给当地百姓带去太多影响,可是这对秦庄的存在和意义,必然是很大的动摇。
皇帝就快出发了,雪片一般的折子还是飞进宫里来,大臣们纷纷请求皇帝撤回旨意,绝不能让秦庄来守京城的大门。有些话他们不好说出口,可万一皇帝在西平府出什么事,京城不就落在秦庄的手里,而这世道,谁有兵有刀,就是谁说了算,项晔就是这么一路闯来的。
消息在宫中散开,妃嫔们也是议论纷纷,可她们连皇帝的面也见不着,有话也无处说,林昭仪和孙修容家里派人送信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