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错嫁权臣:商女不服输-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兵们饮酒声呼朋唤友,将军们小天地里,却显出来闷闷,就成殷若的好机会。
  她端起酒碗:“司姑娘远路而来,我代表丹城百姓敬您。”
  司秋芸端庄大方的道谢过,喝上一口。
  “听说京里热闹,遗憾我从没有去过,不知道有什么新闻可听?”殷若笑问道。
  司秋芸客客气气地说了两个闺阁中的趣事,再礼貌的轻问:“丹城往来的人多,也有好新闻听吗?”
  “有。”
  殷若扬一扬眉头:“东街上刘家,是外地人,刚来的时候看着挺好,谁知道是个负心汉,”
  嗯?
  梁未看过来。
  孟良固也看过来。
  听话听音的人,都是心里一格登,看过来。
  殷若笑眯眯迎上殿下的眼光:“原来他在家里已有长辈看中的亲事,但是到了丹城以后,相中这里的姑娘,就想变心。他家的长辈带着棍棒过来,把他当街打到哭,把他打改了。”
  司秋芸暗暗佩服这姑娘就是大胆,一面忍笑,一面担心梁未生气。司姑娘不敢看殿下,附合呢,也不敢大声,只低低嗯上一声。
  殷若却嗓音不改,继续嘲笑道:“负心汉就应该打,就应该人人指责,就应该好好收拾,就应该告诉他家的长辈,让他跪祠堂请罪……。”
  “咳咳,”
  第一个让酒呛到的是车阳,第二个是孟良固,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片的咳声出来。
  梁未望向殷若的目光,变成似笑非笑。
  殷若的胆量在别人眼里足够大,但也只大到这种模样,与殿下对峙着说,殷若怕失去底气。
  也不看殿下,自己笑着喝酒,借酒壮胆量。
  等咳声消失,殷若又大声道:“如果让我遇到负心汉,没的说,揍他!揍到明白为止!”
  司秋芸已不敢接话,低下头装着吃菜。还没有吃两口,殷若又说起来。
  车阳等人听得面上红一阵青一阵,都是手痒外加额头冒青筋。梁未倒平静下来,嘴角带着笑,慢悠悠的接话。
  “银三,你说到可一定要做到?”
  殷若眼睛对前面,硬是不往殿下这里看,回道:“有殿下的吩咐,我肯定做到。”
  “那就好,我就怕你说空话,以后找不到地缝钻。”梁未笑容可掬。
  “殿下您说对不对,这种说话不算的人,就应该钻地鏠吧?”殷若还是嘴上厉害,眼睛又转对地。
  梁未心想既然敢说,应该拿出胆量才是,眼前这十足的胆怯,才是应该嘲笑的那个。
  已打算娶她,算账这事情不着急。梁未慢慢腾腾的陪着殷若胡扯,殷若指桑骂槐,殿下就敲打她未必敢出手。
  孟良固等人调整好时,该吃就吃,该喝该喝。司秋芸可就糊涂了,这是接风宴啊,她是主角,还是银三?
  晚上回去,司秋芸问奶娘:“这银三居然真的不怕得罪殿下?”奶娘再次请她当心:“别一不小心让殿下迁怒,银三笑到最后。”
  司秋芸反复回想下,整个晚宴上,她没有说错一个字,勉强觉得安心。再问一声:“给太后的信送走了吧?”
  与银三姑娘联盟,其实很可笑。真正能当家的,还是指望曾太后。司秋芸表面上答应帮忙讨休书,背后却在信中注明殿下迷恋银三,把银三狠狠添上一笔。
  碧杏回说送走,司秋芸睡下来。
  尧王梁未这个时候,在帐篷写信。司家的信是昨天送走,梁未有意晚上一天。
  憋屈一个晚上的不悦,尽情写在信里面。
  “……后悔没听母后吩咐,没带丫头随身服侍。本地人熟悉道路,丹城银三愿意立功,带她在军中充当向导,总担心流言蜚语。恳请母后见信后,打发我房中的丫头前来。有她们在,也免得闲言伤人,又伤母后之心。”
  放下笔,梁未冷冷一笑。碧杏不认得字,司秋芸写信内容,她不知道。但司秋芸敢在信里说银三坏话,只有她自己倒霉的。
  善妒。
  是大家闺秀的忌讳。
  ……
  把殿下骂上一通,殷若感觉挺好。第二天,和平时一样出军营闲逛,看四下里的工事修筑程度。
  走着走着,到没有人的地方,听到身后马蹄声响,回身看时,见英姿不凡的一个男子,尧王殿下独自过来。
  没有看清殿下面上的坏笑,殷若已知道糟糕。这里不是军营没有人,指望不上殿下收敛。骂人的时候痛快,逃跑的时候也要快才行。
  殷若一带马,恨不能再多出一双翅膀。
  殿下从军营里来,殷若往前奔跑,指望能遇上巡逻兵。但一口气奔出十里路,一个人也没有见到。
  绝望中的殷若不想落到殿下手里,被他“轻薄”,没有办法之下,路上恰好有一个手臂粗的长树枝。
  捡在手上,殷若拨转马头,一手执缰绳,一手高举树枝,对着尧王梁未驰去。
  在被轻薄与打殿下两条路上,殷若选择打殿下,她知道尧王殿下不会怎么样她。
  梁未见到以后,果然不敢动她,打马在前面跑。两个人还是一个追,一个跑,只是追逃的双方换过来。
  ------题外话------
  哈哈,银三也有些黑。


第一百五十一章 ,毒药
  打殿下这事情,想想就痛快,何况是做。夏风里,殷若因骑术不错,索性不控缰绳,双手高举树枝,自己都觉得颇有威风。
  不控缰绳,马速不是最快。梁未不时回头看看,见空隙还多,还能欣赏下黑施三的“发神经”。
  梁未在前面伏在马上笑,殷若在后面抿唇笑,两个人都极是开心,虽然是各自开心各自的。
  拨转马头的方向,对着军营。没开心多久,遇到一队巡逻兵。上风,顿时倾向于殿下。梁未勒住马,等着巡逻兵行礼,并对着殷若望去。
  殷若在后面,看到巡逻兵时,分一只手去握缰绳,马速慢下来时,已冲到离殿下不远处。
  梁未含笑:“银三,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回殿下,一大截很好用的树枝。”殷若知道殿下的意思,但她不情愿放下来。
  梁未笑容满面:“丢下来吧。”
  殷若怏怏:“这个可以修工事当用,我还是拿着吧。”
  “放下来!”
  梁未语声加重。
  殷若瞄着巡逻兵,在殿下的前面,而又没有紧急军情,他们出于礼节慢慢的离开,很快就将离开两个人,把这里恢复成只有两个人的天地。
  在殿下的紧迫目光之下,殷若把树枝一抛,打马就对军营奔去。这个时候再不快点儿走,一定是个呆子。
  “哈哈!”
  身后传来大笑声,梁未打马就追。远远望见军营的门和走动的人,殷若的大难临头感也没有消失,她一口气带马进军营,一溜烟儿的跑进自己帐篷里,伏在床上,开始大喘气。
  好险!
  以后出门不能大意,带上青鸾、带上马大、牛二、带上兰行……兰行?貌似不是对自己忠心的小厮。
  刚想到这里,分成里外间的帐篷内,外面那一间的帐篷有人说话,兰行叫道:“黑施三爷,黑施三爷……”
  “叫什么!我耳朵好着呢。”殷若逃跑的狼狈,这回有地方出去。
  她走出来,见六个小厮兰行、果烟、毛球、旧誉、博古和井栏都在,六个人叽叽喳喳:“花开了,去看?不看的话,到晚上就残。”
  殷若疑心大作:“不去不去,”
  “在军营里,就在拴马那地方的后面。”
  “黑施三爷居然不爱花了?”
  “没看她扮成小子?没有姑娘习性了。”
  “还是请司姑娘去看吧,司姑娘那才是大家闺秀,银三姑娘只是个饭桶……”
  “饭桶倒不像,应该是又要打仗,她打算缩在帐篷里当甲鱼……”
  殷若恼火地一人给一脚,以她功夫,想当然踢不到,怒道:“带路!侍候着!三爷要出帐篷了。”
  兰行和果烟先到帐篷外面,叫道:“天阴了,就要下雨了,三爷要出帐篷了。”
  殷若偏偏听得懂,追出去打:“你们才是甲鱼翻潭。”
  吸取刚才的教训,殷若又叫青鸾、马大和牛二,大家嘻嘻哈哈的往栓马的地方寻花看。
  这个军营的马都在这里,浩浩荡荡的,好似马的海洋。旁边草地上丛丛的花,星星点点的点缀出美丽。
  殷若在看得过瘾,心头的气一丝丝的化去时,马群的另一侧转出一个人,尧王梁未还是刚才那副你追我赶的笑容,悄悄的站到殷若的后面。
  马大、牛二看在眼里,笑上一笑没有说话。
  青鸾眉眼儿弯弯,没有说话。
  兰行等小厮屏住呼吸,更不可能说话。
  等到尧王离殷若只有几步远,殷若不可能逃的开,兰行、果烟、毛球、旧誉四个人,骤然跳起,两两的架住马大、牛二的手臂,押着他们离开。
  青鸾正看得眯眯的笑,让博古与井栏按倒在地,往旁边就拖。
  殷若听到动静回身,就见到面前一个得逞的人,两边肩膀让梁未按住,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在面前晃动。
  殷若急出两汪眼泪,这个姿势若是让欺负,她可就真的没脸嫁到金家,嫁给别人也自己不能接受。
  “呜……”
  她哭了一声。
  梁未忍俊不禁,柔声道:“呆丫头,你哭什么?”
  “我……还没有成亲呢,我还要成亲……。呜……。”殷若悲从中来,又是一声。
  “真是呆啊。”梁未又笑骂一声,殿下不是个轻薄人,笑看了一会儿,把殷若放开。
  殷若拔腿就跑,很快回到帐篷里,伏在床上大哭。直到面颊边上一凉,碰到床上一个东西。拿在手中,镶珠带玉的耳环,是自己的的。伸手摸耳朵上,果然掉下来一个。再一想,刚才她伏在床上大喘气的时候,应该是那个时候掉落。
  不由得怒从心头起,她今儿一天吃上两回亏,怎么能忍?跳出去找兰行,先打小厮们解解气再说。
  见到帐篷的后面,马大、牛二、青鸾三个人,和兰行有说有笑。马大笑道:“毛孩子们,你们不是我对手,不是我和老牛跟着你们走,你们拖不动我。”
  青鸾叉着腰骂:“好好的说,我也肯走。为什么弄脏我衣裳?”
  殷若灰溜溜的回帐篷,知道殿下势大,人呢,其实也算很和气。发脾气的时候例外。在丹城的时候,金家就有不少的人不看好银三姑娘讨休书,自家的人倒戈在所难免。
  殷若气的眼泪也没了,坐在帐篷里想主意。直到下午,梁未想看看殷若缓过来,让磨剑来说继续晚宴。
  当晚,殷若借此机会,又把“负心汉”冷嘲热讽一顿,有些话,几乎指着殿下剜鼻子眼睛的骂,梁未没放在心上,司秋芸很是不安。
  ……
  “奶娘,银三再这样骂下去,殿下只怕以为是我挑唆。”司秋芸手捧香腮沉思道。
  奶娘早就看银三不顺眼,以奶娘家宅斗的心性来说,不把对手打倒再踩上几只脚,就不叫有光彩。
  她叹口气:“唉,我说了几回,姑娘总是不听,只怕,姑娘出京里也没有准备。还好,我带来了。”
  司秋芸不解的看向她,奶娘从怀里取出一个包紧紧的油纸包,打开来,一小捧雪白的粉面。
  名门出身的司秋芸可谓听多见广,惊呼道:“砒霜?”这东西摆在眼前,司秋芸不能再姑息,翻脸拿出主人的姿态:“你怎么敢藏着这东西!”
  奶娘在父亲镇国公面前不检点,司秋芸知道并非奶娘的错,父亲身为国公,实在不应该把手伸到女儿奶娘身上。
  母亲都不过问,司秋芸也想借着奶娘从父亲那里知道一些母亲和兄长打听不到的消息,一直装看不见。
  奶娘和姨娘争风,也就不放心上。姨娘,本就是让母亲不悦的人,奶娘欺负姨娘也好,两下里生气也好,只能算是奴仆拌嘴。在不出大乱子的情况下,谁能赢是谁当时的能耐。
  但是藏着毒药,谁敢保证奶娘原本想害的不是自己,不是母亲,不是与奶娘同床的父亲?
  司秋芸银牙咬出格格几声,暗暗懊恼自己没有看出奶娘的狠毒。一拍案几就要叫丫头进来处置,奶娘机灵,先跪下来。
  “我的姑娘,等咱们回京去,你只管搜我的东西,再去京里药铺里打听,问明我买过几遭毒药?”
  她举起一根手指:“统共,就只有出京前一天,我买这一回。”
  “买它为什么!”
  司秋芸面色铁青,在她心里已打定主意,回去以后,一定严查与奶娘往来的人和铺面。
  奶娘拿个帕子抹眼泪:“还不是为姑娘你吗?买的时候,我想的是住下来以后闹耗子,在外面不是家里,后来赶路太紧,一住下来我就睡死过去,就把这药忘记。银三姑娘胡说八道姑娘也信时,我暗恨没有能挟制她的东西,这才想到,我有这包子药。如今交给姑娘收下,这一包计五钱六厘重,等姑娘回京去往铺面看,看是不是这个分量。”
  ------题外话------
  谢谢票票哒


第一百五十二章 ,谁是顶缸的人?
  奶娘把买砒霜的铺面和砒霜的分量说的一清二楚,司秋芸的面色慢慢缓和。
  但是奶娘接下来说的一些除掉银三的话,司秋芸依然没松口。让奶娘出去后,司秋芸亲手打开首饰匣,夹层里取出小小的玉瓶,拿在手上,雪白的有如司姑娘手指。
  首饰匣是新的,奶娘等贴身侍候的人都不知道内有玄虚。司秋芸耳边响起临走时,母亲的话:“带上这个匣子,如果殿下对民女有情,除掉她免得后患无穷。”
  玉瓶的毒药,可比砒霜见效的多,也容易脱身的多。
  把玉瓶放回去,司秋芸憎恶的把砒霜包起来,也放到首饰匣中去,但是只压在首饰的下面,随意一找就能见到。随便有个丫头要用,也取得到手。
  如果有人问起,就用奶娘的借口,说药耗子也罢。
  吁一口气,司秋芸重打笑容。吉人自有天助,如果殿下追究真凶,奶娘是现成的替罪羊。
  司姑娘一箭好几雕,除没有银三这眼中钉,又除去奶娘这窝中刺,又让殿下回心转意。
  ……
  碧杏涨红脸,站在军营的一株树下,不知道应该对殿下帐篷走去,还是这一次不回话。
  银三姑娘屡屡当众讽刺殿下,不聋的人都听得到她在殿下面前的肆意,不瞎的人都看得到殿下对她的容忍。
  这。
  就叫宠爱。
  不但碧杏这样看,别的人也这样看。
  奶娘对大姑娘进言,要把银三那商人女子除掉。碧杏如果回话,殿下只收拾奶娘倒还好,迁怒于大姑娘,大姑娘不能进王府,碧杏的粉衣也从此落空。
  碧杏如果不回话,又怕除掉银三以后,殿下细想一下,怪碧杏办事不得力。
  说来说去,上风头上可以追,却难驳回。碧杏在国公府中见惯姨娘们争风,奶娘也敢掺和进去,还不就因为,奶娘有一时的宠爱。
  碧杏的衣角让拧成麻花辫,也没有动上一步。
  其实这个时候碧杏纵然要见殿下,也得候着。殿下的帐篷里,站着另一个女子。
  司秋芸前来,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丫头?而出门在外,没有家中的深宅门户,丫头小寒虽不是贴身丫头,却也能听到帐篷里的话。
  军中分配给司姑娘的帐篷,因其身份和人多,并不算小。换个角度,就轻易偷听。
  又因是司秋芸的丫头,接近帐篷不会让人疑心。
  “奶娘出京的时候,原来私自买下一包砒霜……。”小寒只听到奶娘的话。
  虽没有提及司秋芸暗藏的玉瓶,梁未也猜想到。他虽不知道首饰匣内有乾坤,但曾想过母后和皇兄不容银三,对名门内的勾当可谓提防。
  让磨剑送小寒出帐篷,梁未紧锁起眉头。没有司秋芸在,殷若就不会对自己大加讽刺。殿下早就烦了,早就想撵司秋芸走。现在呢,不但撵司秋芸走,还要让她当不成王妃。
  有个歹毒心思并且出身名门的王妃在家里,殷若就有危险。殿下不介意娶个名门当门面,可不想自己家里出事故。
  他要让司秋芸名声扫地的离开,再把她名声扫地的原因送回京里。唤来砺刀,低声叮嘱几句。
  ……
  殿下的帐篷不止一个门,磨剑把小寒送出去,对她大加嘉奖,再一回许诺:“等你回京,就帮你赎身。”
  小寒深深拜倒:“若我回到家乡和爹娘相聚,一定每天给殿下立长生牌位。”
  她含上两包子热泪,她是让拐出来的,记事的年纪走丢,还记得家乡籍贯。
  尧王殿下答应送她安然还乡,小寒不倒戈还等什么。
  从几个帐篷后面转出来,小寒见到碧杏痴痴的对着殿下帐篷望着。小寒不屑,正经的贵人,大姑娘司秋芸都未必攀得上殿下,何况是个丫头?
  碧杏拜高踩低,小寒管不了她乱想,更犯不着管。从碧杏后面悄悄走回司家的帐篷。
  碧杏站上半天,最后还是没有告密。
  国公爷有地位,国公夫人在太后面前有体面,死一个民女而已。纵然查出与大姑娘有关,大姑娘也说不好依然进王府。碧杏就依然进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