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公子九-第2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王脸色变了变,盯着长子看了一会,最后长叹一声道:“吾儿起来吧,这怪不了你。你二弟那性子岂是你能劝住的?”和二子勇武同样出名的还有他的脾气,特别暴躁,脾气来了谁的话都不听,平日也就他这个做父王的话还能听进去几句,其他人,包括他母妃的话都是不听的。
是以王妃经常在他跟前抱怨二儿子顽劣,他爱其勇武,常帮着劝慰描补。现在他好生后悔啊,若是小时候多加管束,二儿子的性子也能好上一些。
齐王世子没起,而是膝行过去抱着父亲齐王的双腿继续痛哭,“父王,那是儿子的亲弟弟啊,儿子难过,儿子心里难过!”他一定要打消父王心中的疑虑,他不能让父王对他心生芥蒂。
齐王的眼神又闪了一下,不可否认他开始是怀疑长子的,长子忌惮亲弟他是知道的,他怀疑是长子故意借机除掉威胁。随即又一想,长子不是这般愚蠢短视的人,这才刚起兵就把有能耐的人给杀了,今后的仗谁去打?再看到长子的神情不像作伪,这才打消了他心中最后的一丝怀疑。
他亲手把长子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父皇身边可就只剩你和三儿了,你俩可要好好的呀!”至于庶子,他压根就没提。顿了顿他又道:“你二弟的事就不要和你们母妃说了,免得她再伤心哭坏了眼睛。”
齐王世子和三公子一齐点头,“儿子明白了。父王,儿子咽不下这口气,儿子一定要为二哥报仇。”三公子和二哥的关系一向颇好。
齐王世子也咬牙切齿道:“父王,儿子问清楚了,是平南侯麾下一支精锐杀了二弟,他们穿着灰色的军服,手拿长枪,还有弓箭手,可厉害了。”
齐王当下就是一惊,也顾不得为伤心了,连忙问:“你确定是穿着灰色军服?”
齐王世子笃定的点头,“是,是灰色的军服,和正常的军服不大一样,怪里怪气的。父王,这有何不妥?”
齐王深吸了一口气,恨道:“四皇子就是被穿着灰色军服的人救走的,他们几个人便能结阵,杀了父王派去的近二十精锐。”
“啊!”齐王世子惊呼一声,脸色都变了,“父王,朝廷有这样一支神兵,这如何是好啊?”
齐王的脸色也十分难看,先前只是猜测,现在确定了朝廷有这样一支精兵,他最骁勇的二子就是死于这支精兵之手。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打击。
齐王三公子却见不到父王和兄长这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服道:“不是说这支精兵人数有限的吗?战斗力再强,还能逆天了不成?儿子愿意领上三两万人马替父王灭了他们去。”
齐王稍慰,夸奖道:“吾儿有志气,不过此事还需打探精准了。”他只剩这么一个能战的儿子了,可不容有失了。
不独平南侯这边,宁非带走的一千卫军也立了大功,小打小敲的就不算了,光是俘虏五千以上鞑靼骑兵的规模的战役就有两场。
一次是夺城时在城下架起无数口大锅煮肉,那肉香能飘出十里去,勾得城内的鞑靼垂涎三尺,眼都绿了。
领队的李达也够损的,一边让卫军大口吃肉补充体力,一边寻了精通鞑靼语言的人喊话,威逼利诱,中心思想就一个:投降有肉吃。
不要小看了肉的诱惑力,鞑靼为何会进攻大燕,不就是没吃的吗?他们是游牧民族不错,他们是以肉食为主不错,可那只是上层贵族,底下的牧民和奴隶多的是吃不饱饭的。现在虽抢占了城池,大燕的边陲能有富裕的吗?即便有些粮食肉类也早被贵族们瓜分干净了,轮得到底下的小兵吗?
在肉香四溢中宁非下来攻城的命令,被肉香勾出馋虫的鞑靼兵哪有心思应战,很快就被朝廷大军破了城门。那些鞑靼兵出了城门也不理会迎面而来的朝廷大军,直奔那煮着肉的大锅而去。
李达一见乐了,直接让人喊话,“吃吧,吃吧,我大燕乃天朝,圣上乃圣主,天下兄弟是一家,有肉一起吃,这些肉都是你们的了。”还让人远远绕开,别打扰鞑靼兄弟吃肉。
李达憋着笑两眼发光的看着鞑靼兵围着肉锅叽里呱啦的抢肉吃,他则领着卫军冲进了城内。卫军的肉是那么好吃的吗?先前他们自己吃的肉是正常的,这后头的肉可全下了软筋散,鞑靼兵吃了肉就好好歇歇吧,等他们回头得空再来料理他们。
鞑靼骑兵在草原上来无影去无踪,像一阵风一样。可在城中真不是他们的主场,虽人高魁梧,但战斗力和阿九精心训练出来的卫军压根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卫军被阿九带的多少都有些蔫坏,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和鞑靼兵正面相接,而是把他们驱赶进巷子,两头一堵,先丢些火把进去,鞑靼兵没被杀死也熏得半死了,他们直接轻松割人头了。
宁非领着的大军有样学样,他们比不上卫军的战斗力,但他们人多了,和卫军相互配合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全歼鞑靼兵近三万多人呢。
捷报传到京城,全朝上下都眉开眼笑,阿九高兴之余又拨了一批粮草过去,至于暗地里给卫军加的小灶,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还有一次,卫军想方设法把鞑靼骑兵诱上了山,宁非带人堵住后路,前头就从山上滚下了巨石和木头,战马惊了,纷纷把鞑靼兵甩下来自己跑了。
李达可乐坏了,一边吩咐结阵杀敌,一边分出部分人手去追战马。
这一役让卫军引以为傲的不是杀了多少鞑靼兵,而是收获了三千匹战马,这可都是比大燕的战马还要好的马呀!有着这三千战马立刻就能多三千骑兵出来,这些战马好生养着,与大燕的战马交配繁殖,也能改变大燕战马的品种不是?
李达和宁非配合得可好了,他们一个是圣上的亲军,一个是圣上的枕边人,即将出生皇嗣的亲父,两边都相互敬着,遇事谦让有商有量,又都不是拘泥小节的人,颇为对脾气,是以相处得十分愉快。
捷报纷纷传入京城,阿九这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幸好,幸好,幸好宁非和平南侯都是靠谱的人,当然最靠谱的还是她自己,提前训练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特种军队,瞧瞧,瞧瞧,这战报上哪一次大捷能少得了她的卫军?她太有前瞻性了,太有战略眼光了。
☆、第448章 害喜
齐王的又一波恶毒舆论穿越千山万水,穿越重重封锁,终于还是传到了京城。只是这一回却没人相信了,因为在此之前四皇子已经被平南侯给送回京城了。
四皇子抵京的那天朝臣都瞧见了,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只见四皇子目光呆滞黯淡,好似被抽掉了所有的生气,只余一具行尸走肉。这还是原来那个素有贤王之称的四皇子吗?这近两个月他到底都经受了什么?
等听了护送四皇子回京的副将的禀报,朝臣才恍然大悟,难怪了,难怪四皇子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任谁经历这糟心事都不会再想活着了。满心欢喜去投奔盟友,谁能想到盟友转过脸就举刀霍霍,更令人憋屈的是救了他一命的反而是他最仇视的那一个,所以转了一圈他又回到了京城这个原点。那他连最贴心的内侍都赔上了折腾这一番有什么意义?
四皇子只会说一句话,无论问他什么,他都只道:“我要出家。”
阿九倒也没有再圈禁他,玉手一挥,成全了他的心愿,“去吧,到那皇觉寺出家吧!”直接把他提溜送给了她师兄云海大师。
不管四皇子是真想出家还是惺惺作态,只要他进了皇觉寺到了她师兄的手里,那这辈子就老实呆在那里吧!
朝臣却很醉,瞧四皇子这两口子,一个出家为僧,一个落发为尼,还真是天生一对难得的缘分。光这事就够他们说上一阵子的了,谁还去管四皇子的什么儿子?齐王嘴里能有什么实话?不定在哪找个孩子冒充小皇孙的吧?
转眼阿九肚里的胎儿就六个月了,已经很显了。阿九所有的衣裳都不能穿了,连龙袍都重新做了。也是此时阿九出现症状了,呕吐恶心吃不下东西,吃什么吐什么,连喝点白开水都能吐。吐到最后恨不得连胆汁都吐出来才好。
这情况连太医都束手无策,别的孕妇多是孕期早期害喜,三四个月后便好了。阿九却和别人不一样,前面几个月一点感觉都没有,能吃能睡。太后娘娘还感叹都是佛祖保佑,说这个孩子是个知道心疼娘的。
可谁能想到打六个月起阿九居然害喜了,情况还这么严重。短短几天阿九就瘦了一圈,显得肚子异常的大。每日早朝,朝臣看到圣上挺着个大肚子来上朝都心惊胆战的,连奏本都再三斟酌言词,生怕气着了圣上,不好的事情压根就不敢拿到朝堂上来说。
阿九可发愁了,恶心难受倒不怕,可这吃不下去东西怎么办?肚子里还揣了一个,营养跟不上可是会出大问题的。这个时代又没有营养针,时间一长胎儿大人孩子都受不住。
为了孩子阿九也是拼了,吃不下东西那就硬吃,吐完了歇口气再吃,肚里的胎儿总能吸收点吧?吃饭成了阿九的头等大事情,往往一顿饭要折腾一个时辰,甚至更久。御前伺候的宫人内侍看着圣上咬牙硬吃的样子都悄悄别过脸去,圣上真是太不容易了。
阿九急了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咬牙怒骂,被骂的自然是孩子的亲爹宁非了,男人是爽了,罪都让女人受了,女人冒着生命危险给男人生孩子,男人在女人有孕期间还觉得女人不能服侍理直气壮地睡别的女人,这他妈的什么烂规矩?改了!必须得改!
夫人有孕期间,夫君不得睡小妾姨娘,更不许逛青楼楚馆,否则徒三年。
压力最大的还要数张穆雅,背地里不知道掉了多少眼泪,对着圣上的时候还得装出笑脸。不仅担忧圣上害喜吃不下东西,还担忧生产那一关。对女人来说生孩子就好比闯鬼门关,孩子奔生娘奔死,多少女人栽在这上头,不然朝臣家中何来那么多的继室?原配呢?生孩子难产死了呗!
太后娘娘也愁,见天地就往阿九这跑,亲自端饭递碗,就希望她能多吃下去一口。
朝臣也愁,他们知道圣上害喜吃不下东西,虽不知具体严重到什么地步,但只瞧着圣上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了下去,他们就能想象了。女人生产是道坎,他们多么担心圣上也栽在这道坎上啊!正值内忧外患,圣上再若有个好歹,那大燕可就立即分崩离析了。
是以哪怕圣上出台了那什么禁睡令,朝臣也捏着鼻子认了,顶多私底下抱怨嘀咕,朝堂上没一个人站出来反对的。
然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东边的倭人登岸,烧杀了不少渔村。
☆、第449章 催产
前不久神仙膏一事背后就有倭人的影子,这一回又酿了那么多的惨案,阿九十分重视。她挺着硕大的肚子和朝臣议事。
登岸的倭人颇为神出鬼没,朝廷的军队跟在后头追击了许久,硬是没追到人,还被他们又烧了两个渔村。如此嚣张的行径惹怒了阿九,拍着桌案道:“非我族人,其心必异。但凡倭人,只要遇到,格杀勿论。”
可是倭人哪里那么好对付?大燕连支像样的水军都没有,战船更是年久失修,下到水里
连渔民的渔船都比不上,如何与倭人的先进战船抗衡?而且海上岛屿众多,海盗众多,一入了海,别倭人没打到反倒成了海盗的奴隶。
阿九气得牙齿痒痒,还是时日太短,若再给她两年的时间,她一定能练出一支水上雄狮来,即便倭人不来她也要肃清东海。
可现在怎么办?只能令工部的匠人加紧造船,造能下水管打仗的大战船,不独用上木头,也用上了铁,铁再稀缺,从别处抠点也得用。再有那上等的桐油多刷几遍,务必保证入了水坚固轻快。
有了战船还不够,还得有能打的水军。大燕的水军好多连游泳都不会,没到训练的时候就把船只用一条铁链串起——真让阿九开了眼界了。
现在只能一边重新训练,一边从渔民中征人。
反正阿九是焦头烂额,急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恨不得能亲自飞过去坐镇指挥。人才太他妈的缺了,武将不少,可要寻个优秀的水军将领,太难了。必须得办军校,等她空出手头一件大事就是开办军校,所有的武职官员,不论职位高低全都进去深造,拿不到合格证就不许毕业。
阿九本就害喜的厉害,现在又忧心东海,头发都大把大把的掉。每天早晨梳头时张穆雅的手都在颤抖。
就这般,阿九的孕期到了第七个月,都说七活八不活,在现代七个月的早产儿不在少数,在保温箱里养上两三个月就和正常婴儿差不多了。可在这缺医少药设备不行的古代,七个月的早产儿存活率却太低太低。
可现在阿九已经等不及了,大燕朝正风雨飘摇,哪一处都离不得她,阿九等不,到自然分娩了。她甚至都询问好了御医,做好了随时催产的准备。
就在这时,东海传来了捷报,称全歼了倭人一百七十三人,缴获大船五艘,小船十二艘。高兴得阿九哈哈大笑:“好桃花,真是好样的!”不枉她辛苦把她养大,瞧瞧,现在都能替她分忧了。当然她夫婿吴行云也是个好的。
原来全歼倭人一百七十多人的便是桃花和吴行云夫妻,桃花领着吴家的船队在东海上很快便闯出了偌大名头,让东海上的海盗们都闻风丧胆,退避三舍。
桃花还给阿九写了密信,眉飞色舞地炫耀她发了多少多少财,还说让阿九放心,东海就交给他们夫妻俩了,保证把倭人一个个寻出来剿杀了。
阿九的一颗心这才放下,有桃花和吴行云配合大燕的水军,她还愁什么?阿九抚摸着肚子,心中道:你这小东西能继续安稳地呆在娘胎里,得感谢你桃花姨。
整个太医院也松了一口气,太好了,圣上总算打消了念头。天知道当圣上跟他们说要催产时他们的心情,用五雷轰顶来形容都不为过。
足月的婴儿都易夭折,更何况是七个月的早产儿。一旦小皇子有个不测,整个太医院都得跟着陪葬啊!
还好圣上打消了这荒谬的念头,还有两个多月,只希望不要再出任何状况了!
进入到第八个月的时候,李达明显能感觉到镇北将军的焦灼,想想也是,圣上快临盆了。别说镇北将军了,就是李达也想回京亲自迎接小主子的降生啊!
宁非营帐的烛火一亮就是一宿,他对着地图一看就是一整夜,不能再和鞑靼这般温吞地拖下去了,他得赶在阿九生孩子前回到京城。整个孕期他都没有陪在阿九身边,孩子降生他若是再不在阿九身边,他心里都过意不去。
虽然他在外征战,可阿九的任何事情他都是知道的,他知道阿九害喜吃不下东西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还得咬牙硬吃,以前阿九多任性的一个人呀!他知道阿九写了十张痛骂他的书信却压在了箱底,只因为怕他担忧分心。他还知道阿九差点就服用了催产的药——他在外征战是不容易,可在朝中的阿九比他更艰难十倍百倍。
所以他一定要回去陪阿九一起迎接他们孩子的降生。
☆、第450章 生子
宁非一改沉稳的作风,变得狠辣起来。紧赶慢赶依然没有赶上阿九生产,等他胜利班师回朝的时候孩子已经三个月了,他正好赶上百日。
这是个小皇子,生下来六斤六两,数字可吉利了。阿九是一早有感觉的,这天恰好休朝,阿九比平时多睡了一个时辰。她起身的时候就觉得下面呼啦一下,被灌了满满一脑子孕期知识的她立刻便意识到这是破水了,掐指算算,离预产期还有五天,孩子这是等不及准备提前要跟她见面了?
“朕可能要生了,穆雅,扶朕去产室。”阿九沉着地吩咐,倒是把张穆雅给惊着了,她再沉稳也是个未婚的姑娘家,又是圣上生产的大事。
阿九安慰她道:“不要慌,产婆都是早就准备好的,等一会朕进了产室整座寝宫都会被卫军围上,有母后坐镇,出不了什么岔子的。”顿了一下又道:“朕还没吃东西,趁着现在还不疼让御膳房送些吃的过来。”
张穆雅白着脸深吸一口气,这才找回往日的镇定,有条不紊地发出一条条指令。她并没有搀扶,而是让人用软榻把圣上抬进了产室。她对孕妇生产的注意事项记得可牢了,圣上已经破水了,产道还没有开,这种情况肯定是不能走路动弹的,避免羊水流的更多。
阿九用过了膳阵痛也开始了,只是很轻微,对阿九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太后娘娘很快就来了,甩开搀扶着她的宫人的手就扑到阿九跟前,“小九,已经破水了?疼得紧不紧?”一脸担忧的样子,对满地请安的不耐烦的摆摆手,“平身,平身,好生伺候圣上生产。”
阿九仰躺在床上,屁股下垫高,微微侧过头,道:“母后不用担心,这才刚刚开始,等要生还早着呢,您去外头坐着歇会。”
太后娘娘才放了心,拍着阿九的手安慰,“小九不怕,这四个产婆都是宫里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