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家手握重兵,他娶了傅成璧女儿,就该明白自己以后绝不能再政事上行差步错。义父此招杀得绝,不单单是除掉了沈鸿儒,还给了皇上一个贬谪段崇的好机会。
男人冷笑了几声,“可惜啊,沈鸿儒死了。不然我还真想看看,他要是知道自己是被亲生儿子杀死的,得是个甚么模样。”
翌日,傅成璧和段崇一起来到府衙当中,审问吴钩。
现如今尚未有确凿的证据指明沈相的死与吴钩有关,所以他还不是戴罪之身,只是嫌疑之身。留在衙门待审,不囚于牢狱,而是住在府衙当中的一间房舍当中。
段崇和傅成璧来时,吴钩正在作画。府衙对他宽纵,想要甚么一样都不会少,笔墨纸砚皆备得齐全。
外面看守的衙役传唤一声,吴钩忙擦拭自己满手的颜料,起身迎接。吴钩这回看得清楚,两人段崇偕肩而来,亲昵无隙,不似简单同门共事的关系,暗道难不成这位女郎官就是段大人口中的“夫人”?
见段崇面容刻板严肃,不像是会回答他此等问题的人,吴钩闭口愈发沉默,将头低得更深。
段崇说:“循例问你几个问题。”
吴钩说:“只要对案情有帮助,学生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请段崇和傅成璧上坐,自己拘着坐在一侧的凳子上,双膝并紧,坐得十分端正。
傅成璧问道:“当日沈相与你在雅阁中谈甚么?”
吴钩皱眉,显然没想到她会问到这样的问题,“这与凶手有关吗?”
傅成璧正想着要编甚么诱他说出答案,段崇直接冷声斥道:“是我在审你,不是你在审我。回答。”
吴钩低了低头,似乎在思索,最后含混道: “没甚么特别。就是谈一些诗词歌赋,以及新政时务。”
“你母亲是京城人氏,改嫁给吴大佑那年你十三岁,如今回到京城,”段崇眸中沉墨,隐隐泛寒,“应该对这里并不陌生罢?”
“你们为甚么要调查这些?”吴钩一时怒横起眉,脸上激红。
片刻后,他点着头出了口气,道:“我懂了,你们还在怀疑我。沈相是我的老师,于我有恩,我不可能杀他。我说过,凶手就是那个人,那个黑衣人!你们这是在无谓地浪费时间!”
“本官来这里就是为了破案。”段崇点了一下桌子,“吴钩,回答本官的话。”
“我不记得了。”吴钩紧皱着眉,握得手背青筋突起,“那年我生了一场大病,烧得脑子都不灵清了,醒来后就忘记了之前的事。”
“你没问过唐氏关于你生身父亲的事?”
“一个死人,有甚么好问的?”
他不能问,也不会问,这对吴大佑来说不公平。
吴大佑已经待他很好很好。有一次风雪夜里,吴大佑摘掉破烂的厚手套从棉袄里掏出一本崭新崭新的《儒义》,这是他攒了一年才买来的新书。吴大佑就站在黯淡的烛光当中,身影倒在暖炕上,青山一样。
吴钩那时候就想,哪怕是亲生父亲也不过如此了。
傅成璧将笔搁在笔山上,静静地望着吴钩,说:“你不问,不如听我说一说。”
吴钩轻轻锁着眉,满目里皆是疑惑。
“当年沈相任内阁大学士,与朝中新派合力推行新政,于辛卯年春试中首发变革,令当年应试的考生苦不堪言,甚至有人精神失常,为此事自杀身亡。”
吴钩渐渐拢起了拳头。
“不幸的是,当年赴试学生中有一个人正是沈相的岳丈卓太爷。他多年屡试不中,逢新而不得变,终成心病,最后在自家房中悬梁自尽。卓太爷死后,卓家上下想必少不了要辱骂沈相,他即便有心回家祭拜都不成。沈夫人夹在夫家和娘家中间终归不好过,最后只得选择夫妻分离一段时日,于是就带着幼子回到娘家,先为父亲置办丧事。”
暑气热浪翻腾着卷进车厢内,两侧开了窗,随着马车轱辘辘前进才得一些清风,可风也是热的。沈克难从小养在相府当中,没有出过远门,也没受过这样的罪,背后都热出了一层红疹子,痛痒难耐。
可他自小懂事,知道母亲还在为外祖父和父亲的事情伤心,于是忍而不发,不想教她担心。
他那时候年纪不小不大,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公子,对待最近家中发生的巨变,他没有任何的概念,只知道父亲现在做得事,让所有人都不开心。
沈克难窝在卓氏的怀中昏昏欲睡,努力睁着沉重的眼皮,小声呢喃着问:“奴才们说是爹气死了外祖父……外祖母恨他,娘也会恨他吗?”
卓氏面容温婉,嘴角一直含着笑容,只是在听见这个问题的时候僵了一瞬。见她没有回答,沈克难再问:“娘以后也会一样讨厌克难吗?”
卓氏轻抚着他汗津津的额头,柔声说:“克难,无论爹娘怎么样,都会像从前一样待你是宝贝。等你爹处理好京城的事,自然会来找我们的……”
沈克难轻呼出一口气,小脑袋往卓氏的怀中钻了钻,安安心心地睡过去。
没多久,马车猛地刹住,卓氏下意识护住沈克难的头,两个人狠狠地撞在车厢上。
“怎么了?!”卓氏惊声问。
“夫人少爷,别出来。”
驾车的车夫是沈府的侍卫,沉声嘱咐一句,继而就听见他走远了,说:“主家在此取道,未跟土地爷打招呼,车中财物愿意尽数奉上,还请各位好汉念在一干妇孺份儿上,手下留情。”
卓氏听出是遇见打劫了的,吓得脸色惨白,却死死地护着怀中的沈克难。
金银奉到铁马头前,可为首的蒙面人鄙夷地瞧了一眼,冷声下令:
“除了车中的女人和孩子,其余人,杀——!”
作者有话要说:
傅成璧:他在外面有了女人……还把定情信物带回了家……
段崇:这他妈简直千古奇冤!
傅成璧:他还骂我……
段崇:……我去跪搓衣板行吗?
第121章 澜沧
金灿灿的阳光泻进窗内; 落成柔和的碎影。
傅成璧往窗外看去; 缓了一会儿,说:“他们会把人绑到哪里?肯定不会离京城太近,也不能太远。”
段崇接过话锋:“京城往外接抚州,中间绵延着一道山岭,那里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应当是最好的位置。”
仿佛有滴答滴答的水声回响在耳侧,沈克难浑身滚烫; 阴冷的风一过; 就让他瑟瑟发抖。他意志昏昏沉沉的; 很少有清醒的时候,只能隐隐听见母亲在苦苦哀求着谁……
——无论甚么条件,我都答应……求你,求你不要伤害我儿子……他还小; 甚么都不知道; 这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傅成璧沉默良久; 往下的事,她说不出来。
段崇抱臂; 看着吴钩有些发青的脸,说:“一共十八天天,不长;但对于女人和孩子来说,已经足够了。”
求生的渴望往往在生死关头最为强烈,母子二人在恐惧中煎熬挣扎了那么久; 最后完全破灭的那一刻,足够将人击溃。
近二十名儒生的头颅被挂到城墙上的时候,那些绑匪都疯了,他们开始争吵,商量着对卓氏和沈克难的处置,如何才能对沈鸿儒进行最狠的报复。
沈克难听他们吵得厉害,越来越害怕,哭着问她:“为甚么爹还不来?”
卓氏已经得知沈鸿儒所做的事,眼眸中的光亮一点一点消沉下去,化成死潭,空洞洞地止不住流泪。她哑着声说:“你爹没有错……他只是没有选择我们……”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沈鸿儒妻儿的案子就搁在卷宗库里,成了一桩悬案。后来官府捉到其中一名绑匪,得知是当年应试不利的考生雇佣了一群亡命之徒劫持了卓氏和小公子,按照他的供述,官府派兵去搜山,可到最后也没能找到任何有用的线索。
傅成璧想了想,如果章氏和沈克难能够活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绑匪内部出现了分歧。或许其中有一人产生了恻隐之心,才给了章氏和沈克难活命的机会。
从京城到孟州,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一路上经历了多少苦难,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晓。无论是傅成璧还是段崇,都推断不出来。
吴钩面容麻木,血液像是被冰住了,浑身僵得一动不动。
傅成璧又说:“你寒窗苦读多年,就是想有朝一日回京城找到沈相。你想问他为甚么可以对你们母子二人不管不顾,问他知不知道你们受了多少苦才能活到今天……”
傅成璧每说一句,他的拳头就攥紧一分;每问一句,额上青筋就凸起一分。
段崇面上镇定,实则目光死死地锁在吴钩的身上。
傅成璧见他快要控制不住情绪,转而冷声激他,“不过你和你娘虽然吃过苦,到底也享了多年的福,可沈相在得知你们死讯后却没有好过一天。或许你该问问他,这么多年是怎么熬过来……”
吴钩登时色变,猛地一砸书案。段崇趁势逼问,喝了一句:“你恨他,所以你杀了他!”
吴钩咬死了牙关,与段崇目光相接的一刹那,他想起自己曾被嘱咐过的话——段崇是个聪明人,相信过不了多久他就能查出当年的事,你承认就好,这个身份对你有利而无一害。
吴钩松开牙关,笑了一声,脸上的怒气顷刻散得干干净净。
“没想到你们已经查出来了……”吴钩笑了笑。
傅成璧道:“你果然是为了沈相才……”
“不是。”吴钩横了她一眼,“我进京的确是为了春试。春试过后,我借住在相府,有一次老师看见了我手臂上的胎记,一下子变得失魂落魄……”他挽起袖子,小臂上果然有一处暗红色的胎记。
“当日老师请我去品香楼,就是为了与我相认。他说我小时候最喜欢吃品香楼的胭脂凉糕。”
“可是小时候的事,我一点儿都不记得了。”
段崇质问道:“为何你一开始不说?”
吴钩回答:“是老师不让我说,怕影响仕途。”
吴钩出身贫寒,却才德兼备,春试一举得中“会元”,而沈鸿儒正是他的荐卷官。如若现在他与沈鸿儒相认,民间难免会编排出吴钩依附父亲上位的谣言,众口铄金,虽当不得真,但总归风传不好,有损吴钩清誉。
“……他当时已经死了,我不能再拂逆他的意思,就想等着尘埃落定之后,再以儿子的身份为他扶棺送葬。没想到你们竟查了出来。”
“你不恨他?”
吴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一开始恨过,可我明白……那些事,怪不得他。”
傅成璧阖了阖眼,蓦地松开手,才发现已经攥出了一层热汗。
她起身告辞,段崇随即站起来,同她一起离开了吴钩的房舍。待他们消失在视野当中以后,吴钩的目光又移到浓墨重彩的画幅上,眼中渐渐升起不明意味的笑意。
穿行在游廊当中,傅成璧轻且绵长地叹了一声,“明明就差一点儿……”
段崇说:“他是个聪明人。”能在情绪刀尖上收住关口,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容易,可是吴钩却做到了。
“除了吴钩外没有人证,也没有任何物证,能得的供词也仅仅出自他一人之口。”傅成璧说,“他说有第三个人,我们就要天涯海角地去找么?我听裴大人说,翰林院已经递交了公文,如果再找不到证据,就得放了吴钩。”
“放了就放了。吴钩还有一场殿试要参加,这段时间他会继续留在京城,跑不了。”
傅成璧说:“你可还有别的办法么?”
段崇沉默不言,似乎想到了甚么,神色不豫,眼中漫上杀气。
他令马车送傅成璧回府休息,目送车马远去后,他抬手按在剑柄上,转身上马奔去了六扇门。
杨世忠和裴云英都在,听传来到段崇的值房内。甫一入门,裴云英就看见书案上那颗蓝灿灿的明珠,登时惊了一惊……
“这是从何得来?”裴云英问得有些急促。
段崇还在看着案宗,没有抬眼,挥了挥手先让他们坐下,待合上之后才应答了一句:“验尸的时候,从沈相的喉咙当中取来的。”
杨世忠说:“这不可能……当时我们已经将柯贼的澜沧党剿灭殆尽,没有漏网之鱼……”
这枚珠子,名为澜沧珠。若是翻录野史或许能些零碎的记载,但都不完全。只有曾经参加过剿灭柯宗山一党的信鹰才会知道。
澜沧珠共计十颗,乃是东海进贡朝廷的珍宝。当时首辅柯宗山在涌入京城的流民问题上处理得当,为先皇解决了一桩大麻烦,于是先皇就将澜沧珠赏给他。
后来柯宗山命能工巧匠将其分别打造成腰佩,分别赐予他的十位得意门生。这些门生后来在朝中做上高官,在朝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先皇年迈病衰,无心理朝,柯宗山及其门生形成的澜沧党,曾经在朝廷当中一度左右国事。
民间私称之为“十殿阎王”,称柯宗山为“真帝”。
先皇驾崩之后,文宣帝即位。他尊柯宗山为相师,并且立柯宗山的女儿柯氏为皇后,但对柯宗山把持朝政一事实则深恶痛绝,甚为忌讳。
文宣帝允大长公主李静仪推行女官制度,实则是想借她的手逐渐蚕食柯宗山的势力,形成对峙的局面;后来也在暗中支持她与沈鸿儒推行新政,只是没想到柯宗山仅仅走了一步棋,就让整个新政崩溃瓦解。
再然后,段崇带着一干江湖豪杰投靠朝廷,接任六扇门魁君一任。与沈鸿儒联手,一同搜集到“十殿阎王”这些年来的贪赃枉法、弄权夺政、欺君罔上等共计十大罪行的证据,文宣帝握有铁证之后,则派以段崇为首的六扇门直接抄了这些“阎王”的家。
来得猝不及防,来得雷厉风行,满门斩立决,家产尽数充公。
杨世忠说:“就连柯宗山,也是皇上亲赐了鸩酒,验明正身后才下葬的。”
“在沈相的喉咙当中发现了澜沧珠,是凶手故意留下的?不可能,他不可能平白暴露自己。应该是沈相留给我们的线索。”裴云英笃定了一句,疑而自问,“难道是澜沧党的余孽回来报复沈相?”
“今天我和明月再审吴钩。明月激了他两句,吴钩就有些捺不住脾气,这样的性子,如果不是有人在背后指点,他定不会将牙关咬得那么紧。”段崇说,“我怀疑他背后的人就是澜沧党的余孽。”
杨世忠咬了咬牙,“我顺着这条线,再去细查!”
裴云英思索片刻,陡然冒出一个危险的念头。他盯向段崇,沉声说:“……当初与澜沧党结仇的人不止沈相。还有你。”
段崇何尝不知?这些日他心神不定,就是因为此事。
从前他独行于世,牵挂心肠的唯有恩师齐禅;但齐禅游历四方,行踪不定,去杀他的人才是危险的那一个,故而段崇在朝为官,向来无所畏惧。
若是从前的他遇上这种事,反而会更希望幕后之人尽快现身……
可现在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傅成璧:你们江湖腥风血雨,我一个闺阁小娘子真der承受不来。社会社会。
段崇:……
第122章 生辰
此案因澜沧珠与以柯宗山为首的澜沧党联系起来; 段崇权衡再三; 入宫将此事禀告给文宣帝。
文宣帝了解澜沧党,平时看起来恭敬忠顺,做起事来实则一个比一个狠辣。若沈鸿儒的死真与他们有关,段崇必然会成为他们下一个目标。
段崇自恃剑法,不虚于恶,可他有一个太容易教人拿捏的软肋。文宣帝说:“朕会亲自调派兵力加强段府的守卫; 你且心无旁骛地去查。如若真是乱党,这次定要斩草除根。”
“臣遵旨。”
文宣帝安排六部暂由乔守臣代为掌管; 由他牵头; 继续推行新政。关于新相人选; 文宣帝迟迟未决,不过沈鸿儒在任期间,权力下放得当,六部各司其职; 一时也未出大乱。
很快就到了月初; 睿王生辰。
文宣帝特意将殿试推到李元钧生辰之后举行; 并在当日酒宴群臣,为李元钧贺寿。
随着请帖一起到段府的还有七皇子李言恪的亲笔书信; 信封是写给段崇的,信中却是希望段少傅能够带傅成璧来宫中赴宴。
段崇看过后哼笑一声,将信纸折进信封当中扔到一侧,负手走到傅成璧的身后去。他握住傅成璧的双肩,躬身看了一会儿铜镜里的人。
她还穿着寝衣; 颜色娇艳,衬得肌肤腻白。段崇轻吻着她的脖颈,在半露的锁骨上吮出红色的印记,傅成璧放下玉梳,抬手抚了抚他的发,笑问:“怎么啦?”
段崇握着纤腰将她轻按在梳妆台上,踢开凳子压了下去,细密的亲吻落在后颈,扯开衣衫一路吻到腰窝。傅成璧身上渐渐滚烫起来,她抬头就能看见镜子里的自己,意乱情迷,情态旖旎。
段崇一手挽着她的发,一手揉捏着她的耳垂,说:“皇上宫中设宴,邀文武百官入宫一同为睿王贺寿。”
“不去不行么?”傅成璧诧异了片刻,问。
当初傅成璧本以为能将李元钧私自离京、干涉西三郡选主一事告知皇上,扳他一局,只是回京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