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公主摄政-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兴还没说完,就被高国公打断:“出去!”
  “可国公……”
  高国公直接将碗扔向钱兴,白花花的小米粥淋了钱兴一身,那样子一点也没有周帝第一心腹的形象。钱兴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如今被高国公如此羞辱,立即甩袖离开。
  海晏进院子时,正看见怒气冲冲的钱兴,钱兴是典型的势利小人,看他的神色,就知道他这是要回宫告状的节奏。
  海晏进屋时,康陈良又给高国公盛了一碗粥,高国公看见海晏立即笑道:“晏儿,快过来。”
  “外公。”海晏坐到床边摆放的凳子上后,高国公让康陈良出去,又对韩江说道:“驸马爷,我是没法与你同上沙场了,我唯一的孙女就交给你照顾,希望你不要亏待她。”
  “外公。”海晏听着高国公类似遗言的话,差点又哭了出来。
  “国公大人放心,韩某不会亏待海晏。”
  “这就好,你出去吧,我有事想跟晏儿谈谈。”
  高国公看着海晏脸上的泪水,笑道:“傻孩子,你外公我活了这么大把年纪,该知足了。”说着用干枯的手,替海晏拭干眼泪。
  “我走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高氏一脉,高家已经荣耀几十年了,盛极而衰,这道理我懂。”说到这里,高国公让海晏去把他的大衣拿过来,“剪开它。”
  海晏直觉这两天困扰在她心里的秘密,就在这件大衣里,等把大衣的里子剪开,海晏从里面拿出了两枚玉佩,每个玉佩只有两根手指大小。一块上书“神策”,一块上书“神威”,这分明就是南四军的皇帝令牌。
  “现在南四军由路云统领,但要调动这四军还要靠这两枚令牌,”说着高国公笑了起来,“还是以皇帝的名义,当真是名正言顺。”
  海晏觉得这两枚令牌就是烫手山芋,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愿意把皇宫的安危交给外人?看来钱兴来此,就是为了这令牌的事。
  “当初皇帝让我助他称帝,我就要了这两枚令牌。我死以后,兵权职位也都化为乌有,唯有这令牌才能保我高氏一脉。”
  “外公,这应该交给母亲。”
  高国公摇头:“这样周帝会对你母亲不利,你收着,等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
  高国公终于把事情都交代清楚,整个人都轻松许多,他端起小米粥再次喝了起来。
  “外公,粥应该凉了,再换一碗吧。”
  “不用,行军打仗的时候什么没吃过?”说着高国公开始喝粥。
  海晏把令牌放到怀里,心里非常忐忑,一声碗落地的脆响,让她花容失色:“外公——”
  ………………………………………………………………………………………………………………………………………………………………………………………………………………………………………………………………………………………………………
  这是新年之后,长安城第一场盛大的葬礼。
  漫天的纸钱,庞大的送葬队伍,预示着一位皇朝重臣的去世。
  盛极而衰,喜极而泣,海晏算是体会到了世事无常。
  对于海晏而言,她失去了一位疼爱她的外公。对于百姓而言,他们失去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公爷。对于将士而言,他们失去的是一位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老将军。但对于朝廷上的人来说,他们知道这是新一场权利角逐的信号,——高家快不行了。
  可这些左摇右摆的人士,还没来得及另谋出路,长安城再次炸开了锅。东边的起义军已经打到了洛阳,东征军队损失惨重,长安城已经有人开始收拾细软,准备逃亡了。
  长安城里望长安,这帝都皇城注定与长安无缘。~~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三十四章 洛阳告急

  起义军攻打洛阳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前,木锦升已经仓惶逃回长安,他知道自己这次惹了大事,所以马不停蹄来到玉凰殿,向木贵妃求救。
  木锦升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木贵妃还在休息,他一看到小钱,立即嚷道:“钱公公,我二姐呢?我有急事要找她。”
  “木大人,你不是去东边监军吗?怎么……”小钱一看到木锦升,非常惊讶地问道,不过他还没问完,就被木锦升打断:“钱公公,我没时间解释了,快叫二姐起床啊!”木锦升现在急得火烧屁股,就差跳起来了。
  小钱只好去叫木贵妃,此时木贵妃还在休息,她一听说木锦升找她,还很迷糊,再一听说木锦升衣发凌乱从东边赶回来,她才惊醒过来。木贵妃在侍女的服侍下,简单穿好衣服后,来到正殿,就看见木锦升坐立不安地等着她。
  “你不在东边监军,跑回来干什么?”
  “二姐,你一定要救我啊?”说着木锦升扑倒在木贵妃脚边。
  木贵妃气到:“你给我起来,你这样子,哪儿还有木家人的样子?”
  “姐,我现在都快没命了,你还管这些?”
  …………………………………………………………………………………………………………………………………………………………………………………………………………………………………………………………
  “你现在是快没命了,你干蠢事的时候,怎么也不动脑筋想想?”木锦宏匆忙来到玉凰殿,连早朝都推了,进殿一看见木锦升就怒骂道。
  木锦宏和木锦升的反应,让木贵妃整个人都糊涂了,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你问他,好不容易给他争取一个立功的机会,他倒好,反贼没消灭,倒让人打到洛阳了。”
  “大哥,你是说起义军打到了洛阳?”木贵妃难以置信地问道。
  “的确打到洛阳,我今早收到的消息,要不是我拦下奏折,现在陛下都知道了。”说着,木锦宏恨铁不成钢地扫了木锦升一眼。
  木贵妃连忙向木锦升求证,木锦升只好瑟缩着点头,这让木贵妃大惑不解,问:“过年时,你不是还传来捷报吗?怎嘛现在……而且这么大的事,竟然一点消息都没有。”
  木锦升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我、我把那些送信的人都杀了。”他一说完,木锦宏气的踹了他一脚,怒道:“你倒长本事了。”
  “大哥,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该想办法救小弟啊。”
  木锦宏坐到椅子上:“这么大的事,谁能救他?”
  木锦升一听就急了:“二姐,你这么受宠,一定有办法救我。”
  木贵妃寻思一下,问:“这次的东征大将军呢?”
  木锦升不知木贵妃为何会提到他的死对头,不过还是乖乖答道:“他在洛阳主持防守。”
  “为今之计只有把罪都推到他身上。”
  木锦宏抬起头:“这办法可行。”
  ……
  在木贵妃和木锦宏商量对策的时候,钱兴派人来说,刘敏文正秘密求见周帝,好像说的就是东征军的事。木锦升一听差点吓哭了,刘敏文一向跟木家作对,好不容易抓着短处,还不把木锦升置于死地。
  “哭什么?”木贵妃招来小钱,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这才对木锦升说道:“小弟,这次恐怕你要受点皮肉之苦了。”
  …………………………………………………………………………………………………………………………………………………………………………………………………………………………………………………………………………
  在两仪殿,刘敏文的确向周帝密报东征的事,周帝一听起义军打到洛阳,他非常惊讶,甚至差点晕厥。等从刘敏文口中得知战争细节后,他更是想把率领军队的大将刘启和监军木锦升,推出宫门斩首。
  这次东征周帝可派出整整十二万大军,还包括他的两万龙武军,原本是胜券在握的事,现在却被一群乌合之众绞杀殆尽,甚至危及到了东都长安。
  战争失利不是没有原因,刘启有一定过失,但木锦升却要占主要责任。
  刘启当上将军后,身份立即不一样,可木锦升还是当他是自己的小兵,不仅不支持刘启的作战方针,还经常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提议,双方闹得很不愉快。
  木锦升虽然在羽林军当过职,但却从不管事,他更是没有能力压制左右龙武军。龙武军士兵凭着自己是皇家禁卫军,在军中横行跋扈,造成军中不和。
  起义军中,也不全是无能之辈,他们知道刘启和木锦升不和,特意派了一位女人到木锦升身边。这个女人很是漂亮,将好色的木锦升迷得头晕眼花,她时常在木锦升身边挑拨离间,更是加剧了刘启和木锦升的矛盾。
  当然聪明的细作不可能一味制造矛盾,她还给木锦升献计,木锦升按照她的计策,获得几次小胜利后,更是信任她。后来木锦升听从女人的提议,决定集中军力攻打起义军老巢,但刘启认为这样太过冒险,与木锦升发生激烈争执,最后木锦升把军队一分为二,带兵行动,结果中计大败而归。之后,刘启与起义军对阵,结果因兵力不足,被起义军打败。
  木锦升怕被问罪,所以一直隐瞒军情,还派人堵截沿途送信的信使,直到起义军攻到洛阳,他知道瞒不住了,所以向木贵妃求救。
  刘敏文说起这些事的时候,更是尽可能将过错推到木锦升身上。
  “陛下,木监军失职在先,隐瞒在后,按大周律例,理应处斩。”
  大道理周帝都懂,但木锦升是自己爱妃的弟弟,又是小皇子的亲舅,所以周帝很是头痛。但刘敏文却不依不饶,好像一定要周帝给出个答复。
  正在犯难的时候,钱兴跑进来对周帝说道:“陛下,贵妃娘娘晕倒了。”
  “什么!”周帝急得站起来,他对刘敏文说道,“刘大人,事情容后再议。”说完,周帝就急匆匆赶去玉凰殿。
  ……………………………………………………………………………………………………………………………………………………………………………………………………………………………………………………………
  周帝一进寝殿,就看见木贵妃在喝药,他连忙问:“爱妃,身体可有不适,怎么会晕倒?”
  “陛下……”木贵妃作势要起身,奈何浑身没力气,她只好跪在床上,“陛下,臣妾有罪,没有教导好弟弟,让他犯下大错,您惩罚就惩罚臣妾吧。”
  “你都知道了……”
  “小弟私下回京,他来找过臣妾了。”不过木贵妃立即解释道,“陛下,臣妾已经惩罚过他了,是臣妾太想他成材,所以、所以才举荐他当监军,没想到……没想到……”木贵妃说得可谓声泪俱下,让周帝也跟着心疼。
  “快起来吧,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说着周帝扶起木贵妃,让她重新躺好,木贵妃恳求道:“陛下,是臣妾举荐小弟,说到底臣妾也有责任。——小钱,快去把他拉上来请罪。”
  木锦升真的是被拉上来的,因为他已经被打得浑身是血,这些伤,一半真一半假,但被狠狠打了一顿倒是事实。
  “你啊。”周帝已经不知如何说木贵妃了,他非常清楚木贵妃如何溺爱她弟弟,如今这番惩罚,可真是下了狠手。
  “陛下,家弟年少,这次东征之事,他肯定有责任,但他毕竟不懂军事,是听刘启的话才犯下大错,陛下,您一定要明鉴啊。”
  “对啊陛下,我是受刘启蛊惑的。”说着,木锦升很没男子骨气地哭了起来。
  “钱兴,安排人送国舅爷回去休息,”等木锦升离开后,周帝对木贵妃道,“放心吧,这件事朕心里有数,不过——以后这朝中的事,你还是少管为妙。”
  “是。”木贵妃乖乖答道,她知道周帝最喜欢她的就是她表现出来的纯洁,如果她参合政事,那她最迷人的特质也就消失殆尽。
  ……………………………………………………………………………………………………………………………………………………………………………………………………………………………………………………
  周帝很快下令捉拿刘启,格去他的军职,打入天牢。而木锦升也被罢免了所有官职,责令在家反省,但他这种情况已经很好了,比起大牢中等待判决的刘启,木锦升简直走了大运。
  对此,韩江只是高深莫测地笑了一下,他早就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不过也有人不满意,刘敏文就多次求见周帝,但都被周帝拒见。
  周帝把指挥权交到洛阳守军屈松手上,洛阳是东都,共有守军七万人,加上东征剩余的五万人,再次组成十二万人的大军。周帝给屈松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剿灭起义军,不然就等着被砍头,圣旨上用的的确是“剿灭”而不是“击退”。
  当屈松收到这道圣旨的时候,很是焦虑,皇帝高高在上,哪知这办事的人的难处。大周已经安定太久了,如今能够出征的唯有长安二十万常备军,因为他们是韩江一手训练出来的。但是府兵制,让这些精锐都回去当农民了,新招募的士兵,只拿饷银,不训练不出战,这战斗力如何能与仇恨朝廷的灾民相比啊?
  屈松坚守了十天之后,不得不上奏折,向周帝求援。
  “大周的作战力这么弱了?”周帝拿着奏折,第一次陷入了沉思。
  太久以来,长安二十万军队是大周主力,他们的将领是开国侯一脉,加上高国公反对府兵和轮换,这支军队很少变动,新旧血液替换得当,每次出战鲜有败绩,以致周帝高估了大周军队的实力。不过去年末,周帝强行实行府兵制,想借此削弱高国公和韩家的兵权,现在,却让他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该派谁带兵呢?
  现在周帝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
  ~~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三十五章 与君狩猎

  海晏吃过早饭,就到院子里走走,春天早就悄悄地来了,各色花朵也开始陆续绽放,姹紫嫣红,蜂蝶围绕。
  海晏心情并不好,高国公的突然离世,让她的心情无比沉重,那两枚令牌,也是她心头的顾虑。
  自从高国公临终前,将令牌交给她,她就觉得自己拿了两枚烫手山芋,也不知藏在哪里好。最终用笨拙的针线活,将令牌缝在了她年前买的那顶貂帽里,然后趁着听雨整理冬装的时候,将貂帽放到了木箱的最底层。
  “公主,康管家来了。”
  海晏这才回过神来,她让听雨请康陈良进来,问:“康管家,你找我何事?”
  “公主,奴才是来向你告辞的。”
  “你要走?”
  “是,公主,国公已经不在了,奴才留下来也没有用。奴才已经按照国公的吩咐,解散了府里的下人,还故意说令牌在这些下人手上,希望这样会给公主减少一些麻烦。”
  “谢谢你,康管家。”
  康管家来去匆匆,让海晏想起自己外公的病情,病来如山倒,连个接受的时间都没有。
  ………………………………………………………………………………………………………………………………………………………………………………………………………………………………………………………………………………
  在隔壁院子里,袁希辉却是分外高兴。
  袁希辉一早来见韩江,告诉韩江洛阳守军的情况,说着说着,也忍不住自得起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没想到这大周的军队,关键时刻总是出问题。”
  韩江倒没有很明显的表情,他正专心致志地擦拭宝剑。
  “将军,我们终于可以出征了,这样总算不会无聊了。”
  韩江插上剑,问:“你现在很无聊吗?”
  “当、当然。”袁希辉不知韩江怎么会这样问,莫名有些忐忑,哪知韩江继续道:“既然无聊,就去春猎吧。”
  “啊?将军,你说的是真的?”袁希辉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立即高兴地叫道:“太好了,我这就去叫上孟成涛等人。”
  韩江点头:“军营外集合。”
  等袁希辉走后,韩江来找海晏:“去狩猎吗?”海晏有些意外,毕竟现在周帝随时都有可能召见韩江,让他带兵出征。海晏又听韩江道,“我之后可能没时间陪你,现在去散散心吧。”
  原来他也看出我不开心,海晏心想,有韩江的关心,她突然很高兴,连忙点头:“好,我去。”
  海晏换上一身骑射装,虽然是女装的样子,但形制却借鉴胡服,非常轻便。她穿上靴子,然后让听雨把头发重新挽过,除去头上的珠翠,只挽出一个发髻,然后用白玉凤首流云头笄固定住。
  从始至终,清韵一直在请求海晏也带她去,但却被海晏无情拒绝了,海晏可不希望她和韩江去玩的时候,还有人跟着。
  海晏走出房间,韩江正喝着茶等她,他看了一眼海晏,吩咐清韵:“去给公主拿件披风,”又对海晏说道,“虽是春天,但有些冷。”
  海晏倒没有意见,有人关心她,她高兴还来不及啦,于是坐到韩江旁边,等清韵回来。
  韩江又看了海晏的左手,他招来随从:“崔云,去书房,把那枚羊脂白玉扳指拿过来。”
  韩江的这名随从海晏也认识,他跟韩江一样少言寡语,加上韩江事事亲力亲为,海晏也很少见到崔云。不过,以崔云能出入韩江的书房来看,他肯定是韩江的心腹。
  清韵很快就将披风拿过来,是一件葡萄纹的薄披风,韩江出人意外地拿过披风,亲自给海晏系上。
  等两人出门,崔云也回来了,海晏本以为这扳指是韩江用的,没想到韩江拿过盒子,将里面的玉扳指给海晏带在拇指上,而且大小刚合适。
  “带上它,方便拉弓。”
  这意外之喜,让海晏非常开心,她抚摸着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