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唐女医-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芙蓉一动不动,等着章锦婳的答复。
章锦婳轻咳一声,硬着头皮说:“芙蓉姑娘,请转告周夫人,杏林馆地方有限,每次最多只能接待两桌客人。请周夫人再重新拟定名单。”
芙蓉愣了一下,笑着行了个礼:“芙蓉知道了,这就回去禀告我家夫人。”
章锦婳微微躬身回了礼。
芙蓉走到门口,指挥自己带来的家丁:“把装食材的车子留下,咱们赶紧的,这么大雪了,一会儿夫人还要往各家送帖子呢。”
外面的雪越下越大,马车比来时更难走了,芙蓉带来的两个车夫,一个赶车,一个在后面推车,慢慢走远了。
张婶走过来,看竹风他们几个头上肩上顶着一层雪花,一趟一趟的把外面车上的食材搬进来。
就这么一会儿,门前的车辙印,就被大雪掩盖了。
长安城的大街有官府安排的人扫雪,民居这边的里坊百姓,也就是扫扫自家门口。
这么大的雪,只怕明天一早铲雪也要不少时间。
原本张婶对腊月二十九的订座单子是不以为然的,她根本就认为周夫人不可能会在年关前出门吃饭。
她跟着一起张罗,只是想借机看看锦儿的能力。
以后锦儿要是嫁人了,当家主母要管理内宅,一家子老老少少上上下下的,七八十人是最低限度了。
若是锦儿能从容的安排好,她当然乐见其成。
若是锦儿有做的不周到的地方,她也能及时描补。
只是,这个周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刷新张婶的认知。
那天突然跟着陈博士夫人来吃饭,杏林馆就已经破例接待了。
想在过年前再吃一次,杏林馆破天荒同意了。
临到登门的前一天,又加了这么多客人的名单。
自作主张的送了食材过来,还热心的要帮手。
周夫人对杏林馆的规矩,是不懂呢?还是不当一回事?
这要是传出去,杏林馆还怎么做生意?
章锦婳有点不安:“张婶,我说接待不了那么多人。”
张婶点头:“锦儿,你做得对,杏林馆的一贯原则就是贵精不贵多。”
章锦婳还是不安:“可是,这几位客人都很重要。”
张婶一拍巴掌:“你自己定的规矩,你都不遵守,以后谁还会遵守?”
章锦婳咬咬嘴唇:“这样子会不会得罪客人?”
张婶一挥手:“杏林馆做了这么久,推了多少客人,可曾得罪过谁?”
章锦婳还想再说,张婶拉着章锦婳往小屋里走,一边叮嘱竹风:“你们几个把食材都搬到厨房去,竹青,你先过来。”
坐在火炉边,张婶握着章锦婳的手,看了看竹青。
竹青清清嗓子,不慌不忙的说起来:“明天要来的客人,我已经打探清楚了。”一副要开始背课文的架势。
张婶笑:“竹青,刚刚锦儿说了,最多只接待十多位客人,你看外面下这么大雪,家里的长辈和幼童,肯定是没法出来的了。你想想谁最有可能来杏林馆。”
竹青拍拍头,不好意思的笑笑:“好,我捡重要的说。”
张婶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竹青一般都会先提主客的情况,这次也是。
“周夫人,是太府寺少卿周正义的夫人,家中有两儿一女。长子周子瑜,现年十九岁,封右卫将军,跟随李靖李大将军前去潼关。。。。。。”
“等等,竹青,”张婶刚听了一句就急急忙忙打断:“这个右卫将军周子瑜,就是周将军吗?”
章锦婳心头突地一跳,抬眼紧盯着竹青。
竹青点头:“是,就是前次来过的周将军。”
章锦婳站起来:“周夫人是瑜兄的母亲!”
周子瑜的家人,她怎么就给拒绝了呢?她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报答瑜兄的恩情!
章锦婳的两只手紧张的扭来扭去:“张婶,要是周夫人不高兴了怎么办?”
张婶哭笑不得,把章锦婳按到凳子上坐好:“锦儿,先听竹青说完。”
章锦婳慌慌张张又站起来:“张婶,我看芙蓉姑娘刚才走的时候就不太高兴,她会不会在周夫人面前说我什么?”
张婶心里暗暗叹气,锦儿是认死理的,还是先把她安抚了再说。
”锦儿,周夫人不会不高兴的!
杏林馆只能接待十来位客人,这是有目共睹的,谁来都一样。
你把膳食做好了,他们吃得高兴,可以再定,下次再来就是。
上次周将军过来的时候,我也说过,周将军只要在长安城,可以随时过来吃饭,不用预定。
再说了,那个芙蓉姑娘就是个丫鬟,就是个传话的,还轮不到她不高兴。”
张婶陪伴了锦儿这么多年,自是知道什么话最有效。
短短几句话,就把章锦婳给安抚得妥妥帖帖。
竹青接着说:”周将军跟随李靖李大将军在潼关驻守。次子周子瑁,现十七岁,是国子监太学生。长女周子瑶,现十四岁,去年和周夫人一起从潭州迁至长安。”
章锦婳又站起来:“啊,瑜兄还有个妹妹,跟我差不多年纪。潭州那边喜欢吃什么的?我做点什么好呢?”
张婶和竹青对看一眼,笑起来。
章锦婳被笑得发慌:“你们笑什么?难道我说错了什么吗?”
张婶笑:“周将军的家人,只是杏林馆的客人,又不是你的婆家人!”
“啊呀!张婶,你又取笑我。”章锦婳两颊绯红,急急忙忙解释:“我只是想做点合她们口味的膳食,让瑜兄的家人吃得高兴。”
张婶笑眯眯的道:“你平时做膳食,也没有问过客人的口味是什么,杏林馆的客人也都吃得很高兴呀。”
章锦婳又羞又燥,坐下来:“竹青师兄,你继续说。”
竹青又说了什么,章锦婳已经听不进去了,她的脑海里都是周子瑜在夸张婶做的饭菜好吃的样子。
章锦婳也曾经想过周子瑜夸她做的饭菜好吃,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亲手做,周子瑜的全家就登门了。
第二十六章 舒畅
腊月二十九凌晨,长安城笼罩在一片冰雪世界中。
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终于停了。
竹风竹青在铲雪,章锦婳跟在竹影身后,把杏林馆门口的长巷扫得干干净净,身上感觉发热,又在一楼的大厅打了一套五禽戏,才走去厨房。
竹芯已经把火升起来,厨房里暖烘烘的。
章锦婳洗了手,走到和面的案板前,伸手接过张婶手里的面团,揉了一阵,拍了拍,面团瓷实有弹性,仿佛小姑娘的白胖脸蛋。
等下要来的客人,有两个千金小姐,章锦婳只要想一想就莫名的有种欢喜。
就连写着客人名单的帖子,她都能看出一朵花来。
这是周夫人后来又派人冒着大雪送来的帖子。
还是三家人,但是只有不到十人。
一下子精简了。
分别是周少卿周夫人周子瑶,陈博士陈夫人陈子璎,马郎中马夫人。
杏林馆的客人,要么是一家人,男女老幼一起过来。
要么是官员之间的工作宴请,小圈子聚会。
要么是夫人们的社交聚会。
像这样几家人一起出现的宴席,还是杏林馆的头一遭。
怎么安排座位,章锦婳一开始还真是费脑筋。
坐一大张圆桌上,大人们的品级不同,又带着家眷,围坐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
三张桌子吧,彼此之间又显得冷清。
最后安排成两张桌子,三位大人坐在一起,三位夫人带着两位千金小姐坐一桌。
主位和客位,彼此之间的层次立即显现出来,一目了然。
张婶对章锦婳的进步,满意得不得了。
这种人际关系的轻重主次搭配,是十分微妙的,一不小心,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就能影响大局。
厨房里所有的食材都上锅了,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客人午时就座。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遇到周夫人,很多事情就超出了预期。
今天的客人,到得最早,比杏林馆平时的客人,早了一个时辰。
章锦婳正在和竹影在二楼雅间点炭炉的时候,客人就到了。
上楼的脚步声,踢踢踏踏,一听,就有个腿脚不利索的。
章锦婳站起身,微笑看着客人们鱼贯而入。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周正义,那双一轻一重的脚步声,就是他发出的。
周正义的腿,在征战时受过伤,李渊爱惜他思维缜密,进退有度,不肯过早放他归故里只做个闲散官吏,就点了他进太府寺少卿,特准他在京时不用每天早朝,只需年关时候,百官朝贺之际进宫面圣。
他这腿,是堕马骨折,被马匹拖着跑了几步又倒下来压住,所幸没有性命之忧,遗憾的是没有及时接驳,硬扛着自愈的。
后果就是走路不能受力,平时走路要用拐杖,一到冬天或者湿雨季节,伤疤处就会钻心的痛。
所以,章锦婳看到的周正义,就是一副紧锁眉头咬紧牙关的样子,和走在后面一脸雀跃的周夫人周小姐,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紧随其后的陈博士,一看就是学富五车的读书人,儒雅之气,跃然于外。
马郎中则是一副脸圆腰圆满面笑容的弥勒佛模样,喜气盈盈,全无半点官员气派。
三位大人进了雅间,由竹影引着落了座。
三位夫人和两位小姐由章锦婳引着在靠里的桌子上坐了下来。
厨房里的炉子都占用了,章锦婳就用雅间里的炭炉,烧水给客人冲茶。
周正义略一打量,杏林馆的装饰,简约却不简单。
明明是第一次来,却觉得杏林馆的一切又熟悉,又亲切。
他不由得吩咐道:“把屏风撤了。”
声音轻扬得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
竹影上前将屏风收走。
少了阻隔,空间变得通透。
两位小姐也不再拘谨,好奇的四下打量。
她们早就想来杏林馆了,好不容易得了机会可以跟着出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要说早来一个时辰,就是天一亮就出来,也是愿意的。
趁着烧水的空隙,章锦婳将早上刚炒好的胡麻、去皮花生、黄豆、绿茶,一一研末。
分别加了盐或者糖,用开始冲泡了,放到客人面前。
陈博士咦了一声:“周大人,这可是你家乡的茶,我以为全长安只有你们家是独一家的,想不到在杏林馆也能喝到。”
周正义把茶杯放在鼻子底下,摇头晃脑的嗅着茶汽,十分的享受。
马郎中见状,也端起来喝了一口,同意咦了一声:“好喝,这个味道好。”
马庆丰虽然喜欢甜食,却不喜欢甜茶。他在周正义家里喝过甜甜的豆子芝麻茶,很讨厌“甜茶汤”。刚刚他也不过是客套一下,端起杯子应个景,清爽的咸味,却让他不由得叫了声好。
周夫人也端起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接着就一口气仰脖子喝下:“锦儿,再来一杯。”
周正义微微侧脸,笑着打量自己的夫人,对于夫人像喝酒一样的饮茶动作不以为意。
周夫人转过来,笑道:“老爷,这茶汤,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甜茶汤了。真是舒畅啊!”
夫人小姐们这边的墙上,挂了一幅“舒畅”的字,出自师祖的手笔。
周夫人觉得自己此刻的心情,就是这两个字最能体现。
章锦婳又冲了一杯。
周夫人打开了话匣子,就收不住了:“锦儿,这个茶汤,也是你师父教的吗?”她实在很好奇,终南山的道士怎么会懂潭州府招待贵客的茶汤。
章锦婳抿唇一笑:“师父只传了道,茶汤的配方是我自己想到的。”
周正义突然问道:“你师父是谁?”
章锦婳转身朝着周正义微微躬身,道:“家师名讳玉虚道长。”
周正义又问:“师祖身体还好吧?”
章锦婳一怔,随即答道:“极好!”
瑜兄的父亲,怎么会知道师祖?听瑜兄说过?
周正义像是知道章锦婳所想,眉头舒展开来,微微一笑:“我曾经拜你师祖为师,可惜资质不够,一年半载,也只学了一星半点,至今都不敢向人提起这一段。”
第二十七章 舒心
章锦婳彻底愣住了,原来,瑜兄的父亲,也是自己的师叔之一,只是不知道是学了师祖的哪一门学问。
马郎中笑道:“这么说来,周大人与这杏林馆也是有渊源的了。”
周正义笑道:“今天来得好!好极!”
周正义是在喝了一口茶之后,认出了“舒心”二字,是师父孙圣手的手笔。
以意入字,以字为药,是孙圣手的独创。
他当年有缘跟着孙圣手学习,恰逢孙圣手研究“以意入万物,万物皆是药”的阶段,才收他为徒。
可惜,师父对他的评价就是一句“一介武夫,却又名利心过盛,实难柔软,意何能至?”,只带了半年,就不肯再教,也不准他再问。
他也无颜向人提起。
跟随唐国公征战以来,他为了护主,无数次受伤,无数次与死神擦身而过。
每次受伤,他都想着可以回终南山找师父。
结果,却是在行走不便不能再上战场厮杀的时候,得到了师父的消息。
简直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舒心的了。
他的腿,有救了。
真是天助我也。
马郎中好奇:“周大人,可否将这‘好极’分给我们也高兴高兴?”
周正义卖关子:“暂时不能说。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陈博士不依:“我说周大人,你把这战术也用在我们身上了啊?”
周正义笑道:“能用在陈博士身上,那就是我的战术见效了,哈哈。”
周正义现在虽然是文官,笑起来却把武将的豪爽表露无遗。
整个雅间都是他的笑声。
所有人都跟着笑起来。
雅间里的气氛,变得更像自家家宴,亲昵感浓得化不开。
章锦婳本来还有点点的紧张和抗拒,都被这一屋子的笑声给化得无影无踪。
张婶无意中的一句玩笑“周家人又不是你婆家人”,让章锦婳略感委屈,她解释说自己只是对周子瑜的家人是爱屋及乌的时候,张婶笑得更欢了。
章锦婳觉得让张婶误会了自己,都是自己不会说话的缘故,顿时闷闷不乐。
以至于她看到周大人进来的时候,表情淡得不能再淡,就是为了向张婶他们表明自己要跟客人划清界线。
章锦婳的目标是马郎中,她听竹青说了马郎中是在礼部分管医药的时候,就开始留心。
她配制的伤药,就是想从马郎中这里打开突破口。
她没想到,周子瑜的父亲,与马郎中交情如此深厚,竟然还是自己的师叔。
真是天助我也。
陈博士的夫人与周正义的夫人是表姐妹,两家来往极为频密。
周正义越是不说,越是激起了陈博士的好奇心,以他对周正义的了解,以他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研究精神,将目标转向章锦婳,绝对能找到答案。
“请问,贵馆的茶水里可是添加了什么笑料?周大人何故会笑得如此开怀?”
章锦婳抿唇笑了一下,才道:“或许周大人是看到‘舒心’二字罢。”
陈博士果然站起身来,近前去看字轴:“这是谁写的?怎么落款都没有?”
不等章锦婳回答,又道:“虽然没有落款,笔画也不算周正,却是看得我心花怒放啊,的确是好字,好字啊!”
走回座位上,又调侃周正义:“你站到字跟前去看看,说不定从此就舒心畅快了,哈哈。”
周正义真的站起来,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的挪过去。
站在“舒心”字轴前方,看了一会儿,伸出手去,小心翼翼的触碰墨迹。
马郎中起身站在旁边,看起来像是看字轴,眼角的余光却在留心周正义的一举一动,准备着随时搀扶周正义。
章锦婳看着周正义的走路姿势,很明显是断骨的地方歪了,站立的时候,重心在右脚,长袍遮住了还看不出来,一走路就一高一低的,左脚完全不能受力,十分的辛苦。
而周正义,此时却在支棱着全副的注意力,不着痕迹的在观察章锦婳。
他认出了师父孙圣手的字迹,才故意地主动地透露了那么多信息,可这个锦儿却没有喜形于色,也没有上前来喊他师叔。
还是说,师父就在这杏林馆?
这个猜测,让周正义激动起来,
他要看看,除了字,除了茶,还有什么让他惊喜的。
周正义不知道的是,以药入膳食,以膳食为药,不过就是这几年的事,而且还是因为锦儿的情况特殊,才灵机一动想出来的。
他长出一口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