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种田忙-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众人都是听得眼圈儿泛红,鼻头酸溜溜。
  先前几年陆家没有小米掌家的时候,自然没有这么多工钱好赚,没有时不时的好饭菜给肚子填油水,各家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凡遇到艰难的时候,都是互相帮扶着撑过来的。
  如今想来,好似就在眼前一般。倒是这会儿,眼见日子过好了,但这份情义却是绝对不能丢弃啊。
  “我家也送一箱子菜苗。”
  “我家也是,马上就抬过来。”
  “我家也是!”
  妇人们虽然没有男人在家做主,但都是开口喊了出来。末了纷纷扭头回家,不一会儿,就或抬或抱了菜箱子又聚回来。

  ☆、第117章 同进退不相负

  老熊岭十八户,陆家多出了一箱子,总共就是十九箱子。虽然没把郭家的暖房装满,但也是放眼望去,大半都是绿色。
  郭家婆媳和孩子已经哭得不成样子,跪倒就要给众人磕头,老冯爷却是亲手扶了她们起身。末了望向老熊岭众人,一双老眼不再同平日那般昏沉,别样的明亮。
  “记住了,老熊岭十八家,同进退,永不相负!”
  “是!”
  众人无论男女老少,齐齐低头应下。
  小米同样束手低头,这一刻宗族的力量深深印在了她的心头。
  金钱惑人,但有些东西比金钱还要珍贵很多…
  哪里跌了跟头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对于猎户来说,尤其如此,毕竟刀口上挣命,今日犯错侥幸逃了性命,可不见得下次依旧幸运。改正错误是唯一,也是必然的路。
  郭家的事给所有人都提了一个醒,众人聚在一处直接商量扩大了巡夜队伍。
  晚上不只要巡查老熊岭下的院子,作坊,就是各家的暖房也要多走两趟。万一有事,也能及时照料。
  暂时家里男人们不在,妇人们就把事情扛了起来。总共分了两队,每队六人,再加两个老爷子,拿着柴刀防备遇到野兽,看上去也有些威势。
  可惜,巡逻队伍成立没两日,进山的老少爷们就回来了。
  女人们争先恐后讲起她们的壮举,自然得了男人们的一致赞同。
  而郭家老少男人们则是感激的不成,挨家挨户道谢了一番。
  这一次进山,也许是最后一次狩猎,男人们很是卖了力气,待得把猎物送去城里铺子,很是惹了一番热闹。
  小米自从铺子交给小刀,除了收银子和核账册,其余是万事不理,小刀没了依靠,就逼迫自己迅速成长起来。
  如今面对那些即将南归,却没有收到多少皮毛的客商,他心下虽然虚,但打起精神全力应付,倒也没有吃什么大亏,很是顺利的把猎物卖了出去,而且还捎带着卖了很多山货,让各家又多了几百文的进项。
  这一日,陆老二打马赶回,天上却是突然落了雪,惹得他很是抱怨了几句。
  “我紧赶慢赶,还想着进山猎几只黑熊呢,如今倒好,到底晚了。”
  这个时候的黑熊马上就要冬眠了,若是被惊醒,那可不是一般的凶险。小米生怕这个粗神经的二哥真跑去搏命,于是赶紧岔开话头儿,“落雪也没什么不好啊,这样天气最适合吃火锅儿。正好小刀哥送了半只羊,咱们晚上就涮了吃。”
  “好啊,”果然陆老二眼睛亮的厉害,欢喜道,“高仁那小子不在家,这次可是没人跟我抢了。”
  小米神色暗了暗,扭头去了灶间。初一狠狠瞪了陆老二一眼,也是跟了上去。
  留下陆老二莫名其妙的挠着后脑勺,很是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
  虽然已经过去好几日,但饭桌上加了陈月仙也勉强坐满了大半,众人想起以前的热闹都是有些没胃口。
  后知后觉的陆老二也是放了筷子,懊恼道,“怪不得初一瞪我,没了高仁抢吃食,还真是没味道。”
  小米心头一酸,手下的筷子把一块冻豆腐插的细碎,而也没有送一点儿进嘴里。
  陈月仙见此赶紧问道,“小妹,三弟那里怎么说?我同你大哥何时动身合适?”
  小米打点精神笑道,“三哥的两个好友程大哥同刘大哥已经动身回家去安排了,大哥大嫂过两日南下就好。家里诸事不用惦记,人手方面,大哥大嫂随便挑。另外,陈大伯那里能调一个得用的管事更好。我大哥心软,此次南下还要大嫂多费心。”
  陆老爹也是接口道,“小米说得对,钱财不重要,只要你们夫妻平安无事就好。”
  “是,爹。”陈月仙同陆老大起身,齐齐行礼,心下都有些激动。
  陈月仙自小长在商贾之家,耳闻目染,就遗憾自己必须锁在深闺,如今嫁人之后反倒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恨不得立刻飞去南边才好。
  陆老大更是因为性格原因,从来没独自担纲做过生意,如今接了这么大一个差事,真是忐忑之极。
  但无论夫妻两个如何想法,南下已经注定要成形。
  陈掌柜第二日听了消息,直接把手下最忠心勤恳的管事派过来给闺女帮忙。
  陈月仙和陆老大倒是不忙着拾掇行礼,就是为难带多少人手南下。
  牛胜几个半大小子上蹿下跳,嚷着一定要跟去。陆老大自然答应,陈月仙也是赞同。虽说他们年纪不大,但市井里混迹过大半年,又签了死契,关键时刻兴许能有出其不意的作用呢。
  但只靠几个半大小子,当然也不成。
  小米盘算着陈信那边估计也要有消息传回来了,到时候也要分人手过去种菜之类,于是就让人请了老冯爷几位长辈,商量如何分配人手。
  如今家家户户已经都学了种菜的本事,水平自然有高有低,但也差不了多少。京都那边到时候派一对儿年轻小夫妻,再加两个后生就好。
  而南边的粉坊,涉及红利太多,三家合作又免不得一些麻烦,所以,多带些人手总没坏处。最后就定了三对儿小夫妻,外加六个后生,连同牛胜几个半大小子。
  这些时日小刀带着两个后生在城里经营铺子,众人看在眼里都是羡慕。尤其是其余十几个后生,只要没有活计恨不得就要跑去溜达一圈儿,若是帮着卖些皮毛山货,回来就能兴奋的讲上好半晌。
  如今听得可以去南边州府开粉坊,甚至进京种菜照管酒楼,那简直各个如同打了鸡血,恨不得头上长只角,直接扎进几个长辈的心里,立刻拎了他们出去。
  小媳妇儿们也是兴奋的脸色通红,女子不同于男人,即便出身贫寒,也要受礼教束缚。很多人,别说出远门,就是进城怕是一年都轮不到一次。如今能够随着陆家去看看外边世界,繁华都城,自然也是欢喜雀跃。
  老冯爷同几个老兄弟商量半晌,又征询了各家的当家人,最后定了人手。被分去京都种菜的小夫妻都是稳重又可靠的脾气,两个后生却是机灵的很。若是有事,互相帮忙不成问题。再有陈信在旁边照料,肯定万无一失。
  跟随陆老大去南边的小夫妻,媳妇泼辣,男人力气大,几个后生也是打猎好手。路上遇到凶险,起码能够护着陆老大夫妻平安。甚至同陈刘两家起了冲突,也能全身而退。
  小米在一旁端茶倒水,并没有多说什么话。虽然说生意是陆家的生意,但如今老熊岭十八家已经是抱成一团,这样安排人手交给长辈们决定最合适。
  一来,长辈们威信在那里呢,村人更乐意听从。二来,陆家是最大的受益者,有些事做不好容易引起误会。
  当然,陆家也不能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待得名单公布,小米才站出来说道,“多谢各位长辈和叔伯思虑周到,如此照拂我们一家。这生意是我们陆家挑头儿,但更多要仰仗乡亲援手。我先前同爹爹商议过了,村里叔伯兄嫂们这次出门,除了工钱之外,年底还要从生意的分红里拿出一成做红利,按劳奖赏。”
  众人都是听得欢喜更甚,京都的酒楼生意如何,大伙儿虽然有信心,但暂时还看不错。不过粉坊整日里流水一样进银子,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绝对错不了。
  南边的作坊又大,还有本地的大家族合作,怕是进项更多。一成的红利,怎么算都有一千两吧。
  分到每人头上,最少也要二三十两,足够后生娶个媳妇回家,或者给家里的闺女置办一副丰厚嫁妆了。
  老冯爷几个长辈也是满意点头,村里人之所以如此死心塌地跟着陆家折腾,除了多年情义,更看重的就是陆家行事大方厚道,从来不曾亏待村人。
  两好合一好,这才是天长日久,厚意长存的相处之道。
  “好,老头子我就代村里父老把这成红利接了,到时候我这老骨头若是还没被阎王爷收走,就由我来分银子,我看看谁敢贪心,谁偷懒还敢厚着脸皮领银子!”
  到底姜还是老的辣,老爷子这般说,就是把陆家摘出去了,到时候如何分配红利,就是有人不服气也怪不到陆家头上。
  小米心里感激,赶紧笑道,“老冯爷,您们几位长辈可是咱们老熊岭的不老松,好多事等着您们给大伙拿主意,撑腰呢。阎王爷最是欺软怕硬,见到咱们老熊岭刀剑锋利,可是不敢来请您们几位老人家。我爹说有几个淘气小子灵性足,是读书的料子,说不得过个几年都要去书院读书,考状元做官。所以,年底生意的红利,额外还要拿出一成,用于支持孩子们读书。”
  “啊,还要拿一成?”
  众人听说这话,都是有些替陆家心疼,赶紧推辞,“这可不成,家里日子好过,如今孩子读书也供得起。再说,将来真是要出去读书,考状元做官,没银子了再借就成了。兴许那时候家里银子也够呢。”
  “对啊,家里有暖棚,年年种菜就发财了。”

  ☆、第118章 韩姨母

  老冯爷却是捋着胡子沉默半晌,末了摆手示意众人闭嘴,然后问像小米,“这事,小米定然有章程,不如仔细说说。”
  小米看了看自家那个不知道又神游到何处的老爹,只能继续说道,“我一直想同长辈和叔伯们说一说,如今村里日子好过了,将来孩子们的出路定然更好。不论是科考做官,还是自己开铺面做生意,或者…是姑娘们嫁人兴许都要选个大户人家,这样,是不是要早做些准备?小子们,讲不了要偏重圣贤书,但姑娘们认字,学个简单的写算,将来出嫁在婆家也定然更受看重啊。”
  “这…”
  众人都是有些迟疑,女子读书那都是书香门第或者大户人家的事,小门小户的闺女,做一手好针线能够贴补家计,会数几十个铜钱就成了。
  如今小米突然提出要闺女也整日同小子一般读书,这就有些跳出世俗规矩了,让人一时有些难以接受。
  小米见此,沉住气又劝道,“如今家家日子过了,也不差绣鞋垫手帕卖的那么几文钱补贴家计。再说,以后有生意分出的一成红利,孩子们读书不用自家买笔墨纸砚,一日有两顿点心,甚至每隔三月还有一次小考,考好了还奖励衣料用物。年底的大考,奖励最重,学的最好的学生十两银子。说不定,谁家闺女聪明,不必娘家出银子,自己就把嫁妆挣出来了。”
  “哎呀,给这么多银子?”
  “这可真是…”
  村里人没想到小米会如此认真,这么算下来,孩子们只要读书,几乎吃喝穿戴用就都不用家里出了,兴许还能给家里赚银钱。这可是天下绝无仅有的好事了!
  但陆家如此卖力气,到底是图的什么呢?
  到底还是老冯爷解了众人的疑惑,“先前各家都是刀口上讨生活,后生们会开弓射箭,猎了皮毛养家糊口就不错了,闺女们也是能找个人家嫁了就成。但如今可不是了,小米折腾的生意多,信得过的人手却少。咱们自家人有心帮忙,但不识字不会算账,只会添麻烦。如今小米拿了银钱这般支持娃子闺女们读书,大伙儿也别犹豫,将来就算不科考当官,给小米做个管事也是好事。闺女就更好了,在小米身边帮手两年,学到一两样本事,也足够一辈子吃喝不愁了。”
  这倒是实话,村里家家户户可是眼见小米如何掌家,把一个吃不上饭的陆家,变成如今这般红红火火的模样,哪有不羡慕的,若是闺女也这般本事,岂不是做爹娘就等着坐家里数银子了。
  “好,既然小米这般说了,大伙儿再不同意就真是不是抬举了。别的村里,这样的好事盼还盼不来呢。”
  “送,都送来,左右在家里也是招猫逗狗,没有个老实时候。”
  “可不是,送来让陆先生头疼好了。”
  小米见此就笑道,“这事还不忙,再等几日,小子们还好说,姑娘们却是要请个好教习嬷嬷,写字算数我还好,但针线和规矩之类,我还不如郭婶子家的三丫呢。”
  郭婶家的三丫是村里有名的笨丫头,学了三年秀活儿,还是能把鸳鸯修成胖鹅,常被村里的婶子婆娘们打趣。
  于是,众人都是笑起来。又说了几句闲话,老熊岭的村民大会也就算是过去了。
  家家户户都开始给出行的后生或者儿子儿媳拾掇行李,陈月仙到底舍不得爹娘,毕竟这一走最少要大半年,于是就同小米说了一生要进城。
  小米直接喊了自家大哥作陪,要他们夫妻住一晚再回来,顺路请陈夫人帮忙寻个教养嬷嬷,最好能住到村里的,人品可靠又行事端正。
  陈月仙很是欢喜,出嫁闺女若不是路远,一般是不能在娘家留宿的,更何况还是带着夫君一起回去。这般同爹娘住一晚,就是有再多体己话也说完了。
  于是,她满口答应下来,提着小米装好的点心盒子就进城去了。
  第二日回来时候,居然马车上就多了个妇人。妇人大约四十几岁的年纪,眼角眉梢的皱纹显见是岁月的馈赠,衣裙虽然是细棉,但针脚细密,领口袖头这些细节之处很见功夫。头发微微发白,梳理的一丝不乱,站在小米面前时候,微微垂着眼眸,带了三分恭敬却又有三分不容人小觑的三分气度,这般神色倒是给她有些普通的容貌添了三分风韵,让人无端生出一种亲近之意。
  陈月仙同小米使了个眼色,小米就喊了青玉青花送妇人去后院厢房寻个房间安顿。
  妇人行礼道谢,拎着包裹出门时候也没有四处张望。
  小米心里满意,却是不得不打听妇人来路。
  “嫂子,你怎么这么容易就寻到了人?”
  陈月仙喝了一口茶水,赶紧同小姑解释,她也不是不清楚老熊岭上太多事情不能落入外人的眼睛,这般突然带个人回来,怎么也有些冒失。
  “小米,这个姨母姓韩,是我娘小时候的邻居姑娘,后来举家搬到京都去了。听说嫁了个大户人家的管事,后来又跟着那家小姐做配房到了另一户人家。但那小姐命不好,生产时候死了,他们夫妻被人家排挤,男人被抓了错处…总之是没了,她好不容易求了出府,娘家兄嫂又不容留,无法之下就回到了北安,我娘在街上见她就请回家里住了几日,正好我回去说寻人…”
  小米听得明白,倒是有三分满意。陈夫人本身就是稳妥的,这韩姨母若不是人品靠得住,也不会让闺女带回来,毕竟韩姨母做出任何对老熊岭不利的事,陈家都要落埋怨,陈月仙在陆家也会没了脸面。若是从教导村里闺女方面说,这韩姨母能跟着大户人家小姐出嫁,定然也是有些本事,起码能写会算,懂规矩礼仪,足够胜任教习嬷嬷一职了。
  姑嫂两个说了几句闲话儿,韩姨母安置妥当就随着青花青玉转回来了。
  她许是也听陈夫人说起过陆家的大体情况,方才又看了一圈儿,这会儿神色里又多三分安心,待小米越发恭敬。
  小米想了想,请她坐在客位就道,“韩夫人,既然我家嫂子唤你一声姨母,我以后也随着嫂子唤您韩姨母。您想必也知道,我请教养嬷嬷的目的主要是教导村里的姑娘写算,针线女红,最好还要有些待人接物,出门在外的行事相处之道。韩姨母若是觉得可以胜任,以后就拜托了。”
  韩姨母起身,再次行礼,低声道,“姑娘放心,小妇人在先前就在主家小姐身边伺候笔墨,后来陪嫁出门又做了内宅管事。姑娘所提这些,小妇人足可以胜任。”
  小米听她说的实在,并没有如何夸耀,就更满意了。
  “那好,以后就拜托姨母了。我们陆家不要求你签死契,但出行必须打招呼,而且老熊岭看到的一切不能同任何人透露。至于工钱,一月二两银子,吃住全包,一季两套新衣。若是村人另有馈赠,也都是您的,陆家不会沾染半点儿。你看,这般如何?”
  韩姨母许是有些吃惊,毕竟先前主家那般富贵,她的月银也不过一两,没想到流落到如此穷乡僻壤,本意是求个温饱,居然得了翻倍的工钱。
  但她也不是多话的人,更何况还是有心落脚在此的时候,于是她直接跪地磕头,说道,“姑娘如此厚待,小妇人无以为报,今后一定全力教授。姑娘但凡有事,尽管吩咐。”
  “姨母请起,倒是我以后有事,兴许还要姨母多指点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