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安陌上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蓁娘又想起一个问题,“那我们新来的是要自成一派还是加入她们呢?”
“你说呢?”周嬷嬷把这个问题丢回给她。
蓁娘撑着头想了半晌才道:“若是自成一派那就不是什么出身门第的分别了,而是新人和旧人的分别,殿下并不偏爱哪一个人,太子妃也是公正的处事,所以谁要是第一个生事两个主子就容不下谁!”
“按嬷嬷的说法和我的观察,宇文良娣她们好像并不在意这些家长里短的,她们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行为和修养。”
“而齐昭训她们是因为平时跟宇文良娣等人有天生的界限才成一派,虽然都是殿下的妾侍,心里总归还是有些自卑的,对于我们这些新人,应该是有些旧人的恐慌,和前辈高高在上的姿态。”
“那对我们新人应该就想要拉拢,不过我觉得,人多了就要生事,宫里规矩森严,谁生了事就得受惩罚,不管她们怎么想,我是绝不会参合其中的,我就想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像嬷嬷说的,以后还不知道会有什么事,最好我就生个孩子,后半生也就有依靠了…”
周嬷嬷高兴的一把搂住蓁娘,“娘子总算是开窍了,你这么想就是对的,要知道,恩宠是主子给的,不是争来的,殿下在朝堂上争大位,内廷里就容不下生事的人,东宫的主子只有殿下和太子妃,作为妾侍争这些长短,太子妃绝不能忍的!”
蓁娘郑重的点点头。
话至前文,射殿里早就有宫人安排好了一切,高良娣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安排了饮食,众人都选了喜欢的游戏玩。
宇文良娣跟杨良媛拔了首饰准备赛马,蓁娘还是第一次看见一向冷淡的宇文良娣有这么英姿飒爽的一面。
她二人以锣响为令绕着场地一圈,谁先回到起点谁胜,赌注就是杨良媛屋里挂着的的一幅晋朝的仕女图。
高良娣还笑眯眯的让人拿出了两个铜盘,让在座诸人下注,不论多少和大小。
在内廷里几乎没人揣着铜钱在身,但诸人纷纷凑了这个热闹,有的拔了簪子,有的褪了手圈,还有人干脆就写张纸条,上书“一匹纱”。
气氛很是热闹,蓁娘犹豫了片刻选了宇文良娣,她觉得宇文氏总是高深莫测的样子,这种人轻易不出手,若是出手的话必是有十足的把握。
于是她褪下一个蜜蜡手串搁在铜盘里,那还是当初册封礼时皇后赏赐的呢!
随着令起,众人都摇威呐喊,一阵尘土扬起,马蹄哒哒响过,先到达的是宇文良娣,她神色自若的下了马,看了眼两个铜盘,道:“我就这么不让人信任吗?只有五个人赌我赢!”
杨良媛很是不服气,“嘉娘果然深藏不露,可我觉得今日你是侥幸,咱们有空再比一场,我就不信赢不了你!”
原来宇文良娣名嘉,只是不知是学名还是乳名,蓁娘忖道。
作者有话要说:
应该没有超速吧~
依旧打滚求评论~
第31章 日常
宇文氏慢悠悠的坐下喝了口水,“你还是学好了艺再来找我吧!我可没有多余的时间跟你比这些…”
看着杨氏气呼呼的样子,众人都笑起来了,宇文氏挨个拿起铜盘里的东西看,满意的点点头,“那这些…都归我啦!”
孔氏等人嗔着要杨氏赔,“我输了一匹纱呢!阿杨你说怎么办?”
其余人也纷纷上前把她围住,杨氏佯装恼怒道:“好啊!就输了一场比赛,我就看出你们的真心了,真让人心寒!”
众人哈哈大笑,宇文氏大手一挥:“今日我出钱,让膳房做顿好的上来,你们想吃什么都自己去点!”
孔氏笑嘻嘻道:“那阿杨要怎么赔我们?”
杨氏被闹得没法,愁眉苦脸道:“我给各位端茶倒水好不好?你们吃饭我就看着…”
这下了连宇文氏都笑起来,热热闹闹的吃过饭,她们都有种上面没人的兴奋,一个个呼喊着宫人去搬些酒出来,杨氏还嫌太子给的剑南烧春味儿不好,就要喝甘醇的灵麓酒。
光喝酒还不行,还得行个酒令,谁要是违令,就得抽签按指示唱歌、跳舞或者说个笑话。
杨氏握住签筒,笑道:“好没意思,今天那两位也不在,咱们就放肆些,这些个酒令太寻常了,我看这样,咱们一人写两支签,写什么令都行,抽中的人就按令做事,这样玩起来才有意思呢!”
高氏提出疑问:“那什么都能写吗?”
杨氏肯定的点点头,“什么都能写,出格些最好,我举个例,‘抽中此签,闭口表演飞禽走兽,猜中谜底便止’,就像这样的!”
众人兴奋起来,光是一想就觉得好笑极了,纷纷拿过笔写了起来,有人急不可耐,有人胆战心惊。
蓁娘觉得这个好玩,但她又不愿得罪人,便提笔写下‘抽中此签,蒙眼猜人,猜对便止’,另一签个写‘抽中此签,讲一谜语’。
写完了交给作为令官的一名侍女,她好奇的看看四周,左边是宇文氏,右边是尹氏。
宇文氏问她都写了些什么,蓁娘附耳如实相告,只见宇文氏笑了一笑道:“你写的太温和了些,呆会儿看我的…”
说罢还冲蓁娘挤挤眼,蓁娘还是第一次见到宇文氏这么有趣的一面,心里不免有种奇异的感觉,她有点小兴奋,有种好像已经融入了这个地方的感觉。
第一轮,就是一向文静的昭训米氏中招了,她忐忑不安的抽了支签,上书‘上方出一谜语,猜中为止’。
这个签实在是平常,米氏红着脸拍拍胸口,“还好还好,这个简单,杨娘子说的倒是有些可怕呢!”
众人哈哈笑,米氏的上方是高氏,她便出了个谜,很是简单,米氏一猜即中,见高氏点头,她兴奋的耳朵都红了,眼里亮晶晶的。
蓁娘一直在不着痕迹的观察众人,见米氏这般有些感叹,她虽然跟米氏出身一样,人却比米氏活泼些,在内廷里也渐渐的跟人说得上话,倒是米氏,这还是她第一次在这么多人的场合开口呢!
玩到了黄昏时刻,两坛灵麓酒早就没了,众人兴致却正是高昂,孔氏抽中了个‘抽中此签,由下方蒙眼上妆’的签。
她的下方正是杨氏,杨氏用块帕子蒙住了眼,伸手在一旁的妆奁里摸来摸去,众人都捂嘴偷笑。
等她拿起青黛石给孔氏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眉出来时,殿内的人再也忍不住哄堂大笑,旁边伺候的宫人也转过脸大笑。
不光是这样,杨氏还摸到了一盒黑乎乎的黛粉,她把这粉当成胭脂了给孔氏抹了一脸。
偏偏孔氏是不能睁眼说话的,等画出来一亮相,笑的大家肚子痛。
杨氏解了帕子也笑的直不起腰,孔氏一脸无辜,等拿起铜镜一看差点昏过去,满屋子追着杨氏跑。
蓁娘笑的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住了,瞥见宇文氏一副了然的神色,忍住笑问她:“娘子,是你写的签吗?”
宇文氏狡黠的眨眨眼,蓁娘惊讶的张了嘴,再看看按着杨氏挠胳肢窝的孔氏,再次放声大笑,宇文氏也忍不住笑起来。
这个酒令实在是好玩,众人笑做一团,彼此之间就消去了那道隔膜,吕氏跟欧阳氏搂做一团,沈氏趴在高氏的肩膀上,沈氏在给咳嗽的惠氏顺背。
蓁娘也跟左右的宇文氏和尹氏窃窃私语。
由于大家都饮了不少的酒,笑笑闹闹的,早就忘了行酒令这事,杨氏给每人又发了几支签,要求再写一些,就玩这个好了。
蓁娘很不幸,她抽中的正是杨氏写的第一个签,而且杨氏还改了签,要求表演四种动物,猜出来才过关。
蓁娘的笑容凝在脸上,在众人的哄笑中起身走到前面。
就当是给大家逗逗乐吧!蓁娘一咬牙道:“那我可来了,你们准备好!”
她神色严肃,双手弯在身侧,上半身挺得笔直,下半身一摇一晃的走来走去,众人哪里忍得住,笑的房顶都要塌了,可她还是不为所动一脸认真,大家笑的更厉害了!
有人猜马,有人猜鹦鹉,还有人猜仙鹤,谁都猜不中,可急坏蓁娘了,这后边还有三种呢!得猜到什么时候去!
她忍不住出声模仿叫了几声‘嘎嘎嘎’,引得众人再次大笑,米氏大声道:“鹅!对不对!”
蓁娘迫不及待的点点头,杨氏笑道:“原来鹅是这样走路的…”她兴奋的站起来学着蓁娘走了两步。
正当蓁娘也跟着笑时,一转头忽然就见帷幔旁站着个人,她以为是内侍,却见那人有些眼熟。
她仔细一看,吓得愣在当场,竟是太子殿下!
太子怎么会在这里?
他不是去西宫了吗?
那他看到了多少?
蓁娘又是怕又是窘,余光瞥见杨氏还在‘嘎嘎嘎’的,忙拉了她一把,冲她使了个眼色。
众人疑惑的跟着她的眼光看去,俱都哑了嗓子,一个个乱做一团扶发理衣,正准备上前行礼时,太子却摆摆手笑道:“都免礼,你们笑的老远都听得见,我来看看是怎么回事,是我打扰你们了!”
高氏红着脸上前,“阿郎,我们在行酒令,阿韩抽了签正在给我们猜谜呢!你就来了,我们都喝了些酒,你不会怪罪吧?”
太子早就闻见了殿内浓浓的酒香,再看看这一个个喝的面红耳赤目光涣散的女人们,无奈的开口:“今天过节,你们自己找个乐子也好,不过喝了这么多酒,我看韩氏在那儿又蹦又叫的,这是什么签这么刁钻!让我看看…”
蓁娘许是喝了酒,胆子也大了,闻言嗔道:“阿郎胡说,奴只是在叫,没有蹦!”
太子故做疑惑:“是吗?哦…鹅是不会蹦的…”
蓁娘红了脸,众人都嘻嘻笑,太子拿起一支签看了看,很肯定的道:“这一看就是杨氏弄出来的!”
杨氏有些不乐意道:“阿郎!我们就是找个乐子嘛!那些普通的签有什么好玩的,我们还没有玩完呢,让我们再玩一会儿好不好?”
太子找了个地方坐下,笑道:“又不是不让你们玩,你们继续,我也看看…”
说罢朝蓁娘笑了笑,杨氏欢呼着拿起酒盏道:“阿韩快点!还有三个呢!”
蓁娘见着太子一直在微笑,心里觉得自己这个样子实在是在太子的眼里没有好印象。
不过转头一想,人家早就看到了,这会儿矫情未免太扫兴了,干脆不去想仪态这个词,继续表演给大家看。
后三种她表演的是老鼠、黄大仙和布谷鸟,每一种她都认真的模仿,连太子都哈哈大笑,老鼠和布谷鸟好猜,不过黄大仙就是太子猜出来的,毕竟这个东西其他娘子们几乎没有见过。
一直玩到了半夜,娘子们一个个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才坐了车各回各家,蓁娘一路都在傻笑,她觉得好久都没有这么开心了,一进屋就倒在榻上,连阿梅给她脱衣服擦脸都不知道。
第二天早上起来头痛的不得了,不过还是得起床去请安,她坐在浴桶里打着哈欠,李嬷嬷给她揉肩,道:“究竟玩了些什么?喝的那样醉醺醺的回来!”
蓁娘嘟哝道:“嬷嬷使点劲儿!肩膀酸的很…昨晚不就行酒令么,你都不知道,我们昨天玩的有多开心!我跟良媛她们的关系好像都拉近了很多”
李嬷嬷道:“这是好事啊!人哪,就是多走动才亲热,你整天不跟人来往谁还记得你呢,对不对?”
蓁娘点点头,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嬷嬷,我昨天听齐昭训说,下个月初一是大娘的生辰,太子妃觉得宫里的孩子少,要请些亲戚们来,你说我该送些什么?或者往年其他人都送了些什么?
这事李嬷嬷并不清楚,不过她还是出了个主意:“大娘是殿下唯一的女儿,这一两年她的身子也健壮了不少,生辰定是要办的热热闹闹的!”
“娘子要是不知道怎么办,就干脆去问太子妃,你刚来,太子妃又是主子,这样做是最稳妥的!问了太子妃之后再去问问其他人,咱们商量一下送些什么!”
蓁娘也觉得这样很好,她想起袁郡君的话,这宫里,始终要记住的就是,太子和太子妃是夫妻,对太子什么态度对太子妃就得什么态度。
自己只是个妾侍,千万不要有了点底气就得意洋洋,到时候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去请安时,太子妃正搂着蜃子在亲热的说话,听嬷嬷说,先前的太子妃薨逝时,蜃子才三岁,太子殿下又居丧两年.这两年蜃子要么就是跟着太子,要么就去外祖父家里,没个母亲教导,真是可怜…等到这个王氏这个继母入宫后,王氏又亲自抚养她,对她视如己出,母女俩的感情也很好。
要说太子夫妻两的感情,那也是相敬如宾,吴嬷嬷一提起太子就是赞叹,在她看来这世上比得上太子这样的郎君没有几个。
蓁娘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先前太子妃韦氏是小产好几次才勉强生下蜃子,可太子对她依旧如从前,连天子都不满意韦氏没剩下嫡子,太子却毫不在意,韦氏殁了后更是为她斩衰一年。
现在的太子妃王氏,在闺中时也经常跟着母亲新阳县主进宫请安,对太子也是芳心暗许,可惜那时太子已有正妻,王氏身份高贵也不可能去做个妾侍,只得压下那些心思。
等太子除了服之后,她才向长辈表明心事,由外祖父楚王牵了线,天子问过太子的意见后,才下诏册封王氏为储妃。
王氏心愿得偿,对太子又是爱又是敬,她身上有皇室血脉,父族也是高门,又是太子的表妹,夫妻俩相处的很是和谐。
打从她一进宫,就把东宫的内务给管的有条不紊,对继女也是关照有加,让太子没有后顾之忧,这下又生了嫡长子,太子对她是真正的亲热喜欢。
吴嬷嬷说,再强势的男人,对爱慕自己的女人总是会另眼相看的,何况这个女人还是他的妻子,为他生了孩子,在他心里,这个女人在任何人当中都是最重要的。
蓁娘明白,吴嬷嬷这也是在暗示她,安安分分的做好自己的事,千万不要有什么别的心思!
不过蓁娘倒是真没有这种想法,她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乐观,但也不天真,就像当初在十姐夫家里住了一个月,她隐隐的都能听见邻居们开玩笑说,韩家要再出个永宁坊的女婿了。
她听见后很是反感,女子嫁人如再次投胎,婚姻大事怎可只看家世,把两个南辕北辙的人绑在一起,无论对谁都不是一件舒服的事!
作者有话要说:
我对剑南春没偏见哈~
这章描写了下其他人物~
第32章 想法
再比如说有个官家郎君说心仪蓁娘,心动也许会,毕竟女人都是虚荣的,但蓁娘绝对不会接受,不是自卑,而是两人之间没有共同话题,就算此刻有再多的喜欢,总会被以后的生活给磨灭了,那还不如一开始就找一个身份平等的人呢!
现在进了宫,也就不要说找个夫君什么的,她进宫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伺候好太子——在床上,能生下孩子是最好,就不辜负了现在养尊处优,穿金戴银的生活。
至于其它的,当然能得到太子些微的垂青那也是不错的,谁愿意真的当个小透明呢!每次见了太子都要让他困惑这人谁啊!
那这也太惨了,所以蓁娘每晚翻来覆去都在思考这些问题,她相信别人也在思考,不过她的路只有自己去走,最多求助一下吴周李赵四位嬷嬷。
第一,找准方向,太子妃才是内廷的主人,其余的前辈也要恭恭敬敬的对待,不要让别人抓了小辫子,看不顺眼背地里给个棒槌吃。
第二,跟宫里的人打好交道,不是去抱大腿谄媚,而是没事去混个眼熟,让人记得住就行了。
不要小瞧了女人们的友谊,她们有什么消息都是可以通过交流得知的,这个很有用,说不定哪天要倒大霉了还有人通风报信呢!
第三,宫里的人没有一个是简单的,这也是袁郡君说的,就算是现在心思单纯,以后也会复杂,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至于太子的宠爱嘛!那个就交给老天爷了,其实现在内廷的女人能和和睦睦的,一是有那些女戒之内的宫规□□在那儿摆着,而且女官们也不是瞎忙活的,要有了嫉妒的心思你捂住了还好,一旦泄露出来有你的好果子吃。
二来嘛宫里的女人们争的就是地位、品级、孩子、宠爱,可太子并不是昏了头的人,比如妾侍们,一个月三十天,除去月事大概七天,太子妃跟太子同床占去十天,太子累了不想播种五天,这就只剩八天了,这八天要分给不算太子妃在内的十三个女人,怎么分?
自然是按照品级或者太子的想法来分了,现在品级是出身决定的,宠爱是自己挣来的,你就是嫉妒也没办法使,还可能招来惩罚,不过以后嘛万事皆有可能。
比如现在西宫里最为得宠的卢昭仪、何才人,还有一位听说以素女之术得宠的关婕妤,不都是靠自己的本事一步步往上爬的嘛!
现在东宫里才十三个女人,以后来争太子的女人多的是呢!
蓁娘在给太子妃请安之后,等别人走了问了送礼这个问题,那时大娘已经去找弟弟玩去了,太子妃显然有些诧异,她没想到蓁娘最先来问她而不是打听别人。
蓁娘有些不好意思,“奴问过嬷嬷,她们也不清楚,就怕出了什么差错,奴就想来问问娘子,这样心里才算有数…”
太子妃很温和的笑了笑,道:“毕竟你是才来呢!有些事不清楚也很正常,蜃子今年八岁了,现在又是夏天,你就做些香袋儿给她吧!也是你的一番心意!”
接着又道:“不过蜃子身子敏感,香袋里就不要放香料了,那个得让掌医掂量着放呢!”
蓁娘听了这话忙起身道谢:“多谢娘子指点,这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