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宫_阿琐-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笑骂:“故意来显摆你情深意重?在朕眼里,你永远都是乳臭未干的小子,还真当自己是个男人了?”
  沈哲一本正经地说:“我都有儿子了。”
  皇帝朗声大笑,但立刻意识到不该让外头的人察觉什么,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去吧,好好对云裳。”
  沈哲却另掏出厚厚一本好像书一样的东西,翻开里头也是密密麻麻的字,他递给皇帝道:“羌水关大军,已编制完毕,随时等候皇上调遣。明着,我们会继续修路引水,兴建城池,暗地里习武练兵绝不耽误,皇上一声令下,大军可从南至北所向披靡。”
  项晔按下了那本书,一手搭在沈哲的肩头:“有你在,朕无后顾之忧,你千万记着,将来哪怕朕在前线弹尽粮绝,甚至死在那里,也不许你带着军队来救援。守住京城,守住太后和朕的妻儿,这是你唯一的使命。比起开疆扩土的豪迈,朕只要活着,你就会憋屈一辈子,可是只有隐藏你这一股实力,朕才能高枕无忧。这一生,朕欠你的。”
  沈哲一脸的平静:“哥,我们不是早就说好了?”
  项晔苦笑:“对于你,朕从无忧虑,对于这江山,朕也充满信心。唯独后宫……”皇帝长长一叹,“像你,该多好?”
  沈哲道:“不如顺其自然,您不信自己,难道不信皇后?”
  皇帝深邃的眼眸看着弟弟,嘴角轻轻一扬:“说得不错。”
  兄弟俩促膝长谈至深夜,而天明时,沈哲就悄无声息地从宫里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曾经出现过,即便到了琴州,或许有人时时刻刻盯着他,也难发现他曾绕到京城。
  连珉儿也不知道沈哲来琴州给了云裳一个惊喜,只是那几天,云裳像是遇见什么天大的好事,终日阳光灿烂笑靥如花,走路也是一蹦一跳,就算沈云哭得声嘶力竭,她也乐呵呵地没心没肺地哄着儿子,过大半个月后珉儿才知道,是沈哲偷偷来看过她。
  一直到那会儿说起来,云裳也是轻飘飘地傻笑,珉儿看在眼里,甜在心里,纯粹的爱,多美好。
  琴州安逸宁静,京城亦无波澜,皇帝的清心寡欲,很快就让后宫妃嫔都死了心,淑贵妃专心辅佐儿子念书启蒙,除了全国各地偶尔发生一些天灾人祸,日子平静得让人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
  炎炎盛夏,皇帝离开京城前往琴州,皇后即将分娩,宫里平静的生活终于起了涟漪,送圣驾离京时,淑贵妃手里握着一串念珠,是尔珍替她去护国寺求来的,她每天都祈祷皇后腹中的小公主平安健康,这看似正面的祷告,似乎连老天爷都不能挑她的错。
  六月末,皇后在琴州顺利分娩,生下了大齐第二位公主。
  喜讯传来,淑贵妃抖擞精神,带着一双儿子到护国寺还愿,感谢佛祖保佑了皇后母女平安,回宫时,她走过空荡荡的上阳殿,站在太液池旁,对牙牙学语的幼子说:“浩儿,将来要好好疼爱妹妹,皇后娘娘还会为你生很多很多妹妹。”
  年幼的小皇子仰望着母亲,灿烂地笑着,淑贵妃摸摸他的脑袋,抬眼见尔珍带着脸生的人来,他们正大光明地在太液池边相见,淑贵妃很从容,来的人也不慌不忙,只有尔珍脸上僵硬得好像风干的浆糊。
  她领着小皇子站在一边,就听见淑贵妃说:“皇后的饮水,要格外小心,煮汤泡茶,做饭洗浴,千万不得怠慢,我就放心交给你了。”
  来者领命,躬身不知说了些什么,尔珍就没听清楚,小皇子咿咿呀呀不停,不知在比划什么,叫她不得不分神,等那人大大方方地离去,淑贵妃才允许她和孩子靠近,贵妃亲自抱起儿子,吃力地嗔笑着:“小家伙又重了,哥哥小时候可不如你。”
  尔珍的目光追着那人远去,淑贵妃看见了,冷然道:“你想什么呢?”
  “奴婢没想什么。”尔珍紧紧抿着唇。
  “那就什么都别想。”淑贵妃一笑,抱着儿子欢欢喜喜地走开了。
  这边一行人远离太液池,海棠宫里的香薇正好路过,她屋子里的蚊香用尽了,夏末秋初的蚊子很毒,她被咬得受不了了,才去问人要些。谁知清雅早就为她打点过,人家见了香薇都很客气,还自责没尽心把她的东西送去海棠宫。
  香薇高高兴兴地回来,却看到了太液池边这一幕。也许淑贵妃本就不怕被人瞧见,才这么大大方方地在太液池边见陌生人,可是尔珍脸上的神情太奇怪了。
  远在琴州,皇帝高高兴兴地抱着小公主来太后的屋子,未进门,就听见母亲在对林嬷嬷说:“虽然生了女儿也挺好的,可我不是白白在这里陪了大半年,早知道我不殷勤地跟着来了,在宫里还能有些乐子。”
  项晔无奈地一笑,转进门来,只当做没听见,抱着襁褓问母亲:“这一回孙女的名字您来起,别再嫌朕不尽心了。”
  不想太后却说:“生在琴州,就取琴字,她们姐妹的名字就都有来历了。”


第259章 还以为会生个皇子
  项琴这名字不坏,纪念公主出生在琴州也颇有意义,项晔欣然抱着小闺女递给太后看,一面欢喜地告诉女儿她有名字了。
  太后没有伸手来接襁褓,想她来了琴州后,天天风雨无阻地为这个孩子祈福,心里头就盼是个嫡皇子,虽然男孩儿女孩儿一样都是皇帝的骨肉,可太过期待的事一下子落空,依太后的个性,就毫不保留地表现出来了。
  项晔见母亲淡淡的,并没有生气,母亲的脾气他知道,过阵子和孩子有了感情,必然难分难舍,不会再计较是孙子还是孙女。
  太后则问:“你在琴州要住一个月,等珉儿和孩子出月子我们才回京,京城里的事都安排好了吗?”
  项晔将女儿交付给乳母,应着母亲道:“有淑贵妃在,一切都妥当。”
  太后轻轻叹:“淑贵妃真真是贤惠能干的人,晔儿啊,你可不要辜负了她,珉儿虽好,淑贵妃也是你的枕边人。”
  皇帝笑而不语,耐心地听母亲絮叨了半天,之后去见珉儿,也没有提这些话,倒是珉儿很喜欢项琴这个名字,项晔见她高兴,自然是欣慰的。
  “孩子出生好几天了,母后也没来看我一看,我还以为她太失望了,没想到母后给孩子起了这么好的名字。”珉儿尚在恢复中,气色不佳,怀抱着柔软的小婴儿,淡淡笑着,“不仅是母后,好像所有人都提不起劲头,想来我折腾一场,大风大雪的时候跑来这里安胎待产,结果只为了生个小公主。”
  项晔嗔道:“你管他们怎么想,他们若不乐意,大可离了去,朕还怕没有人来伺候你吗?”
  珉儿道:“皇上这话只是霸道,但没道理。”她深深地看着项晔,“倒是皇上松了口气吧,不然生下小皇子,我逼着皇上立他为太子,皇上对别人就不好交代了。”
  “没什么不好交代,只是立才出生的孩子为太子不合适。”项晔道,“你的心思朕是明白的,哪怕将来我们有了儿子,也不必真做到那一步,朕知道你的性情知道你的用意,可旁人不明白,你能不在乎他们怎么说,孩子呢?孩子未必能明白为什么会有人针对他,何必把他推在风口浪尖。不如等他十几岁长大成人,那时候再立太子,更有意义,孩子也能明白什么是责任。”
  “皇上一下子说这么多话。”珉儿眸中的目光虽然虚弱,却像能看透项晔的心,“您是怕我纠缠,是心里没底吧,但眼下您可以放心了,小闺女不会给您添麻烦。”
  项晔伸手在珉儿额头轻轻一弹:“你明知道朕不是那个意思。”他耐心地好脾气地说着,“先把身体养好,别胡思乱想。”
  珉儿却早有准备:“所以皇上答应了淑贵妃什么?”
  听着一吻,项晔皱眉轻叹:“朕在你面前,什么也瞒不住。”
  珉儿道:“不是我咄咄逼人,是不舍得你两头都顾及那么辛苦,至少在我这里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两头为难。就算皇上答应立沣儿或浩儿为太子,我也不会不高兴,他们本就是您的儿子,是值得高兴的事。”
  “好听的话,都叫你说去了。”项晔终于袒露心事,“朕是应了她一些事,她求朕能公平看待所有的孩子,将来有一天要立太子时,不论嫡庶长幼,贤者居上,朕算是答应了的。而那时候你却来信,要朕立咱们的皇子为太子,朕为难了好一阵子,但后来想着只要见了你,没有什么是不能商量的,就把心放下了。”
  珉儿笑:“那怎么又不提了,我不问的话,皇上是不打算说了?”
  项晔摇头,爱不释手地看了看珉儿怀里的小人儿:“是怕你觉得因为免去了那些麻烦,朕才喜欢我们的女儿,朕会很委屈的。”
  珉儿笑了,项晔顺势在她额头一吻:“你明白朕的心意,就足够了。”
  “那是必然的,那我是不是也能放心了?”珉儿望着项晔,“既然皇上答应了淑贵妃,她不会再做些莫名其妙的事了吧。”
  皇帝一怔,他却没有这个自信给珉儿一个肯定的答案,道是:“终究小心一些的好。”
  珉儿微微含笑:“我知道了。”
  那之后的日子,珉儿再也没提起与这相干的任何事,安然自得地度过了月子,秋高气爽时,带着孩子跟随皇帝起驾回京。
  宫里,妃嫔们跟随淑贵妃一起到宣政殿门外接驾,等候的时间冗长而枯燥,难免三五成群地说说笑话,淑贵妃淡定地站在前头,时不时问一问宫人外头的情形。
  忽然身后传来笑声,她定心听了听,不知是谁在讲:“还以为皇后娘娘故意跑去琴州生孩子,会生个皇子出来,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既然是生女儿,跑那么远做什么?”
  淑贵妃心里一咯噔,像是被提醒了什么。


第260章 公主是公主
  皇帝一行顺利回到宫中,太后见了淑贵妃,就与她一同往长寿宫去,皇后带着一双女儿回到上阳殿,项晔那里攒了一堆事要处理,一时半刻不能过来,珉儿反倒是能安心照顾两个孩子。
  时下天未寒,水榭台上铺了厚厚的绒毯,围栏够高够密实,不怕俩小家伙掉下去,何况琴儿还是只能躺着的小娃娃,元元虽然能扒拉着栏杆站起来了,等她能爬能上蹿下跳,且还有些日子。珉儿把她们丢在水榭台,命乳母们看护着,就自行去盥洗更衣。
  再回来时,见乳母把着大公主的手,教她往太液池里扔鱼食,太液池仿佛烧开的一锅水,锦鲤们活蹦乱跳,溅起的水花落在她脸上,惹得小丫头哇哇大叫好不兴奋。
  “真是皇上的闺女,和她父皇一模一样,皇上一来喂鱼,这太液池里的锦鲤就魔怔了。”蜜儿欢喜地笑着,抱起了小女儿,逗着她说,“妹妹看,姐姐喂鱼呢,等你长大了和姐姐一起喂鱼,母后就不用操心这件事了。”
  元元见母亲抱着妹妹,立刻抱住了珉儿的裙摆撒娇,也要娘亲抱抱,珉儿顾了这头顾那头,忙得不亦乐乎,不由得想起淑贵妃,她膝下两个还都是儿子,男孩子一定比女娃娃更活泼,难为她照顾得妥妥帖帖,还一并管着六宫的事。
  想起之前和项晔的对话,在珉儿看来,淑贵妃若真的能信守她自己说过的话,请皇帝立贤而非单纯地立嫡,她就不该再把自己列为敌人对付,她们彼此所追求的事本不在同一条道上,甚至某种局面下可以共赢,可珉儿有什么资格要求淑贵妃不仅离开,更自信地认定她的儿子会做太子会做皇帝?
  一个情字当头,一个利字当头,谁也不知道最后会是什么局面。
  珉儿苦涩地一笑:“这宫里除了她,还有那么多的女人,真有按一天,该把她们送去哪儿?”
  此时清雅从门外来,带着几分沉重的神情,待乳母将小公主抱走后,她在皇后耳畔低语了几句,珉儿逗着怀里的元元,像是根本没用心听,可最后却明白地吩咐清雅:“你让陈太医留心一下,看看我们的用水有没有什么问题。”
  清雅答应着,珉儿有吩咐她:“你去问香薇,她愿不愿意为了我去安乐宫当差。”
  “奴婢明白了。”清雅道,“香薇是可靠的,就怕贵妃娘娘多疑。”
  珉儿轻叹:“可淑贵妃本性是善良的,她并不是恶毒凶残的人,如果她变了,你就留心着,不要害了香薇。”
  然而清雅之后知会陈太医检查了上阳殿的用水和食物茶叶等等入嘴的东西,并不见任何异样,反是清雅带着宫人小心翼翼数日,多了好些累赘的事,珉儿在一旁冷眼看着,想到香薇说淑贵妃是在太液池边正大光明地见那一个人,心里忽然有了答案,命清雅不必再纠结于此,她似乎上了江氏的当。
  果然淑贵妃并没有命人给皇后下什么药,虽然她有此念头,可实际做起来很难,一旦被发现,她和皇帝十几二十年的情分也算到头了。
  她故意让人瞧见,就是想有什么人能传到皇后耳朵里,果然珉儿这边除了香薇热情外,清雅也从其他的人嘴里听说过这件事。皇后若紧张,也就意味着她在提防淑贵妃,清雅这几天带着人查这样查那样,难免有动静会传出去。
  清雅懊恼地问珉儿:“淑贵妃娘娘知道我们提防她后,她会怎么做?”
  珉儿淡淡地:“那就一起安静地等,等有一天我们撕破脸皮,倒也敞亮了。”
  转眼,皇后归来已有数日,这一天像模像样地在上阳殿接见了各宫妃嫔,皇后称赞她们在这大半年里恪守本分和睦相处,褒奖了淑贵妃的功劳,赏下大量的珠宝金银,妃嫔们受宠若惊,后妃之间一团和气。
  事后淑贵妃更是受邀带着三皇子前来做客,先于其他人看到了玲珑可爱的小公主,和已经能扶着乳母的手晃悠悠走步的元元。
  孩子们到底是血脉相连的手足,浩儿和元元一见如故,很快就亲昵得不分彼此,小哥哥笨拙地扶着妹妹走路,胖乎乎的小手紧紧拽在一起,看得人心中一片柔软。就算妹妹脾气大一些,浩儿也很耐心地陪着他,但他们都还不懂事,元元玩得好好的,突然就哇哇大哭,珉儿抱着她嗔怪闺女自己尿湿了还有脸哭,便撂下淑贵妃母女,带着大女儿去换衣裳。
  上阳殿里有了孩子,啼哭嬉笑好不热闹,比以往有生气多了,淑贵妃坐在原处上下打量着,自己的儿子正在地毯上玩耍,而摇篮里,小公主正睡得香甜。
  她没来由的想起了接驾那日身后妃嫔说的话,她也很奇怪,皇后特地跑去那么远,难道真的只是为了生个女儿?皇后若要和自己争,就必须有个儿子,她躲在琴州分娩,生男生女这里谁也看不到,稍稍动一动手脚,嫡皇子不就有了?
  “真的是妹妹吗?”淑贵妃走到摇篮边,看到吃着手指睡得香甜的奶娃娃,忍不住朝她伸出了手,她掀开了孩子的襁褓看她的身体,娇嫩的小身子才映入眼帘,身后传来皇后的话问,“琴儿怎么了?”
  淑贵妃被吓了一跳,慌张地转了过来,她并没有做什么坏事,她只是想确认一下公主是不是真的是公主,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想什么,难不成皇后生了儿子却要故意隐瞒,难不成她在以为皇后怕自己和她争?可是这怎么说都没道理,只有生了女儿才要狸猫换太子的,哪有人生了皇子硬要假装公主的?
  这一刻,淑贵妃才觉得自己很可笑,而她尴尬的神情,也出卖了自己。
  珉儿心里有算计,但面上不以为然地走上前,见闺女睡得很香,殿内还有其他人在的,她并不怕淑贵妃会对自己的孩子做什么,可是江氏这个举动很奇怪,她若大大方方地把孩子抱起来,便又另说了。
  “这么小就踢被子,原以为妹妹脾气会比姐姐好些,可我好像生了两个性情急躁的闺女。”珉儿顺手把小公主被掀开的襁褓盖好了,云淡风轻地就把这件事带过,转过身欢喜地逗着地上可爱的三皇子说,“哥哥和妹妹们把性子换一换就好了,沣儿和浩儿真是又乖又听话,不过我想还是你教的好。”
  淑贵妃觉得自己的心好像要跳出胸膛,所以她刚才到底在做什么?
  “往后时常让孩子们在一起吧,将来感情也比旁人好,沈云长大了好些,过几日让云裳送来给你瞧瞧,已经会说好多话了,乳母们都说这孩子开口早的吓人。”珉儿笑道,“一定是云裳太啰嗦了,把儿子逼得不得不早早学说话应对她母亲。”
  皇后很亲切,如从前一样温和地善待自己,可是淑贵妃不知哪里不对劲,就是再也提不起精神来。她已经确认了,摇篮里的小公主真的是女儿身,可是,这又如何呢?
  一直到离开上阳殿,淑贵妃也没明白自己图什么,回宫后呆坐在镜台前不言不语,尔珍则去书房接二殿下回来,两人在门外说了好久的话才进门,沣儿低垂着脑袋,将手指缠了又缠,弱气地说:“母妃,昨晚背的书,我今天忘了一大半,父皇也知道了。”
  淑贵妃无力地看着他,孩子老实地坦白着,忍不住哽咽:“可是我真的很努力了,母妃,您不要生气,求父皇也不要生气可好?”
  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