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策(贡茶)-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幕僚失笑道:“申含秋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超级香饽饽,不想在将军眼里,却不堪为儿媳妇。”
  石将军道:“我一个领兵的,只忠于皇帝,别的人,皆不想太过掺合。”
  幕僚道:“但皇帝已有年纪,将军总要为以后着想才是。”
  石将军道:“太子登位多年,毫无建树,皇上不失望也假。但太子这些年,总归没有犯错,皇上也不会这样废了他的。长信公主蹦达太过,将来没好处。”
  幕僚道:“将军英明!”
  长信公主宴请石将军之事,自是传到了景世丹耳中,他召季布询问。
  季布笑道:“石将军极速给儿子石康定了亲,便已很好的说明了问题,他并不是热衷靠向长信公主的。且他定的儿媳妇,是陈侍中之女陈双玉。这陈家和镇武侯府向来亲厚,此也说明,石将军依然倾向太子。”
  “此言何解?”景世丹笑道:“难道不是倾向世炎么”
  季布笑道:“据闻太子送了宋意珮回镇武侯府,还进府喝过茶,若没有意外,只怕会娶了宋意珮为太子妃的。石将军为石康定下陈双玉,自然是倾向太子的。”
  景世丹沉吟道:“全巴着镇武侯府去了,这么一来,太子殿下还真的如虎添翼,得了大助力。”
  季布开玩笑道:“若小侯爷是女的,惠王殿下娶其为妻,形势必逆转。”
  “若是女的……”景世丹想及自己画像中,着了女装的宋意墨,突然一阵心热,好一会才道:“能否破坏太子和宋意珮的事?”
  季布摇头道:“太子和宋意珮之事还未明朗,若出手,反促成了此事,且静观其变。”
  一众人各怀心思中,很快过了年。
  一过年关,太子的婚事果然被重新提了起来。未待内务府议出太子妃待选名单,太子就去见了周皇后,直接道:“母后,我想娶宋意珮。”
  “你疯了?”周皇后挑眉道:“如今宋意婵在宫中得宠,贵为淑妃,你去娶她的妹妹为太子妃?”
  太子道:“母后,正因父皇现下宠爱宋淑妃,我娶其妹妹,才能坐稳太子之位。”
  周皇后拍椅背道:“申含伙有什么不好了?你娶了她,长信公主依然是你岳母,自会一意助你,帮你谋划,太子之位则稳。何必舍近求远,去娶什么宋意珮?”
  太子道:“母后,此事我已作了决定,请不要再劝我。”
  周皇后也是知道形势的,眼见太子不听劝,再想一想镇武侯府今日的地位,到底静下心来分析,好一会道:“但之前宋意婵生病之事,却是我令康婕妤下手的,你娶其妹妹,也未必讨得好处。”
  太子道:“正因我娶其妹妹,宋淑妃靠向你,才能在宫中立足,这一点,她自己想不通,也会有人帮她想通的。”
  周皇后皱眉沉思,隔一会摆手道:“纵我同意了,你父皇未必同意。”
  太子一笑道:“此事只要求求祖母便好了。祖母最喜欢成人之美的。”
  数天后,宫中春宴,罗夫人领宋意珮进宫赴宴,席间,康太后招手让宋意珮上前,问了几句话,赏了一对十八子手串,便令其退下了。
  第二日,康太后召见了太子,笑道:“镇武侯府这位三小姐呢,确实是健康活泼,生得又娇美,倒也堪为太子妃。”
  太子大喜,行礼道:“还望祖母成全孙儿!”
  康太后笑吟吟道:“此事包在我身上,待我跟你父皇说一声便成。论起来,我也有这许多孙儿,就想抱曾孙哪!现下世炎是成了亲,可顺王妃迟迟未有动静,教人心焦。你要是成了亲,赶紧生下儿子来,比什么都好。”
  待太子告辞,康太后便着人去传唤景南天和周皇后。
  景南天下了朝,和周皇后过来请安时,听得康太后的话,极是意外,“母后想给太子牵线,让他娶了宋意珮?”
  康太后道:“正是。昨儿宫中设宴,各府出色的小姐多有出现,我寻思在其中挑一位配给太子,看来看去,还只有宋意珮最合适了。你也别跟我分析什么情况,我不懂那些,我只知道,宋意珮不错,有宜男之相,堪当太子妃。”
  景南天倒是寻思着,宫中这些有位份的嫔妃中,就数宋意婵最没有心机了,若让她的妹妹当了太子妃,皇后自要引她成为一派,也不会对她下手了,对她,倒是有好处。至于太子方面,确实宜娶一位身子健康的太子妃以便延后的。他一时看向周皇后,问道:“你的意思呢?”
  周皇后略一怔,原来皇上也会问她的意思了?她心下冷笑一声,脸上却恭谨,答道:“一切全凭太后娘娘和皇上作主!”
  景南天很满意地点了头,低声朝周皇后道:“今晚,朕过去看你。”
  周皇后在心下再次冷笑一声,“好稀罕啊!”脸上却不露神色,只矜持一笑。
  景南天打算下旨选宋意珮为太子妃的事,姜贵妃很快知悉了,她慌忙传了景世丹进宫,说了此事,发愁道:“这样一来,皇后就和宋淑妃联手了,宫中以后自然是她们的天下。”
  罗夫人听得消息,却是又喜又忧,喜者,若宋意珮成了太子妃,自己一家子,确实不须再怕姜贵妃了,忧者,宋意珮这性子,一旦当了太子妃,不知道会不会惹祸。且此等形势,镇武侯府如烈火烹油,万一被人发现宋意墨是女儿身的事,坐实欺君之罪,怎么是好?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放心啦,这个文会尽量日更,不会坑的。新文初开,也请去踩踩哪!


☆、第44章

  皇帝有意选取宋意珮为太子妃的消息一传出来;各府议论纷纷;有些言官却是坐不住了,迅速联结上了折子;反对太子选宋意珮为太子妃,理由是;镇武侯府三女,一女为顺王妃;一女为淑妃;若再有一女为太子妃;会乱了辈份。
  事实上,言官们考虑的是;宋意珮为太子妃的话;则镇武侯府势大压主,这天下,闹不好便成了镇武侯府的天下。
  景南天看完折子,冷笑一声掷在地下,道:“这帮子腐儒,只会耍嘴皮子,半点实事不会做。”
  展公公小心翼翼拣起折子归了原位,又垂手侍立到一边。
  景南天想了想,令人召了石将军晋见。
  待石将军进了宫,景南天便道:“朕想为太子择定镇武侯府三小姐为太子妃,现言官上折子反对,卿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石将军答道:“这是皇上的家事,臣没什么想法。”
  “着啊,这是朕的家事,这帮子人管起朕的家事来了,是不是该打?”景南天武将出身,对上石将军,感觉特别对胃口,笑道:“对了,你小儿子定下的未婚妻是陈侍中的女儿,听闻那陈小姐和宋意墨本来青梅竹马,因何肯答应你家的婚事?”
  皇上也太八卦了吧?石将军一愣怔,马上答道:“陈小姐和小侯爷确是从小认识,却是兄妹情,陈侍中直把小侯爷当了自己儿子呢!”
  景南天:陈家和镇武侯府交好,你偏生为儿子求娶陈双玉,你们三家明显是勾结在一起了。但是朕告诉了你,陈双玉本爱慕宋意墨,却不知为何肯答应你家的婚事,在你们父子心中种下一根刺,将来么,陈双玉为避嫌疑,只好远着镇武侯府,远着宋意墨,这么一来,也就拆开你们两家和镇武侯府的关系了。
  待石将军告退出宫,景南天便令人正式议旨,定下宋意珮为未来太子妃。
  旨意到镇武侯府时,合府欢腾了。
  接完旨,罗夫人昏乎乎回到房中,扯着宋意墨道:“阿墨,你帮阿娘想想,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阿娘心中总觉不安呢!”
  宋意墨扶了罗夫人坐下,笑道:“阿娘,这是好事,你别多想。”
  罗夫人还是忧心忡忡,低声道:“听说言官上折子反对过,皇上不顾一切下了旨,只怕言官要指责咱们府的女人狐媚惑主啊!这罪名可大可小。万一言官不忿,硬要闹开,不单你三姐这太子妃之位要泡汤,也同样会影响你大姐和二姐的。”
  宋意墨道:“皇上既然下旨,自有法子压着言官,阿娘思虑太多了。”
  罗夫人道:“这事儿不得不防。”
  宋意墨道:“我已令人去请大姐过府商议,大姐夫那儿,也会帮着打探消息,就是太子方面,一样要通气,不信言官们不怕死,硬要闹大事情?”
  长信公主那儿,一听完消息,就悄悄使人请了言官进府,让他们继续上折子,把事情闹大。
  送走言官,却有管家来报,说是曲鸿求见。
  长信公主令人请了曲鸿进去,问道:“你此来,有何要事?”
  曲鸿道:“公主殿下上回不是要找一个擅长做账的账房么?织造司有一人,名余青,有才艺,特别擅长做账,在下带了他进府,现候在外头。”
  长信公主府最近又得了赏赐,正要再找一个账房打理财务,一听曲鸿的话,便道:“把人请进来!”
  余青听得人来请,忙整整衣裳,随管家进了花厅,恭身拜见道:“小民见过公主殿下!”
  长信公主听得余青声音悦耳,再打量他一眼,见他身材欣长,便先有了好感,只道:“坐罢!”
  余青道了谢,这才坐到曲鸿下首。
  长信公主抬眼看过来,才要问话,突然“咦”一声,怔在当地。
  曲鸿顺着长信公主的视线看向余青,有些不明所以。
  长信公主深吸一口气,朝曲鸿道:“你没发现,他很像一个人么?”
  曲鸿平素虽常见到余青,是有些觉得他眼熟,却从没多想,这会得长信公主提示,再去看余青,也惊疑起来,心道:此事也太巧了。
  余青见长信公主目不转晴看着他,心下有些发毛,忙站起请罪道:“小民做错什么了吗?”
  长信公主摇摇头,示意他坐下,问道:“你家乡何处,家中还有何人?”
  余青老实答道:“小民是江南玉竹县人,家父原在江南织造司当一名管事,几年前已病亡,家母原是江南织造司的绣工,近几年身体不好,在家休养。”
  长信公主一听玉竹县这个地名,脸上现出错愕的神情,试探着问道:“你父亲可是叫余长波,母亲梅氏?”
  余青吓一跳道:“公主殿下怎么知道小民父母的姓名?”
  长信公主抚额道:“当年,皇上扮作平民,下江南视察织造司,是我和驸马陪同去的。那时节皇上装作富商,和织造司的人来来往往的,后来和余长波喝酒聊天,因聊得来劲,便夜宿余长波家……”
  长信公主没有再往下说。当年,景南天宿在余长波家后,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引得余长波的妻室梅氏和他偷情。过后,景南天要回京时,还有些舍不下梅氏,令长信公主去问梅氏,是否愿意跟他回京,若愿意,剩下的事自有人办妥。梅氏思前想后,却是婉拒了。
  现下梅氏的儿子余青出现在眼前,相貌这般像景南天,由不得长信公主不多想。
  余青惊奇道:“原来皇上还曾借宿我家,家父家母从没有提过,我却不知道。”
  长信公主笑道:“皇上当年是微服,你爹娘并不知道他真实身份,也无从提起。”
  待余青和曲鸿告辞走了,长信公主便进宫求见景南天。
  景南天听完长信公主的话,大吃一惊道:“你是说,梅氏的儿子,极可能是朕的儿子?”
  “皇上没看见人,要是看见人,定然惊奇的。那余青,相貌和皇上极相像,今年二十一岁,是八月出生,十有□□,便是皇上的儿子了。”长信公主笑道。
  很快的,景南天喊进密探,让他去接梅氏上京。
  长信公主问道:“皇上要是查得实情,准备认回余青么?”
  景南天这会遐想当年梅氏的风姿,隔一会才答长信公主道:“若是朕的儿子,当然要认回。”
  长信公主眼神一闪,有喜色掠过,待告辞出宫,心中已另有计较。

☆、第45章

  从京城至江南;快马加鞭;一来一回;却是一个多月时间。梅氏到达京城时,已是四月份。
  梅氏虽已四十岁出头;不知道是江南水土养人,还是她另有养颜秘术;居然还保持了当年几分娇美;且在床上,风韵压倒宫中一切嫔妃。
  很快的,景南天便确定,余青是他的亲生儿子,因着礼部议定;封余青为建王,又把梅氏留在宫中,封为贵人。
  余青得了封,别的人还罢了,温氏却吓得腿软,她进宫见宋意婵时,喃喃道:“意婵,姨娘可能会害了你啊!”
  宋意婵一把拉住温氏,急声问道:“姨娘怎么啦?”
  温氏看看房中无人,这才俯到宋意婵耳边道:“当初陈侍中找到我们,愿意为我们出头,让我们回侯府,我素知夫人厉害,不是好相与的,只怕我们一进侯府会被坑害,可你长得好看,又是这个年纪,再待在外头难保不出事,思前想后,就决定领着你进侯府了。虽如此,我到底得留一下后手以防不测。那时我对夫人也好,对镇武侯府的人也好,心中是怨恨的,一心想着,若夫人对我们不利,我也不让夫人好过。因把老侯爷调戏姜贵妃的事写在纸中,缝进荷包,交给余青保管着。只说明,一旦咱们母女不测,请他拆了荷包。”
  在温氏所想,一旦余青拆了荷包,若还念一点旧情,自会为她们做一点事,若想谋一场富贵,也可以借此敲诈罗夫人。
  宋意婵听完大惊道:“姨娘是怕,余青早已拆了荷包,到时会将此事告诉皇上,一举扳倒镇武侯府和姜贵妃。”
  现太子定了宋意珮为准太子妃,景世炎又娶了宋宋意珠,宋意婵又进宫,若皇帝要治罪镇武侯府,太子和景世炎肯定会受波及,而景世丹会受姜贵妃波及。到时余青在长信公主的支持下,也就一枝独秀了。
  温氏悔不当初道:“我不该为了对付夫人,把荷包交给余青啊!可谁能想到,余青会是皇子呢!”
  宋意婵抱着一丝希望道:“姨娘,你找一找余青,没准他还未拆荷包呢,只须把荷包要回来,就没事了。”
  温氏摇头道:“余青是聪明人,他一旦知道自己是皇子,肯定会拆荷包,借此拿住咱们的把柄。”
  “哪怎么办?”宋意婵急得脸上出汗。
  温氏咬着牙道:“此事太过重大,没奈何,也只得跟小侯爷商量了。”
  温氏出了宫,到底还是存了丝侥幸,得知余青现下暂住在长信公主府中,便借宋意墨的名义,约余青在酒楼见面。
  余青以为是宋意墨要见他,便如约到酒楼中,待见是温氏,也不意外,笑道:“温淑人有什么事?”
  “见过建王殿下!”温氏见着余青,心下也微微后悔,若早知道余青是皇子,当初就睁一眼闭一眼,让宋意婵嫁了他,如今,宋意婵也是王妃了,不必在宫中和一众人争一个老头皇帝。
  两人落座,温氏也不转弯抹角,只道:“当初我们母女进侯府,我把一个荷包暂放在建王殿下那儿,如今我们母女也无忧了,想请建王殿下把荷包归还。”
  余青看温氏一眼道:“我这次能得皇上认回,多亏了长信公主,因把所有事告知了公主,荷包也让公主代为保管了。温淑人想讨回,待我跟公主要回来,再还给你罢!不过,温淑人要回荷包其实也没用,里面已空无一物。”
  温氏脸色一下变得煞白,问道:“你把荷包拆了?”
  余青低声道:“是公主拆的。”
  “你们想怎么着?”温氏问道。
  余青叹口气道:“温淑人,我为人如何,你也知道的。但我住进长信公主府中,一些事便由不得我作主了。”说着起身走了。
  温氏呆坐了片刻,这才回府,一进府,打听得宋意墨从织造司回来了,便去相见。
  宋意墨在听到温氏的话后,手里的杯子摔在地下,好半晌道:“姨娘既然进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何必送一个把柄在余青手中,让他捏住我们所有人呢?”
  温氏叩拜道:“此事,确实是我糊涂了,还请小侯爷赶紧帮着想法子。”
  “余青还罢了,长信公主是何等样人,把柄落在她手中,我们焉有好日子?”宋意墨待要再责骂温氏,又自知于事无补,半晌无力挥退温氏道:“你且下去,容我想想。”
  待温氏忐忑不安退下了,宋意墨便去见黄隐师,把这件事说了。
  黄隐师拈须道:“既这样,你们镇武侯府何防与姜贵妃化敌为友,勾结在一起呢?照我说,镇武侯府若与姜贵妃和解,两方合了口供,想出法子来周圆,且老侯爷毕竟已亡,皇上若不是存心要扳倒镇武侯府,想必不会再追究的。”
  宋意墨有些犹豫,出了书房,且去见罗夫人,说了此事。
  罗夫人一听,就想喊人把温氏拉来,仗打一场,宋意墨好歹拦下了,苦笑道:“阿娘息怒,如今打姨娘,也无补于事,还是赶紧想法子补救此事罢!”
  第二日,宋意墨约见了景世丹,一五一十说了当年的事。
  景世丹听得姜贵妃憎恨镇武侯府,全因宋侃当年调戏她之故,一时也有些怒意,拍案道:“你阿爹好大的狗胆,居然敢……”他说着,突然就伸手,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