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悦君歌-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啥云渲影良!
  说这话时,周如水的神态很是娇俏,王玉溪静静地盯了她一眼,点了点头; 悠然地回道:“确实; 溪素爱沉香。”
  “沉香么?”听了他的话; 周如水眨了眨眼,她微微侧头,轻轻抚了抚炉盖上那眺望着远方的精巧稚鸟; 长指在上头摩挲了一阵,直过了一会,才暗暗地咬了咬牙; 抬起眼睫,朝王玉溪挤出了一抹笑来。
  笑着笑着,她嫣然地说道:“琅琊王氏果真富贵,前岁我向阿兄讨这沉香; 求了几日,才只得了一小金盒。”说着,周如水索性支起了下颌,她眉眼微弯地抬手在香炉上轻轻拂了拂,由衷地感慨道:“此香甚柔,确是好闻。”
  其实,哪怕周如水此生未曾与王玉溪相识,提及沉香,她都是会想起他的。
  她记得,在迎刘峥回邺之前,曾有一日日落,她闲极无聊偷溜去了公子沐笙宫中闲逛。彼时正值杏花盛放。仁曦宫中处处花开,香气盎然。她见四下无人,便偷得浮生半日闲,靠在杏树下闭目养神。
  可她才在树下坐好,便见不远处的石案上尚摆着些笔墨细绢,如此一看,她便知公子沐笙方才也来过这处了。一时间,周如水也是好奇,便起身去看。这般,就见着了案上摆着的几幅墨迹未干的字画。
  那其中,有一幅字格外的显眼,上头书着:“花气无边熏欲醉,供奉一点静还通。”那诗极有韵味,公子沐笙的字又是极好的。周如水见之欢喜,便索性卷进袖中,不声不响地将它“盗”了去。可待她“鬼祟”回到自个的居所后,才知自个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因周如水卷带书绢走时,绢上的墨迹并未干透,她又心急,不过胡乱一塞。如此,待她再次启开看时,那绢上的字呐,便都糊成了一团,被毁得不堪入目了。
  事后,周如水懊丧了许久。有一日终于得了空,她便扯着公子沐笙的衣袖娇声求道:“阿兄,阿兄,你给兕子写副字罢!”
  公子沐笙早见惯了她撒娇耍赖的模样,闻之,神态淡淡。
  却终归,妹奴便是妹奴。后头周如水懒得闹了,他自个却心底过不去浑身痒痒了。于是便吩咐了寺人取笔墨细绢来,自个亲自挽袖磨墨,又耐心地问她:“说罢,方才想要为兄替你写些甚么?”说到这,他也不禁苦口婆心地教诲周如水:“便是你平日里不肯用功,才总不得不赖得为兄提笔。”
  即使这般,周如水仍不理他的茬。不过模样娇娇地倚着凭几,支着额,鬼机灵地反唇驳他道:“阿兄,古人可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呀!”
  闻言,公子沐笙也是噎得慌,虽是嗤了一句:“你总有理。”但大多时,他又确实喜惯着周如水的小性子。如此又见她满嘴歪理,也是照常地纵了她。待磨好了墨,还耐着性子继续问她:“说罢,这次又要写甚么?”
  彼时,周如水笑得眉眼弯弯,一双大眼晶晶亮地望着公子沐笙,堪堪就道:“便是前几日阿兄所作的那句‘花气无边熏欲醉,供奉一点静还通。’“说着,她还忍不住夸道:”阿兄,你那诗做得极好,因你那诗,如水才晓得,原来杏花也是能落得几分仙气的呢!”
  周如水说得满目憧憬,公子沐笙却因她的话嗤出了声来。他扬起笔杆便敲了敲周如水白嫩的脑门,摇了摇头,哭笑不得地,故作不知地道:“难怪!我道是哪来的皮猴偷了我的字呢!原来是你这刁钻丫头做了那红口小贼呐!你倒是再聪慧无德些也好了!那诗哪里是讲杏花的?那诗,原是那名满天下的琅琊王三赞沉香的!”
  “沉香?”彼时,周如水皱着鼻子,瞪大了眼。说着,她又扁了扁嘴,不满地,揶揄地说道:“有兕子这么好看的红口小贼么?再说啦!咱们可是同气连枝的亲兄妹呐!阿兄没给兕子娶嫂子之前,阿兄的不该都是兕子的嘛!待有了嫂子啦!兕子自然会乖乖巧巧地少闯祸,少无状,绝不丢阿兄的脸!”
  见周如水这般的古灵精怪,还不忘去调侃他的婚姻之事,公子沐笙也是忍俊不禁。登时,亦是没好气地瞥了周如水一眼。
  却,少卿,他又耐着性子地和她解释道:“沉香又名沉水香,自古以来便是众香之首。你不太熟悉,是因咱们周国地势位中,并不能产此香。而天水城又因蛮人滋扰早就停了贸易,如此,在咱们周国,沉香是极为少见的。”彼时,说到这处时,公子沐笙的口吻极是忧心。而那时的周如水却未听及其中的弦外之音,她只是顾着缠着她的阿兄讨些稀奇的沉香来玩玩。
  因此,周如水是早就晓得王玉溪惯用沉香的。她更晓得,那香炉之中燃着的就是沉香。可不如此装傻套话,她如何能说出那些话来?可她若是真的说出了那些话来,他会帮她么?即便他帮了她,他是否会觉得她心机深沉?日后就再不愿和她来往了?
  她已欺了他太多次了!在南城门前,她便明目张胆地仗了他的势。只因她尤记得世人对他的评价,道他“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
  她莫名地怵他,却又信他是赤诚君子,绝不会平白的为难与她。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有多少人,他总能轻易地吸引住所有的视线,包括,她的视线。她时常偷偷看他的眼睛。她觉得他的双眼如画,觉得他的眸光总是清亮深远。她还喜欢听他的声音,她觉得,他的声音清雅而淡远,像是从亘古流传至今的绚丽歌谣。
  他又实在太聪慧了,聪慧到她总是惧怕他会看透了她。让她觉得,她只要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她心中的那些弯弯道道便根本都无处遁形。可即便如此,她却又莫名其妙地敢于一而再再而三地对他耍小心思,一而再再而三地撩他的虎须,就比如现下,她又要欺他心慈了。
  彼时,周如水的手心早已冒起了冷汗,她微微地笑着。不知怎么的,脑中,却忽然就想起了符翎那次问她的话,想起了符翎问她,“你想着他时,一颗心可会七上八下?他可入过你的梦吗?”彼时,她甚么也未言语,不过下意识地避开了不谈。可这时,她却不得不直视自个的内心,她也头一回地知道,王三郎何止是入了她的梦呢?她不光在想着他时会一颗心七上八下,即便此刻他就在她面前,她的心,仍是七上八下的。
  当周如水听着,听着王玉溪顺着她的话头问她:“那一小金盒是何色泽?”时,周如水微微滞了滞,一切都如她所料,一切都让她想逃却无处可逃。她仍嚼着笑,声音却低了低,她低低地说道:“仿佛,是乌黑一片的!”
  闻言,王玉溪挑了挑唇,他朝周如水微微一笑,这笑清澈至极也养眼至极,周如水因他的姿容微一晃神,便听他温和地说道:“那传言公子沐笙宠妹无边倒是不为过的了。”
  说着,王玉溪眼眸氤氲地看向了周如水,若有所思间,他勾了勾唇,继续徐徐地,温和地和周如水解释道:“沉香产自魏国,叶似冬青,树形崇竦,其木枯折,皮枯烂,内心乃香。而以香观心,沉香黑有光泽者为上品,克值千金。自北旱蛮夷作乱以来,周魏两国不堪其扰,早已闭门锁国,不通贸易了。如此,上品沉香在周国境内便变得十分难寻了起来。若溪未猜错,那一小金盒,怕还是二殿下与熙贵老人斗棋所得。”
  听了这话,周如水倒是一愣,她真不知兄长的沉香竟是这样得来的。想着,她心中更是一紧,这时更不敢有甚么顾忌了。毕竟在家国面前,她个人的小情小爱小心思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她也不敢提。
  如此,揪着一颗心,周如水顿了顿才道:“克值千金么?”说着,她慢慢地,优雅地用双手扶住了膝头,腰身挺得笔直地直直望住了王玉溪,心中千回百折,却终于,还是压着心慌意乱,强稳着心神,果断地,清脆地说道:“然三郎可知,再过些日子,周国的盐价,怕也要克值千金了!”
  不远处,村民们正在中年文士的指挥下有序自发地修葺着断桥。水光粼粼的河面上也早已笼上了一层轻纱般的雾气,清风徐来,河岸上泛着白的芒草更是在风中静静地飘摇。
  阵阵打凿声中,周如水不由地苦笑了一下。心中,更是涌上了一股莫名的难堪。她不禁扶住了膝头,双手紧紧地揪成了一团。
  在此之前,或许连她自个都未注意到,在王玉溪面前,她总会忘记那个必须时刻清醒,时刻俯视天下,时刻要为母国家族豁出一切,谨慎到丧失快乐的周天骄。她总会无意识地变成了另一个自己,变成了那个快乐、孩子气,甚至胆大妄为无所顾忌的天真兕子。
  她真心不愿承认这一切,更不愿承认,他对她若有似无的温柔爱护已叫她深深地受到了触动。而这份触动,更是叫她生出了一种不合时宜的甜蜜。却或许,因为今日的这一切,因她强蛮的所求,她也许再也感受不到这份甜蜜了罢。更或许,他会因此而厌了她,那么她也只能认命了不是么?可是,她真的会认命么?
  周如水正胡思乱想着,寂静之中,王玉溪也因她的话微不可见地挑了挑眉。他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茶盏,修长白净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沉默地抬起了眼来。看着周如水,他雍容的眸中光华沉沉,稍余,竟是唇角一勾,不动生色地微微一笑。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有的时候,每个人都可能会不由自主地自卑。
  自卑有时候是好的东西,它会让你看到别的人多么的优秀,多么的好,你也要努力,成为那样光芒四射的人。耀眼如周如水也有无数的艰难困苦,所有外表的闪耀背后都有辛苦和泪水。
  当然,自卑有时候又是坏事,它会让一些人扭曲甚至变态,最终一路走到黑,千万不要变成那样的人。


第72章 恕不从命
  对上王玉溪的笑; 周如水鼓起勇气堪堪看向了他。她绞着双手,脸颊泛着羞涩难堪的红晕。但纵然难堪,纵然难以开口,现下早已起了话头,也已是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了。
  半晌; 她才继续地说道:“天骄离宫前; 便闻盐引制暗藏祸端。如此; 此次出行时,便也顺道对盐务多留了几分心。这才晓得,盐商所图盐利之大,已是迫得百姓苦不堪言了!据我所查; 盐场每向外售盐; 价格不过制钱一二文、三四文不等。可光周至县一处; 盐价每斤就需钱四五十文,迨分运至各处销售后,近者需六七十文; 远者需八、九、十文不等。这十几年来,盐的购价无甚变化,售价却是水涨船高; 更有扶摇直上不可抑制之势了。”
  讲到这儿,周如水顿了顿,双眼眨巴眨巴地望着好整以暇地饮着茶的王玉溪,她抿了抿唇; 才继续说道:“我这些天来日夜盘算,才终于算明白,就只在周至县一处,每年行销食盐将近一百四十万余引,后增至一百九十万余引,每引由两百斤增至四百斤。再以每引三百斤,销盐一斤可获利三十文来统计,行盐一引,就可获利纹银九两。以周至县岁引一百四十万引计之,当有一千二百万两之利。如此重利,盐商却依旧缺斤少两,更有的会变本加厉掺和泥沙。这般,若盐务再不整改,只怕盐色掺杂不可食的那一日,也不会远了。”
  这些,原都不该是周如水一个小姑子该懂的,以她向来的风评喜好,也定是不会掺合政事的。但王玉溪听着她侃侃而谈,却是不惊亦不惑。他深邃的眸光滑过她的脸,笑得清浅却不答眼底。骨节分明的长指扣了扣几案,才一字一顿的,淡而平和地说道:“小公主此行,本就只为盐务,何来顺道之理?”
  他的声音幽沉悦耳,如世上最好听的丝绵,他的语气,却淡泊如霜雪,冰冷至极,也深寒至极。他看着她,如画的眼眸净如平湖,仿佛早已看透了一切,看透了她。
  望着王玉溪明澈高远的双眼,周如水只觉心底一阵的发慌。紧接着,她便眼睁睁地看着王玉溪毫无预警地自榻上站起,他欺身上前,只一步就紧紧挨上了她。一夕之间,他的额头几乎就要抵上了她的额头,他清凉的呼吸更是直逼上了她的唇畔,他呼吸可闻地望住了她。
  便就是在这样极尽的距离中,他看着她,忽然,伸出了修长白净的手指,优雅地,温柔地抚上了她的白嫩娇红的小脸。
  因他的动作,周如水睁大了眼,她的脸蹭得一下就烧红了起来。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如潮水般惊涛拍岸地层层叠叠向她涌来。这距离太危险,她几乎下意识地就想要往后躲去。却,王玉溪的手掌已比她更早一步地揽向了她,他轻轻地揽着她的后颈,直是困得她不得动弹。
  他揽着她的后颈,另一只手,却仍在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脸。慢慢地,他终于低下了头来,那一双如画如妖的眼直直地对上了她,他看进了她的眼底,直截地撞进了她的心坎。他浅浅地一笑,忽然,就以一种几近溺毙人的温柔口吻,徐徐地感慨道:“溪倒有一问常不得解,小公主既道恋慕在下。却为何兜兜转转,只谈国事”
  光天化日,如此亲密,又如此被质问。哪怕他们此刻亲近非常,哪怕他的语调明明很是温柔,周如水却仍是渐渐白了脸。她的呼吸乱了几拍,一时间,就仿佛那脱了湖水垂死的鱼儿。
  无需再多言语,王玉溪如今终是挑明了。他挑明了他清楚她利用过他,他挑明了他知道,她现下又在拐着弯地想要再次仗他的势了。
  如此,万般心思涌上心头,周如水竟是颓然地松卸了力气。她软倒在了王玉溪的怀中,一瞬不瞬地望向了他。她痴迷地,恍惚地看着他,忽然,低低地嗤笑着说道:“天下谁人不识君?如三郎这般的郎君,本就是天下女郎们都心喜艳羡的。远观皆已心驰神往,更何况,天骄还能朝夕相处?”说着,她又颓然一笑,缓缓地垂下了眼来。她红着眼眶,继续低低地喃声地说道:“天骄诚愿泯然众人,然,自我作为周天骄来到这个世上,便已没了那般的自由了。“
  她没有辩白,没有求饶,亦没有否认,她只是发自内心地感到怅惘,感到悲哀。
  从她睁开眼的那一刻起,便被困在了左右为难的境地之中,进也罢,退也罢,都会成全了刘峥。于是,王玉溪便成了她的救命稻草。她紧紧地拽住了他,言说她倾慕爱恋着他。她其实也怕,也想逃,但在机缘巧合之下,在兄长有意的推动之下,每月初五,她却都能见到他。
  初五的月亮形如弯弯的娥眉,就像她小心翼翼的心。他陪她习字,教她射箭,教她打弓。他明明是个俊朗无双的少年郎,却有时偏偏像个洞悉全局的老者。他总能明明白白地看透她,叫她畏惧又向而往之。
  她也想就一直这样下去,她也希望不会有今日这一幕。她更知道,因利图事,实在是令人不耻。但她也实是无处可逃,无路可退了。
  想着,周如水落寞地垂下了眼。密密的睫毛下,她俏美的容颜因为悲伤而有了几分破碎,她身上所迸发出的那种绝望无助,更像是只失侍无倚的稚鸟。
  对上周如水湿润哀伤的眼,王玉溪的眉头不由自主地微微一拧。他竟也下意识地感觉到了,似有千万把小针正直直地扎进了他的心里。一瞬间,他的眸中划过了几分诧异。紧接着,他便立刻放开了周如水,大袖一甩,转身,悠然地退回了座上。
  他凭着几,直是静了一会,才再次盯向周如水,一字一顿,不疾不徐地说道:“泰康二十二年,君上南巡。晋商陆斌筹资在侊宁寺兴建宫观,并将水烟湖北边的‘江园’献为‘官园’迎驾。泰康三十年,君上命‘中顺府’一夜间营造‘汣顺道台’,其中盐商出力颇多,陛下叹曰:‘盐商之财力伟哉!’遂仅近两年来,盐商便足有六次捐输,共计耗银一千七百万两。”说着,王玉溪淡淡一笑,讥讽地继续说道:“吾王性喜奢靡。这些年来,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所有少府不肯出的,全都会自巨额助饷中来。如此募捐不断,贪得无厌,自然也不会放过早被他看进眼中财力伟哉的盐商。如此,即便盐商挟资千万,那又如何?还不是杯水车薪?为了旁人做嫁衣?”
  王玉溪的话字字珠玑,直让周如水瞠目结舌。纵然她晓得,“前世”因王玉溪之故,夏国强盛无可比拟。可如今听了这一席话,她才是真正的信服了!她也终于明白,夏君、兄长他们为何会不依不饶地想要请他出仕!原来,他自允闲人,总是称病不出。却其实,天下皆在他的眼中,纵横韬略不过是他的胸中丘壑而已。
  王玉溪所言不假,周王崇信道教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自先太子洛鹤陨后,他更是狂热地崇奉道教,甚至企图利用宗教活动神化自己,威吓臣民与敌国。早年,周王还只会在宫外的宫观道院行道家斋醮。可如今,他已将宫中的钦德殿修设成了道堂,堂堂帝王之尊,却如个道士般日日行醮供,时时拜奏青词,连朝堂也常常不顾。
  想也晓得,建宫观,立道台所需的花费不计其数。却,因与蛮人大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