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汴京春深-第2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礼部和大理寺问了好几回,张氏总不肯改口。只可惜人证物证俱在,她所说的,本王和孟仲然还有在场那许多人都未曾听见也未曾看见。”岐王的目光投在张蕊珠瘦削的背上:“张氏认罪不认罪,已经无关紧要。正如她在孟氏女学时推落年仅七岁的圣人落水,有人证在,怎么抵赖也无用。”
  张蕊珠只觉得背后被锥子扎着,浑身颤抖起来。岐王又是如何知道的……是孟妧一心要自己死,才让岐王绞死了五郎嫁祸在她身上!
  “是孟九要杀我!”张蕊珠仰起连,急切地喊道。
  被她尖利的手指甲掐入腿中,苏瞻眉头一跳,厉声道:“住口,不得胡言乱语攀诬圣人。罪加一等不可赦免。”
  岐王手段着实厉害,轻巧一句便将自己的嫌疑脱了开来,更把张蕊珠推入死地。孟妧现在是什么身份,蕊珠攀诬她,只会死得更快。
  张蕊珠脑中一炸,才醒悟过来自己说错了话,赶紧哭道:“那就是孟存他要害我。我知道了他的秘密,他要借刀杀人!”
  岐王笑道:“孟仲然一整夜都和本王在一起,他拿刀逼你绞杀五郎了不成?”
  张蕊珠眨了眨泪眼,辩无可辩,只巴住苏瞻的膝盖急道:“舅舅,孟存不是梁老夫人亲生的,他是阮氏所生,他和阮玉郎狼狈为奸。还有,京城火药库爆炸、城防图泄露都是他所为。他还偷刻了他哥哥的私印和殿前司用印,都是他。舅舅,你快去告诉官家——”
  苏瞻却问她:“晚词带回家来的那些信件,是你交给她的?”这话他却是要说给岐王听得,有他在场,算个见证。
  张蕊珠一怔,转而眼前一亮。晚词回了百家巷,还带了信件?可是她哪里来的什么信件?阮玉郎素来都是派人复述口信,他那么谨慎的人。难道——是舅舅为了救自己特意安排的?无边黑夜终于出现了一线光,她的心咚咚急跳起来。
  “对,舅舅,晚词手里的信件就是证据!你看到了吗?”张蕊珠声音抖得厉害。
  苏瞻眉头一皱:“我不曾看到,但宽之把晚词交给了张子厚。你可记得都是些什么?”
  “记得!记得!”张蕊珠一口咬定:“是孟存和阮玉郎来往的证据!”一定是张子厚审理那几件大案,不然为何要把晚词和“信件”交给他。
  岐王手中的茶盏无声放在了高几上。
  “阮玉郎和孟存若有通信,为何会在你手里?”岐王的声音带着笑意。
  自然是阮玉郎特意交给她好让她拿捏住孟存的,但是——!这话却说不出口。
  张蕊珠咋舌,她已身负杀夫之罪,若再加上勾结阮玉郎的罪名,必死无疑,十个苏瞻也救不到她。
  可她若不认,也是死。张蕊珠绝望地看向苏瞻,心乱如麻。舅舅给的一线生机竟然也是死路一条么……
  苏瞻失望地拂开她的手,一步错,步步错。想起九娘先前说过张蕊珠的那些话,真是心灰意冷,长叹一声,站了起来:“你好生将孩子生下来吧。”
  “不——舅舅,舅舅!你信我,五郎真的没死,真的没死!”张蕊珠哭倒在地,双拳不断捶着冰冷地砖。
  一双黑色银线云纹四爪团龙朝靴出现在她眼前。
  张蕊珠吓得一缩,不敢再叫。
  “你若腹中没了孩子,更好。”岐王温和地笑道。
  张蕊珠抱住腹部,拼命缩成一团,摇头哭道:“不要,不要——”
  苏瞻大步出了长春殿,寒风一吹,将心中的酸楚难受都吹散了一些。广场上散落着一些枯叶,他踩了上去,脆生生碎成了齑粉。
  又被她料中了。这个比张蕊珠所为更令他难受。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聪明人和笨人。可有时候明明是聪明人,在更聪明的人面前也显得蠢笨。
  他没法子替三姐保住这尚存的一脉,那腹中的孩子能平安出生,三姐在天之灵应该也会慰藉。
  因张蕊珠的话,倒令他逐渐明白了过来,也许不是被孟妧料中,而是尽在她掌握之中。晚词经张子厚的手被送到蕊珠身边,何以竟获得了蕊珠的信任?晚词又为何会听阿昉的话,似乎是从百家巷晚词见过孟妧开始的?孟存和岐王又如何得知蕊珠要杀夫?他们当场拿住了蕊珠,赵棣究竟死在谁手上已不重要,可最终得益的人,除了皇帝,还能有谁?眼下再利用蕊珠咬出孟存和阮玉郎的关系,把她自己也送进了谋反从犯之列。甚至利用他来洛阳……蕊珠那一刹那的吃惊,他全看在眼底。
  晚词手中,根本没有任何所谓的“信件。”
  阿昉在算计他,阿昉把自己这个爹爹算计了进去。他们算准了自己会把这个当成蕊珠的一线生机。看起来是“生机”的死路。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毫无破绽。
  一阵头晕目眩,那久存于心底的念头猛然又跳了出来。苏瞻的心被吊在半空中,下头是万丈深渊,上头是漆黑一片,慌慌的。
  “和重,请。”岐王看着苏瞻难看之极的脸色,语气更见温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啊。可惜了。”
  苏瞻不知道他在说张蕊珠,还是在说谁,空荡荡的心更加恍惚,胡乱应了一声,和岐王并肩离去,没有再回头。
  ※
  太极殿里,陈太初正在看章叔夜的上表,大名府守军一路追击,已将契丹和女真及剩余的叛军赶到河间府附近,不日应能和永兴军路、京东路三面夹击,收复河间府,一旦收复河间府,便模仿洛阳就地减员遣散,预计的相应人数、粮饷、补发历年克扣的数目都已算得一清二楚。
  赵栩展臂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筋骨,笑道:“舅舅也是着急,秦凤军最后再减员也不迟,还要盯着西夏战事呢。”
  陈太初倒是知道父亲的上书昨日已经送到了洛阳:“陈家身为外戚,总要做个表率,秦凤军减员了,蜀地和永兴军路才会主动上表。何况陈家军四十五岁以上的军士原本就多去屯田了,又从无克扣粮饷,反倒是最简单不过的。”
  赵栩想了想,点了点头,取过案上陈青的上表,朱批了一个“好”字。不只是减员可行,更是赞陈青所想周到。
  “明日我和皇叔返京,这边军中就交给你了。”赵栩想到能比预料中提前了两个月结束战事,这次回去就能见到阿妧,脸上便忍不住浮上笑意。
  陈太初应了一声:“南方八军各抽调两千精锐入殿前司,过半军士离开原属军,经过弓马、互搏、行军三项考核后,再重新评级,编入新营。不合格者留在洛阳新兵营重训。今日已经下令,各营八品武将以上,在属军最多三年,考核后另调他方,诸将均无异议。”
  “随军家小的人数可都有报了上来?”
  “广南西路昌化、万安两军八品以上将领的家小已报上来三百余人,多为妻小随军。”陈太初犹豫了一下:“六郎,其实叔夜所言也有道理,若是家小随军,他日有异心的,只怕没了顾忌。”
  赵栩笑道:“你我都上过沙场。想一想,若是战败,身后妻小必会为敌军所俘或者咫尺天涯再无团聚之日。若是战胜,回营后便有妻儿同庆。身在沙场上的人可会贪生怕死?何况家小均在屯营之中,休沐团聚。知道感恩朝廷的自然更加死心塌地,心存异念的只会更加顾忌。”
  陈太初想了想,确实也是。从军六年以上便可申请家小随军,安置于屯营,势必也能减少许多聚众赌博嫖妓之事。各军向来都有深夜逃营去城镇寻欢的旧例,他幼时在大名府从军时便见得多了,只要点卯前归营,领军者也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兵营附近的城镇也一贯畏军如虎,百姓敢怒不敢言。
  “对了,那孟存一事你如何打算?”
  赵栩笑意更浓:“季甫说他行事的确不留手尾。不过不急,先让他和张蕊珠互扯。阿妧这次的安排甚妙,不过我看皇叔可能也趁机插了一脚。等我带走皇叔,有苏瞻在,张蕊珠定会往死里咬住他不放。”
  人心难测,可人心也不难测。
  陈太初想到今日孟存的言行,不由得也笑了起来:“阿妧的意思是?”
  “吕氏随我回京,孟存留下。我觉得这也好,免得她六姐为难,最后免不了还是要为难阿妧。”赵栩心里暗自高兴,阿妧这么费心安排其实为的还是不让他为难。
  “张子厚暗中出手?”陈太初有些意外。
  赵栩摸了摸鼻子,挑了挑眉:“苏瞻在这里压着,孟存肯定也有所顾忌。若是他耐得住不跳出来,季甫恐怕就忍不住要动手了。”
  张子厚行事,无任何顾忌,他也放心。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了,就要承担得起后果。
  作者有话要说:  注:
  感谢订阅正版。
  看到天使们留言的依依不舍,很感动。还有诸多溢美之词,收得很开心。感谢!
  

第357章
  过了两日, 皇帝、岐王浩浩荡荡地凯旋返京, 随着诏书和二府敕令颁布,洛阳官场平地起惊雷。新任西京留守、资政殿大学士苏瞻, 拉开了洛阳官制变法大幕:头一件便是废除散官, 二十九级文散官,三十一级武散官悉数不存。上至节度使、观察使下至文学、助教,所有闲散不管事的官职一个不留。
  只这项,不算那些有着本官阶另加散官头衔的官员, 洛阳便有两百余人一夜之间从朝廷挂职的官员变成了普通百姓,根据为官年限领取相应银钱。一应赠给、公用钱、给券和职田悉数不再, 更不用说奉禄匹帛、职钱、禄粟、傔人衣粮、厨料和薪炭诸物自然也都没了。若算上赠官、叙封、荫补的福利,对这些官员而言, 可谓晴天霹雳举家遭殃。一时间, 跪倒在宫城外哀求的,在衙门外哭诉的, 络绎不绝。
  苏瞻和赵昪亲自带着洛阳各部主事的官员, 四处抚慰, 送水送饭,遇到有一个号哭家中母亲重病的, 苏瞻直接摘下腰间荷包塞入他怀中, 当即安排了御医官随他返家看诊。
  围观的百姓无不高呼苏郎仁义, 皇帝仁慈。三度拜相的苏瞻,至今在汴京还买不起私宅呢,却为了这小小散官如此尽心尽力。而这些个只拿钱不干活的散官们, 百姓们早就厌弃得很,很快便有人大着胆子喊:“兀那朱郎君,你家老娘瘸了两年了,为何对着苏留守号哭?”
  众人只看到那朱郎君心虚地抬头看向苏瞻。
  苏瞻依然仙人之姿,似乎什么也没听见,眼中无一丝怀疑鄙夷,只拍了拍他的肩膀温和叮嘱道:“千万勿忘几天后往国子监报名制科,若有心报效朝廷,朝廷必不负卿。”
  围观者渐近,看着这位朱郎君忽地将荷包塞回苏瞻手中,倒地跪拜下去,大哭起来:“朱某有愧——!”
  苏瞻亲自扶了他起来,见周边一脸怨恨的官员们有不少人已显出踌躇之色,朗声道:“诸位与苏某同朝为官,今日遭遇,苏某自当以诚相待。今上励精图治,大赵中兴在望。陛下有言:他与万民一心,与万民同利。吾等大夫岂敢只念及何以利吾家?今后大赵,不论出身,唯有才有德者方能入朝为官。他日海晏河清,民富国强,诸位今日的顺时而退,亦是忠君之事!”
  那朱郎君转头朝着汴京又磕了三个头,哭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微臣便是只念着利吾家的人,微臣惭愧——”他霍地站了起来,胡乱拭了把泪:“大资请放心,这散官不当也罢,在下必然前去报名制科,他日若能为百姓做点实在事,再前来拜谢大资今日指点之恩。”
  他话音未落,转身挤入人群,留下嗡嗡议论之声。
  苏瞻露出诧异之色,看向其他闹事的官员们。百姓们指指点点,有夸那朱郎君还算个汉子的,也有骂这些散官恬不知耻的。片刻后,那些聚众闹事心存侥幸的散官们,灰溜溜地挤入人潮各自回家了。
  赵昪扶了扶头上的双脚幞头。皇帝胸有成竹,早选出了这个朱郎配合他们做戏。难为苏瞻也肯演戏。以前大概只有张子厚才这般行事,但的确事半功倍。来日肚子里还算有货的朱某若能从制科考成个实职的官员,定然又是一段佳话。想到皇帝说的那句“结果才是最重要的”,赵昪舒出一口气。
  一时间,洛阳民众都知道了“制科”。这次废除散官可谓一刀切,然而朝廷也有通情达理之处,令人无从抱怨。每年十一月中旬,皇帝会下诏设“贤良大科”,不同于三年一度的科举或恩科,贤良大科仅需自荐书便可往国子监报名参考,分文武两科,士子、离任官员和现任官员皆可报名,合格者于十二月中参加秘阁的阁试,到来年二月初,参加御试。御试内容也已公布:试策一道三千字以上需当日完成。考试成绩分为三等,第一等与进士科第一名相当。再行根据成绩授官、升转或拔擢。
  唯才入朝。
  ※
  没几日后,忙过先帝灵驾发引,汴京忽地下了今年第一场雪,比去岁要早了十多天,碎玉琼芳飘飘扬扬,将地面轻覆了一层雪白,百姓家中均已启用石炭取暖,街巷食店里飘来的羊肉汤香味即便不吃,闻着也觉得暖和。
  入了冬,便是香水行最忙碌的季节,甜水巷里的浴室院终日雾气不散,将大门口的大铜壶熏得一层水汽,过往的小童喜欢伸出胖胖手指在壶身上划过去一条条水痕。晨间五更天开始,浴室院门口摆着的“面汤”热气蒸腾,系着攀膊包了头巾的妇人笑嘻嘻地给客人洗面。到了晚间,灯笼倒映在铜壶上头,揩背人殷勤地将熟客迎入院中,轻手重手,心中自有分数。
  眼看就要冬至,冬至大过年。历经战乱和帝位变更的汴京城,匆匆忙忙地装扮一新。官员休沐,学子也得了假期,准备祭祀先祖。按旧例官放关扑,免租三日。百姓间庆贺往来,京中大路小巷均车马络绎不绝。黄昏时分,轻雪飞絮中,翰林巷孟府驶出的马车不急不缓地自东华门入了宫。
  慈宁殿里,向太后将赵梣交给九娘:“十五郎头一回随驾行大礼,这三天三夜最是劳累不过,阿妧替老身看顾他一些。”
  赵梣将青铜瑞兽手炉塞到九娘手中,像模像样地拱手抱拳躬身一礼:“请先生多多照顾十五郎。”
  九娘站起身还了礼,笑道:“明明是殿下照顾我呢。多谢殿下。”
  “娘娘说阿妧你夜里也会陪着十五郎,是真的吗?”赵梣一双灵动大眼闪闪发光。他早听说了这三日三夜,参加大礼的通常没有累死,就会被饿得半死,但是有了九娘在,哈哈。
  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小黄门还未开口恭迎,赵栩已经大步跨入殿内。
  “没大没小的,叫六嫂。”
  赵栩桃花眼含情,看向九娘笑道,心花怒放。恨不得过了冬至就是年,过了年立刻到三月。
  九娘脸上腾地红了,分别几个月,这人怎么脸皮越来越厚了。可哪里舍得少看他一眼。两人目光相交,谁也舍不得转开眼。
  “六嫂——!”殿外倒有人这一声唤得清脆无比。
  赵梣瞪圆了眼,又是四姐这个坏人,连这个也要跟自己抢。
  九娘给赵栩见了礼,赵栩和赵浅予给向太后行了礼,众人再重新落座叙话。
  赵梣几步靠在了九娘身侧,笑眯眯地对赵栩道:“六哥想得最周到了,有六嫂照顾我,这三天我肯定精神得很。”
  九娘再镇定,也有点坐不住,红着脸瞪了赵栩一眼,低声道:“十五郎叫我九姐可好?”
  赵梣眼尖,见赵栩眉头微挑,小嘴巴拉巴拉:“六嫂六嫂六嫂六嫂。”连喊了四五声后:“还是六嫂好听。”
  赵浅予白了他一眼,真是幼稚,她才不跟他计较。
  向太后招手,把赵梣喊了回去:“你呀,日后有的叫你六嫂呢。不急。”
  怎么不急?赵栩眉头还是挑了两下,笑意更浓:“今日几位相公议定了,明年的年号元煦元年,历法也准备妥当了。契丹、大理、吐蕃、西夏和高丽等国均已上表乞历法。”
  九娘大喜:“恭喜六哥,贺喜六哥。”大理和吐蕃历来沿用大赵历法,如今契丹、西夏和高丽上表乞历法,想来是重兵之下都有了称臣之意,倒是前所未有。
  向太后双手合十喊了声祖宗保佑,禁不住落了泪,哽咽道:“先帝有灵,必然高兴得很。”
  不等赵栩开口安慰她,向太后又笑了起来:“看我,这么好的事。对了,元煦这个年号倒是好,是哪位相公提的?”
  赵栩接过赵浅予剥出来的橘子,掰成两半,递给身旁的九娘一半:“张子厚提的,诸相公都说好。”
  九娘接过橘子,两人手指轻触,那橘子便停在半空停了一瞬。
  “煦而为阳春,散而为霖雨。”九娘避开赵栩的灼灼目光,柔声道:“虽有雷霆变法,终将皇恩浩荡普照大地。”
  赵栩站了起来:“冬至过后京中便要随洛阳之变法而行,他们还在后阁等着。我先过去了。阿妧——你们也早些安置,别累着了。”
  向太后道:“六郎你也要留意着些,哪有理得完的政事?勿要太过操劳了。回来这几日都只睡了一个时辰,可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