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载云烟-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老夫人笑笑,对着沈玉柔问道:“可是柔儿身边的丫鬟,我从前倒是没留意到。”
  沈玉柔正要回答,便听一旁的二夫人杨氏已经说道:“若是玉柔身边的丫鬟,老夫人怎么会不记得,这丫鬟是仲彦身边的笔墨丫鬟心儿。”
  岳老夫人望着心儿,点了点头,心儿便上前款款施了礼,说道:“奴婢心儿给老夫人、夫人请安。”
  岳老夫人微笑着点了点头,对心儿招了招手,说:“过来,孩子,让我好好瞧瞧。”
  心儿只得上前两步,站在岳老夫人面前。
  岳老夫人上上下下将她打量了几番,越看心中越暗暗纳罕:这小丫鬟与穆家的两位小姐年轻时的模样十分相似,都是小脸庞,皮肤同样白皙无暇,尤其是那双杏眼,目光清澈、波澜不惊,看到这双眼睛,就如同看到了当年的梨乔和梨苏。
  岳老夫人心中纳罕,缓缓说道:“真是个清秀的丫头,今年多大了?”
  心儿轻声答道:“禀老夫人,奴婢今年十五岁。”
  “你爹娘可还在?这么俊俏的模样,他们怎舍得你当丫鬟?”岳老夫人继续问道。
  心儿不妨她问到自己的身世,便答道:“回老夫人的话,奴婢父母都已经不在了。”
  岳老夫人面露不忍,伸出双手握起心儿的双手仔细瞧了瞧,只见她双手白皙、十指纤长,手腕上各戴着一个羊脂玉的镯子,岳老夫人仔细瞧了瞧这镯子,心中不由一怔,这正是那年宫中皇后娘娘赏赐给岳家的,大小姐沈玉柔及笄时,她便送与她的,没想到她竟把这么贵重的镯子送给了面前这个小丫鬟,可见这丫鬟不同于旁人。
  岳老夫人心中琢磨着,面上却不露声色,只松了握着心儿的手,对一旁的岳夫人说:“你瞧,我们岳府的丫鬟竟挑不出个能及上她的。”
  岳夫人也打量了一番心儿,倒确实是个容貌上等的丫鬟,又瞧见岳老夫人面露怜惜,便说道:“确实是个出众的,母亲方才还在怪我没养出像玉柔一般的孙女,一转眼倒又瞧上了沈府的丫鬟。”
  众人都笑了起来,二夫人杨氏忙说道:“这倒好办,若是老夫人喜欢,明日便给老夫人送过去,能在老夫人身边伺候,也算是这丫头的造化了。”
  岳老夫人笑笑,说:“被你们这么一说,我这老婆子倒是个日日惦记旁人东西的人了。”众人又是一阵笑。
  心儿垂着头,略有些局促了起来,见众人只顾着说笑,不再望着自己,便欲往后退,不妨又被岳老夫人一把抓住了手,心儿不禁抬眼朝她望去。
  岳老夫人面容慈祥,微微笑着望着自己,说:“送到岳府,我可不敢受,省得你们说我为老不尊,日日惦记着别人的好东西。不过我倒是真心喜欢这丫头,许是我们二人有缘,我今日来也没带什么东西,倒是有串常戴的念珠,送与你吧,算是见面礼。”说着,便从手腕上褪下一串小叶紫檀念珠手串来,便要塞到心儿的手中。
  一时众人都怔住了,都听说岳老夫人信佛宅心仁厚,但见到小丫鬟心生喜欢便把常戴的念珠送与她,倒还是让众人吃了一惊。
  二夫人杨氏忙说道:“都说老夫人平素吃斋念佛,如今倒真成了菩萨了,这么贵重的手串,她这个小丫鬟怎敢收下?”
  岳老夫人摆摆手,说:“佛讲佛缘,人也讲眼缘,我第一眼见到她,便觉得亲切,这便是有缘的,不过是串念珠而已,收下又何妨?”
  心儿心中疑惑,不明白为何岳老夫人会觉得与自己有眼缘,还送了常戴的念珠给自己。她仍不敢收,便说道:“能入得了老夫人的眼,奴婢已觉受宠若惊,如此贵重的手串,又是老夫人随身的物品,奴婢并不敢受。”
  岳老夫人拉过心儿的手,将手串套在她略有些瘦弱的手腕上,说:“心儿姑娘若是不肯收,便是不愿与我这个老婆子亲近了。”
  众人听她这么一说,便知她是执意如此,一旁的岳夫人便说道:“既然老夫人看着喜欢,你收了便是了,日后有机会,也随着沈夫人和二夫人到岳府来陪老夫人说说话,也算是不枉费老夫人的心意。”
  心儿无法,只得谢过了将手串收下了。
  一直没有开口的沈玉柔缓缓说道:“难得老夫人喜欢,心儿若是心中不安,日后倒是可以做些针线送给老夫人,心儿手巧,老夫人定会喜欢。”
  心儿便点头说道:“奴婢谢过老夫人,还望老夫人不嫌弃奴婢针线粗鄙。”
  岳老夫人点了点头,说:“那有劳心儿姑娘了。”
  几人正说着,便见喜娘走了进来,说:“老夫人,各位夫人,大小姐,吉时快到了。”
  众人闻言,忙各自起身,嘱咐了沈玉柔几句后便离了落樱坞。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夫人出场了哦~~谢谢各位小主的打赏和评论~~~~

  ☆、出阁

  众人都离开之后的落樱坞; 一下子显得冷清起来,心儿瞧着大小姐沈玉柔一人坐在这空落落的屋内,心中忽涌上几分不舍来,都知她日后要嫁去王府; 却不知她心中是否欢喜。
  沈玉柔望了望心儿; 说道:“岳老夫人本就是慈悲心肠; 虽淑瑶姐姐这个嫡亲的孙女,可淑瑶姐姐年纪比世子爷还大,早早便嫁了,因此岳老夫人最喜欢清秀娴静的女孩子。今日她将念珠送与你; 或许心眼里是真的喜欢你,日后你若是得空了便给老夫人做个抹额吧,也算是为我给老夫人尽孝了。”说到这里,她的眼眶又红了起来。
  心儿忙说道:“大小姐放心,奴婢定不会辜负老夫人和大小姐的心意。”
  沈玉柔点了点头; 忍着眼泪不再说话。喜娘见她眼睛红红的,脸上仍有泪痕,便知道是刚哭过的缘由,便忙重新给她匀了粉上了胭脂; 整张脸才显得出几分娇艳来。
  心儿恐她又哭了起来; 忙说道:“那奴婢先告辞了,出来的也久了。”
  沈玉柔挤出一丝笑来,对心儿点了点头,心儿便望了她一眼; 匆匆转身出了落樱坞。
  刚走出几步,她眼泪便落了下来,心中五味陈杂,既为沈玉柔而悲哀,又想到了自己的身世,不知将来自己会嫁与何人又以什么身份出嫁,心中一时感慨,直到了玉藕轩才止了泪。
  回到玉藕轩后,心儿便把手腕上的玉镯与念珠手串褪了下来,用帕子包好了仔细收在箱笼里。
  不多时,便听到鼓乐阵阵,便知是安亲王前来迎亲了,黄鹂、黄莺随着丫鬟们去看热闹了,心儿只一个人留在玉藕轩里,她不愿瞧到大小姐沈玉柔红着眼睛的模样。随着这渐渐远去的鼓乐声,大小姐沈玉柔便离开了自小长大的沈府,去一个全然不知的王府,嫁与一位素未谋面的王爷,她的一生从此便交于他的手中。
  想到这里,心儿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若是大小姐嫁与岳明屹,或许她今日便不会落那么多泪了。她又想到了岳明屹,不知他在西北一切可还好。自己答应他的鸳鸯帕,还没有动手去做,如今沈玉柔已出嫁,而他更不知何日才会成亲,又不知是哪家小姐会嫁与他这清冷之人。
  正当她胡思乱想的时候,黄莺、黄鹂二人说笑着回来了。心儿忙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忙迎了二人上去。
  黄鹂见到心儿,便说:“心儿,你今日没去瞧到王爷,可真是可惜了。”
  心儿抬眼望向黄鹂,黄鹂“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二爷那日说的可真是没错,这安亲王果然是玉树临风、仪表堂堂。竟把我们府上的大爷、二爷都比下去了。”
  她见心儿一脸好奇,便接着说:“若论相貌,能把咱们府上大爷比下去的可没几个,这王爷竟比大爷多了几分俊朗英武,倒显得大爷过于温柔软弱了些,竟把大爷也比下去了。”
  心儿听她说的有趣,便问道:“那比二爷又如何?”
  “二爷?”黄鹂略想了想,说道,“二爷虽也算是一表人才,但在王爷身旁,倒显得孩子气了些。”说到这里,黄鹂忽的想到了什么,压低声音对二人说:“我今日还偷偷瞧见了一个人。”
  心儿不解,问:“可是见到了何人,还需这般神神秘秘?”
  黄鹂一笑,轻轻用帕子遮了嘴,还未开口,两颊上倒先飞起两片红晕来,她抿着嘴,半晌才说:“我今日瞧见了二夫人的侄子,杨家二爷。”
  心儿眼前浮现起杨墨那张俊逸的面孔来,又想到上次在外园那群丫鬟们既欢喜又羞怯的模样,不由得轻轻一笑。
  黄鹂见她不说话,只抿着嘴笑,以为她在笑自己,心中有些急了起来,忙问道:“心儿你笑什么,你可是没见过杨家二爷的俊俏模样,若是见过了,定然会像我这般。”
  心儿忙收了笑,说道:“我并不是在笑姐姐,只是想到了那日在外园瞧见一群丫鬟们都齐齐地望着一个人,我也瞧了一眼,原来正是在望着这位爷,众人面上的神色可都与姐姐这神色一般。”
  三人不由得都笑了起来,一旁的黄莺伸出手指戳着黄鹂的额头,说道:“你呀,方才还哭哭啼啼,转眼瞧见了杨家二爷,眼睛便都直了,哪里还顾得上哭?”
  心儿仔细一看,黄鹂、黄莺二人果然都红着眼眶。心儿便问道:“好端端的,怎么都红着眼眶?”
  黄鹂坐了下来,说道:“大小姐出嫁,落棋、落墨、落蕊、落痕几个便也跟着大小姐去了王府。你知道我们几人素来交好,今日一别,更不知日后何时才能相见了。”说着,眼睛又红了起来。
  心儿心中本就伤感,如今见到黄鹂红了眼睛,也不由得鼻子一酸。三人便都不再说话,只低头各自想着心事。
  就在这时,只听帘子一动,便听到二爷沈仲彦的声音响起:“你们几个怎么静悄悄的坐在这里?我还当是屋子里没人呢。”
  三人听到他的声音,忙拭了眼泪站起身来。
  沈仲彦见三人都哭过的样子,不由得一怔,问道:“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都哭了起来?可是拌过嘴了?”
  黄鹂不由得“扑哧”一声破涕为笑,说:“二爷还当我们几个是几岁的小丫头呢,闲来便是吵架拌嘴。”
  沈仲彦仍不解,问到:“那如何三个人都哭了起来?”
  黄莺捧了茶来,递到他手中,说:“不过是今日见到落棋她们几个随着大小姐去了王府,想到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一时心中不忍,便才落了泪,不想被二爷瞧见了。”
  沈仲彦才明白几人的心事,点了点头,说:“也是,你们几人一向亲近,如今便要分开,难免要感伤落泪。”他转头望向心儿,便问道:“心儿难道也是为了日后见不到落棋她们难过?”
  心儿一笑,说道:“奴婢入府晚,虽与各位姐姐的情分不及黄鹂、黄莺姐姐这般深厚,但也不忍见人离别,想到大小姐日后便离了沈府,一时也有些感伤。”
  沈仲彦想到了沈玉柔,也轻叹了口气,说道:“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聚喜离伤,世人皆是如此。我瞧见大姐也是红肿着眼睛,不知道哭了多久。”
  黄莺忙说道:“怎么二爷也跟着感伤起来了?谁说日后见不到了,不几日大小姐还要归宁回沈府,不就能见到了吗?”
  沈仲彦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众人见他似有些感伤起来,也都不再多说,只闲叙了几句便都回房歇下了。
  过了几日,便是亲王、亲王妃回沈府归宁之日,沈府便又热闹了起来。心儿与黄鹂、黄莺二人在玉藕轩收拾妥当,正打算去瞧瞧亲王妃沈玉柔,便看到陪嫁亲王妃的陪嫁丫鬟落棋走了过来,几人相见,心中既欢喜又感慨,忙让落棋坐下来。
  黄鹂忙问道:“你在王府可还好?王府的人可还好相处?”
  落棋抿着嘴笑了笑,说:“就你性子最急,这才进了王府没几日,连王府的门在哪里都不清楚,一时又如何知道王府的人好不好相处?”
  黄鹂也笑了,说:“我心里着急,我想这王府的规矩定然很多,下人恐怕也不少,怕你们去了受气。”
  落棋笑了笑,说:“我先前倒也是这么想,心中忐忑不安,如今去了几日,倒也还好,规矩虽然多,倒是人人都很和气,并不似那么难相处的。”
  黄鹂点了点头,说:“你好我们便就放心了。”
  心儿捧了茶递给落棋,问道:“那王妃可还好?”
  落棋接了茶,对心儿点了点头,说:“王爷待王妃很好,我们几个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黄鹂忙问道:“如何个好法?你倒是说来听听。”
  落棋搁下茶杯,说道:“若是要说,一时倒也说不出什么来,只是处处都觉得王爷是用了心的,竟没有半点做的不好的。比如说王府竟有一小片梅林,我听王府的丫鬟们说,是王爷得知王妃喜欢梅花,特命人移栽的,有红梅也有宫粉梅,连不常见的绿萼、玉蝶都有。你们说王爷是不是用了心的?”
  见三人都点了点头,落棋便继续说:“成亲第二人便要入宫觐见,王爷特意请了几位宫内的教引嬷嬷来教王妃宫里的礼仪规矩,极其细致,连皇后娘娘、贤妃娘娘的喜好都一一讲与王妃,听说王妃在宫内一切都顺遂,两位娘娘都很欢喜呢。”
  黄鹂说道:“那是王爷怕王妃失礼而已,并算不得是对王妃的好。”
  落棋轻轻一笑,说:“若是请教引嬷嬷不算得什么,那从宫中回来后,王爷亲自扶了王妃从轿撵上下来。”
  几人闻言,都低头抿嘴笑了起来,黄莺说道:“看来王爷对王妃倒还是很中意的。”
  落棋点了点头,眉眼带笑的说道:“都说王妃命格贵重,如今看来可是真是呢,嫁入王府不说,连王爷对王妃都是百般关爱,生怕王妃受了一点委屈。”众人便点头称是,心中既欢喜又羡慕。
  落棋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王府里还有一位小世子爷,倒是粉雕玉琢,惹人怜爱。”
  

  ☆、庆生

  “可是先王妃留下的那位小世子?”黄鹂问道。
  “正是; ”落棋说,“小世子出生便没见到过生母,一直都由乳母带着的,如今三四岁的摸样; 极其聪慧; 那日拜见王妃时; 一板一眼规规矩矩,一看便知素日王府教导甚严。说来也奇,这世子爷平日除了乳母谁抱都不肯,如今见了王妃倒是欢喜起来; 或许是口中叫了母亲,心中也亲近了,行了礼后竟径直跑到王妃身边。王妃性子柔顺,见了小世子如此亲近,心中也欢喜; 还抱在怀里说了好一会儿话呢。我们瞧见王爷面上也带了笑,许是心中也高兴呢。”
  众人不由得感慨了一番。
  半晌,心儿便问道:“那王妃心里可欢喜?”
  落棋望着心儿,略思量了思量; 说:“成亲这日王妃不忍离家; 心中难过,在路上还是哭了的,怕是王爷也看的出来,好在王爷性子温和; 倒是柔声劝慰了王妃一番。后面几日忙着入宫又要见各位宗亲,便只见王妃忙着,倒也看不出什么喜怒来。”
  黄鹂忙说道:“心儿,你若是想知道,自己去瞧瞧便是了,今日王妃不也回来了吗?”
  心儿抿嘴一笑,说:“我倒是真的很想去看看王妃呢。”
  落棋忙说道:“王妃正在正厅内,我走时大夫人正拉着王妃说话呢,你去看看罢。”
  心儿点了点头,说:“那姐姐们你们先说着话,我去看看便回来。”众人应了,她便转身往正厅去了。
  刚走到正厅门口,便见厅内众人簇拥着一袭华服的沈玉柔缓缓走了出来,心儿忙在廊下垂手站着,微微抬头望向沈玉柔,只见她仍同出嫁那日一般垂着眼睛,脸上瞧不出什么悲喜,只有红着的眼眶才隐隐透出几分无奈来。
  心儿心中不忍,便低下头,只眼见着沈玉柔那大红长裙下摆上夺目的金丝刺绣牡丹,随着她的步伐轻轻舞动,渐渐离了心儿的视线。心儿直到院子里的人都走了,才缓缓离了正厅。不管这王爷身份如何贵重,待她如何用心,只是他不是她心头上的那个人,恐怕一时也难走进她的心中,心儿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大小姐沈玉柔的婚事忙好,转眼便进了十一月。初一这日一早,二爷沈仲彦便从怀中摸出一枚赤金累丝点翠梨花发钗,趁众人不在悄悄递到了心儿手中。
  心儿只觉得手中一沉,便见多了一枚做工精致的赤金发钗,心儿抬眼便瞧见二爷沈仲彦正微笑着望着自己。
  见心儿目光中略有些吃惊,他笑笑,说:“我知今日是你的生辰,想了几日竟也不知送你什么好,那日忽见了这枚金钗,想你可能会喜欢,便买了来送与你,贺你生辰。”
  心儿轻轻触摸着钗头上的几朵累丝梨花,做工精湛、玲珑剔透,心中倒有些喜欢,可又恐价值不菲,便又有些犹豫了起来。
  沈仲彦见她轻触着金钗,低头不语,恐她不喜欢这钗,一时心中有些着急了起来,便柔声问道:“心儿可还喜欢这钗子?”
  心儿抬起头,对他微微一笑,说:“奴婢只是觉得这钗子做工精细,定然要不少银子。”
  沈仲彦听出她的担心,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