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香闺[封推]-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知金氏却似乎没什么意见。
    “孙媳谨遵老太君之意。”
    金氏福礼下拜,郑氏脸上露出被拆台的屈辱感。
    见不得她们这番模样,老太君磕磕桌子让她们回去。
    “都没吃晚膳吧?我这儿的饭菜你们反正都是瞧不上的,还是各自回去你们院儿吃。”
    二丫便上前来送客。
    郑氏走路都歪歪扭扭的,引得旁边丫鬟来扶。她走了一路。便瞪了金氏一路。
    “你到底怎么想的!”眼瞧着婆媳两人要分路走了,郑氏终于是忍不住冲着金氏咆哮了起来。
    “这家我管了几十年了,让我就这么交出去?!”
    金氏奇怪地看向郑氏:“母亲一直也没怎么管家,老太君要收回这权,您不同意只管同老太君说。冲儿媳发脾气也不顶用啊。”
    “你!”
    郑氏大怒,手指着金氏:“你个吃里扒外的……”
    “母亲慎言。”金氏脸上挂着淡淡的笑:“老太君收权管家,可她到底年纪摆在那儿,总是力不从心的。母亲您呢,是堂堂辅国公府的国公夫人,老太君收回去的东西,总还会还给您的。如今顺了老太君的意,她也能对母亲好些不是?”
    金氏并不觉得老太君收了管家权去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她一个几十年只知道伺候田土的老太太,便是将这权交给她,她能管些什么?
    再者说,这几十年,府里伺候的人可都换了一拨又一拨,听从的要么是郑氏这个主子,要么是她这个主子,老太君可没什么得力的人用。
    给了她,她自己还得还回来。
    金氏露出志在必得的笑,给郑氏福了个礼:“母亲,宫里来了旨意,让儿媳去陪昭仪娘娘说话。儿媳还得好好准备准备呢,就不叨扰母亲了。”
    金氏恭敬有礼地离开,郑氏只能在原地指着她的背影低骂:“鼠目寸光!”

  ☆、第七十八章 大婚

两日后,大皇子窦昌泓大婚。
    这是宣德帝万乐年间第一桩皇子成亲的大喜事,有姜太后、宣德帝和萧皇后关注,礼部郑重相待,宫里上下都为此事而忙碌奔走,务必要将这桩婚事办得盛大、隆重,不出一丝纰漏。
    大皇子妃许氏比大皇子窦昌泓年长一岁,时年十五。端庄秀丽,谈吐娴雅。其父乃是翰林院掌院学士,论起来,还是邬老门生。
    大皇子在宫外的府邸虽已建成,但尚未挂匾。京中百姓多有议论,大皇子大婚后,这挂上去的匾额,指不定不是“敕造大皇子府”,而是“敕造某王府”。
    大皇子封王那可就是皇上一句话的事儿。
    再者说,大皇子学贯古今,聪慧俊彦,四位皇子之中他年岁最长,也最出彩。他若不封王,皇上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给自己儿子封王了。
    许家府邸附近已聚集了众多百姓,都等着看将来王妃出阁的盛况。
    ☆★☆★☆★
    此时的储秀宫,大皇子窦昌泓前来与丽婉仪辞别。
    丽婉仪是他的生母,拜别生母后,他还要前往坤宁宫去与他父皇母后辞行,然后才能出宫迎新妇。
    丽婉仪扶起他,微微湿了眼眶。
    知道母子二人要说悄悄话,一众嬷嬷、女官、宫女全都退了下去。
    “大皇子今日娶亲,可就是大人了。”丽婉仪轻轻拍着窦昌泓的手,颇为感慨。
    “待娶了皇子妃后,许也只在宫里住上一段日子,便要出宫去新府。你也去瞧过了新府邸了吧?可还满意?”
    窦昌泓点点头:“一应亭台楼阁,绣闼雕甍,屋宇器具,儿子都很满意。建府工匠很用心,待入住新府后,儿子也会下拨一些赏赐。”
    丽婉仪赞同地点头。又仔细用眼睛描画了下儿子的五官。
    这孩子继承了她的美貌,虽是男儿,却显得过于美艳,雌雄难辨。这般相貌……也不知道对他将来的前程是否有影响。
    但不管如何。能有个极似自己的儿子,丽婉仪是十分喜悦的。
    “母妃没见过大皇子妃的真切模样,只瞧过画像,还算清雅秀丽。不过翰林学士之女,相貌倒在其次了,重要的是她自小受的教导,定能成为你的贤良内助。”
    丽婉仪拍拍窦昌泓的手:“待她过门,你可要好好对他。”
    邬老之后,许翰林在文臣当中也算是名列前茅的。再过些年,谁说不会是文臣之首呢?
    窦昌泓只一应点头。
    丽婉仪嘱咐了又嘱咐。眼见着时辰差不多了,再耽搁下去可会延误迎亲的吉时,她这才送窦昌泓出储秀宫。
    然而窦昌泓临出宫门时,却转身轻声问丽婉仪。
    “母妃,您对邬家那位姑娘。可曾觉得有一丝愧疚?”
    丽婉仪当场愣住,窦昌泓盯着她的眼睛须臾,终究垂下眼帘,转身踏步离开。
    望着儿子的背影,丽婉仪渐渐攥紧了拳头。
    身边的心腹嬷嬷扶住她,低声道:“娘娘,大皇子年纪还幼。并不知娘娘的苦心……待他大些,想必会明白娘娘的用心。”
    良久,丽婉仪方才重重点了点头。
    她不会后悔自己对那位邬姑娘的陷害。
    能以这么一个几可不计的代价,换取大皇子稳妥的封王,她不后悔。
    更何况,如今她在姜太后面前也算是得力之人。对大皇子来说,也是一份不可缺少的助益。
    为了儿子,让她做什么都行。
    丽婉仪的眼神渐渐坚定,她转过身,准备去抄抄佛经。希望菩萨保佑儿子能前程顺遂,无病无灾。
    ☆★☆★☆★
    钟粹宫中,金氏正陪着身怀六甲的邬陵桐说话。
    “今儿大皇子大婚,娘娘送了什么礼?”
    金氏坐在绣墩上,趋前问道。
    邬陵桐腹中孩儿堪堪五个月,小腹隆起,早期的不适已经都消失了,如今她吃得好,睡得香,在得知孩子极有可能是个皇子后,整个人更加容光焕发。
    听到金氏问,邬陵桐笑了一声:“送了一尊南海琉璃屏风,也就是图个意思。大皇子可不会稀罕我送的礼。”
    金氏略不在意地笑笑:“丽婉仪的出身不够好,大皇子再是出色,也没什么太大前途,将来顶多也就是个王爷。”
    邬陵桐附和地点点头,面上有些心不在焉。
    “娘娘在想什么?”金氏轻声道:“虽说皇上极为看重大皇子大婚一事,但娘娘也不必为此忧虑。这毕竟是皇上儿女当中头一个成亲的,皇上重视些也是人之常情。要臣妇说,皇上更为看重的,还是娘娘腹中的龙裔。今儿各宫娘娘都去贺喜了,皇上却特意给臣妇下旨,说娘娘心思郁结,让臣妇来陪娘娘说话,也不让娘娘奔波去给大皇子贺喜。”
    邬陵桐脸上便露出得意之色:“皇上恩宠,是我的福气。”
    金氏掩唇笑道:“也是我们邬家的福气。”
    邬陵桐略略颔首,面上却又严肃起来。
    “母亲,有件事,女儿还想同您说说。”
    “娘娘有何事吩咐?”金氏忙问道。
    “八月的事……可还有些许转机?”
    邬陵桐看向金氏,微微蹙眉道:“这段日子,我一直在想此事。要说八月勾|引大皇子,我却是将信将疑的。二婶母的教导从来克己复礼,八月她胆子再大,也不该做出这等丑事。若要我说,或许是这宫里某人,借着八月之事打我的脸,下我的面子是真。”
    金氏也顺着邬陵桐的话细细思索了一轮。
    “娘娘的意思,臣妇明白。”金氏轻声道:“不瞒娘娘说,八月离开燕京时,她祖母也曾来过府里问责,臣妇听她话中之意,似乎也认为八月遭难恐怕与娘娘受宠脱不了干系。只是当时她言语逼迫,要娘娘在宫中彻查此事,还八月清白,臣妇想着这是给娘娘惹事,劳娘娘心忧,便给拒了。”
    金氏顿了顿:“为此,从那时起整个西府都未曾再与东府往来。”
    邬陵桐不甚在意:“这不算什么,到底是同姓一家,毗邻而居,邬家分府未分家,关系又断不了。”
    邬陵桐食指磕了磕桌:“我倒是觉得,母亲可帮着接八月回来。大皇子大婚这段时日,宫中对八月的流言又扬了起来,八月的名声或许确是受了些流言所损,但我们邬家可是有分量的。我再同皇上说说,在他面前哭上两句,不怕皇上不应。”
    金氏有些听不明白:“娘娘在皇上面前……是要哭求什么?”
    “哭求什么?”邬陵桐笑了一声:“母亲可是在跟我装傻?自然是求皇上给大皇子赐个侧妃了。”
    “这……”
    金氏有些不乐意:“何必帮着西府的人铺路……”
    “母亲。”邬陵桐不满地低叫了一声:“母亲可别做那鼠目寸光之人。我若是有十个八个亲兄弟姐妹,哪怕是同个祖父的堂兄弟姐妹,我也不会拉拔西府的人。可谁让我们东府人少呢?”
    金氏讪讪地笑了笑。
    “祖父在朝中没什么建树,左不过就是顶着爵位领岁俸,除此之外,对我有什么助益?叔祖父倒是在朝中很是说得上话,可他也没了实职,人也到底老了,人走茶凉的道理不用我说母亲也该知道吧?过个几年,怕是他也说不上什么话了。父亲和几个叔父也都没什么大出息,我不拉拢几个姐妹,又能怎么办?”
    邬陵桐暗哼一声:“陵桃今后是陈王妃,要是八月能做皇子侧妃,她们拉拢了陈王和大皇子,我也多点儿胜算。辈分上么,是有些乱,但皇家也不是没有过先例。这几年再让叔祖父好好提拔提拔我们邬家儿郎,宫里我再使点儿计谋……”
    邬陵桐低下声来:“母亲懂我说的意思。”
    金氏看着邬陵桐,真为自己这胸有沟壑的女儿自豪。
    这当然是一条险路,但富贵险中求,要是连这点儿冒险的胆量都没有,那也注定永远拔不了头筹。
    金氏重重点头:“一切依娘娘的意思。”
    顿了顿,金氏却忧心道:“可,许家难保不会拥立大皇子,八月这步棋,会不会是步废棋?”
    “母亲认为她还有别的用处?”邬陵桐叹笑一声:“大皇子母族势力太小,大皇子妃许氏出自翰林许家,许家是清流,皇位更迭时不会站位,大皇子最好的选择便是拥立新君。八月但凡有一点儿本事,也该拉着大皇子朝我这边儿靠了。”
    “既如此,那……臣妇这就安排接八月回来之事。”
    邬陵桐点了点头,伸手抚了抚隆起的腹部:“皇儿可要争气,母妃一定会将天下最好的都捧到你面前来。”
    金氏也盯着邬陵桐的肚子:“娘娘腹中定然是个小皇子。”
    邬陵桐志在必得地一笑。
    然而转眼她却又瞪向金氏:“母亲,陵柳的婚事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做事一向不会给人留话柄,怎么会给陵柳安排个商户的夫家?你可知自消息传出的这些日子,宫里明着暗着在我面前提这件事的人有多少?我脸都要被这门亲事给丢光了。”
    金氏无奈苦笑:“若有更好的办法,臣妇也不会这般……”

  ☆、第七十九章 应允

听金氏话中之意,这当中似乎另有隐情。
    邬陵桐微微坐直了身体,问道:“到底是何原因?”
    金氏叹息:“娘娘也知道那死妮子是个什么性子,早前臣妇为她选的公卿之家,她要么嫌人年纪大,要么嫌人出身低,田姨娘也是个拎不清事儿的,见娘娘入宫荣华富贵,她憋着一口气也要和臣妇相较一个高下。这般挑挑拣拣,那妮子年纪大了,本就不好说人家。”
    “再是不好说人家,许个寒门士子总还是行的,怎么就偏偏选了个商户?”
    邬陵桃皱了眉,脑中灵光一闪:“莫不是她不小心被那商户瞧了身子?”
    联想起邬陵桃和陈王的婚事由来,邬陵桐少不得往这上边思索。
    金氏暗暗咬了咬牙:“若只是这般,那便也罢了。可她……”
    金氏压低了声:“她错把鱼目当珍珠,自己贴上去,还以为钓了个金龟婿,结果……”
    邬陵桐顿时惊怒道:“她倒贴的?!”
    金氏赶忙伸手示意她噤声。
    “那商户名叫钱良明,在南方也是首屈一指的巨贾,做的是茶叶生意,这当中利润当然可观,家底儿自然也厚,和娘娘您四姑母夫家亦是交好。您父亲想着多结交些朋友,便把他请到家中来做客,想着往后与他许还有合作之机,对他便也殷勤。哪知那妮子只凭这便以为那姓钱的是大人物,竟就这般上了心,自作主张……”
    金氏说不下去,叹了一声:“事后那妮子便咬死了称是那姓钱的轻薄于她,姓钱的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倒也乐得捡这么一便宜,当着臣妇几人的面便说会娶了那妮子,也允诺了会给一笔丰厚聘礼,万不会辱没了我们辅国公府。事到如今。我们也只能应了这门亲事了。那妮子已不是完璧之身,还能嫁谁?”
    邬陵桐狠狠地一拍桌:“她怎么就不去死呢!”
    “娘娘当臣妇没想过这招?”金氏无奈地道:“可她死了,对咱们也没什么好处。她嫁去南方,好歹咱们还能得一笔不菲聘金。钱家财大气粗。要娶我们辅国公府的女儿,即便是个庶出,那也不能敷衍了事不是?更何况,田姨娘整日盯着,臣妇也不好下手。”
    “那她自个儿知道那姓钱的出身商贾,还能愿意嫁?”
    “不嫁有什么法子……”金氏冷笑一声:“她知晓姓钱的空有财富,没有权势,嚎哭了两天两夜。哭过之后又闹,田姨娘那个蠢妇,也跟着闹。这次臣妇可没由着她们撒泼。一人赏了几巴掌,告诉她们不嫁就去死。她们倒也是贪生怕死,再不敢闹腾了。如今她们母女都被臣妇关了起来,就等着把邬陵柳给嫁出去。”
    金氏阴冷地咬牙:“等邬陵柳出了阁,就剩个田姨娘了……”
    这些年有郑氏护着。金氏真拿田姨娘没办法,只能任由她在自己面前蹦跶,还要忍受她在郑氏和大老爷面前时不时上眼药。
    金氏已经忍了十几年了。
    邬陵桐闷闷一叹:“她这做的叫什么事儿……可是母亲,她嫁商贾,到底对辅国公府名声有碍。”
    “娘娘放心。”金氏安抚邬陵桐道:“现下京中诸权贵私底下都言我们辅国公府是卖女儿,那臣妇这次就卖给他们瞧瞧。钱家下的聘,臣妇定要让这聘礼在京中转上一圈儿。让他们都瞧瞧钱家有多重视这门亲事。待邬陵柳出阁,我再送她十里红妆……”
    “母亲!”
    邬陵桐一听此言,顿时不悦。
    金氏笑了笑:“娘娘放心,臣妇当然不会给邬陵柳丰厚陪嫁。左右这一路上她也不能将嫁妆箱子给打开来验。等娶亲队伍到了南方,她自然知道我没给她多少陪嫁。到那时候她哪还能闹腾?还不是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可这如何能作假?”邬陵桐心下一松,却还是忍不住皱眉:“嫁妆随着迎亲队不也要在京中转上一圈儿么?”
    “人们瞧嫁妆多寡。端看那抬嫁妆箱子的扁担压没压弯,看那运嫁妆箱子的马车车辙深不深。这要作假也好办,箱子里搁几个沉甸甸的石头就行。至于那摆在面上的东西,能被人瞧见的,那就是她所有的嫁妆了。”
    金氏暗哼:“田姨娘这些年暗地里给臣妇下了多少绊子?这次轮到她女儿的终身大事。臣妇不好好地‘尽心’可怎么行?”
    邬陵桐略想一轮,倒也作罢。
    “既如此,陪嫁过去的丫鬟婆子母亲还是要选几个得力的。她在南方若是有什么举动,母亲也能知道提前预知一二。”
    “这是当然。”
    金氏汇报了一番东西两府的情况,又关心起邬陵桐的身子来。
    她对这个外孙子的渴望,已经超出了对亲孙子的期盼。
    ☆★☆★☆★
    贺氏同裴氏、顾氏两人去许翰林家吃了一顿酒席便回来了。
    许家嫁女,许的是龙子皇孙,许翰林脸上有光,大摆筵席。往日交好的朝臣自不必说,便是那没什么交情的,也送了礼来讨一杯喜酒喝,攀攀大皇子岳父的关系。
    大皇子妃闺名许静珊,贺氏去瞧了这待嫁的新娘子,夸了句灵秀。
    她心里忍不住将邬八月和许静珊相比,不得不承认八月比不得许家姑娘娴静。
    许氏母亲郭氏和贺氏也不过点头之交,关于邬八月勾|引大皇子的传言,郭氏也听过一耳朵。
    但郭氏是不信的,她也告诫过许静珊,让她莫要轻信这等流言,因此事同大皇子生隙。
    再打听到邬家姑娘随父同往漠北的消息,郭氏还鞠了一把同情泪。
    所以待见到贺氏,郭氏表现得十分热情友好,一席之后,贺氏竟还交上了郭氏这个朋友。
    贺氏自然也会掂量,郭氏是不是借此在她面前显摆炫耀,以此侮辱于她。但想想自己和郭氏没甚交集,又素来听说这位翰林夫人为人正派,性子直爽,想必也不可能同她虚以委蛇,便将这担忧也给放了下去。
    回了邬府,贺氏三妯娌前去给段氏请安。
    没想到老太爷这时候竟然也在老太太房里。
    “……罢了,便是接回来,也把她嫁远些。”
    贺氏挨近门帘只听到老太爷说了这么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