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隐凤朝阳-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条让寒门晋升的路,就能解决不少问题,很多寒门弟子也不会那么不平衡。”
  梁国取士完全只看自己的祖辈、父辈,不看自身,只要家世够牛,一开始起点就很高,家世不厉害,自身本事再强都没有。换了谢知沦落到寒门,她也会忍不住起兵造反,把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移开。所以她前世隋朝开创了科举取士,缓和阶级矛盾。
  秦纮深深的看着谢知,“阿菀,这些话你都没跟陛下说过?”
  “我谁都没有说过,拓跋曜不喜欢我说这种事,他也不觉得我会懂这些事。”谢知轻叹一声,“祖父这次一定很生气,觉得我毁了他所有计划,其实他那计划——”
  “他的计划怎么了?”
  谢知说:“五哥你说为什么高宗迁都后就不逼着鲜卑勋贵改汉姓?我想高宗当年肯定就有这个想法。”崔太皇太后一直在致力于鲜卑的汉化,让鲜卑勋贵改姓,也绝对不是拓跋曜一人能想出来的。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高宗的遗愿。
  “他没时间。”秦纮说,高宗迁都后就开始重病,不到半年就驾崩了,根本来不及走下一步路。之后是太皇太后摄政,女主摄政,自是稳妥为宜,她能抗住勋贵要求将都城迁回的要求就很不错了。
  谢知道:“一是没时间,二也是怕勋贵不支持。从迁都迄今,都有二十多年了,五哥你觉得魏国好吗?”
  秦纮颔首:“不错。”至少国泰民安,并未四处战乱,比起魏国好多了。
  “是啊,不错。”谢知轻轻的说,“可是你不觉得你们六镇的地位已大不如以前吗?迁都之后,你们的地位就下降这么多,等陛下分姓定族,很多在六镇和旧都的勋贵地位下降就更厉害吧?那些勋贵会甘心吗?六镇那些将领会甘心吗?”
  谢知的话轻不可闻,却让秦纮心头狂跳,“阿菀——”
  谢知微微一笑:“五哥,你就当我胡说八道好了。”反正六镇、勋贵再反对,太皇太后和拓跋曜也能压制下去,等将来太皇太后薨逝,拓跋曜自己也能掌权,就更不怕这些勋贵反弹。但这些的前提是拓跋曜活得够长,如果他又跟他那些先祖一样早逝,留下的后辈没有太皇太后相助,又没他那份心智,事情就难说了。
  所以谢知才会选太皇太后作为自己离开京城的入口,只有她才不会让拓跋曜迁怒旁人,拓跋曜是不会对她出手的,哪怕将来她走了,拓跋曜也不会对崔家如何。无论如何,太皇太后在朝政上是踏踏实实在帮拓跋曜,亲母子哪来隔夜仇?她现在这个时机选的也好,至少未来的几年之内,拓跋曜是空不出心思来对付五哥,这也给了他们一个喘息的空间。
  秦纮紧紧的握着谢知的手,他明白阿菀不是胡说八道,这些都是有可能的,他跟父亲只是身在局中没有看破。
  谢知倒是知道秦家为什么不能看破。因为他们从来都是跟六镇分开的,秦家从来没有远离过朝堂。他们始终跟朝中权贵有联姻,慕容夫人虽是大人不告而娶,可她跟陈留是表姐妹,她阿娘又是祖父的女儿,秦家的弟子也不愁晋升,他们并不会在乎六镇地位如何,他们只要继续掌握兵权就好。
  “所以五哥一定要握好手中的兵权,说不准哪天就会乱了。”谢知半开玩笑的跟秦纮说:“我还想将来你能带我去魏国祭拜我生父。”谢知没说魏国可能乱,毕竟未来的事谁也说不清,但是她跟秦纮在边疆暗中发展自己势力是必须的,在这种乱世中只有自己手上有兵权,才能保证家人的安危。
  秦纮保证道:“我肯定带你去拜见岳父大人。”
  就算秦纮再舍不得,他也只在谢知房里留了半个时辰就离开,阿菀明天还要回公主府,秦纮怕耽搁谢知休息。等秦纮一离开,柔娘就从隔间被窝里钻出来,钻到谢知被窝。谢知惊讶的看着柔娘:“阿柔怎么还没睡?”
  “我等阿姊。”柔娘撒娇的偎依到谢知怀里,阿姊的怀里还是跟之前一样又软又香。谢知笑着掀开被子让柔娘爬进去,这是谢知跟柔娘常玩的游戏,柔娘爬到里面后问谢知:“阿姊,你以后去了怀荒还会回京城吗?”
  “不会回来了。”谢知说,至少拓跋曜在京城的时候她绝对不会回来,谢知不觉得自己对拓跋曜有如何重要,但她就这么离开拓跋曜,以拓跋曜的偏执,如果自己入京,还不知他会对自己做出什么举动来,不入京是最安稳的。反正京城除了祖父母也没别人,小叔马上也要外放了,人长大后总要习惯跟亲人的分离,只要大家各自安好就好。
  柔娘也觉得阿姊不会回京城了,“那我跟阿姊一起去怀荒好不好?”
  “那可不行。”谢知摇头,“怀荒那么荒僻,不适合女孩儿居住。”
  “可是那里有阿姊,我不要跟阿姊分开。”柔娘像八爪鱼一样死死抱着谢知。
  谢知无奈:“你去了怀荒就会后悔,那里荒僻的连个集市都没有。”
  “反正我也不喜欢逛集市。”柔娘是谢知一手养大的,喜好方面像足谢知,同样都是足不出户的宅女,“只要家里地方够大就好。”
  谢知无奈,她不能违心说出秦家不大,说来秦家真是土豪,怀荒那边已经很北方了,冬天还是挺冷的。一般北方建筑屋里都不大,这样取暖的时候也方便还不费炭火,谢知在京城的暖阁地方都不大。可秦家却不在乎,暖阁照样盖得比寻常要大一半,冬天烧起炭来完全不手软。
  虽然这也仅限于阿娘、大人和五哥的主院,可也可以看出他们平时生活的奢靡。想拓跋曜贵为皇帝,为了省钱还特地把自己暖阁改小,他要是知道地方官生活都这么奢华,恐怕又要骂他们一群贪官污吏。当然谢知相信,继父是不可能贪污的,秦家赚钱的渠道太多,根本不需要靠贪污来赚钱。
  柔娘仰着小脑袋说:“阿姊,你让我一起去好不好?”
  谢知叹气:“等我跟父亲商量了再说好不好?”父亲现在官职不高,柔娘又是庶女,能结亲的对象本来就狭隘,要是再离开京城,她将来婚嫁怎么办?只有留在京城,祖父看在身边就这么一个孙女份上,也会好好考虑她亲事的。谢知不大放心祖父挑儿媳妇的目光,对他挑女婿的目光还是认可的。
  “哦。”柔娘闷闷的答应,心中打定主意,不管阿姊答不答应,她都要跟阿姊一起去怀荒。
  谢知连日奔波,头碰上柔软的枕头便睡着了,第二天她极难得的晚起,醒来的时候已经快辰时了。谢知揉揉眼睛,掀开床帐才发现天已经亮了,帐外的小九进来先伺候谢知漱口喝水,谢知问她:“什么时辰了?”
  “刚到辰时。”小九说。
  谢知起身道:“哎,起晚了,你们怎么不叫醒我?”
  小九说:“少郎君说姑娘不用起来,路上有人会假扮姑娘的。”
  谢知让丫鬟给自己梳头:“那我什么时候回谢府?”
  “少郎君说姑娘随便什么时候回都可以。”
  谢知梳洗完,换好衣服,拉着柔娘去见谢兰因,谢兰因也刚起来,见女儿进来,她笑着问:“用过早膳了吗?”
  “没有呢。”谢知坐在阿娘身边。
  柔娘恭敬的给姑母行礼,谢兰因知道这是阿菀从小养大的妹妹,她爱屋及乌的揉揉小姑娘的小脑袋,从妆匣里取出两朵适合小女孩儿佩戴的珠花给柔娘戴,“你们母亲也要来京城了。”


第133章 最后的退路
  谢知反应了一瞬才想起阿娘说的母亲是父亲的填房大独孤氏; “父亲也来吗?”
  “他说不好; 说是尽量赶过来。”谢兰因难得对大兄有意见,阿菀这么重要的事他都赶不过来,他到底在忙什么?
  谢知倒是很体谅父亲; 独孤雄很信任父亲; 几乎将武川镇的一切内务都交给父亲处理,他只在有战事的时候出面打仗; 父亲也就差没处理独孤家的私产。谢知去看父亲时候,阿耶忙得只有晚上跟她聊天谈心的时间,别的时候都没有。就这样她那些名义上的庶弟妹都对她很羡慕,他们平时只有在父亲沐休的时候才有机会跟父亲亲近; “父亲让母亲来京城; 是想把孩子都送到京城来?”
  父亲在武川太忙; 根本没时间教导孩子,他三个侍妾也没一个可以担负起教导孩子的重任。跟独孤家有族学,可请来的老师一言难尽,诗经给孩子讲了一年大家都没听懂他在讲什么,数数从一至一百教了半年; 还是谢知看不过,在武川时教过弟妹一段时间,才让他们好歹被完一本《急就章》。她临走时候特地叮嘱父亲一定要把孩子送到京城来,父亲这是被自己说通了?
  “好像是。”谢兰因不确定的问谢知:“你还记得你有几个弟妹?”大兄孩子生的太多; 谢兰因都不记不清了; 还是阿虎孩子好记; 现在只有一子一女。
  谢知默然,“不算大兄、二兄和柔娘,阿耶有三子二女,现在有几个不清楚。”
  柔娘细声细声的说:“我乳母说,母亲有小宝宝了,马上就要生小弟弟了。”
  谢兰因对女儿道:“我看你父亲将来孩子要比你大人还多。”秦宗言当年侍妾比大兄多多了,大兄这才三个侍妾,就生了这么多孩子,不愧是母亲当年特地给大兄挑选的好生养侍妾。
  “多子多福?”谢知想到自己那些弟妹就头大,也亏得谢家不缺钱,不然怎么养得起这么多孩子。不过大独孤氏既然是要生了,要早点安排好她的产房,“我让抱朴观的接生婆接替——县君接生。”谢知对大独孤氏实在喊不出母亲两字,还是喊她诰命好,县君是拓跋曜给独孤氏的诰命。
  这些年因为拓跋曜的限制,抱朴观的名声在底层流传很广,上层却不温不火。因抱朴观的观主擅长妇科,谢知就给她们办了一个母子医院,专给中下层孕妇接生,因为收费便宜,还救了不少孕妇,抱朴观在民间名声很好。找上门的孕妇就越来越多,接生婆手艺越来越好。
  谢兰因说:“你先问了独孤县君意见再说,她可能想让别人接生。”到京城肯定要找太医看诊,说不定大独孤氏不愿意让坤道看诊。既然女儿都喊独孤氏为县君,谢兰因也顺着女儿意思喊,她实在没法子把大独孤氏当长嫂看。
  谢知一想也是,这毕竟是大独孤氏自己的事,旁人不能替她做主,“好,等母亲来了我问他。”谢知虽然跟独孤氏相处过几个月,但对她印象就是她针线不离手,不是给阿耶做衣服,就是给孩子们做衣服。她也试着跟大独孤氏相处过,可她对自己的态度依然是侍妾对大小姐的态度,恭敬谦逊,对另两名侍妾的孩子也十分的和善,尤其是对阿耶的儿子,比对自己亲女儿还好。
  谢兰因想到大兄的前后两任妻子,一口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要不是父亲,大兄怎么会有这两任糟心的妻子!她情愿大独孤氏是她堂妹那种个性,也不要她是这种脾气,可现在大兄娶都娶了,她还能怎么样?她对女儿叹气道:“你阿耶是夫妻缘浅。”
  “母亲伺候父亲很尽心。”谢知说,或许大独孤氏跟父亲没有共同语言,可阿耶未必不幸福。每人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阿耶的三个妻妾是真正的和睦如姐妹,谢知长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和谐的后院,她们三个都把阿耶当神一样伺候,这对阿耶来说也算一种幸福吧。至少谢知没觉得父亲很郁闷,他几乎全身心都扑在了工作上,她父亲可能就是那种天生工作狂的人,也或许他没遇到可以让他开怀的伴侣。
  谢兰因也见过大兄后院,想到那三个亲如姐妹的妻妾,她也一言难尽,或许阿菀说得对,这也是一种幸福。谢兰因叮嘱女儿:“你将来可不能这频繁的生孩子,反正秦家也没有皇位要继承,你生两三个孩子也足够,千万不能超过五个,如果实在生不出儿子,也不要逼着自己生,你不愿意秦纮纳妾就过继,反正总有法子的。”
  谢知笑道:“我才不想养跟我没关系的孩子。”谢知从来不是母爱丰沛的人,柔娘是不得已,她又打小乖巧她才养,别人的孩子她才懒得养,“五哥都跟我说好了,如果我们没孩子,我们就过两人世界,等老了快死了,找个侄孙送终,临走前送他一份遗产。”他们身边又不缺下人伺候,谢知才不怕没人养老。
  谢兰因啐她:“整天说这些胡话!”
  谢知起身说:“我先回公主府给祖母请安。”
  “去吧。”谢兰因也不多留女儿,等她们离开京城有的时间说话。
  谢知走了几句,想起一件事,转头问谢兰因:“阿娘祖母知道这件事吗?”谢知问的是她要改嫁秦纮的事。
  “不知道,家里除了我们没人知道。”谢兰因道,他们倒也不是觉得陈留会告诉别人,只是陈留毕竟是皇家公主、拓跋曜的姑姑,告诉她也是让她左右为难,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谢知也赞同不告诉祖母,免得她为难,她带着柔娘坐上驴车离开秦府,驴车窄小,但是布置的很舒适柔软,足够坐谢知和柔娘,谢知低头对柔娘说:“阿柔,谁问你我跟五哥的事,你都不要说知道吗?”
  “阿姊我绝对不会说的。”柔娘认真的保证,连祖母都不知道,阿姊却告诉了自己,这说明阿姊信任自己,她一定不能辜负阿姊的信任。
  “真乖。”谢知对自己养出来的孩子还是很有信心的,她们从公主府偏门回到公主府,谢知先回自己院落换衣服,想要去给祖母请安,没想被丫鬟告知公主并不在公主府里。
  谢知诧异的问:“祖母去哪里了?”
  丫鬟低头说:“贵主去宫中了。”
  谢知看了婉如一眼,婉如随手抓了一把铜钱给丫鬟,亲自送丫鬟出门,回来跟谢知禀道:“昨天贵主跟华阴公主拌嘴,贵主情绪激动了些,推搡了华阴公主,华阴公主今天入宫告状了,所以贵主也被太皇太后召入宫中了。”
  “哦?祖母怎么打华阴的?”谢知才不信下人粉饰的词,要是只推了几把,华阴怎么可能入宫告状?
  婉如说:“贵主把华阴公主压着打了二十多个巴掌。”
  谢知莞尔:“看来祖母没落下锻炼。”谢知为怂恿祖母锻炼,给她灌输了不少锻炼能美容的常识,陈留听了谢知的话,当真认认真真的锻炼,果然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许多。
  谢知正要问婉如祖母动手的原因,却见凤容进来对她说:“阿菀,胡四海把你要的酿酒师带来了。”
  “真的?”谢知惊喜的站起来,“他什么时候过来?”胡四海就是谢知年幼时遇到的胡商,胡四海是他给自己取的汉名,意为富有四海。这些年他跟谢知合作的很愉快,同时也借着的谢家的权势从一个小胡商变成了一个中上等级的胡商。谢知让他找的酿酒师是葡萄酒酿酒师,她想提炼酒精,光靠粮食来酿酒太浪费。她想试试看果酒是否能用来提炼酒精,如果能用果子提炼的话,她可以在怀荒种满沙棘,沙棘果是可以酿酒的,免得用粮食酿酒。
  凤容问:“他随时可以过来,不过你要见他?”凤容觉得一个酿酒师而已,不需要谢知亲自接见。
  谢知沉吟了一会道:“你把酿酒师带到庄子里,让他立刻给我酿造葡萄酒和沙棘酒,告诉他只要酿造成功,我给他丰厚的奖金。”如果他能酿造出沙棘酒,并且顺利提炼出高度酒精,她就让人广泛种植沙棘,反正这物种好种活,比粮食好种,如果将来酒精多了,秦家估计也愿意均出一部分酒精来救伤员。
  五哥还跟自己说他们将来去的地方,山多水也多,谢知暗想也不知道占城稻是不是可以在山上种植?那边是不是天气比怀荒还寒冷?种水稻是不是要种耐寒稻?国内有耐寒稻种吗?不知道朝鲜有没有,她记得朝鲜也是很早就种水稻的。如果那边山多,说不定能种山稻,不过山稻好像只有海南才有,不知道她现在派人去来不来及明年赶回来试种?
  就在谢知将最近要做的事都记在纸上时,下人进来通报说让她去祖父书房,说郎君在等她。谢知也猜祖父该早自己谈话了,她放下笔随下人去书房。书房里谢简穿着道袍、捧着茶盏坐在流水盆景旁,一杯已经泡好的茶摆放在谢简的对面。
  “大父。”谢知很自觉的坐到谢简对面。
  谢简放下茶盏看着谢知,不知不觉间,小姑娘都已经长成大人了,他嘴角微哂,“怎么?觉得自己做太后无望,就想亲自扶植一个皇帝?”
  秦宗言对谢简肯定不会说实话,只说他们在怀荒经营多年,谢知嫁过来肯定不会受委屈。前几年先让秦纮去营州,等他经营几年,再让夫妻团聚,将来秦家的产业绝对是两人孩子的之类的没用废话。这些话谢简相信,秦家有自己女儿在,家业也不可能落到别人手里,可孙女的做法就有待商榷。她都能自己养兵了,还能不造反吗?
  谢知挺无奈的,她真没造反的意图,虽然她目前干的都是造反事,“大父,我没那么多大的野心。”
  谢简看着孙女乖巧的神情,“那你准备做什么?”
  谢知说:“我就想在营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