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乱世女医-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蟹要配上姜醋才好。姜能驱寒除腥,同时还存在包庇胃黏膜的功效。醋不单能杀菌,还能提升其鲜美度,让蟹味加倍鲜美。
  四郎三娘在客栈吃了螃蟹,却也没有多吃,毕竟蟹乃大寒之物。饮了苏叶汤,洗罢手。两人手牵手的去看花灯去了。
  在涿州,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一路上挂着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三娘目不转睛的看着灯,四郎一阵好笑,三娘一贯爱装大人,今日也难得有了小孩儿的模样。
  涿州灯会,辉煌奇巧,蔚为壮观。每年月节前,各行各业人士便纷纷忙碌起来,那些彩纸颜料,铁丝竹篾,纱线布帛,经过剪、剔、绘、染、扎、缠、绷,在一双双巧手的运作下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各式花灯,有各种动物、花卉、瓜果、神话人物等。
  四街八巷的临街人家、店铺、机关单位,都在门前张挂彩灯,装点得涿州城宛如灯的海洋,天刚擦黑,便万灯竞放光华。此夜,凉州人都要出门游灯,街上人头攒动,灯光闪烁,热闹非凡。如果遇到龙灯,则观灯者必从龙下钻过,说这样一来就沾了“龙光”。又据说龙是多子多孙的吉祥物,且“灯”又从“火”从“丁”,钻了龙灯,就可以人丁兴旺,日子红火。由此可见,元宵节的盏盏彩灯,不仅好看,而且也寄托了涿州人对更加美好光明的前景的向往。
  在涿州“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新媳妇数年不育的,亲友就会举行送瓜。月节前几天,去人家菜园中偷冬瓜一个,不能让园主知道。
  瓜偷来后,要为它穿上衣服画上眉,装成小孩的形状。让年长命好的夫人抱着这个假娃娃敲锣打鼓,用竹舆抬送,送到无子的人家。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用被子盖好,在屋子里面念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接受瓜的人必须请送瓜人吃一顿,然后陪伴着瓜睡一夜,第二天早晨将瓜煮熟吃掉。俗传此事最灵验。
  在涿州,凡是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
  四郎三娘回了客栈,正好有人送瓜来与老板娘的儿媳妇,四郎三娘也看了个稀奇。
  

第58章 游曲江 会四海
更新时间2013…3…3 9:00:41  字数:2058

 第二日,天气晴朗,秋高气爽,三娘兴致勃勃的拉了四郎去游曲江。四郎想了曲江的鱼,买了鱼竿和竹篓,咽下口水,抹去脑中全鱼宴的画面,随三娘一起出了门。
  两人步行,沿着曲江出了西城门,四郎自去钓鱼,三娘见路边野花开得好,采了野花准备编个花环耍着玩,却看见路旁一个老汉抱着脚喊疼。
  三娘顾不得手中的野花,跑上前去,仔细一问,却是那老汉光着脚出去干活,感觉脚踝疼了一下,蹲下一看,是一条蛇,飞快的跑了。三娘用嫩草编了根绳子在伤口上方迅速结扎,又用清水冲洗了伤口。打开腰侧的布包,用刀片挑破伤口,同时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挑破如米粒大小数处。用荷叶盛了一捧清水,将伤口浸于冷水中,从上而下地向伤口挤压一会儿,使毒液排出。又用口直接吸毒,边吸边吐,每次都用清水漱口。
  事罢,与那老汉服下一粒解毒丸,解了那蛇毒。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三娘也没有游兴,只坐在四郎的旁边,看他钓鱼。
  却说曲江边好风景,眺望着湖面,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轻舟荡漾,柳丝时而轻拂你的脸颊,时而在轻轻地掠过头上、肩上,再配上轻微地摇橹声和远处动听地琴声,三娘觉得自己怕是要醉了。
  曲江边上有个池塘,一池子的残荷完全是一副惨落的表情。那荷叶凋零的七零八落了,以枯萎的姿势倒在池塘里。三娘也不在意,摘下几片来,洗了干净,放上四郎处理好的鲤鱼,腌制入味,用了叫花鸡的做法做了几条鲤鱼做了午饭。
  午饭毕,三娘枕了四郎的腿正呼呼大睡,四郎继续钓鱼,不一会儿,曲江上飘来了一条小船,那驾船的是个年轻后生,不过十七八的年纪,却满脸刀疤,身量不高,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着双脚,手中握着一把钢叉,一脸戏虐的看着他们。
  四郎钓上来一条鱼,还未来得及拉杆,便有鱼叉飞过来叉走了,如此几次,四郎也没了钓鱼的闲心,又怕吵了三娘的瞌睡,只与那个汉子大眼瞪小眼的对望着。
  那汉子看四郎不动,觉得甚为无趣,有心撩拨,无奈四郎把那鱼竿也收了,只守了三娘睡觉。想着离去,看了两人亲亲密密的样儿,却又不得劲。
  那汉子乃是涿州城的一个私盐贩子,名叫乔四海,外号翻江龙的就是他!
  他本是在曲江边打鱼为生,有个老母并一个亲梅竹马的女孩儿名叫梅子的生活在曲江岸边。每日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曾与梅子亲亲密密,你与我编个柳条帽儿遮阳,我与你这张荷叶扇风的。
  只是涿州城有个大户姓郑的,见了梅子乖巧可爱,强要纳了做第八房姨太太。他出海打渔去了,母亲重病在床,梅子为了母亲的药钱,做了郑家第八房姨太太。
  然而,郑家并没有把钱给了母亲,他回家时,母亲已经只剩一口气了,他葬了母亲,去了郑府要说法,却是得了一顿好打,脸上添了无数刀疤。梅子听了此事,投井自尽了。从此乔四海便爱钱如命,贩起了私盐。
  乔四海赏银万两买了郑家那个色狼的命,得了他的头颅,只是一脚踢开,日后便在曲江上游荡,找起小情侣的茬子来。他水性很好,也不伤人性命,只与人作怪。若男子弃了女子便跑的,少不得多喝几口水;若是情比金坚的,他捉弄一番也就罢了!
  四郎和三娘选的那块地方,正是当年梅子惯常等乔四海回家的地儿。乔四海见了两人亲亲密密的在一起,自然起了作弄的心思,偏偏四郎的作为就像打发不乖的小孩子,两处相加,惹恼了乔四海。
  就在气氛一时凝重的时刻,三娘醒了,掩了嘴,打了个哈欠,对着四郎道:“什么时辰了!要是不早了,咋们就回客栈吧!”
  三娘自起了身,四郎的腿被三娘枕了许久,只觉得发麻,一时站不稳,却是又坐了回去。
  三娘笑了起来,道:“还日日练武呢!下盘都不稳,你须得多加练习才是!”
  乔四海听了三娘的话就一阵的笑,却惹恼了四郎。四朗揉了揉发麻的腿,没个好气的对三娘道:“你还有脸说!”说话的同时,手中的鱼竿却直刺乔四海的喉咙而去。
  乔四海拿了鱼叉一架,没曾想却网住了鱼线。乔四海心中一喜,拽过鱼竿一拉,喝一声:“过来!”没曾想这一拉却是没有拉动。
  四郎稳住了脚,逮着鱼竿一拉,乔四海却是踉跄了几下,四郎借机抓住了乔四海的胳膊,反手一扣,道:“小爷却不是你能笑得的!”
  乔四海还想挣扎,四郎手下又加了两分力气,道:“与小爷陪个不是,此事就算揭过,如若不然,哼哼·······”
  三娘打了圆场道:“四郎,人家不过笑两声,你何必那么大的火气!这可不像你!”
  四郎道:“你睡着了不知道,就是这个人,扰了我的兴致,我本来好好的钓着鱼,眼看要上钩了,他便叉了去!端的气人!”
  三娘笑道:“那可不能饶了他,须得赔了我的晚饭才是!”
  四郎也笑了,道:“中午吃鱼还没有把你吃腻?鱼篓子里面还有几条,不够我用石头打几条与你也就是了,还用寻他!”
  三娘笑道:“那你拿了他作甚!你若是再用力,怕是人家的胳膊也要折了!”
  四郎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了手,前去提那鱼篓子!乔四海那里吃的这样的亏,与四郎屁股一脚踢去,四郎立刻落了水。
  三娘怒道:“你这人怎的这样恩将仇报,他不会水的!”
  三娘一跺脚,勾住了旁边的杨柳树,往水里看去,哪里还有四郎的影子。
  乔四海听得三娘的话,心道一声糟糕!他只想着这曲江边长大的,哪有不会水的!哪知真有这旱鸭子的存在。也不置气了,跳下江去,摸索一阵,寻着了四郎的衣裳,提溜了衣裳,把四郎往岸上一抛。
  

第59章 会四海 遇高僧
更新时间2013…3…3 9:04:07  字数:2034

 三娘还在寻四郎的踪影,便见一个黑影往岸上飞来,定睛一看,不是四郎又是那个,解开腰带,抛出去,卷了四郎入怀,抱着四郎在空中打了个滚,稳稳地落了地。
  乔四海从曲江里冒了出了,看见三娘的动作利落,拍了手道:“好俊的轻功!”
  三娘给了他一个白眼,查看起四郎来,四郎吃了几口水,呛得够呛,上了岸,大口的喘气,不住的吐白水。
  三娘奇怪道:“落水了,不是还会扑腾两下么!你怎么扑腾也不扑腾,寻也寻不着你!”
  四郎边喘边道:“还不是怪你,把我腿睡麻了,一落水,就抽筋了,叫我如何扑腾!”
  乔四海在旁边听得有趣,道:“小两口闹别扭了!”
  四郎和三娘互看一眼,三娘说道:“你怎的这般龌龊,怎么看谁都是小两口!莫不是你孤家寡人的,看了我们兄妹二人感情好,羡慕嫉妒恨了吧!”
  这一句却是说中了点子,乔四海呵呵一笑,道:“谁知道你们是真兄妹假兄妹!说不定就是情哥哥情妹妹!”
  四郎冷笑道:“你眼睛瞎啦!咱俩同年同月同日从同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你却是看不清楚怎的!”
  乔四海一看,这两兄妹果真有七分相似。今日倒是闯祸了!
  却说金成杰自去家里过了月节,只是心中放心不下四郎三娘兄妹俩,不过金成杰出门多日,人人都来敬酒,金成杰推辞不过,悉数喝了,醉到第二日中午方醒。
  金成杰一醒就来寻四郎三娘,问了许多人,才来到这西城门边,远远的就看见四郎一身狼狈。边上那个人影却是熟悉的--翻江龙乔四海。想起乔四海的性子和以往作风,金成杰心道不好,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了过来。
  先问了四郎道:“四郎怎么弄得如此狼狈?”
  四郎道:“被人偷袭,踢下了水。”
  又问乔四海:“你可认得我!”
  乔四海道:“金家二爷,涿州城何人不识,只是无缘拜会!”
  金成杰便道:“今日我做个中人,两厢说和!不许闹了脾气!”
  乔四海理亏,自然应允,道:“我不知涿州城里还有不会水的,今日做的过了。还请原谅则个!”
  四郎没好气的道:“你背后偷袭便是大错特错,还不好好认错!你且别在路上遇着我!”
  乔四海道:“我也只在水中等你便是!”
  两人便对视一眼,笑了起来!
  三娘见金成杰出面说和,只笑道:“这也算不打不相识么?”
  金成杰闻言笑道:“今儿个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识自家人了!”
  乔四海又下了一回曲江,捉了一尾三尺长的大鱼,二三十斤重的一尾鳡鱼,把与四郎做赔礼,只道:“怕误了你们的晚饭,还是赔了你这大鱼,两清的好!那日我上得岸来,你也好装作没看见!”
  金成杰笑道:“那日在上京没有吃成全鱼宴,今日三娘可不能藏私,要拿出看家本领,坐一桌全鱼宴来!”
  三娘笑道:“没看出来,原来最为嘴馋的却是平素最为稳重的金大哥!”
  金成杰也不恼,只笑道:“若是被三娘笑上两句,就有了全鱼宴,只怕多得是人排着队等!”
  乔四海笑道:“我却是恰逢其会了,我家离得近,去我家吧!”
  众人随了乔四海来到他家,他家离了西城门不过半里路,曲江在此拐了个弯,乔四海家就正巧在那个湾里。乔四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他那家就是个睡觉的地儿!
  三娘也不嫌弃,翻了他家的锅出来。在他家院子里,磊了几块石头,就算埋锅做饭。
  乔四海东家借盐西家借油,左邻接碗右邻借盆。还好他人缘不错,把那那家伙什借齐了。
  三娘做了糖醋鱼块、水煮鱼片、红烧鱼块并一大锅鱼头汤。四个人吃却是绰绰有余,乔四海四处还东西,把那四样菜一家分了一碗,算做人情,四人才坐下开吃。
  才动动筷子,就有一个声音传来,道:“好香的味道!吃了这许多日的斋,嘴里能淡出个鸟来!”
  旁边一个声音道:“阿弥陀佛!师叔,你又犯戒了!”
  另一个声音道:“戒嗔,虽说过午不食,你也不能太强求与你师叔!他已经忍了很久了!”
  三娘抬头一看,三个和尚正看着他们吃饭,一个团头大面,两耳垂肩细皮嫩肉,十分俊雅,手中持了一卷经书,看着却像个得道高僧;一个身高四尺,尖嘴猴腮,做个小沙弥打扮,手中握杵,那杵比他人还高上许多;最后一个乃是个黑面大汉,穿一身袈裟,跨一口戒刀,提了一把铁禅杖,正吞口水呢!
  那个胖和尚开口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然后笑容可掬的对三娘道:“施主,我们是路过的僧人,请主人施舍点斋饭!”
  三娘也是个调皮的,道:“斋饭倒是没有,酒肉还有一些,和尚要么?”
  那胖和尚也不客气,道:“有吃的便成!管他什么物什!能填饱肚子就好!”
  那小沙弥装束的和尚忙阻止道:“师叔,不可!犯戒啊!”
  那持经书的和尚拍了小沙弥的肩膀,笑道:“由他去吧!”
  那胖和尚早就拿手抓了鱼头,啃了起来。三娘忙夹了两筷子菜,吃了下去,道了声饱了,下了桌子。
  四郎和金成杰在军中吃饭之时,抢得更凶,却是不在乎的,乔四海吃过许多苦头,只要有的吃,也是不在乎的!四个人继续吃吃喝喝,乔四海问起金成杰去处,金成杰自然把那和州一战细细说道了起来。
  那和尚本埋头苦吃,听了和州一战,抬起头来,看了金成杰一眼,道:“你这身板也能杀敌!”
  金成杰笑道:“我这身板怎的!我旁边这位,不满十三岁就上了战场,杀敌之数不下于我。和州有个裴小将军,端的是眉清目秀,十二岁便杀了契丹一员大将呢!”
  那胖和尚道:“我却是准备此间事了就去会一会那个裴小将军,看看他有多厉害呢!”
  

第60章 花和尚 小沙弥
更新时间2013…3…4 9:00:19  字数:2127

 金成杰看了看那胖和尚,道:“和尚的事情什么时候能了啊!若是和尚有兴趣,与我这小兄弟比一比如何,只是不管输赢,给我这小兄弟写一纸荐书就好!”
  那和尚挠了挠光溜溜的头,道:“若那小子不怕,我倒是有兴趣与他一比,只是我斗大的字不识几个,这荐书如何写,我却是不知的!”
  门口那个高僧状的和尚笑道:“呆子,你若想与这位小兄弟比武,我却是可以帮你写荐书,你只需盖上你的手印就好,只是路上你不可再闹着要酒喝!”
  那小沙弥状的和尚也笑道:“就是就是!你一喝醉,我便要与你打一场!把我弄得鼻青脸肿的,难看不说,还疼得紧!”
  金成杰对着四郎低声道:“若我没有猜错,这就是白云寺有名的花和尚宗庆。这和尚最爱吃肉喝酒,视清规戒律为无物。只是白云寺有他护着,却是没人打他们的主意!”
  四郎沉吟道:“大和尚可是叫宗庆,不知宗智大师可好!”
  宗庆大吃一惊,宗智一向游山玩水,甚少有人得知。而且他此次就是护送涿州乌龙寺的元音(就是那个得道高僧状的和尚)前去上京,帮助宗智整理资料,写那什么劳子茶经!
  元音双手合什,道了一声阿弥陀佛,面向四郎问道:“不知施主如何结识宗智大师的?”
  四郎笑道:“我与宗智大师本是堂兄弟,多年未见,听了大和尚的法号与家兄相似,故有一问!”
  宗庆笑了起来,道:“洛家四郎?”
  四郎笑道:“然也!”
  这宗庆本来是一猎户,犯了人命官司,躲到白云寺。白云寺本不想收他,只是慧远大师言道: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有愚顽,然心地善良,终得清明,正果非凡,汝等不及他。
  慧远大师收了他做了徒弟,带在身边,直讲故事,不讲经文,宗庆除了吃肉喝酒,却也没得别的错处,白云寺也就容纳了他。
  若说寺中谁与他最好,却要数宗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