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公主摄政-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将军。”一个独属于女人的细腻温婉的声音响起,韩江看过去,发现是后宫的骊美人叫他。
韩江不认识骊美人,但可以猜到这是被周帝遗留在皇宫的女人,“娘娘。”韩江疏离地喊了一声。
“将军,妾身是来谢您救命之恩的,”骊美人走向韩江,“叛军穷凶极恶,若不是将军带兵前来,妾身一个弱女子,可怎么办啊?”
骊美人显然好好打扮过,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还在额头中央贴了一朵芙蓉形的花钿。她身上穿着浅紫色的对襟齐胸曳地长裙,梳了个高发髻,还插着五尾凤簪,看起来真是美丽动人。
骊美人一靠近,韩江就闻到她身上芳香馥郁的檀香味,不自在地往后退了一步。
“将军好像很讨厌我啊。”骊美人嗔怪道,说着又往前移了一小步,却一不小心扑入韩江怀中。
海晏看到这儿,再也坐不住来了,立即奔过来。
韩江看到海晏,不想再和骊美人虚与委蛇,毫不留情地将骊美人推开。骊美人本想讨好韩江,却没想到被海晏撞个正着。
“公主,你来了。”骊美人刚说完就挨了海晏一巴掌。
海晏也不客气,立即讽刺道:“父皇还没有消息,你就迫不及待地找男人了?”
“公主,可不要乱说话,将军,你倒解释啊。”
海晏瞪了一眼韩江,大步离开,骊美人甜腻腻的声音,她听着就恶心。
韩江并不急着去追海晏,他推开骊美人,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弧度,他什么女人没见过,一个愚蠢的宫妃他还不放在眼里。先前顾忌一点君臣之礼,对骊美人还算礼遇,现在韩江连做戏都不想了。
“娘娘,以你的才智,该庆幸能在长安之乱中活下来。”韩江冷笑道,说完就转身离开。
骊美人呆立在原地,韩江的冷笑让她毛骨悚然,吓得话都不敢说。她先前以为韩江只是个冷厉的将军,但她只看到了表象,韩江不止冷厉,还非常可怕。
………………………………………………………………………………………………………………………………………………………………………………
海晏回到两仪殿的软榻上坐下,抿着嘴,非常不高兴,韩江知道海晏生气了,但他并不想多做解释。
“陛下有消息了。”韩江说道。
海晏本以为韩江会开口解释,但韩江说的竟然是有关周帝的事,这让海晏说话也不是,不说话也不是。
“陛下西行,却被庆州刺史扣留,咸阳守军也是庆州刺史的人。”韩江继续道。
“这消息可靠?”海晏问。
“千真万确。”
海晏站起身来,她从没想过周帝逃离长安后会如此狼狈,上一世她是没命知道,而这一世她却有幸见证。“这算是报应吗?”海晏想。
“现在最重要的是救回陛下。”韩江道。
“你真的希望我父皇回来?”海晏突然问,这个问题让韩江有些意外,更不知如何回答,海晏自觉很唐突,但她还是想问,“这天下乱世,谁都想攫取权利,你呢?”
“海晏,你这是气话。”韩江语气淡淡的,把海晏所有的质问化为无形。
海晏想说,我没有生气,但话到嘴边,却变成:“那怎么救父皇?”
“陛下依旧是大周的天子,庆州刺史胆子再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等他把企图说出来就好办了。”~~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五十五章 营救桓帝
韩老夫人病了,风寒加重,连着两天卧病不起。
海晏去看她的时候,发现曾经精神矍铄的韩老夫人憔悴了不少,头上的白发也冒出来了。
韩老夫人倒不把这些放在心里,用沙哑的声音说:“现在非常时期,你有事就去忙吧,”还笑着夸海晏,“公主啊,你不愧是我韩家的儿媳,有魄力有胆识。”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跟着老爷上过战场,现在……真是老了。”说着连连咳嗽起来。
海晏服侍韩老夫人喝完药睡下后,她才离开,出门看见韩江立在门外。海晏知道韩江很关心韩老夫人,只是表现地太含蓄了,不易被察觉。
“我很抱歉,没有照顾好老夫人。”海晏走到韩江身边说道。
“不,你已经很用心。”为了韩老夫人的风寒,海晏还把何院正找来,不可谓不用心。
“一会儿我要进宫,现在正在赏赐长安之乱中有贡献的人,一些杀过敌的宫人,该赏赐的赏赐,该放出宫的放出宫去。”海晏说道。
“也好。”
海晏不乐意地拉过韩江,让韩江和她面对面站着:“我发觉,你这大将军比我轻松多了。”
“你是公主。”韩江第一次为海晏的耍赖发笑。
“可我不想离开你……”最后一个字声音很小,但却春风化雨,润入韩江的心里。
………………………………………………………………………………………………………………………………………………………………………………
海晏说不想离开,没想到真没出门,因为她被另一件事给绊住。
孟成涛办事效率出乎海晏意料,居然真的在短短两天时间,抓到了长安之乱中闯入韩府的那群人。
此时,那群犯事者正被绑在韩府大堂,接受审问。
“公主,这些是从他们住处搜到的东西。”在孟成涛的指示下,两个士兵将一个大木箱抬了进来,里面放着被偷的金银首饰、古玩瓷器。
说来孟成涛运气好,这伙抢匪首领死了,内部为分赃而起了争执,加上长安城门紧闭,他们无法逃跑,这才让孟成涛有所发现。
“事情始末,你们是自动招认,还是等我用刑,”海晏冷冷的声音响起,十几个犯人交头接耳,都不敢主动回话,海晏可不会给他们思考的时间,“来人,上刑!”
“公主、公主,我们招认,”威武的士兵刚拿着木棍过来,就有犯人主动招认,“是有人带我们进府。”
“谁?”
“一个女的,她欠了我们很多钱,就带我们进府偷点东西。”
“那个女人是谁?”海晏问。
“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不到二十岁……”
清韵立即对海晏说道:“公主,肯定是戚冬云干的!是她故意让雨姐姐出密道。”
“去把她叫来。”士兵立即去办,但很快士兵回禀说戚冬云根本不在府里,原来她已经提前逃走了。
这时,崔云突然出现在大堂:“公主,将军让您去书房。”自长安之乱平息,海晏就没见过崔云,现在崔云一出现,她知道肯定有大事发生。
“孟将军,把这些人押入大牢。”海晏说着,从座位上起身。
“公主,你可不能轻饶他们。”孟成涛急忙道。
海晏停下脚步,冷笑一声:“当然不会,长安之乱时我曾下令:所有趁火打劫者,杀无赦!明日在东市腰斩,以儆效尤,”海晏又补充道,“还有继续抓捕戚冬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听雨虽然只是海晏的侍女,但海晏真把她当作姐姐,前世今生,很少有人能像听雨那样一直照顾她,哪怕在长安被围的危亡关头。
…………………………………………………………………………………………………………………………………………………………………………………
路上,海晏问崔云:“将军找我何事?”
“庆州刺史写信,让将军让出长安。”
“冯光鹏好大的胃口。”海晏嗤笑道。
海晏来到韩江的书房,发现书房里竟然摆好了沙盘,上面标注好长安城周边的城池、兵力等情况,韩江和袁希辉正站在沙盘旁比划什么。
“你打算怎么做?”海晏进来,直接问韩江。
“答应冯刺史的要求,”海晏相信韩江肯定还有计划,果然韩江又道,“暗中营救陛下。”
“但父皇现在身在何处?”
“在咸阳。”韩江拿出刚收到的密信,给海晏看,信上写了周帝被秘密关在咸阳,护送周帝的羽林军已经全军覆没。
海晏拿着密信,心里五味杂陈,她不知道韩江还有多少暗探分布在大周各地。冯光鹏囚禁周帝,这是多么隐秘的事,可还是被韩江得知了。
“你已经有了具体计划?”
韩江点头,他示意袁希辉在沙盘上做演示。
……………………………………………………………………………………………………………………………………………………………………………
韩江首先要做的就是救出周帝,冯光鹏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要救出周帝,他也不用再畏首畏尾。但问题是如何营救周帝,韩江想出的办法就是回信给冯光鹏,说他可以带兵撤出长安,时间定在两天后,但在撤兵之前,他要确保周帝安全。
“两天以后,冯刺史肯定会带大部队从咸阳赶来长安,他带兵离开后就是营救的大好时机。”袁希辉说道。
“但父皇呢?他在冯光鹏手里。”
“公主莫急,陛下是在冯刺史手中,但那并非真的陛下,事前,崔云会混入咸阳,易容顶替陛下。”
“易容?”海晏看向崔云,有些不可思议。
崔云的易容术,早就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他会和咸阳城的细作里应外合,潜入咸阳代替周帝,这样做可以让冯光鹏降低戒心,毕竟周帝在他手里。等冯光鹏带兵去往长安,细作们会通过地下水道送周帝出城,而城外有援兵接应。
“海晏,你可以选择只救周帝一人。”韩江突然说道。
海晏一时没反应过来,等明白韩江的意思,她摇了摇头:“父皇就算自己死,也不会放弃明熙和……,呵,能救则救,回到长安也不可能平安。”
袁希辉开始演示长安对敌的情形,海晏发现一个问题:“现在长安兵力加起来不到六万人,怎么与冯光鹏的人马一战?”
长安之乱虽然胜利,但伤亡也很惨重,韩江带来的骑兵,伤亡最少,但也牺牲了五千人。而禁军,包括南四军和周帝留下的神武军,现在只剩两万多人。长安守军,因战斗力低下,更是所剩无几。
海晏考虑到这个问题,韩江怎么没考虑到:“两关三城的人不是没完全撤兵吗?”
“公主,只要坚持到午时,刘副将就会赶到。”袁希辉也解释道,他说的刘副将,就是刘启。
……
………………………………………………………………………………………………………………………………………………………………………………………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海晏不知道咸阳那边的情况怎样,但现在她和韩江骑着马,带着士兵,已经在城外与冯光鹏见面。
在海晏的记忆里,冯光鹏就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比较胖,红光满面,看着比较慈祥,但没想到,这个老头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野心。
“陛下就在马车上,韩大将军可以撤兵了吧?”冯光鹏骑着马走到阵前说道。
冯光鹏对周帝还算不错,特意命人造了一辆豪华马车,还找了九匹白色战马拉车,看着很有天子座驾的气势。
“撤兵。”韩江手中北辰剑一挥,士兵们立即让出一条通往长安城门的道路。
冯光鹏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九匹战马不知为何受惊,带着周帝往东南冲去,碾压了很多人。东南驻扎着两关三城的人,他们本就对冯光鹏虎视眈眈,看周帝的马车驶来,立即下令护住马车。
周帝是冯光鹏的重要棋子,他不可能放弃,立即下令截住马车,于是一场混战就此拉开。
等冯光鹏的人终于射杀战马,让马车停下来时,冯光鹏拉开车帘一看,车里只有一堆华丽的衣服,却没有半个人影。他惊觉自己中计,但两关三城却认为皇帝还在冯光鹏手中,所以几大军队仍在交战,冯光鹏根本无法控制战局。
另一边,韩江带着军队,观看着这场激烈的厮杀。
海晏看了一眼韩江,她只知道韩江会利用两关三城的人,却没想到利用的如此彻底。这一仗下来,长安城周边城池、关卡的兵力都将损失惨重。
到了正午,刘启的援兵赶到,海晏先前听袁希辉说有十万人,她原本不信,韩江总共带十万人东征,与起义军交战后,怎么士兵不减反增?不要忘了,之前韩江可带了三万骑兵回来。
但现在,援兵带动地面都在颤动,那种气势,让海晏不得不相信袁希辉的话。
原本交战的军队,渐渐停下厮杀,他们都知道中计了,但他们损失惨重,根本无法与这十万人的精兵抗衡,最后很多士兵都选择投降。
这是海晏第一次亲临真正的战场,刀剑无情,血流成河,不足以形容她心里的震撼。
直到楚路云派人来报说:“陛下回宫了。”海晏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五十六章 荣华尽头
周帝回宫了,不过长安城的局势已经改变。
城外有韩江坐镇,海晏就先行回宫,不过她率先见的不是周帝,而是木贵妃。
“这不够香,”木贵妃扔下一瓶高颈刻花的琉璃瓶,里面装着外族进贡的蔷薇水,花香馥郁,却还是不让木贵妃满意,“那浊臭的味道,本宫再也不想闻了,小钱,还有没有别的香露。”
小钱表示很苦恼,木贵妃这里集聚了大周最名贵的香料,但木贵妃还是不满意。
木贵妃虽然顺利从咸阳城逃回来,但却受了一番罪,营救时所用的地下水道,其实早就废弃不用,变得脏污不堪。要不是为了逃命,木贵妃死活都不愿意进去,水道里那恶心的味道,她这辈子都不想再闻。
回到玉凰殿,木贵妃第一件事就是沐浴,从头发到脚趾,她都要好好清洗一番,而且命人在浴池里放了很多香料,只有这样她才觉得自己身上是干净的。
宫女把熏好的华服摆放到木贵妃面前,木贵妃闻了闻,才勉强让宫女给她更衣。
“小钱,记得吩咐尚服局,今秋的衣服,赶紧裁好送过来。”
“是。”
海晏走进来:“恐怕贵妃要失望了,长安之乱时,不管是六局还是内侍省都受到影响,要裁制衣服恐怕有点困难。”
“公主……”木贵妃刚回宫,还不知长安的局势,所以对海晏不假辞色,“公主殿下,这里是本宫的寝殿,您闯进来不合适吧?”
“我是想在正殿等候贵妃,但贵妃会立即见我?”海晏笑道。
海晏说的倒是实情,木贵妃轻哼一声,问:“公主来此有何贵干?”
“我是来提醒贵妃娘娘,”海晏嘴角轻弯,让木贵妃觉得这笑容不怀好意,“您的安乐日子,——不多了。”
“公主此话何意?”木贵妃有些恼怒。
“我只是好心提醒,贵妃不相信就算了。”海晏无可奈何地耸肩,说完就转身离开。
木贵妃一脸凝重地看着海晏的背影,她可不相信海晏会好心,在高皇后死的时候,海晏连杀了她的心都有。
………………………………………………………………………………………………………………………………………………………………………………………
海晏离开玉凰殿,就看见一脸谄媚的钱兴:“哎呦,我的公主,陛下要见你呢!”
海晏笑道:“父皇找我何事?”
“这奴才不清楚,陛下请公主快过去。”
海晏继续和钱兴虚与委蛇,面上言笑晏晏,心里却十分讨厌钱兴。像钱兴这样见风使舵、落井下石的人,海晏深为不齿,更别说钱兴还间接害死了她母亲,不过现在还没到撕破脸皮的时候。
海晏来到甘露殿,看见周帝坐在正殿龙座上,翻阅奏折,不过脸色却一脸凝重。
“父皇。”海晏行礼道。
“平身,”周帝放下奏折,来到海晏面前,“晏儿,你在长安之乱中的表现,让朕非常意外。”
“有何意外的?父皇忘了,我身上流着高家的血液。”
提到高家,周帝有一丝不自在,于是转移话题:“朝中很多大臣,弹劾你和韩江,你是朕唯一的女儿,朕不希望你卷入政治漩涡。”
海晏冷笑一声:“他们要弹劾就弹劾,父皇您回来了,他们自然有冤的报冤,有仇的报仇。”
“海晏!”周帝怒道,“别以为你营救长安,就可以在朕面前放肆。”
“女儿怎敢放肆?世间黑白不过是父皇你一句话!”说完海晏就转身离开,以前她会怕周帝,但现在,长安的局势已经改变了。
周帝并不糊涂,那些弹劾的奏折出于何派之手,周帝肯定知道,相不相信、惩不惩罚,全看周帝的意愿。
以前海晏只知世间有黑白之分,却不知帝王可以改变黑白,帝王的意愿,就是世间的准则。
“父皇,我们父女之间竟落到如此地步。”海晏边走边想。
等海晏坐上马车,打算回府,却被楚路云拦住:“楚叔叔,有事?”
“公主,城外的战役已经结束,”楚路云说道,虽然打了胜仗,但楚路云并不高兴,“现在长安城,是韩大将军的天下。”
原本长安城里,韩江的兵力就占优势,现在援军一到,优势就变成了绝对优势。
海晏知道长安城的现状,但她并没有觉得不妥,而楚路云比她想得更多更远:“我怀疑,韩将军在东征途中,招兵买马,控制了河南、河东等地。”
海晏拉开车帘的手不自觉收紧,脑袋里更是嗡嗡一片,如果楚路云说的是真的,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