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听说武安君他不得好死-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城,说着容易,实际上,却比登天还难!远处那连天黑旗不能吓倒他屈匄,真正让他心生畏惧的,是背后的芒刺!
城墙之下,沉沉脚步声又响起来,军吏跑上城墙,快步走到屈匄身侧,拱手道:“将军,各位副将军都在幕府之中,等着将军了。”
屈匄扶着垛口的手一瞬收回,贴着身侧攥紧了拳头。军吏抬头,只见屈匄面色铁青,唇角深深陷下去,一字未说,胸膛起伏数下,终将还是迈开腿,绕过军吏,直接朝城墙下走去。
楚军幕府设在邓城令官署之中,屈匄迈进幕府之时,当即便受到屋内众人的注视。屈匄只一言不发,走到正中的沙盘后,背靠楚国地图,一手按住腰间长剑,冷冷看向屋中众将领。
武将尚未开口,倒是其中的楚国大夫上官离先上前一步,抖了抖锦袍广袖,道:“屈将军,我王两日前已经得知楚军夺回邓城,只等着将军替楚国夺了那商於六百里沃土,将军却在邓城内迟迟不动,任凭秦军在眼皮子底下作乱。现在,那道质问将军为何不北上的诏书,已经在路上了。”
屈匄盯着那上官离,冷声道:“前头就是秦国的武关要塞,五万楚军去攻打武关,上官大夫是嫌楚军人多无?”
将军昭鼠冷哼一声,直指沙盘上的商於,“武关是有重兵把守不假,可武关要塞在丹水上,我军若是沿着河水而上,可是商於的百里良田,无一处险要可守,如何不能攻?如今邓城刚夺回来,正是我军士气高涨的时候,此时不出兵,要等到什么时候?我军等着援军集结,秦军就不是吗?”
昭鼠怒气冲冲,越说越往前走,就快要贴上屈匄,要拔剑跟他打起来了。将军昭雎当即两步跨上前,挡在昭鼠和屈匄之间,一手推开一个,着急忙慌劝道:“楚军这样急匆匆开战,也是疲倦,攻是要攻的,可也得在邓城歇息整军啊。”
昭鼠一把推开昭雎,指着他鼻子骂道:“你是哪家人?他屈氏在大殿上不是口口声声说着忠君爱国吗?如今当起缩头乌龟来了,你倒还帮着他?我王这些年给钱给地让屈氏练兵,就练出这样的军队吗?”
屈匄面色通红,咬着牙驳斥昭鼠:“屈氏练兵,练的是我楚王那正在赶来邓城的王师!昭鼠,你给我听着,攻下邓城里头的一兵一卒,不是我屈氏的亲兵,就是我屈氏封地上的农人!屈氏忠君之心天地日月可鉴!”
长剑出鞘,冷刃一闪,劈在那沙盘之上,沿着汉江裂开去,指向商於。昭鼠手握剑柄,冷笑道:“别以为你领了三万亲兵来先夺了邓城,就能攒着攒着朝我王邀功了!你攻下邓城那日,不正是我昭鼠率领两万人驰援那日吗?秦军退兵是看谁的面子,还不知道呢!你屈氏若是不敢北上攻城,我昭氏敢!我倒要看看,他秦王即立不足三年,又打韩国又打魏国,是有多少个狗胆惹楚国!”
昭鼠说完,一收长剑,直接迈开步子往外走去,一面走一面大喊,“昭氏裨将副将何在!集结军队战船,沿水北上!”
昭雎一锤手心,咬着牙朝屈匄一拱手,当即转身朝昭鼠追了出去,好容易才拉住昭鼠,急急问道:“兄长!昭氏这才调了两万兵士来,你这是做什么?莫要为了跟屈氏怄气,将自己的兵士赔进去啊!”
昭鼠一怕昭雎肩背,撇撇嘴骂道:“你懂什么!咱们在秦国经商的族人已经打探过了,秦国的兵力根本不足,从韩魏手里夺来的地盘还没能消化,兵力尽数被牵制住,如今在武关的,不会超过两万步卒,更何况商於?是这屈匄老鸟爱惜身上羽毛,不敢出兵,若是等他反应过来,先行攻下商於,我们还能捞到什么好?左右楚国王师两三日内便能到邓城,便是武关出兵,也只能被咱们夹在中间打!而我先攻下商於,如今景鲤被废,这令尹的位置,就是我昭氏的囊中之物!”
昭鼠说完,抬脚又要往前走,手臂一紧,又被昭雎拉住。“兄长,贸然出兵……”
“啰嗦!”昭鼠一下拍掉昭雎的手,指着他鼻尖低声威胁,“身为昭氏的人,三番四次帮着屈氏!我最后警告你一次,再多说一个字,立刻给我回郢都,我麾下没你这样没胆识拖后腿的人!”
昭雎吞咽一声,只能拱手称诺,再不敢说话,跟着昭鼠往外头军营走去。
夕阳西下,邓城外军营拔去近半,汉水岸边战船扬帆,石制船锚收起,船桨开水,船队借着盛夏东南风,逆流爬上汉水,船头面向西北,朝着武关而去。这头昭氏楚军刚刚出城,那头楚国的八万王师便抵达邓城,幕府中屈匄终于长叹一声,立刻传令下去:邓城军队即刻拔营,三分陆路,七分水路,开赴商於。
号令如箭矢向楚军各个角落传去,太阳还未落下,邓城周围的楚军尽数拔营,依照屈匄的军令,齐齐朝昭鼠带领的楚军追去。
王师战船战力更强,全速追着前头那挂着“昭”字大旗的战船,眼瞧着昭氏楚军的主战船逼近河水与丹水交汇之处,屈匄的一颗心只紧紧缩起来,接着夕阳光亮四下扫视着两边平原,连呼吸都忘了。还有一射之地,王师的先头战船便能追上昭氏的楚军与之汇合,“昭”字大旗进入丹水,屈匄那口气就要松下来。
却听见侧面河水上游,战鼓乍擂,屈匄目眦欲裂,迎着西面灼眼日光望过去,只见战队连面横距在河水之上,主战船上头,战旗高展,一“秦”一“白”,还未等楚国战船上的弓弩转向,但听空中一阵破风之声,西面利箭如雨,如若编制了一张遮天蔽日的大网,朝着楚军直直扑过来。
箭雨横断河水与丹水交汇之处,长矛一样粗长的硬木大箭支支打向楚国王师的先头战船,甲板破裂进水,兵士纷纷弃船往东面的战船逃去。箭矢之下,唯有一两艘战船突破重围,如同刺猬一样钻进丹水流域,靠向昭氏楚军。
前头丹水上的昭氏楚军也察觉了后方援军遭秦军隔断,当即调转船头,与楚国王师一同夹攻秦军,战船上弓弦齐齐响起,箭矢射向秦国战船,上头秦兵手中的牛皮盾登时中了千百支箭矢。
楚国战船上第一批弓箭退下,第二批立刻接了上来。楚国王师此时也并了上来,将那一“秦”一“白”两面旗帜夹在中间。
昭氏主战船船头掉正,昭鼠长剑出鞘,指向“秦”字大纛旗。昭鼠嘴角勾起,狞笑着张口,正要大喊,却忽地双目失神,往前扑倒,露出背后箭矢,整个人直直从船头掉落水中。
昭雎三两步躲进一面牛皮盾甲后头,由北而来的箭雨初歇,昭雎回见打下空中飞来的零星箭矢,往北一瞧,只见丹水北面,那六百里商於沃土之中,战船上“秦”字战旗迎风飘扬,船头站着那人,正是那攻下邓城逃入秦国的楚戎!
楚戎手中长剑一挥,“放箭!”
细杆箭矢一支未动,却听那战船之上,数声弓弦沉重异常,未等昭雎反应过来,铁矛长箭接踵而至,支支穿透战船,将船身打了个稀烂。
一艘艘昭氏战船带着兵士沉入丹水河底,白起战船只横贯河面,船上牛皮盾甲如山,将楚国王师死死拦住。两万昭氏楚军转眼尽数沉没,两侧山麓战鼓又响,火光连山,秦国战旗如云压来,铁骑步兵呼声震天,楚国王师大骇,一时成了三面迎敌,天色渐黑,如若困兽。
屈匄挥剑砍下臂中箭矢,高呼:“鸣金收兵!南撤!南撤!”
第79章
巫山南麓,江水奔涌; 自巴蜀进入楚国境内。茂密绿影山阴之中; 忽地天边一点白影从东北方向而来,在枝桠旁轻绕两圈,直直一头钻入那苍茫绿意之中。山林深处; 近百艘庞大战船沿着江水北岸一路排开去; 船身上皆涂满绿漆; 拱卫着正中的十数艘楼船战舰; 战船周围无数先登舟、赤马舟并行环绕,再往外,斥候船在江面来来往往,一直蔓延到巫山的另一侧。
树叶微动,主战船上的轻弩机当即转向,箭矢直指那点白影,追着它由远及近,待到看清是一只通体雪白的信鸽; 这才将箭头调转开去。白鸽落在船头凭栏之上; 战船内当即走出一个身着黑衫的军吏,将那白鸽捉住; 快步朝战船船舱走去。
军吏手握信鸽,大步迈入船身二层庐室,快步走到窗下木案前头,将手中信鸽奉上,“将军; 信来了。”
楚叔闻声,从军吏手中信鸽脚上取下信管。军吏诺声捧着信鸽出去,楚叔只转身将手中信管挑开,取出布条交给蒋泊宁。蒋泊宁展开信条,扫了几眼,眉头蹙得更紧,红唇抿起,只将布条攥在手中一言不发。
“还没有动静?”
蒋泊宁指尖夹着手中布条,贴进案上油灯,火焰吞噬布条,转眼化为灰烬。蒋泊宁转身看向楚叔,摇摇头说道:“仲夏时丹阳之战,楚军主力退守汉水,北有邓城,南有鄢城,东西是三澨山和荆山,守城不出,我们确实没有办法。”
楚叔沉吟半晌,按着手中长剑在屋内踱步,说道:“斥候回报,楚国王师其余兵力悉数被调向东境,没有援军来,楚军不会出城。”
“是了。北方是秦军,南方是震怒的楚国朝廷,若我是屈匄,我也会先固守不动,等着秦军先等不及了,有了战果再回朝。”蒋泊宁走到屋内地图前头,看着上头楚国的云梦大泽,“丹阳大战之后,东面齐军攻破楚国钟离,直压江南;北面韩魏两国联军,如今也夺下了召陵、上蔡、陈城、焦城这些边境城池。大半国境陷入战火,屈匄若是要等援军,只怕是这辈子也等不来。”
楚叔走到蒋泊宁身侧,目光直视地图上头的汉水领域,长叹一口气,双手背在身后,“熬了足足三个多月,十一万楚军,加上邓城和鄢城两城的百姓,也该将余粮吃完了。这么多日闭锁城门不出,相比城内已经如同热锅滚油,炼狱一般。”楚叔侧脸看向蒋泊宁,沉声说道:“该是时候了。”
蒋泊宁伸出手,点上地图上那江水岸边的“夷陵”二字,颔首道:“好,是时候出发了。”
楚叔嗯了一声,转身大步迈出庐室,对外头候着的裨将下令:“拔锚开船,下夷陵!”
话音刚落,主战楼船上号角响起,战船舟队后石锚纷纷离水收入船舱,船下橹板摆动,两侧船桨齐拍,催着船队顺着江水掠过巫山山脚。楼船前头百里开外的河道上,斥候舟先行探路,赤马舟与先登舟交叠随行,直直往楚国夷陵而去。
此刻的楚国的夷陵王墓,正在掩映在仲秋绿荫之下。夷陵群山,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山峰之中,从楚国的第一任国君熊绎,到上一任国君楚威王,每一任楚国国君,都在此安眠,受松柏相伴,守护着楚国的子子孙孙,到今日,已经过了七百多个春秋。
楚国夷陵向来是王家圈地,方圆百里无一座城池,唯有夷陵外江水边上的一座守陵城堡,只有楚国国君直属的守陵军队驻扎,不过数百人,只轮流换岗守护王陵。七百多年,战火从未蔓延到楚国夷陵脚下,守陵军队只以为,这一日,也该如过往的岁月一般宁静。月沉西山,船队打西方江水上游下来时,守陵军队还只以为是楚国边境居民的渔船,正想登舟驱赶,却见那船如同水上飞马,直直朝着守陵城堡疾驰而来。
漫天星光,照耀着松柏夷陵。星光之下,如同暴风雨将至,黑色秦军步卒乌云一般,随着先登战船冲上夷陵河滩,只听刀兵铿锵作响,流矢沉声没入楚军犀甲。守陵城堡后,城门微开,数骑战马飞出,还未跑出十里,便被后头追上来的秦国赤马舟在水路堵截。赤马舟引着三艘楼船拦江堵截,将夷陵水路陆路的信使,但有浮头,尽数射杀。长夜未过,夷陵城堡之中,早已是一片黑甲黑胄。
破晓将至,楼船开进夷陵群山之间,停靠在江水岸边,楼船上秦兵纷纷下船,将战船上运载的一桶桶火油尽数搬运上山,倾倒在山头王陵之外,待到火油被搬运一空,楼船吃水都明显变浅。
主战船船头甲板之上,蒋泊宁匆匆走到楚叔身侧,朗声道:“报信疾舟已经备好,三成顺流逼近郢都,七成爬上汉江。”
“好。”楚叔看向不远处夷陵最高的山头,一声令下:“点火!”
令声刚落,数百艘战船之上号角连绵响起,在夷陵群山之中震荡不歇。夷陵数座山头火光齐作,青天白日之下,火油爆燃,火苗黑烟攀上千年松柏。不过半日,夷陵山头如同聚集了浓浓乌云,松油柏油香气混着烟火,飘荡在这数百年的楚国王陵之中,江水之上,烈焰冲天,山火不歇已成人间炼狱。
与此同时,那数十艘轻装报信小舟正乔装成渔船,行驶在楚国的大小河道之上,一路沿江而下,夷陵被焚的消息顺着江水,传遍了楚国各个大小城池,那头夷陵大火还未停歇,这边楚国朝野早已一片震荡。楚人上至朝堂,下至妇孺,皆极信鬼神,王陵相当于国命,一瞬被焚,只叫楚国朝堂震惊,民众大怒,直指王室无能,守护不住楚国国脉。一夜之间,坊间民谣乍起,便是郢都之内,也有百姓偷偷外迁。
江水往北,报信小舟一路爬进汉江,弃舟上岸,沿着汉江日夜大唱哀歌,楚兵来袭,当即钻入两侧荆山与三澨山,你追我退,你退我追,叫邓城与鄢城内民心惶惶,军心涣散。
夷陵大火,烧了足足二十日才停歇,接连二十日滴雨未至,似乎是天意,要叫这楚国数百年王陵成为焦炭。夷陵楚威王山头最后一颗火星停歇之时,郢都之内如若沸汤,王公贵族,妇孺百姓怒火难平,楚王宫内终于下令,一骑飞马带着王诏降书,一路北上,没入鄢城之中。
可未过一日,汉水上游的白起登船眺望,只见那楚国王旗迎风招展,并没有半分要投降的阵势,反而战鼓雷鸣,城门大开,陆路步骑军队与战船直面北方,出城迎敌!白起当即长剑出鞘,下令:“杀!”
秦国舰队如若虎狼,黑旗掠过之处,兵有不降者尽杀,秋老虎余威未走,秦兵楼船早已犁沉楚国战船,橹板不停,直直将楚国王师逼下蓝田,水陆两路围堵之下,汉水之上,尽是楚军残破犀甲战盔,最后一面楚国战旗被拦腰砍断。
秦国旗帜在黑色楼船上升起,顺流而下,王陵被焚,滴雨不下,楚国王都周围只哀号遍野,秦军如同穿过已经溃败的军队一般,直直逼向楚国郢都。一夜之间,郢都被围,北面西面尽是黑色战旗,韩魏联军南下,唯有东面靠着云梦泽还有路可走,可云梦泽的另一侧,已在齐军步兵战旗之下。
楚国八万王师尽数在汉水沉没,屈氏亲兵所剩无几,景氏昭氏在东境节节败退,半数退守郢都,半数退守鄂城。
王城郢都,不破,也破了。
青铜马车从秦、齐、韩、魏四国的国都开出,一路开向楚国郢都,直直进入楚国王宫。
如今的楚国王宫之中,早已没有了楚王的身影。夷陵火光一起,楚王车马便迎着朝野震怒,一头冲出郢都,登上王舟,开向鄂城避难。楚王宫之中,唯独剩下临危受命的楚相子椒,捧着楚国相印,在楚王宫之内以一己之力,面对四国使臣。
楚王宫之外,秦国两支水军汇合,但见一队小舟由南及北,从船队后绕路登上那竖着“白”字战旗的主战楼船。秦国水军的秦兵皆是楚叔、魏冉和白起等人一手提拔的,自秦王稷即立之后,便陆陆续续进入巴蜀。白起主战船上的秦兵,皆是头一批进入巴蜀的,蒋泊宁进入巴蜀之后,又托楚叔特意跳出其中精锐,安排在白起身边作为冲杀精锐。主战船上的个个都认得蒋泊宁,见她登船,纷纷拱手喊一句“白夫人。”
白秋也见着蒋泊宁来,恭敬喊了她一声,领着她往船头甲板走去。
船头战旗飞扬,白起正立在战旗之下,一手扶着腰间长剑,眺望着前方郢都,船队成箭矢状在江面排开,小型战舰如星拱卫在楼船队周围,齐齐面向郢都。白起听见后头脚步声,转身回来,面上那紧蹙的眉头一瞬展开,自然而然朝蒋泊宁伸出手去。
“来了。”
蒋泊宁嗯了一声,身旁的白秋朝白起颔首,转身退了下去。蒋泊宁瞧着白秋走远,这才往船头走去,将自己的手放进白起的手心之中。
“怀侯与卫淇进郢都了吗?”
白起点点头,抬手在蒋泊宁脸颊上一捏,“行军打仗辛苦吧,都瘦了一圈了。”
蒋泊宁低头一笑,歪着脑袋在白起手心蹭了蹭,“没什么,我不过跟着楚叔,在后头呆着,也没上前线。过两日就能回家了,回去自然能吃顿好的。”
江水滚滚,带着船身微微摇晃,船头秋风舒爽,隐隐带着冷意。蒋泊宁扭头望向郢都城墙,“这一战过后,楚国国力大减,秦国周围赵、韩、魏、楚,都该忙着自己的事情,秦国终于能够喘口气了。”
“是啊,自从秦王即立以来,三年皆有战事,虽说夺下的皆是良田沃土,可总该要有时间人力去消化,秦军折损不少,也需要时间补充了。”
蒋泊宁笑着捏捏白起的手背,“这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