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汴京春深-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苦不迭,却还要专心应付着苏昉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话。
赵栩看着九娘,只觉得耳中的心跳声越来越响,他深深吸了口气:“阿妧,若是太初的细帖子送过来,你就和你婆婆说先不要换帖。”
九娘一怔。
“我已经和爹爹说了,若是我出使契丹,帮契丹打败女真,拿回三州,爹爹会给我赐旨,由我自己选燕王妃。”赵栩的脸红似秋日晚间的木芙蓉,一双潋滟眸子却深深看着面前的少女:“你等一等我。”
地上那一圈红色的灯影,被冻结住了一样,纹丝不动。九娘捏着那风灯的竹柄,似乎整个人也被赵栩这句话定住了。
片刻后,地上的灯影忽地剧烈摇曳起来。九娘退后了一步,福了一福:“六哥,对不住。”
赵栩耳中嗡嗡响,对不住?对不住……
九娘定了定神,才觉得手指尖都麻了。她又福了一福:“六哥,你几次三番救回阿妧的命,这世上,再没人比六哥你待我更好的了。可阿妧纵然粉身碎骨怕也没法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赵栩摇摇头,他什么时候要阿妧报答自己的救命之恩了?“阿妧——”
“六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阿妧不会违背父母的意思。”九娘眸中闪闪。
赵栩手足冰冷:“阿妧——你,你可是心悦太初?”
九娘摇头道:“阿妧对太初哥哥也无男女之情。无论父母和哪家议亲,要将我许配给谁,在阿妧心中,并无区别。”
赵栩喃喃道:“阿妧,我同你——我也同旁人并无区别吗?”
九娘轻声道:“六哥你同旁人自然不一样,你我多次共过生死。可是,还请六哥知晓,我当六哥是恩人,是好友,是知己,是兄长。可阿妧对六哥并无男女之情,多谢六哥厚爱。”
赵栩眸中翻滚起不知名的情绪来,他低声道:“阿妧,你现在还小,还不懂男女之情,很平常。你先等我一等。我也会等上你三四年。若三四年以后你还这么说——”
九娘柔声打断了他:“阿妧年纪虽小,并不懵懂无知。阿昉的娘亲也教给我许多。男女之情不过如此,纵然似她和表舅那样的夫妻,世人称赞,也不过是貌合神离而已。阿妧不信什么天老地荒海枯石烂,和谁在一起都是过日子而已。”她反问赵栩:“太后娘娘应允了你加官开封府尹,应允吴王出宫开府。官家必然也会应允明年选秀由娘娘做主对吗?”
赵栩一愣,点了点头。
“六哥,你可知道,无论日后谁是皇太子,娘娘属意的皇太子妃都会是我六姐?想来官家和娘娘也早已有了默契。”
赵栩急道:“所以我才会向爹爹求旨——”他早已察觉,才会未雨绸缪。
“六哥,不论我六姐日后嫁给哪一个皇子。阿妧都只能是六哥你的姻亲。”九娘语气温和:“更何况,阿妧并不愿和皇家有其他关系。”
赵栩心中刺痛,不愿和皇家有其他关系?也就是不愿和他有任何关系的意思?他后退了一步才勉强站稳。片刻之前在芙蓉林中的狂喜,全然消退,只余茫茫冰原,寒彻心骨。
九娘又福了一福:“六哥,若是阿妧先前有什么言行惹得您误会,都是阿妧的不是,也怪我没有早些说清楚。还请六哥日后不要再送礼物来了。阿妧在姐妹之间甚是为难,也会引来娘亲的不快,甚至殃及姨娘受伤,不免因此自责不已。”
赵栩眼中涩得厉害。他让她为难了,令她自责。他对她的好,成了多余,已是负累。
不远处,池塘上掠过两只晚归的水禽,呜咽了几声。
第126章
烛火透过风灯,映在赵栩面上。他微微垂眸,永远微微上扬着的下颌渐渐低垂下来,极秀美的线条似乎拖动着千斤重,缓缓弯向一个陌生的角度,脆弱得似乎即将折断。
即使在生死关头的赵栩,也是张扬的怒燃的火,而不是这般无力无望无奈,像燃尽后的灰。九娘心中一痛,可就是这样莫名的一痛,令她更恐惧自己心底未知的陌生感受。她咬咬牙,抬腕拔下头上的喜鹊登梅簪,上前半步,送到赵栩跟前,轻声道:“还请六哥收回此簪,阿妧愧不敢当。”
好似有什么砰然碎裂了。赵栩连后退的力气都没有,他抿唇垂眸看着那只玉雕般的小手里的喜鹊登梅簪。这是他第一次做簪子,废了好些玉料。第一次看见阿妧头上戴着这根簪子的时候,他高兴了许多天,又画了好些新簪子的图样。还有那枝白玉牡丹钗,他一直以为她很喜欢的。中元节那夜,他替她解开缠绕的发丝时,两人近在咫尺,看到她脸红,刹那间心意互通的感觉,原来只是他一厢情愿胡思乱想。
她远在天涯,心静如水;他隔山望海,自说自话。赵栩眼圈渐渐红了,沉声道:“我赵六送出去的东西,你可以扔了,却不能送给别人,也不能还给我。”
九娘深深吸了口气,将簪子斜插入赵栩的衣襟中,福了一福:“六哥,对不住。”真的对不住,她有愧。
赵栩胸口激烈起伏了几下,慢慢伸出手,取出簪子,不再言语。半晌后手腕一扬,直往九娘身后掷去。
地上的灯火摇了一摇,归于宁静。池塘边的水面,无声地泛起一圈涟漪,渐渐重归平静。
九娘抬起眼,胸口有什么她快要压不住了。赵栩静静看着她,眸中如深渊般晦暗。枯枝,沉水,光影,一切似乎都凝固了。
眼睛越来越热越来越烫,鼻子尖发酸。九娘刚想转身望一眼池塘,赵栩却突然点了点头,哑声道:“好,我知道了。”他深深看一眼九娘,匆匆转身而去。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快。路边的随从们一头雾水,赶紧匆匆跟上。
九娘看着他远去的身影,眼中不受控制地渐渐浮起雾气。
孟建和苏昉一直在看着他们,忽然见赵栩面色铁青地快步离去,一声告辞都没有。孟建吓了一跳,喊了一声“殿下”,赶紧跟着送赵栩去了。
苏昉快步走到池塘边,见九娘依然一动不动地站立着。猜测她大概听进去了自己的话,和赵栩说清楚了,心中虽然觉得有些对不起赵栩,可也松了一口气。他绝对不会任由阿妧重蹈母亲的覆辙,她该轻轻松松地过日子。
看着赵栩被众人簇拥着消失在垂花门,九娘忽地转过身,快步走到池塘边上,蹲下身搁了灯笼,宽起宽袖,伸手就往那水中捞。
水没有她想像中的彻骨寒冷,捞了好几手的淤泥杂草,也没有捞到簪子。她又移进去一些,水立刻漫上了鞋子,这才感觉到冷了。在金明池中看见赵栩向她游过来的时候,都没觉得这么冷。
赵栩的身姿,在这被岸边灯笼光影晕染成一片深深浅浅翻滚着的红色水中突然显现了出来,他朝她伸出了手,乌发如水草般散乱不堪,眼睛血红,他拽住了她就不肯再松开。那屡屡纠缠在她梦中的伽南奇香,白玉牡丹钗,令她脸红心跳的一息。那秋日晚霞夕照时,他怪她不爱惜自己,笑着夸自己厉害极了。还有那一片缓缓起伏的粟米田中,他浑身血污,朝自己奔跑过来,越跑越快,越跑越快。还有鹿家包子里他被自己吐了一身毫无怨言细细叮咛。他笑起来的时候,太过耀眼,她看也不敢多看几眼。
是的,再没有人比他更懂她,更爱护她,待她更好了,好到可以连自己的命也不要。可她是阿玞,她也是阿妧,她姓孟了,她不能,她没办法,她承担不起,她无以为报。那被搅得浑浊一片的水面,悄无声息地容下了空中落下的泪水,一滴两滴三四滴,再多,也依然似海纳百川悄声无息。
“你这是做什么?”苏昉急切地问道。
九娘咬着唇,只埋头奋力捞着。
苏昉摇头轻叹了口气,也卷起袖子蹲下身胡乱捞了起来。
玉簪和几个侍女提灯下来,轻声唤着九娘:“九娘子,九娘子!老夫人进府了,快去二门吧。”
九娘急切起来,眼中有什么开始打转,她深深吸口气,细细地探得更深,冬日无浪,不会随波而去的。
手中忽然一痛,九娘立刻握紧了那细细尖尖之物,将它捞出水面。
簪尖戳破了她的掌心,一丝殷红渗了出来。苏昉一愣,看着那满是淤泥看不出花色的簪子,默默掏出帕子递给了九娘。
“多谢。”九娘将簪子包进帕子里,放入衣襟,站起身来,才觉得半边身子都麻了,头也一阵晕,不由得摇摇欲坠。苏昉和玉簪赶紧一左一右扶了她。
“我没事。”九娘笑道:“走,赶紧去二门等婆婆。”是的,她没事。她从无贪念,又怎么会有事。
可是,心里的刺痛,似那夜在鹿家包子店里心里的那道裂缝一般,蔓延得极快。
※
老太爷和老夫人进了府,面色疲惫至极,却只说无碍,娘娘和官家仁慈,并未降罪,就让众人各自回房歇息。
三更天的时候,听香阁东暖阁才熄了灯。九娘侧身躺着,将那铜脚婆抱在怀里,摩挲着,烫得厉害,却不比她的心更烫。
赵栩说的没错,她是害怕,是作为王玞害怕,还是作为孟妧才害怕,她不愿再想。她在害怕什么?她也不知道,就是害怕。她在躲避什么?她也不知道,就是想躲开。
九娘长长吁出一口气,伸手将枕边的木盒盖上,喜鹊登梅簪在傀儡儿和黄胖之间,依旧璀璨流转。
过了两天,翠微堂悄声无息,青玉堂闭门不出。阮姨奶奶一事,似乎就这么被遗忘了。宫里也无人前来问罪。府里各房的人这才渐渐放下心来。
眼看着孟彦弼成亲的日子渐近,范家递了帖子,定下成亲前一天要来铺房。阖府张灯结彩,毕竟孟彦弼才是长房正妻嫡出的郎君,比起族谱上记名的嫡长子孟彦卿成亲时又要隆重了许多。
这夜九娘在绿绮阁和六娘看书,准备月底的女学甲班考核。忽地几位女使匆匆进来说:“不好了!两位娘子的爹爹在翠微堂打起来了!”
两人吓了一跳,赶紧往翠微堂去。贞娘正把原先等候在廊下的侍女仆从们往外赶,见到她们俩想拦住,却没拦住。
六娘和九娘进了翠微堂,见孟建衣襟不整,眼下一块红肿。长房的孟在皱着眉,挡在两个弟弟之间。坐在上首的孟老太爷气得浑身发抖,正拍着桌子在骂孟存:“好你个老二,当着我的面也敢打叔常!你这个忤逆不孝之子,我要开家庙请家法收拾你!你以为你当个知制诰,就能在家里横着走了?”
六娘上前拉住父亲:“爹爹,爹爹!你有话好好说,怎么动起手来了”她看向上面垂目无语的婆婆。
九娘刚上前拉住孟建,外头喧嚣起来。却是杜氏吕氏程氏从各院得了这天大的消息,也赶了过来。七娘和四娘也跟在程氏身后。
孟存快四十岁的人,竟一把抱住女儿:“阿婵啊!你翁翁婆婆不要我们了!要把我们送人了!”
满堂皆惊。孟建梗着脖子喊:“父母之命不可违!你抗命不遵,还殴打亲弟!明日台谏就该弹劾你不孝不仁!”
梁老夫人沉声对老太爷道:“好了,既然各房都在,你当面说个清楚罢。”
孟老太爷跟拉风箱似的呼哧呼哧了片刻,,看了看三个儿子,又看看三个媳妇,嗡声道:“都坐下说话!”
杜氏三妯娌也赶紧行完礼在下首依次坐了。九娘站到程氏身后,七娘悄声问她:“二伯这是疯了吗?”这些天好不容易九娘日常里开始愿意和她说话,七娘自在舒服多了。九娘默默摇摇头。
孟老太爷声音有些嘶哑浑浊:“当年呢,我有两个弟弟,没来得及成亲生子就为国捐躯了。过两天,礼部会下旨追封他们。为让他们后继有人,敬奉香火。我和你们母亲决定把仲然过继到我二弟名下,把叔常过继到我三弟名下。族里也已经都同意了。他们当年名下都有些产业,一直是族里托管着的,也要交回给你们各自掌管。”
吕氏和程氏都懵了,这又是什么事?追封?过继?!
孟存站起身,大声道:“儿子不明,儿子不服。为何要将我们弟兄二人过继出去?以后要改叫母亲为大伯娘,改叫父亲为大伯?我们做侄子的,不一样每年都在祭拜叔父们吗?家庙中的先祖,哪一个少了香火?就算二叔三叔名下要有子孙,我有四郎五郎六郎三个儿子,选一个过继给二叔。三弟也有四个儿子,选一个过继给三叔不行吗?为何偏偏要过继我和三弟?”
“啪”的一声震响。孟老太爷一巴掌拍在案几上头:“选你就选你了,你这是要忤逆吗!”
孟建站起来说:“二哥!你不肯就不肯,可别把我带上。我听爹的。这是忠孝双全之事,是好事。再说爹娘总是我们的爹娘,我们照样孝敬二老就是,只是记名,做个文书。日子还是一起过的嘛——”
孟存鄙夷地看了看孟建一眼,懊恼刚才那一拳打得实在太轻了:“老三!你贪图叔叔们追封后的那点子产业和荫补,连亲生父母都能舍弃!真不愧是阮氏所出!呸!我真是羞于你这样的人做兄弟!”
孟建脸涨得通红,看了看妻女们,跳了起来:“好,既然你也动了手,咱们去院子里就痛快打上一场。二哥亏你还是堂堂大学士,却拿自己的庶母来说道!这般羞辱我忍不得!今上都是以仁孝治天下!爹爹您可别怪儿子不顾兄弟——”
“够了!”梁老夫人沉声喝道:“叔常说的不错,父母之命不可违。仲然,你不要闹了。过继一事不会变。这也是官家的意思。”
孟存和孟建一怔,都跪了下来。
“你们二叔三叔当年有救驾之功,因牵涉宫闱,未曾封赏。官家和娘娘一直都记着他们的功劳。”梁老夫人缓缓道:“如今年代久远,没了忌讳。官家体恤他二位忠义,才下旨追封,也想让他们能后继有人。你们有幸过继到他们名下,是全了忠孝仁义的大事,是天大的好事。仲然不要再犟了,过继后难道你就不孝顺我和你爹爹了?”
孟存急忙跪了下来:“儿子绝无此意!”
孟老太爷从身旁的高几上取出几叠文书:“这不就行了?!这些,是我名下的产业,一分为三,你们三兄弟各持一份。咱们孟家的祖规,分产不分家。你们以后还都住在一起。伯易,以后你母亲就靠你了。”孟在躬身应了。
梁老夫人也从手边拿起几份文书:“这些是我的嫁妆产业,一分作了四。叔常你虽然不是我生的,但你子女众多,这份是给你的。你以后记得好好待阿程,理好木樨院,管教好子女们,切不可再沾花惹草伤她的心。”
孟建膝行上前,接过那份,就抱着老夫人膝盖哭了起来:“娘——!”程氏也赶紧带着小娘子们跪了下去。九娘心里却咯噔了一下,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梁老夫人扶了孟建起来,又将孟存唤到身边:“仲然,这两份,一份给你,一份是娘留给阿婵的嫁妆。伯易和叔常要怪我偏心也没法子。阿婵自小是我养大的,我也没法子不偏心。”六娘被吕氏牵着跪在父亲身边,呆呆看着婆婆,还没回过神来,眼里已经落下泪来。梁老夫人强忍着不看她,对孟存说道:“你要怨,就怨娘好了。”
孟存摇摇头:“娘,儿子不敢。”
六娘上前扑到老夫人怀里,小声问:“阿婵以后还能喊您婆婆吗?我不想喊伯祖母。”她话音未落,已泣不成声。梁老夫人紧紧拥了她:“傻孩子,自然还是叫婆婆。四娘七娘九娘,小郎君们,自然都还是叫我婆婆!”
众人退散了以后,梁老夫人还默默坐在罗汉榻上,摩挲着手中的菩提数珠。
“老夫人,日后二郎会明白您一片苦心的。”贞娘轻声劝慰她。
梁老夫人挺了挺背脊,低声说道:“母债子还,他再怨我,也没有法子。”
当年的故人一诺,她尽力了。
第127章
又过了些天,孟府处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开始置办孟彦弼的亲事。
成亲的前一天,九娘姐妹几个跟着杜氏簇拥在长房孟彦弼的新院子里,看范家的人铺房。范家来的是范娘子的三个嫂嫂,带着十来个女使侍女、婆子仆妇,喜气洋洋热热闹闹地开始挂账,铺设房卧。九娘看着范娘子家铺在床上的十八层锦被,层层堆叠,最上层已经齐了新设的百子百福纸帐的帐顶,不由得和六娘相视而笑。
范娘子的长嫂笑嘻嘻地指挥仆妇又把那十几张毯褥铺设出来,又把新房里的帐幔都换成了罗绮帐幔的。玉钩金钩银钩几十副,那夏季用的玉枕也六七个。六娘都不禁悄悄问九娘:“范家竟然这般有钱吗?”
九娘笑道:“范家的家风其实很清俭,但是汴京富嫁女儿已经是百年风俗,范娘子又是家中独女,这般豪华也不奇怪。”
七娘好不容易这些天能和九娘说上几句话了,闻言撇了撇嘴道:“你们懂什么,二哥送到范家的聘礼才叫厉害呢,大伯娘可是把压箱底的宝贝都拿出来了。若女家拿不出这么多东西,岂不让自己女儿给别人看不起?”她凑过头低声道:“我娘说,范娘子的嫁妆不比她当年少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