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公主摄政-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抉择,所以才会询问海晏本人对韩江的看法。
高皇后原本打算等北征完后,让海晏和韩江多多相处,再视情况而定,但现在周帝已经答应赐婚,高皇后反而骑虎难下了。
“母亲,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我是真的仰慕韩将军,我愿意嫁给他。”海晏抱住高皇后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已修~~
☆、第七章 北征大捷
大周北疆一直受到突厥侵扰,周武帝用了十多年时间才基本稳定北疆局势,到了现在周帝执政期间,突厥经过休养生息,经常南侵,尤其是熙盛年间,大周与突厥更是摩擦不断。
熙盛初年,大周一直被突厥压制,后来开国侯府次子韩江一举打败突厥八万骑兵,大周这才扬眉吐气起来。周帝龙心大悦,立即册封韩江为忠武将军,担当兵部侍郎。
今年北征,是周帝在位以来第一次主动进攻,意义非同小可,所以周帝派老将同时也是国丈的高国公为元帅,又派韩江为副元帅,发兵二十万攻击突厥,以确保万无一失。如今仗打了三个多月,大周虽获胜居多,但却没有真正重创突厥主力,眼看已经入秋,周帝心里越发焦虑。
“户部,第二批大军军粮可准备好了?”朝会上,周帝问。
“陛下,今年新征收的粮食大部分还在途中,要八月中旬才能准备妥当。”户部尚书陈轩宜出列禀报道。
“不是说半月就能征收齐全?”周帝皱着眉头,面露不悦。
“陛下,今年黄河决堤,北方收成大减,您下令减免关内、河南、河东等地赋税,所以……所以这批军粮一时很难凑全,不知高国公那里能否再宽限几日?”陈轩宜也很焦虑,今春为了北征,户部几乎清空了长安洛阳等地的粮仓,但谁知黄河再次决堤,为了赈灾,户部可是把所有存粮都拿出来了。
这时尚书省右仆射木锦宏出来说道:“陛下,陈大人也有难处,北征之前户部就已准备好了二十万大军半年的粮草,现在怎么会缺粮?臣得到消息,忠武将军冒然进攻,被突厥夺下粮仓,粮草也被付之一炬。”
木锦宏的话一说完,朝堂上一片哗然,大臣们几乎都惊讶地讨论起来,周帝也失态地问:“此事当真?”周帝收到高国公的奏折说粮草不够,因为信任高国公,也不管缺粮的原因就开始筹备军粮,却没想到……
“此事千真万确!”木锦宏信誓旦旦地说道。
而一直静观其变的左仆射刘敏文,这时缓缓开口:“木大人的消息倒是灵通,但连陛下都不知道的事,大人又是从何得知?”
“本官为国效力,自然时刻关注北征情况,”说完,木锦宏一挥袖,向周帝躬身,“陛下,北征事关重大,忠武将军打了败仗,还隐瞒不报,是为欺君之罪,国丈大人也有包庇之嫌。”
“事情尚未查清,大人就急着定罪,就不怕有诬告之嫌?”刘敏文的一句话把木锦宏堵得面红耳赤,正要与刘敏文理论,这时突然响起的鼓声打断了他正要说的话。
插着大周旗帜的飞骑,从长安城的古道上,一路绝尘而来。城门官难以置信地看着飞骑从城前一晃而过,再回神,才终于确定自己听到了四个字“北征捷报”,这才想起让士兵擂鼓,把这个好消息传达皇宫。
很快皇城、宫城也先后想起鼓声,最后太极殿旁的鼓楼上,也想起了鼓声。多重鼓声互相应和,在长安城里久久回荡,使得长安城的百姓也莫名生出一股豪情。
飞骑沿着长安城的朱雀大街进入朱雀门,马背上的正是韩江的副将袁希辉,他在承天门前下马,然后背插旌旗,手捧奏折,跑过太极殿前的巨大广场,进殿后单膝跪地道:“陛下,北征捷报!忠武将军于黄河北岸大败突厥十万铁骑,俘虏敌军四万余人,突厥可汗现在提出议和,这是议和书请陛下过目。”
此时周帝还沉浸在惊喜之中,连忙让钱兴把议和书拿上来。议和书分别由突厥文和汉文书写,周帝扫了一眼,高兴地一拍桌案,赞道:“不愧是我大周的忠武将军,真是给朕长脸!诸位爱卿,突厥要与我大周议和,并承诺退还侵占大周的幽州、并州等地。”
“恭贺陛下,幽州、并州等地能够回来,全靠陛下指挥有方,陛下圣明!”木锦宏一改说辞,连忙拱手道。
“是前线将士的功劳才对。”周帝今天实在高兴,一道捷报扫去了之前的阴郁,他朗声问袁希辉,“你可知韩江如何大败突厥?”听到韩江的名字,袁希辉一脸激动,连忙拱手向周帝娓娓道出事情的始末。
原来战争一开始,对战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就怕一步错满盘皆输,所以才会出现前期战况胶着的情况。韩江心里清楚,一旦入秋,北方开始变冷,这对于大周士兵来说大为不利,所以他与高国公商量,决定引蛇出洞,诱使突厥进攻。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粮的重要不言自明,历来军粮一直藏在大军后方,并且还要分开看管,当韩江将最大粮仓的位置透露给突厥人时,突厥不可能无动于衷,那可是十多万人的粮食,是他们侵扰大周最大的目的。等确信情报可靠后,突厥可汗很快整兵进攻粮仓,这正中了韩江的计,被早就埋伏好的大周军队包围,一时突厥伤亡惨重。但却在这个时候,突厥可汗的胞弟拉莫耶直捣大周的军营,给韩江来了一出围魏救赵,最后突厥人一把火烧了粮仓然后仓皇逃跑。
“那后来怎么办?”袁希辉一说到这儿,大臣们都有些担心,朝堂上的大都是文臣,都好面子没有追问,最后还是周帝急切想知道答案,才问出声。
后来,韩江不得不破釜沉舟,他把其他粮仓的存粮全都分发给士兵,然后派人回长安求粮,并两天连续派了五个信使出去。这让突厥可汗以为大周真的军中无粮,但拉莫耶认为这又是大周的诡计,等周帝真的下令征集粮食的时候,他才相信大周没有粮食的消息,等大周军营出现哗变之后,他终于决定出兵。
其实,这时候大周士兵已经食不果腹了,所有将士都憋着一口气,给突厥当头一棒。韩江料想的没错,假意哗变的第二天晚上,突厥真的来袭营了,这一战,大周将士的确是破釜沉舟,最终大获全胜。
听完后,周帝忍不住赞道:“真是我大周的忠武将军,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啊。朕决定为凯旋的功臣接风,再过半月就是中秋,到时北征将士也都班师回朝,朕要在麟德殿设宴款待北征功臣,此事由礼部全权负责,一定要准备妥当,不容有失。”
周帝还下旨把议和之事全部交给高国公处理,等议和完后,留下十万士兵驻守北部各大要塞,其余士兵分两批先后返回。周帝还决定在士兵凯旋之后,亲自在太极殿前为有军功的四千五百多名士兵封赏。
………………………………………………………………………………………………………………………………………………………………………………………………………………………………………………………………………………………………………………………………………
外面鼓声动天,即使海晏躺在床上也被惊起,虽然北征捷报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后宫,但海晏在短暂的迷茫后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上一世,她也听到过同样的鼓声,也是这荡气回肠的鼓声,开启了她那一颗少女的心,让她莫名地把视线投向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身上,那就是军功卓著的韩江。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月十五,这天恰好中秋佳节,也是大军全部班师回朝的日子。
海晏早早起床就到承天门的城楼上等候,城楼前的阙楼高大巍峨,就像海晏此时激动的心情。在经历过被抛弃被杀害的命运之后,海晏觉得韩江是唯一给她希望,将她从绝望中拯救出来的人。
马蹄声打乱海晏的思绪,再凝眸,她看见了那个骑着一匹黑马,身披黑色披风的大周忠武将军韩江。在承天门前,韩江下马,其他将士也都整齐划一地从马背上下来,后面没有骑马的士兵,全都以标准的军姿等候韩江的命令。
韩江解下配剑和披风,抬头朝城楼看去,看见一个身披白色羽毛披风的人影,韩江还是第一次遇见能与他对视的女子,不过他也只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然后带着士兵进入承天门东边的门洞。
这是海晏重生后第一次见到韩江,虽然时间短暂,但隔着两辈子的生死距离再见韩江,海晏的心情很是复杂。海晏移步到城楼背面,看见的是逐渐隐入太极门的身影,那抹黑,轻飘飘的,最后真的不见了。
海晏进不了太极门,也看不到太极殿前的授封仪式,但她可以想见那是多么盛大的场面。隔那么远,悦耳的编罄和鸣的声音,依旧清晰,海晏不由展颜一笑。
听的入迷,连清韵气喘吁吁地跑上城楼来也没注意,清韵抓住海晏的手,急忙道:“公主,你怎么在这儿?我找了你很久。”
海晏回过神,问:“出什么事了?看你满头大汗的。”
“公主,是皇后晕过去了。”
“什么?”海晏反手抓住清韵的手,“母亲她到底怎么了?”
“公主,国公大人可能出事了……”
海晏联想到自己年老的外公,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忙马不停蹄地朝和仪殿赶去。
作者有话要说: 留爪~~快疯了,改了十多遍都没显示现在版本,后面只要写了“留爪”的都是修改过的,没有的就是JJ没有显示修改内容~~
☆、第八章 宴会相见
八月桂花香,立政殿的庭院里各色桂花正竞相开放,黄、乳白、橙红等色的小花瓣落满绿茵,有的随波逐流,空气中还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往年这时候,立政殿难得多了几分清新淡雅的气息,但在今天的立政殿却显得格外寂寥,宫女宦官们也都小声说话,不敢有丝毫差池,这让海晏很纳闷,平日高皇后待人和善,宫里的宫女太监也不如别处拘谨,但现在……海晏更是加快了脚步。
“公主,皇后刚服药睡下。”苏云示意海晏稍安勿躁,等宫女把层层锦帐放下之后,她拉着海晏来到前殿。
“苏姑姑,母亲她到底怎么了?”海晏急切地问道。
“公主,皇后并无大碍,只是受了刺激。——国公大人被暗箭射伤,伤及肺腑,虽然救回一命,但……但恐怕时日无多了。”
海晏觉得心口一疼,失声叫道:“不可能,这绝不可能,外公身体那么好,怎么会……!”
“公主,你要冷静。国公大人毕竟已经年近花甲了,早年又有旧伤,现在……,公主,皇后娘娘已经晕过去了,你可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海晏急得团团转,握紧拳头,迫使自己冷静下来。上一世,中秋晚宴的那几天,高皇后也郁郁寡欢,当时周帝对外宣布说高国公处理议和事宜,要晚归些时日,海晏居然也信以为真了。来年春,高国公因病去世,海晏也从不知道自己的外公在北征中受过重伤,看来,事实的真相与她所知道的大相径庭。
“既然父皇并没有宣布外公受伤,那母亲又是如何得知?”
“是奴婢多嘴,看皇后担心国公,就去找国公的亲兵问问情况,没想到……却得知这个消息?”
“苏姑姑,你不要自责,母亲早晚会知道这个消息?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不是父皇来说这事?”
“陛下或许也是一片好意,想把这个消息押后告诉皇后,可现在……皇后这个样子,今晚的中秋宴会,可能没法参加……”
海晏觉得周帝是不想北征大捷的喜讯,蒙上主帅重伤的阴影,周帝不允许他一生最大的胜利有任何污点,不然上一世直到高国公去世,周帝不会只字未提高国公曾经受伤的事。
“苏姑姑,母亲晕倒的消息有几人知道?”
“虽然只有几个人知道,但请了何院正,有心人想知道也不难。”这宫里可处处都是眼线,苏云担忧地说道。
海晏沉默了,最后只有苦笑:“那再等等吧,或许母亲很快会醒来,到时就看她的意愿,如果母亲实在病重,那……错过宴会又有何可惜?”于是海晏让听雨和清韵都回去,她留在立政殿等待高皇后苏醒。
立政殿寂静的气氛,不时把海晏拉入上一世的记忆中,她回想起上辈子麟德殿的盛大宴会,那激扬的鼓声,觥筹交错的身影,此时无不让海晏心痛。那时候高皇后盛装出席,言笑晏晏,但却在海晏并不知道的时候忍受着高国公重病的哀痛。
海晏看着母亲憔悴的容颜,虽然知道高皇后必定会清醒还会坚持参加晚宴,但她突然不想母亲参加了,不想母亲在伤心的时候还强装笑脸。
………………………………………………………………………………………………………………………………………………………………………………………………………………………………………………………………………………………………………………………
下午申时许,太阳慢慢偏西,太极殿东西两侧的鼓、钟楼开始发出声音,参加盛宴的宾客协同家眷开始进入北边的神武门,然后经过北苑,到达麟德殿。
下午申时三刻,听雨来立政殿看了一次海晏,让她回去打扮梳洗,好参加晚宴,海晏摇了摇头,说:“我等母后,她不去,我单独去有什么意思?”
下午酉时正,滴漏发出的响声,让苏云也坐不住了,她派人去太医院请何院正,海晏闭上眼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
酉时一刻,何院正还没来,但高皇后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她召来苏云:“去让何院正给我开一副猛药。”
“皇后!”苏云瞪大眼睛。
“你听着,今晚的中秋宴会我一定要参加。我的身体你不用担心,为了海晏,我不会倒下。”
海晏在殿门外听到这些话,泪水突然落了下来,她等苏云出来后,抓住苏云的手臂,弱弱地道了句:“苏姑姑,记住……外公的事我不知道。”说完海晏转身离开立政殿,心里五味杂陈。
回到宁泉殿,海晏就让听雨、清韵伺候她梳妆打扮,看着镜中泪眼婆娑的自己,海晏咧嘴僵硬地一笑,她要以最好的姿态出现在麟德殿,不负自己母亲的苦心。
…………………………………………………………………………………………………………………………………………………………………………………………………………………………………………………………………………………………………………
麟德殿位于太液池西岸的高地上,是一个三殿串联二层楼阁的组合建筑,修建时间晚于太极殿,但华美程度丝毫不逊于太极殿。大周皇帝平时会在这里举行宫廷宴会,观看乐舞表演,或者会见外国来使,官员们也都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
今天在麟德殿正殿,按照文东武西的惯例,东边坐着以木锦宏、刘敏文为首的朝臣,西边是以韩江为首的武将,在正殿里大多是五品以上的朝臣,五品以下的官员坐在麟德殿外的广场上。这次周帝特别恩准北征中最优秀的前一百名将士参加晚宴,所以在这次麟德殿宴会上难得出现了武将比文官多的异象。
海晏去的并不晚,先高皇后一步来到麟德殿中殿等候,刚要坐下就看见高皇后在苏云细微的搀扶下进来,她赶紧上前去扶高皇后。
“我很好,不用你扶。”高皇后今天用的胭脂比平时重,若不是海晏知道高皇后的身体情况,恐怕也会被高皇后骗过去。
海晏不想拆穿高皇后的谎言,于是笑道:“那苏姑姑扶着,我拉着母亲的手好了。”海晏拉着高皇后的手,从手心的汗水上,知道高皇后并不好受,这让海晏心里一酸。
快到戌时了,太阳已经落山,天色也完全黑下来,但麟德殿却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周帝带着木贵妃有说有笑地来到麟德殿,今天木贵妃穿了件红色曳地齐胸常服,头上的全彩翡翠头饰好不耀眼,而周帝是一身红色云龙花缎常服,两人一进来既喜庆又般配。海晏明显感觉到高皇后浑身一颤,因为高皇后今天穿的是黄色的蹙金牡丹百蝶礼服,与周帝的服饰颜色很不搭。
木贵妃手里牵着明熙,明熙今天穿了件黄色的皇子礼服,一张小脸皱在一起,很不高兴地理了理扣到脖子的衣领。他看到海晏,睁开木贵妃的手,朝海晏跑过去,喊了声:“姐姐!”木贵妃的脸色立即有些难看。
周帝倒笑道:“明熙还是粘姐姐。”
等互相行完礼后,明熙道:“姐姐带我去放烟火。”
“好啊。”海晏刚笑着说完,木贵妃皱眉说:“这事公主可不能答应,明熙年纪小,若出了事可怎么办?”
明熙不悦地嚷道:“我就要放!”说着朝海晏怀里扑。
海晏这下知道明熙不高兴的原因了,她没有说话等着周帝表态,周帝今天心情好,笑道:“孩子喜欢就随他吧,一会儿爱妃亲自看着,不会有事。”
刚谈了两句,戌时已到,海晏赶紧拉着木贵妃把明熙抱到她怀里,并说:“贵妃抱好明熙,宴会开始了,明熙贪玩,可不能丢了哦。”就这句话的时候,海晏成功拖延木贵妃,让木贵妃只能走在周帝和高皇后之后,这让海晏有点小成就感。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