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唐女医-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什么理论?章锦婳还是头一次听说,也不知道对或者不对,只好无语的笑笑。

    马庆丰站在楼梯口,停下来对章锦婳道:“懂一点不懂一点的人去做呢,总是没什么信心,做好了以为自己运气好,做不好就以为自己本来就不行,所以,想把大事做好他也做不到。”

    说完,马庆丰背着手,紧跟了几步,追上周正义:“周大人,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周正义哈哈大笑:“当然对,现在我的言行举止都要归你考核了,嘿,你说得对。”

    马庆丰升任吏部侍郎,分管的就是在朝官员的绩效风评考核,虽然在官职上比周正义还要低一品,职责上却是可以督管周正义的。

    现在他们两个关系越来越亲近,开玩笑也是熟不拘礼。

    进了雅间坐下,章锦婳坐在茶桌前,用铜壶煮了一壶田七粉茶,给周正义和马庆丰端上。

    马庆丰尝了一口:“咦?这是田七汤?”

    “马侍郎分辨的很准啊!”章锦婳赞道。

    “跟煎出来的药汤,口感不一样。有什么讲究吗?药性会不一样?”

    “这是西南夷文山产的田七,若是用来炖汤煎药,入的的是肾经,提气。若是打成粉来煮茶汤,入的是肝经和大肠经,活血,补血。”

    章锦婳知道马庆丰博学多识,尤其在医药方面的理论知识不输太医署的医博士药博士,故而在回答马庆丰的问题时,尽量将药性药理都解释清楚。

    马庆丰也最喜欢这样的回答。

    周正义打岔:“好了,马侍郎,你就不要再考章小娘子了,她可是孙圣手的传人,你不要借着考核的名义来偷师。”

    马庆丰正色道:“周大人,我这可是为你问的。这田七是少见之物,只有西南夷的文山才有少量产出。这么稀罕可不算的什么,最稀罕的是,这个田七有散瘀补气的功效。章小娘子可是专为你而煮的茶汤呢。”

    章锦婳大囧,自从要和周子瑜定亲以来,她见到周家人就有点不自然。

    今天来说吧,周大人既是杏林馆的客人,又是她杏林苑的病人,煮田七粉茶汤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被马庆丰这么一说,好像她有了私心想要讨好未来的家公似的。

    周正义道:“咦?既然是专为我煮的,马侍郎,你可以放下茶碗了。”

    周正义可不是脸皮薄的小姑娘,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么会被马庆丰这种蚊子叮的小玩笑给难倒?当即就把话题轻轻松松的给晃了过去。

    章锦婳松了一口气,笑着道:“马侍郎,您还没说不懂的人怎么能做大事呢。”

    马庆丰端起茶汤一口饮尽:“好喝,再来一碗。”

    章锦婳抿嘴乐:“马侍郎,这道田七茶汤,一茶碗足矣。我再为您冲一壶田七花茶汤。”

    马庆丰奇道:“这田七花,我倒是头次听说。”

    章锦婳道:“现在是春天,田七花可以清肝明目,清咽利喉,而且饮多饮少也没有什么禁忌。马侍郎现在高升了,事多烦心,饮用田七花茶汤,可以安神助眠。”

    “哈哈哈,马侍郎,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周正义扳回一城:“章小娘子,你这专为马侍郎烹煮的田七花茶汤,我也要来一碗。”

    章锦婳轻声笑着,重新煮了一壶田七花茶汤。

    马庆丰闻着空气中清甜的田七花的味道,叹道:“本是同根生,根苦花甘性不同。”

    章锦婳对于朝中的风云变化完全不着边,也就没听出马庆丰话里的机关。

    周正义却明白,马庆丰这是意有所指。秦王与太子的阵营,已经开始针锋相对了。

    至于皇上会不会重演相煎何太急的历史故事,谁也不知道。

    大家都在赌!

    马庆丰才不管那么多,他跟周正义说得来,把他算在秦王的队伍也没所谓。若是万一跟错了主子,大不了辞官做山民就是。人生在世何其苦短,有什么能比遇到知己更重要。

 第122章 良师

    章锦婳没想到,自己煮个茶汤,也能引发这么多感慨。

    其实,这是文人最喜欢的以物言志的习性罢了。

    浅黄透亮,甘甜滋润的田七花茶汤下了肚,马庆丰才摸着肚子,说出了章锦婳最想听的话:

    “这不懂的人,他若是有心想去做大事,他就会有一股子拼劲,钻劲,做错了不以为意,做久了不以为苦,只要能靠近他的目标,没前进一步就像胜利了一样高兴。所以说,只有什么也不懂但是又敢去做的人,才可以成就大事。”

    马庆丰讲得浅显易懂,三言两语就将某些人钻研了一辈子修了一辈子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甚至连如何去做也讲得十分明白。

    章锦婳听得也很专心,她最喜欢听人讲大道理了,总是觉得如闻仙乐,头脑清明。

    周正义在旁边问:“马侍郎,那你说,是田七懂呢,还是田七花懂?还是都懂?还是都不懂?”

    马庆丰摇头晃脑的道:“都是半懂不懂的!”

    “我说马侍郎,你怎么专挑我没说的话来回答呢!”周正义质问了一句,随即笑了起来:“还真是这样!”

    这俩人又卖起了机关,彼此都能听懂,默契的举杯,以茶代酒。

    章锦婳没听懂,以为二位大人不过是就事论事,哪里还能想到这话的背后还有另一层深意。她还在想着自己的医馆:“马侍郎,听您这么一说,那我可要多谢您了。借您吉言,孟章现在就是啥也不懂,就是想做而已,孟章一定会把千金堂发扬光大。”

    周正义忽然道:“千金堂?”

    马庆丰得意道:“对啊,章小娘子的新医馆,还是我给起的名字!”

    周正义哦了一声,似是明了,点着头,提议道:“章小娘子,何不请师祖为你的医馆提个招牌?”

    孙圣手的字,也是一绝,只是与医术相比较,济世救人,得到过孙圣手救治的病人,在感激之余,自然会记得他的医术,尤其是老百姓,字写得好看又不当饭吃,有时候治病救了一个人,等于是救了一个家。

    对于章锦婳来说,孙圣手的字,也是一剂良药,让师祖为千金堂题招牌,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建议。

    竹影竹芯将饭菜端进雅间。

    马庆丰抚着肚皮道:“刚刚喝茶汤,我就觉得很饱了,怎么饭菜一端上来,我又立即饿了?”

    周正义瞥了马庆丰一眼:“锦衣玉食,是最好的搭配啊!”

    章锦婳把张婶做的菜端上桌:“这道香椿煎蛋,是太白山最早结出来的香椿。这是太白山采来的商芝炖的山鸡,这是芋头焖五花肉,油煎羊肉。”

    周正义是无肉不欢的:“香!”

    章锦婳行礼告退:“周大人,马大人,慢用。孟章等下要替周大人拆夹板,现在下去太乙馆将药品都准备好,就不作陪了。”

    等周大人吃完饭,再给他拆夹板,检查骨伤愈合的程度,写病案,这些事情忙活完了,差不多就到未时了,唐夫人还要过来,再聊下去,只怕会没完没了。

    马庆丰和周正义等章锦婳一离开,就收起了玩笑的态度,他俩也怕太严肃的话题,会吓到章锦婳。官场的东西,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总有人受不了要退出,也总有人前仆后继的去争夺。

    “周大人,周大公子如今跟着秦王殿下,如何了?”

    “殿下倒是很看重他,但是,我看秦王殿下如今似乎有以卵击石之势。”

    “我看未必。秦王擅长笼络人心,善用可用之人,如今投奔秦王殿下之人,犹如当年投奔皇上。”

    “哎,不瞒你说,当年我也是去投奔皇上,结果,跟了几年,才发现,皇上并不是传言中的那样。”

    “哎,根叶不同,花叶亦不同。没有根茎,哪来的叶和花?说错也不为错。”

    “也是,错有错着,胜者为王,成为王者就没有错。”

    “那好,那就听你的。”

    “听我的准没错。”

    “目前还没发现有错。”

    “以后你也发现不了。”

    “发现不了,说明我有眼光。”

    这样的对话,章锦婳多半也是听不懂的。

    官场的话,太隐晦,比研究医药难多了。

    章锦婳等周正义吃饱喝足,慢悠悠的去到太乙馆,给他拆除了夹板,下了结语:“周大人,恭喜,伤口已经完全愈合了,您可以不用拄着拐杖也可以了。不过,刚伤愈的腿,还是不能太过用力。”

    周正义其实早就走过了,拄个手杖不过是做给章锦婳看的而已:“那还要吃药吗?”

    章锦婳摇摇头:“不用吃药,开三服草药回去煮水泡一泡,补肝气,腿脚恢复的会更利索。”

    竹青过来禀报:“锦儿,唐夫人过来了。”

    章锦婳扭头道:“请唐夫人稍候,一刻钟就好了。”

    周正义问:“哪个周夫人?”随时保持警觉的人,总是特别敏感,一猜即中:“唐侍郎的夫人?”

    周正义在来杏林馆的路上,听罗庆说看到中书侍郎府的马车刚刚离开,他就联想到了。

    章锦婳没说话,只是微笑着点了一下头。不管周大人是否认识唐大人,现在唐夫人是太乙馆的病人,她就有义务要为病人保密。

    周正义叹道:“哎,唐大人此去凶险,生死未卜,唐夫人想必是悲痛过度。”

    章锦婳抬头,怎么周大人什么都知道?

    周正义解释道:“章小娘子,你应该是没有听说的。本来秦王殿下想要去领这场战事的,结果皇上没有答应,只派了唐大人去做说客,结果,刘太守根本就不买账,将唐大人羁押了,现在音信皆无。”

    章锦婳明白了,唐大人就是唐夫人唯一的依靠,遇到这种事,悲痛过度,才是正常。

    周正义站起身:“章小娘子,我就不耽误你给唐夫人医治。子瑜有口信带回来,寒食节会返回京城一趟。”

    周正义用了父亲的口吻说出这句话,听得章锦婳面红耳赤。

    让未来的家公给传递口信,比接皇上的圣旨还让人紧张和不自在。

 第123章

    章锦婳的脸红得像火烧,仿佛被人看穿了秘密。

    这副表情落在周正义的眼里,就是个比周子瑶还要害羞还要无措的小姑娘,他安慰道:“子瑜是为了公务才回来京城的,能在家里呆上一天就不错了。”

    周正义的意思是说,周子瑜公务繁忙,在京城最多只能呆上一天,办了事,有空就回家看一眼,没空就直接出发了。

    章锦婳没听懂,还以为周正义在暗示她占据了周子瑜回家孝亲的时间,鼓起勇气为自己辩解道:“周将军来杏林馆,是因为喜欢吃张婶做的饭。”

    周正义啼笑皆非的看着章锦婳欲盖弥彰的解释,也不说破,笑了笑:“嗯,子瑜的院子这几天也要开始重新修整,正好我的腿脚好利索了,可以帮着多看几眼。”

    章锦婳那个紧张啊,周府的事,干嘛要跟她说?

    周正义本来是想缓和气氛才没话找话多说了几句,看来说的结果不太妙,他还是赶紧走吧:“对了,子瑶老是嚷嚷着要来杏林馆,不知章小娘子可否给她定一桌?”

    “都是张婶在安排时间,请周大人稍候,我这就去问问。”

    章锦婳终于找了个借口离开,她面对周大人还能谈笑自如,面对周子瑜的父亲,就拘谨得不得了。

    杏林苑没有请什么人手,都是一人多用,张婶也是忙得团团转,章锦婳找了一圈才在千金堂的后院找到张婶。

    张婶在训练几个小丫鬟的礼仪,有客人的时候该怎么站着,表情要怎么样,眼睛要看哪儿,看到了客人,有哪些事该主动上前去做,哪些事不能问不能碰。

    这些小丫鬟笨笨咔咔的,远不及章锦婳一根头发丝那么聪明,被张婶训斥得都快哭了。

    章锦婳过来,轻声问张婶怎么给周子瑶安排杏林馆的午宴。

    新买的春夏秋冬小丫鬟,满是敬畏的偷眼瞄着自己的女东家。

    幽兰站在最后面,也在偷眼看着,她觉得章小娘子一点气势也没有,还不如她从前当小姐的时候呢。

    张婶什么都记在脑子里,可有数了,一听说是周将军的妹妹想来吃饭,立即就说:“过了寒食节就有一天空着的。正好让竹影竹芯去山上采些新鲜的食材。若是家宴,就让竹影竹芯再多打些野物回来。”

    章锦婳微笑着答应,转过身,小心地避开地上修整屋子的材料,穿过院子往杏林苑去。

    周正义背着手在杏林苑的院子里转圈,拆掉夹板之后,思想负担都没有了,他连手杖都不想用。

    “周大人,四月初八那天杏林馆就可以安排午宴。”章锦婳上前行了个礼:“请周大人回府之后,让人送个午宴名单过来即可。”

    周正义很满意,他临时做的决定而已,子瑶根本就不知道呢,四月初八这么近的时间,看来这是杏林馆给周府优先安排了。

    他心情大好,带着罗庆走了。

    章锦婳让竹青把杏林苑收拾一下,自己去前厅迎接唐夫人。

    唐夫人的随身嬷嬷一见到章锦婳,赶紧奔过来:“章小娘子,我家夫人现在行走不便,可否将马车停进后院,再将夫人抬下来?”

    可以进车的地方,现在都被修葺屋子的材料堵住了,马车无法停进后院。

    章锦婳皱着眉头,想了想:“那我就去车上给唐夫人看看吧。”

    嬷嬷十分高兴:“那就委屈做新娘子了。”

    回身走到唐夫人的马车前,打起半边帘子,轻声向唐夫人禀报:“夫人,章小娘子现在就上车里来给您诊脉。”

    唐夫人已经发不出声音,只是轻轻闭了闭眼睛,算是答应了。

    嬷嬷吸了吸鼻子,将泪意压制住,回头看向章锦婳:“章小娘子,请!”

    章锦婳踩着小马扎,踏上了马车,掀开帘子,弯腰进了马车。

    唐夫人半倚在车壁上,身下垫着厚厚的软垫,身上的棉被也捂得严严实实,面色青灰,唇如纸色。

    章锦婳半蹲在唐夫人的脚前,轻声唤:“唐夫人?”

    唐夫人勉强将眼睛睁开一条缝,嘴唇蠕动了一下,却仍是粘在一起。

    “唐夫人,不用担心,”章锦婳将唐夫人放在棉被上的胳膊轻轻抬起来,将衣袖往上推了推,露出手腕:“我现在给您诊脉,再给您开几副药回去用。”

    遇到这样的病人,章锦婳的恻隐之心就起来了,说话的语气就格外带着几分小心。

    师祖有讲过,但凡是女子的病,绝大部分都是心病所致,要想医治的效果好,必须将病人的防范之心卸除,再予以温言软语,不论什么病症,皆能找出可以医治的药石。

    章锦婳的手指搭在唐夫人的手腕上,触感冰凉,脉搏微细,呼吸声也极浅。

    数了一会儿脉数,章锦婳松开手指,双手将唐夫人的手抬起来,细心的给她捏手掌。

    唐夫人的手掌冰冷僵硬,经络循行之处,几乎都是滞结的。

    再看小指,指甲发青,怎么揉捏,都感觉不到一丝活气。

    这是心冷如灰的症状,若是不能让病人自己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所有的药石,也就是延续几口气而已。

    思及周正义所说的几句话,章锦婳决定试一试。

    章锦婳回身挑开车帘,那个嬷嬷凑过来:“章小娘子,何事?”

    “你让所有人都避开,我有话问唐夫人。”

    嬷嬷点头,一挥手,唐府所有跟过来的随从仆妇,都远远的退到了一边。

    章锦婳重新将手指搭在唐夫人的脉搏上,凑近唐夫人的耳边,轻轻的问:“唐夫人,唐侍郎还好吧?”

    唐夫人没动,脉搏却突地跳了一下。

    章锦婳又接着问:“唐侍郎要是看到唐夫人这个样子,肯定会很心疼啊。”

    唐夫人还是没动,脉搏却又连着突突的跳了好几下。

    这说明唐夫人心里还有牵挂,要不然也不会突然跳得这么激烈。

    像唐夫人目前这样的体质,又要用言语刺激心跳,又不能刺激过猛,以免心脏又出问题。

    章锦婳放缓了语气:“唐夫人,唐侍郎平平安安的呢。”

 第124章 心药

    章锦婳只用了三句话,就成功的将唐夫人冰冷的心,给激的温暖起来。

    “唐侍郎会平平安安的呢。”

    这句话,章锦婳在唐夫人的耳边,重复了不下十遍。

    唐夫人的眼角,流下了两行清泪。

    随身嬷嬷站在马车边,把车帘挑起一条缝在看着,当她看到唐夫人流泪的时候,抑制不住激动,一把捂住嘴,不让自己哭出声来。

    夫人有救了。

    章锦婳慢慢地揉捏着唐夫人的手掌和手指,将唐夫人手部的经络反复疏通,任唐夫人的眼泪流淌。

    有严重心结的病人,能流泪的话,意味着愿意把心打开,接受医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