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杏林馆没有十里长亭,两个人就在书房里一拉一扯的,还是说了一堆相互关心的车轱辘话,周子瑜才出门。
冬季大雪封山,长安城的各家药铺的药材货源紧缺,都不轻易往外卖,没有药方不给抓药。杏林苑的药材存货不多,章锦婳也就没有再做药丸。
接下来的几天,杏林馆又恢复了宁静,章锦婳每天安安静静的养生,继续研究她的医术。
这天,杏林馆来了几个奇怪的客人,点名要见章小娘子,竹青应付不了,那人也不买张婶的账,竹青只好去叫章锦婳过来接待。
章锦婳在自己房间里看书,打扮很简单,穿得比较中性,临出门前在头上插了一支发钗,想了想又把玉清师叔给的那支包金青玉簪插上。
客人一共有五位,订餐的时候,名帖上留下来的名字,是詹事府裴大人及其同僚。
竹青打听过,詹事府的人,即是太子的手下,这裴大人与太子关系极亲,想必是慕章小娘子之名而来。
章锦婳在准备食材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将皇上赏的人参拿出来一支,细细切了薄片,用野山鸡炖了汤,她还在想,这些太子手下要是知道自己吃的是御赐的食材制成的膳食,好不好跪下来谢恩呢。
竹青已经提醒过章锦婳,这几位客人带来的随从,看起来武功都很高强的,这几位大人,有可能是詹事府举足轻重的人物。
章锦婳站在走廊上做了两个深呼吸,轻步走进雅间,合掌行礼:“见过诸位大人!”
已经是初春,天气偶尔回暖,杏林馆里还是点了炭盆,雅间里的几位客人热得将身上的棉衣都除去,只穿了贴身的夹棉长袍,看到章锦婳进来,一个个都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坐在主位上的男子,三十岁左右,剑眉朗目,留着短短的胡须,一双眼睛看着锦儿,目光却是十分温和:“你就是章小娘子?”
“正是!请问大人找小女子来何事?”
“听说你这里的饭食,称作药膳,能否为我们解说一番?”
章锦婳暗暗起疑,药膳一词,知道的人极少,这位大人又是从何而知?
“大人,所谓药膳,并不是说以膳食为药。”
“哦?”
“大人,人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需要吃药。没有生病,随意吃药,药反而为毒。”
“此话怎讲?”
“普通人的身体只需要五谷杂粮清水即可长养,体性相对是温和的。而药石的药性,要么寒凉要么燥热,没有生病的人,若是随意服药,就会将身体的平衡破坏。”
“哦?破坏平衡?怎么破坏?”
“所谓破坏,若是身体没有出现病痛,就会有性情上的毛病,或者脾气很燥,或者心情很低落,或者夜不能寐,或者夜梦多而不得安宁,不一而足。”
“原来是这样!那你给我们准备的这些膳食,又是根据什么来做的呢?”
“根据大人下的帖子,小女子就能知道大人的身体是否平和。”
“那你准备的这道参汤,又是什么道理呢?”
第八十五章 太子
那人一连问了几个问题,见章锦婳没有被这一连串的问题难倒,反而不慌不忙的侃侃而谈,索性不再拐弯抹角,就把最想问的问题给问了出来。
章锦婳听到参汤二字,就知道对方是有备而来。
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大人,请问您喝了这参汤,有何感受?”
按照规矩来说,不论杏林馆多么有名,只要章锦婳没有御封的品级,就始终是平头百姓,对于贵人们的提问,就只能有问必答,否则就是不敬。
章锦婳敢反问问题,不是因为那位大人笑得有多么和蔼,而是她一进雅间,就见到主位旁边的几位客人,态度不是一般的恭敬,围着主位客人,唯其马首是瞻。
很显然,坐在主位的客人并不是下帖的裴大人,章锦婳微微一笑,如果她没猜错的话,问话的这位大人就是太子殿下。
诚如章锦婳所料,发问的正是当今的太子殿下李建成。
“有何感受?嗯。。。。。。”太子定定的看着章锦婳,似乎是在回味喝参汤的感受,思绪却飞回了皇祖母的坤仪殿。
太子自幼在祖母身边长大,与祖母极其亲近,这一年来,皇太后健康每况愈下,太子十分关切,只要在宫里,每天必定会去给皇太后请安。
陈医令中毒事件,太子也听闻了,他原打算去坤仪殿向皇祖母问安之后,就去找父皇探讨此事,不曾想,刚走到坤仪殿外,就听到了久违的朗朗笑声。
这笑声,有父皇的,也有皇祖母的。
太子疾步走进坤仪殿,跪下向父皇和皇太后问安后,好奇地问:“皇祖母,什么事让您这么开心?”
元贞皇太后笑呵呵的道:“成儿,你父皇刚刚讲了个人参的笑话,实在是有趣。”
太子将脸转向皇上,只见父皇还没开口,笑得更厉害了,一只手挥了挥:“德安,你说给太子听。”
梁德安一五一十的将章锦婳在甘露殿所说的话,又学了一遍,皇上和皇太后对望一眼又笑了起来。
说实话,太子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但是这个章小娘子居然能让父皇和皇祖母发笑,坤仪殿一扫连日来的阴霾,这才让他好奇。
等太子从甘露殿退出来,回到东宫,跟自己的几个幕僚一说,各人也大感兴趣,陈医令的事件他们也都有所耳闻,都想见识一下章小娘子。
为了测试章小娘子的医术实力是真是假,这才由裴大人出面下了帖子订了一席。
太子一直想着“悲戚的思乡之参”,喝汤的时候,就往这个情绪上去对比,结果,当然不会有任何低落的感受。
章锦婳的表情很淡然,并没有因为被太子紧盯着而躲闪。
太子嗯了半天,才道:“与我平时喝的参汤似乎有点不同。”
“请问大人,有何不同呢?”
太子被问住了,他平时喝汤喝就喝了,哪还记得是什么滋味。好在他反应快,倒还记得《黄帝内经》里说过,人参,味甘微寒,顺口答道:“我平时喝的参汤,有淡淡的甘甜味,喝完之后精神爽利。这个么,喝不出甘甜,倒觉得精神一振。”
章锦婳猜出了太子的身份,见对方仍旧没有说破,也就接了太子的话回答:“人参是百草之王,隔水炖汤,可以安精神,定魂魄,与野山鸡同炖,可以止惊悸除邪气。大人面前的这盅参汤,就是可以止惊悸的,故而大人喝了之后会觉得精神一振。”
太子星目微张:“可是我并无惊悸之事,章小娘子何来止惊悸一说?”
章锦婳不紧不慢的道:“《内经》有云,上医治未病之病,在惊悸之前,就将惊悸止于无形,自是能有备无患。”
“好,有劳章小娘子解说,佩服佩服。”
太子的赞扬声一出,旁边几人也附和着笑赞。
章锦婳又问:“请问大人还需要再添些吃食?今天的菜肴是否合大人的意?”
太子点点头:“随意再添些就好,甚合我意。”
章锦婳行了个礼,准备退下:“请大人稍候,我去让人端上来。”
太子竟又点点头:“好,你去吧。”
等章锦婳走出雅间,听着她的脚步声下了楼梯消失了,太子这才发现自己坐着,而章锦婳刚刚是站着的,自己一直是仰视着章锦婳在对答,不由得感到好笑,怪不得自己好像很听话似的。
堂堂皇太子,竟然在一个小娘子面前做出俯首听命的样子,这几个幕僚会怎么看?
这几个幕僚怎么看?当然想笑啦,可是谁敢笑?只好纷纷拉开话题,假装没看到呗。
“杏林馆要是有酒就好了,光是吃几个菜,不够香。”
“是啊,要是还能有女伶弹个琴唱歌小曲就好了,才热闹。”
“这里地方也小了,坐不了几个人,想多叫些人来吃饭饮酒也做不到。”
“听薛大人说,他来杏林馆吃饭,回去好些天都很轻松,不知道咱们回去之后会不会很轻松?”
“应该会吧,你没听那小娘子说,止惊悸?”
“殿下能有什么惊悸?难不成这小娘子还会算卦?”
“。。。。。。”
几个人热热闹闹的说着,直到竹影竹芯端了菜肴上来,稍微停了停,等竹影等人退下,几个人又接着说了起来。
“了不得,我最爱吃的就是这刀削面,有嚼头,比那劳什子扯面片好吃一百倍。”
“说不定就是算出来的。”
“听说秦王那里新来个参军,就擅阴阳五术。”
“阴阳五术灵不灵,全在使用的这个人水平如何,我就认识一个相师,给我相面,那可是说得准准的。可惜呀,就见过一面,再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了。”
“唉,那些江湖术士,见人说几句,无非就是混个温饱,准不准也就是碰巧罢了。就说准你一句,你就记一辈子。”
“秦王的这个参军,可不是一般人,据说是南坨山的高足,精通天文历算。”
太子没说话,只是听他们聊天,脑子里还在想着章小娘子的上医治未病一辞。
这也是他的政治主张,医人者之上医治未病,医国者之上医治暴政。
第八十六章 成为目标
太子这顿饭吃得非常满意。
除了精神振奋,还有章锦婳说的那句“止惊悸”,让他莫名的安心。
自从坐上太子之位,他的精神一直都紧绷着,总害怕哪天就断了。
人一紧张,就夜不能寐,若不是有智囊团替他撑着,他一定会做错许多决断。
像这个章小娘子,他决定了,向父皇请求将其纳入东宫,想来定能得到父皇的支持。
刚刚在席间,手下几个人聊到了秦王的新参军,若真是善于阴阳之术,自然也知道杏林馆的章小娘子了。以他对秦王的了解,若是秦王出马,肯定更容易将人拢络走。
好在章小娘子是个女子,又没有父母没有靠山,只需一纸圣令,就可以定其去向。
事不宜迟,太子没有多做停留,从杏林馆出来,直接打马回了皇宫。
章锦婳虽然不知道太子的打算,在太子一行人离开之后,却无端端地觉得心慌,练字根本练不进去,下笔就抖,没写几个字就放弃了。拿起被她玩得发亮的铜质鲁班锁,解过好多次的九连环解不开,七连环也卡在半路上进退不得,让她好生郁闷。
张婶只当她是想念周子瑜了,还取笑她:“锦儿,让竹青去给周大人送药,顺便送个信给周将军吧,他都好些天没来看你了。”
章锦婳当然盼着周子瑜过来,她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好像一直都很白痴,不像周子瑜那样天生就游刃有余。
可是,自从两人定了心意之后,她突然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周子瑜的依赖,本就有着男女之间的那种爱慕,并不是她以为的那种单纯的感激。话里话外自然而然就处处维护周子瑜:“张婶,瑜兄怎么能天天往这儿跑!再说瑜兄现在没有天天住在家里,平时有时候还是住在秦王府的。”
说是这么说,章锦婳还是听了张婶的,立即去太乙馆收拾了几瓶药膏,打发竹青去周府送药。像周子瑜那么聪明的人,不管在不在家,只要知道竹青过去了,肯定就会过来杏林馆看她的。
说也凑巧,竹青前脚走了没多久,周子瑜后脚就到了。
周子瑜骑马的马蹄声,杏林馆诸人都耳熟能详。
张婶陪着章锦婳在书房说话,听到动静,早早的出来开门:“周将军,你来的真快!”
周子瑜大笑:“张婶,你怎么知道我要来?”
张婶笑:“我今天准备了刀削面,就想着要是周将军过来了就好了。周将军您坐啊,我去厨房看看。”
周子瑜见张婶又自动避开,笑着摇了摇头,关了书房门,走到书桌前:“锦儿,怎么了?”今天居然没有过来打招呼,也没有笑容,一副轻愁。
章锦婳抬眼看看他,撅着嘴:“瑜兄!”
“怎么了?看你心事重重的。今天忙什么呢?”周子瑜拿起书桌上的书:“《内经》?刚买的?”
“嗯,让竹风去太医署找曹博士要的。我今天跟一个客人说起了《内经》。”
“什么客人?来吃饭还跟你谈这个?是太医署的?”
“可能是太子殿下。”
周子瑜吓一跳:“可能?太子殿下没有穿着太子袍服?你是怎么确定那人就是太子?”
章锦婳将太子的长相和旁边几个人的长相一形容,周子瑜就能确定,这是太子殿下和他最信任的裴矩王珪几个人。
太子殿下微服来访,还带着智囊团,这是要私下商量什么大计?
还有,太子殿下跟锦儿对答的那些话,不像是请教问题,倒像是太医署的结业考试。
这肯定不是为了吃饭!
那目的就只有一个,是冲着章锦婳而来。
周子瑜再一次感到了严重的危机。
章锦婳在周子瑜面前,格外放松,刚才的心慌已经悄然不见,这时看到周子瑜蹙眉,还能笑着上前关心:“瑜兄,怎么了?太子殿下有什么不对吗?”
周子瑜苦恼的看着章锦婳:“锦儿,太子殿下的心思,才是你以为的那种心思。”
章锦婳一点即透:“太子殿下也想?怎么可能?”
其实也有可能,她之前不就怀疑过秦王么?不久前不还拒绝了皇上么?
这下,章锦婳也发愁了:“瑜兄,怎么办?那我们快点去找师祖吧。”
事情的发展,怎么都跟想象的不一样?以前嫁了人整天都有烦恼,现在不嫁人有更多的烦恼。
她只不过想好好的做个杏林圣手,难道又想错了吗?
周子瑜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好,我明天去秦王府向秦王禀报一声,秦王允我几天假,我就带你一起上山。”
门口又响起敲门声,竹风跑去开门,不多一会儿进来书房,递上一张帖子:“锦儿,有客人要订餐。”
章锦婳看都没看,直接摆摆手:“竹风,推掉,就说半个月后再营业。”
要是周子瑜明天就有空,她明天就要跟着周子瑜进山,还不知道师祖在哪里,说不定要找上好几天呢,杏林馆的客人也只能推了。
竹风出去,随即又进来:“锦儿,那个送帖子的人说,不用等半个月,他明天就会过来,你还不收他的钱。”
周子瑜蹙眉:“明天就来,还不收他钱?”
这是天王老子要来吗?这是要搞事的节奏啊!就是皇上召见锦儿进宫,那也是客客气气的,就是太子殿下来,那也是规规矩矩的,这人是谁,这么牛批?
竹风递上帖子:“他说您看看帖子就知道了。”
周子瑜接过来,打开一看:“李淳风!李参军?”
章锦婳听到李淳风的名字抬起头:“就是上次和秦王殿下一起过来的那位李道长?”
周子瑜一看章锦婳的表情有些兴奋,就觉得刺眼:“你还记得他?”
章锦婳抽走他手上的帖子,看一眼,告诉竹风:“去跟小厮说,明天就明天,杏林馆准时恭候。”
周子瑜等竹风出去带上书房门,看着锦儿,心里酸酸的:“你倒是大方,才见过一次就这么熟络,李参军好大的面子。”
章锦婳笑着说:“瑜兄,你不是说李道长会阴阳术数嘛,他要是来了,我就要问问看,我这次能不能躲过这一劫?”
第八十七章 定数
李淳风如约而至。
和李淳风一起过来的是薛收,两个人同为记室参军,薛收年长,做过几年时间,对李淳风颇为照顾,多有提点。
这两个人会来,说起来还是因为章锦婳的名气,救活陈医令的事情,秦王府自然也是尽人皆知。说着说着,薛收就叹道:“想不到一个女子,也能有如此医术,若是男儿,定能为皇上效劳。不过,杏林馆也会因此而声名大噪,赚得盆满钵满了。”
李淳风很认真的回答:“不尽然。对于女子来说,拥有盖世的才华,是祸不是福。章小娘子若是没有显露医术的天分,本可以衣食无忧富贵平安一生。”
“这话倒也有道理,女子无才便是德。”薛收深感同意,禁不住开了个玩笑:“可惜章小娘子听不到这番话,要是听到了,说不定会请你吃饭。这样我就能跟着你再去一趟杏林馆了。”
李淳风装模作样的掐手指头,把玩笑开回去:“就算她听不到,也会请我吃饭的。我现在写个帖子过去,等会儿就知道了。”
薛收才不信:“杏林馆?那里吃一餐饭的钱,可以在别人那里吃一个月。人家会请你吃饭?我不信。”
李淳风笑:“薛参军,一切都是定数。”
提笔写了帖子,叫来小吏,仔细叮嘱:“同那杏林馆的老板说我明天就要来,一定等她亲口答应你再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