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给六扇门大佬递烟-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汹涌难测。
  待他一朝发难,必然势不可当。
  ——李家宗室不保,届时联合傅谨之、九娘,改朝换代,登基为皇。
  ——别反抗我,怀招,总有一天,你会为了对付他请出惊雷弓……
  段崇想要扭转局势,单凭他自己不行,加上整个六扇门也不成。
  请出惊雷弓,将江湖人士都卷入这场朝堂争斗中,势必会死伤无数,段崇负不起这样的罪孽,他无法向天下人交代。
  不请惊雷弓,按照傅成璧所说的前世,李元钧就会登基为皇。到时候不仅仅是他,包括向家、傅家在内拥护李言恪称帝的氏族都不会有好下场。
  摆在段崇面前的选择实在不多。
  按照柯宗山预想的路线,他是要逼得段崇联合傅谨之和九娘,里应外合,平定蛮族战事,届时傅谨之在周朝声威大震,回京后立刻料理因皇位内斗而四分五裂的李家宗室,拥护段崇为新帝。
  且不提段崇断不会让柯宗山得逞,他自问无治世之才,更无鸿鹄之志,加之上一世李元钧称帝后困囿于权势之间,这么个深谋狠算的人都能身不由己,负了傅成璧,段崇决不愿走上与他同样的道路。
  现在唯一能做得就是平定边疆战事,令傅谨之回朝,联合向家一起尽快拥护李言恪为帝。
  ……
  翌日,段崇鲜少入宫去参了早朝。
  事态果然如他所言,皇上下旨授傅谨之元帅印,即刻率领三千精兵赶赴北疆主持大局,尽早找到乌都王子,安抚屠奴的愤怒,化干戈为玉帛。
  文宣帝再点段崇暂时卸任六扇门魁君,任御林军统领一职,负责重新策定皇宫巡防。
  文宣帝这一计有得有失,得在于能够暂时利用段崇稳定京中局面,失在于将他牢牢地按在了临京,无法再干涉他务。
  下了早朝后,傅谨之特意在殿外等了段崇一步。平时见了面势如水火的两人,这时候却是出奇的和洽。
  傅谨之说:“临行前,本侯再去看一眼蛮蛮。”
  “恩。”段崇应声。
  “眼见就是临盆之期,她从小怕疼,怀头胎又辛苦,你要照顾好她,别再生些招人烦的事。段崇,你可别让本侯后悔把蛮蛮交给你。”
  “是。”
  两人又下了一道长长的白玉阶,下朝的官员纷纷向他们行礼招呼,预祝傅谨之凯旋的也有,祝贺段崇升任的也有。傅谨之点头回应,段崇默然不理。
  过了一会儿,傅谨之抽着空档又问他:“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段崇摇头,又说:“明月希望是侯爷取名。”
  傅谨之挑眉,“哦,这会儿不叫傅衍啦?”
  段崇:“……”
  傅谨之低低一笑,负手而行,“那就等本侯回来再想罢。”
  段崇脸色木了一木,没吭声。傅谨之哼道:“知道你想说甚么,‘那也得回得来才行’,是也不是?”
  段崇:“你是她唯一的亲人,若战死边疆,她承不住。”
  “你这小子,果然在心里咒本侯呢。”傅谨之朗朗笑道,“区区蛮夷,本侯还没放在眼里!就算是最坏,家中有你承住就行了。”
  这是傅谨之第一次对他说“家中有你”这样的话。
  这边又有官员向傅谨之拱手言吉祥话,段崇在一旁稍作等候,缓缓攥起手掌。初冬的寒风冷冷灌入袖中,阴沉许久的天开始落些细细簌簌的雪粒子,很小很小,如霜如沙。
  待傅谨之寒暄完毕,抖着袖袍上的雪粒子,道了声:“快走,真没完了。”
  两人骑马回到段府,段崇留给他们兄妹二人话别的时间,到府上就去了厨房掌勺。
  傅成璧听前院奴才回禀侯爷来了,忙起了身,往门口打探,就见傅谨之走进来,一边将满寒的披风脱下交给下人,一边往里走迎上傅成璧的目光。
  “蛮蛮。”
  傅成璧知道他今日为何会来,却没表现出一点异样,照样是眉目弯弯的样子。
  傅谨之忙让她坐下,怕身上携着的寒气冷住她,便在不近不远处寻了张椅子坐。
  “蛮蛮,哥来是有几句话要跟你说。”
  傅成璧“恩”了一声。
  “哥要去北疆,处理一下蛮族的事。”
  傅成璧低了低眉,声音极小极小:“恩,好的呀。”
  傅谨之笑道:“怎么教段崇带得跟个木头似的,就会说‘恩’、‘是’、‘好’的?就没有别的话要跟哥说了?”
  “是大事情吗?”她问。
  “小事。”
  傅成璧用庐州话侬声再问:“那啥辰光回的?”
  “很快,小孩的满月酒总是要喝的。侬要好好地在家,晓得?”傅谨之的语气软软糯糯地哄她。
  傅成璧点点头:“晓得了。”
  “好姑娘。”
  说是好好话别,却也没有太多要交代的。
  傅成璧不敢说多,怕甚么都说尽了,往后就没得说了,若是把话留了一半儿,世上总还有牵着招着傅谨之的事。若真到了鬼门关前,兴许念在世事未了的份上,阎王爷定也不舍得收他。
  在段府用过午膳,傅谨之随去神机营点兵。翌日清晨,大军出征,宛若长龙盘亘,兵士皆轻装上阵,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北疆。
  玉壶扶着傅成璧凝望着傅谨之翻身上马,卯劲憋着泪,不能哭,哭了不吉利。傅成璧这回却没有伤心,拿亮亮的眼睛看他,待他策动马缰,就笑着招了招手。
  傅谨之放心,笑容也明朗起来。他铠甲加身,俊美秀拔,冲着傅成璧道了一声:“走了!”随即一夹马腹,冲到军队的前侧,遥而不见。
  段崇这厢简单了了六扇门事务,在入宫复命前,先骑马狂奔追上了出城的傅谨之,让他带走了六扇门的一名信鹰。
  段崇说:“如若出师不利,派人传书给我。”


第167章 势危
  傅谨之率领三千轻骑直取北疆关口。
  屠奴野心不死; 乌都在鹿州的失踪打消了他最后一丝顾虑。不出几日; 草原上传遍了大周皇帝邀请蛮族出使却扣押了王子至今不肯释放的消息。
  这足以在每一个蛮族人的心中烧起愤怒之火。
  屠奴联合其他部落,再度筹备五万大军; 铁骑踏破城关; 汹汹烽火起燎原之势; 双方维持多年的平和陡然崩塌。
  北疆一共有七州,当初先帝移藩王立郡县后; 七州郡守上任,联合拱卫边疆。
  北疆七州为一体,每年向朝廷缴纳赋税都是一个定数。七州原本定下是平摊赋税数目,可若是逢年岁不利; 总有州郡交不上数目,需得另外的州郡填补; 久而久之,各州嫌隙层生; 百姓士兵都不在一心。
  战事爆发之际; 鹿州郡守紧急发送公函请求各州支援。没成想单九震一早请人游说各州,利用七州之间多年来的积怨与嫌隙,挑拨离间,令其余六州进退维谷; 都选择坐山观望; 等待其他州的动作。
  鹿州郡守坐镇指挥; 可抵不住屠奴早有预谋,加之预定的援军未到; 大周士兵不敌败北,节节败退。屠奴犹如神助,乘胜追击,所过之处尸殍遍野,血流漂杵。不过短短半个月就吞下整个鹿州。
  其他六州还犹豫着,没反应过来,再次收到关于鹿州的情报时,屠奴已经迅速又漂亮地打了场胜仗。
  这下唇亡齿寒,他们是彻底慌了,赶紧召集兵力共同抵御外敌。
  可这已经大颓的局势岂是说扭转就扭转的?
  屠奴的铁骑就像只饿狠了个野兽,张开血盆大口撕咬着北疆的版图,贪婪地狼吞虎咽,似乎永无休止。
  北疆三州接连失守,大周军队的士气再衰三涸。
  屠奴摩拳擦掌,已准备好了大干一场,不料傅谨之的及时赶到硬生生阻挡住了蛮族铁骑的步伐。
  傅谨之是何等人物?
  他之前在雁门关平沙匪、统三郡的赫赫战绩传遍大周南北,“玉面修罗”不论是在百姓心中,还是在士兵心中都是战神一般的存在。
  更何况,傅谨之的父亲傅镇书乃是曾经镇守北疆大将,当年与蛮族交手数百回合未曾有一战落败,他的儿子必定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有他统帅,军心一定,万般不惧。
  屠奴的进攻遭到傅谨之带领下的大周士兵顽强的抵抗,连番进攻不成,倒让蛮族士兵有些一蹶不振。
  营帐中,一将领灰头土脸跪地报告:“部落的士兵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对手。跟文官不一样,傅谨之是武将出身,又是个年轻的新将领,以前从来没打过仗。末将、末将实在摸不清楚他的路数。”
  屠奴大怒,一捶帅案,“何不痛快承认了自己就是个废物!他行兵布阵,都是傅镇书教的,现在《北疆兵略》已经交给你们传阅,怎么就摸不清楚?!”
  将领将头垂得更低,“我等愚钝,请主君饶恕。”
  “打了败仗,去问一问天神可肯原谅你!来人,将他拖出去斩了!”
  将领哀哀大求,还是被四五人拖了出去,哭嚎声断在一声人首分离的闷响当中。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帐中只能闻见外面的士兵来回巡逻的脚步声。
  整齐划一,训练有素。最强壮的马匹,最勇敢的兵士,屠奴为这一战倾尽所有,岂能输?更何况对手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此战尝败,他屠奴以后如何在草原上立足?
  屏风后,传出一个女人平静的声音:“胜败乃兵家常事,现在主君身边正是用人的时候,又何必非要夺人性命呢?”
  “事后诸葛亮的道理,我还是懂的。单九震,这算不上睿智。”屠奴讥嘲道,“你真不同意,为何刚刚不开口?”
  “出师在外,将有令,士必从。朝令夕改,你又如何为王为君?屠奴,夺下北疆三州的人是你,而最该恼怒的人应当是傅谨之才对。明明自己占尽了上风,何以要杀要剐的?反而显得不成器了。”
  “风凉话,谁不会说?”
  单九震道:“我既出手帮你,就不会看你一直打败仗。”
  “你还有办法?连我的那些个智囊军师都拿傅谨之没辙。”
  这人师承傅镇书,按说他纵然有千变万化,应该也逃不出自己父亲的兵法路数。现在《北疆兵略》就在部落的手中,怎么也能将傅谨之防个七七八八的,可这人与他爹分明就不是同一个性情。
  傅镇书仗着大周兵强马盛,更讲究临军变阵。他与敌军面对面地抗争,可以神妙无方地去分割敌军阵形,能短时间内在战场上形成以多包少的局面,逐渐瓦解、击溃敌军。
  傅谨之却不然。
  他明明有强劲的兵力,却还是打得神出鬼没。这方你以为他入了埋伏圈,正准备上前收取猎物之际,他忽地就从侧翼突袭而来,打人一个措手不及。
  蛮族勇士接连吃了好几次大亏,枕戈待旦,夜不成眠,四处都加强了警卫,精神高度紧张。
  面对屠奴的焦虑,单九震却坦然笑道:“他就是在虚张声势,为整军点兵争取时间。主君可以想想,他的每一次突袭是不是都如同隔靴搔痒?”
  “你的意思是……?”
  “他之所以虚张声势,就是想重振军心。”单九震眼色泛冷,“擒贼先擒王。”
  “要杀傅谨之谈何容易?”
  许久没有动静,屠奴望着手下展开的行军布防图凝神思索。
  不多时,屏风后一前一后出来两个人,黑袍风帽的人自然是单九震,她套满指环的手轻轻拢上身后女人的下颌,迫使她正视前方。
  单九震乌珠子一样的眼睛冷冷的、没有任何情愫盯着屠奴,“派一列会汉话的士兵乔装成大周人氏,将夜罗刹送到北疆后方,她就能名正言顺地进到军营当中。”
  屠奴愣在当场,进到屏风里头伺候的人分明是夜罗刹,可出来后这张脸却完全变了个模样。月牙眸子弯黛眉,巧笑盼兮,貌若春晓,是屠奴不曾尝过的绝色。
  草原上的女人或英气或爽利,看多了千篇一律,如夜罗刹这般妩媚大胆的不少,可她却是容貌最出挑的一个,因而屠奴才对之爱不释手。
  可眼前的这张脸却不仅仅是能令人喜欢,更能轻易激起男人的征服欲。
  夜罗刹轻轻眯起眼睛,“主君可喜欢?”
  声音未变,屠奴一下惊觉。他到底还没到了色令智昏的地步,不禁赞叹道:“早知你们二位都是中原的能人异士,没想到还会这样的法术?”
  “法术?”夜罗刹一笑,却也不做解释,口吻中带了丝不易察觉的不屑,“这张脸也不过肖了六七分像。”
  单九震给她口中塞了一粒药丸,没多久,夜罗刹连嗓音都变得清软柔和。
  屠奴问道:“这是谁?”
  “傅谨之的亲妹妹,傅成璧。”单九震冷冷一笑,“主君若是喜欢,他日宰了李氏皇帝,这个女人也会属于你。”
  “一个女人无故出现在军营,傅谨之会相信?”
  “这等易容程度偏偏不熟识的人还可以,骗不了他。但只要夜罗刹能进到营帐中,伤他个七分也就够了。”
  屠奴谨慎地问道:“如果不成呢?”
  单九震难得审视了屠奴一眼,轻笑道:“不必担心,纵然暗杀无效,在战场上也未必输给她。我出北疆之前,已经在鹿州存了些东西,只要主君能够取回,杀傅谨之不过早晚而已。”
  “东西?”
  “不知主君可曾听说‘傀儡阵’?”
  “傀儡阵又是什么?”
  “不单单是我方战死的士兵,即便是敌方,也能利用傀儡阵起死回生,为我军赴战杀敌。”
  ……
  临京迎来了一场隆冬的风霜大雪。裴云英肩披鹤羽大氅,踏雪而来,脚印深浅不一,行色匆匆,大步进入到段府中。
  段崇听到下人传报,刚从房中出来,迎上满身雪花的裴云英。
  裴云英刚想开口,段崇摇头示意他噤声,指了指房门,跨出步往八角门的方向走去。
  裴云英会意,一时沉默没有说话,待同他走出了一段距离,裴云英才面色凝重地说:“北疆传来了公文战报。”
  “说。”
  “公文上言,小侯爷傅谨之遭到敌军暗杀,身负重伤。大周军队勉力迎战时,没想到对方通晓巫术,居然重新复活了沙场上战死的士兵,传说成‘阴兵借道’,诡异非常。也是因为这点,令我军斗志涣散,从内部逐渐溃散。”
  段崇一下握紧了拳:“是傀儡阵。单九震的手笔。现在侯爷可有性命之忧?”
  裴云英说:“尚且不明。”


第168章 误报
  负伤在身; 生死不明。
  段崇目光凝在战报上; 神色肃重,再问道:“世忠可有回信?找到乌都了吗?”
  裴云英摇头; “还没有任何消息。”
  他对此很担忧; 杨世忠不可能无缘无故就断了与京城的联系; 可现在的确好久都没传回消息了。
  段崇见他行色焦虑,声音刻板; 似在安慰:“别着急,现在没有消息才是好消息。”
  “是。”裴云英点了点头。
  下人忙执了伞来给两人,雪花簌簌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裴云英有些担忧地回头看了一眼; 犹疑道:“这件事要不要告诉郡主?”
  “不用。”段崇说。
  “恩……现在朝廷对北疆战报都压得很紧,不怕走漏风声。”
  说罢; 裴云英还想说甚么,嘴唇动了动; 最终也没开口。
  这厢房中; 傅成璧遣了下人出去,自顾自拧了一方湿帕子,搭在半露的肩头,小心敷上一小块浅红的齿痕。
  傅成璧坐在妆台前; 望着镜子里的牙印; 羞答答地自怨道:“都三十好几的人了; 还是小孩子呀?咬成这样。”
  重却是不重,傅成璧皮肤白; 显得可怕些,转眼也就消下不少了。她方才就说了傅谨之几句好话,段崇这货就醋起来,真舍得下口咬了,也不知是不是跟昭昭学来的。
  眉眼游转间,她不经意看见段崇归来时挂到墙上的纸伞,想起外面正下着雪,随即唤了玉壶进来,要她拿伞给段崇送去。
  玉壶说:“有外头一干奴才照应着,无碍的。”
  傅成璧想了想也是,静着看了看手中的纸伞,兀自说道:“想起来他第一次送我的时候,就是撑得这把伞。”傅成璧抿唇笑了一下,又对玉壶说:“我想出去走走,外头的雪可都清扫干净了?”
  玉壶说:“扫是扫过了,不过还湿得很。郡主身子越发重了,要是滑一跤可如何是好?”
  “就在自家府上走一走,不会有事的。张神医不也说多动一动是好的么?”
  “这倒是。不能老这样闷着,没毛病也闷出病来了。”
  玉壶依言,忙着外三件里三件地给她套上,恨不能裹得严丝合缝,做全了御寒;又出门招了四五个奴才跟着,这才前呼后拥着傅成璧出了门。
  她一路往中庭的方向走,一边看雪,一边去寻段崇。
  段崇交代完了裴云英,就将他往府外送。
  路上,裴云英忽地想起来一件事,“齐师父给六扇门带了个口信,他老人家也快到京了。”
  “行。到时候烦你去接一接,送到这里来。老头子一到京城就不怎么认路。”这位不打招呼就来的本事,段崇现在还有点吃不消。
  两人交谈着,在中庭时迎头碰见一女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