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宫秋_落花逐水流-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神思恍惚:“朕梦见她在叫朕,朕得走,朕得回宫……”

  “嗳,您白日里忧心,晚上自然便做梦了……陛下,”她轻声唤,“陛下,好好儿睡一觉,此去长安,千里路遥,不差这一时。您说过,宫中处处都是您心腹,若真有事,他们能不挡着?不多想啦,好陛下,睡一觉吧,天亮便都好啦……”

  皇帝果真像个孩子,哄一哄,便似信非信地将睡过去。

  她松了口气。也正欲歇去时,却听皇帝吩咐:“不要忘记放信鸽回去,或让驿站差役跑马回长安传讯,说朕马上就到。”

  夜极静,星子芒钉似的打在漆黑的天幕上。闪闪的,好似千万只眼睛,昊天下的一切,都收于眼底。

  皇帝喃喃:

  “朕马上就到……”

  中宵时分,她披衣起身,顺着月路径直走下去,四周都被水似的月色烘的暖洋洋,她咳了一声,突然觉得有些冷,便拢紧了角衣,廊下拐角处,闪过一个人影儿,她半点不觉吓,只顿下脚步,道:“没想本宫出来走走,还能碰见您。”

  是客气的语气。

  阮婉趾高气扬、嚣张跋扈虽不及陈阿娇,但也非“善类”,她鲜少与人这么客气的。

  那人谒了谒:“奴臣见过娘娘。”

  “免,”她笑道,“夜已很深,内侍大人竟也出来走动么?”

  原来那个人影儿是皇帝跟前贴身内侍,便是那个引她来见皇帝的。阮婉对他自然有几分感激,故此言行举止皆算客气。

  阮婉瞧了瞧漫天星子,轻吸一口气,仿佛在自言自语:“嗳,这星星可晃眼。”一面却缓缓摘下玉镯子,塞了内侍手里去,缓笑道:“一路来,多谢您照应。这点小意思,您先收着,待回宫后,本宫有重谢。”

  她笑起来的时候,眉眼弯弯,眸子里晶亮晶亮的,流眄的光彩,仿佛都要溢了出来,极漂亮。莫说男人,便是女人,也舍不得移开目光的。这么个美人儿,只瞧着,都是赏心悦目。

  内侍道:“能为娘娘做事,是奴臣的福分。”

  阮婉知他是可信任的,当下便发了牢骚,冷笑道:“你道本宫原该在长安城过安生日子,好好儿的福不会享,千苦万苦跑这个鬼地方来做什么?她们狠是狠,但本宫也不笨呀!陈阿娇蠢的很!折伤她一个人不算难!皇帝远在天边,她们想背着皇帝弄死陈阿娇,待陛下荣返回宫时,便可推说陈阿娇乃自尽身亡,身上推的干干净净、杀人连血滴子都不溅一点儿!哼,盘的一局好棋!想的真好呀,反正陛下出外这许久,庄稼都长了几茬啦,谁料事情会变成怎么个样儿呢?到时,便是说陈阿娇是病死、摔死的,也无人会多嚼说些什么!只不要让陛下知道是她们害死的,她们便仍可过富贵荣华的日子!谁管本宫这不复恩宠的可怜人呐?本宫有那么傻么,本宫偏要教陛下知道她们在背后盘磨甚么心思!本宫这一路来,苦是吃了些,但只要让陛下知道,陈阿娇的死,那些人绝脱不开关系,让陛下处处针对她们、怀疑她们,本宫这罪,便没白受!”

  这寂夜,与长安夜晚的凉薄寂寞,竟如出一辙。

  瞳仁里,跳跃着星子的光芒。

  她忽然便想起许多年前与卫子夫在平阳公主府上同习歌舞的场景,那时她们年轻貌美,那时她们还不知前路如何,而眼下,尚未走完的余生,已摆的清清明明。

  她自然是比不过卫子夫。卫子夫有儿子,她没有。

  在寂寞的汉宫,有了儿子,便是有了一切。

  卫姐姐,莫要怪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是为自己,我……也是。

  阮婉的眼中,闪过一丝狠戾。

  三日之后,帝旌终于出现在王城。

  那是他的长安,他终于回来了。

  迎接皇帝的,自然也是皇帝的百姓。

  御车行过辇道,倏然间,多长久的光阴便从眼前飘过了。他记得长安街头的一景一物,他曾经在上元灯节,以皇帝之尊,两次闲逛在长安城里。

  拂过一砖一瓦,踩过每一寸附着尘泥的地。

  牵起他手的,是他的娇娇。

  他想,那对于皇帝而言,是太美不过的时光。这一生有一人,曾是他心上的肉,曾为帝王写过最平凡的故事。

  娇娇很美,像馆陶姑姑,像皇阿祖窦太后,但眉眼间的韵致,唯她风流独一。

  在这之前,他从不知道,原来阿娇在他心里,那么重要。得知他也许此生可能都再见不到她的消息时,他心痛如绞。那痛是切肤至苦的,是真真切切的。失去,对帝王而言,绝不可忍受,而一旦可能“失去”,给帝王带来的悲伤,亦是成倍的。

  因这普天之下的帝王,从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未曾“失去”。

  后宫的反应极诡异,或者说是,应接不暇。

  皇帝回程本就是个仓促的决定,虽之前每到一处驿站,皆让驿站快马回报,但皇帝这一路下死命紧赶,驿站快马也没比他们先到长安几步。不过是前后脚的事儿。

  后宫极仓促迎驾,太后那边尚无动静,打头阵的是皇后领众宫妃。皇帝一见卫子夫,便有意问道:“皇后,朕听说,宫里出了事?”

  卫子夫吞吞吐吐。一抬头,却对上阮婉一双幸灾乐祸的眼睛,霎时心便凉了半截。知大事不妙!

  因说:“陛下才回宫,不若……先休息休息,臣妾去通知太后,报个平安,一会儿再与陛下一同去拜谒太后,可好?”

  她莺语婉转,仍是那样的温婉柔媚,皇帝却不曾仔细打量,挡开她道:“不必,朕自己去长乐宫便是。”

  再一回身,却冷冷盯着卫子夫:“皇后,你们一样来接驾,朕心里很欢喜。——却怎么独不见桂宫那位?”看似不经意,实则分明在意的很:“应该来的,她应该来的!她……发脾气了?”

  卫子夫一低头,吞吞吐吐道:“她……她……”

  “抬起头说话,子夫,你是继皇后,与朕……也算是夫妻,不必这般伏低做小,朕不吃人。”皇帝因说:“有什么话,当直说!朕不过走了有一阵儿,有点想她罢了。”

  “禀陛下,”卫子夫稳了稳道,“桂宫远瑾夫人……犯了点错儿……故……”

  “故怎么?”皇帝眉一挑,脸色已然不对劲。

  “故……太后赐死……”

  皇帝一凛!阮婉所言……还是真的不成?因仓促瞥了一眼阮婉,阮婉接过皇帝目光,心中惴惴,只微微有点犹豫,然后,确信地狠一点头。

  “人呢?!朕只要知道,她此时人在哪里?”皇帝暴怒地拨开人群,几欲摆驾移宫,但这一路太过劳累,久未得好好休息,皇帝体力不支,竟觉眼前一阵眩晕,黑沉一片,差点跌倒。

  从侍赶忙去扶,皇帝勉力撑着,只道:“摆驾桂宫,朕去看看她——”

  皇后牵头,一众宫妃,竟直剌剌跪在皇帝面前,挡去了去路。

  “陛下当保重圣躬,为大汉江山、黎民百姓想,——愿陛下保重圣躬!”

  皇帝在两名从侍搀扶下,站众宫妃跟前,不禁冷嘲道:“皇后,你可是愈来愈像皇后了!朕甚为佩服!满心满眼皆是天下江山、黎民百姓!朕这皇帝,还做的没你尽道!”

  卫子夫惴惴不敢言。多许久了,他只称她为“皇后”,再不肯叫她“子夫”,她原本以为,拥有一身凤仪,再得龙子,这一生便全备了,可此时……怎么心里空落落的?

  皇帝不喜欢她了。她便只能做个“贤惠”的皇后。

  突然觉得,她竟还比不过一个死人。

  皇帝因欲再摆驾桂宫,卫子夫膝行跪皇帝面前,宁死不让过。皇帝恼了,抬脚差点便要踹过去——

  眼前却一片眩晕,呕吐感涌上来,皇帝打了个跌,竟晕了过去。

  再醒来时,玄色帐子,清冷的烛光,再熟悉不过的场景。

  是宣室殿。

  皇帝缓缓睁开了眼,他便看见了他的母后,像许多年前那样,在病床前憔悴守着,浑浊的老泪爬满了眼眶……

  “母后,”他喊了一声,然后低声问道,“娇娇呢?”

  王太后一怔,见皇帝这般模样,眼中有心疼。旋即,缓声道:“冤孽呀……”

  背过身去,污浊的眼泪攀满两颊。


  第110章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19)


  “朕去瞧瞧她。”

  他何等聪明,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只要旁人一个躲闪的眼神,他便捏了七八分准,全部了然。

  刘彻拖着病体,掀了玄龙绞丝锦被,艰难起身,他缓慢打量四周,阖宫众妃嫔皆在,但依例是不准靠近龙榻的,仪态万千的美艳宫妃,似一件件玲珑有致的陈品,远远摆着……在他榻前守着的,除皇太后外,还有几位品阶高的宫妃。

  他的宣室殿,仍然如往昔一般,奢华富丽。

  一丝儿,也尽未变。

  他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朕……好挂念她。”

  此时皇帝已半坐起,里衣衬下,他显得极憔悴。皇帝朝上日理万机,他向来是强势的作态,竟是从未流露过如今天这般的疲惫。

  他挣扎着,不欲要人服侍,竟自个儿想要穿鞋……

  太后自然看不过眼:“陛下,不急于这一时。您歇着吧……叫人瞧笑话呢,陛下千尊万贵,为个寻常女人,不值当这样。”

  “她不是寻常女人……”皇帝忽地盯住太后看,那一束光渐渐地收去,眼睛半眯起来,瞳仁里似笼着一团的雾气,他仿佛不认识太后似的:“母后,您知道朕在说些什么……她不寻常,她是谁——母后您知道。”

  太后背转过身,连瞧都不欲再瞧皇帝了。大抵有气儿,气皇帝不争,她雄才大略的儿子,仿佛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么一副让人瞧着便气的病恹恹模样。

  “哀家再说一遍,皇帝当知道,——为个女人这般,不值当。”

  皇帝忽觉不对劲儿,亦不再顾周身冷冰冰的气氛,猛地起身,执意要走,他身子差的很,站还没站起来,眼前一昏,便又颓顿下去,跌在榻上……

  一夕之间,她的儿子,成了这般模样。为个女人,要死不死,穷折腾。皇太后心里燃起一股无名火,因拂袖道:“刘彻!你做的是皇帝当做的事?莫要成第二个周幽王!这一路走来,多么的艰难,多么的坎坷,眼瞧着皇位将将要坐稳,你折腾呐!一个女人,抵甚么?!你是皇帝,——要多少女人没有?!凭你挥挥袖,普天之下的美人儿,还不都是召之即来!”

  阖宫皆寂静,众人大气儿都不敢喘,燥热的宣室殿,在那一瞬间,仿佛跌入冰窖,整个儿都被冻起来了。

  皇帝愈觉事情不大对头儿,但仍撑着身子缓笑,向太后道:“母后,天下美人之多,目不能睱,但……少年夫妻,只有这么一个。”皇帝隐了笑意,愈发的悲伤:“……只有她这么一个。”

  几欲流下眼泪来。那样的悲伤,不该属于只手遮天的帝王。

  太后道:“你既这么说了,母后便也不客气,自家人,哀家不应与你生疏,只拘于礼,——哀家此刻说的都是真心话:你要母后,还是要一个无关紧要的女人?你今儿若踏出宣室殿一步,便算是你选了她,你心中觉,她比母后更重要。”

  他一顿,眼神也随之沉了下去,旋即,故作不解地松松一笑:“母后,这是毫无关联的两桩事。”因提起被角,扔了远去,正下床——

  “朕只想去瞧瞧她,母后,这么些年来,她受尽了委屈。朕想来,愈发的难过——朕对她的感情,与后宫众妃嫔是不一样的,我们一路患难过来,朕知她在朕心里,有多重要。朕不是周幽王,娇娇也不会是祸国妖姬,朕尚能自持,江山与美人,朕知当选什么,祖宗的基业,也绝不会在朕手里断送。母后,朕很累,有她在,朕有时便会想起小时候与她一同闯祸的日子,偶尔也会开心。母后——朕就拿她当个开心果子摆宫里,您也这样想,好么?她只是个开心果子,不是红颜祸水。”

  “我瞧你是魔怔了!”皇太后手一指,脸色愈加的不快,震怒道:“从前多好的儿子!如今成了什么样子?为个女人这般,还敢说自己不是周幽王?刘彻啊刘彻,哀家若再不正其位,你所做所行,早晚丢了文皇帝、景皇帝的脸面!你还敢说自己是刘氏子孙?”

  太后拦着,怎么也不准皇帝起榻,皇帝向来是个孝顺儿子,若在平时,亦不会与太后顶撞,但今儿真是“魔怔”了,好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指引他,偏要去!今儿偏要叛逆一回!

  皇帝梗着脖子,觑太后道:“母后,朕是刘氏子孙,朕一直都记得……”太后原想皇帝总算琢磨清楚了,既这么表态了,便是不打算为个女人与他的母后再起争执了,才舒缓没多久,不料皇帝拔高了声量,冷冷道:“也请母后记得,朕姓刘,我大汉的江山也姓刘!顺天者,皆是朕的旨意,若违朕旨意,便是违天命!母后懿旨皆须紧缀‘奉上谕’,既是奉朕的命令,——还请母后让一让。”

  皇帝便欲拖病体起身。

  那般沉稳,那般的不卑不亢,他当真是做帝王的料子,但他的天命之资,却是用来对付他的生母!太后不禁觉心寒,腿下一软,竟差点打跌。

  她的儿子,养大啦,不听话啦。

  有那么一瞬,她竟想起了当年长乐宫的老太后。太皇太后窦氏,何等高傲果决,是块执政的料子,最后却被儿孙们绊跌了一跤又一跤。于长乐宫高座,许久冗长孤冷的夜晚,大概也是极寂寞的吧?

  终于轮到她了。

  王太后长吸一口气,竟有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陛下,来不及了,已经——晚了!”

  此时皇帝在内侍搀扶下,已走出了几步,听到这一句话,猛地停下脚步,急回身:“母后这话是什么意思?”

  皇帝的声音打着颤,连他苍白发皱的嘴唇都在微微颤抖,原这一路的担忧,竟不是多虑?

  他杵着,只觉冷,好冷,凉意自脚底生起,将他整个人都裹住,他抖的不能,整个人都要冻僵了!

  他在等太后一句话。

  皇帝尊贵的母后终于开口:“她死了——”

  “您、您说什么?”

  “她死了。皇帝——”很沉的声音,仿佛顷刻间要将整座沉暮的汉宫笼罩……

  “朕……不信……”皇帝的眼神裹上一层阴翳,倏地,眼底仅存的生气都要没了下去。绝望,漫天的绝望像潮水般袭涌而来,帝王的寂寞,每天都在重复,每天都在叠累,但这些许年来沉厚的寂寞,竟全比不上今朝这一瞬!

  他是坐拥天下的帝王,但此刻……他竟要失了他的天下。

  “是真的,她死了,——哀家不便要向你说诳话,这无意义。”皇太后脸上无阴无晴,继续说道:“是哀家下的懿旨,勒死她——她犯了当死的错误,哀家容不得她!”

  皇帝紧闭着眼,眼泪从缝隙里倾泻而下:“你真残忍,母后。”

  “她犯当诛的大错,哀家竟要为维护她弃汉家尊严于不顾么?”王太后依然振振有词,她是无错的,但当然,——是陈阿娇该死。

  皇帝睁开眼,觑太后,冷嘲道:“母后处死她的懿旨上是否也写着‘奉上谕’?是奉朕的旨意?朕何时下过这样的圣旨,母后执意孤行为之,——是否算假传圣旨?”

  假传圣旨,按罪当诛。

  皇帝用这样冷的声音,质问他的生母。王太后一憷,她确然是从未见过这样的皇帝,那……不似她的儿子了。

  皇太后顿了顿,道:“是哀家下令勒死她,但她之死,与哀家绝无关系。她是自尽,哀家并未逼她,若不是她自知有罪,心虚了,何须如此?”

  “她……到底犯了什么罪?竟须母后如此动怒……”皇帝哑声。

  “秽/乱后宫,与男子私通。哀家手中有证据,绝没冤枉她。——这样的罪名,说出去,好听?”

  “她不会这样——”

  “哀家不冤枉她,哀家派人查实过,奸/夫乃桂宫开凿荷花塘的总工,长的像极一个人。若不然,哀家也不会怀疑她有这私情——”皇太后因叹道:“旁人她或看不上,但那个人……彻儿,你冷落她许久,宫闱之中多寂寞,偶遇见少年时熟悉之人,有了过分举动,虽可恶,可也合理,有动机可推。”

  “……是凿荷花塘的那人?”

  皇帝一憷,竟有几分相信了。

  他记得陈阿娇曾在病榻上表白过她对刘荣的感情,她与刘荣生不能见,这一回恰逢皇帝出征,御驾不在长安,他们可倒逮了机会放肆了!

  他只觉疼,又极恨,心头似有千万只虫在咬噬……她与刘荣,把他当成什么了!

  虽这般想,心中到底存着几分侥幸,因问太后:“母后,可有证据?空口白牙,口说无凭,她好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