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吃货驯夫-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来,大周朝的私有财产制度比中国历史上那些朝代完善。房契和地契立好后,会在地方政府里立档。地方政府每年会把这些档案抄一次,送到京城户部衙门里再存档。鲁王之乱中,叛军虽然攻破了梁州城,却没有打进京城。京城里的各府衙门没有损失,所以那些档案都还是好好的。

    所以,徐夫人只要说出她家有哪些不动产,李学厚自然能帮她去户部衙门查档,随后补上合法的契约。

    至于徐夫人没掌管着大房财产,却知道有哪些不动产,那全是因为宋秋莲之前太骄横了,自己泄露的。

    宋秋莲一直以为,刘彦昭对她的宠爱是天长地久的。上面还有姨母护着她,她还怕谁?自从生了刘静玉之后,她便开始以正室自居了。她就等刘彦昭正式休了徐氏,堂而皇之地做正室夫人。她有财产大权在手,又有丈夫和姨母做主,对人生充满了自信。她从没想过要防范徐氏。她跟下人们交待那些铺子和田租等事时,从来没想过要背着徐氏等人。说不定她还巴不得让徐氏知道,想把徐氏活活气死呢!她哪知道,徐氏貌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却是有心计的人。徐氏听到过的事情,都暗中记了下来。

    实际上,因为京城距梁州不过二百里,李学厚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帮徐夫人把这件事办好了。

    如今,有了补办的合法契约,从前那些契约这时便作废了。也就是说,宋秋莲手里那些契约,即使还在,此时也是废纸一张,全无法律效力。

    更何况宋秋莲不过是一个小妾,就算她拿着从前的契约到衙门打官司,人们也不会相信,这么重要的东西会在她手里。就算相信她手里的契约是真的,当朝法律也不认可家庭财产是小妾的,因为小妾本身就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财产。所以最后这些财产,还是要落到徐氏这个正妻的名下。

    所以,徐氏只要拿出正妻的身份,就可以把宋秋莲压得死死的,让她永远翻不过身来。

    这就是之前为什么,宋秋莲不惜在钦差大人面前抛头露面,拿出休书来,说徐氏已经被休掉。至于那封休书究竟是真是假,却没人知道,因为刘彦昌连看都没看,就把它撕掉了。

    如今,兰香句淡淡的一句,“原来的房契和地契在战乱中毁坏了……”刘彦昌顿时就醒悟过来——宋秋莲手里的契约就算是真的,此时也成了假的了;而他手里这一匣子东西,就算是假的,也是真的了!

    “高明啊高明,原来大嫂是这么高明!”刘彦昌赞道。

    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并不真正了解徐氏!以前只觉得宋秋莲精明算计;现在却觉得,徐氏比宋秋莲手段更高、心更狠!

    不过他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才不会同情宋秋莲,即使她是他的表妹。他想,这都是宋秋莲一直以来骄横得过头了,得到的报应,纯属活该!

    但是,刘彦昌是个胆小多疑的人,他想到徐氏可以逆袭宋秋莲,就马上想到徐氏会怎么对付他。

    于是,他充满狐疑地问兰香:“兰香姑娘,你们太太会不会再找人补办一次契约呢?”他的意思是,如果徐氏再补办一次契约,那他手里这一匣子东西就也作废了!

    兰香见刘彦昌怀疑自家太太,不高兴了。她略带讽刺地说:“二老爷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我们太太是给您立过字据的,难道您把那些字据弄丢了?”

    刘彦昌眨巴眨巴眼,这才想起来,他接收那匣子文书的时候,已经拿到了徐氏立的字据!而且那字据上面,证人是族长刘宗保,他在梁州城就让刘宗保摁了手印!

    这时,刘彦昌意识到一个巧合——能代表刘氏族人,力保徐氏为正妻的,正是族长刘宗保;而徐氏在字据上写的保人,也恰恰是刘宗保!

    难道说,徐氏连这个刘宗保这个细节都算计到了?

    如果徐氏这么会算计,那也太令人惊悚了吧?

    凭白无故地,刘彦昌哆嗦了一下,打了个寒战——徐氏这个人,怎么跟之前的印象,判若两人呢?

    不过他又安慰自己,这应该只是巧合。如果徐氏比宋秋莲更精明、更狠毒,怎么会一直被宋秋莲欺压呢?所以,徐氏应该只是顺势而为,并不是提前算计的。

    刘彦昌想通前后关节,总算松了口气。他放心地把那一匣子文书,都塞到自己的包袱里。

    回到刘家庄,所有事务自有管家和下人们忙碌。刘彦昌紧紧抱着自己的包袱,回了自己的家门。有多事的下人想帮他拎一下包袱,被他一脚踹跑了。

    “滚——该干嘛干嘛去,少在爷跟前献殷勤!”

    想拍马的下人被说得一脸臊气,灰溜溜地跑了。

    他的太太邢氏迎出房来,不满地说:“刚进门就训下人,哪来这么大火气?”

    刘彦昌不说话,抱着包袱进了房。他先把下人们都支出房去,随后才跟邢氏显摆,自己这趟梁州之行的收获。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邢氏跟刘彦昌都是见财眼开的脾气。旁的事情上不用脑子,唯独在钱财上,脑子比旁人动得快!

    她立马就明白,虽然这些东西名义上还是大房的,但是实际上,却已经是她们家的了!

    她兴奋地说:“这才是老天有眼——你哥这个贪官,搜刮了这么多民脂民膏,却该不着他享用!

 第38章 二太太邢氏



    感谢热恋^^朋友的打赏,多谢支持!

    ********

    刘彦昌嗔了邢氏一句:“你胡说什么呢,那可是我亲哥!”

    “亲哥?”邢氏冷笑,说,“亲哥又怎么了?也没见他给你办成过什么大事啊!”

    邢氏又怂恿刘彦昌——将来就跟徐氏说,有的铺子收益不好,亏本变卖了;有的田地荒了,倒卖别人了——“随后三倒两倒,这些家财不就全是咱们的了?”

    邢氏嘴里说着,两眼炯炯放光。

    刘彦昌干咳几声,心说,这娘们儿比我更狠、更精明啊!

    他含混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东西在这儿呢,还怕它们飞了?”又说,“大嫂从来不挑吃穿,她又受着朝庭二品俸禄,不会跟你争什么——你着什么急呢?”

    邢氏一想也是。她说:“幸好大房里最后剩下的是大嫂,如果换成你宋秋莲那狐狸精,咱们可捡不着这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刘彦昌冷笑,说:“谁说不是呢!所以我们只承认大嫂是我们刘家的长房媳妇……”说着,刘彦昌把今天在城守府发生的事情,跟邢氏学了一遍。

    邢氏兴致勃勃地听着,同时懊恼自己因为偷懒,称病躲在家中没有去梁州——这样的大八卦,百年难得一遇啊,怎么就有去看现场呢?!

    刘彦昌让邢氏把文书藏好了,他洗漱、吃喝一番,上炕歇了,叫邢氏自去料理其他事情。

    邢氏本该先去看一眼婆婆,但是她按捺不住熊熊八卦之心,她更想去看看今天八卦的女主角徐氏。而且,徐氏送她们二房这么大的大馅饼来,她也有责任去大房表示一下亲善友好。

    刘家两兄弟在刘家庄的房子,大多数都被刘彦昌占了。不过因为之前徐氏曾陪婆婆住在庄子里,所以她也有一处小小的院子。虽然不大,却也周正,正房厢房齐全。

    邢氏带着婆子丫环们,来到徐氏的院子。她说是来看望徐氏的;可是她满面春风,真不像来慰问苦主的。

    徐氏却跟以往一样,不苟言笑,却也不拒人千里。她依礼,请二太太落座,让兰香烧水奉茶。

    邢氏看看徐氏房中,摆设依如从前,简陋得跟一般农户一样,没有什么好东西——做了二品节孝夫人竟然还是如此,看来徐氏就是这穷酸脾气了!这样也好,徐氏肯定不会跟她争什么了。

    邢氏看完四周,热情地对徐氏说,她这会儿过来,带来了一些家用的东西,还拨了几个老实的婆子丫环过来,听凭大太太使用。说着,她把带来的东西,还有婆子丫环,都让徐氏看过。

    徐氏感动地说:“二太太有心了。”

    邢氏拉住徐氏的手,真诚地说:“大太太你放心——虽然大老爷不在了,但是只要有我的,就有你的,断不会让你和安哥儿吃了亏。”

    徐氏点头,低下头用帕子擦了下眼泪。

    邢氏又问:“安哥儿呢?”

    徐氏回:“此时去灵棚那边了。”又说,“他倒熬得住,先前在梁州城已熬了七天了。”

    原来,刘静安之前虽在灵棚里哭昏了,但是后来经医生诊治,发现并无大碍。回到刘家庄之后,他还要继续守灵。不过既然回到庄子上,是他从小熟悉的环境,他也比之前轻松了许多。

    邢氏关心地说:“可不能把安哥熬坏了——回头我叫人煲点儿降火滋润的汤水,给他补一补力气。”

    徐氏连忙谢过。

    邢氏又唤兰香:“兰香,你们离开这院子有一年多了,东西难免不全,缺什么就让人去我那边找。还有,你们大老爷断七之前,就不要自己起火做饭了,都去我那院里吃。”

    兰香不敢贸然答应,偷偷看徐氏脸色。

    徐氏对兰香说:“若人都去二太太院里,只怕太叨扰了。还是缺什么就去拿什么——若赶上二太太院里做好吃的,你们就顺便捎些来解馋。”

    徐氏的话里,颇有玩笑的意思。把邢氏逗得一笑。

    两妯娌的手紧握在一起——从今日起,大房和二房的关系,开始了一段短暂的蜜月期。

    邢氏惦记着大房里的八卦,她又问徐氏怎么处置宋秋莲。她试探着问:“不过是个妾,不如打发出去算了?”

    徐氏淡淡地说:“她也跟了老爷好几年,又有了静玉,不能轻率打发出去。再说,她是老太太的外甥女,就算打发出去了,还是亲戚。”

    邢氏连连点头,觉得徐氏顾虑得有道理。她义愤填膺地说:“当初老太太就不该起这个糊涂心思,把自己的外甥女纳成妾!若是从外面买来的,又听话又好打发!”

    徐氏怕邢氏说得太直白,含混说道:“有老太太在呢,全凭老太太处置吧……”

    邢氏觉得徐氏这皮球踢得好,她说:“好,等会儿我去给老太太请安,顺便叫人把她送到老太太院里去!”

    邢氏主动替徐氏出头解决问题,徐氏巴不得。徐氏先谢过邢氏,又说:“二太太,我以前就没当过家,以后更不好出头露面。以后我们大房的事,全仰仗你和二老爷了。”

    邢氏拍着胸脯,一口答应。

    稍后,邢氏离开徐氏的院子,便去袁太君那里请安。宋秋莲仍然被绑着。邢氏也懒得理她,看也没看一眼。只吩咐下人们,等她从袁太君那里出来后,便把宋秋莲送到袁太君那里去。

    “这里是刘家庄,不是梁州城,我也不吃斋念佛的大太太,可不许她随便耍疯……”邢氏吩咐底下的人们,“若她说错什么,便是满门抄斩的大祸,连你们的脖子上都逃不了那一刀!你们一个个的,可都给我放只眼睛盯好了她!”

    “是!”下人们对邢氏的吩咐,无不遵从。

    以上刘家庄里发生的各种热闹,都是兰香后来告诉秦氏的。

    当日刘彦昌的棺材抬上车之后,秦氏见大局已定,便悄悄地撤了。

    她出了城守府,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脱了婆子的衣服,解了包头巾,恢复了本来面目。

    她把脱下来的衣服塞到包袱里,刚要走,却见前面闪出一人。她吓了一跳,以为自己被人盯上了;定睛一看,却原来是林二郎,他怀里还抱着妞妞。

 第39章 生意起步



    感谢暗夜沉吟送的pk票,谢谢支持。不过,pk榜是有钱人的地盘,我就不去凑热闹了。

    ********

    “二郎,你吓到我了!”

    秦氏嗔了丈夫一句。

    她走过来,从林二郎怀里接过妞妞,习惯性地摸摸妞妞的屁股,看她尿没尿裤子。

    林妞妞羞得满脸通红。

    秦氏一向认为,脸红就是妞妞要尿尿的征兆,于是她拿掉尿布,躲在一个旮旯里,给妞妞把尿。

    把完尿,秦氏给林妞妞塞好尿布,搂在怀里,叫着林二郎一起往家走。

    秦氏有些好奇地问林二郎:“二郎,你怎么跑这里来找我了?”

    林二郎悻悻地说:“每次兰香找你,我都怕有坏事发生……”原来,林二郎惦记自己的老婆,秦氏前脚刚出门,他后脚就抱着妞妞跟出来了。

    林二郎告诉秦氏,好多人都去城守府门口看热闹,他就混在人群中。他看到袁老太君在门外撒泼了,还看到秦氏跟着兰香出来。

    “你看到我了?!”秦氏有些惊诧。她说,“我换了衣裳,你也认得?”

    林二郎说:“你是我老婆,我怎么会不认得?”

    秦氏有些担忧,说:“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认出我来?”虽然秦氏明白自己跟兰香和徐夫人是撇不清关系的,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还是想尽量低调点儿,否则她也不用特地找了身肥大的衣裳用来改变体型了。

    林二郎问:“怎么了娘子,莫非兰香又让你做什么事了?”

    秦氏忙说:“没有没有,你别瞎想。”她又说,“当日李大人派马车来葫芦巷接徐夫人母子,邻居们都知道我们在战乱的时候收留了她们——我们跟徐夫人一家,很难撇清关系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林二郎问。

    秦氏苦笑了一下,说:“应该是好事吧?徐夫人现在是二品朝廷命妇,便是城守李大人都敬重着她——我们跟她攀上关系,梁州城里也就没人敢惹我们了。”

    “对啊,我们以后有靠山了!”林二郎高兴地说,又说,“以后我再走街串巷卖烧饼,小混混也不敢抢我的烧饼了!”

    秦氏听这话“噗嗤”一笑,说:“你还用走街串巷吗,咱不是有铺子了?”

    林二郎笑了,说:“瞧我这脑袋,竟然忘了自己也有铺子了!”又一拉秦氏,说,“走,收拾咱家的铺子去!”

    林二郎和秦氏经过几天的忙碌,终于把自家的铺子收拾出来。老高头的木匠手艺不差,帮他们修补了门窗。柜台和货架子也整治好了。此外,北屋的盘上了大炕,东厢房里的灶台也安上了。

    房子装修好后,夫妇一起动手,把院子里和房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夫妇俩并肩站在北屋前的台阶上,看着自家焕然一新的铺子,心里过日子的兴头足足的。他们开始商量这铺子做什么用场,是自己开个店,还是租出去。

    林二郎跟秦氏商量,由秦氏开个裁缝铺,他则在铺子门前卖烧饼,两人各有各的活儿干,还可以互相照应。一家人干脆搬到铺子这边来住,至于原来的房子,因为那是林家的祖宅,当然不能卖,不过倒可以考虑租出去。

    秦氏觉得二郎的提议不错。于是他们把一楼面阔三间的大房间,隔成一大一小两间。小的那间砌上打烧饼的锅灶,二郎在里面打烧饼,在门口出摊叫卖。大的那间摆上柜台、货架和案板,给秦氏当裁缝铺用。

    房子收拾好后,他们请了邻居们来帮忙,帮他们把家搬到铺子里。

    搬家那天,林二郎夫妇放了一挂炮仗,请邻居们吃了一顿饭,既庆贺乔迁之喜,同时又是庆贺他们的店铺开张。

    铺子开张后不久,恰好邻居孙有财从南方回来了。他替原来的东家贩了一批上好的布料来。原来那位东家,已经把铺子卖了,没有铺面来发卖这批布料。而且最近市面上的生意不好做,他也找不到肯接手这批布料的店铺。

    孙有财帮忙从中说项,让原东家把这批布料放在秦氏的裁缝铺里寄卖。卖出去之后,秦氏可以从中抽取五成的费用。

    这样,秦氏不用成本,就有了现成的布料。她裁衣的同时,带卖布料;她的铺子,不仅是裁缝铺,也是绸布店。

    秦氏让老高在西屋里打了几个木头架子,用来存放布料,铺子里只摆放样品。

    林二郎夫妇搬过来之后,那位老高头也没走。因为他手艺不错,战后需要修理门窗家俱的人家挺多。于是他晚上给林二郎家看铺子,白天就在林家铺子门口招揽生意。

    老高头就睡在打烧饼的那间屋子里。因为打了一天的烧饼,灶膛到夜里还是暖的,所以就算是冬天,晚上睡在这里也不冷。

    老高头睡在这里,连带着给林家的铺子看家。不过他要求不高,林家给了他地方住,他也不跟林二郎要看铺子的工钱。

    秦氏是个善良的女人,每次做了饭,都会分一份给老高头,她们一家吃什么,就给老高吃什么。眼看冬天到了,天冷了,她把林二郎的旧衣服改了改,做成厚厚的棉衣送给老高头穿。

    老高头穿上干干净净的新棉衣,人也显得精神利落起来,不再像个叫化子了。他是个实诚人,知道林氏夫妇是好人,他便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