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子九-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谢王爷!”文兰心可高兴了,王爷出手,嫁妆能有少吗?当初她硬赖在王爷身边果然是对的。
  文兰心满心欢喜地想着,就听阿九道:“一千两压箱银子,再拨三千两银子备嫁妆,本王的私库你可以挑上三件,桃花,你现在就领着兰心去挑。”
  文兰心瞳孔一缩,更是惊喜,连连谢恩,“多谢王爷,以后我即便嫁出去了也还回府来当差。”哎呀呀,一千两的压箱银子和三千两的嫁妆都不算什么,王爷的私库里可都是好东西呀!
  ------题外话------
  还有一章,晚上

  ☆、第295章 桃夭落定

  “桃花有着落了,现在文兰心也找好婆家了,桃夭你有什么打算?”桃花和文兰心离开后阿九看向桃夭。
  桃夭一怔,随后笑道:“王爷,不是说好了我服侍您一辈子的吗?我和她俩不一样,我无心嫁人,您就别为我操心了。”
  阿九看着桃夭,不赞同地道:“怎么不一样了?在本王心里你们都是一样娇俏可爱的姑娘,啊不,你比她俩就美貌,也更稳重。”
  桃夭动容,眼底满是感激,“王爷,我哪有那么好?”在这个世上,也就王爷真心实意觉得她好。
  阿九摆手,“本王说你好你就好,年纪轻轻的姑娘家,该哭哭,该笑笑,别把自己逼得跟庵里的老尼似的。那个谁?哦,想起来了,天天在咱们王府外头转悠的那小子叫黄砚是吧?人家都追到家门口了,你是怎么想的?怎么也得给人家一个交代吧。”
  桃夭的脸涨红了,“王爷,黄公子只是一时迷惑,不用理会,过些日子他觉得无趣就不来了。”
  “哦,这么说你没看上他?跟他说过他不听还死乞白赖地纠缠是吧?这好办,本王去把他的腿打断。本王待你和桃花是一样的,当初姓方的小子纠缠桃花,本王当初怎么给她撑腰现在也怎么给你撑腰。”阿九作势就要起身往外走。
  桃夭着急了,“王爷,不要——”
  “你放心,本王跟黄砚他老子熟,就当是替他老子管教儿子了,他家不会闹到圣上哪里的。”阿九安慰桃夭。
  “不是,王爷”桃夭急得拽住阿九的袖子不放手,倔强地咬着唇,“王爷,他没有纠缠我,是我配不上黄公子,他年纪小,人又老实,性子还有些直,这事求您别管。”她哀求地望向阿九。
  阿九叹了一口气,“瞧瞧,瞧瞧,你对那个黄砚也不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嘛。什么一辈子不嫁,什么青灯古佛,全都是混账话。姑娘家还是得寻个知冷知热的,阴阳调和,再生上几个儿女,这才不枉来世上一趟。你不能因为一次遇人不淑就否定所有的男人,虽说大部分的男人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认真找一找还是能找到好男人的。像那个黄砚,本王瞧着他就不错。”
  阿九见桃夭低垂着头不说话,又道:“也不瞒着你,是黄元奎找到本王,想为他的次子聘你为妻的。他家里长辈都同意了,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桃夭又是一怔,眼底酸涩,要说服家中的长辈,他一定费了很多功夫吧?可即便如此她也不能答应,她不能害了他呀!
  “王爷,您替我回绝了吧,我——配不上黄公子。”桃夭一脸平静地道。
  “怎么配不上了?黄元奎是禁军统领不错,可黄砚不是呀,他也不过是白身,连个秀才都不是,本王还没嫌弃他读书读傻了呢。你是本王身边的女官,也是有品级的。人生得好看,性格沉稳大方,还有一身不俗的武功,黄砚那小子有什么?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身上还没有功名,除了有个禁军统领的爹,可他是次子,以后是要分出去,他走得又是读书的路子,估计以后也借不上他爹的光,还得自个摸索奋斗,还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混出个人样子呢,是那小子配不上你还差不多。”阿九埋汰着。
  桃夭仍是摇头,“王爷,不合适,我比黄公子大三岁呢。”
  “怎么不合适了?女大三抱金砖,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阿九斩钉截铁地道,“那个黄砚性子太直,说白了就是读书读傻了不懂变通,他家还就想寻个年岁大一些的呢。能娶到你,那是他上辈子烧了高香了。”
  见桃夭又要摇头,阿九一拍桌子道:“给你两个选择,要么嫁,要么让本王去把他的腿打断扔回黄家去。只要你说一句没瞧上他,本王绝不勉强你,本王替你把他赶走,让他以后都不能再纠缠你。”
  桃夭的心募得一紧,脸色都变了,却紧咬着唇倔强地一句话不说。
  阿九见状便明白了,直接替她做了主,“不用你选,本王替你做主了,嫁了,就黄砚了。不过也不能便宜了他,想娶了本王身边最美的女官,白身可不行,最低最低也得是个秀才才行!”
  “王爷,我不——”桃夭面色又是一变,急切地开口。
  “停,闭嘴!”阿九直接把她按回椅子上,“这事本王主意已定,你不用再说了,你反对也无效。”阿九算是看出来了,对待桃夭就得强硬一些,要是由着她,一桩大好的姻缘就错过了。
  阿九为何认定是好姻缘呢?他虽然不很了解黄砚,但他知道黄元奎,黄元奎也知道他的脾气,他儿子要不是个好的肯定没脸找上他。既然他能找上他,可见对自个的儿子是有底气的。

  ☆、第296章 俗气的桥段

  虽事情是被王爷强行订下的,但不知为何,桃夭多日以来焦灼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意识到这一点她不由心中一怔,原来对黄砚她并不如她以为的那般无动于衷,可是,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若是有一日他知道自己曾有那么不堪的过往会不会厌恶她?一时间桃夭的心情百转千回,复杂极了。
  阿九看着明显陷入自己思绪中的桃夭,没有打扰她,好半天才道:“你和那个黄砚是怎么遇上的?”明明是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呀!居然会有交集,缘分真是个奇妙的东西。
  怎么遇到的,桃夭想起了那一日。
  那一日她出府办事,回来的路上看到一群人围着个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边上还有个女子哭哭啼啼,其中一人嚷嚷着是书生轻薄了他的妻子,要把书生送官,要么就赔银子,赔一百两银子。
  那书生气的脸都红了,梗着脖子解释他根本就没轻薄那女子,他好生在路上走着,是这女子突然跑出来撞在他身上。
  只是没有人听他解释,书生被他们拉扯地狼狈不堪,嘴里高呼着“岂有此理,有辱斯文,世风日下”之类的言语。
  桃夭觉得这个书生可真是傻气,明眼人一瞧就知道这是个仙人跳的局,不过是瞧着书生单身一个,想讹诈他的银子罢了。这些市井之徒一瞧都是做惯了这事的,哪里有闲心听他的圣人之言?
  一般人遇到了这事无非是自认晦气花银子消灾了事,偏着书生还与他们讲理,这得有多傻呀!
  桃夭觉得这书生傻得可爱,就顺手帮了他,帮着他赶走了那群市井之徒,还好心地告诫他,“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这书生与他们撕扯什么?随便给他们几个银子便是,他们都是些手上没轻重的,若是伤了你怎么办?还有啊,出门身边带个小厮,那些人就是气你单身。”
  书生谢过桃夭,面上仍是气愤,“天子脚下,朗朗乾坤,就没有王法了吗?放着这些恶人,官府就不管吗?”
  桃夭扑哧笑了起来,很好心地给他解释:“他们这些人都是滚刀肉,官府的常客,他们不伤人命,就讹些银子,即便被抓到官府也不过是打一顿板子关上几天罢了,出来了还是照旧,久了,官差们都厌烦了,只要不甚过分都懒得管他们了。大案子官府都管不过来了,哪会成天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吃一堑长一智,你以后还是自个多留心吧。”
  书生眉头皱得铁紧,“怎么会这样呢?官府本就该为民做主,当官就应该关心民生,怎么能因为恶小而不惩?”
  桃夭更觉得好笑了,这是谁家的傻儿子?看穿戴也是不俗,怎么养得这般天真无邪?遂提醒道:“天色渐晚,你还是赶紧回家去吧,免得你家中担忧。”
  书生闻言对着桃夭深深一揖,“多谢姑娘解围之恩,还望姑娘告知尊姓大名,容在下日后登门道谢。”
  桃夭摆摆手,“不用了,举手之劳而已。”
  书生却正色道:“对姑娘来说是举手之劳,对在下来说却是莫大的恩惠,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下是读书人,绝不会做忘恩负义的小人。”
  桃夭嘴角就是一抽,怎么就成忘恩负义的小人了?这书生瞧着年纪不大,倒是挺,嗯,迂腐,应该是这个词,王爷向来管这样的人叫迂腐,还有个词叫一根筋。
  恰在此时,书生的小厮寻了过来,“公子,奴才不过一个转身您怎么就不见了呢?害得奴才好找。”
  桃夭忙道:“既然是贵仆,那你就赶紧回家吧,告辞!”性子迂的人最难打交道,她还是赶紧走吧。
  桃夭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几日后她从外头回来却看到那个书生在王府外转悠,看到她脸上露出惊喜,“姑,姑娘。”
  桃夭诧异,“是你呀!有事吗?”
  书生腼腆地笑了一下,慌乱地把手中的鲜花往前一递,有些羞赧地道:“送给你。”似是觉得有些唐突,忙解释道:“原来姑娘在睿亲王府当差呀!啊,姑娘不要误会,在下并不是有意要跟踪你的,在下只是想感谢姑娘,路上碰到了卖花的姑娘,在下想着姑娘也许会喜欢。”
  一番话说得前言不搭后语,说到最后他自己也意识到了,窘迫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桃夭却笑了,大方地接过鲜花,“这菊花我很喜欢,谢谢你了。都说了只是举手之劳,你不用放在心上。”还特意跑过来道谢,实在是太客气了。
  桃夭本就绝色,这么一笑更是百媚千娇,书生不由看愣了眼,那傻傻的样子引得桃夭扑哧又是一笑,从小到大对着她看楞眼的男子多了去了,她早就习以为常,何况这书生眼里只有惊艳,并不见淫秽龌龊,所以桃夭并不觉得被冒犯了。
  桃夭一笑,书生回过神来,更加窘迫了,脸红红的,如同那熟透的虾子,他垂着头不敢看桃夭,“在下姓黄,名砚,家住永安坊,请问姑娘尊姓大名。”
  永安坊,桃夭想了一下,那一片住的都是官员,看来这位黄公子也是官宦人家的子弟。于是桃夭道:“我姓顾,叫桃夭,黄公子,你的花我收下了,你也谢过我了,就回去吧!咦,你今天不会又是一个人出门的吧?”
  书生不好意思的道:“不是,在下是带了家仆的。”不过被他赶一边去了。
  “那就好。”桃夭点着头进了王府。她没有看到身后黄砚痴迷的目光。
  “停!前段时间你拿回来的菊花就是那个黄砚的谢礼?”阿九忍不住地插话。
  “对呀!”桃夭点头,“那菊花挺好看的,颜色素雅,花朵也大,比很多花农那卖的品相都好。”她后来特意去买过菊花,但从没碰到品相如此之好的。
  阿九心道:圣上赏的菊花能不好吗?黄砚那小子捡了御赐的菊花来讨姑娘欢心,他爹黄元奎知道吗?想到这里他嘴角一抽,菊花不是祭扫送的吗?追女孩子送菊花?幸亏这不是现代,不然黄砚非被桃夭揍飞不可。
  “然后呢?你接着说。”阿九扶了扶额对桃夭道。
  自那日以后桃夭只要出府就会看到黄砚,她就是再迟钝也知道这不对劲,奈何人家也没说什么,她总不能自作多情吧?每一次她都让他不要再来了,他都答应的好好的,可她下一次出门仍能看到他,目光热切而又腼腆地看着她,递给她一朵菊花。
  这让桃夭无奈至极。
  就这么过了七八日,黄砚才鼓起勇气喊住正要进府的桃夭,“顾姑娘,在下心悦与你,想要登门提亲可否?”
  对上黄砚清澈的眼睛,桃夭不是不感动,但她仍是回绝了,“多谢公子的美意,我并不是公子的良配,公子还是去求娶一位大家闺秀吧。”这几日足够她把黄砚的身份弄清楚,他是禁军统领黄元奎黄大人的嫡次子。黄元奎是谁?他可是圣上最信任的心腹,那样的权臣之家,哪里能瞧得上她?估计还会怪她狐媚,勾引了他们的儿子吧。
  “配得上,配得上。”黄砚急切反驳,顾姑娘这般美好心地善良,是他配不上她才对。“只要姑娘点头,在下一定说通父母前来提亲的。至于卖身契,你不要担心,在下会帮你解决的。”他以为桃夭是王府的丫鬟。
  桃夭知道他误会了,却没有解释,“我不同意,我早就发誓终生不嫁以报王爷恩情,你走吧,以后不要再过来了。”她一点也不想给王爷惹了麻烦。
  ------题外话------
  今天的目标仍是八千,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儿子突然上吐下泻——和和尽量更够八千!

  ☆、第297章 黄家的反应

  “王爷,我都跟他说清楚了,黄统领还找上您。”桃夭眉头紧蹙,又担心又不满的样子,她可怕黄家在王爷跟前说了什么不好了的话,王爷对她有再生之恩,要是因为她让王爷被人责难,她是无法原谅自己的。
  “那是他家有眼光。”阿九冷哼一声,他哪里不知道桃夭心里担心什么,道:“你放心,黄元奎对本王客气着呢。”他家还想跟他求娶桃夭,对他能不客气吗?
  “你不用有什么负担,是他家主动求娶你的,听他那意思还挺急切,我觉得八成他儿子有什么不妥,这事本王还得打探清楚,可不能坑了你。”阿九对桃夭道。
  桃夭点点头,“一切但凭王爷做主。”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桃夭也就不再矫情,既然王爷觉得她嫁人好,那她就嫁吧,王爷是从来不会错的,虽然她心中仍是忐忑,但却不会硬扭着辜负了王爷的一番好意。
  “这才对嘛,乖,好姑娘,即便这个黄砚不是个好的,咱们就再找别人,本王肯定给你挑好合心合意的夫婿。”阿九满意地点头,顺便调戏了桃夭一把。
  永安坊黄家,黄夫人周氏已经伸头往外看了无数次了,心里焦急无比。忽听外头传来丫鬟的声音,“给老爷请安。”
  周氏站起来就往外走,正好和夫君黄元奎走了个顶面,“老爷,九王爷答应了吗?”她抓着黄元奎的袖子急不可耐地问。
  黄元奎点点头,又摇摇头。
  周氏傻眼了,“老爷你快说话呀,到底答没答应。”这可关系到她儿子一辈子的幸福,关系到她能不能抱上孙子。
  黄元奎这才道:“九王爷说要先瞧瞧咱家砚儿。”
  周氏松了一口气,“应该的。”不是她自夸,她的砚儿是个又聪明又懂事的孩子,九王爷一定能看上眼,“九王爷可说什么时候?要不现在你就领着砚儿去王府拜见?”
  “你急什么?还不容我喘口气了?”黄元奎徐徐喝了一口茶。
  周氏被他这慢悠悠的性子弄得可上火了,“老爷哎,咱砚儿好不容易瞧上一个姑娘,过几天要是他反悔了怎么办?趁热打铁,赶紧把人订下来,我也少了一块心病。老爷你是不知道,随着砚儿越长越大,我这心就绷得紧紧的,生怕他有一天领回来个男人对我说,‘娘,这是您老的儿媳妇’,或是突然就跑去当和尚道士了,难得有个他喜欢的姑娘,还不赶紧娶进来等什么?阿弥陀佛,我都没想到还能看到砚儿娶妻。”周氏说着说着就呜咽了。
  黄元奎放下手里的茶杯,“这不是都好好的吗?”其实对这个次子他也愁。
  黄元奎就两个儿子,都是嫡出,他的夫人周氏出身武将之家,性格大气而爽利,夫妻两个感情不错,而黄元奎又因公事繁忙自觉愧对周氏,便没有纳妾,所以他只有周氏生得这两个儿子。
  长子性子像他,打小就练就一身武艺,眼下在西山大营历练着。
  次子比长子足足小了六岁,与长子完全是不同的性子、长子爱动,小时候在学堂读书那屁股底下跟有针似的,一刻都坐不住,为此没少挨揍。次子却不一样,打小就不爱动弹,也不爱说话,小时候他们还一度以为他是哑巴呢。对武艺也没兴趣,反倒喜欢看书,两三岁拿着一本书坐一天都不带动弹的。
  不爱习武就不习武吧,反正家里有长子继承他的衣钵,次子爱读书就让他读去吧。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次子的性子越来越怪异孤拐,不愿下场科考是一样,不然怎么会还是白身呢?要知道次子的聪慧是连国子监的大儒们都称赞的,他十二岁时作得文章就有举人的火候了。
  就是这么一个神童儿子却厌恶科考,说那些人功利心太重,失了做学问的本真,家里人好话说了一箩筐,都是徒然。同窗和师长的劝说也不起作用。渐渐的黄元奎也认命了,有他和长子在,也不需要次子为家族效力,就他那样的孤拐性子进来官场还不够得罪人的,与其成天提心吊胆他又捅了什么篓子,还不如随次子去闲云野鹤,做个有名望的鸿儒亦是不错的。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