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宠_卯莲-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漪并未插话,但连连点头,慧觉似乎这才发现她,对她一稽首,“小施主有礼。”
    “大师有礼了。”知漪这些年去过几次藏云寺,对佛家礼仪略通一二,立刻熟练回礼,见状慧觉微笑。
    宣帝亦颔首,“如此,还要多谢大师。”
    “不过是贫僧的分内之事。”慧觉往外望一眼,见有几只在抖着翅膀瑟瑟望向这边,不由道,“野凫有灵,皇上乃天子,您心中不静,怒意横生,它们都有所感,所以此刻连马车都不敢靠近。”
    宣帝挑眉,“怕朕?大师这话恐怕错了。”
    慧觉疑惑,得了辇外的安德福解释才知道刚才发生的“护主”一事,大为吃惊,一直半闭的眼眸睁开往知漪身上看去。
    “小施主可否再示范一次?”
    闻言知漪瞄一眼宣帝,得了肯定回答这才从窗边往外一招手,笑道:“小鸭子,过来。”
    几只还在发抖的野鸭立刻欢快地叫了两声,争相飞来,在窗边蹭她手掌。
    慧觉眉间多了几道深深的沟壑,拈着佛珠转动几下,似自言自语念叨,“万物有灵,凤来仪……”
    
    第65章 命数
    
    慧觉的声音不大,但辇内静谧,不仅宣帝和知漪,就连外边守着的安德福也听到这话,吃惊之余不自觉便竖起了耳朵。
    “凤来仪?”宣帝不动声色,神色平静,视线自知漪脸上掠过,“大师此话何意?”
    知漪抱过一只小野凫,顺顺毛摸摸头,回头便听见这话,眼眸疑惑转去,也好奇地望向慧觉。
    无论是谭之洲或太后,都从未给知漪说过什么凤女命格之事,一是她太小恐怕根本不懂,再则这种事本就不好四处喧议。首次听到这类话,知漪当然满是不解。
    “这……贫僧尚不能确定,还需再询问几件事。”慧觉双掌合十,拿出一件类似罗盘的东西,摆弄几下,“敢问小施主,可能告知贫僧生辰八字?”
    早年帮宣帝批命时,慧觉就是这般架势,宣帝还记得那盘上所绘的八卦图和十干十二支,另刻有一些佛家独有的佛文。
    知漪只记得年月并不记得时辰,一问之下不免犹豫,沉默两息还是宣帝直接说了出来,此举让慧觉又饱含深意地望他一眼。
    将罗盘转至对应的年月日时,慧觉念念有词,“肖虎,属木,五行缺水火二象,幼时……嗯?”
    慧觉惊讶一声,再度询问,“小施主幼时是否有大难,此难与水有关?”
    关于三岁时被亲生娘亲丢在雪地的事,知漪当然是记不住的,太后等人也不会特意去和她这些事,除去六岁那年问过几次爹娘,知漪再没提过双亲,此时也只能模糊点头,“好像……”
    知漪回忆着脑中隐约闪过的几个模糊片段,明明是初夏,却也感到了一股冷意,不自觉抱紧了小野鸭。宣帝朝她望来,握住小姑娘的手,温热的大掌满是暖意。
    “的确如此。”宣帝沉声答道,知漪是被丢在雪中,自然与水有关。
    “那便是了。”慧觉连连点头,手指掐算得飞快,“此后之事贫僧便明白了,小施主幼时本该不止此一难,却能逢凶化吉灾难全消,且改格易命,全靠得遇命中贵人。如今这命格,同……”
    他顿了一下,忽而露出微笑,“真是……天作之合啊。”
    因帮宣帝批过命,慧觉仍记得宣帝生辰属相,他将罗盘放下,正色道:“皇上,接下来贫僧所言,皆句句属实,绝无虚言。”
    “大师请说。”
    对慧觉大师即将要说的话,宣帝隐有猜测。若之前谭之洲没有提过那件事,他也许会大吃一惊,不过此时倒是更加关注身旁小姑娘的情绪。
    掌中的小手俏皮的动了几下,宣帝余光扫去,对上知漪弯弯的双眸,便也会心一笑。
    此刻除去辇内三人和辇外的安德福,并没有第五人能听到,慧觉声音没有特意放低,“贫僧方才算了一算,慕姑娘本该……是早夭之象,也即是…不存于世之人。”
    许是因算出什么,慧觉对知漪的称呼也已改变。
    知漪发呆,不过仅这两句还没什么感觉,干脆撑腮望着慧觉大师。
    宣帝眉头一紧,冷冽的气息伴随这句话迸发而出。谭之洲是说过类似的话,但绝没有慧觉说得这般……慧觉摇摇头,继续缓缓道出话语。
    依慧觉所言,知漪在这世间本待不了多久,却因为遇见了宣帝而彻底得以改命,正因此,命数尽与宣帝息息相关。她的凤女和福星命格,皆因宣帝而来,如今紫微星旁又多一星,此星虽不如日月耀目,却与紫微星相辅相成,紫微星得它而气势愈盛,紫气愈旺,二者已不可分彼此,换句话则是,如今的知漪,便是专为宣帝而生。
    此话一出,宣帝目光微动,知漪眼眸睁得圆溜溜,对这些内容有点消化不定。
    她很少接触玄学,佛学也仅略知一二,要小姑娘忽然理解这些命理之说,还真有些困难。
    慧觉一脸喜意,“皇上,凤已出,您就不必再等到而立之年才能娶妻立后了。”
    宣帝:……
    不止宣帝,就连刚才还一脸惊讶的安德福此时也只剩无言。这位慧觉大师似乎忘了皇上再过一年便到而立之年了,而他口中所说的命定的‘凤女’‘皇后’,今岁才十岁而已……
    就算依然等到明年再成婚,姑娘不过十一,这哪是提前让皇上成婚立后,分明是又要往后顺延好几年……
    虽然不知道慧觉这话宣帝会信几分,但安德福已经不自觉在为他们皇上抹泪了,好容易到了三十,却还要再等几年,试问古往今来的各国各史,有哪个还能比他们皇上更惨呢。
    欣喜片刻,慧觉转眼瞧见知漪模样,瞬间意识到了自己方才那话的不妥,不由咳了两声,顺着刚才得知的生辰八字一算,眼前的小姑娘,嗯,十……十岁?
    慧觉向来是仙风道骨淡定从容的模样,此刻也不禁失笑,“是贫僧失算了,万万没想到皇上天命中注定的皇后,如今年岁竟还这般小。”
    可不是么。安德福嘀咕,等姑娘及笄,皇上都三十有四了,太后娘娘期盼的小皇孙得该什么时候才有啊。
    “其实贫僧数年前还曾同太后娘娘说过。”慧觉轻声道,“若是能遇见天生凤命之人,皇上提前立后也无妨,如今看来,贫僧还是说得太早了。”
    “依大师所言……”宣帝沉吟,话未出口,慧觉便已领会。
    “依贫僧之见,为安我宣朝民心,皇上还是早些成婚立后为好,明年已不可再拖。”慧觉微笑半闭眼眸,哪看不出宣帝对他说的这些话并不反感,也就是可以接受这位小姑娘为后,续道,“慕姑娘虽小了些,但事出有因,便是破次例也无妨,先行立后,其他可日后再谈。”
    一国之君的婚事和子嗣问题确实为百姓所担忧,宣帝当然明白这点。
    似看出他的心绪,慧觉淡笑道:“皇上不必过多担忧,即便今日慧觉未至,此事也属天意,其势必不可挡。”
    话题一转,“皇上可知此次芦花村中所出何事?”
    “太医初步诊为霍乱,具体如何已进村查看。”
    慧觉摇头,“确实很像霍乱,但这些村民实际并非染的疫病,而是中毒所致,贫僧也是今日方知,而且这毒,应该就在芦花村的井水中。此毒的确有传染性,但不会像霍乱那般置人于死地,只是若真正传出去,也定会引起慌乱。”
    慧觉对宣朝的忠心和百姓的善心毋庸置疑,虽然还没得到太医回禀,宣帝已信了八分,“可有解?”
    “自然是有的。”慧觉往知漪身上一瞥,“且解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宣帝微怔,“同知漪有关?”
    知漪茫然看去,怀中的小野凫顺势叫了两下。慧觉含笑点头,“准确来说,是同慕姑娘怀中的野凫有关。”
    “难道真的要把它们烤了?”小姑娘有点担心。
    慧觉轻哂,“当然不是。”
    慧觉解释平风岛上多珍禽奇药,他颇通医术,之前也去过一次,知道上面有一种药草可以解这种类似霍乱的毒。不过那些药草生长之地大都十分偏僻隐蔽,有些为人力所不能及,但对于这些野凫来说,就容易多了。
    可惜这些野凫虽然颇有灵性,也得他教导,但十分顽皮,怕是不会乖乖听慧觉的话去采大批药草来。慧觉本还有些为此事发愁,得知它们这么听知漪的话后便放下心来。
    “慕姑娘果然是皇上和我宣朝的福星。”慧觉轻飘飘一句话便将知漪抬到了如此高度,“既然这些野凫如此亲近您,便要靠慕姑娘来救治那些村民了。”
    宣帝不着痕迹扫他一眼,自然知道慧觉此举何意,他这是要为知漪造势。
    谭之洲之前虽然也曾有过类似批言,但同一句话从他口中说出和从慧觉口中说出,其意义和重要程度绝不可同日而语。
    谈话间半个时辰已过,温太医和其他几位也从芦花村归来,他们先换了身衣裳服下药丸,这才来拜见宣帝。
    初听症状时,几个太医觉得该是霍乱无疑。不过真正去望闻问切一番后,他们便发现了蹊跷,能在宫中当太医且被宣帝器重的人当然不会是花架子,仔细询问又巡察了附近的水源田地,这些太医很快也得出了和慧觉大师一样的结论。
    这并非霍乱,而是一种毒。
    既然是毒,那接下来就应该是解毒而并非治病了。不过据太医所说,这种毒虽然不难解,但配置起药来极为繁琐,且其中一味一般只有北地才有,需要的量十分多,即便从这快马去采买,来回的十余天恐怕那些村民的状况又会有变化且更加凶险。
    等慧觉拿出那棵药草,太医一看之下便如同久旱遇甘霖,又得知这种药草生长在平风岛,且只有这群野凫才最方便采集时,他们看向知漪的目光顿时都在闪闪发亮,差点没激动地凑上去把人围住仔细研究一番,不过旁边沉着脸的宣帝很快唤回了他们理智。
    突然成了众人中心的小姑娘有些措手不及,“……这群小鸭子真的会摘药草吗?”
    慧觉点头,将那株外貌毫不起眼的药草递给她,“这群野凫自幼生长在平风岛,对这味药应该十分熟悉,而且以它们的速度,来回不会超过半个时辰,姑娘不防按照方才贫僧教你的话儿,对它们试一试。”
    知漪迟疑点头,和队伍离了一段距离,走到那群野凫中,低头轻声说了几句。众人只见那群野凫引吭高叫几声,纷纷扑扇着翅膀飞起,顷刻间江边剩下的就只剩下一些太老或太幼的野凫围着小姑娘轻叫。
    这一幕不可谓不神奇,之前的“护主”还可勉强称为巧合,但现在看来,这群野凫是的的确确在听从这位慕姑娘的话了。
    因得知这群野凫曾由慧觉大师亲自训导,众人对它们如此异常的灵性并不难接受,只是……这位慕姑娘确定不是它们中的一员?
    事出反常必有妖,若是其他人有此等异象,肯定会立刻被捉拿看管起来。不过既然慧觉大师在场,且再三流露出对知漪的不同和敬重,这就让这些大臣侍卫的猜测彻底转了个弯向别处想去……个个都发挥出了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再联想到野凫在面对他们皇上时的战战兢兢,不知不觉知漪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也是大为迥异。
    知漪没有马上回去,站在江边吹了会儿风,脑中还在想着之前慧觉说的一串话,怎么想都觉得有些神奇。直到宣帝走来将手轻轻覆在她头顶,她才回神,一眨眼眸,“皇上,那个大师说的是真的吗?”
    知漪歪着脑袋回忆,“我本来应该早就离世,是皇上救了我,知漪是,为皇上而生的?”
    小姑娘语中并无不满或愤懑,只有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茫然,宣帝心中柔软下来,“知漪觉得呢?”
    “我……”小姑娘略为苦恼,还是坦诚道,“不知道。”
    “喜欢这话,还是不喜欢?”宣帝声音放轻。
    “……不喜欢。”
    知漪略有踟蹰,脚尖在地上踮着摩挲几下,但为何不喜欢,恐怕她自己也说不清。
    宣帝低低笑出声,大掌轻揉几下,“朕也不喜欢。”
    “咿?”小姑娘惊讶抬头。
    “知漪不会为任何人而生。”宣帝略俯下身,沉沉黑眸中带着一股安定人心的力量,“也不是为朕而生,朕的知漪,不会是任何人的附庸。”
    慧觉那一番话,虽是把知漪抬到了宣朝福星和天生凤命的高度,但那句“为宣帝而生”却间接抹去了小姑娘自身的意义,也抹去了二人间的感情,仿佛一切只是因命数而定。
    宣帝不喜这种说法,虽然这说法是在实实在在给知漪造势,但他却不能让小姑娘因此将自己看作是他的附庸。
    知漪弄不懂,他却看得很明白。
    “那知漪还想当朕的皇后吗?”
    知漪鼓着脸蛋点点头。
    “但朕可不会因命数之说而立后。”宣帝揉揉她的头,“朕若立后,必是遵从本心而为。”
    小姑娘睁着大眼睛望他,似在思索宣帝的话语,唔……皇上的意思是说,如果立她为后,肯定是因为喜欢她,而不是因为其他吗?
    兀自思考着宣帝这拐了七八个弯的安慰,再想起之前和宣帝那个变相的约定,知漪发呆良久。
    “嘎嘎,嘎嘎嘎——”
    
    第66章 野宿
    
    野凫的叫声让众人回神,起初只有领头的几只飞回,不过一刻不远处的空中便聚集了黑压压一片。它们扑棱着翅膀在江边停下,灰黑的羽毛打着旋儿飘落,一阵风带过,那些静立的侍卫身上便挂了许多羽毛。但无人敢嫌弃,毕竟说起来这些野凫可是立了大功。
    不仅没人嫌弃,更有人跃跃欲试很想带那么两只回去养,能简单听懂几句人言的动物不少,都可以训练出来,但灵性至此还能帮人解难的野凫还是第一次见。
    可惜它们机警得很,加上有慧觉大师解释它们天生野性难驯,即便强行捉回去也会郁郁而亡,这才让人打消了主意。
    侍卫上前一一拾起那些被放在江边的新鲜药草,由于有知漪在旁边,这次这群野凫很是乖巧,一个接一个放下,又有序地退回。
    此时天色已晚,宣帝便下令在江边扎营暂歇,反正南巡路上这也不是第一次在外停歇。较为娇弱的女眷都被送回了榆城,除了一干婢女,大概也只剩知漪还留在队伍中。
    太医们收好药草,满脸笑意,因这群野凫帮忙,本该十分棘手的芦花村村民中毒一事轻易便解了。加上队伍中隐约在传的那些说法,他们也不傻,在同宣帝回禀时不遗余力地大大赞扬和感谢了一番知漪,什么慕姑娘福运深厚得上苍厚爱,特派她来给他们解难,所以野凫才如此听话等等。
    宣帝听着都有些好笑,他都不知这些面容敦厚的太医还这么会说话。
    刚入夜,再度去打探的程刚归来,知晓了是毒非疫后他终于敢靠近队伍,带来一个不知是好是坏的消息:离芦花村最近的羌县也有一部分人中了毒。
    只是那羌县县令并不知道这是毒,以为霍乱蔓延到了县城中,慌乱下直接将那群染病的百姓隔离开来,准备一齐送到芦花村去烧死。
    说到此事程刚义愤填膺,“那县令年前才上任,许是为了功绩,怕自己才在任上就爆出疫病一事,所以急着快刀斩乱麻,掩人耳目,根本没想过要上报知府总督。皇上,此等丧尽天良毫无仁德之人,根本不配为官,不立时处斩不足以平民愤!”
    “是何人许他上任的?”
    程刚垂首,“是东江总督薛海。”
    宣朝总督不过十余人,此名一出,宣帝心中立刻浮现此人种种来历。薛海出身不低,同样是京城名门,功名在身,总督一职说起来并非是宣帝亲手颁给他的,不过圣旨的确是他所拟。东江总督和南江总督并管辖区包活榆、谷等十余城,职位相当,分管东、南流域,其中南江总督岳典还身兼都御史一职,二者互相督查。
    总督权职不小,掌综理军民事务、统辖文武、考核官吏,任命一个小小的县官自然不成问题,只要及时呈送一份公文进京即可。不过若是他所提携的官员出了纰漏,还是人命关天的大纰漏,他本人当然也逃不了干系。
    所以薛海到底知不知道此次芦花村一事,还有待商榷。
    “先不要通知薛海。”宣帝眸色幽深,不知想到了什么,“等羌县和芦花村村民医治好后,把县令押来,让常英和郭博涵亲自审问,看看是否另有内情。”
    一个是刑部尚书,一个是大理寺卿正,都是此次随扈南巡的朝臣,恐怕那羌县县令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这末流小官竟如此有幸得这两位大员亲自审讯。
    程刚略有讶异,很快想通关节所在,俯首应是,大步出了营帐。
    知漪此时正被领着在外面烤鱼,怜香惜玉从旁伺候,另有侍卫教导。这队侍卫是宣帝派来护着她的,个个都是野外行军的好手,烤野味等都不在话下,还玩笑道:“其实烤野鸭更是美味,可惜……”
    他看向不远处,那里摆了许多装满小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