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何当故人踏月来-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当然能得头一份,你是太子啊。”五皇子萧建明腹诽道,“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比我们年长几岁罢了。又不嫡又不长的”然后转头看看其他几个兄弟,却发现他们开心的不行。“一群没志气的玩意儿。”萧建明暗自生闷气。
其他几个兄弟倒是很开心,出宫建府好啊,不用天天闷在这紫微宫里,想去哪儿还得报备,还得按点回来。建府以后多自由,想去哪儿去哪儿,想几点回来就几点回来,谁也管不了。萧建成想起了那天杏花树下的姑娘,内心不由得雀跃起来,把她娶回家,每天都看着她,看她荡秋千,看她说话儿,看她吃东西,这人生真美好。这边四皇子萧建安也开始琢磨着出宫后多养几条狗,他这人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养狗,毛茸茸的抱起来多好玩,捏捏耳朵摸摸尾巴,再抓抓大爪子,太有意思了。都说天福楼的酱肘子好吃,可惜只是晚上才开始卖,每次都吃不到热乎的,这下好了,可以早早就让小太监去排队买了,吃一个看一个,萧建宁已经在脑子里盘算开了,越想越开心,口水险些都要流出来了。
皇帝坐在上首把底下皇子们的表情看个一清二楚,尤其是老四跟老六那副玩物丧志的样子,莫名的手好痒,真想上去照着后脑勺来一巴掌,可是又看了看五皇子的一脸算计相,又觉得四皇子挺好,天家,也是讲究兄弟和睦的,多少朝代的消亡,不就是因为兄弟不和祸起萧墙嘛。
太子萧建业倒是没想太多,弟弟们出宫建府跟他关系不大,他只要稳稳当当的做好太子就足够了,自古以来,太子不好做啊,他觉得自己成亲之后得赶紧跟太子妃生个嫡子,这样他的位置才能更稳固一些。
萧建成回到东宫直奔书房,沉思了很久。四月底大婚,弟弟们的婚事怎么也要到明年了,他时间还充裕,可是萧家祖传的子嗣晚,父皇成婚好多年才有了大哥,想到这儿,萧建成又皱了皱眉头。一定得赶紧有嫡子,这样才能加大自己的筹码。他招来太监李福,问了问大婚的准备情况,这才换了身衣服去母妃宫里吃斋饭。今天浴佛日,除了泰安帝之外,宫里的其他人都要很自觉的吃斋念佛。后宫生活看似富贵,实际艰难,你不欺负人,就有人欺负到你头上,不信问问后宫高位的妃子,有几个手里是干净的。吃吃斋念念佛,也算是静静心吧。
付锦绣她们四个人到了护国寺。真是人挨人,慢慢的挤到跟前,付锦绣还是少年心性,非要去求签,又拖着三个人一起过去。秦宏瑾本身不信这些,只是因为自身的一番经历,也渐渐开始敬畏起来。
付锦绣求的是姻缘,打开签文一看,上上签,开天辟地作良缘,吉日良时万物全,若得此签心欢喜,月下老人红线牵。喜悦之心顿时溢于言表。
秦宏瑾求的是前程,签文更是简单,苦志寒窗学数年,今朝平步上青天。君有大材当大用,为霖为雨遍山川。秦宏瑾顿时喜上眉梢。
夏秀清见二人喜笑颜开的回来,不有一时心动,也去求了一个。只不过她跪在那儿,却不知道求什么,想了想,就求了将来的前程吧。内宅生活与女子而言,也算是前程了吧,她默默的想。“吧嗒”一声,一根签掉了下来,夏秀清捡起来,却不由得面色一沉。只见上面写着“天地知君一片心,无偏无倚莫如神。施恩报德皆成怨,避冷趋炎是小人。”她拿给解签和尚。小和尚年岁不大,眉眼清秀,看了一眼,说:“施主莫慌,此签只是让施主日后提防小人。”夏秀清这才略微放了点心,迈步走了出来。
付锦绣见夏秀清出来,赶忙让林柔儿进去,却看见林柔儿盯着远处的一群人看,见付锦绣拽她,这才回过神来,指着那边问:“付姐姐,那边是谁家姑娘啊?”
付锦绣顺着林柔儿指的地方看过去,说:“张家姑娘,未来的太子妃,以后的皇后娘娘。怎么了?”
林柔儿犹豫了一下,说:“付家姐姐别怪我疑神疑鬼。我有一个异于常人的地儿,从记事儿起,只要见过一面的人,我都记得清清楚楚。那张家姑娘身边的嬷嬷,我上辈子死了以后见过。”
付锦绣和秦宏瑾听到她的话都很吃惊,见夏秀清过来,找了个稍微僻静的地儿,让林柔儿慢慢说。
“上辈子死了以后,因为是个妾室,我爹娘又远在乡下,所以王家夫人让管家随随便便弄了口薄棺寄放在家庙里。当天晚上,我就看见这位嬷嬷三更半夜的过来,身边只带着一个小丫鬟,举着灯,开馆照着看了看,说了一句就是她,死透了,这下主家算是能放心了。然后转身就走了。我开始以为是付锦慧怕我假死,派人来看看。可是我后来在王家转了好几圈,连这个嬷嬷的影儿都没见过。今日倒是在张家姑娘身边看见了,有些奇怪。”
“兴许是她后来到了付锦慧身边也说不定。至于后来见不着她,估计是那个庄子上的管事妈妈吧。”夏秀清分析道。
秦宏瑾点点头,说:“也许咱们四个人的这番际遇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说不定。”
林柔儿点点头,表示赞同。
远处,张冉看见她们四个人,皱了皱好看的眉头,说:“付家姑娘看见我也打招呼,什么意思。”旁边的李妈妈看了一眼,说:“估计是嫉妒姑娘吧。姑娘也不用在乎她们,过不了多久您就是太子妃了,到时候她们见了您,这礼自然是免不了的。”张冉点点头,又看了一眼,觉得那个身量最高的姑娘面生得紧,没在京城见过,她暗暗记了下来,回头让妈妈问问。
见天光还早,家里人又在后面还没过来,付锦绣四个人决定到处逛逛。刚溜达到一棵树下,就见一身量八尺有余的大汉冲着秦宏瑾一拱手,说:“末将见过小秦将军。”给她们四个吓了一跳,秦宏瑾定睛一看,原来是周副将,身后还跟着一个漂亮姑娘,侧着头看着她们,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是你啊,我跟你说,在外面千万叫我秦姑娘,不然让我娘知道你叫我小秦将军,,她一准儿让我爹收拾你。”秦宏瑾说。
周副将周琛笑着摸摸头,说:“这不是习惯了吗,说实话您别介意,我从刚才就看见您了,就是不敢认。”说完,拉过身边的漂亮姑娘,说:“这是黄家姑娘,叫沐斐。”
付锦绣她们在旁边打量了一下,偷偷跟夏秀清说:“这就是那个黄沐斐?”
夏秀清点点头,说:“是,还是很漂亮的吧。”
秦宏瑾笑着跟黄沐斐行了个礼,笑着说了几句就走了过来。
夏秀清望着她们的背影,说:“我可能冤枉她了。”
“为什么这么说?”付锦绣问道。
夏秀清叹了口气,说:“从黄姑娘看周将军的眼神看出来的,那里面的感情藏都藏不住。而且,周将军跟张诚润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我想,黄沐斐是不会喜欢他的。”
秦宏瑾点点头,一个人的眼神是骗不了人的,她和周琛聊天的时候也注意到了。
“这事儿可能另有蹊跷,我回去得好好想想。”夏秀清说。
秦宏瑾点点头,说:“我下个月太子大婚之后才会西北。我会留个丫鬟在京城,有事情你们就去我家的铺子找她,她会联络我的。”
“你家哪个铺子?”付锦绣问,“秦家从□□发迹,到今天不能说家财万贯,也算是中等人家了,你就笼统的说了个铺子,是哪个?”
“我家京城就一个铺子,真的,就是福安街西北角那个中药铺。我娘倒是有个镖局,我总不能让你们去镖局找吧。”秦宏瑾说。
付锦绣点点头,说:“正好,我名下的绣坊也在福安街,不过是正中位置,叫益祥绣坊。你有事也可以让丫鬟过来找我,我可以再告诉秀清她们。”
四个人商定好以后的联络方式,这才回到各自家人那里。四月初八浴佛日,真是个好日子,该见的人都见了,该说的话也都说了。
第十五章
从护国寺回来后,付锦绣在家足足歇了三天才觉得缓过神来,深觉得自己的身体还是不强壮,她决定有机会去找秦宏瑾,问问她有什么强身健体的法子。又想起来林柔儿的事,也不知道这姑娘去了没有,反正在家也没什么意思,付锦绣让望夏给她收拾了一下,准备出门去绣坊看看。
付夫人听闻付锦绣要出门,也起了兴致,也要跟着去,母女两个收拾一番,就出发了。
因为前朝的教训,大梁自开国以来,重农但是也不抑商,又因为出了几位有名的女将军,梁朝的女性地位也是空前的高,无论是闺阁少女还是已婚妇人,都可以随意出门,无人管束。京城的大街上,商铺鳞次栉比,莺声燕语,好春光。
付锦绣一进绣坊,就看见林柔儿正跟掌柜的交谈,不由得说了一句:“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啊。”林柔儿看见付锦绣,赶忙行了个礼,说:“正准备哪天上门亲自道谢呢,可巧就碰见您了。”旁边坐着的老妇人也赶忙站了起来,付锦绣定睛望去,原来是林母。
“这位夫人娘家可是姓齐?”付锦绣还没来得及行礼,付夫人在旁边说话了。
林母点点头,看了付夫人一会儿,说:“付家夫人好。”
付锦绣和林柔儿相互看了一眼,好像两个人的母亲是旧相识,她们怎么不知道。还没等二人反应过来,付夫人已经拉着林母的手奔着后院走去,亲亲热热的聊上。付锦绣跟林柔儿只好一头雾水的跟在后边,别耽误了前边做生意不是。
原来,当年付夫人怀着付锦绣的时候,京城正在闹时疫,她带着两个儿子跟下人躲到了京郊的庄子上,刚巧林母也是为了躲瘟疫带着刚满月的林柔儿回娘家。可能是因为一路颠簸,付夫人提前生产,当时庄子小,乳母难寻,付夫人本想自己喂养付锦绣,可惜奶水不够,付锦绣瘦得跟只小猫一样,付夫人都怕养不活她。
后来一天大雨,林母外出没带雨具,只得敲门求个避雨的地方。付夫人正抱着付锦绣抹眼泪,她见付锦绣瘦得可怜,因为吃不饱哭得声嘶力竭,赶忙抱来喂了她一会儿。
“后来啊,每天我都抱着你去齐家姐姐那儿,就为了让你吃顿饱饭。”付夫人对着付锦绣说,“直到你五个月的时候,时疫过去了,回了家,才给你找的乳母。”
“当时付姑娘才那么丁点儿大,我家丫头比她才大了一个月多一点,差不多顶三个她。都是做娘的人,看着能不心疼吗,将心比心,谁见了不都得帮上一把。”林母说着伸手比划了一下。
“我后来回庄子避暑的时候还打听过你,可惜一直没打听到,只是知道时疫过后你带着老娘回了夫家。也不是没告诉你我家在哪儿,当初有难事的时候怎么就不说来找我呢?”付夫人问。
“不过就是喂了姑娘几口奶,不是什么值得挂在嘴边的大事儿。这贸贸然的上门求您,倒显得我们乡下人不懂事了。”
“怎么不是大事,要是没有您,估计我家锦绣都活不过五个月。现在又遇见了,可见我们还是有缘分的。”付夫人一边说一边看着林柔儿,“你家柔丫头随你,外柔内刚,是个好孩子。咱们结个干亲可好?不是我自夸,付家在京城也算个中等人家了,大忙帮不上,但是给柔儿找个可以托付的终身还是没问题的,你就是不为自己想,也得为柔丫头想想吧。刚才你也说了,你那小儿子现如今在私塾念书,夫子都夸他,别的忙帮不上,等中了秀才,推荐个老师什么的还是能办到的。”
付夫人最后几句话让林母有些心动。林母娘家姓齐,父亲也是个秀才,只可惜在她幼年就去世了。她自诩也是读书人家的姑娘,办事要理儿要面儿,当初但凡有一丝生机,她不会走到卖儿鬻女这一步。现如今日子好了,儿女的前程也成了她的心病,儿子还好说,这年头男人总是好出头,可是闺女就不好说了,等她弟弟奔出前程能给她撑腰,还不定什么时候呢。对于当初迫不得已卖掉闺女这个事儿,成了林母的心病,对不住闺女啊。
付锦绣倒是很高兴,她一直都喜欢有志气的姑娘,这林柔儿的性子本就深得她心,再加上有那么段没法对别人说的奇遇,付锦绣就更喜欢她了。
这么想着,付锦绣起身站了起来,走到林母身边,行了个大礼,说:“锦绣在那儿谢过林婶婶当年的哺育之恩。”
这一礼下去,慌得林母赶紧站起来想扶起付锦绣,付夫人却一把按住了她,说:“这是她该做的,我现在年岁大了,腿脚不好,不然我也得谢你一谢,你就安心坦然的受一礼吧。”
林柔儿聪敏异常,见付家母女如此,等到付锦绣坐回来以后,也走到付夫人跟前,说:“那柔儿就替母亲还了这一礼吧。得谢谢付姑娘推荐,我才能找到这条门路,母亲才能遇见您。”
付锦绣在旁边就笑了,说:“按照你这么说,那我娘岂不是得谢我,这我可受不起。我看,你就当我娘的干女儿吧,然后再拜我一拜,就当替你干娘像我道谢了。这样啊,我的礼就得着了。”
“贫嘴。”付夫人笑着说了付锦绣一句,又转过身对林母说,“你看着两个孩子感情也好,你就同意吧了。”
林母沉吟了一会儿,说:“柔儿去给你干娘磕头。”
林柔儿听罢乖巧的跪在付夫人面前,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头,付夫人赶忙把她扶起来,退了手上的翡翠飘花玉镯戴到她手上,说:“这个玉镯我有一对,是我娘给我的,我给你妹妹一只,这只给你,戴上了可就不能摘了。没事儿就过来玩,常来常往的这感情才深厚,而且以后万一有什么事,看见镯子就想到干娘我,就赶紧来找我,可不能外道了。”
“这下好了,我多了个姐姐。”付锦绣笑嘻嘻的拉着林柔儿,说:“只是这姐姐太优秀了,回头娘亲对我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姐姐您可得常来,免得我娘天天只看着我一个人心烦。”
林柔儿笑着应下了,她摸着手上的玉镯,觉得有了付家这个靠山,她不求别的,只求以后能嫁个清白人家,其他的事情,还得靠她自己,人啊,不能靠着恩情过一辈子。
付夫人在旁边看着,仿佛读懂了林柔儿的想法,又点了点头,觉得林家真是不错,只不过时运不济罢了,但凡有点机会,绝对能一飞冲天。她决定回去跟老爷说说,看看能不能收林家的小儿子当弟子。
回去的马车上,付锦绣问母亲为什么要认林柔儿当干女儿,付夫人摸了摸自家闺女的头发,说:“我也是有私心的,你父亲前些日子跟我说准备收几个贫寒人家的孩子当弟子,培养出来以后能在朝廷上替他说话。我见林家人品都不错,家里又有个小儿子在念私塾,就动了这个心思。”
“可是朝廷上有什么动向不成?”付锦绣问道。
“这倒是没有,不过太子马上就大婚了,其他几个皇子也渐渐成人,皇帝也老了,万一有些什么,到时候难免有心大的不安分。况且,你是内定的三皇子妃,虽说三皇子是皇太子一派的,他俩感情也好。可是人心善变,谁知道以后皇太子登基会不会忌惮其他皇子。有你父亲在朝廷上撑着,终归好一些。”
“可是父亲门生太多,皇帝不会忌惮吗?”付锦绣问道。
“所以你父亲才会找些贫寒人家的孩子啊。他们就是考出来了,官职也没那么高,不显山露水。”付夫人说。
付锦绣点点头,心想当年当瑞王妃的时候,她确实也听瑞王说过类似的话。
“这女人啊,一辈子待在后宅,却又不能一辈子只在后宅。你管不好,人家说你无能,你管好了,人家说你应当应分。所以,别自己把自己圈在这四方院子里,多往外看看。咱们这样人家的姑娘,见识自是有的,只看自己愿不愿意了。外头的事儿,你帮了一分,人家能感谢你十分,帮不好,至多也就说你一句妇人之见。”付夫人接着说道,“你看林家,没有齐姐姐,能攀上咱家吗?虽说咱家也是有求于人,但是咱们往下找好找,他们往上攀可不容易。不过话又说回来,她家若是真存着这份心,我还真就不敢认了。”
付锦绣点点头,说:“娘亲,我有点明白了。”
“好孩子,这内宅里面的弯弯绕还多着呐。等你做了三皇子妃,可比现在麻烦得多。凡事多听多看多想,很多时候,眼见都不见得为实。”付夫人声音略带疲倦的说。
一旁的付锦绣却仿佛被雷劈了一般,眼见不见得为实,这些日子这句话在她身边不断的被验证着,她仿佛摸到了一根看不清楚的线,隐隐约约的穿起很多事情的线。也许,她当年并不是因为一场风寒就过去了。
第十六章
四月末,西北的天气还是有一丝丝的凉意,不比得大梁。秦宏瑾坐在雍郡县衙里,看着底下密密麻麻跪了一地的人,面上有一丝薄怒。新上任的孙知州说:“这雍郡以前一直属西戎,气候又跟大梁类似,很多在咱们大梁犯了事儿的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