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表妹怂且甜-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出了什么差错?”
  国子学祭酒郭攀德高望重、见多识广,看人自算是通透到能窥一斑而见全豹。方才席间两次对词下来,他从徐静书的敏捷反应与工整对仗中已能大略看出她的学养水平。
  在他看来,旁的科目不说,至少“书科”这门,徐静书的实力至少在她们这届八十名学子中能排前三甲。
  徐静书所就读的明正书院乃官办,与林秋霞、段微生任职的雁鸣山武科讲堂一样,是归属国子学管辖的。作为整个国子学的主事者,郭攀贵人事忙,自然不会清楚了解每个学子的详情。
  但每年的膏火银要从他老人家手里划拨出去,能领膏火银的学子名单当然也要经他批复。虽他通常只是匆匆一眼扫过,年纪大了记性也没多好,但对于名列前茅的学子姓名还是会有印象的。
  所以在听段玉山说“徐静书是明正书院的学子”,再听段玉山对她的评价后,郭攀大感诧异。
  因为他对“徐静书”这个名字,居然毫无印象。按说这样出色的学子,无论如何都不至于两年来无一门功课名列前茅。
  “这位老人家在有些事上莫名倔强。发觉有个不得了的好苗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整两年,他却一无所知,你品品他是个什么感想,”林秋霞伸手取了颗樱桃果放进口中,笑眼温柔弯起,“最重要的是,他想知道,明正书院在报送膏火银名单的事上,是否存在恶意打压某个学子的不正之风。”
  林秋霞武将出身,如今又是武科讲堂的典正夫子,说起正事来就没什么弯弯绕。
  “没有的没有的,”徐静书吓了一大跳,重重摇头,晃得发间步摇清脆作响,“每月小考和年底大考都会张榜公示考绩和排名,若有人对自己的考绩存疑,可以按规程到山长处提请稽核答卷,膏火银都是按考绩领的,没有舞弊或打压的事。”
  吓死了,若是因此连累书院夫子们和山长被祭酒大人误以为在徇私舞弊,那她罪过就大了。
  “那你……?”林秋霞淡笑挑眉,静候下文。
  “我,我因为某些缘故,前两年的所有考绩都只不上不下。”
  林秋霞蹙眉:“是不是夫子们教学的方式不适合你?”
  “书院夫子们教得都很好,是我自己的问题,”徐静书赶忙强调,“今年就考得很好了,真的。前几日的二月小考,我除了卜科乙等,其余五门都能拿甲等。”
  每回小考结束,她都会在一旁听着同窗们对题,算得很准的。
  “若我没记错,你们的二月小考,昨日下午才考完最后一门,”这下林秋霞更惊了,“昨日才考完,你怎么也要后天休沐结束回书院看了榜单,才能知道考绩结果吧?”
  徐静书也不好说自己“掐算了两年早就轻车熟路,轻易不会算错的”这种话,只能垂下小脸弱声嗫嚅:“若、若林典正不信,后天可以让人去书院看榜。”
  “你别说,我还真会去,就瞧瞧你这小姑娘是不是真这么神,”林秋霞笑了,“铁口直断了还。”
  ****
  两人有来有往聊了一会儿后,气氛便稍稍松弛了。
  林秋霞托腮笑望着对面的小姑娘,感慨道:“哎,你这身世,倒和我差不多。我也是家中兄弟姐妹多了,爹娘养不了,便只能自己出来挣个前程活路。咱们这种情形,是比别人难些。但咱们比别人能扛,对不?”
  “对!”相似的出身境遇让徐静书觉得她十分亲切,说起话来也没先前拘谨了。
  “别说,我瞧着你这性子,与我十几岁求学时还真有几分相似。那时我也胆小怕人,说话都不敢大声。”
  “可、可你后来成了大英雄,很勇敢,很威风,”徐静书羡慕又敬佩地看了她一眼,小小声声道,“而且你对成王殿下……”
  林秋霞笑着扶额:“你觉得我对殿下很凶?”
  “不,不是凶,”徐静书斟酌了一下措辞,“我可以问个……冒昧的问题吗?”
  “嗯,你问。”
  “你为什么,不允殿下的求亲?他待你……”她虽说不上个什么道理,但总觉成王极其心爱林秋霞,而林秋霞对成王,也并非无意。
  “他待我很好,我也倾心于他。但他生来是参天大树,我不能像藤萝那般的姿态去依附于他,”林秋霞抬起笑眸望着湛蓝碧空,“我得将自己也站成一棵树。”
  然后,底气十足地与他枝叶交覆、根茎相连。
  这才是两个人相携白首的,最好姿态。
  *****
  佛家有云“醍醐灌顶”,就是人有时会在某个瞬间,没什么道理地突然就开悟了。
  林秋霞的话仿佛打通了徐静书的任督二脉,长久困顿于心的某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郁结在这个霎时突然清明。
  当年在万卷楼她就想好要早些谋职自立,尽早结束在姑母家吃闲饭的日子。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念头在心中越来越坚定,甚至不知不觉掺杂了些许说不上来的偏执与倔强,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走这条路。
  她自己一直没明白这偏执与倔强从何而来,直到听了林秋霞的自述心路,她开悟了。
  她也不愿像柔弱的藤萝、菟丝那般,始终以依附的姿态站在表哥身旁。他始终以兄长的姿态在予她庇护、照拂,她却不想只是他的小妹子。
  她不知这非分妄想是从哪一日开始滋生的。
  但她知道,她很想有一天,能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站得直直的走到赵澈面前。
  哪怕那一天要很久才来,也没有关系。
  若那时他已娇妻美眷、儿女成群,她便坦坦荡荡告诉他:谢谢你。因为你,我成了和那你一样美好的模样。
  若彼时他心上、身侧也无旁的姑娘,那她就会告诉他——
  你是我年少的心事。如今我终于美好如你,你愿不愿牵住我的手?
  无论最后会得到怎样的回应,于她,那都是最好的将来。
  ****
  徐静书匆匆向林秋霞执了辞礼,随手抓了一颗樱桃果塞进口中,就往半山亭的方向跑去。
  侍者还在先前的地方肃立,见她去而复返,赶忙见礼。
  徐静书顾不得回应,努力平复着紊乱呼吸,一步步走向亭中。
  赵澈正在悠闲喝茶,面前那盘樱桃果已空了小半,显然一直很耐心在这里等她回来。
  听到脚步声,他将手中杯盏从唇畔拿开些,却并未放下,只是偏过头来,试探地问了一句:“表妹?”
  徐静书没有应声,只把心一横,拎起裙摆大步迈上亭前石阶。
  她步子又急又快,浑身裹挟着前所未有、与她长相做派全然违和的凶猛气团,一阵风似地冲步上前,倾身在他唇上飞快一啄。
  猛兔扑虎,大约也就是这样了。
  紧接着,她眼疾手快地从桌上盘中又抓了一颗樱桃果,顶着快滴血的大红脸将它塞进赵澈掌心。
  她力持镇定地将双手背在身后,眼神却忍不住游移,根本不敢看赵澈的表情。“说,说好的,收、收下这颗,你、你就同意了哦!”
  赵澈茫然以指尖捻了捻手中的果子,又指了指自己的唇:“方才……那是什么?”
  那是徐静书偷偷盖的章。是即将成年的少女怯软的秘密。
  是心怀侥幸地偷偷希望他能等一等。
  等她长成最好的模样时,来牵他的手。
  “我、我拿果子碰了你一下,”头顶快冒烟的徐静书瞪着亭外扶疏花木,睁大眼睛说瞎话,“而已。”
  这大概是她这辈子能做的,最最胆大妄为的混账事了。


第三十二章 
  “拿果子碰了一下……而已?”赵澈心下异样微悸,如坠云山雾海; 莫名恍惚。
  虽如今他的双眼已有些微光感; 但依旧不能视物,平日还得以浸药的锦布条蒙眼。方才之事太突然; 他又什么也没瞧见,只能凭其余感知来推测那个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先是一阵风……接着有淡淡馨香温热的气息扑上他的脸……有步摇玎珰的轻响近在咫尺……然后——
  唇上就被暖呼呼软绵绵一触。
  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 此刻再回想,他甚至觉得方才那瞬间似有娇嫩的触感轻轻擦过自己的鼻尖。
  这种种蛛丝马迹加起来,不得不让他心中生出个大胆而荒谬的揣测来。
  但他又疑心是自己想多了。
  毕竟眼前这怂兔子不可能那么胆大包天。况且; 这平白无故的; 她没理由那么做啊。
  偷亲他?!
  这兔子怎么可能偷亲他?!
  为什么要偷亲他?!
  吃错萝卜了吗?!
  脑子快被种种疑问塞爆; 赵澈兀自在心中慌乱咆哮一通后,茫茫然拿起手中的樱桃果咬了一口。
  微凉果肉贴到唇上的瞬间; 他背脊升腾起一股激灵颤栗; 这让他猛地直了腰身; 才意识到自己唇上烫得厉害。
  或许在发烫的不止他的唇……呃; 停止; 不能想。
  “这颗果子是凉的,”他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带着点试探之意疑惑沉声; “方才碰我的那颗仿佛是热的。”还软。
  “被、被发现了啊……哈、哈、哈。”
  他听到徐静书尴尬结巴打哈哈的声音; 脑中“轰”地一声。这兔子,真吃错萝卜了?!
  正当他不知从何说起之际,又听徐静书心虚干笑道:“呵; 我……先前那颗,是、是我从下头一路捏着拿上来的,给、给捂热了。我怕它、它变酸,就、就从这盘子里偷、偷拿了一颗。对不住,我、我骗人了。”
  这番解释虽磕磕巴巴,内容上却仿佛没什么毛病。
  又好像有哪里怪怪的。
  赵澈慢慢呼出憋了半晌的长气,说不出心中那滋味是“松了一口气”,还是遗憾惆怅……不对,他遗憾惆怅个鬼!
  “徐静书,”赵澈尽量严肃地板起红脸,“你从小一说假话就舌头打结,你自己知道吗?”
  “啊?这、这样的吗?哈、哈、哈,”徐静书轻咳几声,笑音心虚,“好像被、被吓着的时候也、也会打结。方才在下头遇到……遇到雁鸣山武科讲堂的段典正和、和林典正,我差点闯祸,吓、吓到了。嗝。”
  听她说差点闯祸,这会儿还吓得都开始打嗝儿了,赵澈不免担心起来,暂将满心的疑虑放到一旁。
  “别怕,慢慢说。出什么事了?”
  ****
  徐静书悄悄抬手按住狂跳的心口,定定注视着眼前的赵澈。
  她先前“单方面偷偷盖章”的举动,实在可谓卑鄙可耻,还鲁莽。仓促之下根本没有周全掩饰行迹。表哥那么聪明,只要多问几句,她一定会露馅儿的。
  所以她故意托词说到林典正找自己谈话的事,没抱太大希望地试图转移话题。
  她以为表哥多半不会上当的。
  可他在听她说“被吓到”之后,立刻敛了狐疑神色没再顾得上追问,语气里满是温柔的安抚与关切。
  徐静书举起手捂住自己发烫的双眼,唇角无声扬起蜜甜小弧。他怎么就这么好?
  “就、就郭大人不知怎么想的,”她调整呼吸,慢慢镇定下来,“以为我前两年没有拿过甲等膏火银,是因为书院山长和夫子们舞弊打压之故。就托了林典正单独将我带到一旁问话。”
  说到这个正经事,她确实很不明白。
  “方才席间那‘七响酒’,不过是助兴打趣的小把戏。况且我只对了两句,实在称不上什么惊才绝艳。怎么就让郭大人觉得我是沧海遗珠,还想到‘舞弊打压’那么严重的地步去了?”徐静书道出心中疑惑,求助地望向赵澈。
  虽这两年她读了不少经、史、法、典,对朝中各部的运作都有所了解,但她终究还只是个书院学子,所学所知都限于白纸黑字写下的那些明面规则。对于字面之外的许多东西,她懂的还是太少。
  “想不明白?”赵澈轻笑,耐心解释,“虽你席间只对了两句,但极其工整,对得也刁钻,反应还非常迅捷。郭大人学养深厚,又是个人老成精的,就那么两句,已足够他判断出你在书院学子中的大致水平。他既委托林典正代为关切询问,可见他老人家对你的评估结果,与我和玉山当初的想法一致,你就是个该拿甲等的。”
  赵澈慢条斯理将手中剩下的半颗樱桃吃完,才接着又道:“郭大人私下里虽是个老顽童性子,于公却是个惜才又耿介的人。以你这样的水平从未拿过甲等,他生出那样的揣测不奇怪。”
  “嗯?怎么会不奇怪?很奇怪呀,”徐静书有些难以理解,嘀咕着捏捏自己发烫的耳垂,“怎么会首先就去想书院山长、夫子刻意打压?他信不过山长和夫子们的品行?书上不是说为上官者,要‘用人不疑’吗?”
  “因为郭大人没忘前朝亡国的教训,时时都在警惕着,有些事绝不能重蹈覆辙。”
  前朝的亡国之祸并非一夕之间,而是经年积弊埋下了祸根,导致各地裂土为政、内战不休,最终才给了邻国可趁之机。
  而前朝最初积弊的根源,就是“世家举荐制”。
  从前朝中期起,凡官员入仕,须得先有声名显著的世家家主具名举荐,此人才会有资格进入吏部考功司的点选名单。这无异于世家门阀彻底把持了官员任用的首个关卡,在举荐上自会以自家宗族利益为先。
  许多有学识有抱负,却无宗族荫庇的寒门子弟求荐无路,最终只能选择放弃走仕途的打算。
  到了前朝末期,读书对寒门子弟彻底成了耗时耗力却不会有好结果的事。因为在那时,只要出生于寒门,无论之后再如何努力、如何出色,也不会有太多改变命运的机会。
  经年累月下来,世家愈贵,寒门就愈寒。
  可毕竟世家贵胄就那么小小一撮,当寒门子弟无力越过“举荐”这道鸿沟,朝廷自然就出现了极其严重的人才断层。
  “郭大人警惕的不是对你个人的打压,而是怕有人想要走前朝老路,以出身门第衡量学子,暗中行不公之举。他是个高瞻远瞩的大智长者,绝不会任由这种事开了口子,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将来后患无穷。”
  赵澈有理有据的耐心剖析,在无形中又替徐静书拓开了新的视野。
  “我明白了,”徐静书使劲点头,笑弯的双眼晶晶亮,粉颊红扑扑,“表哥最聪明,什么都懂!”
  赵澈愣了愣,颊畔蓦地浮起淡淡落霞色:“少给我油嘴滑舌!若你今年再拿不到一两门甲等,看你明年考官怎么办!到时若没考上,又错过国子学招考,那你可不许来找我哭,我说不管就不管的。哼。”
  这意思很清楚,就是不再反对她明年考官谋职了。
  ****
  成王府樱桃宴翌日,一大早,信王妃徐蝉、侧妃孟贞就叫上赵澈、赵荞一道,带了礼物乘车出门,据说是去探望哪位生病的贵人。
  徐静书独自上万卷楼找书看了半日后,羞涩犹豫好半晌后,还是到含光院小厨房做了三份“樱桃肉”,请平胜替赵澈收了一盘,又托含光院小竹僮将其余两盘分别送去承华殿与涵云殿。
  她离开含光院之前,平胜有些神秘地凑到她跟前,好奇地小声问:“表小姐,昨日在樱桃宴,大公子是遇着什么奇怪的事了么?”
  “啊?没有吧,”徐静书茫然挠头,“午间正席之后,我与他说了会儿话。之后他就同成王殿下还有几位大人一道煮茶去了,没什么奇怪的事啊。你为什么这么问?”
  平胜不解嘀咕:“昨日傍晚你们回来后,大公子火急火燎催我出去买樱桃。那时太阳都快落山了,我上哪儿买去!正好涵云殿有半筐,我便找侧妃讨了两大盘回来。结果大公子他……”
  平胜这犹犹豫豫大喘气,将徐静书的好奇与忐忑一并钩到了嗓子眼儿:“他做什么了?”
  “他一颗颗拿在手里捂热了,放到嘴上,却不吃,”平胜也忍不住挠头了,“然后摸着自己的嘴唇,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红的,也不知是高兴还是生气。”
  “这,我也不懂了。表哥他,他就是这样高深莫测,叫人看不透的一个人嘛,”徐静书满面炸得通红,笑得僵硬无比,“哈。哈。哈。”
  ****
  申时,徐蝉、孟贞、赵澈、赵荞一同回到府中时,徐静书已早早启程回书院去了。
  一行四人才进到垂花门前的抄手游廊里,就有侍者前来通禀:“殿下请王妃、侧妃、大公子及二姑娘同去承华殿。”
  这阵子赵诚锐时常不见人影,天黑才回府。徐蝉与孟贞倒是都问过,他说是托人从利州的朔平纪家马场新购了几匹绝世良驹回京,便在南郊与一群老友耍些小钱开赌马盘取乐。
  他本就是个富贵闲王,没什么正经公务要处理,这般吃喝玩乐倒也无大碍,于是徐蝉、孟贞便没再过问。
  难得他今日大白天肯在府中老实窝着,徐蝉淡漠一哂:“殿下今日这是想起家中还有妻儿了。”
  说着,扭头看向孟贞。
  孟贞勾了勾唇角没说话,倒也没见多大个欣喜之色。
  而赵澈、赵荞两兄妹则双双沉默,神情各有各的古怪。
  四人进了承华殿,却见殿中不独有赵诚锐在,四公子赵淙竟也在。
  赵淙今年已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