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公主摄政-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母后……”海晏一时难以回答。
高皇后笑道:“这宫里有母后,你不要担心,该沉住气的时候就要沉住气。”说着高皇后抚摸着海晏的头发,“快回去吧,驸马等着你呢?”
…………………………………………………………………………………………………………………………………………………………………………………………………………………………………………………………………………………………………………
与高皇后匆匆的几句对话,却扰乱海晏的思绪,她目送高皇后的凤驾离去,直至消失在宫灯的光芒中。
这一刻,海晏突然有些自责,自己想着让木贵妃难堪,而高皇后却是时刻在为她的安全担忧。
海晏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女儿,将最爱的母亲留在皇宫,面对这阴谋诡谲的后宫纷争。她没有为母亲分忧解难,反而让母亲担心。
海晏心情有些低落,一转身,黑夜中有一双透亮的眸子在看着她,那是独属于韩江的光芒。
韩江自然看出海晏不对劲,等上了马车,返回韩府的途中,海晏也怏怏不乐的。
马车外鞭炮声不断响起,很多百姓都走出家门,热闹非凡,这是长安城少有的几个不夜天。
“将军,如果你手握重兵,你该效忠谁?”马车里,突然响起海晏的声音。
韩江看向海晏,嘴角翘起一个弧度:“皇只有一个。”
海晏怔住,这天下只是一个人的天下,只有最后登上高位的人,才是胜利者。但这胜利的道路是如此艰难曲折,周帝只有两个儿子,他们中只会有一人胜出。当然,海晏不希望木贵妃一方获胜。
“聪明的将领,会静观其变,皇后是聪慧之人。”韩江突然补充道。
海晏看向韩江,他的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海晏豁然开朗。
不管谁胜谁败,在皇位争夺中,都不要先站队,等到时局明了,再决定也不迟。
之前海晏总是想对付木贵妃,因为这个女人抢走了她的父亲,抢走了他的父爱,更是在上一世害死了她的母亲。但重生一次,很多事情都改变了,她可以没有父爱,因为她还有母亲。只要高皇后安然无恙,只要木贵妃不觊觎皇后之位,那她就与木氏一派没有直接冲突。
大皇子才是明熙掌权的主要对手,是木氏一派挥剑所指的方向,等他们斗到两败俱伤,再出手也不迟。
海晏相信,高皇后肯定站在大皇子一边,因为就算明熙再无知,他也不可能舍弃亲舅,相信一个外人。虽然大皇子也不好想与,但只要高皇后地位稳固,新皇登基,她就是皇太后,倒无性命之忧。
这样一想,海晏终于轻松了许多。
…………………………………………………………………………………………………………………………………………………………………………………………………………………………………………………………………………………………………………
回到韩府,海晏没想到府里的人都没睡,韩老夫人还在自己院子设宴,等着她和韩江回来吃团圆饭。
“每年祖母都要等着吃团圆饭吗?”海晏问前来迎接的戚妈。
“除了将军出征,老夫人都要等全家人到齐,吃个团圆饭。”
“祖母真有心。”海晏对韩老夫人有所改观,从皇宫回来都快到丑时了,难得韩老夫人一大把年纪,还等着她和韩江回来吃团圆饭。
进入房间,睫毛上的寒气化作晶莹的水珠,海晏心里涌起的是暖暖的感觉。
海晏脱下披风,回头看见清韵在为韩江解披风带子,她道了句:“我来。”说着走到韩江面前,替韩江解下披风,然后交给清韵挂起来。
海晏的身高正好到韩江的鼻子,韩江闻着头发上淡淡的牡丹香味,心里有些异样。这时海晏踮起脚尖,两人的目光有一瞬的对视,然后错过。海晏取下韩江头上的锦帽,帽子上也挂着点点水珠,这新年的夜里还是很冷。
海晏握着韩江的手来到大厅,此时韩老夫人正在和韩熠说话。
平时甚少出门的秋漪也来了,她今晚穿了件淡紫色缠枝草龙文衣服,头上珠翠闪光。海晏一看,就知道这衣服是韩老夫人给的,毕竟以秋漪的财力,很难买下这件衣服,想到这儿,海晏对韩老夫人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韩熠看到韩江,高兴地扑到韩江怀里:“二叔,你终于回来了!”也不管手上还沾有糕点碎屑。
“只知道二叔,那我呢?”海晏问。
“你是公主。”海晏装作不高兴的样子,韩熠连忙改口,“二婶。”
“这才乖。”说着海晏捏了捏韩熠的圆脸。
之后,韩江和海晏向韩老夫人还有秋漪行礼,韩老夫人倒没觉得不妥,而秋漪有些受宠若惊,因为韩江和海晏喊的是“大嫂”。秋漪看向韩老夫人,见韩老夫人没有不满,她这才放下心来。
韩老夫人让海晏和韩江坐下,并吩咐戚妈:“让人端两碗热姜汤来。”
“谢祖母。”海晏说道。
“谢什么?如果不是你,我现在都睡了。”
除夕之夜,皇族举行家宴,如果不是因为娶了公主,韩江本不用参加,所以韩老夫人才有此一说。
海晏立即尴尬地低下头去,韩老夫人就是嘴毒,常常说得海晏哑口无言,但海晏知道,韩老夫人还是关心她的,不然也不会让人上姜汤。
…………………………………………………………………………………………………………………………………………………………………………………………………………………………………………………………………………………………………
等喝完姜汤,韩老夫人就让人上菜。今天意外没有看到戚冬云,海晏心情大好,特意让戚妈多拿一双筷子,给韩老夫人等人夹菜,还给了韩熠一个大鸡腿,小孩子立即高兴地喊了她一声:“二婶。”
虽然这个称呼,让海晏觉得自己被喊老了,不过她还是很受用。
桌上放着一瓶温好的花雕酒,韩老夫人不喝,说:“你们年轻人喝吧。”
海晏闻着酒香,发现里面放了姜丝和枸杞子,她拿过酒瓶,给韩江到了一杯。
韩江和韩老夫人先后看了海晏一眼,让海晏有些奇怪:“不喜欢这酒吗?”
不是不喜欢,而是韩江很少喝酒,一般只喝茶,不过海晏看到韩江喝酒的场合,几乎都是韩江无法推辞的时候。比如说今晚,韩江就被周帝还有众位皇亲敬了很多酒。
“这酒温过,更加香醇厚实,而且还暖胃。”海晏以为韩江不喜花雕,解释道。
韩江嗯了一声,端起酒杯呷了一口,海晏立即笑了起来,她又问秋漪喝不喝。秋漪只是摇头,反倒韩熠有兴趣,不过却被在座的大人敲打了一番。
海晏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姜丝和枸杞的味道让酒更加醇厚,与宫里的果酒相比,又是另一番感觉。
饭桌上流淌着淡淡的温馨,少了几分刻意雕琢的和谐,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快乐。与皇家宴会上的觥筹交错完全不同,海晏一高兴就多喝了几杯。
哪知回去休息的时候,头晕晕的,步履也开始蹒跚起来。海晏高估了自己的酒量,她之前在宫里喝了果酒,现在又多饮了几杯花雕,两酒相加,更是加重了醉意。
韩江看着几乎要趴在自己身上的人,有些无奈。他腾地抱起海晏,把海晏的头靠向自己胸膛,以免吹到冷风。
海晏似乎对自己的新位置很满意,抓住韩江的衣服咯咯直笑。
听雨和清韵则为她捏了一把汗,她们都可以看出韩江的脸色阴沉的像冬日的乌云。
回到院子,韩江让听雨和清韵伺候海晏沐浴更衣、洗漱干净,但海晏抓住韩江的衣服不放,让韩江的脸更黑了几分,等他的衣服终于从海晏手中拯救出来的时候,已经皱的不成样子了。
韩江立即回自己院子,洗去一身酒味,换了一身衣服,再来海晏房间的时候,这时海晏已经喝了醒酒汤,乖乖躺在床上睡觉。
韩江坐在床边,看着海晏泛红的脸颊,忍不住伸手摸上去,那温润的触感,让他难得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
☆、第三十一章 皇子来访
海晏睁开眼,就感到浑身酸痛,尤其是头部,她终于知道宿醉的痛苦了。
听雨给海晏按摩头部,好一会儿,海晏才舒服过来。她闭着眼,昨晚醉酒后的事情逐渐在脑海里回忆,脸上也染了红晕。
“居然是韩江抱我回来的?”海晏不可思议地想。
房间里很是安静,海晏突然坐起来,急忙问:“雨姐姐,我昨晚有没有酒醉失仪?”
听雨笑道:“这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听雨拖长声音,让海晏好一阵着急,“不过公主,你曾拉住将军的衣服,不让他走。”
“真这样?”海晏几乎可以想象韩江的脸色了,“那他什么反应?”
听雨忍不住笑了起来:“公主放心吧,将军没有不满。”
“他敢不满。”海晏硬撑着说道,她可不会承认自己其实很担心。
这么一闹,海晏在床上躺不住,开始起床梳洗打扮,她坐到梳妆台前,发现韩江一直没出现,问听雨:“雨姐姐,将军去哪儿了?”
清韵拿着新折的梅花枝,踩着轻快的脚步进入房间,恰好听到海晏的问题,插嘴道:“公主你忘了,今天正月初一,要举行大朝会。”
海晏这才想起这件事,发现果然出宫才几日,就忘了朝中大事。
………………………………………………………………………………………………………
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
这一天,要在皇宫最大的宫殿——太极殿,举行君臣大朝会,届时,周帝着衮冕,接受百官朝贺。
大朝会之所以称“大”,是因为京城官员、地方要员、各族使臣等都要参加,他们在御前列队,向周帝贺岁。
海晏不能亲临现场,但也能想象朝会的盛况,她在家等候韩江回来的时候,却不知朝会上发生了大事,对韩江不利的大事。韩江回来后,对朝会上发生的事只字不提,海晏也是在当天下午听大皇子说的。
朝会上,各族使节要一一向周帝祝贺,并献上贡品,但在突厥使节祝贺的时候,却出了异状。
突厥刚臣服,骨子里的剽悍气势连宫廷侍卫都不及。他们献贺时,只有一百匹良马,别无其他。与其他各族的贡品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周帝看突厥使臣并不标准的跪礼,心里已经不高兴,再听贡品的数量,决定打压突厥使臣的气势,于是道:“突厥僻远,物产不丰,朕能谅解。”
突厥侍卫当场就要发怒,不过却被他们的主使拦住,那主使道:“皇帝陛下,大周倒是物产丰富,但却仅限于皇都。外臣一路走来,看到的却是饿殍遍地,想陛下坐拥天下,不知看到否?”
周帝当时脸都黑了,他自认为自己“勤政”,当众被外臣暗讽,不将他们推出去斩首就不错了。
“外臣听说大周人才济济,如今一来并非如此。臣数遍大周,只佩服忠武将军一人,没想到此次来朝,竟看见明珠暗投,大周朝堂没一人慧眼识珠吗?可惜啊,我突厥有慧眼,竟无明珠可识。”
这使臣真是好口才,三言两语既讽刺了周帝,又挑拨了君臣关系。对此,木派的人自然暗暗高兴,而刘敏文这样注重大局的官员,则暗自皱眉。
反观当事人韩江,他像是没察觉朝堂的紧张气氛,站得笔直,两眼目视前方,完全置身事外。
等下了朝,刘敏文找到韩江:“突厥这次有意挑拨,将军为何不置一词?”
“多谢大人关心,陛下圣明,怎会不知突厥的挑拨?”
刘敏文暗自着急:陛下刚登基时,的确圣明,但现在就难说了。陛下或许看出突厥使臣的用意,但对韩江的怀疑早就生根发芽,这只会加剧君臣矛盾。
韩江不以为意,拜谢刘敏文之后,就回了侯府,当然,朝会上的事他也不会告诉海晏。
…………………………………………………………………………………………………………………………………………………………………………………………………………………………………………………………………………………………
韩江回府后,海晏和他面对面吃了午饭,虽然难得说一句话,但一起吃饭的感觉,让海晏心里甜丝丝的,对她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经历。
等吃过饭,海晏无所事事,就跟着韩江来到他的院子,韩江在书房里看书,而海晏就陪着韩江看书房里的摆设。
男人的书房就是跟女人的书房不一样,虽然都有笔墨纸砚,但这四宝更粗犷更大气。虽然都有各色书籍,但兵书、政书却多了不少。
韩江的房间里还摆了兵器,放在最显眼处的是一把金丝云纹剑鞘装饰的宝剑。
“我能看看吗?”
看到韩江点头,海晏兴奋地取下宝剑,剑有点重,还有流苏剑穗装饰。拔出剑,冰冷的剑光,就像是冬夜里的寒气,让海晏颤抖了一下。
看着剑身上,印出自己的脸庞,欣喜而惊讶的表情一览无余。
“这是你的佩剑?它叫什么名字?”
“北辰。”
北辰有指帝王的意思,海晏第一想到的就是这个释义,但觉得不合适,于是改口道:“是指北方星辰?的确有北方的寒气。”
韩江“嗯”了一声,继续看书。
海晏放下剑,有些无聊地来回踱步,突然想起一件事,她来到韩江面前:“这些院子都没有名字吗?”
韩江抬头,有些意外海晏问这事,如实答道:“还没有,你可以取名。”
韩江和韩老妇人,都没有为各个院子取名的心思,加上韩府人本来就少,也就没有取名的需要。
“那我来取名。”海晏终于有事可做,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一瞬间,韩江也恍惚了。
这时,听雨前来禀报说:“将军,公主,大皇子来访。”
“大皇兄?他怎么这时来了?”大皇子难得回一次长安,哪次不是抓紧时间笼络朝中要员,安插自己的人,怎么在大好的初一,来见没有权利的自己和已经失去兵权的韩江呢?
“公主,大皇子派人送来好几箱东西,说是给您的新婚贺礼。”
海晏这才想起在家宴前,大皇子说要给她补上贺礼,没想到这么快就送来了,而且大皇子本人还亲自前来拜访。
“你去吧,说我不在,”海晏没想到韩江突然这样说,有些惊讶,韩江解释道,“大皇子前来,是想招揽我们,我不便出面。”
海晏这才反应过来,她让听雨赶紧去把大皇子请到她的院子,她也跟着回去。
“公主。”这时韩江喊住海晏,“记住静观其变,不要轻易承诺。”
海晏笑着点头,无比愉悦地回了自己院子,不一会儿,大皇子就来了,随着他过来的,还有四五个红木箱子。
………………………………………………………………………………………………………………………………………………………………………………………………………………………………………………………………………………………………………
“皇妹,这些可是皇兄我从益州带回来的宝贝,尤其是这件——”说着让随从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件雕刻精美的后院嬉戏木雕,很大,占据了整个箱子。木雕上的假山流水非常逼真,在后院荡秋千的少女,就要腾空一般。
“这是金丝楠木?”大皇子笑着点头,这件木雕他可是花了大心思弄到手的,心里十分自豪。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听说有一根楠木一条命的说法,皇兄送如此珍贵的礼物,海晏受之不起啊。”如果不是韩江提醒大皇子前来的目的,海晏或许还为大皇子所送的婚礼而感动,但现在她更是觉得大皇子目的不纯,这些婚礼更是成了烫手山芋。
“皇妹说什么话,我就你一个妹妹,为你准备的婚礼当然不能寒酸。”
海晏只好笑着收下,心里却不是个滋味,其实他和大皇子的关系也只能算凑合,如果要深算,大皇子应该讨厌她才对。
大皇子名叫李清河,母亲只是低等宫嫔,他出生后,在宫里一直不受宠,甚至一直没有正式名字。海晏出生后,周帝才想起这么个儿子,于是根据“海晏河清”,给大皇子取名李清河。
海晏请大皇子坐下喝茶,大皇子问:“晏儿,驸马呢?”
“驸马有事出去了,——皇兄难道不是来看晏儿的?”海晏笑道。
“看皇妹说的,咱们都快一年没见了,皇兄当然是来看晏儿的。”
海晏不知大皇子此行的目的,每说一句话都谨小慎微,就怕被大皇子套进去。很快,大皇子也不绕圈子,直接对海晏说道:“皇妹,皇兄虽然远在益州,但驸马的威名也如雷贯耳,只可惜……驸马的军职被木氏一派替代,为兄真为驸马叫屈,皇妹你当知鸟尽弓藏的道理。”
海晏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成语,现在已经淡定了许多:“皇兄,驸马忠于父皇,不会有你说的那天。”
“皇妹或许还不知,今天朝会上,突厥使臣可是将驸马夸上了天,说整个大周,突厥人只佩服忠武将军一人,皇妹应该能想象父皇当时的表情吧。”
这件事海晏不知情,心里一阵慌乱,甚至埋怨韩江不告诉她这事,但转念一想,以韩江的性子,的确不会多费口舌,而且告诉她,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徒增烦恼而已。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