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乱世女医-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只鸡一天可以吃上百只蝗虫。只见蝗虫减少,粮食却好好地,老百姓对四郎一片赞美之声,说得那是天上有地上无,简直就是未卜先知的洛半仙。再也没有人说四郎的闲话了。
    也有不少百姓见状,放出自家的鸡鸭,将它们放于田野之间,便能将蝗虫吃个干干净净,而且以蝗虫为食的家禽多是味道肥美,也算是一举两得。后来,人们发现,鸭子比较起来更爱吃蝗虫,一只鸭子一天能吃掉半斤左右的蝗虫,甚至连蝗虫的蛹也吃掉。
    便有人组建了一只只牧鸭大军。
    与牧鸡治蝗相比,牧鸭治蝗至少有三大优点:一来牧鸭易于组织管理,牧放过程是团队作战,拉网式的防治效果好;二来牧鸭食量大,过腹成粪。食量是鸡的三至四倍,平均一只鸭子在一个季节里可防治十五亩蝗害草场,是牧鸡防治面积的两倍;三是来鸭子抵御自然环境变化能力较强。
    不断有人孵养些鸡、鸭、鹅之类的家禽,再更有人见吃了蝗虫的鸡鸭长得这般好,便也就想了法子养蝗虫给鸡鸭吃,而后再把那些吃蝗虫长大的鸡鸭赶到市集上去卖,竟卖得极为红火,后来更成为一方富豪,不过这也都是后话了。
    四郎组织了一场重大的人蝗大战,战况激烈的程度不亚于和契丹的血战。一时间,田间地头,能用上的法子又用上了,能出力的都出了。
    岭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岭南少数民族杂居,汉人不多,并不像汉人一样敬畏蝗虫。蝗虫和人抢粮食,岭南人就敢收拾它们。
    四郎这里在组织劳力大战蝗虫,后方云天也没有闲着,他在组织人乘着蝗虫未到之时,加紧抢收粮食。
    虽然七月底的稻子还不是最好的收获时节,然而,比起蝗虫到来,颗粒无收的状况来,这样的损失小很多。
    四郎在岭南边境奋战着。苗三刀派人送了四茬鸡鸭过去,岭南的鸡鸭成了抢手货,纷纷赶往岭南边境。高庄和乔村等岭南边境的村落的居民被县衙组织前往城里暂居,每户人家补贴秋收的一半粮食--今年亩产两石,各家凭地契于官府领粮,美目一石。




☆、第七十二章 饥民

第七十二章 饥民
    四郎把蝗虫拒之岭南。惠州早有百姓审时度势,偷偷移民。
    靠近通州的岭南人十分眼热,大家都是岭南人,我们也在边境啊!为啥靠近惠州的有补贴,咱们就没有啊!
    人家云天说了,看看你们的粮仓,看看你们院子里的鸡鸭,人家靠近惠州的什么都没有,你们有的还少了么?
    就这样,靠近惠州的岭南居民还是不够吃的。一半的口粮换成黑面或者玉米面也只够大半年的。
    云天也在伤脑筋啊!岭南的存粮是耗干了,还好四郎存在官府粮仓里的四仓粮食还可以应应急。不过,这可是四郎用饷银买的,也可以说是军粮。
    四郎一边庆幸着自己从通州买了粮,一边思量着通州没了存粮,饥民只会更多。
    四郎急忙递了奏折到上京,一是靠近惠州的两个县,救济的粮食已经把岭南的存粮耗干了。二是饥民太多,日后如何挡得住。若是放进岭南,无疑是引狼入室。不说间谍细作,单是这么多人的粮食从何而来!那些饥民为了食物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啊。
    奏折一道一道的堆在李烈陛下的案头上。上京和雍州的居民和岭南的不同,他们和其他州的居民一样,和对蝗虫有敬畏之情。虽然现在蝗灾还不算严重--毕竟蝗虫要过江也不容易。但是泛滥开来是迟早的事。
    四郎的奏折一上京,李烈陛下更是着急了。
    八月的天,正还热。李烈陛下急上火,天气又热,内外夹攻,李烈陛下在御书房和裴寂讨论政事的时候突然病倒了。
    御医过来给李烈陛下扎了针,李烈陛下醒过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处理朝政。御医怎么劝都没有用,大太监高德宝忙指挥着下面的小太监去请公孙皇后来劝劝。
    三娘正给公孙皇后请脉呢?小太监来请,公孙皇后抓了三娘一路小跑,来到乾清宫。
    公孙皇后一进大殿,便火急火燎的道:“陛下,听说你病了!”
    李烈陛下看着高德宝道:“谁让你们惊动皇后娘娘的!”
    转过头来,对公孙皇后道:“你才出月子,过来干嘛!我没什么。你看,还能处理朝政呢!”
    公孙皇后一个娇媚白眼横过去,道:“你就是这样,病了还要处理朝政,越拖越重,还不让人告诉我,是嫌我担心的不够是不是?要不要通知母后啊!”
    李烈陛下不敢再说什么了!老婆就够头疼的了,再加上老狐狸一样的老娘,自己半个月莫想下床。
    三娘看着这对肉麻夫妻,给李烈陛下诊诊脉,笑道:“陛下这是急火攻心,有没有休息好,再加上最近天气炎热,我开两服药给陛下服用,只是这药能治标不能治本,陛下还是要多休息才是!”
    公孙皇后怒道:“你看,三娘都说了。你得好好休息!”
    李烈陛下低头道:“如今内忧外患,我如何不急,又怎么休息得了?”
    转过头,恶狠狠的盯着三娘道:“心病还要心药医!落shen医帮我治一治吧!”
    三娘心道:我是无辜的。可还是硬着头皮道:“愿尽我所能,为陛下分忧!”
    李烈陛下道:“你哥哥递了奏折来,问朕放不放饥民入城!你说朕当如何处理?”
    “陛下,是要将饥民阻挡在岭南之外吗?”三娘皱着眉头问道。
    李烈陛下听三娘这么一问,以为她妇人之仁是在可怜那些饥民,便故作无奈地长叹一声道:“三娘,不是朕残忍。只是如今天下大荒、饿殍遍野,以岭南一州之地又怎救得了全天下的饥民。更何况经过蝗灾之后岭南的粮储势必不济。还是先管好岭南的百姓再谈其他的事吧。”
    “是啊。落shen医有所不知。那些饥民为了食物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啊。一旦放他们进入岭南无疑就是在引狼入室。”一直没怎么开口的裴寂也跟着附和道。
    三娘反问道:“若是将饥民阻挡在岭南之外,裴首辅也说了,那些饥民为了食物可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纠结起来,进攻岭南,陛下当如何?”
    李烈陛下和裴寂对视一眼,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担心的啊!
    裴寂苦笑道:“落shen医有什么指教?”
    三娘见李烈陛下和裴寂不再反对,慢慢解释道:“两位怕是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非不自量力地想用岭南的粮食解救天下饥民。我只是想,既然蝗灾让大量百姓流离失所,那为何不能趁此机会以工代赈,用填饱肚子为条件征召一部分饥民来屯田,或者修渠,或者修城。甚至还可以将一些青壮饥民招募入伍。”
    “以工代赈?这主意不错。”李烈陛下不愧为敲骨吸髓的地主恶霸,无所不用其极的吸血虫,一下子就看出了以工代赈的好处。
    须知在眼下这年月不缺土地不缺钱,就缺人丁和粮食。而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粮食的生产又恰恰与人口的多寡挂钩。故青壮丁口那就和珍稀保护动物一样一样的。除了富二代、官二代想吃一吃,没人动的。青壮人口除了陛下要打打仗,没人怎么的!
    但岭南的存粮终究是有限的,不可能招募太多的饥民来以工代赈。所以想到这里李烈陛下又跟着加以补充道,“不过填饱肚子就不用了。这年头大户人家还个个面有菜色呢。管两餐口粮就行。十六岁以下的孺子,六十岁以上的老叟口粮折半。”
    “陛下,孺子年限可否改为十四岁以下。毕竟连年大灾人口锐减,多收些青壮总是件好事。”裴寂想了一想适时地提醒道,“但若是能带上一户人口来投的可以考虑多补贴口粮让其留在岭南屯田。”
    三娘不由得为李烈陛下的抠门感到无奈。叹了口气道:“陛下啊!屯田、修渠、筑城的活儿青州的人手怕是不够。你也不用太担心不是?”
    李烈陛下望着三娘道:“有什么直说!”
    三娘笑道:“甭管年纪,有人就收。有一门手艺的,算一份口粮。有特殊贡献的,再奖励半份。年弱、老幼的,愿意烧茶递水,做饭烧菜,看顾孩子的,算一份。咱们尽量不养闲人。”
    “好,以工代赈一事就有劳太傅写个折子,递给洛亚之了。然他去操办吧!如此一来岭南虽然经此大难,反倒是能收纳不少青壮啊。”李烈陛下一想到即将到手的廉价劳力不由兴奋地抚掌大笑起来。
    裴寂在心中不禁暗叹,李烈陛下才是蝗虫,而洛三娘这个女子也不能小觑,他俩合起来可以称作狼狈为奸二人组。
    但现实就是这样,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在乱世让人掏出珍贵的粮食赈灾,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可图之利才行。否则光靠仁爱、怜悯之类的口号,换来的只能是对方不屑的白眼。




☆、第七十三章 借题发挥

第七十三章 借题发挥
    暂时解决了一件事情,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呢!
    李烈陛下追问道:“除岭南以外,各地百姓敬畏蝗虫,不敢捕杀。如今还好,并不泛滥,可日后该如何是好?”
    三娘沉思片刻道:“百姓敬畏,还要从心理上打破这种敬畏!陛下可要利用这场蝗灾作伐子?”
    李烈苦笑道:“民间有言:天子无道,时降蝗灾,这是天谴,是上天给人的警告。不被人利用已经不易,如何利用这个!”
    三娘笑道:“不一定是天子无道,蝗灾可不是陛下治下先出现的?”
    裴寂不愧是裴寂,忙道:“万安本无天子之命,树立反旗,引发天谴,臣请陛下,引兵伐之。”
    李烈陛下眼睛一亮,朕养的这班子人难道是废物?怎的一个都没有想到这出?
    李烈陛下!人不是没有想到,有人想到也不敢说啊!万一,你想岔了,认为我觉着万安也是天子,我有反叛之心怎么办?
    李烈陛下忙道:“天有灾祸,非是君王无道,而是万安本无天子之命,树立反旗,引发天谴。太傅回去拟布诏书,公布天下。就说自反贼万安自立为王以来,旱灾、蝗灾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今昭告天下,向天下召示我朝剿灭万安之志。”
    李烈陛下接着补充道:“这东西要尽快写来,写得简单一点,让老百姓能看明白的最好。满朝文武,也只有太傅文笔最好,只能拜托太傅啦!写完之后你拿来给朕看看,尽快盖了玉玺,昭告天下。”
    李烈陛下吩咐完了才回过头看着三娘道:“你还没说如何才能让人们捕杀蝗虫呢!”
    三娘闭口不言,只说:“时候也不早了,一会儿我们吃了中饭再说吧!”
    李烈陛下早就兴奋得忘记吃饭了,三娘这话既然说了,李烈陛下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要想马儿跑,又不想给马儿吃草的事情,聪明人都做不出来不是!
    吃完午饭,李烈陛下迫不及待的追问道:“三娘,午饭你也吃过了,这如何才能让人们捕杀蝗虫的法子,你也该说了吧!”
    三娘笑道:“陛下可知道,有人生吃过蝗虫呢!”
    李烈大惊失色。心道:三娘莫非让我也生吃一回蝗虫??
    却说三娘所说之事是有记载的真人真事。生吃蝗虫的人还不是一般百姓,无名之辈。而是名人--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的这一次相当刻意的表演,也挺有意思的。
    贞观二年(628)京师地区闹蝗灾,六月间李世民在皇家园林里也见到蝗虫了,他捡了几只,对天发誓:“老百姓以谷物为生,却让你们给吃掉了!不如你们来吃我的肠胃吧!”举手就要把蝗虫往自己嘴里放。
    左右之人连忙劝阻:“这玩艺说不定吃了会得病?”
    李世民说:“朕是要为民受灾,哪顾得上自己躲避灾害?”于是捏着蝗虫生生吞下肚去。
    据说:这一年蝗虫没有形成灾害。
    连皇家园林里都可以随手捡到蝗虫,可见蝗灾有相当规模了。就因为李世民吞吃几只蝗虫,就感动了上天,蝗灾就没闹起来?
    唐朝人的马屁真是很滥。
    这是李世民感动了上天呢?还是李世民感动了蝗虫,感动到蝗虫自己不好意思闹灾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了呢?
    本来灭蝗虫该是地方官的职责,现在皇帝老人家亲自出马,吞吃区区几只蝗虫,就一举解决了需要在广大地区出动大量人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这劳动效率这投入产出比,比杀虫剂都灵,这让我们后生晚辈怎么能不羡慕不嫉妒呢?
    这个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是编给谁看的呢?
    事情的经过恐怕是这样的:李世民吞吃蝗虫,这是做给天下人看的,是标准的“作秀”,是有意的“炒作”,是精心设计的即兴发挥。
    而京畿地区蝗虫不为灾,就是有意隐瞒了,是臣下的虚构,是故意隐瞒,以构成美丽的谎言,这谎言让李世民很有面子成为政治型男,也让后代读者肃然起敬顶礼膜拜要赞扬要学习要模仿。
    三娘也让李烈作一回秀,可是也不能让李烈陛下犯难不是?生吃蝗虫怎么想怎么恶心不是!
    李烈陛下的恶寒三娘也是看在眼里的,就连裴寂老先生也是打了个冷战。--当皇帝也不容易啊!哪位敢吃生蝗虫的皇帝,真有勇气,也不知道回去刷了几次牙,有几天恶心的不能吃饭。
    阿弥陀佛!现在请我去当皇帝我也不干啊!太吃苦受罪了。
    三娘不满李烈陛下压榨她已经很久了,故意道:“对了!嘿嘿,你们知不知道,蝗虫的味道不错啊,是真的可以吃的哎!”
    一屋子的人脑袋上闪出亮晶晶的汗珠,尤其是李烈陛下,生怕三娘让他去吃蝗虫,急忙推说不了解此事。
    裴寂老先生还说:“落shen医,那是反贼无道,时降蝗灾,这是天谴,是上天给人的警告,怎么能吃呢?”
    哇靠,居然把谎言说的跟真的一样,就为了不吃蝗虫,人家裴寂容易吗?容易吗?
    三娘正色道:“蝗虫真能吃!苗人把蝗虫做药,能治疗很多病呢!蝗虫有暖胃肋阳,健脾消食,祛风止咳之功效。蝗虫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平喘、痧胀、鸬鹚瘟,冻疮,气管炎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
    李烈陛下就快要晕厥了,怪不得三娘要说吃过午饭再说了,原来是这样。若是没有吃午饭就谈及此事,今日怕是要饿上一天了。--听了三娘的话,可怎么吃饭啊!!!
    李烈陛下咬咬牙道:“人家吃得,我也吃得,只是,要吃多少?能不能寻一只小一点的!我闭着眼睛,狠狠心,也就过去了!”
    三娘呵呵笑道:“陛下有病在身,还是爱惜点身子吧!生吃是有些恶心,民女还是给你做成宴席吧!也不能让你一人受苦不是?陛下还是宴请群臣吧!”
    李烈陛下心理平衡了。不是他一人吃,也不是生吃,李烈陛下能接受了。好吃不好吃都那样,反正是作秀,还有人陪着受罪,不好吃少吃点,意思意思也就是了。
    李烈陛下点了点头,说:“三日后,朕身子骨好些了,便宴请文武百官!”
    裴寂打定主意,办完差事,怎么也要病一回。--他可没有吃蝗虫的爱好。




☆、第七十四章 蝗虫宴

第七十四章 蝗虫宴
    八月初八,宫中大宴文武百官。裴寂老爷子果然病了--拉肚子,不能来赴宴。为了效果逼真,不被李烈陛下怀疑,不备事后知情的文武百官唾弃,裴寂老爷子自愿吃下半粒巴豆。
    裴寂想啊!就当清肠胃了。坚决不去参加那什么蝗虫宴。半粒巴豆拉不死人,那个蝗虫吃了才会死人呢!
    虽然三娘说的热闹,可也不敢吃这玩意儿。不过不妨碍三娘把运进宫里的三大筐子蝗虫做成美味佳肴。
    一桌子十一个菜,每个菜一小碟。蝗虫被做成菜肴以后居然看不太出原形,让心知肚明的李烈陛下好受多了。
    八月初八,接到宴请通知的文武百官齐聚上下天光殿,很是好奇陛下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宴请,一边想着若是陛下问起蝗灾之事当如何推脱。
    这次宫宴陛下一言不发,下面的文武百官也不敢多说话。值此内忧外患之时,多说一句话说不定就被陛下注意了,点名要自己拿主意,自己该怎么办呢!
    席上无丝竹,文武百官只有低头猛吃的。
    李烈陛下很是满意:你看,下面的人吃得多欢啊!一来,表示宴请很成功,百官对宴席很满意;二来,你吃都吃了,还怕灭么?看谁来反对。
    文武百官一大半都是官宦子弟,还有一些是没吃过苦头的读书人,他们边吃边想:“这是什么菜?味道倒是不错。”
    也有人拉了上菜的宫女询问的,他们通常会被告知,这是“旱虾”、“飞虾”、“天鸡”什么的。
    这些人思考着,自己吃过明虾、龙虾、基围虾。。。。。。什么虾也都算吃过了,今日才知道还有旱虾、飞虾,皇宫果然不一样,长见识了。可天鸡又是什么鸡?只怕皇宫里才有的~吃罢!除了这里,那里还吃得着。一个个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