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唐女医-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庆丰十分豪气,抽回自己的手,主动伸到陈博士鼻子底下,一脸的大方,随便瞧。

    等马庆丰又把上了药的布条套回拇指,周正义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现在敢确定,锦儿必定得了孙圣手的衣钵。

    再想想药盒的那几罐药,他突然很期待,长子拿到之后,用了之后,会怎么给他回话。

    马庆丰终于还是没拿汉白玉扳指,选了一个包金的墨玉扳指。

    又拿起袖箭在研究:“这种弓弩,如此小巧,听说是匈奴人蒙古人常用。”

    周正义顺口称赞:“马大人见多识广啊!”

    马庆丰嘿嘿笑着:“不懂功夫的人,用袖箭,也好过用匕首防身,只可惜不曾见过,如今总算见着了,也不懂得使用。”

    周正义等的就是这句话:“这有何难?马大人得了空,我教你便是。”

    说着随手拿起另外一把袖箭,朝着两丈开外的墙上的画,扳动机关,“嗖”地飞了一箭过去,把画牢牢地钉在了墙上,只露出手指长的箭杆。

    不等马庆丰和陈博士出声,周正义上好箭杆,一抬手,连发三箭,箭箭到底,画上的几只飞鸟,无一幸免。

    马庆丰连连赞叹:“好,好,实在是太妙了!周大人,下官拜您为师,请不吝赐教!”

    陈博士连连叹气:“可惜了,多好的画!”

    周正义哈哈大笑:“马大人,区区小技,何来拜师之说。陈博士,您也别叹气,我这里还收有几幅好画,我一介粗人,也不懂得欣赏,等下一并送给您。”

 第三十六章 周大公子的伤

    周正义非常满意这一天的收获。

    他有多久没这么畅快过了?

    罗庆从秦王府回来的很快,快到出乎周正义的意料。

    罗庆带回的消息让他振奋:“秦王这几天都要进宫中陪伴皇上,正月十五之后会找时间接见大人,请您稍安。

    另外,秦王给了小的一块令牌,说那些特产土仪,周大人自己派人送去就是。”

    周正义听了罗庆的禀报,简直是心花怒放。

    秦王没有立即赶回潼关,这必定要在京城继续铺路。

    周子瑜的伤情,秦王也含蓄的承认了,并且很满意周家的反应。

    这块令牌是秦王给周家的一个机会,意在考验周家下一步的举动。

    正月十五,就是一个期限。

    想通了这些,周正义当即提笔写了一封信,亲手点了一堆老家带过来的土特产及长安城过年的吃食,连同章锦婳给的药盒,命罗庆即刻启程送去潼关。

    信上只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吾儿,家人皆平安,勿念。父字。

    平淡得不能再平淡。

    至于药品的用法,只让罗庆带的口信。

    罗庆办事向来稳妥,按他的脚程,入夜即能赶到潼关。

    周正义喜不自禁,坐在餐桌上,嘴角眉梢都透出笑意。

    频频以茶代酒,礼敬马庆丰和陈博士。

    马庆丰在饭桌上就跟周正义约定,等手指上的伤好了,再来跟周正义喝个痛快,不醉不休。

    周正义也很给面子,不顾自己的腿脚不便,亲自将客人送到大门口,以表重视。

    客人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周大人和蔼可亲,笑如春风,一点也不像传说中的吊睛白额虎嘛。

    谁说武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了?周大人预备的礼物,不知多贴心呢。

    位高权重,又不摆架子,谈笑时更没有半点盛气凌人的样子。

    这样的朋友,谁不爱结交呢?

    周正义看着马郎中和陈博士的马车离开,这才由罗松扶着回书房思考他的计划,按下不表。

    且说罗庆,带着周正义的嘱托,快马加鞭,在半夜时分赶到了潼关。

    守城的士兵认得罗庆,也不敢私自放他进去。

    无论战事是否吃紧,任何人进出都必须严加防范,这是军规。

    罗庆亮出秦王的令牌,又从行囊里掏出一罐白酒扔给开门的兵卒,这才匆匆去找周将军。

    周子瑜肩膀的伤,一直没好,每天脱下盔甲,就会拉扯到伤口。

    触到伤口的痛他尚且能忍受,一躺到床上,头部就会又昏沉又胀痛,根本睡不着。

    最严重的时候,他只能整夜打坐来缓解症状。

    此时他正坐在床上闭目打坐,忽然听到罗怀在门口低声禀报:“将军,罗庆过来了。”

    周子瑜一震,睁开眼睛:“进来。”

    罗庆进门,跪下行礼,将周正义的家书奉上:“大公子,这是周大人让小的送过来的。”

    周子瑜接过信,打开,寥寥几字,一眼就扫尽。

    罗庆给罗怀打个眼色,罗怀将门带上,守在了门外。

    罗庆从背囊里取出药盒:“这是周大人请杏林馆的锦儿姑娘特意为您泡制的伤药。”

    周子瑜以为自己听错了,锦儿姑娘?难道,现在锦儿是以女装示人?

    他接过罗庆递过来的伤药用法,字迹清秀,一看就知道是章锦婳所写,越看越惊讶。

    锦儿做的药膏,好像是亲眼为他验过伤。他光是看着一行一行的用法,就觉得用了药必定能好。

    他的伤,已经痛了好久了。

    小年夜的时候,秦王与李靖部署了偷袭隋边关军的计划。

    秦王不欲长安城那边知道,亲自点名让周子瑜带了五十名精兵,秘密展开行动。

    隋朝新拥立的皇泰主,此时的兵力大部分调回洛阳,旨在防御李密叛宫,边关的守护较为薄弱。

    周子瑜这次的偷袭行动十分成功,探明了杨侗的军防实力,也证明了密探所报的洛阳逼宫完全属实。秦王对周子瑜十分满意,给他记了大功一次。

    只是隋朝的边关军,有一员大将,叫做魏广的,枪法了得,臂力惊人,在周子瑜带人往回撤退的时候,甩了一支长枪过来,正正的扎中了周子瑜的右肩,所幸马快铁甲厚,枪尖没有扎到骨头,但是力道之大,也让他当场就吐了几口鲜血。

    回到军营,军医给他治伤,除了衣服,整个右肩一片青紫,没有皮破流血,就给他上了些活血的药膏,又给煎了几副药汤。

    周子瑜的右肩,其实被魏广的大力一甩,给震得骨裂,他自己觉得不对劲,军医又没有诊治出来,他若是喊痛,好像恃功而骄。每天仍旧忍痛穿了盔甲去点卯。

    “这是怎么回事?”周子瑜实在太讶异了,他为了不暴露情况,写信都是分好几次才写完的,笔迹看上去并无破绽。

    罗庆道:“昨天,周大人才看到大公子的家书,觉得不妥,命小的拿了大公子的家书,和上次罗怀送回去的家书,一起交给锦儿姑娘,第二天,锦儿姑娘就拿了这些药膏过来。”

    周子瑜眼神闪了一闪:“父亲大人知道锦儿会制药?”

    罗庆就将腊月二十九,马庆丰在杏林馆伤到手指的事情简略的说了一遍。

    周子瑜轻嘘一口气:“罗庆,替我上药吧。”

    罗庆又道:“周大人交待,用法的纸要烧掉。”

    周子瑜将手中的纸条放到蜡烛上化了,除掉上衣。

    罗庆默念着章锦婳的交待,细心的替周子瑜敷了药膏。

    周子瑜只觉得肩膀处先是一阵清凉,慢慢的变得温暖,又变得火热,一股热流,从肩膀处漫过脖颈,漫过头顶,整个人都变得轻松。

    罗庆收好药膏,又倒出一粒药丸:“大公子,锦儿姑娘交待说,敷完药膏之后要吃一粒蓝色瓶子里的药丸。肩膀不再痛之后,才可以吃红瓶子里的药丸。”

    周子瑜将药丸放到舌底含着,交待罗庆:“回去跟周大人说我的伤不严重,小小皮外伤而已。你去外面找罗怀,让他把土产吃食分与众人。”

    罗庆将药盒收好,交给周子瑜,这才退下。

    周子瑜打开药盒,伸手将两个小药瓶放到贴身的口袋里。

    舌底的药丸慢慢化开,有一点点苦涩,随着口水咽下去,又觉得口里有一丝丝甘甜。

    周子瑜闭目再运气,只觉得心里都是暖暖的。

 第三十七章 周大公子伤愈

    周将军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这是小年夜受伤后,周子瑜第一次躺平了睡,这一觉居然超过了两个时辰。

    罗怀进来侍候他洗漱的时候,都面带喜色。

    周子瑜在罗怀的帮助下坐起来,活动了一下双臂,肩膀没有传来平时那种断裂扎心的痛。

    他左右晃了晃脑袋,被捂住口鼻的窒息感也没有出现,冰凉的空气冲过鼻腔直入肺腑,让人一下就清醒了。

    这药膏的效果如此神奇!

    想来锦儿的医术,尽得师祖真传。

    看看滴漏,还有两刻钟才点卯,那就让罗庆再给他上一遍药膏才穿盔甲吧。

    不由问道:“罗庆呢?”

    罗怀低声道:“罗庆在李大人那里。”

    周子瑜的动作顿住:“几时过去的?”

    “刚刚小的拿罗庆带来的土产去厨房,遇到李大人的侍卫,就叫了罗庆过去。”

    周子瑜站起来张开双手:“先帮我穿盔甲,去点卯。”

    罗怀手脚麻利的给他系好将袍,戴好盔甲,又将佩剑扣在腰带上。

    在周子瑜出门前快速的检查了一遍,欣喜地道:“将军大人,你今天没有出汗!”

    他家将军大人自打受伤以来,每次穿脱铠甲都会冒一身冷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一清二楚。

    天寒地冻的,往外这么一走,他真是担心将军会染上风寒。

    现在,将军大人走路的样子都比往常轻快,真是太好了。

    天色灰蒙蒙的,校场一片肃静。

    周子瑜刚站定,李靖也带着护卫过来了。

    点过卯,李靖对周子瑜道:“周将军,眼看这天色,就要下大雪,应该不会有敌军来袭,只需加强巡防即可,其余人等都回营,等下你过来讲武堂,有要事相商。”

    周子瑜领命,等李靖离开,点了十二人跟着,自己翻身上马,去城关巡防。

    乌云越来越低,北风呼啸,他抓着缰绳的手,很快就冻僵了。

    这个天气,若还有人敢来偷袭,那简直就是找死。

    潼关的地势,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是个依山傍水的大格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周子瑜从来到潼关起,就爱上了这个地方。

    一新一旧两座关城,他闭着眼睛都能走个遍。

    每次站在山腰上,眺望黄河,他都会心潮澎湃。

    夏天的时候,黄河水流湍急,水声震天,十分的壮观。

    入冬之后,河面结冰,几千人走在河面上都不会坍塌。

    等他的伤好了,他定要纵马去黄河的冰面上跑一圈。

    眼看着雪花就要飘下,周子瑜一夹马腹,青骢马小跑起来。

    周子瑜严于律己,同时也是个体恤下属的好将军。

    这次驻守在潼关的兵士,多是在龙门收编的,有着吃苦耐劳的优点,只可惜欠缺系统的训练,真正作战之时,步调很难一致。眼看着没有战事,惰性即起,常常会对严寒嘀嘀咕咕,叨念着什么时候回老家去种田。

    周子瑜体谅他们抛家弃子背井离乡,常常会好言安抚。

    秦王曾对李靖说起,周将军足智多谋,又有耐性,若是万事能痛下决断,必能成就大事。

    可惜这话,周子瑜很多年后才听到。

    秦王将讲武堂设在了新关。

    两层高木质结构的小楼,伫立在空旷的城关内,显得格外肃穆。

    周子瑜跳下马,把缰绳甩给马童,自己快步踏上讲武堂的台阶,早有卫兵替他通传了,他一路大踏步而入。

    罗庆已经在此等了一会儿了,见到周子瑜,急忙上来替他将铠甲解了卸下,放在一边。

    周子瑜搓了搓双手,抱拳向李靖行礼:“李大人!”

    李靖背着双手,笑着招呼:“周将军,快来烤烤火,暖一暖。”

    周子瑜坐到火盆边,听着屋外的尖利的风声:“李大人,这场大雪,只怕能下三尺厚。”

    李靖敏锐的察觉到周子瑜的动作变得自然而轻松:“周将军,伤势无碍了?”

    周子瑜笑道:“家父让罗庆带了潭州府的土产过来。只要闻到那些味道,我立即就有精神了。”

    既然李靖已经见过了罗庆,还不如主动提起这个话题。

    李靖哈哈大笑,他一直都很欣赏周子瑜。

    两人同为武将,学的兵法大同小异,若是志同道合,本应是最佳搭档。

    按照李靖的想法,只要互相理解,相互欣赏,就应该士为知己者死,而不应拘泥于出身和过去,无妄的猜忌。

    趁着秦王不在,他要跟周子瑜好好聊一聊兵法。

    世人只以为武将无情,却不知武将恰恰最重情。

    兵法第一条,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许多文人只道知己是知音知心,却不明白知己的最高境界是不谋而合。

    自从秦王把周子瑜派给他做副手,李靖发现,他常常与周子瑜在战略方面,不谋而合。

    小年夜一战,周子瑜初试身手,给李靖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最想拉拢的就是周子瑜。

    甚至乎,他还动了歪脑筋,想把舅父的孙女韩明珠,找个媒人说给周子瑜。

    只是还没等他想好怎么说起这个事,吏部侍郎刘大人就托了他做媒人,向周子瑜提亲。

    李靖还没做过媒人,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开口。

    更何况,他还想着周子瑜当他的侄女婿呢。

    好在周子瑜说起已经定亲的事,替他解了围,也给他堵上了一道门。

    李靖从小学文,学的是儒家理念。

    周子瑜从小学文,接触的是道家思想。

    就这样,李靖和周子瑜在温暖如春的讲武堂,各持己见,大谈特谈兵法。外面的雪下了多久,他们就聊了多久。

    入夜,兴奋了一整天的周子瑜,回到自己的房间,罗怀端来热汤热水:“将军,罗庆临走前叮嘱我,入睡前给您上药膏,提醒您吃药。一天要两次呢,今天少了一次。”

    周子瑜这才感觉到自己的疲劳,一抬胳膊,肩膀又开始钻心的疼。

    周子瑜掏出蓝色瓷瓶,倒出一粒药丸,含在舌底,晃了晃瓶子,听着声音很空,就把余下的药丸倒出来,居然只有四粒。

    周子瑜在心里一算,锦儿只给他预备了三天的药。

    三天后,是罗庆再来送药?

    还是说,他的伤三天就能痊愈?

 第三十八章 有所思

    周子瑜盘腿坐在床上,罗怀给他上了药膏,退了出去。

    外面天寒地冻的,屋子里也好不到哪儿去。

    士兵们几十个人挤在大通炕上,还能有点热乎气。

    周子瑜习惯独居,他的贴身侍卫,都是在外间另辟休息处。

    涂在肩胛处的药膏,火辣辣的,药性已经开始发作。

    一股暖流缓缓地渗入到骨缝里,似乎填补了所有痛楚造成的缺失。

    肩膀处的疼痛在暖流中仿佛形成了一股力量,周子瑜调匀了呼吸,将这股暖流顺着身体的任督二脉的走向流转。

    他能感觉到,让他彻夜难眠的疼痛,转化成了让人感到欣喜的痛。

    这种感受,他在终南山跟这师父元玄道人习武,第一次突破自己体能极限的时候,就有过。

    周子瑜特别迷恋这种充满力量,越痛越是毫不畏惧的感觉。

    蓝瓶子里的药丸用完了,肩膀果然不再痛,而是开始有了那种暖暖的痒痒的感觉。

    他知道就是伤口完全愈合的信号。

    周子瑜欣喜若狂,他迫不及待的想告诉锦儿。

    想着父亲特意为他去求药,想到锦儿特意为他制药,周子瑜的心,充满了感激。

    他只能等夏天换防的时候,才能回到长安城,才有机会了。

    周正义在家等了几天,长子那边没有传来任何消息。

    好在周正义也带过兵,知道李靖治军严明,尤其是潼关这种军事要塞,军营不得随意进出,更加不能随意传递消息。

    若是长子有什么不对劲,周正义相信秦王还是会派人知会一声的。

    但是,周正义更相信锦儿的医术。

    他也说不清为什么那么笃定的相信,或许是锦儿的表情过于淡定,仿佛她治的只是小伤,根本无需在意。

    使得周正义越发想着要亲自去杏林馆一趟。

    恰好马庆丰过来了。

    马庆丰的品阶比周正义低了好几级,平时若是要求见周正义,十分不易。

    经过两次相聚,两人渐渐发展为无话不谈,竟然颇有惺惺惜惺惺之意。

    周正义在教马庆丰怎样用袖箭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提到马庆丰的手指,是否需要去杏林馆找锦儿再看看。

    马庆丰吱吱唔唔了半天,才说年还没过完,吃药看病都是不吉利的。

    周正义从来不相信不出正月不看病的说法:

    “谁说去杏林馆是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