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汴京春深-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范氏挺着大肚子扶着女使的手进来的时候,看见儿子正把他撕成碎碎的包子皮用小手捂进自己的嘴里。
  孟忠厚一见娘亲来了,手舞足蹈起来:“娘——娘——娘娘!”手上剩余的碎碎包子皮散了一地。
  九娘叹了口气,瞪起眼佯装生气:“小没良心的,有了娘亲就不要姑母了!”
  孟忠厚忽闪忽闪大眼睛,伸手摸上九娘的脸:“咕咕咕咕咕咕——”
  九娘一脸的油,和孟忠厚大眼瞪大眼。
  七娘笑得不行:“今日三郎可大方了,送了阿妧一脸油!”
  玉簪笑着去投帕子。范氏也笑得不行:“阿妧,回头让你二哥送一盒张戴花家的洗面药给你。”
  九娘接过玉簪手里的热帕子,擦了擦脸,认真地问范氏:“敢情这个月二嫂多发了二哥半贯月钱?竟买得起张戴花洗面药了?我可是当真等着了啊。”
  这下连六娘也绷不住大笑起来。范氏挺着肚子去拧九娘的嘴:“就你最爱取笑你二哥!”
  九娘任由她拧了左边的脸,又侧头送上右脸:“二嫂来来来,多拧一拧,记得多买一盒给我呗!”
  范氏笑得捂着肚子:“好你个阿妧!我家忠厚要总跟着你,可忠厚不起来!”
  九娘又喂了孟忠厚一口馅:“二嫂这可不能赖我!二叔给三郎取名字的时候就说了二哥最缺这个,才取的这个名字!”
  绿绮阁里笑声震天,外面有女使进来禀报:“诸位小娘子,四娘子回来了,老夫人请你们去翠微堂呢。”
  七娘脸上露出厌恶之色,将手上的活计放到女使捧着的针线筐里:“切!她这么个矜贵的孝贤人,就该在庵里替翁翁念一辈子经才是!”
  众人鱼贯进了翠微堂,见法瑞师傅正和老夫人说着话。程氏坐在下首,嘴角微微带着笑。她身侧的绣墩上,坐着意态幽闲的四娘,两年多不见,越发我见犹怜。
  四娘微微抬起眼,看了看进来的诸人,起身给范氏见礼,再和三个妹妹相互见礼。
  梁老夫人见到范氏身后的乳母抱着孟忠厚,就笑着招手:“三郎来太婆婆这里。”
  孟忠厚见到上头的老夫人,也张开双臂,小腿乱蹬要下地:“太——太太——!”
  堂上众人都笑了起来,孟忠厚一岁就开始咿咿呀呀吐字,偏偏婆婆这两个字怎么也叫不出来,硬把太婆婆喊成了太太。
  法瑞啧啧称赞:“啊呀,还是元宵节后见的三郎吧,这才三个月不到,竟又长大了这许多!”
  梁老夫人弯腰接住重孙儿,笑道:“这小儿呢,就是一天一个样!”
  法瑞又夸范氏:“范娘子到底是极有福气的,这又快要给二郎添丁了吧。”
  梁老夫人笑道:“是,六月头上要生了,就是苦了这孩子,热得厉害。”
  范氏红了脸:“孙媳妇不苦。”她也庆幸自己运气好,皇祐元年正月底发现有了身孕后,还怕被人说道是孝期有孕,偷偷哭了两回,急得孟彦弼上蹿下跳,恨不得指天发誓。杜氏就请了汴京城最有名大鞋任家产科的大夫来把脉,确认已经怀了两个月有多,她这才安心养胎。到了八月桂花香时,孟忠厚呱呱坠地,一举得男,把孟彦弼的丈人丈母喜得不行。等孟彦弼出了一年的孝期,到吏部候缺起复,一个月不到就回到禁中官复原职。现在又有孕在身,就连程氏都感叹范氏是个全福旺家的。
  四娘看着堂上其乐融融,不动声色地端详着三个妹妹。六娘这两年越来越雍容端庄,七娘更见俏丽可人,九娘已经完全长开,美艳不可方物,观之惊心动魄。
  她垂下头看着自己的双手。自从她撞棺见到定王博了美名后,程氏却比她还豁得出去,丝毫不顾名声,一出老太爷五七,直接一辆牛车就将她送进了法瑞主持的静华寺,对外宣称是她自愿为祖父祈福。只给她带了贴身女使和两个侍女外加两个粗使婆子。她日日和那些比丘尼们一同吃斋饭,做功课,抄经书,两年下来右手指节都突了出来,纵有人暗中照拂,和往日在家中依然是天差地别。
  不一会儿,吕氏也来了,看见四娘起身对自己行礼,上前扶起来,笑道:“阿娴清减了这许多!亏得有你给老太爷祈福,府里才安心哪。也不枉你娘赶着帮你定下亲事,等过了年,家里可就只剩三个女孩儿了。你可要记得以后常回来看看才是。”心底却想这样一个搅家精就该在庙里住到嫁人,直接往轿子上一送才是。
  四娘一怔。程氏已经摇着纨扇笑道:“二嫂真是,我还没来得及告诉阿娴呢,可别吓着她了。”她眼神如刀,剐了四娘几眼:“万一又来个什么悬梁绝食的,我不得被外头的口水淹死了?”
  四娘赶紧屈膝行礼,细声细气道:“阿娴不敢。”
  吕氏笑着上前和法瑞商量着浴佛节的供奉。法瑞极力邀请府中女眷去静华寺礼佛两天:“四娘子一片诚意,孝心难得。若府上的夫人们娘子们能在浴佛节一同去为老太爷做个法事,岂不圆满?原先小娘子一个人住的院子,也有七八间客房。敝寺的斋饭,也算可口。还有那后山的桃花,也比开封城开得晚,若夫人们娘子们来,还能赏上一赏。”
  这法瑞,奔走于汴京的权贵豪富人家之间,就是圣人也特意召见过她几次听她讲经说禅。静华寺也是孟家一直供奉的寺庙,吕氏听着倒颇为意动,范氏自嫁入孟府还没出过二门,更是一脸期盼地看向上首的老夫人。
  作者有话要说:  冻得瑟瑟发抖的作者菌在空无一人的餐厅里替换正文。房间里木有信号也木有WiFi!俺放弃了跟大部队去泡野生温泉的机会……
  蓝牙键盘君也没电罢工了……手打好辛苦啊。
  祝大家第一天开工红包多多工作顺利!
  漏了什么注解明天出山再说了。
  山里繁星满天,太美,就是太冷了……一只大狗在路上两眼发光,我有点不敢回自己的鸟巢去了……
  

第136章
  梁老夫人思忖了片刻,笑道:“后日就是浴佛节,这次怕是来不及了,再往后挪挪倒是使得,家里头的人这两年都没出过门,是该出门松散松散。我这孙媳妇最是委屈,嫁进门以来还没出门玩过一回呢。”
  吕氏说:“可不是,到底还是您老人家体贴小辈。阿婵姐妹几个也一起去才好。”她斜睨了程氏一眼。
  程氏心里明白吕氏的意思,却没搭话。她才不担心四娘会去,静华寺那地方,去个两三天游玩自然谁都有兴致,住在那里两年多,她要是还想去,可不出幺蛾子了?
  法瑞看了看范氏的肚子,阿弥陀佛了一声:“老夫人看四月中可使得?再晚,娘子就要生养,这生养好没有一年半载的也出不了门。眼下坐胎若稳,带上三郎同来是最好不过的。那后山的桃花也还开得正当时。”
  九娘虽然疑惑法瑞这些话和四娘有无关系,但看了四娘一眼,见她对法瑞露出了一丝厌恶之情,又见二嫂一脸向往,想到孟府诸事瞒不过赵栩,便歇了反对的念头。
  四娘忽地站起身来,屈膝道:“婆婆。阿娴在静华寺住了两年,那后山的野花其实并没什么可赏的。二嫂若是六月就要临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如还是好生在家里歇着稳妥。”她言之有理,梁老夫人沉吟着点点头,把怀里的孟忠厚搂紧了一些。
  七娘站了起来,笑道:“四姐,您看腻了野花野草,可我们和二嫂虽然早就出孝期了,也有两年多没出过门了。还有我们三郎,连元宵节都没出过门,真是可怜!”
  孟忠厚一听见她说“三郎”,就咿咿呀呀起来,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四娘咬了咬唇,看了法瑞一眼,垂首道:“我也是为二嫂着想。”
  梁老夫人笑道:“好了,你们这些做小姑的操的什么心,来人,去请大娘子过来商量才是正理。”
  杜氏来了以后,听了法瑞的言语,看看范氏,心就软了:“娘,依媳妇看倒也使得,阿范也不是头胎,这胎的胎相也稳,来回牛车垫得厚一些,应该无妨。再让二郎宫里早早换个班,多带些部曲,去个两天就回来。”
  程氏笑道:“大嫂想得真周到。不如请上苏家和陈家两家亲戚,一起去礼佛吃斋,顺道赏桃花。这几年亲戚间走动也少,阿昕不是常写信给阿妧吗?正好阿昉这两天也回京了,让孩子们也该见见才是。”
  吕氏也笑着附和,心里却知道程氏这是在为孟建的官职操心。如今出了孝期,孟在孟存孟建,都递了文书,在吏部候缺。孟在和孟存是没什么可多担忧的,孟建在户部的官职早有人坐了,想要回去却是极难的。这三年丁忧下来,十个官员有六个就此仕途上寸步难进,要不然也不会有那许多冒着被流放的危险不报丁忧的人了。
  梁老夫人听了程氏这话,才松了口:“阿程说得也是。法瑞师傅且先不急,留住一晚明日送你回寺里。过两天等各家亲戚定下来了,再回帖子告诉你,还麻烦届时留上几个院子。”
  法瑞笑着应了。
  众人待法瑞出去了,又听老夫人和吕氏商量了一番浴佛节的事,见孟忠厚哈欠连连,小手直抹眼睛,梁老夫人赶紧让她们各自告退回房歇息。
  ※
  四娘重回到听香阁东暖阁,见房里房外一切照旧,打扫得干干净净,边几上的汝窑长颈瓶里还斜斜插了两枝含苞的榴花。
  侍女见她伸手抚上榴花,笑道:“这是郎君特意吩咐奴去撷芳园剪的,说是添些喜气。”
  “何喜之有?”四娘淡淡地问,手指一捻,采下一朵花苞来。
  侍女一怔,小心翼翼地屈膝道:“恭喜四娘子亲事定下来了啊。”
  四娘的贴身女使翠芝一听四娘的口气,赶紧让侍女们都出去:“好了,话这么多作甚,快去把四娘子外间的箱笼收拾好。”
  屋子里静了下来,翠芝上来扶四娘:“四娘子,净房里已经备好了水,您沐浴了早点歇息吧。”
  四娘两指搓动,那花苞揉成了碎泥,落在边几上。她看看指间残余的榴红,默默放在唇边抹了抹,转过头问翠芝:“这样气色有没有好一些?”
  翠芝见她雪白瓜子脸上染了这一抹红,如女鬼般艳丽,不敢多看,垂首点了点头:“四娘子,奴方才查点过了,胭脂水粉首饰衣裳都按往年惯例新添了,没有短少。”
  四娘笑了笑:“我都快嫁去程家了,她怎么能让娘家人笑话这些事呢?”她顿了顿,轻声道:“爹爹可指望着我好好地做程家主母呢。”
  ※
  木樨院里,程氏在榻上看账本,听着孟建说今日在吏部的见闻,冷笑道:“那起子势利眼,难道不知道你是宰相的表妹夫?”
  孟建叹了口气,端起茶盏:“唉,你在后宅,不知道外头的难处。可你自己表哥的脾气,你总该知道吧。三驸马,晓得不?帽子田家的嫡长孙,原本挂了个右班殿直的名头,上个月不知道走了吕相还是谁的门路,得了个监汝州税的好差事。前几天给表哥直接给抹了。他还上书,说宗室配亲于商贾,有失皇家体统,这等靠宗室姻亲做官的,人数众多,无才无能,实在不利于吏治整顿!”
  程氏皱起眉:“难道你大哥二哥他们,也和你一样这般被轻待?”
  孟建脸一红:“大哥二哥,倒不曾去等消息。”
  程氏重重地放下账本:“那你作甚要去受那闲气?家中又不缺你那点子俸禄,还不够买胭脂水粉的,何必去看人脸色?过些天去静华寺,我和阿昉提一提,让他回去问一问表哥,好过咱们开口。你看看,阿昉刚回来,阿昕前些天就送了帖子来,初十请阿妧去庄子上给阿昉接风呢。阿妧和阿婵今日还同我说了,要带上阿姗一起去。”
  孟建喃喃道:“男子汉大丈夫,总不能就此放弃仕途吧,我也不能在家里做个闲汉,靠这个五品爵位,岂不坐吃山空?对了,阿娴在庙里那么清苦,不如你和她们说,带上阿娴一起去?”
  程氏啪地一声,将账本合起来,推给他:“闲?!你从山上回来这些天也该好好理理这些事,外头的铺子庄子,我妇道人家守着重孝,怎么管?还不是他们说多少就是多少?你有空替你的宝贝女儿买胭脂水粉挑花儿草儿,有空去吏部受气,怎么不去铺子里庄子上好好看看?”
  孟建接过账本:“唉,我这才回来几天,你就不能好好说话吗?若不是琴娘病得这么厉害,我也不至于让你把阿娴接回来。既然回来了,没跟她说就定了亲事和婚期,我好好待她,也省得她再给你难堪——”
  程氏冷笑道:“我还怕什么难堪要什么名声?你还要我怎么好好说话?你倒说说看,我当年几时说过要她热孝里嫁人了?她敢这般当众胡诌给我没脸,给孟家没脸,仗的是什么?她有种怎么不再撞一下坐实了我逼死庶女的罪名?还有你那亲亲的表妹,日日心疼头疼得厉害。许大夫看了半年也看不出个什么病,怎么?可要请个御医官来?”
  孟建又急又气,十几年从来就说不过程氏,憋了半晌突然冒出一句:“你要没那样说过,阿娴怎会想要死呢?琴娘好好的,没有病,又怎么能瘦成那样?”
  程氏定定地看着眼前人,看得孟建都起了鸡皮疙瘩。
  “我——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孟建心虚地说道。
  一股寒气从脚慢慢升上来,程氏细细看着孟建,结庐守孝,不沾荤腥,这两年多他清瘦了不少,可这脑子却依然是个莲蓬头。她朝一旁的茶盏伸出手,孟建立刻端起茶盏,远远地搁了开来:“别——”
  程氏缓缓道:“我嘴里干得很,喝口水,你怕什么?”
  孟建尴尬地将茶盏递给她。程氏接过来低头喝了一口。孟建刚松了口气,不防程氏迎面一口茶就喷了他一头一脸。
  孟建惊呼了一声,吓了一跳,下榻就要大喊。程氏已将手中茶盏里的茶全泼在他脸上:“你有脸就同我去翠微堂说道说道!你一个汉子,竟和那小妇养的一般见识!呸!我都替你臊得慌!我只当那东暖阁东小院的两个蹄子姓阮,却忘记你也是姓阮的生的!走!你不要脸我还要什么脸?现在就去翠微堂,喊上你哥哥嫂嫂们,当着娘的面扯个明白!那和离书当年在表哥家我就该逼着你写的!没的白白耽搁了我三年!全怪我自己瞎了眼!”
  孟建羞恼交加,顾不得一身一脸的茶水,赶紧揽住程氏,压低了声音道:“你疯了不是!你!你竟然跟个市井泼妇似的辱骂夫君!你简直——!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你动不动就提什么和离!也不怕我寒了心!”
  程氏气极反笑:“随口说说?这话你在心里头怕早就想了千百回了吧?我的儿子夭折了,我说是那贱人做的,你偏不信!如今一个装病,一个装死,你倒全信了?!谁寒心?你还知道这世上有寒心这两个字?我不骂你骂谁?怎么?你要对我动家法不成?”
  木樨院里折腾了许久,三更天时分,孟建捂着额头垂头丧气地出了木樨院。
  他站在青玉堂前面的池塘边,春风柔和地拂在身上,因为脸上身上湿了,竟觉得有些冷。怎么会变成这样,他觉得程氏实在不可理喻。真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唉。
  不知为何,看着青玉堂紧闭的院门再无灯笼照亮,孟建想起了去世的父亲和远走高飞的生母,心里突然有股难言的委屈,似乎这世上,只有他孑然一身毫无依靠了,眼中一热,他赶紧转过头对小厮喝道:“去外书房!
  准备热水和衣裳!”
  几条锦鲤听到他的大喝,从莲叶下窜了出来,跃出水面,却发现无人喂食,回旋了几圈,慢慢沉回水底去了。
  

第137章
  四月初八, 浴佛节这日, 天下两万五千寺, 僧尼四十万人, 千万信徒, 共庆佛诞。
  汴京城十大禅院浴佛斋会全天不断, 百姓都去各大禅寺领那浴佛水。京中七十二家正店都开始卖煮酒, 市面上那晚春的各色水果琳琅满目。
  因宫中妃嫔大多礼佛, 历代也有过好几位公主出家建寺, 那法瑞主持的静华寺,正是太宗朝的秦国公主削发为尼后在城南所建。这天高太后和向皇后也请了不少僧尼前来讲经赠水。
  过了午后时分,僧尼们告退后, 高太后和向皇后留在延福宫游玩, 众公主妃嫔作陪。鲁王妃陆氏,是皇祐元年选秀时高太后做主定下的,温顺恭谨,正服侍高太后喂鱼。吴王的永嘉郡夫人张蕊珠,伺候在圣人身边, 小腹已微微凸起。
  鱼池里的红鲤金鲤追逐那鱼食,上下交叠, 追头赶尾, 尾巴拍水声不断, 引得众人叫声笑声不断。
  向皇后四周看了看,笑问陈德妃:“怎么没看见阿予?”
  陈德妃答道:“方才福宁殿来人召她去了,不知道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
  钱妃接过张蕊珠手中的玉盘:“蕊珠, 你有了身孕,去坐着歇会儿吧。德妃你也是,阿予能闯什么祸,便是闯了祸,官家最疼她的,最多笑着说她几句罢了。”向皇后闻言也笑了:“八成是为了想跟着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