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唐女医-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儿,你这个样子啊,越来越像你父亲了!”张婶感叹:“章仇大人就经常这样,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不吃也不喝,一动也不动。”

    章锦婳有些意外:“经常这样?”

    张婶点点头:“是啊!每到这个时候,你母亲就说,不要去打扰章仇大人,什么事都由她来做就好。”

    章锦婳怔住:“所有事都是母亲做的?”

    “是的。做官奴的那段日子,你母亲里里外外的操持,除了把自己的活要做完,还要替你父亲做。每天累得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她还笑着对我说,”张婶停了一下,忍住泪意:“只要章仇大人安安心心的,她就觉得很幸福,一点儿也不觉得苦。”

    章锦婳似是在喃喃自语:“原来母亲一直在受委屈。”

    张婶摇摇头:“秀秀从来没有说过她受了委屈。她总是说章仇大人那么有学问的人,不能吃苦,不能被打扰。”

    章锦婳有点委屈:“父亲都没有照顾过母亲!”

    张婶愣了一下,她没想到章锦婳是这么想的:“锦儿,你父亲几乎什么都看不见,想照顾你母亲也照顾不了。而且,那时候只要能活着,都已经万幸了。当时太子被斩,太子的几个儿子也没活多久。”

    章锦婳瞪大眼睛:“这么狠决?”

    张婶叹气:“可不是嘛!你母亲说,章仇大人聪明绝顶,却不能保护自己周全,你母亲总是想,既然别人都能从章仇大人这里学知识学道理,她就要尽最大力量护章仇大人周全。”

    章锦婳低声道:“父亲的智慧可惜没有传给我,我连父亲都没见过。”

    张婶看了章锦婳一眼,继续说道:“秀秀生下来也是个孤儿,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我也不知道,她那么小的年纪,那么多的办法都是从哪儿来的?”

    章锦婳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张婶看到章锦婳的表情似有触动,又加了一把火:“锦儿,在这个世上,没有父母的人多的是。没有父母,还有天还有地,不是吗?你老这么闷着,是想不出办法的。”

    张婶的心里也着急上火的,可是章锦婳这个闷葫芦的性子实在是太像章仇大人了,她只好旁敲侧击,鼓励章锦婳向母亲学习。

    因为这些事儿,当事人自己不着急不努力的话,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还得拿捏着说话的分寸,话说过了,章锦婳就更闷着不说了,话说浅了,又不起作用。

    就像做饭一样,火大了会糊,火小了总是夹生。

    章锦婳苦恼着问:“那我该怎么办?有些事情想忘也忘不了。”想报仇也无从下手,毕竟,眼下还没发生。

    张婶想了想,道:“锦儿,大道理呢我就不懂怎么说,你说的忘不了的事,我觉得就跟一个人脸上的疤痕一样,忘不了就要治。”

    章锦婳愣愣地问:“治哪里?”

    张婶一听有戏,急忙道:“忘不了的事,就是心事呗。心事多了会怎么样,我就不知道了,再怎么治,我也不知道,这就要问你了。”

    章锦婳若有所思。

    心事重重,心里郁闷,不说根源的话,在表象上看,是气不足。

    气不足,则神思昏沉,疲倦无力。

    想到这里,章锦婳抬起头来:“张婶,我给自己开个方子,您去帮我炖点补气血的羹汤。”

    张婶揭开汤盅的盖子:“锦儿,我用当归枸杞红枣炖的山鸡汤,你看对不对?”

    “对对,张婶,您也会了!”

    “我看你上次也是喝这个汤之后,脸色就红润了,人也显得白净有精神,我就赶紧先炖上了。”

    “张婶,现在往夏天走,不用天天炖山鸡汤,体虚不受补,反受其累。两天喝一次就够了。”

    “那怎么行?要补就得补够了。”

    章锦婳笑了,:“把红薯去皮,切大块,加八粒红枣,炖熟了,盛碗的时候放一勺红糖,也是补气血的。”

    打她从小,张婶就想把她喂胖,总也没做到,觉得这个食谱太简单了:“锦儿,光吃点红薯就够?有没有吃了能长胖点的?光有气血没有力气也不行。要不,每天给你加一餐,多吃一顿,肯定行。”

    章锦婳好像发现了什么:“张婶,你每天做这么多事,你也累吧?”

    他们吃得都一样,而且张婶什么事都管,有时候比章锦婳还睡得晚,每天早上不练功,却也跟章锦婳他们同时起来,去厨房烧热水做早饭。

    在这之前,章锦婳总觉得张婶做一切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理所当然的会,理所当然的做得好。

    张婶笑:“这么一大摊子事情,必须要做好,责任重大呢。累点也没什么,只要能让你安心的研究医术,写好医书就行了。”

    “张婶,那你都是跟谁学的呀?”

    “也没有跟谁学过,就是看着别人怎么做,我自己琢磨琢磨。”

    “张婶,你看一看就会?天,真厉害!”章锦婳惊叹,她怎么出来不知道张婶这么天才!

    张婶笑了:“张婶也不厉害,像认字啊记账啊,都是章仇大人在教别人的时候,我听到了,就记在心里了,没想到你开杏林馆的时候,我试着用,还真的是没记错,章仇大人教的东西那才叫好呢。”

    章锦婳有些黯然,端起汤盅,慢慢的舀汤喝。希望气血补足了,心事能冲淡。

 第254章 伤药

    经过张婶的一番开导,还有一天四顿的羹汤饭食,章锦婳的脸蛋,眼看着一天天的红润起来。

    寒食节将近,杏林馆接连几天不营业,章锦婳决定带竹风竹影竹芯上山去采药。

    所有带给周子瑜的伤药,她都要亲自过手,从采摘到筛选,甚至碾药粉,绝不假手于人。

    上一年的寒食节,在罗汉峰度过了惊心动魄的一夜,竹风还记忆犹新:“锦儿,还是去罗汉峰吗?”

    “不,今年去太白山,去温汤池那里。”

    温汤池附近的地衣还有药草,大多是有止血凉血的功效,做伤药最好不过。

    竹影笑道:“好哇好哇,我很久没去过太白山了,正好去泡一泡温汤。”

    竹青开玩笑道:“你那里是叫泡汤,我看你进去了就是炖汤。”

    一席话,说的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竹影竹芯天天做厨房做药膳,虽然他俩为了养生很少吃肉食,却还是日复一日的圆润起来,而且越来越像张婶。甚至还有杏林馆的客人问过,竹影和张婶是不是母子。

    竹芯道:“天天做那些膳食,闻着都饱了,不吃也长肉。赶紧去泡一泡,解一解腻。”

    章锦婳抱了抱张婶:“下次带您也去泡温汤。”

    “我没那么多讲究,走一百多里地泡个汤,想想都累的慌,我还是呆在家里烧桶热水算了。”张婶摆摆手:“这里还有不少事情要做呢。”

    梅雨季节快到了,杏林馆千金堂有不少被褥都要趁好天气拿出来洗一洗晾晒干净。

    还要买些新出的菜根腌些咸菜酸菜,夏天做酸汤开胃解腻,用来做下粥下饭的小菜也非常受欢迎。

    为了顾及客人的讲究,先前买的丫鬟都在千金堂做医女,就不能在杏林馆帮手做杂事。

    人手不够了,只能抓紧一切能利用的时间,把该做的事情加紧做好。

    千金堂这边,竹青管抓药,顺带着看顾一下内外的护院安全。

    至于女科和儿科的病人,只要不是伤重不治倒地不起的,几个小医女都能对付着开个药方。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来看病的病人很少,千金堂经常是医女比病人多,门外看热闹的又比千金堂的人还多。

    章锦婳也不在意,病人少,正好趁这个空档,召集医女们跟着一起做药。

    有竹青指挥着医女们做事,章锦婳很放心,临走前又叮嘱了一遍:“竹青师兄,咱们采买药材的风声放出去了吗?”

    竹青点点头:“已经跟那些采药的山民打过招呼了。”

    千金堂名声在外,那些以采药为生的山民和城外的村民,都喜欢把采到的珍稀药材卖给千金堂,价格公正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千金堂的章小娘子识货,看到药草就知道是从哪里采的,还会教他们怎么采才不会破坏地皮,来年还能采到更多。

    像那些专门供货给太医署和太医院的大药材商,一来有自己专门的工人去采摘药材,二来有欺行霸市的恶习,这些山民采到的珍稀药草往往被当成普通药草收过去。

    自从千金堂开了之后,这些采药的散户,就把卖药材给千金堂当作了谋生渠道。

    章锦婳满意的点点头:“正好等我们过几天回来,这边也收的差不多了,我再安排统一晾晒。”

    药丸药膏都要做,还要提炼药油。

    到时候又有得忙了。

    章锦婳突然想起来:“竹青师兄,在收一些蜂蜜和蜂巢,还有红色栀子花也要收。”

    千金堂的蜜脂油膏特别受欢迎,还有很多小娘子想要胭脂和唇油,章锦婳想在面脂之外,再试制一些去疤痕的面霜。

    想来想去,安排的都差不多了。

    张婶打保票:“锦儿,你就放心的去吧,这里有我和竹青看着,肯定稳稳当当的。”

    章锦婳终于带着竹风他们几个走了。

    张婶关了杏林馆的大门,在千金堂的后院,指挥医女们洗被单,晾晒被褥。

    又指挥芙蓉去把杏林苑的院子再打扫一边,准备清洗晾晒药草。

    看着大伙儿都在忙活,张婶才带着青牛,拉着车去西市买菜。

    平常有很多种菜的养鸡鸭鹅的,都愿意给杏林馆送菜上门,基本上都不用张婶外出采买。

    来杏林馆的客人,偶尔会有西域来的外邦人士,喜欢吃些味道特殊的调料,只有西市才有得买。

    等张婶带着青牛拉着满满一车食材回到杏林馆,看到医女们都坐在千金堂的后院里聊天。

    “怎么都不用干活了吗?”张婶眼里不能有闲人。

    幽兰道:“张婶,所有的被单都洗好了,院子也都扫干净了,屋子里的抓哦一般等也全部都擦拭好了。”

    张婶道:“怎么不去清晰药草?”

    幽兰道:“今天还没有人送药草过来呢。”

    张婶感到奇怪,走去杏林苑一看,果然,院子里空空如也,就跑去千金堂的前厅找竹青问是怎么回事。

    竹青也在纳闷呢,平时没放风声收药材的时候,每天都有一两个山民背着药筐过来问,今天都做了快一天了,一个人影也不见。

    对这些采药为生的人来说,长安城的节假日,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同。

    张婶想一想:“或许是寒食节,上山踏青的人多,采药的要去深山老林里。那就等等吧,可能明天就有人来。”

    这一等,就是三天。

    章锦婳他们满载而归的时候,杏林苑的后院,还是空空如也。

    章锦婳愣住了:“竹青师兄,怎么回事?”

    这三天,竹青也是坐立难安。

    第一天没等来人,竹青还坐得住。

    第二天还没来人,竹青也忍了。

    第三天,竹青跑去东市西市那些大药草商人那里去问,才知道,有人高价收制作伤药的药材,几乎所有的采药散户,都本着而去。

    第一天没等来人,竹青还坐得住。

    第二天还没来人,竹青也忍了。

    第三天,竹青跑去东市西市那些大药草商人那里去问,才知道,有人高价收制作伤药的药材,几乎所有的采药散户,都本着而去。

 第255章 对抗

    刘青是在太子的授意下,高开了一成的价格收购药材。

    大小药商莫不闻风而至。

    药藏局的库房堆得满满的,所有的药工都出动了,前所未有的忙碌。

    大药商们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一是高价药材做出来的药品,价格肯定会高。二是只有药藏局包圆收购药材的话,很容易在一段时间内形成垄断。

    但是嘛,人为财死,谁管得了呢?

    药藏局虽然只为东宫服务,但是,药藏局做出来的药品,却可以放在太子名下的药铺里敛财。

    先下手为强,总是有好处的。

    刘青在制药方面是个天才,他在药藏局简直如鱼得水,那些市面上根本就找不到的医书,在药藏局非常齐全,各类药材也是层出不穷,只要是医书上有的,在药藏局的库房里几乎都能找到。

    在这里,他除了做刘家的祖传伤药,还按照医书上的药方配置了不少药丸,可惜他还没有给别人看病的机会,无从得知药丸的药效如何。仅仅从典药那里走销路,病症对不上,反馈又慢,就跟守株待兔差不多。

    从千金堂出来,刘青琢磨了一晚上,天一亮就去找了太子。

    “太子殿下,微臣有一要事禀报,还请太子殿下应允。”

    “说!”

    “如今战事将起,军队要用的药材必然会大量增加,据微臣所知,有些将士还会私下在市面上的药铺买些好的药丸药膏随身带着,预防万一。”

    “嗯。”

    “太子殿下,去年地动,人心惶惶,据说药草都收的少了。”

    “说重点。”

    “太子殿下,微臣有个想法,现在刚好是药草新出的时节,我们趁市面上药草还不多之际,将能收购的药材都收进来,加派人手制作药丸药膏,这样,就能抢占先机,趁着别人家的药丸还没出来,可以卖一个独家。”

    太子往椅子的扶手上啪的一拍:“废话,孤的慈仁堂本来就是独一家。”

    刘青躬下身去:“太子殿下,如今千金堂的章小娘子做的药丸药膏,在京城也是一绝。”

    太子眼色一冷,盯着刘青打量了两下,问道:“你能断了她的路子?”

    刘青仍旧低着头答道:“远了不敢说,那边(指秦王)开往洛城的这段时间里,若是药品用完了,就不能及时补给。只有药藏局和慈仁堂才有存货。”

    刘青的理由自然是说得很冠冕堂皇。

    他的小心思,就是为了断了千金堂的药材来源。

    就那几个人,就靠自己去采药,那能采到多少啊,背着几个筐漫山遍野的采药,采的再多,对动辄以数万计的军队来说,还不是杯水车薪嘛。

    刘青跟着太子半年多,摸准了太子的脾气,知道如何措辞

    才能行得通。

    太子就喜欢这一套,立即让刘青着手去办。

    刘青二话不说,立即安排人手,一班人去东市西市找药材商,一班人分头去东南西各个城门吆喝收各种药材。

    正好跟章锦婳出城的时间错开了。

    千金堂突然就陷入了被动。

    章锦婳:“竹青师兄,还有别的路子吗?”

    竹青已经打探过了:“要么从外地进货,要么找本草堂商议。”

    “为何要找本草堂商议?”章锦婳不知道除了药藏局还有谁这么牛叉。

    “本草堂是东宫名下的药铺。”

    章锦婳气得火冒三丈,找本草堂,无异于与虎谋皮。

    想不到刘青运气比上一世要好,不但攀上了大树,还越来越接近权利中心,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以她对刘青的了解,刘青绝不会止步于药藏局的监正。

    章锦婳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先冷静:“竹青师兄,从外地去进货,要多久?”

    竹青道:“附近县城的药材已经没有了,现在,咱们要么往西走蜀道,要么往东走徽州,路程最快也要十天,而且,这还是预着其他人不跟我们去抢药材的前提。”

    去十天,回来十天,这还怎么做生意!

    章锦婳看着竹青:“难道,除了我们自己去采药,就没有其它办法了吗?”

    竹青道:“有,就看锦儿你愿不愿意去做。”

    “我愿意。”这个时候了,买药材,制药丸,不仅仅是为了周子瑜,她还要扳倒刘青。

    想到刘青的为人,章锦婳不寒而栗。

    竹青道:“锦儿,太医署那边肯定也有买药材的渠道,你看能不能去找人问问。”

    章锦婳一拍脑门:“哎呀!我怎么把陈医令给忘了呢?还有孙博士呢!我明天一早就过去。竹青师兄,你提前备好车。”

    事不宜迟,章锦婳不敢再耽搁,天不亮就出门了。

    马车上了长安城大街。

    章锦婳坐在马车上,想着等会儿见到孙博士怎么开口。

    竹青敲了敲车窗:“锦儿,你看,对面那个车队,就是去本草堂的。”

    章锦婳撩起车帘,探头往外看。

    在黎明的曙光中,七辆堆得冒尖的板车,拉车的推车的一共十来个苦力,正匆匆的往东市的方向走。

    空气中飘来药草的清香,应该是刚采下来的。

    章锦婳嗅到沾着露水的泥土味道:“竹青师兄,他们这些草药草都是拔出来的啊!”

    急功近利的采法,就是一把一把往外薅,成熟的与未成熟的混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