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天祈福,除了皇上,没有人比傅仁均更有资格。
而傅仁均,在终南山一带的道人圈中,十分的有名,其声望与平定道长齐名。
这次的祈福,声势浩荡,因着地动之事,显得更神秘,更让人敬仰。
楼观台的扩建,本因谏官的反对而暂时搁置了,还是平定道长领着众徒儿继续徒手修建。
傅仁均登上石楼山顶,看到的是往日小而整洁的道观,如今内外一片凌乱,山石砖瓦木梁胡乱堆砌在院中,圣人像也有所损毁,所有的道人,包括平定道长,都是在道观中席地而卧。
时已初冬,石楼山顶气温极低,上山的人很少,道观的香火也不旺盛,道人们的条件用艰苦卓绝来形容也不为过。
傅仁均与平定道长素来交好,趁着祈福之际,两人商量了一条计策。
回到京城,傅仁均就去向皇上禀报了此次地动的缘由。
石楼山道观,供奉的就是道家创始人李耳。
李耳,是李家始祖,那么,供奉李耳的道观,就相当于是李家祖庙。
道观如今被拆的破败不堪,李家始祖无处安身,导致大唐如今内忧外患战事频频,就连地神都看不过眼,才气得抖了抖。
要不是这次祈福,谁能知道李家祖庙的遭遇呢!
李家祖先护佑了后世的子孙做了一国之君,也就是护佑了苍生。
上天有好生之德,岂能再将李家祖庙荒废下去?
否则的话,上天再降罪,就不是小小的地动这么简单了。
言辞凿凿,有理有据,不由得人不信。
皇上大惊,不顾朝中有人反对,加快了修建楼观台的进度。
地动过去才几天,长安城附近的县衙就接到了征民修葺楼观台的的任务。
天寒地冻本是穷人最难熬的一个季节,这个时候山上没吃的没喝的,动物们都藏起来过冬了。
现在,官府不但提供吃喝,还给赏钱,多好的事啊,反正呆着也是呆着,穷人最不怕的就是辛苦了。
于是,在寒风肃杀之中,石楼山反而出现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傅仁均的这番言辞,在长安城内外,有意无意的在市井之中流传开来。
在章锦婳救治的病人当中,不乏生病了没钱看病抓药,只好去山神庙道观里庙里磕头求神灵保佑的人。
听说起石楼山的祈福之事,这些人就说起楼观台的道长也会治病。
还有人向章锦婳求证:“章小娘子,你是不是在石楼山修道学医的?你治病的样子,跟那道长很像哦。”
“哪里很像?”
“你把脉的样子,还有你问话时候的眼神,都跟那道长一模一样。”
“那个道长是什么样子的呢?”
“唉,你要这么说呢,那道长又不像你师傅了,那个道长也好年轻,也就二十出头吧。”
章锦婳偷笑,许多病人都很好奇她的医术师从何人,还有病人悄悄的议论说章小娘子是药王菩萨转世。如今有了石楼山的祈福传言,这些人又怀疑章小娘子就是石楼山神医的徒弟。
因此,她怀疑女病人遇见的道长,其实就是去找道长聊天的师祖。
难道说,师祖也去了石楼山吗?
想起石楼山,章锦婳就想起石楼山的树王。想必师祖也是去采树王的根枝做药引子的。
尤其是崖柏,不需要煲汤熬药,只需要磨成粉,做成香饼,用香味就能调养身心,还真是极好的东西。
许久没有见过师祖的章锦婳,突然因为病人的询问,兴起了去山上找师祖的念头。
师祖所在之处,必定还是会有奇异之事。
章锦婳没有多想,说走就走,带着竹青竹风,收拾了一下包袱就动身启程。
周至县是她跟着周子瑜去过的,乘车过去,熟门熟路。
到了石楼山脚下,进周至县城找客栈投宿的时候,章锦婳才发现,往日冷冷清清的街道,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市场,除了客栈,酒楼食肆也开起来了,甚至乎,还开了两家茶楼,专门有人在茶楼说书。
章锦婳觉得甚是有趣,让竹青去找客栈,自己找了一家茶楼坐下来,她倒是想听听,这说书的到底都说些什么!
第205章 守护神
章锦婳还是第一次到茶楼来。
她好奇的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茶楼里的动静。
这茶楼的老板姓武,是从京城里来的,照着京城的习惯,把这茶楼里听说书的位置也给分了个三六九等。
茶博士也是在京城武记茶楼做了好几年的,很有眼力价,冲着章锦婳的一身打扮,就给领到了最前排的小包间坐着。
章锦婳仍是一身中性道袍打扮,可是衣料的质地,还有章锦婳看人时一瞟而过的眼神,典型的富家女微服出来游玩的模样,自然是瞒不过每天在茶楼里接触过形形色色的茶博士。
包间的位置,正好在说书人左前方四十五度角,能将其动作、表情,看个一清二楚。
说书人的故事已经接近尾声,正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说书人语调激昂:
“李娘子带领的这支娘子军,军纪严明,令出必行,最终以少胜多,攻占了咱们周至县。将李家的旗帜,再次插上了石楼山的李家师祖的宗祠。从此,世世代代在此守护老君的护卫们,终于又迎回了自己的主人!”
惊堂木在桌案上一拍,结束了故事。
底下听书的人,哄的一声炸开了,大声的叫着好,吹口哨的鼓掌的说笑的,此起彼伏。
两个茶博士,一个提着壶给大伙续茶水,一个端着钵子转圈收茶钱。
转到章锦婳面前,她看看钵子里的铜钱,有串起来的,又散着的,就问了句:“多少钱?”
茶博士点头哈腰的笑道:“客官,您这是太爷位置,不多不少,一贯钱就好。”
章锦婳摸摸袖袋,除了药瓶自己会备着两个,其余的她是出门三不管:“你等会儿,跟我一起的人从客栈过来找我的时候再给你钱。”
茶博士见着章锦婳下车时跟竹青竹风说过话,再看章锦婳身上的衣着打扮还能值几个钱,也不罗嗦,转向了别处。
没过多久,说书人又开始了第二轮的故事。
这回,说书人说的还是“李娘子大败屈通”的故事。
“李娘子”,就是当今圣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在长安城一带极其受人崇敬,名气甚至超过了其父兄。
皇上曾经跟太子开过玩笑说,建成啊,若三娘子是个男儿,只怕太子就要换人做了。
而太子的回答竟是:父皇,三娘子若是个男儿,儿子势必唯其马首是瞻。
可见李娘子在其父兄心目中的分量。
说书人的故事差不多讲完了,章锦婳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故事中一再提到的屈通,应该就是与周子瑜一起出现在罗汉峰的屈将军。
章锦婳回想起屈通的模样,个子又高又壮,肤色黝黑,满脸浓密的胡子,跟周子瑜站在一起,就是一文一武的感觉,周子瑜是文,屈通就是武。
想不到,看起来像铁塔一般撼不动的屈将军屈大人,居然是李娘子的手下败将。
这李娘子,该有多少头多少臂啊!
章锦婳忍不住笑起来。
那说书人说了两个晚上,这是头一回见到这么衣冠楚楚的公子哥进来听说书,还这么给面子的笑着,当下来了兴趣,即兴与章锦婳互动:“这位公子,您先别笑,李娘子那可是我朝的巾帼英雄,您服不服?”
章锦婳连忙道:“服!在下极其佩服!”
这一出声,说书人就听出来了,章锦婳是个女扮男装的小娘子。
茶楼里听书的人,大多是准备上山参加修建道观的穷人,一开始还不敢往包间方向看,听着章锦婳的声音,齐齐将目光转过来。
说书人得了章锦婳的回应,更加兴致勃勃,又问道:“咱们的李娘子,那可不是别人,是天帝命九天玄女托胎转世,在此守护老君宗祠的山神!您信不信?”
章锦婳在这终南山行走几年,每天跟着师祖采药制药治病救人,知道花草树木之王,也见多了终南山上的寺庙道观供奉的神佛,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山神是女神仙。
照理说,听书嘛,就是图个乐子,要么打发时间,要么增广见闻,又不是课堂讨论学问的地方。
偏偏章锦婳是个喜欢寻根问底的性子,把这故事当了真,反过来问说书人:“你又是怎么知道李娘子就是九天玄女托胎的呢?”
说书人从来都是他说什么人家就听什么信什么,一般人向他发问,也就是问,后来呢?接着呢?还有呢?
章锦婳这么一问,把他给问住了,想了片刻才答道:“这石楼山附近的山民都知道!在座的还有在这儿祖祖辈辈守三百年的,他们都可以作证!”
章锦婳忍不住又乐了,刚想说话,竹青冲过来道:“您接着说,刚才李娘子把屈将军给踩在了脚下,后来呢?屈将军怎么爬起来的?”
“对对对,被女人踩在脚下,这一辈子都打不了仗了吧!”
“哈哈。。。。。。”
竹青成功的将众人的注意力转回了说书人的故事上。
章锦婳不解,看向竹青,发现竹青用嘴型叫她噤声。
直到说书结束了,回到客栈的房间,竹青才低声告诉她:“刚才在茶楼,有人在盯梢,还不止一路人马,只怕咱们不能清清静静的上山了。”
“啊?是什么人?”
“不像是京城那边来的。”
“哎呀,早知道我不去茶楼就好了。”
“去茶楼没问题,说话就不行了。”
“那现在怎么办?”
“我跟竹风师兄一起守着,到天亮再说。”
只要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进攻,以竹青竹风的功夫,对付十几二十个人是绰绰有余。
千防万防,还是防不胜防。
章锦婳有些自责:“要是不出来就好了。”每次都是她想见师祖,说走就走,从来没考虑过安全问题。
竹风道:“锦儿,没事的,你每次出来都能化险为夷,这次肯定也没啥事的。”
奇珍异宝,能人异士,从来都是世人追逐抢夺占为己有的目标,能自保的少而又少。
章锦婳就是其中之一。
师祖早就知道章锦婳是这样的人,一开始就安排了四个护卫近身保护章锦婳。
若说平阳昭公主是石楼山的守护神,那么,竹青竹风他们就是章锦婳的守护神。
话音未落,门外响起了叩门声。
第206章 成长
有节奏的叩击声,是熟悉的暗号。
竹青和竹风惊喜的对望一眼,是师祖来了!
真是意想不到。
竹风跳到房门口,悄无声息的打开了房门。
孙圣手站在门前,身边一左一右站着青松青柏。
章锦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抬起双手掩住了自己长大的嘴巴。
孙圣手笑着走进来,青松青柏随即带上门,在门外把守望风。
章锦婳上前挽着孙圣手的胳膊,亲热的笑道:“师祖,您怎么也来啦?”
孙圣手看看比从前沉稳一些,在俗事人情上却还是天真不入状况的章锦婳,笑了笑:“我来听说书!”
“您也在?”
“徒孙眼拙没有发现师祖,请师祖恕罪!”
章锦婳的惊问和竹青竹风的请罪声同时响起。
孙圣手继续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跟那说书人在讲对口相声呢!”
有问有答,有说有笑,跟托儿似的。
章锦婳脸红:“师祖,锦儿差点暴露身份。”
孙圣手摇摇头:“锦儿,何止是差点啊,你走到哪儿,人家一眼就能认出来!”
辨识度非常高!
就在刚才,有两个胆大的小贼准备跟上章锦婳他们找机会下手的,青松青柏已经出手给清除了。
章锦婳有点不知所措:“师祖,锦儿没用,老是给竹青师兄他们添麻烦。”
孙圣手点点头:“嗯,不错,进步了,现在还知道自己给人家添麻烦了。”
啧,这夸奖,比骂几句还让章锦婳难受:“师祖。。。。。。!”
孙圣手笑笑:“锦儿,你长大了,师祖对你的要求,就不是以前那么简单了。所以,这次我特意在这里来等着你。你先歇着,我就在旁边的房间,明天一早我带你去老君祠见一个人。”
“好!”章锦婳在师祖面前,向来是自由自在的,这些天来的烦恼,即刻一扫而空。
第二天清早,章锦婳跟着师祖他们,捡了一条只有采药人才走的山道,抄近路上了山顶。
章锦婳上次跟着周子瑜过来的时候,平定道长还呆在山洞里修行没有出来,这回还是孙圣手的到来,平定道长才破例提早出的关。
平定道长跟孙圣手是多年的老友,彼此熟不拘礼,一个没有医圣的架子,一个没有得道高人的架子,反而像两个极其普通的人,混在人群里,不认识的人绝对是分辨不出他们的特别之处的。
孙圣手乐呵呵的介绍:“道长,这就是我的徒孙,如今在山下开了一间女医馆。”
章锦婳原本好奇的在一边看着,这时也上前行礼:“见过平定道长!”
平定道长看过来,眼神突然聚焦,变得深邃明亮:“好啊好啊!老孙,你真是得了一件宝啊!”
孙圣手得意的笑:“那是当然!我有慧眼!”
平定道长摇摇头,笑道:“有慧眼的人多了去,得宝的人只有你啊!”
对于孙圣手和平定道长这样的人来说,自己有智慧已经不算什么了,能找到一个比自己资质更优秀的徒弟徒孙,才是找到宝藏了。
可以将知识和文化传承下去的人,比宝藏本身更重要。
章锦婳自是没听懂二人的机锋。
孙圣手道:“道长,我这徒孙还需你来点化啊!”
平定道长仍然盯着章锦婳,微笑着对孙圣手道:“老孙,既然你开口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修行到最后,都是真情流露,没有任何遮掩。
“锦儿,你有什么问题,尽管向平定道长请教,机会难得啊,能问多少就问多少。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机缘了。”
“老孙,贫道就在这山上,欢迎你们随时来啊!”
“采药都讲季节,问道也讲缘分呢。”
“如今要修建讲经台,扩建道观,贫道不在也得在了!”
“锦儿,听着了,以后可以经常来了。”
“是,师祖!谢平定道长!”
平定道长笑眯眯的:“锦儿开的女医馆,这次地动,你可是声名远扬啊!”
章锦婳吃惊的问:“传的这么快?”
不过才三五天而已,消息就传到山上来了!
平定道长是什么人啊,他的队伍遍布整个终南山附近的大小城镇,只不过他管得严,没那么多人知道而已,故而章锦婳感到吃惊也是很正常。
京城里的大大小小的动静,都瞒不过平定道长,尤其像章锦婳施食施药这种菩萨行为,更是吸引众人的注意力。
平定道长笑道:“锦儿天生的菩萨心肠,定是观世音菩萨转世。”
章锦婳的心咚地一跳:“道长,如今山下的人都说平阳昭公主是石楼山的守护神,您又说我是菩萨转世,难道这世上真有转世这回事吗?”
如果真有转世,她肯定不是观世音菩萨,菩萨怎么可能蠢到被丈夫杀死!
平定道长的眼神又聚满了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你说有就有,你说没有就没有。”
章锦婳怔怔的道:“道长,我说我是重活一世,会有人信吗?”
“当然会,只要你自己相信!”
“我自己相信就行?”
“是!”
“可是别人会信吗?”
“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何须强求别人如何?”
章锦婳懵了,听不懂!怎么办?可是还是想知道道长在说什么:“道长,过去的事情能改吗?”
刹那间,章锦婳想到了刘青,想到了过去。
“那你能医治过去的病吗?”
“若是过去开始生病,到现在一直未好,这个病,就能医治。若是过去生病已经好了的,现在再生病,那我医治的就是现在的病!”章锦婳说着说着突然就醒悟了:“多谢道长,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知道就好。”
“道长,是不是只要对症下药就好?”
“没有病症,何来药石?没有病人,何须神医?”
“啊?”
“啊?”平定道长学着章锦婳的语气,笑道:“你小小年纪,怎么想事情比老孙想的还多?”
章锦婳有些羞愧:“锦儿愚钝。”
平定道长轻轻点头:“反者道之动。愚钝也好,聪慧也好,就像日月更替,不是一成不变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