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秦氏有好女-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有点惭愧,安慰学生道:“我只是随便看看,不料妨碍你了。对不住,你继续写吧。”
  其他考生眼色复杂地左看右看,罗敷清清嗓子:“大家都写自己的,题量比较多,需要抓紧时间。”
  她第二道关于火针刺法的针灸题还没看到一半便被赶走了,心里很是不甘,遂状似无意地晃到最后一排去看香烛燃了多少,顺便瞅几眼考生的答法。
  这边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端端正正地写着“麻油满盏,灯草令多如大指许,丛其灯火烧针”,那边一个弱冠之年的青年磕磕绊绊地默写“先令他人烧针,医者临时用之”,而离她最近的胖子在念念有词““以针置火中分热,于三里穴,刺之微见血”……全部都是僵硬死板地往书里套原句。
  罗敷失望地转向下一题,正是她擅长的辨证施治。不得不说题目出的很有水平,从第三题开始,试卷成了一个整体,环环相接,均是针对一个病人。例如某地某人二月上旬得某病,给出指定药材,令诸生在三月前使其大体康复,并要求写出用猛药的后果。此种后果会成为夏季的病因,接连下一题便是令考生在夏秋时节彻底让病人康复。
  采取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后果,考生们得按照自己的思路和诊治方法一路写来。最难的是控制药效和时间,如果哪一个人超常发挥,在一月内就把病给一次性解决了,那后面的题当然是空白。她觉得这份试卷的出题人说不定能和她师父说上话,这训练的方式实在太像了,不由自主就想起小时候在玉霄山上过的年月。
  罗敷盯上了几个埋头写题的学生,他们答的都不错,可还是离她的标准尚有一段距离。她自己也一题题地在脑子里依次做过,有的地方也拿不准,就知这考验的是医师们的处理手段和应变,把学过的理由变成实际说清,成效倒是次要的。
  香很快燃了一半,考生们的额上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衣袖在桌面上摩擦的动静越来越大,像一群精力充沛的蚕虫在啃食桑叶。她揉了揉眼睛,刚想回到考官席上捡本书看,堂屋的门却倏然被推开了。
  刘可柔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对她道:“秦夫人,外面有人找,我先代你在这看一会儿。”
  罗敷疑惑问道:“什么人?在院子里?”
  刘可柔一手拍上背后一个不老实的脑袋:“乱看什么!你家里花钱让你在屋里考,可不是让你捧回个作弊美名的!”又和气道:“许是方公子的长随,可能是从前见过一次,面熟。”
  提到方家,罗敷便不得不想起司严和她说过的“要事”,瞪了无辜的刘可柔一眼。对方何等玲珑人物,自从上次他叫她到司严房里议事,得知谈的却并非自己口中的“考评”,便立即澄清是院使要他这么跟院判说的——大家都以为商谈的是考试评级,所以他自己也没多想。然院判从里面出来时怒形于色,他一时间就想了十个八个法子打算维持和院判来之不易的关系。
  罗敷这几天对他一直不冷不热的,她不相信刘可柔对司严为什么喊她的事情一点也不知情。此时她道了声谢,便径直走出了堂屋,留刘可柔一人整治欺负她眼神不好想趁机交头接耳的年轻学生。
  “进考场搜得那么严,你们还跟个没事人似的在考场上唧唧歪歪,莫非是觉得太医院的考试比不上科举一人一间房?真够给你们家族丢脸!”
  穿过摆着几十张桌椅的庭院,大门外寒风飒飒,却不见什么长随。以后那个热心下属说的话罗敷再也不信了。
  方琼站在一株高大的晚桂下,身形清减了不少,精致的眉眼处微微疲倦。
  他清隽雍容的气质其实和王放有些像,但多了几分天生的风流,如今奔波的风尘之色愈显,好像瑶池仙境里的公子把自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人间纷扰的烟火里。
  夺去了小侯爷的称呼,他是个纯粹的商人,让罗敷可以敏锐地察觉到他在这两个月里的变化。她上一面见这个人还是在侯府中,那时他半边衣袖都被鲜血染红了,却决然不回头看一眼,想必被从小到大的挚友伤透了心。
  方琼见人来到几步外,按了按眉心道:“秦夫人不必责怪凌御医,我让长随退下备车去了。我长话短说,方氏决意南下一趟,须带数名太医院的在值医官沿官道渡郢水,经过渝、栎两州和季阳府去南海教化地方。方氏已不在朝中行走,但各地惠民药局都刚刚起步,此时决不能出差错。司院判和你谈过,我怕你听不进去,又兼此事干系重大,于是顺路来了官署。”
  这个理由罗敷姑且就相信了,她想起与端阳侯府一签完合同,渝州就送来了大批的免费药材,千里之遥,方氏确然投入了很大手笔。现在没了爵位的撑腰,方琼要亲自走一次南边,是在情理之中。
  “公子对惠民药局看得为何这般重?”
  “家父遗愿。”
  遗愿?方继可是死在她面前的,她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个遗嘱?
  她笑道:“公子是至孝之人,老侯爷平生乐施好善,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能忧国忧民,实乃国朝之幸。记得方公子和我说起方氏要扶持药局的事情,还是二月份,一眨眼都这么久了。有公子这般勤勉,老侯爷应也无憾。”
  方琼立在她面前,听她煞有介事地说完,轻飘飘道:“国朝?”
  只这两个字,就扼杀了罗敷所有试探的心。她一个从山上下来国籍不明的医师,凭什么说得出“国朝之幸”?弄得她趋炎附势一样。
  方琼忽然不想给她一丁点面子,轻扯嘴角道:“秦夫人大概不知道,我最不喜的就是被人旁敲侧击,尤其是这种拙劣的套话。还是你认为,我不清楚你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
  罗敷尴尬地道:“对不住,我没有别的意思,冒犯公子了。”
  树叶随风飘落在地上,他看着她虽窘迫却依旧坦诚的眼睛,心中叹了一口气,不知怎么就说道:
  “扶持药局是我五年前就有的想法,父亲一直反对我经商,到明光三年才松口。我自认为做好的事,他不一定认为好,但仅有的一点共识,我必须尽力守住。秦夫人,你应该了解这种感觉。”
  罗敷闻言一怔,方琼话锋突转,但她字字都能听懂。他从说第一个字开始,就没有欺骗过她,纵然都是些不好听的话。
  “我向陛下要了太医院三个人,除你之外,还有张、余两位御医。此去数月,官署的职务由这次考评提拔的新御医补缺,等明年回来你们再内部调整。”
  罗敷拽了一片叶子在手中揉着,“公子既然不喜欢听我迂回说话,那么我是否可以问问,除了公子所提的考察各地的惠民药局外,陛下还布下了什么任务?”
  方琼眯了眯凤目,“我还真没想到秦夫人实话实说到这个地步。陛下确实下了指令,但秦夫人觉得,我会告诉一个仅仅有所牵扯的外人么?”
  罗敷侧首环顾四周,考生们在前院顶着太阳大写特写,院墙外远远地停了一架马车,上面用银线绘着方氏的冬青木族徽。
  “眼下没有旁人,公子若是仔细想想,告诉我并没有什么坏处。我知道的当然不算多,却与其他医官比起来绰绰有余,到时候不是……”
  方琼打断她的循循善诱,沉声道:“罗敷,我希望你能明白,日后我们若是告诉你,绝不是因你口中的无丝毫坏处。通常对于殷勤过头的人,你难不知用完了灭口才是最好的方法?”
  罗敷黑着脸道:“好像是啊。公子就当我没问吧,咱们都清静清静。”
  方琼冷笑道:“我做世子时就不指望你装出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现在连行礼都免了,你莫要告诉我今日请你出来说话还是唐突了你。”
  “啊,自然不会,绝对是我唐突了公子。”她极其顺溜地接上,转身就要回去。
  “站住。”
  罗敷停住脚步,望着他铁青的脸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方琼静默着等她开口服软。
  罗敷皱眉道:“对不住,公子还有事么?”见他只在风里孤零零地站着,脸上看不清是什么表情,终于说了句:“我知晓公子这两月来肯定过得不顺心,但不管外人怎么说,反正公子有自己认定的原则。经商竟侯爷遗愿是其一,陛下和公子的情谊也是其一,其余的我日后再不会问了,公子放心。”
  方琼一顿,将要出口讽刺的话在嗓子里绕了几圈,在她清泠泠的声音里消失无踪。
  “家父年轻时的志向便是悬壶济世。他从未和我说过,可当我从军中回京开府另住,事事不顺,惟有此事他未曾彻底阻拦。罗敷,你那天应该已看出他沉疴多年,心病甚重,这些年他做的事,我无法用仅仅十几个惠民药局来弥补,但他一定要我眼睁睁看着他落得那样一个结果,我别无他法,只能事后让他得一个安生。”
  他的语气如同一条缓缓流淌的河,冷静中带着一丝隐隐的悲戚。
  罗敷不太会安慰人,但她想方琼素来对别人不冷不热的,却对她不加掩饰地道来家里私事,估计真的是很伤心才对。
  “公子说的我都明白,我会让医官们好好协助方氏的,不会想其他。”
  方琼见目的已经达到,薄唇弯了弯,状似不经意地道:
  “秦夫人家里还有长辈么?”
  他的嗓音极为好听,略夹了些沙哑,显得十分柔和怅然。罗敷愣愣地就要答,蓦地反应过来,张嘴道:
  “没有了。”
  方琼眉梢一扬,漆黑的瞳孔流出点笑意,“这样么。我方才说秦夫人了解我的感受,竟是信口开河了。”
  罗敷难堪地圆场道:“逝者的意愿若能完成,自是要尽最大努力。家师在世时对我要求极严,那时年少不更事天天埋怨,时至今日才懂得长辈都是在为你打算。师父希望我凭一技之长过得好,他只有这一个遗愿罢了,这也是我的心愿。”
  方琼笑道:“没有人和秦夫人说过……你时至今日还是少不更事么?”
  罗敷瞠目结舌,他到底要表达什么?
  方琼屈起两根手指抵在下巴上又放下,像只在思考的狐狸,“还有一事,十九郎……陛下让你在冬至前后去几位大人家看诊,第一个就是肖侍郎家的千金,这个你比较熟。第二个是定国公府,其余若忙不过来,可叫御医替你去。”
  罗敷问道:“这是朝臣要开始摸清太医院情况了么?”
  方琼不应,又恢复了清傲态度,颔首道:“打扰秦夫人了,府中还有事处理,容在下先走一步。”
  他走出丈许远,罗敷方记起压在心底的话,高声道:
  “陛下一直很担心公子的伤,我跟陛下说公子无事,今日看来果真无事。”
  方琼背影渐远,他登上马车,撩起素色布帘望了她一眼,随后安稳地坐进车内。
  阳光安恬地洒进玻璃窗,他看着月白轻烟罗上涟漪般的光晕,许久不曾试着揣摩另一个人的心思。
  王放与他的关系没有疏远太多,她为什么庆幸呢?
  连他自己都不庆幸。


第68章 败家
  '番外'
  六年。
  又是大雪。
  我从雍宁宫里出来时,宫道已被雪覆盖了厚厚一层,压断的虬枝盘在雪地上,黑压压一片。
  这里向来没有宫人整理,我记得上次与宣泽打扫此处,用了整整一个下午。那天雨下得很大,祖母派了几个人拿着伞守在西宫门口,并不进来。她从不干涉我的习惯。
  大约是十年前的事了。
  祖母的身子现在已经十分差,我每每站在长青宫的暖阁里,脚下虽不迟疑,却不愿抬头直视她花白的头发和宽慰的笑容。她的皱纹在这两年一下子变得很多,我不在她身边数年,她好像也不怎么伤心,但我知道老人们的伤心,都是不会跟晚辈说的。人变老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我没有见过有人一夜之间青丝成雪,却觉得悲凉到深处,你不会去在意他外表的变化。那是一种从心底缓缓升腾出来的感觉,让人如同一脚踏进一个装满冰块的房间。
  我与宣泽在长青宫分别。九岁开始我们每年一同进入陆家军四个月,日日盼着能回洛阳,而当我们希望再看一眼那黑红相间、在寒风中飘展的军旗时,却知道那些经历过的漫长岁月终究是回不来了。
  宣泽站在殿外的台阶上,对我说:“十九郎,我很抱歉。”
  我看着飞旋的雪花落在他的肩上,语气平静地说道:“宣泽,如果你是我,你也不会想听见抱歉这两个字。”
  以我从前的脾气绝对不能说出这么冷静的话,小时候若有看不顺眼的地方,当着别人的面就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被我训斥过的人不敢反驳,一纸御状告到父亲那里,我便是罚跪先祖牌位的下场。七岁之后我就不用黄门拖走,自己一个人走到圆座跟前,连跪都不跪,倒连累宣泽看门,以防父亲带着阿公深夜来查。
  “我不知道侯爷会那么做。”他用手撑着额头,低垂的眉目有深深的痛苦,“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替宋家作伪证……我不信他只是为了防止宋家在生意场上的手越伸越长。”
  我扯了一下嘴角,“我也不信,你都不能理解,我更不能理解了。”
  宣泽看着我,“十九郎,陆将军被诬谋反一事,我和你一样痛心。我会让端阳侯府把欠你的奉还,今日只求你……以后不要做得太绝。”
  他比我在军营里多待两年,陆陆续续一直到今年的秋天。陆将军去世后我去找了祖母,和宣泽明洲一起进入了将领原在陆家军供职的西疆军。我明白他一直是个很重情义的人,我们都忘不了塞外高原上的落日,凛冽呼啸的北风,以及战马上的将军肃穆而包容的眼睛。
  我问道:“你可是觉得我和父亲越来越像了?”
  “他一夜之间除去了许多曾经最倚重的人,我等着看他后悔,可是他没有,他连一句话也没有对我解释。”
  “我不是他,宣泽,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像他那样。我做得出灭门诛族伤天害理的事,却不会挥霍一个人对我的信任。承奉三十二年他将洛阳用血洗了个遍,我不能保证以后不会采取相同的手段,但我不是他,真正的孤家寡人。”
  宣泽叹了一声:“你这样说,是要我代侯爷惭愧至死么?”
  我抬起袖子,六角的晶莹雪花在深衣上化开,留下一丝湿迹。宣泽从陆家覆灭之时就不再叫侯爷父亲,夹在中间已有四年。
  “你既有事,就快些出宫吧。 看这雪要下到明天早上。”
  宣泽第一次在私下里向我俯身行礼,拂去衣襟上散落的雪粒,快速走下了盖着薄冰的台阶。
  灰蒙蒙的天空下,母亲旧时的居所沉寂得连鸟都不会飞进来,逶迤的宫墙把这里围得像一座牢笼。
  尽管我只记得母亲抱着我时温柔美丽的样貌,却从宫中老人们那里听来她是一个多么善良而单纯的女子,善良而单纯,就意味着她注定命不久矣。
  我庆幸母亲在雍宁宫里的生活只持续到我七岁,她要是看到自己养父的家在五年后成了这副破败不堪的样子,肯定会受不了的。
  小路的尽头陆阿公在等我,他亲自来了一趟,撑着一把伞,手中还拿着一把。见我走到他跟前,身影越发佝偻,苍老的脸上展露出一个微笑。
  “殿下,陛下唤你到沉香殿里去。”
  我接过他手中的伞,淡淡道:“阿公,我母妃留下的人……”
  “都像老臣这个年纪了啊。”
  他接道。
  我这是明知故问,而阿公总是懂我的意思。也许像他这样阅历丰富的内臣,可以轻而易举地看穿我们的心,然后选择说与不说。
  于是我一路不再开口。
  风卷着雪片轻轻地落在伞上,细微的声音衬得伞外的世界格外荒凉,放眼望去,宫宇皆白,树影皆黑,天地俱静。
  *
  当今的圣上病的很重,沉香殿里却无一点药石之气。
  屋里的窗子都打开通风,冰冷而清爽的气流涌进来,炭炉里散发的热气几乎被逼了回去,兽嘴里袅袅上升的淡烟也被吹得散去。
  檐下的铁马叮叮当当地响,父亲斜躺在榻上,拿着一卷书目不转睛地看,仿佛没有听到通报的声音和我的脚步。
  我未跪,事实上自从陆卫两家被抄之后,我就很少面陛,跪的次数也就更少。
  父亲放下书,我扫了一眼,竟是一本词集。他年轻的时候有一副好皮相,流连京都闺秀花丛中却从不爱将就她们的爱好读诗词,现在闲下来,反倒什么都肯做了。
  “父皇召儿臣何事?”
  他半阖着眼眸,嗓音低沉:“和我说说你开春登基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
  剪烛的樊七吓得六神无主,噗通一下伏拜道:“陛下有神明护佑,福泽绵长,万不要说……万不要说这个呀!”
  我冷笑道:“都知担心什么,不是还有太上皇这个位置么!谁告诉你陛下福泽短了?”
  我让他这个唯一的侍从退下,待室内之余我们二人,方道:
  “尊皇后为皇太后,加封母妃。”
  他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