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是每个人都像唐夫人这样的。锦儿,你自己都能撑起这么大一份家业,就不是一般人。”
“张婶,我在想,要是嫁人了也不用去周府住就好了。”
“除非周将军像唐侍郎一样去外地做官。”
“对,这是个好主意。”
“锦儿,还是别问了,会让周将军为难的。”
“张婶,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啦!我是母亲的女儿,我会积极想办法的。”
张婶很欣慰:“很好,锦儿,你一定会比夫人幸福!赶紧歇着吧,我去收拾收拾,明天你还要忙呢。”
又被章锦婳忽略的某人,此时正在自己的房间苦思对策。
周府来的客人,正是周家宗族的远房亲戚,说亲不亲,说远也不远。
最关键的是,来人是为了亲事而来。
这门亲事,还真是周子瑜的祖父为他定下的。
原来,周子瑜的祖父周怀书年轻的时候,与同乡周泽云赴京赶考,一路上相互照应,又都很说得来,就结拜为亲兄弟。应试之后,两人双双中榜。幸运的是,周怀书进了翰林院,周泽云则回乡,在县衙门做了主薄。
周泽云回乡之前,周怀书特地拜托周泽云代为照顾寡母。为表诚意,两人约定了儿女亲事,若是儿子辈不能结亲,就等孙辈,谁有孙女就嫁给对方的长孙。
结果,几十年过去,周怀书和周泽云早已经去世,他们的孙辈中才有了女孩
周怀书常年在京城,又娶了恩师的女儿,生了周正义不到三年就得了病去世了,周怀书的夫人带着周正义回到潭州府伴随寡居的婆母居住,不到一年也忧郁而终,彼时周正义还不到四岁,所以并不知道这门亲事。
周泽云的儿子周行石又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周清成年纪尚小只有七岁,女儿周清莲今年十五岁,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周行石在潭州府开了绸缎铺,家境也算殷实,原本想招个上门女婿替他张罗生意的,连人选都看好了,谁知在翻修老宅的时候,翻出了周泽云与周怀书的约定书。
第186章 婚约
族周行石看了约定书,顿时不淡定了。
过年的时候,周氏宗族都会举办祭祖活动,周行石也肯定都会参加。
周正义他太认识了,周府在潭州城里的大宅子,是潭州府最豪华的宅院之一,宅院里的女主人周夫人也常常从他的绸缎铺买绫罗绸缎。周家的千金小姐周子瑶,还认识周清莲,还请清莲去周府做过客。
原来,在京城做了大官的周正义,居然跟自己还是亲家。
周行石拿着约定书跟老婆商量:“你说怎么办?”
周太太极有主意:“那还能怎么办!肯定是按照婚约办!”
周行石还有点犹豫:“我还想让张三入赘之后就做二掌柜呢。”
周太太恨铁不成钢:“清莲嫁到京城去,就是官太太,以后还能把清成带到京城去读书,清成有出息了,咱们将来也能跟着去京城享清福。”
更何况,周子瑜小时候跟着祖母一起生活,他们夫妻俩是见过的。那孩子,小时候就长得清秀端正,听说现在还做了将军,啧啧啧,还不知道怎么个一表人才呢。
就这样,原来看好的赘婿人选,先按兵不动,继续让张三在自家的绸缎铺跑腿管采买。
至于女儿嘛,夫妻俩跟女儿这么一说,根本都不用劝,周清莲立即就同意:“阿爸,阿妈,我早就想去京城看周家小娘子和周夫人了,她们以前都对我那么客气呢。”
最重要的是,她见过周子瑁!张三虽然也好看,可是没法跟京城的周家人比啊!周二郎都这么俊秀了,那周将军还不知道盖有多好看呢!
不得不说,周行石能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还是很有头脑的,前脚写了封信给周正义,后脚就带着女儿,赶在中秋节前到了长安城,拿着周怀书的亲笔约定书,住进了周府。
周子瑜他听说祖父真有给他指定婚事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好在他平时住在秦王府,不用回家,要不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周行石父女。
中秋节到了,他不得不回府。
周清莲天天跟周子瑶在一起,早就套出了周子瑜的很多信息,心里不知道有多美呢。
中秋节的周府家宴,周清莲早早就打扮好了,就等着周子瑜回府。
当周子瑜穿着便服出现在周家的饭厅时,周清莲的呼吸都快停止了。她从来不知道,原来大将军也可以像个秀才一样斯文内敛。
周正义向周行石介绍自己的儿子:“周老弟,这就是子瑜。”
周行石惯会察言观色,即刻喜笑颜开的拱手作揖:“周贤侄,久闻大名!”
周子瑜客气的抱拳回礼:“世叔,小侄见礼!”
再看周清莲,早就满脸绯红,两眼放光,嘴角含笑,不等人为她介绍,就站起身,盈盈见礼:“周大兄,清莲这厢有礼了!”
周子瑜只是抱拳回礼,并未正眼相看,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周正义招呼众人坐下:“今天是家宴,周老弟也不是外人,咱们就不分桌了,也热闹些。来吧,都坐,都坐下!”
周清莲含羞坐下,垂下眼皮,不断地从眼角去打量周子瑜。
周子瑜目不斜视,只装作不知道。
仆妇家丁立即将饭菜全部端上来。
有些食材,是周行石从潭州府带上来的,都是周夫人周子瑶爱吃的。
周子瑶连着几天都吃到老家的菜肴,好不容易大哥回来了,赶紧献宝:“大哥,这道莲子红烧肉,是你最爱吃的,快尝尝!我们都吃了好几顿了。”
周子瑁笑道:“瑶瑶,大哥天天在杏林馆吃好吃的,哪里还记得什么红烧肉。”
“杏林馆又没有红烧肉!”周子瑶不服气的怼二哥:“这个是老家带上来的新晒的莲子焖出来的,又香又不腻,锦儿都不会做呢。”
周子瑁哂笑:“锦儿不会做红烧肉有什么关系,杏林馆的哪道菜不比咱家的好吃啊!锦儿烧的孜然羊排,清炖羊肉,大哥就最爱吃,你没看大哥都不回来吃饭。”
周夫人冷笑,撇了一下嘴角。
周子瑜用脚尖轻轻踢了一下二弟,周子瑁瞪了周子瑶一眼,不出声了。
周正义轻声呵斥:“自家饭菜,哪能跟人家去比较的。”好歹食材也是客人带过来的,怎么地也不能说不如别人家的好吃啊。
周子瑜镇定的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碗里,慢慢吃下,赞道:“好久没吃过腌肉了,果然好味道。周世叔,辛苦你了。”
周行石笑道:“不辛苦,不辛苦,贤侄喜欢就好。”
周清莲借机抬眼打量了一下周子瑜,只觉得周大郎就连吃饭的样子都好看的不得了,看过去的眼神越发地含情脉脉。
坐在旁边的周子瑶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周清莲好像是看上大哥了,她不知所措的用脚尖踢了一下周子瑁。
周子瑁很恼火,左脚刚被大哥踢了一下,现在右脚又被妹妹踩了一下,还让不让人好好吃饭了!他瞪回周子瑶,发现妹妹神色不对,不屑的扯起嘴角冷笑:“你才知道啊!”
周子瑶莫名心虚:“知道什么?”
周子瑁摇头:“笨!”
这个周清莲的表现那么明显了,瑶瑶还傻乎乎的没看出来,真是,平时那么精明反应那么快,敢情都是冲着怼他这个和蔼可亲的二哥来的!
周清莲小声的问:“瑶瑶,杏林馆是哪里啊?医馆吗?”
周子瑶摇摇头,又点点头:“杏林馆是食馆,不过杏林馆最近又开了一家医馆,医馆叫千金堂。你在我房间看到的那瓶蜜脂,就是千金堂出品的。”
“吃饭,要说话等吃完了回房间去说。”周正义开口制止。
周子瑶做了个鬼脸,乖乖的低头吃饭。
周子瑜默不出声,飞快的吃了饭,放下碗:“父亲,母亲,周世叔,慢用。”
周行石端起酒杯:“贤侄,世叔还没跟你喝酒呢。来来来,先喝一杯再走。”
被禁言的周子瑶抬起头来说道:“我大哥不喝酒,锦儿禁止他喝酒大半年了。”
第187章 出征前夕
周子瑶一再的提到锦儿,象周行石这么精明的人,一下子就听出不对劲来了。
酒杯端在手里,脸上现出尴尬之色。
周子瑜推辞:“世叔,小侄脾胃寒凉,素来不饮酒,在军中也是如此,请世叔见谅。”
周行石眨了眨眼睛,也不勉强,笑着坐下。只要周寺卿不提,他周行石就假装不知道,反正,婚约书是真的,周家人不可能不兑现。
周正义喊住长子:“子瑜,等下去书房,我有事要与你说。”
周子瑜微微躬身:“父亲,儿子还要去秦王府。”
“哦?那你快去吧,明天再说。”
“是,父亲!”
周子瑜说完,转身大步走出了饭厅。
去秦王府是他临时胡诌的。
周行石的态度,那种商人估价的眼光,让他心生不喜。
还有这种不能用武力解决的事情,让他很郁闷。
周子瑜望了望天,深蓝的夜空万里无云,月光皎洁明亮。
这个时候,这种天气,李淳风一定在观天象呢!
周子瑜顿时有了主意,带上罗怀,去找李淳风。
李淳风正在院子里静静地看着天,薛收坐在石桌边,温了一壶酒,慢慢自斟自酌。
“李参军,今夜天象,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然有。”
“说说!”
“你要问什么事?”
“我没什么事,就是想问问你观天象有什么发现而已。”
李淳风收回目光,走到桌边坐下:“周将军,今夜观星,正有所感,你就来了,还问了我问题。依我看,这星象的变化,与你的事情也有关。”
“李参军,不要卖关子了,你就直说吧。”周子瑜顺手给自己倒了一碗酒。
“嘘!”李淳风比了个手势:“长安城十月将有地动。”
“地动!”薛收一口酒含在嘴里,悉数喷了出来,呛得直咳嗽:“我就听说过西凉那边有地动,长安城还从来没有过,地皮连抖都没有都过,怎么还可能会动!”
周子瑜对李淳风深信不疑,所以他的关注点也不一样:“李参军,地动跟我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这地动么,在国,为后*宫不安,在家,为后院不宁。”
“李参军,周将军还没成家呢。”
“我当然知道啊!”
“那他的家怎么不宁?难道你想说。。。。。。?”薛收硬生生的把周寺卿几个字给及时的咽了回去。
李淳风摇摇头:“这男人为天,女人为地。地动呢,就是女人出了问题。”
“啊?”
“什么?”
周子瑜和薛收同时惊讶出声。
薛收只知道周子瑜是心悦章小娘子,并且准备与章小娘子定亲的,那这后院的女人出问题,章小娘子有问题?章小娘子是神医,神医能出什么问题?
这薛收,书生气十足,哪里想得到后院女人之间明争暗斗的小心眼,他以为官贵家的后院里人人都是比他媳妇还要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
周子瑜心中一动,这个女人的问题,是母亲?还是那个拿着祖父亲笔婚约书来的周清莲?
两个人又同时望向李淳风。
李淳风很犹豫,如果只有薛收在这儿呢,他还能说。现在周子瑜也在,说出来的话,肯定会扎心。
周子瑜抱拳作揖:“李参军,你尽管说,我受得住!”
李淳风背着手,又望向夜空:“我要再观明夜的星象,连观三夜,确定无误了才能说。”
哎马呀,这可不能说出来,扎人家心还算了,自己可别挨揍。李淳风决定严守秘密。
周子瑜在终南山学道多年,天象周易之事,多少也懂一点,至少李淳风的话,他就能听懂。
周子瑜低头细想。
地动,是凶兆。
无论李淳风看得准不准,这话都不能说出去。
说出去的话,在国,这是妖言惑众,来个斩立决都够了。在家,无论是周夫人出事还是周清莲出事,周家都会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李参军,再明示!”
李淳风还是摇头:“我要看完三天才能说。”
暧昧之事,说出去要死人哒,千万不能说!
周子瑜聪明的不再追问。
不能说出口的,就是秘密。后院的秘密,还是有问题的秘密,只有两个而已。
修道之人,最讲究一个顺势而为。
现在李淳风不肯开口,那就不要再勉强。
以他对李淳风的认知,能说出口的话,基本都会应验。
周子瑜心里一松,他知道怎么办了。
秦王九月份就要出征,他要争取机会出战。
人一轻松,就有心思说别的:“薛参军,明晚赏月夜宴,不知又请了哪里的乐班。”
薛收道:“听说是番邦来的。”
李淳风点点头:“好好好,上次的胡旋舞我没看到,你们不要拦着我,这次我要看个够!”
薛收摇头:“这次好像是不一样的,说是有新奇的表演。”
周子瑜端起酒来喝了一大口:“太好了!”
李淳风道:“当然好,听说东宫那边的歌舞班足够热闹。”
“李参军,殿下这次出征,”周子瑜把酒碗里的酒一口闷掉:“胜算几成?”
李淳风斜睨了周子瑜一眼:“你想干啥?上阵?”
周子瑜点点头。
“前方陷阵,后院起火。”
“啥?”
“当我没说!”
“极好。”
“啥?”
“当我没说!”
“好吧,三成!”
“足矣!”
薛收咂咂嘴:“好酒!你两个在打什么哑谜?”
周子瑜站起身:“八月十五又不是正月十五,哪有灯谜!薛参军,李参军,告辞!”
除了秦王府,周子瑜不想回周府,这个时候,他最想去的是潼关,在讲武堂听李靖给他分析军情,出谋划策。
跟了秦王殿下一段时间,周子瑜逐步适应了秦王的作战风格。
秦王讲究兵贵神速,更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赵子龙的胆识魄力常常被他挂在嘴边。
做为左右护法之一的周子瑜,就更需要将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一一考虑到,与屈通配合,做好万全的防护。
只跟土豹子刘武周对战,只要问问周正义就行,胜算的把握还有一半一半。
根据唐侍郎带回来的消息,刘武周的地牢里还关押了太原太守,令到皇上再派兵之时就投鼠忌器,胜算就变成了只有三成。
其实,李淳风没讲的是,这三成胜算,周子瑜就占了两成。
第188章 对策
天色蒙蒙亮,周家父子在后院对练。
周正义的腿骨复原之后,每天最舒畅的时分,就是凌晨起来在后院练武。
周子瑜不敢太用力,一把长刀只在周正义的周围点到即止。
过了几招,冷不防被周正义的长枪扫到了刀身,整个人往后一倒,还未站稳,周正义的枪尖就指在了他的喉头处。
“哈哈,认输吧!”周正义很久没有这么开心了,爽朗的笑声将院子里的树木都震得簌簌响。
周子瑜和周正义对视着,猛地将手中的长刀向周正义的脚下扫去。
这是两败俱伤的死招。
周正义倏地止住笑声,提枪往后一跳,避开了周子瑜的刀锋,也失去了对周子瑜的制擎。
周子瑜一个鲤鱼打挺从地上跳起来:“父亲,儿子得罪了!”
周正义将长枪抓在左手,满脸赞赏,用右手去拍周子瑜的肩头:“孺子可教!哈哈!去洗漱了来我书房!”
“是!”
八月十五不用上朝,周正义这才有时间与长子坐下来慢慢聊天。
周子瑜换了一身轻便的合身长袍,拿着一沓纸进了周正义的书房。
“父亲,儿子彻夜未眠,将太原的局势做了一个详尽的分析。请看。”
“好,拿来。”周正义接过兵策:“子瑜,你先吃点东西,这个莲子粥不错。”
周子瑜依言在八仙桌前坐下,端起饭碗:“这粥熬得好,有点像祖母的手艺。”
周正义看过来:“是清莲熬的。”
周子瑜刚送到嘴边的羹匙停住,随即放回粥碗里。
大米是周子瑜的最爱,熬粥蒸饭蒸米糕烫米浆皮,百吃不厌。只是周子瑜性子随和,又常在军中没有讲究吃喝的条件,这个喜好只有周家人知道。
周正义轻笑一声:“怎么?不食敌军之食?”
周子瑜放下饭碗,正色道:“只有周家堂妹,非敌非友。米粒无罪,何患无人食?”
“说得好!”周正义赞赏的看着长子:“你打算怎么解决?”
“破釜沉舟。”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