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贵皇华[封推]-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诚敬夫人刹时张惶不安,脑中有许多念头乱哄哄闪过,又听得有一个人清晰大声地说:“皇后娘娘,贤妃姐姐确然是诚敬夫人所害。此事,臣妾一清二楚,并保留了足以证实此事的一干物事!臣妾也知诚敬夫人将凤印放在何处!”
    这个人是,刘淑妃!诚敬夫人身体一软,差点瘫在地上。耳中轰然作响,她只听见徐皇后的声音飘飘渺渺,似远似近。
    “季良全,把先帝早就留下的搜宫圣旨拿给诚敬夫人看看,也好让她心甘情愿。再来几个人,按淑妃所示,去诚敬夫人宫里找一找那要命的物件儿。顺便,”徐皇后冷冷地说,“把凤印拿回来!”
    一封已经显了旧色的圣旨被徐徐展开,举在了诚敬夫人眼前。她怔怔看着那上面熟悉的虬劲字体,明明每个字她都认识,偏偏就是无法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先帝,先帝!他的谋算竟然如此之久远!
    胸口一痛,喉中一甜,诚敬夫人呃的一声,从她殷红的唇角缓缓溢出血来。这血的颜色,就如同当年,她为了报洗月堂失火她不在当场以致降位之仇将那要命的奇药下在闵贤妃茶饮里,亲眼看见闵贤妃喷出的那口血,一模一样的红。红得刺眼,要人性命!
    诚敬夫人知道自己完了,她还知道,她的儿子瑞王,绝无可能继承大统!L

☆、第四章 二王之争

澄心殿,闹成一团。
    瑞王向来对自己有信心,觉得论文才论武略,他在三位监国皇子里绝对是第一。所以,先帝遗诏令他继承大统,在他意料之内。
    而禄郡王,当听到遗诏里那个提及的人名是他时,愣了足足半刻钟。他虽从来不承认,但心底却着实忐忑,多次想过父皇恐怕不会属意他这个武夫来坐江山。
    然而,这里有两份遗诏,两份从笔迹到玉玺印章都无可挑剔的遗诏!经常宣读大行皇帝圣旨的冯良兴、礼部杨老尚书、以怀睦亲王和肃亲王为首的几位宗室,就差把眼睛贴到遗诏上去仔细分辨,最终也只能无奈得出结论——要么这两份遗诏都是真的,要么都是假的!
    可能嘛?!大行皇帝陛下可能会立下两个继承人?这样一想,众人的眼神脸色都相当不好看。他们不说出口,但在心里都认定,这两份遗诏只怕都是假的!
    可对于瑞王和禄郡王来说,这两份遗诏必定一真一假,自己的是真的,另外一份则肯定是假的!
    这两位皇子,在军中都有不小助力。无论是谁最后登基,恐怕另一人都会倚仗另外一份遗诏有所行动。所以,现在,不管是禄郡王还是瑞王,都不想看到另一个人活着走出自己的视线。
    澄心殿里的局势,瞬间紧张起来。禄郡王是马上大将,历经大小战阵几十上百场,他的武力是为众人所承认的。而瑞王,虽不曾亲自领兵,但也有传言说他武力值不低于禄郡王太多。
    两份遗诏如同一对双生子被放于大行皇帝惯常批阅奏章的书桌之上,散发着好闻的诱人墨香。二王的目光被它们死死黏住。无法自拔。就连他们的呼吸,都不由自主变得急促起来。
    乌义、冯良兴和安叹卿见状,貌似无意般地往书桌旁走近了几步。这两份遗诏事涉他们三人,在分清楚真假之前,他们负有不容推拒的责任。他们的脸色一模一样的青白难看。
    眼看着可能要动手,接下来只怕就要血溅当场,几位宗室和重臣也都急了。他们张嘴欲言。不料有人抢先开了口。
    和王哈哈大笑。用力鼓掌,一点也不怕被伤着,绕着两位对遗诏蠢蠢欲动的皇兄团团转圈子。一边摇头一边说:“父皇果真是病得糊涂了,就算想改主意,也得亲眼看着另一份遗诏被销毁啊!现在可好,被钻了空子吧?嘿。本王就奇怪了,康王兄便罢。为何不见立本王和八哥为新君的遗诏啊?”
    “小九,慎言!”怀睦老亲王气得胡须乱抖,厉声斥喝,“你此言岂是人子该有的?怎能对先帝如此不敬!?再敢多嘴。休怪叔祖以族规宗法治你不孝之罪!”
    和王能出府,完全是打着尽孝的幌子。他冲老亲王躬身一礼,恭声道:“叔祖休怪侄孙失言。实在是此事……哈,太过儿戏也太过荒谬了些!”
    他直起身子。看了看面色平静的瑞王,又瞧了瞧双拳紧握的禄郡王,哂道:“大皇兄和十皇弟都是父皇的好儿子,但本王却并不以为父皇会将江山交给你们当中的任何一人!这两份遗诏以本王来看都是假的!大皇兄和十皇弟若与此事无关,那是最好,否则一个矫诏之罪可是会祸及满门的!”
    禄郡王大怒,额角青筋直跳,伸指点向和王,不屑道:“老九,这事儿没你说话的份儿,给本王滚一边去!”
    和王撇嘴,冷冷道:“大皇兄,弟弟敬你是兄长,但大皇兄也要清楚,本王是亲王,你只是郡王,依上下尊卑,你这可是无礼了!”
    禄郡王眼中迸出寒光,再待说什么,却听瑞王提高声音道:“大哥,不必与九皇兄一般见识。他为的是谁,大哥还会不清楚?”
    “不错!”禄郡王也不是蠢人,当即明白了瑞王的意思,冷笑道,“十弟说的对,倘若你我二人犯了矫诏大罪,三人去其二,剩下那个老八便是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哈!好算计,真是好算计!”
    一时间,瑞王与禄郡王倒是同仇敌忾。他们心中对此事何曾没有犹疑?他们难道不知,以他们父皇的英明睿智,是不可能弄出两份找不出丝毫破绽的真遗诏的。这件事儿,背后有人在捣鬼!
    尤其是,那个伪君子老八,居然不肯到澄心殿来分辨遗诏真假,更是让人心中生疑。
    东昌兰真公主亦在心中扼腕,她没想到,泰王居然能抵挡得住被立为新君的诱惑,并没有将那份遗诏拿出来。但她并不着急,这么多年她都忍过来了,不急在一时。
    优雅轻拂云鬓,东昌兰真公主道:“玉松皇妹被父皇养在膝下,她的字也是父皇手把手教的,还替父皇草拟过圣旨。依孤来看,不若请玉松皇妹来瞧瞧这两份遗诏。说不定啊,她就有办法分清哪份是真,哪份是假。玉松皇妹在父皇跟前守着,是她的孝心。但孤认为,她更应该清楚,此时定夺遗诏真假,尽快让新君即位,稳定朝纲才是最重要的事儿!七弟和八弟也应到场,父皇多次说,国事为重呢!”
    怀睦老亲王和肃亲王齐齐皱了皱眉,东昌兰真公主把玉松公主扯入这趟浑水,其心叵测哪!但她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在场多有宗亲和重臣颔首以示赞成。二位王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在心里暗暗担忧。
    大家都无异议,就连三位皇子也没有开口反对。东昌兰真公主自得微笑,刚要指派心腹宫人前去传话,忽听一人主动请命:“事关重大,还请公主殿下允许,让微臣亲自去请玉松公主。”她看向那人,迟疑片刻后点头允许。
    安叹卿抱拳一礼,转身快步走出澄心殿。在穿过长廊之时,他的一名心腹将领匆匆过来,低声向他禀报了方才发生在坤熹宫的一干事儿。末了,这人道:“凤印已经被皇后娘娘拿回,所有高位嫔妃都被软禁在坤熹宫的偏殿里,季大监护着皇后娘娘很快就会过来。季大监令末将转告大将军,京中波诡云翳,日后请您务必护住玉松公主!”
    默然点头,安叹卿挥挥手,这名将领悄无声息没入黑暗之中。安叹卿向远方眺望,已经能看见一条宫灯汇成的长龙从后宫的方向往前朝而来。
    黑夜黯沉,阴云蔽月,夜风凛冽。安叹卿想起方才东昌兰真公主那一抹似讥嘲似得意的微笑,心头更冷。少年时因她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而澎湃不能自己的那腔热血,随着岁月的逝去一点又一点慢慢地变冷。在今夜,这腔热血终于被彻底冻成了冰块,再无融化的可能。
    眉目间,一转瞬,忧郁和迷茫消散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坚毅与绝决。他安叹卿,是大周朝最锋利的那把刀,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雪藏不出,也不会因任何人任何事背叛真正握刀的那个人!
    很快,安叹卿就来到了长青殿附近,哀恸无比的哭嚎之声似乎丝毫没有减弱,远远地就能听清。一丝嘲讽爬上安叹卿嘴角,想起里面那位皇子,这丝嘲讽里便增添了几分不屑。惺惺作态,不外如是!
    忽然,安叹卿站住脚,警觉问:“谁?”
    一声低沉微尖的哼声,有个人轻飘飘地自长廊廊顶跃下,落在地面,悄然无声。“数载不见,安大将军可还认得老朽?!”这人轻声道。
    睁大眼睛看着不远处那位低矮瘦小的老人,安叹卿慌忙抱拳深躬行礼,又惊又喜:“原来是吴师,叹卿有礼了!”曾任内卫大提督的吴仁,于武学一途上指点过年轻时的安叹卿,有半师的情份。
    “叹卿还以为您老一直在北境,没想到您老会在京里。”安叹卿心中又多了一份底气。乌义虽然当了几年大提督,但威信如何能与执掌内卫十几载的吴师相比?!有吴老提督在,内卫这个宫中最大的武装部门就不会乱!
    “老朽一直在玉松公主府上荣养,这不,进宫来护卫主子了。”吴老提督负手踱到安叹卿身前,仿佛轻描淡写地问,“安大将军,你这是要去哪里?”
    安叹卿不禁苦笑。少年时那场人尽皆知的暗恋情事,时到今日,都不能让人对他放心。他深深地再度向吴仁行礼,低声道:“请吴师信叹卿一次,叹卿是先帝的臣子,永远都是!”
    吴仁嘿嘿低笑两声,点头道:“你心里清楚就好!安大将军,不怕把丑话说在前面。玉松公主无忧,你安家满门老少也无忧。你行事之前,多想想先帝的信重,多想想你父安老帅和你们安家祖祖辈辈用血肉性命生生铸就的荣耀!老朽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罢!”
    话音落定,人也不见了踪影。安叹卿抬头四顾,暗自心惊。他早知吴师多疑,也不怪他不信自己。深深叹了一口气,安叹卿继续向长青殿走去。今日及以后,世人皆会看清他。L

☆、第五章 孤和孤

进了长青殿,安叹卿便看见玉松公主的背影虽纤弱却分外笔直。他快步上前,单膝点地行礼道:“启禀玉松公主殿下,因遗诏委实分不出真伪,东昌兰真公主殿下提议请您前往澄心殿鉴别。微臣无礼,斗胆敢问公主殿下,可否随微臣一行?”
    高大身影挡住了一些微弱灯光,安叹卿的面庞一半明亮一半阴暗。武令媺定定地看了他片刻,缓缓点头道:“既是如此,玉松便随大将军走一趟。”她转头瞧过去,又说,“泰王兄,康王兄,事关江山社稷,还请二位皇兄也随皇妹同去!”
    安叹卿也接话说:“东昌兰真公主也有言,请康王和泰王两位殿下以国事为重!”
    泰王此次没再推托,长叹一声之后站起。康王却仍然嚎哭不起,不过武令媺只等了一会儿,他也慢腾腾地从地上爬起身,顺从地跟在泰王身后慢慢走出了长青殿。
    武令媺跪了太久,两条腿麻得厉害,一起身差点摔倒。安叹卿就在她身边,急忙伸手轻轻地扶了她一把。
    武令媺对安叹卿点点头以示谢意,却听一个细微声音在耳边说:“殿下,皇后娘娘已经拿住后宫大局,正在季大监护卫下往前朝而来。殿下大可放心行事!”
    这是安叹卿以内力传音,武令媺对这种说话方式一点也不陌生。她好奇的是,为何安叹卿要向自己示好。如果金甲军从中做梗,她相信徐皇后恐怕不能这么快就掌住后宫。而这个消息,他也完全可以不告诉自己。
    正在猜度时,安叹卿又传音相问:“斗胆请问殿下,监国金龙玺殿下可随身携带?”
    大行皇帝将那方袖珍小巧的九龙金印交给武令媺时。当时在场的就只有父女俩和徐皇后三个人。闻听安叹卿此言,武令媺心中微动。此人也知监国金龙玺被大行皇帝授予了她,他这是在从侧面证实他的忠诚可靠?
    但,局势实在不明,安叹卿曾经的立场也无法令人完全放心。对于他的问题,武令媺只以面无表情回应之。她半句话都没有,甚至不曾看他一眼。径自在金生水和许绍烟的护卫下这就要赶往澄心殿。落在她后面的安叹卿。不禁不着恼,反而从嘴角逸出一丝笑意。
    忽觉背后如芒如刺,而殿内哭声突然间就弱了许多。武令媺下意识扭头去望。就见几位皇孙正扭头直勾勾地望着她。
    脚步停顿,武令媺声音舒缓,目光落在他们身上,轻声道:“你们皇祖父大行。你们父王因事无法在这里守灵尽孝,你们便多给你们皇祖父磕几个头。既是为了你们父王,也是为了你们自己!”几位皇孙连忙点头,不敢再看她,急急转身再度伏地哭嚎起来。
    武令媺低叹一声。不再迟疑,快步走出长青殿。一路无话,她裹着夜晚阵阵寒风。踏足澄心殿。一进去,淡淡扫了几眼。她便将情势看得清楚。
    禄郡王、瑞王、泰王成三足鼎立,各据一方。和王泰王两兄弟窃窃私语,东昌兰真公主与几位宗亲不知在说什么,康王缩在角落里还在流泪不止。安老帅、礼部杨尚书、兵部尚书桓国公谢骏以及辅臣之一的刑部尚书连尚介老大人和其余几位部堂高官也自成一个小圈子,默然无声静静站立,脸上多有悲色。
    见到武令媺出现,众人都看过来,众臣请安行礼不迭。武令媺示意免礼,也见过了几位宗亲和皇子。
    东昌兰真公主地位超然,原本她这个出嫁女没有圣旨是不能径自入宫守灵的,但她就是与其余姐妹不同地来了。不仅来了,她还堂而皇之地插嘴新君之事,把武令媺扯进浑水里。
    说实话,武令媺真心不想再看见她,但也知道这不可能。东昌兰真公主不仅是正儿八经的嫡公主,还是背后站着几位重臣的实权公主。她和别的公主,不一样。
    “玉松见过皇姐。”武令媺向东昌兰真公主行礼。
    东昌兰真公主缓步行来,状似亲切地扶住武令媺,脸上满满的哀愁之色,低声道:“玉松儿,这事儿咱们躲不开,你费费心罢!”
    武令媺抬头,凝视眼前这张美丽也丑陋的容颜,摇头道:“皇姐,国之大事,玉松不会躲。但是皇姐,”她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冷淡,“您是出嫁女,未经传召擅自入宫倒可以用为父皇守灵尽孝这借口来推托。可父皇遗诏立谁为新君,这事儿,您,管、不、着!”
    后面几个字,武令媺几乎是咬牙切齿说出口的。自她得知颜无悔竟然是先孝仁太子的遗孤,她就放胆猜测在新君之事上东昌兰真公主绝对会起妖娥子。本来几位皇子争夺大位就已经够让人烦心了,东昌兰真公主这个不孝女还要搅风搅雨,实在叫人厌恶之极。
    东昌兰真公主面容微僵,神色也渐渐变冷。她忽然掩口一笑,端的风情万种,但还不等她开口,武令媺又道:“父皇英灵不远,皇姐为何事笑得如此开心?您生得极美,但有些事儿就不要想得太美了!”
    “玉松啊玉松!”东昌兰真公主深吸一口气,看向武令媺的目光里终于流露出不再加以掩饰的鄙夷不屑,“你可知道,你……”
    “好了!吵吵什么?你们父皇英灵未远,见你们姐妹不和能放得下心?”怀睦老亲王用手中龙头拐在地面重重一拄,怒道,“你们姐妹有什么话以后再说!玉松儿,先过来看看这两份遗诏。兰真儿,你去瞧瞧你父皇大行需要的各色物事是否齐备。明儿一早,各府就要进宫哭灵,万事怠慢不得!”
    怀睦老亲王显然是站在武令媺那边的,东昌兰真公主咬咬银牙,还要再争,却见她的亲舅舅桓国公谢骏以目示意轻轻摇头。她也知在明面上自己于皇位之事上确实没有置喙权,只好不甘退下。
    临走前,东昌兰真公主的眼角余光看向安叹卿,隐蔽地对他使了个眼色。安叹卿仿佛没看见这眼色一般无动于衷,她反而放心离去。
    把那个将自己拖入浑水里的万恶搅事精给轰走,武令媺觉得心里稍微敞亮了一点。她示意金生水和许绍烟守在殿门口,自己走向那方她曾经多次伏案练字的大书桌。
    手轻抚桌面,她真是悲从中来,眼里刹时就变得湿润,几乎不能自抑。在这里,她度过不知多少岁月。她的老父亲手把着手,一笔一划教她描红写字,抱着幼小的她在膝上柔声讲解书本。
    武令媺喉中哽咽,轻轻颤抖着双手捧起一份遗诏。看着那熟悉的字体,她瞬间泪眼模糊,差点失态大哭,只得死死咬住嘴唇。
    “殿下,还请节哀,国事要紧哪!”安老帅身为武令媺的封地太平县驻军龙骧军大将军,也是看着武令媺长大的长辈,见武令媺如此悲痛,再想想方才东昌兰真公主的言行举止,一时间,老将军心里感触良多,更有深深怜惜,但又不能不劝。
    “抱歉,老帅,我心里实在难过太甚。我很快就好!”眼泪一行行止不住地流出,武令媺慌忙放下遗诏圣旨,背过身去用手帕擦泪。可这眼泪越擦越多,她努力不断深呼吸,好久才将情绪再度压制下去。
    “殿下赤子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