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安陌上柳-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哪怕是李晖不出手,皇后也忍不下去了。
但她觉得沈氏和米氏既然进了宫,又是有品级的内命妇,不管他们犯了什么错,跟宫外的家人都是无关的。
李晖的这个处罚,确实太严厉了。
因此皇后也帮着求情,直说劝李晖不要寒了臣子的心,李晖才松了口。
作者有话要说:
李晖是喜欢女主,但并无妨碍他爱妻子,妻与妾,从来就不是一回事……

第228章 鼓励

没过两日,李晖被皇后说动了,收回谕旨,只有沈氏和米氏受到惩罚,其母家所受到的牵连,都被撤回了。
经此一事,宫里宫外都赞叹皇后的贤惠,她能理解臣下的委屈并对帝王进行劝谏,让许多官员士子都衷心的敬佩。
文死谏武死战,自古以来,帝王的权利不受约束,前朝的杨氏皇帝毅然决然的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既辅佐皇帝做出决策,也制约着皇帝的权利。
以免出现一个任性的帝王,随心所欲,就把整个国家拖入战乱的深渊。
古语有云,妻者,齐也,李晖作为帝王能接受妻子的劝谏,并直截了当的承认处置不当,对于命令的执行者——文武百官来说,这的确是件让人欢欣鼓舞的事。
李晖直爽的态度让天下士子欢欣鼓舞,既然君圣,必定臣贤。
而对于皇后,天下人将其比作太姜、太任、太姒等,以赞其恭谦贤淑。
待沈氏和米氏在宣微殿痛哭流涕感激不尽时,皇后这才明白丈夫的苦心,她心里满满都是说不出的感动。
可在感动之中,也夹杂了几分害怕,丈夫对她如此情深,她固然是欢喜的,但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却是因为担心她没了他的照顾,会被人欺负……
只要一想到有那么一天,皇后便心如刀绞,她已经失去了心爱的儿子,丈夫就是她在这世上最重要的人,若他不在,皇后实在不知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
李晖巧妙的利用了这次机会,既整顿了后廷的规矩,为蓁娘扫去了流言蜚语的烦扰,也为皇后立了名声。
有那看透其中深意的人,了然一笑便过去了,更多的是那不明白的,只觉得李晖对蓁娘的心意,怪道让人心生嫉妒。
能让一个帝王为她破例、为她低声下气,世上有几个这样幸运的女人。
在慕容氏的眼中,便是如此。
天起越发寒凉,李晖带着后妃子女及宗室百官启程去骊山宫,他打算今年就在别宫过年,因此熙熙攘攘的长安城,也比往年空寂了些。
李晖的御所在飞霜殿,皇后在漪澜殿,因她厌恶崇顺皇后,李晖便将宜兰改为了漪澜。
其余妃妾分散居住在后殿,其中蓁娘的住所——朝华楼,虽比较偏远,但李晖从朝堂议政完毕出来后,穿过北面的一道门,只用不到两刻钟就能去到朝华楼。
他的意思人尽皆知,蓁娘从受伤后,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圣宠。
李晖只怕她心中还有怨气,隔上五六日就会派人送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给她,或是一张写了两句诗的纸、或是一枝带着晨露的花、或是一碟明显吃过一半的糕点……
他送的不亦悦乎,蓁娘收了礼物后,也没说要去谢恩,而且转手就交给了宫人,容娘拿着东西百思不得其解。
但看蓁娘眼角眉梢的冷淡逐渐变为欢喜,明显是沉浸其中,她也就看破不说破,任由这两人隔着一层纱就是不说明心意,整日里你猜我猜……
倒是惠氏私下底问过蓁娘,既然心中对李晖还有情意,为何不趁此机会与他和好,这样使小性子,要是他恼了怎么办?
蓁娘觉得她这话说的很是委婉,如果直白一点,惠氏应该想问她为何这乖张拿乔。
向来只有妃妾去讨好皇帝,也不知是不是甘棠轩位置不好,居然出了她这么个异类,对皇帝的示好表现的不冷不热……
蓁娘想了半晌,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若换做从前,哪怕李晖只送给她一片树叶子,她也能欢喜的跟拿着宝贝一般,不仅要亲自收起来,还要时不时拿出来回味一番。
但现在这般爱答不理,她在享受李晖无条件的纵容的同时,内心也有一丝不安。
若真如阿惠所说,他突然有一天厌烦了,觉得她面目可憎,那可该怎么办?
想到这里,蓁娘有些小小的惊慌,掰着指头一算,到骊山宫快一个月了,李晖来过朝华楼六次,每次他都想留宿,都被自己毫不留情的赶走了……
他毕竟是个男人,拉下脸屡次三番的讨好,都被拒绝了,他面上如何挂得住……
想想自己养伤的那段时间,李晖只差亲自给她喂药端汤了,他对自己的关怀呵护,还有总是隐藏在眼底深处的愧疚,蓁娘说不心软那也是假的……
只是……想起一整年两人间形同陌路,她就有些害怕了。
容娘只见蓁娘脸上一会儿白一会儿青,正疑惑她是不是不舒服,蓁娘终于下定了决心,对她道:“容娘,你替我去飞霜殿一趟,我有东西要给阿郎!”
容娘点头:“这会儿陛下应该已经下了朝了,不知娘子让奴送什么东西给陛下?”
蓁娘也不知要送什么,想来想去,她干脆起身进了内室,在放置杂物的箱笼里翻找。
那只箱笼里全是往日李晖留在甘棠轩的衣裳、袜子和荷包,毫无例外都是她亲手做的。
她寻到一个靛蓝色绣着鱼戏莲的荷包,时间过了许久,颜色都有些陈旧了,蓁娘颇为怀念的摩挲上面的花纹。
绣这个荷包花费了她两个月的工夫,无论针脚还是配色,都算的上是她做的最好的绣品~“这是娘子准备送给陛下做新年贺礼的荷包呢!”容娘轻声道:“结果还没等送出去,陛下和你……”
容娘省去了后半截话,蓁娘感慨一笑,在那些寂寥的生活里,她就是靠着反反复复整理这些衣裳鞋袜荷包来填补思念。
她举起荷包在光亮处看了一会儿,道:“把妆奁里那只墨玉手镯拿来!”
“是!”容娘踏着莲步拿了手镯递给蓁娘,蓁娘却丝毫不迟疑的往地上一扔,吓得容娘发出惊呼:“娘子这是做什么?”
蓁娘不做解释,俯身把地上碎成三截的玉镯捡起来,塞进荷包里,然后对满脸震惊的容娘吩咐道:“你别管我为什么这么做,你只把东西交给陛下就够了~”
“他若是心里有我,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容娘愣住,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心不在焉的应是,把荷包藏在袖笼里,一边思索一边往飞霜殿去。
彼时李晖正在聆听李淳茜的禀报,忙活了大半年,他已将天下各州县最富盛名的医者请来了京城,而且与弘文馆的学士都拟定好了编纂人员的名单。
弘文馆、国子监共有七十六人参与其中,这个规模虽比不上修撰史书,但也是数十年来最引人轰动的一次编纂。
李淳茜头一次担起重任,各方各面都考虑的十分周到,李晖听着十分满意,不住点头。
李淳茜慷慨激昂道:“父亲,儿子以为,百姓之苦在于柴米油盐,仕宦之苦在于寒窗苦读,公卿之苦在于荣辱兴亡,皇帝之苦在于后继无人……”
“但无论三六九等哪一种,性命都关系在杏林的医术中,古有神农、扁鹊和华佗,无一不是以救济苍生为怀的医者……”
“本朝的扁鹊华佗并不少,不过光靠他们还不够,若能编纂一本前无古人的医书,这便是百姓之幸、国家之幸,父亲的仁德也必定会传颂千古!”
李晖扶须忍不住呵呵笑起来,他看着儿子一幅势在必得的模样,好像也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对自己背负的责任一丝不苟,哪怕跌个大跟头,也从未迟疑过、害怕过。
而眼前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在用他的方式努力证明自己……
“你做的很好!”李晖鼓励他道:“年轻人做事不能畏手畏脚,父亲支持你,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就是做错了也没关系,只要能及时改正就好!”
“编纂医术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你办好了这件事,以后朝堂上的事,父亲还需要你来分担……”
最后一句话他充满了暗示,李淳茜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恭敬的作了一揖,“父亲的教导,儿子时刻铭记在心!”
“嗯~”李晖心中满意溢于言表,父子俩又闲话了片刻,李晖突然问道:“如今你府里只有裴氏一个正妃,还有两个媵侍,我准备再给你挑选一位孺人,你觉得如何?”
李淳茜觉得父亲这话问的十分怪异,若要是真为他挑选孺人,直接下旨便是,为何还要问他……
再说了,裴氏如今进门还不到一年,连嫡子都未诞下,父亲这个决定到底是何意?
难道他发现了一些什么?
李淳茜心里‘咯噔’一声,见父亲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并无他意,想了想,李淳茜婉转的表示拒绝,“父亲,儿子觉得现在还年轻,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朝事上……”
“那你王府里总不能只有一妻二妾吧!”李晖蹙眉:“再说你那两个妾侍是宫人出身,也该为你寻一位大家闺秀为贵妾,这难道不好吗?”
李淳茜觉得额角的汗珠子都要滴下来了,瞧父亲这态度,好像马上就能下旨赐婚一般,他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正唯唯诺诺的不知作何应对时,宫人来通传容娘来了……
李晖波澜不惊的看了吴敏一眼,道:“让她进来吧!”
“是!”吴敏对小宫人使了个眼色,片刻后,容娘端着手走了进来,对李晖和李淳茜行了个礼。
李晖看容娘是空着手来的,便知她是有话要说,于是他温声对儿子道:“好了,这件事先暂时搁着,等有了合适的人选我再跟你说……”
“回去吧!把你自己事干好!”
李淳茜如湍急的河水中抓住了浮木,他尽量掩饰好自己的紧张告退离去,但急切的脚步还是显示了内心的慌乱。
李晖从未在三子身上见过这样差点失态的情绪,看着儿子的背影,他微眯着眼,若有所思的摩挲着手指下的楠木凭几……
作者有话要说:
马上就和好,就如女主之前所说,喜欢了那么多年的人,是不可能轻易放下的,何况李晖并不是变心,只是别有用心~对了宝贝们,本文的女主设定就是这种安分老实的性格,她的天真来自于男主的保护,她不需要费心机争夺宠爱,未来的一切男主都会为她安排好。(喜欢大女主的宝贝们可以收藏千江月哦)

第229章 奇怪

容娘在脑海中思索刚才陛下所说的‘人选’是什么意思,但吴敏对她轻咳了一声作暗示,她知道自己跑这么一趟的目的,掏出袖笼里的半新不旧的荷包,恭恭敬敬的递给了吴敏。
吴敏呈到李晖面前,他面露惊讶,好奇的拿在手里细细打量,容娘有些忐忑的看着他,生怕他不能理解蓁娘的心意。
但当李晖看见里面破碎的玉镯后,俊雅的脸上露出无奈又温柔的笑容。
“你先回去吧!”他对容娘吩咐道,“让你主子安心,我已经明白了~”
明白什么?
容娘当然不敢问出口,只是憋着心中的好奇恭声应是。
回到朝华楼,蓁娘期待的看着容娘,听她笑眯眯道:“娘子放心吧,陛下说他都知道了!”
蓁娘眼中淌满了笑意,嘴角高高扬起,却又故作不屑的轻哼一声:“也不知道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我就等着吧!”
之后任凭容娘怎么问,蓁娘都不肯透露半个字,到最后被缠的不耐烦,她便故作而言他岔开这个问题。
“方才阿玉说丹娘跟邹麟去遛马了,也不知道他们玩的开不开心,你去丹娘的院子等着,她回来了让她来我这边一下!”
……
直到天边布满晚霞,丹娘才在宫人的拥簇下来到生母的院子,瞧着她红扑扑的小脸神采飞扬,便知道她今日跟邹瑜相处的很是愉快,蓁娘那颗担忧的心稍安,伸手抚上女儿的额头。
“热不热?洗过澡没有?你和邹四郎去哪里玩了?”
丹娘不断的点头,捻起一颗大枣放进嘴里嚼,含糊不清回道:“洗过澡了,骊山宫不像京城漫天都是灰尘,我跟邹麟去了后山,那边有好大的一块草地,我们骑着马比赛谁跑的最快!”
“哦?”蓁娘很感兴趣的看着她,“那谁赢了?”
丹娘微微嘟着嘴有些不悦,“我赢了……”
“但我觉得是邹麟故意输给我的!”
“他以为蒙的过我,但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
“那不好吗?他让着你……”蓁娘不解。
丹娘吐出枣核,对生母解释道:“他故意输给我,就说明他没有认真跟我比赛,我虽是女子,但也不是输不起的,我不喜欢他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
蓁娘听完这话啼笑皆非,跟容娘相视一看,都笑出了声,“傻姑娘,正是因为他体贴你,所以才输给你的,以你的性子,若他赢了你,你是不是又要说他太较真呢?”
“邹麟是男子,骑射是他必学的技艺,你跟他比赛就是图个开心对不对,何必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呢!”
“快别抱怨了,跟我们说说,你觉得邹麟这个人如何?”
生母这么一问,丹娘的脸顿时弥漫红晕,雪白的耳垂也染上了春意,她侧过头怪不好意结结巴巴道:“我才跟他见了两次面,我怎么知道他这个人如何……”
如此别扭的小女儿态,蓁娘温柔的看着她,为她把耳边的碎发别在耳后,满是欣慰道:“好啦,等你父亲诏书一下,我就该忙活了~”
丹娘知道生母这话是何意,气呼呼的向她撒娇:“你就这么想让我嫁人吗?你不喜欢我了……”
蓁娘宠溺的搂住跟自己一般高的女儿,像小时候那样抱着她轻轻摇晃,“哎呀,我的小丫头也长大了,阿姨也老了,就等着享你们的福了~”
“只要你过得开心,阿姨就心满意足了……”
丹娘眼角发红鼻子酸酸的,她紧紧搂住生母的腰,不舍的依赖在她温暖的怀里,她知道,作为一个公主,她的婚姻本该是作为平衡朝政的筹码。
但爱她如掌珠的父亲让她自己挑选驸马,生母也纵容她与未婚夫婿见面,为的就是她能满意。
丹娘相信,只要她说一句邹麟的不好,父亲和阿姨都会毫不犹豫的另选驸马,这是他们能给与这世上最宽容的爱。
她其实没有那么喜欢邹麟,但看得出,他也在努力适应自己的任性,也许大概,他们会成为像姐姐姐夫那样相敬如宾的夫妻,这是父亲和阿姨的期盼,她一定会做到的。
丹娘吸了吸鼻子,嘴里咕哝道:“阿姨,我怎么发现你今天的心情好像很好呢?”
蓁娘闻言微怔,接着不动声色的掩饰过去,道:“是吗?可能是因为看见了你,阿姨心情就好~”
母女俩正说着腻歪话,宫人进来禀报,王妃来了……
蓁娘忙拍拍女儿的肩,“快起来,去迎接你嫂嫂!”
丹娘乖乖起身,曹芳蕤嘴角噙着笑进了门来,丹娘对她行了个礼,“嫂子好~”
曹芳蕤亲热的拉着丹娘手走到蓁娘跟前,屈膝福身,“阿姨万福,刚才好热闹啊,老远就听见了笑声~”
蓁娘笑眯眯的看着女儿用眼神询问她的意见,丹娘咬了咬唇,羞涩的附在曹芳蕤耳边道:“明天跟你说……”
蓁娘看了看天,这会儿还没吃晚饭,曹芳蕤来肯定是有什么话要说,于是她留了女儿和儿媳陪自己一同吃过晚饭,让奶母服侍丹娘回去早些休息。
婆媳二人端着茶盏坐在院子里的竹床上,宫人们三三俩俩,有的坐在月牙凳上做针线,有的在逗鸟,有的提着艾草熏笼站在一旁。
“阿姨……”曹芳蕤有些犹豫的开了口,“今日去母亲身边服侍,听嬷嬷说,三弟妹月事不准,秦庶母很是着急,想送一个燕喜嬷嬷去许王府……”
蓁娘面色凝重的看着她,“可是真的?你母亲怎么说?”
“她没有反对秦庶母的请求,而且还说起宫外有个女杏林医术不错,可以去给三弟妹瞧瞧,毕竟有些问题,还是女的比较方便……”
“我听这个意思,好像是秦庶母很早就在操心这事了!”
蓁娘呷了口微烫的茶水,默默思索了片刻才道:“裴氏与三郎成婚也才五个月,按理,你秦庶母不该这么着急,可若是她希望裴氏抢在你们前面生下长孙,这么殚精竭虑也能理解……”
曹芳蕤有些羞愧的垂下头,蓁娘忙安慰她道:“我不是在说你,我只是觉得奇怪,这么重要的事,你秦庶母该悄悄的跟皇后说,怎么一点也不忌讳你知道呢?”
“我也觉得这一点很奇怪!”曹芳蕤跟着点头。
“三弟妹月事不准,这要是调养的话,也要费些时日,况且这事大张旗鼓的说出来,传出去也不好听,难道秦庶母真的是慌了神?”
“不可能……”蓁娘摇头,“你秦庶母这个人,最是谨慎细心,轻易不把私密之事往外说,不过这事真的奇怪,连我也想不明白。”
曹芳蕤仔细回忆了下昨日在栖凤殿,很明显皇后是早就知道裴氏月事不调这件事,之所以现在才急着找杏林,恐怕是因为慕容婕妤腹中龙子夭折,秦庶母想让裴氏赶紧怀孕,弥补陛下的遗憾……
失去儿子还有孙子,陛下见着孙子一高兴,就是立刻册立三郎为太子也不是不可能,这样的话,秦庶母的突兀举动就能解释的清。
但她做的这样明显,真不怕人说三道四吗?
曹芳蕤把心中的疑惑对蓁娘细说了一遍,蓁娘怎么想也想不出头绪,秦氏这么做确实太急功近利了,她可不是那种会把野心写在脸上的人。
说着说着,蓁娘突然想起一茬,忙道:“裴氏这些日子在做什么?”
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