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悦君歌-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寅时,萧望与王玉溪便领着一队精锐悄悄出了城,因是暗中奇袭,遂他们身负重任,便是冒生命之危行奇军,彼时城门之前,也无有列队相送,更无燎火灿灿。
他们如是暗藏在山谷中的夜鹰,义无反顾地直迎向敌人的利刃。彼时回望夜中漆黑的天水城,回望这辽阔的国土,他们井然有序地面对城门躬身行礼,随后再不回顾,昂首而出。
这一队人马,萧望领队,王玉溪垫后。此时的王玉溪,一身玄衣,腰佩长剑,如玉赛月的容颜在月光之下皎皎如天人,然他神色清淡,眯眼看向天水城高高的城楼,须臾便毅然转身,与众将士一齐隐没在了乌压压的黑暗之中。
然这些,周如水却并不知晓,王玉溪似是有意不叫她与他送别,夜中尤是折腾,周如水只觉被他无数次抛入空中,沉入云霄。整个人直是昏昏沉沉,哭啼不止。如此他也不停歇,吻她,爱她,叫她的脚趾都紧紧倦起,如是登仙。遂她后头实是疲累,这一觉便也睡得极长,待得醒来时,身侧的儿郎果然早已不见。
见着塌上早没了王玉溪的身影,周如水蒙着雾气的眼中露出了一丝茫然来。她慢腾腾至塌上下来,眼见自个已被换过了小衣,面上又是一羞,白嫩的脸上红彤彤的,抚着肩头暧昧不过的亲热痕迹,无奈地瘪了瘪嘴,须臾,便哑着嗓音朝室外问道:“阿英?三郎呢?”
问这话时,她脑中尚未清醒,实是迷迷糊糊。话已出口,才想起王玉溪贴在她耳边的叮咛话语。她记得他道,他要得一战功?这么想着,她便有些站不住,软软坐在塌上,一时忽有些头疼。
到底是宿夜纠缠过,她自个发问时未觉着不对,但在旁人听来,实是嗓音绵绵,直叫候在门外随侍的夙英都心中酥软。闻声,夙英忙是入门,一面替她披上小衫,一面回秉道:“公子丑时便离了府,临行前命奴等不得扰了女君好眠。”说着,她便站起身来,轻轻为周如水揉摁额角,目光对上周如水颈脖间的红印,面上一羞,先是问了句:“女君可是头疼?”见周如水不答,才继续道:“公子还嘱托女君,道是您万万要留在城中,安心待他归来。”
“他真出城了?”闻言,周如水纤细的手指掐着一旁的被角,臻首微歪,长发逶逶迤迤坠在肩头,仰起雪白/粉嫩的小脸,睨了眼夙英。见夙英茫然摇首,她闷闷又问:“昨儿个,萧望出狱了?”
听女君提及萧望出狱,夙英直是一愣,知是女君昨儿起便未出过屋,一时也有些不明白,女君是自何处得来的消息。转而又想,女君向来聪慧过人,忙含笑点头道:“然也,师城主遣了下人来报,道是君上轻罚了萧将军,如今已算无事了。”
“如此?”周如水慢慢颔首,抬手挥开夙英在她额边的手,眼皮懒懒抬了抬,慢慢斜倚在锦枕上。随着一呼一吸,锦枕上清浅的沉香味便串入了口鼻,悠悠远远,清清淡淡,便如王玉溪那个人。
这世上聪明人往往狷介有余,然他半点不现狷狂。更向来千金之子,不坐垂檐之下。这要奇袭,他说去便去了。然人食五谷,有生死。更刀剑无眼之地,任他胸中满有丘壑,亦是危急重重。想至此,周如水也免不了低低一叹,葱白的纤指抚上晶莹的珠帘,缓缓咛喃道:“虽事事他都成竹在胸,虽我也知,这三月之内,天水城必需一胜。然今时不同往日,他如此兵行险招,实是令我心忧。”
她的话,听在夙英耳中实在模模糊糊,不明就理,待靠得近了,便听周如水悠然自嘲一笑,捂着心口,忽然朝她看来,哂道:“这日日不离的与他在一处,如今乍然分离,我这心呐,总是安稳不得,总觉得有甚么事儿要发生。”说着,她又是一笑,摇了摇头,笑得玩味,“本宫亦不能免俗,闲来无事,胡思乱想,庸人自扰了。”
诚然,便是王玉溪不加嘱托,周如水也会在天水城待他凯旋。只是头几日里,她总有些睡不好,梦中模模糊糊都是他的脸,是他乌黑的眉眼,俊逸的轮廓。是他缓缓朝她走来,从此暮霭散去,阳光破云而出。如此,周如水直是静静在府中焚香祈福三日,才再出府。这时一问,才知,那生擒魏公子津之人竟是刘铮。
生擒魏军主将,是为大功。捷报传入邺都,周王果然大赏了刘铮,封他为正五品的平远将军。一时间,刘铮也算威名大震,更谈及他这一路走来,从刘家庶子,再到今日立下奇功,实在是跌宕起伏,颇具传奇。再加上他容貌俊秀,颇有文采,一时间,倒就成了不少女儿的梦中佳郎。更鹏城与天水城一般均乃边城,本就民风奔放,如今又是危急存亡之秋,多有生死难料,今朝有酒今朝醉之觉悟。遂便知他是娄家的女婿,这得胜以后,守在军营前头,以期对刘铮自荐枕席的姑子实是不在少数。这便也急坏了远在邺城的娄九,便知她又喜又气,颠颠便往鹏城赶去,日日给刘铮传信,只差耳提面命,教他莫要再挨旁的女郎。
听及这些,官署之中,周如水不免也觉着好笑,不由便当着师湛的面数落了一句,“我这表姐心高得很,往日里,对着堂堂嫡公子都能挑三拣四。如今这刘铮不过封了个五品的散将军,她倒欣喜至此来?难不成,人若无所期望,便处处均是欣喜?”
周如水问得随意,却勾起了师湛的好奇之心。这些日子以来,师湛也知周如水的性子放在天家算是顶好的,娇是娇了些,却未有甚么傲慢之气,遂直截便问:“千岁真曾高看那刘铮?”
他问得突然,周如水直被问得一愣,须臾,笑着瞥他,哂道:“你父在时,天水城民可也是如此多舌的么?”话音一落,却又朝他挤了挤眼,不置可否道:“谁人都有迷眼的时候。”
这话未说完,忽见炯七匆匆而来,她挑眉站起,便见炯七身后跟着个眼熟的寺人,更那寺人手中明晃晃的物甚,叫周如水不由地眉头一跳。她心中一咯噔,只怕她私囚周裎之事东窗事发了,正想着如何诡辩。这上前接旨,更是一愣,就听那寺人尖利的嗓音在室中徘徊,不过是在道,母后病重,君父昭她归宫。
听及娄后病重,周如水实有一瞬的恍惚,遂站起身时,脚下不自觉便是一软,险些又跌回地上。
有那么一瞬,她都不知自个在想些甚么。娄后在她这儿离席太久了。大兄去后,前世再见,也不过临死一面,她凄厉的哭喊常常在她耳畔徘徊,叫她悲痛欲绝,生死不能。天可怜见,再得重来,便是她次次寻去兰若庵,也是至今未见。她曾想过,若是她真阻止了一切,挽回了一切,母后是否便再也不会迈出庵堂了?她又恐惧,她甚么也挽回不了,是否她又回在那生死之际再见到她的容颜,再听见那叫凄厉的满含愤恨的哭喊。
然而现下,母后竟染了重病,被接回了宫中。太多事都已脱离了原本的轨迹,便是在母后这儿,一切皆也变得不同。想至此,周如水忽有些浑浑噩噩,她往日里肤色本就细白,如今悚然一惊,直是变得惨白,明是我见犹怜的模样,眸中却始终坚持着一丝的清明。
须臾,就终于强定下心来,毫不迟疑朝左右道:“即刻启程。”话音一落,她又顿住步伐,扭头看向师湛,一字一顿,认真说道:“这儿好得很,你可得守稳了!”说着再不停留,大步迈出了门去。
彼时,已是深秋,风凉天寒,门边的厚帐一开,寒风钻入门扉。师湛立在原地,只见门帐怦地从空中落回,缝隙之间,周如水的背影凛冽孤独,像极了当日出城而去的王玉溪。
他胸口一滞,许多感伤萦绕尚心头,不由低唱,“风萧水寒,未知前路!怜吾世人,忧患实多!”
——————————————
额,真的有点尴尬了哈
想说马上就是好厉害的剧情
结果写着写着发现这一章是过度章,好厉害的还在后面,嘤嘤嘤,简直顶锅盖逃跑。
………………
然后就说最近大家都在怼抄袭,挺原创。
说实话真的特别感动也特别难过,就是写作这条路真的大环境好像坏了,但是读者的你们又是那么的可爱。所以千言万语到我这就只有五个字闷头写作吧。
我想,坚持超越自己,坚持探索世界的勇气,大概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事情。
感谢我这么慢你们还爱我,谢谢。
第183章 浮生若梦
当日; 不论谢釉莲如何逼问,娄后都始终坚持; 凤阙虽为她所窃; 但她却并未守住。早几年前,凤阙便丢了; 实是不知踪影,难以寻回。为此; 谢釉莲甩袖而去; 或是有些怒火中烧;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临走时; 竟是连着那杯赐死娄后的鸩酒一同带倒了。随之,酒盅摔落在地,发出怦地脆响; 暗黑色的酒液流淌了一地; 散了满室酒味。
鸩酒洒了; 谢姬愤愤而走; 那端着酒盅的寺人面色一紧; 实不知该如何是好; 君上虽有令; 然谢姬不吩咐; 他哪儿真会有狗胆去逼杀王后。踌躇一二,终是颤巍巍地跟着谢姬走了。
这么一来,娄后倒未被喂着鸩酒。只是当日夜里; 娄后便病倒了,昔日深情不移的夫君不光早已情变,更是忠于狠下心来要收了她的命,她便是再言看开,也难看开。郁结于心,毫无预兆地便倒下了。这一病,来势汹汹,竟似是失了魂,落了魄。
见她这模样,李氏也知耽误不得,又想如今这境况可不能叫宫中晓得,只怕雪上加霜。便想将这事压下,一面去寻公子沐笙,一面去城中找大夫诊治。
然娄后却摇了摇头,她无力的手紧紧拽住了李氏的袍袖,窗外的寒风吹得窗棂沙沙作响。这一倒下,娄后仿佛一瞬便老了几岁。面色发白,眼边的皱纹尤其醒目,举手投足全是老态。她苍老的目光缓缓落在窗棂上,忽然就道:“这些年来,你我日复一日诵经斋戒,也不知到底结了多少佛缘?赎了多少罪孽?”说着,她硬撑着手臂缓缓坐起身来,本是习惯性地要去摩挲腕上的佛珠,却不想,摸了个空。
望着空荡荡的手腕,娄后不竟有些怅然若失,仰头望着塌上的烟帐,似哭似笑,继续道:“佛家言,如来,放下。然执或不执,放下与否,何其不易?我这一生,怕是放不下了。遂他既要我死,我便死也要死在金裹珠耀之中。咱们回罢,如今,已无遮蔽的余地了。”
闻言,李氏一阵颓然,猛的便跪在了地上,向来平静的面上涌上了悲意,摇着头道:“主子!回不得呀!他要您的命,您便给么?您委屈了大半生,争了大半生,到头来,却还是要从了他的意么?”说着,李氏已是落下泪来,哭求道:“主子,前日一桩道长言,来年会在庵中办场法会,到时满园燃灯,以祈国昌人安。彼时,您不是道,要给女君和公子也点上一盏么?却为何现下又说这样的丧气话?凤阙一日无踪,他便不会真的伤您!更况凤阙早便丢了,这无影之事也不知会寻到何年何月。您又何必自断退路呢?若如此,咱们当年何必躲入这庵中,何必事事不闻不问,事事不管不顾。徒叫亲者痛,仇者快,徒叫女君与公子如是无娘的野草,不知多受了多少的委屈?”
她面上凄然,娄后的面上亦是凄然,如是枯朽的秋木,她哀叹着说道:“非是从他的意,而是从我的意。非是自断退路,而是原就没有退路。佛言万事当有果,这果,也可看作是了结。然我耗了这么些年,碌碌终日,终也是乏了。倒不如投石击水,彻底做个结果。到时,我欠他多少,他欠我多少,都到黄泉路上去清算便好了,我不再受这俗世的孽,也不再碍旁人的眼。”言至此,娄后渐渐浑浊的目光中,猛的窜出了一团火。她咬着牙,坚定地说道:“至于阿笙与兕子,我输了,他们要赢。”
闻言,李氏再不多话,伏跪在地,直是痛心疾首,凄凄泪流。她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年艳羡世人的十里红妆,艳羡天下的深情不渝,转眼间,已入了淤泥,辗转成了恨。
便是在这日夜里,娄后重病的消息传入宫中,周王下旨将娄后接回宫中,与此同时,传旨各处,急诏公子沐笙与周天骄归宫。
彼时,公子沐笙已在归邺的路上,得此诏,独自一人,不休不眠,快马加鞭便往宫中赶。他右眼狂跳,昔日的许多事儿如走马灯似的在他脑海中划过,便是暴雨倾盆,他亦不管不顾,目光如炬盯向邺都的方向,清冷的面上现出了忧郁之色。
他纵马狂奔,悄然跟上的芃苒亦不敢歇地在后头不远不近地跟着,车轱辘在颠簸中发出沉闷的响声,眼见前头的野路越来越窄,马车再也过不去,她一咬牙,娇小的身影便从车中一跃而下,急忙吩咐驭夫解了绳,翻身上马,直是独自一人,策马扬鞭,急追而去。
待终于离得公子沐笙近了,芃苒水盈盈的眸中才划过一道如释重负,沉了口气,忙朝公子沐笙喊道:“夫君!夫君!这雨太厉,你亦非是铁打的人儿。暂且一歇,食些干粮再赶路罢!”
这一路太过疲累,实然,芃苒的声音在凄风冷雨间并不清晰,却不知为何,这飘渺如风的声音,传入公子沐笙耳中时却别样清晰。他先是一怔,须臾,猛地便勒紧缰绳,回首看来。
这一瞧,便见芃苒小小一个人儿骑在马上,衣发皆湿,可怜兮兮。见他看来,却是一幅没心没肺的模样,随意将因颠跑而散乱的鬓发别去耳后,勾起唇,咧出一口白牙,笑得欢喜又无忧。
见她这模样,公子沐笙沉闷的心忽的一软,打马上前,顾看左右,因是身侧并无遮雨之物,一叹,便朝芃苒伸手,握着她的手臂拉她上了他的马来,将她抱在了身前,先道:“你怎的跟来了?教你安心待在別苑,却是不听么?”说着,一面以身护着她,一面纵马向前,看她一眼,目光温柔,却也严肃,认真道:“事事皆可依你,然此事不可。今夜吾替你找处居所避雨,明日你便去舊城安置。待吾传信,再做打算。”
公子沐笙这话音颇是严厉,芃苒窝在他怀中,被雨打湿的面上也极是认真。听了这话,她想也未想,摇了摇头就道:“夫君,你我相交这许久,你却还未看清,妾非贪生怕死之辈么?”
闻言,公子沐笙握着缰绳的手一紧,顿了一瞬才道:“我知你非一般女子。此次,你我亦尚不至死。只宫中局势尚自未明,能避开一个,便是一个。”他这都是实话,自芃苒嫁他初始,他便不曾看低过她。这些日子相依相处,他也知她胸中自有丘壑,非是一般妇人。然他本是弱势公子,如今自个都保全不及,实不愿教她也落入难堪之中。
暴雨如注,路途昏暗,转眼深入丛林,树木交错,遮阴蔽月,四下黑漆一片,雨点倒也小了。
芃苒靠在他怀中,轻轻搂住他的腰,美丽的眸子在黑暗中格外晶亮,知他神色凝重,她轻轻在他冒了胡茬的下颚上轻轻一吻,须臾,贴在他怀中低道:“却妾早便道过,夫君若一意孤行,妾便作陪。既是作陪,何有只陪半道的道理?”
“苒苒,莫要任性。”听她一言,公子沐笙驻停了马,他英俊的面容慢慢垂下,对上她笑盈盈的小脸,眸光幽深,如是深邃的湖水。
四下安静至极,他看着她,眉头微结,眼眶蕴红,少顷,慢慢道:“这半月以来,我在宫中的暗线被清灭了大半。你知这意味着甚么么?非是君父,无谁能有如此手段。遂现下,吾不知宫中局面,亦不知母后归宫究竟因何。更不光我,兕子亦被诏回宫中,如此,你便莫要涉险了。”
往日里,周王只要提及娄后便是咬牙切齿,如今,却忽的接娄后回宫,又诏命他与兕子归宫。这面上看来,是宫中的局势怕又要变了,更是他与兕子孝心可鉴。然若往深处想,便不知到底有多少污秽事儿了。遂他只觉有险,未觉可喜,更是不愿再叫事外之人参混其中。
听他如此言说,芃苒看向他,也是慢慢一笑,她嗔道:“我真是头一回,听人道归家亦是涉险的。”说着,她抬手轻轻抚过他的眉头,明亮的眸中跳动着点点光华,嗔笑道:“夫君总蹙眉,遂好好一个俊秀儿郎,偶尔看去,却愁似七旬老儿。”随着这动作,芃苒手腕上的银铃铛叮铃作响,她眼儿一转,朝他勾了勾唇,继续道:“夫君,人生天地间,如是浮游,朝生暮死。今昔过矣,或无旁日。我总觉着,您将自个逼得太紧了。既然,即便被贬入尘埃,即便失去性命夫君都不惧,那便又有何可惧呢?夫君,您这一生,并不欠谁。”
您这一生,并不欠谁。
自太子去后,他便似是权利操控下的傀儡,他总觉自个亏欠许多,这许多,叫他日日如坐针毡,术公日日督促着他,道是母后唯剩他一子了,便是为了母后,为了兕子,他也不能只是默默无闻的公子。他需撑起这天地,撑起太子去后塌下的那面高墙。遂这些年来,他便靠着这亏欠,母后对周家的亏欠,对这天下的亏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