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娘-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七章:花名?

    日夜轮流,转眼过去,天气中带着些许清风,金芸这些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坐在院子后面晒着太阳。

    几天下来,金家人都已经接受了多了一个人在家生活,吕氏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成天见着儿子,说的话越来越多,村子里面的人差不多被她八卦完了。

    金芸实在受不了她的括噪,搬了个小板凳就来到了后院。

    壮壮那个小混球也是个喜新厌旧的主,瞧着爹回来了,粘着金芸的变成了整日粘着永新了。

    微风吹过,带动绿叶飒飒响动,金芸之所以喜欢这里,除了两颗茂盛的大树以外,还有这里的花花草草。

    这里显然以前是有人刻意栽下,两边的花草都不似野花野草,绽开的花朵非常的美丽诱人,只是因为没有人来修剪有些杂乱,但更显得它的傲骨。

    说是后院,其实看上去不过就像是破乱的墙,上面挂满了藤本植物,时不时的还冒出几朵不知名的小花。

    金芸之所以喜欢待在这边,一是因为这里带着大自然的芳草味,非常的清新。

    再来,这样的景色其实在末世也有不少,甚至更加的诱人,可美丽的外表下带着致命的危机。

    可这里不同,这里不会给她带来任何的危险,只是单纯的享受。

    “很喜欢这里?”金老爷子满怀心事,不知不觉走到这里,却看到小女儿坐到木凳上,眯着眼晃着头的样子,就觉得心中一软。

    来人脚步不轻,金芸事先就知道有人的到来,而且根据脚步的轻缓也能猜出是谁。

    “喜欢。”金芸承认。

    “爹年轻时最喜欢的也是这处。”老爷子语中不负严厉,带着温情问道:“芸儿可知这株是什么花。”

    金老爷子指的是墙角的一株,花色不带艳俗,很清新。一眼瞧上去就觉得有种东西在心中打着颤,心生爱怜。

    这也是金芸最喜爱的一朵,起先还是花骨朵,再前两天才绽开花瓣,一下就俘虏了她。

    “不知,您知道?”金芸感兴趣的问,她想知道它的名字。

    金老爷子笑而不语,伸出手拂过叶枝,像是害怕手中的粗糙划伤花朵似的,并不敢接触的太深。

    “等你再大一些,爹再告诉你,它有一个很美的名字。”老爷子带着怀念,又对着小女儿说道:“就像你的名字一样。”

    金芸还在想着金老爷子的话,它到底会有一个怎样好听得名字。

    却不想手指一痛,向下一看,食指间冒出一丁点血红。原来这株花叶下面,隐藏着的是带着刺的枝干。

    被刺了一下的金芸并不觉得恼怒,反而对它更是增加了几分喜爱。

    走了几步的金老爷子停下步子,不忘交待几句:“这里蚊虫多,待够了就回来。”

    在他心里,小女儿和几个孙女都娇嫩的很,即使自己再累,农活都没有让她们插上一手。

    金芸两手指摩擦,将指尖的血珠淡开。也起身拿起小木凳,跟着金老爷子后面回院子。

    回到院子里,就看到永新满头大汗的站在水边,拿着水瓢就往口中灌了几口水。

    吕氏在旁边看得有些心疼,拿着帕子就往他脸上擦,力道不轻。“又急不到这么一两天,瞧你累成什么样了。”

    永新接上一句,不想让家里人为他担心:“累到不累,就是太阳大了些,晒的慌。”

    金启文爽朗一笑,拍着儿子的肩膀欣慰道:“明儿早先起来,咱爷俩一起去,乘着太阳当头的之前,把那亩田都清理出来。”

    永新也不推脱点头答应,转头又灌了几口水。

    金家这么大,也不过就九亩良田和五亩旱地,永新这几天乘着有时间,寻了一个地将荒地开了出来,今天就是去清理土地里埋藏的石块。

    事是好事,但吕氏却觉得那亩地的地方选的不好:“你不挨边选都好,怎么偏偏选到山边上,那地方平时都没人去,离山又近,出了什么事连个通知的人都没有。”

    “哪会出什么事。”永新一笑,解释道:“那地方离的稍微远一些,土壤却比其他地方来的肥沃,养个两三年说不定就是个良田了。”

    “远怕什么,多走几步路就是。”金老爷子开口,语气中带有严厉,完全不似之前对着金芸那般轻容。

    永新因为被赶回家对祖父就觉得羞愧,如今听到老爷子的赞同,嘴角的笑容裂开的更大了一些,心里恨不得现在就跑去田地干活,哪还怕什么太阳晒不晒。

    当家人都认同,吕氏再有不满也不会当场说出口,只会再之后私下叮嘱一番罢了。

    “行了,洗个脸去歇歇,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伙。”看着儿子一脸兴奋的样,吕氏赶紧说上一句打消他的想法。

    永新便不在勉强,结果媳妇递来的手帕,清凉的井水渗透帕子,往面上一抹,舒服极了。

    打铁和做农活都是力气活,可永新不得不承认耕地还是累上一些,炉房虽然也是热火朝天,炽气逼人,但也比不上太阳当头的照射,时候一长,就觉得有些晕眩。

    永新自打出生到现在,还没正正经经下过地,现在突然猛的一来,他还真的有些承受不了,外露的皮肤被晒的通红,能感受到皮肤底下冒着热气。

    接连灌下几口清凉的井水,都还觉得解不了渴。

    小莫氏接过新哥洗过的手帕,两手接触,她能感觉到对方的手在微微颤抖。

    “新哥,壮壮刚一直闹着找你,你进房去陪陪他。”小莫氏体贴的说道,不过就是为了让新哥回房好好歇歇而已。

    做学徒时,都没法跟儿子见过几次面,现在天天陪伴在身前,永新心中是充满了浓浓父爱,只要空闲就是抱在怀里不肯撒手。

    也难怪金芸会吃味,在永新回来之前,抱着壮壮不肯撒手的她。

    “金大哥,哟,金芸啊,你爹娘在家吗?”门外来了辆驴车,车上的人正准备喊门,就见到依靠在院门边上的小丫头。

    金芸望去,不由微愕,这辆驴车正是上次去镇上的那辆,来的人应该就是小莫氏称为李二叔的人。

    她的视线落在驴车上,几天过去,金芸以为那天和永新说的事都没有了希望,那为何这人驴车上会拉来这些东西?

第一十八章:工具

    李达的声音金蒋氏认得出,年幼时这小子调皮,一根木签直插喉管,好在命大没出什么大问题,只是在那之后声音变得十分沙哑,说起来声嘶力竭得。

    许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别看李达生的瘦小声音又不行,可人能干又机灵,还娶了位良妻,在村子里算是过的比较好的。

    金家在村子里相处的来的,李达家算的了一户。

    平时上镇上,也都是寻他家借的驴车,每次都是大大方方丝毫没推脱,当然金蒋氏也不能白占便宜,也是回了些礼过去。

    金蒋氏听到李达叫人,放下手中的东西就出门迎一迎。

    “这是?”出了院门,金蒋氏也不由一愣。

    之间驴车上拉着一堆东西,炉子、风匣、手锤、砧子,还有钳子和磨石。

    大孙子做铁匠学徒,必要的工具她也识得,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不明,为何李达将这些东西拉过来。

    “大娘您在家啊,快些唤个人,把东西都卸下来。”李达跳下车,别看驴车上东西不多,可架不住重呀。

    就光光那个磨石还有炉子都是几个人搭把手才搬上去,他一个人可搞不定。

    “李达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家也没人买这个。”金蒋氏不解问道。

    李达伸手拍了下额头:“瞧我,一下给忘记了,这是香寒拖我给你们带过来。”

    “那妹子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大娘你还真没看错人。”两家交往多年,当年为了赎回香寒,金家还找过他借过银子,李达初听到也不是很赞同,毕竟没亲没故的,也不能因为一个外人连自家的日子都过不下去。

    那会想到,这么多年,香寒那妹子也是个懂恩的,对着金家老两口当着爹娘来孝顺。

    这不,才听到了永新的事,就马上自己掏银子给安排好了。

    金蒋氏听得鼻头一酸,差点落泪。因为刚去鸡笼拾了鸡蛋,身上还围着布兜怕弄脏衣裳,现在有些无措,两手不断磨蹭着布兜,又不敢上前,害怕手中的污垢脏了这些工具。

    弄得动静不小,院子里的人都走了出来,金老爷子板着脸,心里却是叹了一口气,对于香寒真的是说不上谁欠了谁,虽然当不了儿媳妇,他一直也是将她当成了女儿般。

    每年香寒都会托人带回一笔银子,老两口都是收好,没有动一文。家里儿子儿媳也都是知道,虽然嘴上没有说过什么,但心里还是有一些疙瘩。

    毕竟当初赎人时,用得是大伙的银子。

    现在香寒也没事先说一声,就买来这些工具,怕也是知道他们家难处,想帮衬下。

    “快来搭把手,这东西可重了。”李达站在驴车边将比较轻得都搬了下来,还剩下两个大家伙,只能叫人上前一起。

    金家人没有人上前,都是望着金老爷子,东西该不该收,他们都做不了主。

    “老头子。”金蒋氏叫唤一声。

    金老爷子垂下眼,微微颔首:“收下吧。”

    吕氏大喜,连忙推着相公和大儿子上前,让他们将东西搬进屋。

    金蒋氏没有出院子,而是回转身,握着老伴粗糙的手掌:“咱们还能干的动,香寒也没到放出来的时候,有的是时间。”

    有的是时间给她存上一笔养老钱,有的是时间帮她安排好一切。

    后面的话金蒋氏没有说出来,因为她知道,老伴心里也是如此想的。

    金芸依靠在院门边,眼光落在两手相握的地方,这两只手都不好看,指甲微黄,满是裂口,满是摺皱,却让她移不开眼。

    工具不多,来回几趟,就搬完。

    “金大爹大娘,我也还有些事,就先走了。”李达也不多留,说完跳上驴车就离开。

    院子虽然大,但这些工具肯定不能放在这里,要收拾好恐怕也要不少时间。

    “香寒心里也是向着咱金家的,新哥儿你以后不管有没有出息,可不能忘记你香寒婶子。”儿子以后的生活有了着落,吕氏高兴的嘴巴没合拢过,说出来的话也漂亮,但是不是真心没有人知道。

    可永新却是当了真,抚过手锤,心跳不断加速,七年的日子没有一日放下过手锤,放佛就融入了他的生命。

    这些天来,他也没有放下过锄头,同样是双手握杆,可带来的感觉却是万万不同。

    夜里,永新也有失眠过,他以为他再没有机会接触这些,没想到在今天,陪伴他多年的工具居然还能再见到。

    心里更是感动万分,香寒婶子他很小的时候见过,可现在却不记得她的样貌。永新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会给香寒婶子养老送终。

    “这是香寒对你的期盼,不求你大幅大贵,但绝对不能让自己后悔。”金老爷子开口。

    “祖父,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做下去。”永新有些激动,这是不是代表对他已经失望的祖父,再次燃起了对他的期许?

    “香寒送来这些是打算让新哥儿开个铁铺?可院子就这么大,开哪?”舒氏插上一嘴,将问题的所在讲了出来。

    金家人多,本来就住的拥挤,哪有什么地方开铁铺?

    舒氏这样说,不过也是希望不要再伤财,供着三弟考秀才,没考到,送新哥儿去当学徒,钱花光了,啥好处也没涂到一个。以前她是不敢埋怨,因为她嫁给金启武多年下来都只剩下两个女儿。虽然金蒋氏不说,她自己也没底气。

    但现在不同,舒氏两个儿子都这么大,也要为了她自己的儿子考虑。

    金家老两口只顾着大哥家和三弟家,怎么就不想想她的儿子,凭什么三弟家的两个儿子都能上书塾以后有大本事,而她的两个宝贝儿子却要待在乡里干着粗活?

    新哥儿被赶了回来,好好在家干活就是,干嘛还要开个铁铺乱折腾?

    小莫氏为新哥儿高兴着,听到二婶的话也没细究,直接将当日金芸说的办法讲述出来:“我们可以在后面收拾个房间,开个角门出来方便进出,这样来的人也不会打扰到家里。”

    “那也是要一笔钱填下去才办得好。”舒氏也不和侄媳多说,转身对着金老爷子两口:“爹娘,我也是没办法,永华永革年纪都这般大了,我不想他们长大后一辈子和泥土打交道。当年花钱送新哥儿去当学徒,我没反对过,可现在也该想想永华永革了。”

    永新本就黝黑的脸涨的通红,他不会责怪二婶,却是觉得二婶说的是理,他不该只考虑自己。

    可吕氏不爱听,张嘴大声道:“又能费得多少银子?以后我们新哥儿还不是能赚回来。”

    “先不说生意会不会好,就这些工具,你真当香寒送过来是白送的吗?这以后可是要还的。”吕氏蛮横,可舒氏讲的话句句在理,多年来两妯娌相争,比的可不是谁的声音大。

    “多少我不清楚,加上工具全部办妥,两三两银子总的要吧?”舒氏放柔语气,声音有些哽咽:“大嫂是为了儿子我知道,可也得想想我们家的孩子,三弟家的两个孩子四五岁就启蒙,永华永革现在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吕氏瞧着不语的大家,心里急了,到手的鸭子也不能飞了,她脱口就出:“大不了,我,我,我向我娘家人借总行了吧。”

第十九章:香寒

    为了开铁铺一事,金家人闹了几天。

    吕氏和舒氏两妯娌各自大显神通,丝毫不相让。

    金蒋氏干脆脱手,让两个媳妇去闹,反正闹个几天也就消停。

    金芸也是在旁边看了几天的好戏,两个人都是有孙子外孙的人,骂起人来的架势让她都不由惊叹。

    最后还是吕氏输了一筹,不得不按着那天说的,去向娘家人借银子,不让家中出一分。

    吕氏是个泼辣人,娘家的人更是泼辣,虽然钱借到了,可也带着一肚子的气回来。

    回来了见到谁都不顺眼,就连壮壮都莫名的挨了几次骂。

    炉房的位置已经选好,就在金家的西边,西边有两间房,平日都没放什么物件进去。

    之所以选到这处,是因为靠着围墙,可以开个小门供人进去,而且离住人的地方也有一扇小门,将小门一关,相当于两个院子,各自都打扰不了。

    但比较麻烦的就是因为两间房子的屋顶漏雨,小修小补都没用,必须拆了重建屋顶。多年未住人,墙体上面也长满了苔藓,需的好好收拾一番。再加上炉房的一些必备建造,弄好怕是一笔不小的工程。

    金家自然没有多余的银子去弄砖墙红瓦来修补,又是做炉房用,常见的芦苇、稻草等苫盖屋顶也不行,只能泥土为基,上覆茅草勉强遮挡。

    墙体的苔藓到好处理,许是为了儿子干活有动力,吕氏也不像以往那样躲懒,一下午的时间自己一人便收拾妥当。

    将房子收拾出来,工具也有了,都很不得马上开业,却不想又遇到一道难题。

    永新抱着头,只怪自己大意,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给忘掉。

    原来准备好一切,吕氏想着拿着家里废弃的铁件让新哥儿试试手,谁知道打不着火炉。

    金启文为了方便儿子,在山里寻了不少的木材,都是些又粗又结实的。

    抱进了屋,永新傻眼了。

    永新毕竟只当过学徒,每日也只懂得不断捶打,除了工具还要采买什么材料,他也是懵懵懂懂,再加上忙着整理炉房,居然将必备的材料给忘记了。

    炼铁用得火可都是木炭,用木材根本不行。

    金老爷子到是知道,只是想锻炼下孙子,也就躲在背后没有插手一下,却不想闹了这么个乌龙。

    木炭可不比木材,木材满山都是,随便捡都不用花一文的银子。

    木炭就贵了,而且还得上镇上,乡下地方可没得卖。

    按金家的情况,一次采买肯定不多,这样去镇上的次数就会增加,采买的再不多,可架不住它的重量,背上一大筐木炭走回来恐怕累的恍。

    但也不能次次都向外人借用驴车,也没那个脸。

    永新不怕累:“没事,大不了我每次少挑一些,多跑两趟就是。刚好明天去镇上,顺路去附近的村子宣传一声。”

    “行,明天你去东边的村子,我去西边,也省的你来回跑两趟。”金启文说道,两手不断摩擦,心中有些心潮澎湃,更有的是紧张难安。

    在村子里开铁铺,只能走访乡亲一个个口上相告,再经过多年的累积,才能形成规模。

    才开的新店,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上门的客人。

    这边金家人在担忧,镇上,同样有人在为他们担忧。

    香寒守着灶台,灶上正在蒸着点心,是府里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