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嬷嬷吓了一跳,那膳房的事岂是容易的?
本来大家就在对立面,真要有人做了手脚,太子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太子妃应酬了一天,觉得脸都要僵了,仍是耐心跟陈嬷嬷解释道:“我不说总有人会说的,与其那时候应和还不如我先提出来,我这个长媳也要撑的起来才行!”
她睁开眼看着陈嬷嬷问道:“你可知为什么我话一出那么多人响应?”
陈嬷嬷也不得而解,太子妃轻笑一声,道:“二叔的果园我是早就知道的,二弟妹倒是个能屈能伸的人,不过以她的分量未必能让皇后点头,她自己也知道,索性不去开口讨那个没趣!”
“而周氏这么积极的表态,不过是因为我的话是正和了她的心意,齐王的孺人翟氏生了个儿子,齐王近来对她也有所忽视,她哪里忍得了,正指望着皇后给她撑腰呢!”
“所以你是知道她们的心思才临时做这个决定了!”陈嬷嬷皱眉道。
太子妃脸上露出一抹笑:“嬷嬷!我倒希望她们做什么手脚,阿郎有句话很对:置之死地而后生!”
两人在房内说了好些时间的话,才起身去看了看早已睡了的儿女,陈嬷嬷知道太子妃的精力都放在这次千秋节上,因此她对东宫内廷更加严格把关,唯恐这个时候拖了后腿。
俗话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对蓁娘这些妾侍来说,天大的事也有主子顶着,她们只要安安分分的就够了,尽管私底下大家也悄悄的传话,总归还是风平浪静。
这日,阿梅趁着天气好收拾出了一些蓁娘的衣裳晾晒,准备收进箱笼里,看见蓁娘的一条亵裤猛然想到一事,忙唤了采儿来。
簿子上白纸黑字记录着,上上个月蓁娘的月事是二十七日,上个月是二十八日,而今日都三十了,怎么还没来呢?
想到一种可能,阿梅觉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忙找了李嬷嬷,李嬷嬷也难掩激动,不过还是按耐住道:“可能只是晚几天,先不要声张,你每日仔细看着!”
阿梅点点头,千秋节那日宫里有品阶的人都要去给皇后磕头,这还是蓁娘是第一次进入西宫后廷,西宫虽是东宫的放大版,但亭台楼阁比起东宫更加恢弘。
蓁娘第二次见到了燕子,但这里人多眼杂,哪怕只是无心之举,只因她是东宫的人就可能被人做文章嚼舌。
因此两人只是在官房匆忙的说了几句话,但蓁娘发现燕子一扫在骊山宫时的萎靡,满脸都是和煦的笑容,甚至还跟蓁娘说笑了几句。
蓁娘为燕子的转变高兴,能从茫然中走出来重新面对生活,这的确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寿宴上,太子妃等儿媳和宫妃亲手做的菜得到了天子的赞赏,虽然他只吃了几筷子,皇后也很高兴。
来的诰命夫人里面有上了年纪的王太妃、王妃、老夫人等,皇后品完菜肴之后,命几个儿媳亲自把菜端给老人家,道:“让我也借借老寿星的福气!”
太子、亲王、郡王、县王等子侄辈也都纷纷呈上寿礼,天子更加高兴,每人赏了一坛贡酒。
年幼的皇子、公主、县主都聚在一起跳了一段贺寿舞,天子酒到兴处亲自打鼓起乐,晚上放起了烟花,把整个京城都照亮了,宫里是热闹了三日,民间也张灯结彩庆贺了一日。
等真正坐下来松口气时,司闺女史抱着簿子上了门,蓁娘这才发觉,她的月事已经迟了六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怀宝宝了~

第40章 有喜

这是件大事,女史忙着禀告给太子妃,周嬷嬷忙着请掌医娘子,面对一屋子人期盼激动的眼神,林掌医沉吟片刻道:“目前脉象还看不出是有喜,不过娘子月事迟了也是怀孕的征兆,再等几日,我和方掌医一起来把脉,那时无论是否怀孕都能看出来了!”
“不过这几日一定要小心,特别是饮食,我会开张单子写明吃食忌讳,另外,朱女史也会留在萧熙院把关,我每日都会来把脉!你们有任何情况立即来报与我!”
等人都散去,李嬷嬷斩钉截铁道:“肯定是怀上了,娘子的月事每月只有一日之差,这也是正常的,可这都六日了还没来,上一次娘子侍寝是在九月初七,算一算,时间也合得上!”
李嬷嬷是进宫前生育过的,其余几位都没有嫁过人,也没有经验,因此都信服了李嬷嬷的话。
屋里十来个服侍的都喜笑颜开,无他,不管蓁娘生个郎君还是娘子,后半辈子总算有了依靠,她们做下人的,日子也会跟着好过。
太子妃知道这个消息后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主母,庶子也是她的孩子,何况她已有嫡子,可作为女人来说,她的夫君跟别的女人有了孩子,这滋味,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还是陈嬷嬷出声道:“娘子可别在这个时候吃醋,她就是生十个孩子,那也是你的孩子!”
太子妃哭笑不得:“我虽然心眼小些,也还没有那么容不得人,韩氏怀孕是件好事,咱们宫里的孩子就是要越多越好,再说…韩氏也是老实人,庶长子从她的肚子里出来,我还是可以放心的…”
“说不定是个娘子呢!”这下陈嬷嬷倒是小心眼起来,太子妃懒得理她,“这事先别声张,待会儿叫彩萍去宜秋宫一趟,好好交待一番,阿郎那里我来说!”
“是!”
李晖接过太子妃递过来的热帕子擦了把脸,惊讶地看着她,太子妃觉得好笑:“你这是什么表情?”
“你是说韩氏可能怀孕了?”
太子妃只得把话重复一次:“她身边的嬷嬷和女史都发现月事迟了,又结合了一下侍寝的时间,十有□□是怀孕了,只是现在还看不出来!”
说到侍寝,太子妃心里小小的酸了一把,李晖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感觉,不说韩氏,高氏宇文氏几个是从前就跟着他的。
除了高氏的孩子夭折了,陈氏小产过一次,他正值壮年,膝下只有一子,妾侍连个消息都没有,他几乎都不抱希望了,觉得这就是命了,结果妻子告诉他韩氏怀孕了!
见李晖愣着,太子妃拉了把他的胳膊,“不管是男孩女孩,都是好事,咱们也能堵上某些人的嘴了!”
李晖握着太子妃的手往内室走去,“这些事交给你我很放心,韩氏的为人你比我清楚,她身边服侍的人你安排,若是她有了什么想法,也不用顾忌她的肚子!”
太子妃嗔了丈夫一眼:“这是什么话!我还想着要赏她,你倒好,这就要准备杀威棒了!
李晖头枕在妻子肩膀上,看着她鬓角柔软的发丝,抬手捏捏她的耳垂,轻声道:“不过就是怀个孩子,一切照旧,不用特殊对待!”
太子妃任他倚着,拉着他的手,看着铜镜里面的丈夫柔声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怕她仗着怀孕就得意起来…”
“但是我怎么可能让那种事发生呢!你不用担心我,我要做好一个妻子,要让你安心的在外面拼搏,家里的事都交给我就好!”
“家…”李晖反复念叨这个字,满心的感动,他是何其幸运,先是聪颖大方的韦氏,然后是此时这个美丽温柔的王氏。
她们都深爱着自己,韦氏为了他耗尽心血,王氏为了他不肯听从父母之命嫁给如意郎君。
以她的身份随便嫁个夫君都是人中龙凤,受尽宠爱无忧无虑的过完一生,可她偏偏要嫁给他,成婚之后的每次见面,她的脸上都是不加掩饰的爱慕。
为了他,为了储君之位,王氏几乎把母家和外祖父楚王府都拖进这潭深水。
他时时都在提醒自己,韦氏薨了,外祖父永安侯一把年纪还在暗中使力,岳丈新章侯和岳母新阳县主、伯祖父楚王,都在支持着他。
不为自己,为了身后这么多人,他也要抵住一切爬上那个位置…李晖深吸口气,吻了吻太子妃的脸庞,道:“我有点饿了,你陪我吃点东西…”
李嬷嬷等人列出了一系列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满屋的人恨不得替蓁娘把起床喝水吃饭的事情都做了!
蓁娘摸着自己的肚子傻笑,她觉得好神奇啊!虽然在家里几乎每年都能看见婶娘嫂子们的肚皮鼓起来,然后几个月后家里就多了个小宝宝。
但这种事情落在她的头上,她还是觉得一种奇妙混杂着甜蜜和感动的心情持续着。
李嬷嬷不许她老是摸肚子,怕孩子小气留不住,太子妃指了两个奶母坊的嬷嬷来照顾蓁娘,另外还有两个司则女官、两个掌医一同照顾。
太子妃身边的嬷嬷道:“娘子年纪轻,也是头一遭怀孕,凡事要听嬷嬷娘子们的话,有什么事也要说出来!不要害怕!”
又转头对奶母坊嬷嬷道:“你们须得尽职尽责,好生照顾娘子,每日有什么事情都要报给女史,再由她们上报给太子妃!”
那几人唯唯应诺,蓁娘觉得这个阵仗会不会太大了,周嬷嬷嗔了她一眼:“你怀的是皇孙,就这几个人有什么多的!你别想这些无关紧要的,安安心心的吃喝睡,我们就阿弥佗佛了!”
蓁娘吐了吐舌埋头喝鸡汤,忽然记起一事:“对了嬷嬷,付嬷嬷和林嬷嬷还有那四位娘子的住处可安排妥当了?”
周嬷嬷给她剥橘子的手不停:“早安排好了!我们几个也商量了一下,她们虽是来照顾娘子的,不过也只懂得照顾你的肚子,像平时服侍这种活还是我们才行!”
“所以咱们各司其职,每日间你的日程由她们来安排,其他的事情还是我们来负责!”
蓁娘拉着周嬷嬷的手道:“这几个月就辛苦嬷嬷了!我都记着呢,你也交待下去,平时对那几位要如同对你们四位一般!万不能让人觉得我怀个孩子就这么轻狂!”
“这个还用你教?我早就嘱咐过了!咱们以礼相待,她们办起事来也会多加一份责任心!”
从确认怀孕那天起,蓁娘真的觉得身上套了一层枷锁,首先就是饮食和出行,付嬷嬷生过六个孩子,都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对蓁娘的饮食就做了番调整。
厨房里单独开了个灶给蓁娘,每日都有吃食备着,头三个月最是孕妇小心的时期,付嬷嬷每日定的是五餐,每餐只吃少量。
诸如茶、酒、药这些东西是不能沾的,同时也扶着蓁娘每日晨起傍晚都要出门走一会儿,这三个月虽然内廷上下都已知晓了蓁娘有喜了,但却没有一个人上门来祝贺。
蓁娘不免觉得奇怪,付嬷嬷道:“头三个月孩子小气,忌讳见生人!”
原来如此,蓁娘忽然记起家里的嫂子们好像都是过了几个月才宣布有喜的!
忍过了反复的孕吐期,蓁娘站在铜镜前,捞起裙子左右转动看着微微隆起的肚皮,太奇妙了!里面居然有个孩子,嬷嬷说这个时候他还只有西瓜子那么小!
这个时候她才真正的体会到阿娘的辛苦,有时不知想到哪里去,说哭就哭一场,付嬷嬷道:“想哭就哭吧!憋在心里更难受,只不过娘子哭了这一场就罢了!”
过年前,太子妃发了话让每人把带给娘家的话写张条子,统一交给太子派来的一位宦者手里,由他指派人分送各家。
蓁娘因这事一扫之前的多愁善感,兴奋的了不得,又想着家里现在是什么样子,长辈们有没有想她?
弟弟妹妹还调不调皮?阿姐有没有再添外甥?
总之有一点可以肯定:亲人们收到自己的消息,一定会如同自己现在一样惊喜!
沈季平松了口气对几位同僚道:“都送出去了!
郑良泽抚须道:“虽然这件事对齐王等人未必能造成多大的威胁,不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咱们既不能引起陛下的怀疑,也要放松齐王的警惕,这样做也是最保险的办法!”
其余人皆点头赞同,李晖问起高琦另一件事来:“老二那边有什么动静?”
高琦起身回道:“说起东海王也很奇怪,虽然表兄大出风头,但他却仿佛与此毫无关系,现在他身边也围绕了一群投机取巧的人,令他烦不胜烦!”
“听说他有意请旨前往封地,不过碍于与陛下的隔阂,一直不敢开口…”
李晖叹了口气,老二历来就是这样,上有他这个嫡出的兄长,下有受尽父亲宠爱的弟弟,夹在中间的他也很难做。
只是前几年胡氏煽动父亲主要对付东宫,老二尚能松口气,还偶尔私下来见他这个兄长,令他也颇觉感动。
随着老三的风头正盛,老二更加沉默,若不是这次战事让他多了个折冲府长史表兄,他这个郡王都要被人遗忘了…李晖正色道:“高卿交代下去,随时注意东海王府的举动,老二做这个决定肯定不是一天两天的,只要他还没开口,中间无论生不生变故,咱们都要掌握着细节!”
高琦郑重的应诺,沈季平捧着热茶杯抿了口,舒适的出口气:“又是一年过去了,咱们须得对有些人做点锦上添花才行…”
几个老少狐狸相视一笑,李晖也拢拢袖子,盯着面前的谍报…新年封笔前的朝会上,齐王李璋呈上了齐地这一年详细情况奏折,足足有两指厚。
天子当即就细细阅读,然后递给了几位阁老,那折中细数了齐地关于粮食收成、民生经济、学府吏治的情况。
比如今年和前两年的粮食总和,除了交给京城的粮食,还能满足齐地全部人口吃上三年,今年还在颍州大旱时支援了两万石粮食。
齐地平原县发生一起两族之间的械斗,县令张生不顾自身安危,以血肉之躯挡在中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避免一起大规模流血争斗。
而那发生争执的起源乃是两族人因灌溉水稻的水塘使用问题,张县令拿出修葺县衙的银钱把那水塘在两边各修一条沟渠。
见县令如此用心,那两族人也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用两个月就修好了沟渠,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两族人谁先使用的问题了。
天子阅后大加赞赏:“都知道宰相侍郎是肱骨大臣,但是这些县令才是离百姓最近的官员,朝廷的策令再好也要这些人执行到位,天下才可太平!”
“这张卿今年五十五岁,做了平原县县令才两年,这两年县内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确是个办实事的!”
宰相徐榕也赞同道:“县令虽是外放七品官职,然我与在座的同僚都有不少是从县令做起的,大周国运昌盛,自然也人才济济!”
天子抚须对群臣道:“既如此,就将这张生提职吧!让他充作天下县令之表率如何!”
不过是一个县令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还天下表率!那去年江南那个视察灾情被大水差点淹死的县令,怎么不见有人为他表功?
御史何生微微皱着眉忖道,正欲出言反对,只听齐王诚恳道:“按理陛下隆恩应该叩谢,但我早前就欲褒奖这张生!”
“他却急忙写了封信给我,只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事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他应该反省没有及时解决这种隐患,万万不敢受到表扬,两族械斗之事过去之后,他便亲自领着人去各乡各村查看…”
作者有话要说:
脑阔都写痛~

第41章 传递

齐王这话一出,天子倒不好提拔人了,沉吟片刻与众臣商议过后,赏那张生一双银碗,十匹锦,一百石粮食,大周的俸禄就是发放粮食、锦缎和金银器的。
不过最大的赏赐还在后头,天子随后册封齐王为密州都督,引得众人热议不断,如此一来,齐王才二十一岁,就已经是有封地的藩王、齐州和密州都督、登州刺史、京兆卫领卫了。
可见陛下对他有多宠爱,不过如此一来,太子倒是有些尴尬了…不过或是有人劝过天子,或者是天子自己想明白了,新年里祭祖仪式上,太子都是二把手,天子捧羹,太子递盏,也算挽回了些颜面。
沈、高等几人坐在下方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些什么,李晖觉得好笑但并不开口,郑良泽抬起眼皮缓缓道:“密州是个好地方,登州刺史是个虚职,齐王在齐地做出那么多成绩,难以想象他只是每年去巡视一次…”
高琦有些胸闷,“郑公怎么也觉得齐王做的很好吗?”语气有些不快。
“难道不是?”郑良泽反问道,“齐王虽管着齐地不过还没有就蕃,就有了这些成绩,难道不算好?”
高琦哽住:好是好!可你是站在哪一边的啊?
沈季平眼珠子一转,突然笑道:“这么看来,齐王要是就蕃去了怎么得了!怕是一番功绩都表不完了!”
高琦越发不快,李晖及时制止了他的不高兴,“之前我说要见那于三眼,没想到他连我的面也不愿见,留了张纸条就走了,前几日给我传信来,是从齐地传来的…”
高琦脑子也转过弯来:“郎君是说于三眼也有齐地的情报?而且很有可能就有齐王的把柄?”
话音未落他的内心已是激动不已,这么多年了,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齐王从一个少年一步步拥有权利到现在,终于有了他的把柄,那是不是说可以开始打击了…李晖但笑不语,殿内气氛好转,李晖不紧不慢道:“不过此事要慢慢来,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划痕,要把这划痕撕成一个大口子,还需从长计议…”
划开一个缝隙也不错了,陛下刚登基那几年既要管理整个国家,还要应付来自亲兄弟的质疑和捣乱,等平息了这些事,大周外患又起。
同时陛下的儿子们矛盾是越来越深,天子既要玩平衡又悄悄的偏心,偏心就算了,他还不许太子抱怨…就因为皇后的枕边风和齐王背后的暗刀子,陛下对东宫的戒心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下太子为了不留把柄,不禁要关紧大门,甚至还忍痛斩了几条线…所幸的是,天子这两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