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陌上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吧!”蓁娘狠狠点头。
十七郎小声道:“我想送给王大娘…”
“什么?”
蓁娘怀疑自己听错了,潇娘面不改色,“你喜欢她?”
“什么?”
蓁娘又转头看阿姐,潇娘不理她,对十七郎道:“婶子不会同意你们俩的!”
十七郎脸色有些黯淡:“我会说服她的…”只是这话听起来有些底气不足。
潇娘不说话,蓁娘还在发懵,脑子里觉得晕乎乎的,十七郎怎么会喜欢大娘?
难怪那天采蘑菇来接自己时,他看起来就有些奇怪,可他好像没跟大娘接触过,怎么喜欢上人家的?
蓁娘想不通…
十七郎深吸口气,看着潇娘,诚恳道:“阿姐,你就让我试试吧!若是她也喜欢我,我一定会说服阿娘的!”
“你看村里的长辈们都喜欢她!阿娘也会喜欢的!”
潇娘默默沉思,好一会儿,才慢腾腾道:“这事你别让人知道了,别弄得人尽皆知,到时候你拍拍屁股走了,她还要做人呢!”
“嗯嗯!”十七郎欢喜的直点头,“我知道的!”
直到潇娘拿了只银手环给十七郎,他高兴的接过出了门,蓁娘才问起姐姐:“为什么十七兄会喜欢大娘啊?”
“我怎么知道!”
蓁娘继续问:“那你说婶子不同意又是什么意思?”
“是婶子不喜欢她做媳妇吗?可是大娘人很好的呀!”
一句接一句,潇娘从小最怕蓁娘问为什么,听到就头疼。
她耐心解释:“大娘人是很好,可她家负担太重了,婶子的性子你知道,她怎么会看得上大娘,十七郎一贯耳根子软,婶子眼睛一瞪他就不敢说话了!”
这倒也是,蓁娘细细琢磨这话,他们家不算富裕,可也不缺衣食,跟韩家门当户对的人家遍地都是。
十七兄若是跟大娘成了亲,这岳家的大小事情还不是要帮扶着,这样一来婶子又会不高兴…想明白这一点,蓁娘有些难过,大娘不光性子好,人也能干,可这能干都是环境逼出来的,她家八个人,晚饭就是一盆稀粥,一碗酱菜…潇娘把十七郎背回的柴放进厨房,蓁娘跟在她身后帮忙,“那你觉得十七兄能成功吗?”
“不会!”
“那你还给他手环,让他送给大娘!要是大娘也喜欢十七兄,婶子又不同意,那该怎么办?”蓁娘不解。
潇娘被问的没了耐心,“我知道他不会成功,给他手环只是让他吃闭门羹收收心,不然被人知道了又是风言风语…”
“为什么呀?”
潇娘懒得解释:“你自己想!”
蓁娘没听够,十分不高兴的嘟着嘴出了门,坐在门口想了半天,她实在想不明白这些弯弯绕绕,无聊的枯坐了片刻,还是决定去找树叶儿玩…临出门时潇娘喊了一声:“你出去别乱说!”
“知道啦…”蓁娘蹦蹦跳跳的出了门。
第二日,刚吃过早饭,长辈们都伺候庄稼去了,蓁娘被十七郎拉着躲到羊圈边说话,她很是奇怪:“做什么呢你?”
十七郎小心的拿出银手环,挠挠头,“我不好意思去找大娘,你帮我给她!”
蓁娘啧啧两声:“昨天你没给?”
十七郎不说话,只是脸上浮现出紧张的神色。
蓁娘见着他这样,觉得难以理解:“你喜欢人家,连送东西都不敢?”
十七郎挥挥手掩饰尴尬,“你别管,只管帮我给她!”
算什么男人!
蓁娘有些嫌弃,“那我见着她说什么?”
这个十七郎也不知道,“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她知道我的意思就行了…”
蓁娘接过手环点点头:“那我就帮帮你吧!”
十七郎拱手作揖嘴里道谢,蓁娘却在发愁:第一次做月老,该怎么做呢…她本打算去问问阿姐的意见,可阿祖在拉着她说话,给她讲嫁去赵家怎么为人处事,潇娘听得认认真真,蓁娘不便去打扰,揣着手环像揣了块碳。
她想来想去,决定直接上门好了,去了王大娘家,她却不在。
王阿娘说大娘去摘皂角了,蓁娘又去寻人,王大娘见了她很惊讶:“可是有什么事?没事你也不会来找我…”
蓁娘做贼心虚般嘿嘿笑,“没什么,就是问问你在做什么?”
王大娘手上不停歇,笑道:“摘点皂角,待会儿去洗衣裳!”
蓁娘灵机一动,赶紧道:“正好,我也有衣裳洗,咱们一起!”
“好啊!”王大娘乐得有个伴,两人说定了,蓁娘一阵风跑回家,胡乱拿了几件侄儿的脏衣裳,端着木盆去水井边。
王大娘正在指挥妹妹王二娘捣烂皂角,见着蓁娘来了,分了一半皂角给她洗衣裳。
一边搓洗一边聊天,蓁娘闲扯了几句,把话题引到自己的话头上,她道:“大娘,说实话,你娘着不着急你的婚事?”
“当然着急!”王大娘叹了口气,“她总是念叨拖累了我,有时说着说着就哭起来,我劝她别急,就是这会子我嫁了人,家里也放心不下,还是先别想那些…”
她一边说一边抹了点皂角碎搓袖口,蓁娘注意到大娘只搓了几下袖子就干净了,自己怎么搓也搓不好,大娘笑了一下,纠正她:“你手劲没用对…”
蓁娘嘿嘿笑了下,学着她的样子搓洗,她道:“你这么能干,谁娶了你真是有福气!”
她这话是真心实意的,大娘是个好女孩,以后定是个贤妻良母。
王大娘笑笑不说话,倒是王二娘颇为自豪道:“好多人都这么说呢!”
大娘轻轻瞪了眼妹妹,蓁娘笑道:“那你希不希望你阿姐出嫁?”
“不希望!”王二娘皱着眉摇摇头,“我舍不得阿姐离开我们!”
“是吗?我也舍不得我阿姐出嫁!”蓁娘小声道,她完全理解二娘的心情。
亲姐妹从小一起长大,突然有一日阿姐就成了别人家的人,不管她以后过的好不好,手足分离都是难以接受的。
王二娘听了蓁娘的话眼睛发亮,好像跟蓁娘有了同一个秘密,对此,王大娘装作没听见,蓁娘对二娘道:“那边是石头他们在玩游戏,你也去玩一会儿吧!”
王二娘有些雀跃,看向长姐,王大娘看了眼蓁娘,估摸着她有话要说,冲妹妹点点头,小丫头立刻欢快的跑了过去。
蓁娘看四下无人,直接开门见山道:“大娘,我十七兄很喜欢你…”
王大娘顿了一下,没想到蓁娘会说起这个,然而一瞬之后,她面色如常,仿佛没听见蓁娘的话,她道:“我知道,可我配不上他…”
蓁娘急急追问:“为什么?”
她忙掏出怀里的银手环,举在大娘面前:“这是十七兄让我送给你的!他对你是真心的!”
王大娘没有接,她看了眼手环,淡淡扬起嘴角,像看着一个天真的孩子一般看着蓁娘:“那他又会喜欢我多久呢?蓁蓁,对于我来说,我希望我的郎君是个顶梁柱一样的男人!”
“我虽然懂事,可我也有累的时候,我也想有个人能帮我撑一下…”
蓁娘默默收回手环,喏喏开口:“我从不知道…你是这样的想法…”
王大娘宽容一笑:“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你又怎么会知道…”
蓁娘看她娴熟的动作,以及粗糙的双手,从未这么心疼过,原来不是谁都愿意懂事的,也不是谁都有好运天真的…大娘不怕累不怕苦,她只需要一个有担当的人为她分担,粗茶淡饭也不怕。
相比之下,十七兄的行为全靠自己的一腔热血,全然没有顾及方方面面的问题。
他的确真心喜欢大娘,可他的喜欢却不能让大娘在背负重担前行中歇口气,蓁娘甚至连他为什么喜欢大娘都不清楚…她想起十七郎温吞吞的性子,还有他说起买手环时的红脸,仍旧想为他争取一把:“若十七兄能改变自己呢?”
王大娘只道:“难道你没听说过‘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蓁娘哑然,这就是没戏了,她心里为十七哥叹了口气,然后问道:“刚才你的话是说,你早就知道他喜欢你了吗?”
“嗯。”王大娘点头:“十七郎性格单纯,心里有什么都挂在脸上,他看着我的眼睛老是躲躲闪闪的,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蓁娘再一次叹气…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非傻白甜,另外虽然是唐朝背景,但很多地方并不严格,请勿考据!!!
第5章 回家
回家以后,她选择了一些话转达给十七郎,尽量不伤害到他,“大娘觉得你们的性格可能合不来…”
十七郎拒绝蓁娘递过来的手环,脸色比哭还难看,他黯然道:“我知道,是我没本事…”
蓁娘从未见过他这么难过的样子,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早已悄悄看了他们一会儿的潇娘突然出现,平静的开口:“不是你不好,更不是她不好,你从小就乖巧,对婶子的话言听计从,又是个好脾气!”
“或许你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你以为你喜欢大娘,以后对她也言听计从,这就是待她好了!”
“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要找个管你的,大娘也想找个人依靠,你们本就不是一路人…”
气氛一阵凝固,十七郎惨淡一笑,“或许你们都觉得我只是情窦初开,可我是真心的…”
“那天我砍柴手掌扎进木屑了,她正好路过,帮我拔出木屑,又帮我包扎好伤口,还嘱咐我别碰脏东西,她那样温柔善良,那个时候我就喜欢上她了…”
蓁娘和潇娘沉默,少年多情,只需那姑娘的一个眼神,一句话,感情便如杨柳拂水,不复平静。
然而世事总是难以遂人愿,否则世间哪有那么多哀声叹气…这件事家里只有蓁娘三姐弟知道,十七郎没有再提起过大娘,只是有些沉默,蓁娘知道他情绪低落,不再像以前一样跟他玩闹。
潇娘叹道:“阿婆说过,他呀!一辈子就是这样的性格,一辈子都要人管着,不然他就不知道怎么办!”
“若不是婶子太过强势,什么都要抓在手里,十七兄也不会是这样的性格!”蓁娘颇有些不满。
潇娘听了这话没有反驳,这只是一件小事,人生有长有短,妹妹怎么会知道,今日的难过在以后想起来,会不会觉得好笑…不管乡下的日子有多惬意,蓁娘还是在初四这天就开始跟着姐姐一起收拾东西,十五郎韩何一早就赶着牛车到了。
十七岁已经是大人了,十五郎两年前就在大房三伯父的推荐下在漕运码头上做了个登记管理的小活计。
他人又勤快嘴又甜,办事牢靠从不敷衍,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今天来接蓁娘他们,必是请了假来的,阿娘的生辰在初六,十五郎一个月才休息一天。
阿祖和伯父,还有五郎七郎拉着他问东问西的,蓁娘和阿姐要整理箱笼,还有一大堆要带回家的东西,伯娘还准备了几袋自己晒的菜干、果子和风干的野味。
茼娘和芮娘在乱糟糟的屋子里窜来窜去,不时翻翻行李,往里面塞些东西,屋里人来人去,蓁娘心里涌起不舍。
虽然每年都会来乡下住些日子,不过从阿姐开始说亲起就很少来了,家里的事情也多,要帮着阿婆和阿娘做事。
城里虽然热闹,不过从阿祖往下有八个祖父母,十几位叔伯婶娘几十个兄弟姐妹住在一起,的确拥挤了些。
不像在凤鸣村,空气好,地方开阔,也没有钟鼓叫卖声,只有虫鸟鸡犬的叫声。
阿祖年纪大了,四个儿子,按理应该跟着长子,不过曾祖父去世之后,四个祖父就分了家,阿祖想孙儿重孙,因此每年每家轮流奉养。
今年就轮到了凤鸣村的二阿翁家,所以这次不会跟着蓁娘他们回城里。
第二日天刚亮,十七郎赶着牛喝了水喂了草套上车,十五郎把东西一件一件放在车上。
王大娘和林四娘树叶儿还有树枝儿来送行,十七郎见着大娘脸上有些不自在,大娘却毫不在意,照旧跟他打招呼。
几个小娘子围成一圈道别,树叶儿给了蓁娘一双麻鞋,有些嫌弃的开口:“回家去好好看看我是怎么做的,你编的鞋可真难看…”
蓁娘不满的嘟了嘴,两人争了几句嘴,然后树叶儿有些失落道:“四娘要回婆家,你也要回家了,真不知道咱们下次聚齐了是什么时候了…”话里满是不舍。
蓁娘也舍不得大家,拉着树叶儿手道:“我虽然回家了,可是你和大娘成亲我是必来的!还有四娘的满月酒我也是一定到的!”
四娘害羞的轻捶了一下她,笑道:“就你话多,还不知是什么时候呢!”
王大娘递过来几包荷叶包着的东西,轻声道:“是我做的麦饼,你带着路上吃,还有晒的一些金银花,夏天喝降火去暑气最好了。”
蓁娘忙双手接过,喜滋滋道:“早就想着你做的麦饼了,又酥又香,比我阿娘做的还好吃,可你总是在忙着,我也不好意思找你做,今儿可算是偿了我的心愿了!”
王大娘笑道:“喜欢吃下次来我还给你做!”
“还有我的!”林四娘插嘴,把手里的东西递给蓁娘。
“我从我婆婆那里学着做的梨膏,润肺止咳最好不过了,不过我也只做了两次,要是不好吃你就扔了吧!”
蓁娘把树叶儿和王大娘给的东西放在车上,才接过林四娘手里提着的瓦罐。
饭碗大小的黑陶罐,用荷叶和麻布严实的封住口,梨膏不多,可是也要费不少的劲儿做。
“就算是不好吃我也要吃的,你要是做的好吃我可就缠上你了!”蓁娘吸了口梨香嗔道。
“哎呀,差点忘了,光顾着收你们的东西了,我可不是那种吃白食的人!”说着她跑进屋里,拿出了一块帕子,打开来,露出了四朵拳头大小的头花。
“我十姐给了我们姐妹一人一朵头花,说是从南方捎来的,我琢磨着看看自己做不做的出来,这些费了我好些工夫,虽比不上我阿姐给的,不过我觉得还是很好看的,咱们几个一人一朵!”
“等我回了家多做一些,再托人给你们送来!”蓁娘大方的表示。
王大娘摸摸头花嗔怪道:“一朵头花可以戴上几年呢!这些我们就不客气了,可你送几朵就行了,不要浪费布…”
“是啊是啊!布还是要留着做衣服,头花又不能天天戴,我们乡下可不比城里…”林四娘也点头附和。
蓁娘摇摇头:“这是我阿娘和婶子们做衣裳剩下的边角料,我可是攒了好久,不会浪费的…”
树叶儿拉着蓁娘的手,难过极了:“蓁蓁,你可要记得回来看我们,咱们可是说定了的,冬天一起去河里钓鱼的…”
蓁娘回握住手安慰她:“不会忘的,过年就回来,你们就等着我吧!”
潇娘提着包袱走出来:“蓁蓁,快看看还有什么没装上车,咱们要早点走了…”
“哎,知道啦!”她侧头大声回应姐姐。
王大娘看向牛车,“又不是不回来,你快去收拾东西吧,趁着天早,不然出了太阳赶路热得很,我们也送送你们!”
“那你们先等我一下…”蓁娘跑进屋检查遗漏的东西去了。
韩何和弟弟韩佳正在听着阿祖的交代,伯父提了捆草放在车上,“路上给牛吃,有水塘记得给牛喂水…”
伯娘把茼娘和芮娘抱上车,轻声嘱咐:“别把腿晃来晃去,免得车轱辘伤着了!”
两个小姑娘乖巧的点头,甜甜道:“伯娘,你和阿祖、二阿翁、二阿婆、伯父、还有兄长们要保重身体,下次来我们还帮你背麦子!”
等安放好了行李,长辈们把蓁娘一行人送到了村口,十五郎对阿祖劝道:“又不是第一次了,你和伯父伯娘别送了,家里的事情也多,送到这儿就行了!”
阿祖嘱托道:“我知道,路上照顾好你妹妹们,到了城里跟家里人说一声,我好得很,别担心我,问问你大阿婆,腿还疼不疼,要是疼就捎个信回来,我去找刘阿大再给她配点药!”
“让你兄弟读书的好好读书,做事的好好做事,如今日子好过,可不要学了一些歪门邪道,要是谁是这样的,就把腿打断捆回来,我亲自教训!”
十五郎有些啼笑皆非,“阿祖,兄弟们都很好,真有那种人,我一定给你捆回来!”
阿祖点点头,“还有,芸娘生了记得给我报个信儿,让我也知道是个丫头还是小子!”
“我记得啦,你快些回去吧,要保重身体,等过年咱们一起回来吵你,你可别嫌烦!”十五郎轻扶着阿祖笑道。
阿祖很是满意,摸摸茼娘和芮娘的头,蓁娘也挽着阿祖的胳膊撒娇:“阿祖,你做了柿饼要给我留几个,我最喜欢你做的干果了,味道比余婆子家的还要好!”
阿祖捏捏蓁娘脸蛋笑骂道:“就知道吃,看这脸圆圆的,像个饼子,回家要多干活,已经是大丫头啦!别让你阿娘操心了!”
蓁娘听了这话扭捏着‘哼哼’!
伯父伯娘又挨个叮嘱了一番,蓁娘与树叶儿四人道过别,十五郎吆喝一声,赶着牛车离开凤鸣村了。
凤鸣村距离长安城有四十多里路,卯时出发,要到申时才能抵达。
中午暑气大,一行人就在官道旁的铺子歇歇脚,捧着一碗凉水,听听过往的行人天南地北的吹嘘一通,才继续赶路回到家。
长安城是个四四方方的城市,城内纵横三十八条街道像棋盘分割成小方块似的,是一百一十个里坊,每个里坊都有高高的围墙,里面不仅住着百姓,还有集市,寺庙等。
城里有宵禁,太阳落山以后城门和坊门就要关闭,老百姓不能随便乱走,到了点儿就得在里坊呆着不能出门。
每个里坊都有专门的武侯管理着秩序,蓁娘的阿耶和十一叔就在做武侯。
城里北边是皇宫以及皇亲国戚的大院子,南边是普通百姓,东边是官家居多,西边是商人、外国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