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填房重生攻略-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好听的话还是可以传些出去的。
    自赵荣昭挨了一顿板子后,大房的人低调了许多,处处小心谨慎,尤其是老祖宗那边,宋大奶奶每日晨昏定省,连带着方霏那边,从不落下。
    自回来后,方霏便称病一直卧床休养,家中的事,前院有赵大管事以及大老爷,后院有赵慧容,实在解决不了的,才有管事婆子过来绿玉轩请示方霏。
    家里两位‘长辈’抱病卧床,倒是成全了宋大奶奶的美名。
    这几日,外头都在夸宋大奶奶重孝道,对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婆婆恭敬相待,实乃贤德。
    坐等看戏的二夫人不高兴了,也开始频繁的往东院跑,又是送汤水,又是送补品的,极其殷勤。
    歇了两天,方霏总算是缓过来了,倒是有意再赖上几天,可二夫人整天在她眼前晃悠,烦不胜烦,方霏索性便开始重新打理家务。
    赵慧容性子孤傲,待人不咸不淡的,也没说什么,当下便收拾东西回了自己的院子,将手上正处理了半拉子的家务事儿全丢还给了自己的祖母。
    方霏自小便对数字敏感,别人家的孩子幼时练字是抄三字经,方霏则是边帮祖母抄账本,算账,处理起账务来一向得心应手,赵慧容要一个时辰才能算清的账目,她只需一刻钟便能搞定。
    处理完了手上的事,想起已经数日没和方耿通消息,便仔细翻了一遍方家送货的帐目,距离约定送货的日期已过,方家却没送货过来。
    难道是出什么事了?方霏惴惴不安,便寻了个由头去了南街。
    方耿有说过新买来的铺子详细地址,就在南街十字街口,位置很显然,轻易就能找到。
    到了十字街口,方霏故意驻足停下,佯装看上了路边摊上的东西,专心致志地挑选。
    摊主躺在树下的摇椅上,摇着蒲扇扇风,好不快活。
    “咦,那是方家的铺子?不知道掌柜是谁?”候在她身后的周妈妈四处张望,忽然盯着街对面米铺大门上的匾额,自言自语。
    “不知道,兴许是对岸的方家人开的吧,我去看看。”方霏直起身子,顺着周妈妈的视线望了望,直接穿过大街,往铺子里走去。
    正是午时,街上没多少行人,铺子中一个顾客也没有,两名小伙计趴在柜台后面打盹儿,一名容貌清秀俊逸的青衫男子正拨弄着算盘珠子做账。
    见有客人进屋,男子头抬起头来,见了方霏先是一愣,随后唇角一弯,喜道:“大……”
    话还没出口,跟在方霏身后的周妈妈也进了铺子来。
    方霏头上梳着高高的鬓,斜斜插了根白玉簪子,做妇人打扮,男子便改口称道:“不知这位夫人有何贵干?”
    方霏踱步上前,隔着柜台轻声问道:“这位小哥,请问你们掌柜是何人?如何称呼?”
    男子看了看她,又扫了一眼周妈妈,才回道:“我们掌柜是洛河对岸的方记米铺掌柜,这是掌柜新买下的分铺。”
    方家镇规模极小,小到一个镇上如果有两家相同的铺子,其中一家就活不下去的程度,镇上的铺子,都是独一家的,一提掌柜是作何营生的,大家知晓说的是谁。
    “呀,还真给蒙对了!”周妈妈喜上眉梢,对自己的直觉加以肯定,“我估摸着就是方家的镇的人过来开的呢,哎,小哥,我们赵家的米是不是就在你们铺子里订的?”
    男子点头称是,又道:“这位妈妈好记性,正好也到了快送货的日期呢,最近店里换了一种香米,妈妈要不要去后面的库房瞅瞅?”
    周妈妈一听就来了精神,满怀期待地望向方霏。
    上次二夫人和二姨娘她们拿着石子去质问赵慧容的事,闹得赵家人尽皆知,差一点就撤换了方家的铺子,那可是方霏娘家的亲戚,周妈妈便想先去把把关,若是二夫人她们再闹,自己也能站出来帮方霏一把。
    “去吧。”方霏冲她抬了抬下巴。
    “哎!”周妈妈麻利的应了一声。
    柜台后的男子敲醒了打瞌睡的两名伙计,吩咐其中一人带着周妈妈去了后院,又让另外一个去沏茶水,把闲杂人全给打发了,兀然收起笑脸,蹙眉道:“大姑娘,你怎么这么多天没消息?耿叔都急坏了。”
    “一言难尽……”方霏苦笑,忙岔开话题,“对了方洛,我看送货的日子已经过了,你们怎么还没动静,可是出了什么麻烦?”
    方洛咬了咬下唇,轻轻点头,迟疑道:“确实是出了点事,耿叔已经在想办法了……”
    “究竟什么事,说来给我听听,兴许我有办法也不一定。”方霏追问道,暗自思忖着前两天刚顺手清理了钱姨娘娘家亲戚所有的铺子,莫非是他们出什么幺蛾子了不成?
    “大姑娘,你不一定帮得上忙的,既然你想知道,我就说与你听。”方洛思索片刻,还是决定索性和盘托出。
    虽然方耿曾交代过,如果方霏问起,不要告诉她就是,可方霏是他的救命恩人,既然她想知道,就告诉她好了……
    此番延误了送货日期,也确实是钱家在背后捣鬼。
    方家的所经营的米,都是直接从附近村里收来的,新铺子开张,价格要比钱家低些,质量也要好些,再加上有个玉树临风的掌柜做门面担当,库房里的存货销出去三分之二多,所剩无几。而此时,钱家出了双倍的价,将附近能收的米都收走了,打算来个釜底抽薪,到时候方家交不出货,可就有好戏看了……
    (感谢好基友们昨天送的小礼物,么么哒~(づ ̄3 ̄)づ╭?~)L

☆、059 面和

当地的气候四季分明,水稻只种一季,要到七月末八月初才正式开始收割,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紧要关头,钱家却来了这么一手,着实缺德。
    “大姑娘放心,耿叔,已经想到办法了。”方洛见她蹙眉深思,忙安慰道。
    方耿经商多年,最重诚信,在对岸的口碑很好,有不少赵家镇的人慕名渡河过去的,此番将分店开到了赵家镇,不少人都过来捧场,库存清了不少,背地里却被钱家摆了一道,这才出了亏空,交不出货。
    附近农家的陈谷都被收光了,只能到外县去收,价格偏高不说,舟车劳顿的,折腾下来得不偿失,最让人担心的还是银子,刚买下了新铺子,费去不少银子,做生意的,最怕的就是手头没有流动资金。
    方霏最但心的便是这个,但方洛终究是个外人,方耿未必会将事情相告,也不好问,便点点头,道:“耿叔几时回来?”
    “顺利的话,下午能到,最迟明天怎么也能回来了。”方洛背着手,长身玉立,扭头望着门口街道上三三两两的行人。
    方霏莞尔,抬眸注视着他俊逸的面容,漆黑的眼眸中,那层灰白还未完全散去,漂亮的双眼总是一副刚睡醒的样子,让人心底柔软一片。
    他来到方家镇的方式太惨烈,应该也是个有来历的,而今,却在这间小铺子做账房,有朝一日他恢复记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大姑娘?”方洛回过头来,见她盯着自己发怔,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方霏轻轻晃了晃脑袋。将满脑子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开,“明天我打算去对岸一趟,如果耿叔今天下午能回来,可否派人过去知会他一声?”
    方洛点点头,却没再说话,转身回了柜台后。
    不远处,传来周妈妈爽朗的说话声。
    “哎呀。夫人。方掌柜这里的米真是不错,比二姨娘娘家不知好了多少倍去,价格也合理。方掌柜早该把铺子开到镇上来了!”
    柜台后的方洛一抱拳,“这位妈妈妙赞了,愧不敢当。”整个人开朗了许多,不似以前。问他十句话,有九句是用点头或者摇头来回答的。
    “当得起。当得起!你们老板可是我家夫人的娘家族亲,你们生意做得好,我们夫人面上也有光。”周妈妈乐得合不拢嘴。
    在方家镇,‘方’是大姓。有七成的人姓方,论起来,都是亲房。方洛并不知道方霏与方耿的关系,一直当她是方耿的远房侄女。周妈妈这么说,也在情理之中。
    去沏茶的伙计折腾半天,总算是沏好了一壶茶,小心翼翼地端着托盘,正往正堂过来。
    方洛正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茬,便道:“两位请用茶。”
    方霏扯了扯挡住门口的周妈妈,小声道:“时辰不早,咱们该回去了。”
    周妈妈点点头,搓着手站到她身后。
    “夫人,不喝杯茶再走?”方洛面上挂着浅淡的笑着,招呼客人。
    “不了,往后有空再来叨扰,告辞。”说着,便率先朝门外走,周妈妈朝他福了一福,也跟着出了门。
    出了门,两人沿着南街逛过去,兜兜转转的,回到赵家时,已经到了日落时分,估摸着老祖宗也该起身准备着出来散步了,方霏便直接去了竹桥水榭那边,果见老祖宗拄着拐杖,正要踏上竹桥。
    老祖宗显然也看见了方霏,冲她招招手,等她过来后,将拐杖递给了身后跟着的大丫鬟金灵,朝方霏伸出手去。
    方霏见状,立即走过来搀住了她,两人并肩踏上竹桥。
    “听说,你今儿个去外头逛了?”老祖宗走得极其缓慢,像是巡视领地的首领,闲适而淡然,没有丝毫苛责的意思,“常出去走走也好,整天闷在这宅子里,好好的人都能给闷出病来。”
    “嗯,老祖宗说的是。”方霏点头附和,边往前走,边道:“许久不曾回娘家了,明天,我想回去一趟。”
    “想去便去吧,用不着每次都来问我,事先把家里的事儿都打点好就成。”老祖宗斜睨着她,面上一派慈和。
    “多谢老祖宗。”方霏低头,轻轻一福身,谢过老祖宗。
    婆媳二人踏上水榭,一直坐到夕阳下山后,才一起回了宜宁堂,在老祖宗那边用了晚膳,又陪着老祖宗说话。
    初秋,气温白日里虽没降下来多少,夜里却舒服得多,太阳一下山,屋中就凉快了,不像盛夏里,要到子时过后,才能凉快下来。
    老祖宗身子健朗了许多,虽然每天一多半的时间都在卧床,但精神头明显好了许多,大房的宋大奶奶每日晨昏都过来请安,几位姨娘见老祖宗身子也好转了,今日便跟着过来请安。
    二姨娘钱氏是几人中最得势的一个,儿子读书厉害,文采很好,娘家又都是经商的,不差钱,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其次便是三姨娘李氏,赵大老爷最中意的一个儿子赵荣霆就是她所生,沾了儿子的光,大老爷最常去的便是她的院子。
    相比别人的‘母凭子贵’,四姨娘周氏就没那么幸运了,她的儿子赵荣初小时候生了场大病,小命虽捡了回来,人去傻了,整日痴痴呆呆的,周姨娘托人请了不少名医,也没能治好儿子的傻病。
    五姨娘朱氏出自书香世家,奈何家道中落,才到赵家做了姨娘,只生了赵慧容,便没再生养,为人无欲无求,只求清闲度日。
    六姨娘吴氏是一群人中最年纪的,比方霏大一岁,母亲是个药罐子,家中负债累累,租种赵家的地欠下了多年的租没交,索性就把女儿送过来为奴,宋大奶奶见她有几分姿色,为了打压二姨娘三姨娘的气焰,便设法让大老爷将她收了房。
    有道是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有了个十八的,二姨娘三姨娘着实被冷落了好一阵子,两人对六姨娘横眉怒目,颇多怨言,但六姨娘有宋大奶奶和大老爷二人罩着,两人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大房的媳妇们难得同聚一堂,其乐融融,相处甚欢。
    “对了,我的乖重孙荣昭怎么样了?好几日没见着了,伤势可好些了?”酒足饭饱,大家一同到了雅阁品茶,闲话家常,老祖宗不经意的问道。
    宋大奶奶笑了笑,回道:“有老祖宗惦记着,能好得不快么,已经能下床了,再养个几天,也就活蹦乱跳的了。”
    “那就好,咱们赵家不比那些小户人家,长幼尊卑要分清,该怎么样就得怎么样,切不可落人口实。”老祖宗说完,端起茶碗浅饮一口。
    “老祖宗说的是,荣昭已经知道错了,此番受了教,往后定会主意言行举止。”宋大奶奶从善如流地回道。
    “是呀,荣昭一向是好的,只是那孩子脾气倔,一时转不过弯来。”
    “荣昭年轻,不知事也实属正常,往后改过便是了。”
    “…………”
    大房的几名姨娘忙跟着附和,毕竟,老祖宗才是这家里的核心人物,若是因为此事让老祖宗起了隔阂,整个大房往后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这一点,宋大奶奶深有体会,当年她不肯同意大老爷纳妾,结果呢?还不是妾也纳了,娃也生了,还招老祖宗不待见,宁肯让重孙媳妇当家,也不肯让她这个长孙媳妇当家,
    方霏在一旁静静的听着,并不接话,偶尔跟着敷衍地笑笑,直到老祖宗乏了,众人才各自散去。
    二夫人急于表现孝心,近日来,呆在东院的时间比西院还要多。
    可今日方霏躲了出去,回来后又一直呆在老祖宗那边,二夫人又不敢上老祖宗那里去,要知道,老祖宗对二房的人,一向没给过好脸色,只得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哟,舍得回来了?还以为你把东院当家了呢。”二老爷伏在书案上看书,见了二夫人进来,便乐呵呵地打趣道。
    如今陈誉住在县衙后堂,说是追捕逃犯,可又要严格保密,连画像也没有,怎么搜捕!总之难伺候得紧,二老爷只好回到家中住,避开那尊大佛。
    二夫人瞪了他一眼,气呼呼的进门来,一屁股坐到书案对面,抱着手臂生着闷气。
    “早说了,别拿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你偏不信,这回该死心了吧。”二老爷幸灾乐祸地道,自己的女人,有几斤几两他还不知道?
    大嫂宋大奶奶娘家家世显赫,只是离京后离得娘家远了,才无势可借,但高门大家里出来的姑娘,岂是那般好对付的?二夫人读书少见识短,只怕她刚想到个开头,宋大奶奶就已经想到了应对她的几十种方法那么远了。
    “我还不是为了你,为了咱们二房!”二夫人白了二老爷一眼,没好气地道,“等着吧,大房的人啊,都是面和心不和,看她们能好得了几天。”
    两房的情况,大家都彼此了解,此番因为赵荣昭的事,老祖宗袖手旁观,摆明了是站在方霏那边,宋大奶奶转身就带着一群姨娘表孝心,立马又给搬回来一成。
    二老爷摇着头,长叹一声,没再说话。
  

☆、060 婚事

回到绿玉轩,时辰尚早,方霏躺在贵妃榻上,找了本书看打发时间。
    “夫人,来吃点水果消消食。”周妈妈端着果盘过来,放到榻上的小方桌上,笑呵呵地道:“还是老祖宗面儿大,我还担心宋大奶奶会埋怨你,看今儿这光景,大奶奶压根儿就没往心里去,这下我可放了心了。”
    “宋大奶奶是个识大体的,是非分明,自然不会较真。”方霏睃了她一眼,淡淡地道。
    周妈妈心里头高兴,一说起来便停不住口。
    方霏在一旁听着,心里头却一直在想铺子里的事儿,时不时搭上几句话,直至快三更天,才回卧房歇下。
    因着要回娘家一趟,次日,方霏起了个大早,草草用了早饭,便去管事房打理家务,安排杂事。
    周妈妈留下来挑选礼品,总不能次次都让方霏空着手回娘家,上一次是去得匆忙,加上老太爷过世,没来得及准备。田氏见到周妈妈,第一句话便是‘哟,我们家大姑娘回门来了?怎么空着手?’
    四邻都看着,幸好当时方霏不在,不然,还不得尴尬死。
    等方霏从管事房回来,周妈妈这边也备好了礼物,交给方霏一一过目。
    家中拢共就四口人,给田氏准备的,多是些补品,名下的两个姑娘选了些衣料,给她们做衣裳,又挑了一些平时赏丫鬟用的簪头首饰、耳坠子等姑娘家喜欢的小玩意儿,反正那母女三人也分不出好歹来。
    方裴是方霏一母同胞的亲弟,正在念书,周妈妈便找了懂行的人,挑了套上等文房四宝出来。封了做礼物。
    回来后,周妈妈递上礼品单子,方霏大致扫了一遍,点点头,吩咐周妈妈去打包,又亲自去了书房,挑了几本古籍塞到给方裴的礼物中去。最后。又让周妈妈多备下一份寻常礼尚往来的礼物。
    打点妥当,水莲照例又被留下来看家,周妈妈挑了两名小丫头。又去前院找赵大管事要了四名会些功夫的护院家丁,一行人从角门出去,穿过赵家镇,往渡口走。
    暴雨季节已过。洛河水位持平,河流也不再湍急。船只走得很稳,不多时,便到了对岸。
    “周妈,你带着他们先去我娘家吧。我去镇上接阿裴。”刚下船,方霏便吩咐周妈妈。
    “让他们自己个儿去吧,我跟你着您一道儿去接裴少爷。”周妈妈不放心。回想起上次的事,仍旧心有余悸。
    “他们不认识路。”方霏将周妈拉着走开几步。才道:“我二娘那人你也晓得的,你亲自过去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