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唐女医-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婶不断的调整手势:“这样呢?按这好点没?”

    章锦婳:“。。。。。。”

    没有一个地方是对的,张婶越按,章锦婳越烦躁:“算了,先梳头吧,一会儿来不及了。”

    张婶好言安慰:“锦儿,别着急。大后天就是你去太医署的日子,到时候,你找本按摩科的医书回来看看,教教我。”

    章锦婳一边给自己按摩头皮,一边轻轻抽气,疼得她眼泪都快出来了。又不能蛮着来,要不然非扯掉一大把头发不可。

    这把精力耗尽的活法,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

    张婶用了一点头油,把章锦婳的头发润了一下,扎了个发髻,戴上纱冠,用发簪压住:“锦儿,一会儿唐夫人会过来,你就穿杏色的直裾吧,要不然她又说白可惜了你的肤色。”

    章锦婳站起来,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打了个哈欠,才把衣裳套好。

    镜子里映出一个没精打采的人影,章锦婳端起参汤喝了半盅,叹口气:“张婶,今天的午宴别收钱了,我一点力气也没有。还要去书房看看昨天的医案。”

    张婶想了想:“不收钱说不过去,要不,改天再补做一桌吧。”

    章锦婳点点头:“也行,就按你说的办。”

    精力不足,很多事情就会不按照料想的节奏来。

    刚下楼走到书房门口,唐夫人提前到了。跟着唐夫人一起来的,自然是与之形影不离的唐侍郎。

    章锦婳迎上前行礼:“孟章见过唐侍郎唐夫人!”

    唐夫人比预计的时间来得早,拉着章锦婳的手,亲热的笑:“锦儿,我又不请自来了啊!”

    章锦婳连忙笑道:“瞧您说的,唐侍郎回来京城之后,我想请您都请不来呢。”

    唐夫人笑:“哪里还用请啊,你喊一声,我随时来。”

    唐侍郎的身体也经过章锦婳的调治,恢复了健康,看上去神清气爽的,一点也看不出曾经营养不良几乎饥渴欲死。他见到章锦婳也十分高兴:“章小娘子,今日我们来的唐突,不过,道士有好消息要说与你听。”

    章锦婳连忙把他们夫妇二人往楼上茶室里让:“请唐侍郎唐夫人上楼稍坐,孟章愿洗耳恭听。”

    原来,唐侍郎在前次收复太原城的战役中,提供了详尽的资料情报,秦王的进攻才可以一举得胜,军队的伤亡是最小的一次。

    皇上在开春的殿试之后,对击败刘武周的臣子论功行赏,唐侍郎官复原职,另外加任秦王府长史,加封为吕国公,俸禄实封五百户。

    唐侍郎回家跟唐夫人一说,夫妇二人一致认为要是没有章锦婳,这些荣华富贵对他们夫妇来说,不是浮云,就是浮尘。这个好消息,必须要先告诉章锦婳。

    章锦婳拱手作揖:“恭贺唐大人!”

    唐侍郎笑:“章小娘子,说起来,咱们也算是同僚了。”

    一个是秦王府长史,一个是秦王府国子助教,可不就是同僚么。

    章锦婳再拱手:“孟章不才,不敢与唐侍郎相提并论。”

    唐侍郎笑出声:“可惜,秦王这一去,不知要几年才能回返。呵呵,若是秦王在京城的话,咱们就可以同桌而谋了。”

    “嗯?秦王去了哪里?”章锦婳不解:“为何要几年?”

    唐侍郎也是一怔:“你不知道?秦王带兵去了潼关,下个月就要开往洛城,攻打东都。”

    唐夫人奇道:“锦儿,你不知道啊?周将军没跟你说么?”

    章锦婳听到周子瑜的名字,顿了一下,摇摇头道:“没有。”

    唐侍郎微微颌首:“不知道也不出奇。秦王殿下是年前悄悄出的兵,在潼关秘密练兵两个月,这个事,还没有对外宣说。本来论功行赏,秦王府得赏的可是能有不少人。周将军深得秦王殿下信任,此次跟随秦王殿下攻打洛城,还是殿下亲自点名的。”

    章锦婳彻底愣住:“去了潼关?”

    居然不是她以为的潭州府!章锦婳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太累了果然不是好事,听到这个消息,一时还反应不过来。

    唐侍郎看着章锦婳一副茫然的样子,笑道:“周将军果然是大将之才,秘密行动,果然连家人都不知道。”

    唐夫人走上来揽住章锦婳的肩头:“锦儿,别担心,周将军那么英勇,肯定会打胜仗回来的。到时候,封个镇国大将军,再封个镇国公,你就是镇国公夫人,再给你讨个一品诰命!”

    听了唐夫人的打趣,章锦婳心里又苦又涩,她努力挤了个跟哭差不多的笑容出来:“唐夫人,那我还是等您当了皇后给我封吧!”

 第243章 想哭就哭

    原来,周子瑜是跟着秦王出征了!

    章锦婳悲喜交加。

    唐夫人见章锦婳精神不振,面色难看,只道她是思念太过,还好言相劝:“不知道人在哪儿,不知道人到底是死是活的滋味,忒难受,这个我知道。锦儿,你别怕,你不是还跟我说嘛,只要高高兴兴的,人就能平平安安的回来。”

    不劝还好,唐夫人这一开口,章锦婳的眼泪就下来了。

    平平安安回来了又怎样,还不是别人的,她怎么高兴得起来嘛!

    唐夫人心疼了,把章锦婳抱在怀里,轻抚她的背,软语相慰:“不哭不哭,等周将军一回来,就赶紧把日子挑了,定亲过门,啊!”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章锦婳越发抽抽嗒嗒的泪流不止。

    唐夫人没词儿了:“锦儿,我就回去几天,怎么就不知道你这么爱哭了呢?”

    唐侍郎看着章锦婳哭泣,不但没有回避,反而有种看着女儿跟母亲撒娇的感觉,笑眯眯的说道:“夫人,你在家等我的那阵,没少哭吧?”

    唐夫人啐了一口:“我才没哭!”随即又笑:“我都冻成石头了,想哭都哭不出来!”

    人只有在脱离了苦难的时候,再回想困难才会欣然一笑。

    被唐侍郎这么一提醒,唐夫人回过味来,亲亲热热的对章锦婳说:“好好,锦儿,你想哭就哭吧,等周将军平安回来,你就只会笑了。”

    不等章锦婳有所反应,唐夫人又接着自说自话:“能哭出来也不是坏事,你看我,以前就是想哭又憋着,想生气也忍着,心口都堵死了。结果呢,一身病。锦儿,你可别学我,哭就哭个痛快。”

    章锦婳把捂在眼睛上的手帕拿开,带着哭腔问:“唐夫人,你会憋得心口堵?疼不疼?”

    唐夫人不知道章锦婳怎么会突然问这个,还是点点头说:“以前心口憋得特别堵,就像压着块大石头,要说疼嘛也不算多疼,那种闷着的疼,我受得了,就是喘不上气。锦儿,你放心,我现在心口这里可轻松了,心里亮堂着呢。不信,你问我家老爷!”

    唐侍郎被夫人点名,笑了笑,配合的说:“夫人的心口疼不疼我不知道,反正现在花起我的银子来,拿可真是一点也不心疼。”

    唐夫人闻言哈哈大笑,冲散了茶室里的淡淡忧伤:“谁爱心疼谁心疼,反正我是再也不想心疼了。”

    章锦婳也破涕为笑,不好意思的用手帕又捏了捏鼻子,清咳一声:“唐侍郎,唐夫人,让您二位见笑了。请稍坐,孟章这就泡壶好茶,吃些点心。”

    唐夫人把章锦婳按在椅子上,笑着说:“我来吧,锦儿,你看看我的手艺生疏了没有。”

    二掌柜的虚名不能白得,总得露一手。

    唐夫人熟练的洗茶具,分茶,碾茶,冲茶,动作有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章锦婳举杯轻缀一口:“好茶!唐夫人手艺越来越精湛。”

    唐侍郎也赞叹道:“夫人呐,我发现,你在杏林馆泡茶,茶汤格外香,你也显得格外好看。”

    这夫妻二人,自恃与章锦婳熟稔,说说笑笑也不避忌。

    章锦婳反而有点不自在,一口饮尽茶汤,站起来道:“我去厨房交代一声,让张婶炒两个小菜上来,昨天采了树尖,配这道茶刚好。”

    唐夫人笑道:“好啊,快去,等你过来我再冲第二道茶。”

    那些食材,非得章锦婳亲手挑选调治才行。

    唐夫人亲眼见过章锦婳和张婶在厨房做饭,同一块面团,两个人各揪了一块揉搓,放在笼屉上去蒸,蒸出来的馒头,口感就是不一样,遑论其他菜式了。

    不多会儿,章锦婳就打了回转,身后跟着竹影,端了两盘刚做的点心,和两碟小菜。

    唐夫人笑吟吟的道:“老爷,您看,我说的对吧,来杏林馆之前,就必须要空着肚子来。”

    竹影把点心小菜放下,又摆好了三副碗筷。

    唐夫人不等章锦婳招呼,自己就走过去小饭桌边坐下,打量着久违了的好饭。

    一碟是刚烙好的槐花千层饼,两面烙得金黄微焦,一张切成八块,泛着油亮。

    一碟是刚蒸出来的槐花糕,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整整齐齐的码在碟子里,清香四溢。

    唐夫人笑道:“我昨天还在说香椿应该下来了,还说让下人去菜市看看有没有呢。咦,这是什么?好像没见过。”

    这碟连唐夫人没见过的菜,也是章锦婳第一次采摘:“这是百里香的叶子,香气很特殊。”

    这个百里香,就是花椒,也叫秦椒,在终南山就有野生的野花椒树,只不过没人喜欢它的麻味,极少有人采食。是一个蜀地来杏林馆吃饭的商人,好吃辣味,跟章锦婳吹嘘说,蜀椒滋味天下第一,他无论去哪里走货,都会自备花椒油来拌饭,引起了章锦婳的兴趣。

    她还特意去太医署找孙博士请教了一回,得知花椒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就留了心。

    去太平峰采山珍,刚好发现了几株花椒树,油亮的嫩叶看着煞是喜人,她把能摘的叶片全都摘光了才罢手。

    唐侍郎闻言,拿起筷子来,先就夹了一筷子花椒叶放到口里,嚼食片刻咽下去,点点头赞道:“格外清香啊!那个蜀椒我吃过,吃完之后舌头会麻,味觉全失,只是一味的流汗。没想到叶尖会这么好吃。”

    花椒叶在春夏之际采摘食用,可以温补脾胃,又能促进大肠蠕动,对于一个冬天都没有什么新鲜菜蔬可进食的人来说,是一道极好的养生菜。尤其是唐侍郎这样的文人,常年坐着读书,多肉食,容易长痔疮的人来说,更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食疗菜谱。

    唐夫人道:“老爷,蜀椒也很辣吧?”

    唐侍郎摇头道:“蜀椒的味道远远不及茱萸。”

    “老爷,你可不能再吃茱萸了。”唐夫人想了想又问章锦婳:“锦儿,茱萸吃多了也不好吧?”

    章锦婳笑道:“凡事都不可太过,过则生反。”

    唐侍郎在回到唐府之后,简直是无辣不欢,每顿饭都要佐以茱萸做的辣酱才能下咽。时间一久,就开始便血。

 第244章 不速之客

    唐侍郎是太高兴官复原职,更高兴自己和夫人都恢复了健康。

    有章锦婳这样的神医做后盾,简直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一向克己的唐侍郎,也不免在吃喝上放肆了一把。

    章锦婳给唐侍郎把脉:“侍郎大人,您现在的体质,是阴虚火旺,再吃就要生口疮了。”

    “神医!”唐侍郎竖起大拇指赞道:“我马上就要长口疮了,嘴巴里已经红肿了,这不就来找你来了么。”

    章锦婳简直哭笑不得。

    养生就是适量,适可而止。

    这些人,都是在杏林馆就乖乖的,出了杏林馆就为所欲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她给讲的那些养生之道,都白说了。

    “唐大人,那您就吃槐花糕吧。槐花蒸食可以去火,烙饼有烤炙的热气,适合唐夫人食用。”

    唐夫人夹了一块槐花烙饼放到碗里:“锦儿,说也奇怪,我就是只想吃煎炸烤炙的吃食。”

    从医理上来讲,唐府人口单一,唐夫人只需面对唐大人和唐老夫人。

    白天唐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唐夫人就尽量避免与婆婆碰面,实在避不开了,也会假装没听到唐老夫人的冷嘲热讽。

    自从身体好了,心思清明,举动也不一样,唐老夫人的阴阳怪气在唐夫人的眼里再也不具备杀伤力。

    只不过,心理上的防范,已经是一种习性,不是轻易就能消除的,故而,唐夫人在唐府那样的环境里,身体上那个还是会有下意识的反应。

    有很多人都以为疾病是遗传的,说我爹我爷爷都是得什么病去世的,我现在也有这个症状了,唉,这就是家族遗传病,谁也逃不过。

    其实,是不健康不科学的居住环境导致的心理反应机制,日积月累,导致了疾病。

    像唐侍郎,见到老母亲,格外高兴,官复原职,格外兴奋。

    而唐夫人,见到婆婆,心理上就抵触,只有晚上见到夫君回府,才能稍安勿躁,一起品茶赏月,围炉夜话。

    是以两个人在同样的环境中,心理状态不一,就有了一个虚热一个虚寒的状况。

    要在平时,章锦婳就会将这番道理讲得仔仔细细。

    可是她早上起来没有练功,刚刚又哭了一会儿,等下还要招呼季同他们的午宴,不保留精力,没法应付一整天呢。

    章锦婳只是微微笑道:“在杏林馆,就吃自己真正想吃的。”

    唐侍郎叹口气,随即一笑:“只有坐在杏林馆的饭桌上我才记得这句话,要吃自己的身体想吃的,而不是吃别人说特别好吃的。”

    章锦婳低下头不语。

    不要说教别人如何养生,就是她自己,偶尔也会管不住自己的。

    真正能做到养生的,只有师祖了。

    唐侍郎吃好了,满足的放下筷子,抚着肚皮笑问:“锦儿,若是要养生,只有与世无争。可是,在官场上,在学堂里,在战场上,就是在市集上,都会有纷争。这个养生,恐怕我只有致仕之后,才可以做到了。”

    这个问题,其实唐侍郎与夫人已经商量过好几回了。

    唐夫人是举双手赞成唐侍郎致仕。

    唐侍郎也在官复原职之后,试着向皇上提起。

    谁知,皇上不但未准许他致仕,反而给他加了好几个职务。

    看在别人眼里都是艳羡,只有唐夫人知道,这些职位俸禄都是拿命换来的。

    唐侍郎道:“居其位,就要谋其事,这颗心呐,起起落落的,患得患失,何谈养生啊!现在我也明白了,那些道人那些僧人,为何要在深山老林里修行,不管道行如何,起码还能落个眼不见为净啊!”

    章锦婳虽说有些人生经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两辈子加起来与外界的接触也还是不算多对于唐侍郎的话,听得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唐夫人嗔怪道:“老爷,您就是在酒桌上管不住自己的嘴罢了,说这些干嘛,没得让锦儿笑话。”

    唐侍郎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我看呐,要是朝廷里都讲究养生,天下都养生,就不会有道观不会有寺庙,也不会有战事了。”

    说的也是,要是人人安分守己,安居乐业,当然是天下太平。

    章锦婳突然道:“还是需要强者维护天下,黎民才有真正的太平,世人才有机会爱惜自己的生命,讲究养生。”

    唐侍郎奇道:“锦儿,看不出啊,你居然也懂道!孙圣手真乃是高人啊!”

    章锦婳笑笑:“这是师祖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用药之道。比如说身上有一个脏器生病,就要用适当的药剂将病症消灭,才可以保护其它没有患病的脏器不受影响。”

    道理实在是太高深,章锦婳并没有听懂,她是在做灵枢注释的时候,周子瑜给她讲解的。

    而且,周子瑜受了这个启发,将这个道理又用在了兵法之中。

    章锦婳说到这里,想起了周子瑜,心情又有些低落。

    春兰跑上来,站在茶室门口禀报:“章小娘子,门口来了两位大人,说是要见您!这是名帖。”

    没有提前告知,说来就来的不速之客,是马庆丰和周正义。

    马庆丰升官之后,位居要职,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总惦记着要上杏林馆,也抽不出空来。恰逢周正义替人找门路,求到了马庆丰的头上,二人遂决定到杏林馆坐一坐,定不着午宴,喝口茶也行。

    唐侍郎一听是周正义来了,立即站起身:“周寺卿与我相熟,我去迎他便是。锦儿,你在这里陪着我夫人聊几句。”

    唐夫人拉住章锦婳:“就是,锦儿,你在这里等着即可,就让我家老爷去呗。”

    敢情唐夫人跟唐侍郎,都把杏林馆当自己家,主动行使二掌柜的职责。

    章锦婳有些好笑,也不争辩,转身去取了一罐红茶,又搬出一套洁白的景瓷茶具,一壶六碗,极其精致。

    楼梯上脚步沓沓,唐侍郎高兴的在前面引路,语调不无得意:“在这间茶室,‘行云’,二位还不曾来过吧?”

 第245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