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言]娶悦-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一五六章 修筑河堤
送走了三位官职在身的侯爷哥哥和家眷,每日一起用餐的人又少了许多。
这日早餐时,我刚将新煎的葱油饼端上餐桌,坐在对面的如初便“哇”的一声吐了起来。小缺哥哥忙忙起身替她拍背,秦珊则忙着递上了漱口杯。
“是不是昨夜下雨受了凉?”我担心问道。
如初含水漱了口,正要开口说话,却又是“呃”的一声干呕。
“悦儿,你先将这葱油饼端回去。”一旁的邓夫人突然说道。
我一脸不解道:“娘,这饼儿才起锅子,就是要趁热吃啊。”
邓夫人皱眉道:“没见你四嫂就是闻了这个反胃么?”
我将葱油饼凑近鼻底嗅了嗅,喷香喷香的啊。我疑惑回头看如初,却见她吐得一脸狼狈,小缺哥哥正拿了绢子仔细替她擦嘴。
这边,邓夫人又道:“训儿,你一会儿出门去请个大夫来替四嫂把把脉。”
“好。”邓训点头应承道。
看看邓夫人,又瞥瞥如初,我只得恹恹的端了葱油饼往厨房走。
我前脚刚进厨房,邓训后脚便跟了进来。
“你进来做什么?”我闷闷道。
“你说这饼儿要趁热吃啊。”邓训从我手里的陶盘里捡了块葱油饼,咬了一大口,边吃边点头道:“悦儿的厨艺真不一般,香咸酥脆,好吃!”
想着自己初为人妇,想在家人面前展示一下厨艺,结果竟让如初闻得吐了,我便有些郁闷:“早知道该先问问你们爱吃什么……”
“你做的我都爱吃。”邓训两口吞下一张饼儿,抬手又从陶盘里捡起一块。
我瞪他一眼:“别装出好吃的样子来安慰我。”
邓训闻言笑起来:“四嫂不是因为你的葱油饼吐的,她可能是有喜了。以前大嫂怀乾儿时,也是这般模样。一点油腥都不能闻。”
听了这番话,我心里一暖:原来他跟进来,就是为了给我宽怀。
早餐后,邓训请来的大夫来替如初把了脉,果然是有了喜脉。大家便都高兴起来,纷纷给小缺哥哥和如初道喜。看着小缺哥哥眉眼中的喜悦,我也替他开心不已。
在得知如初怀有身孕后,邓夫人便决定及早送如初回洛阳养胎。于是,留在高密的邓家子弟也都纷纷收整行囊打包装箱,半个月后。便都随着邓夫人的车驾一道返回了洛阳。
私塾彻底恢复了往日的宁静。邓训在收到我娘转让吉庆堂的那笔资金后,便正式启动了河堤修筑工程,他每日忙碌着勘探、采石等前期工程。总是早出晚归。
孝期未满,私塾里四处是孝礼陈设,没办法开课,怕我留在家里感觉无聊,邓训便提议我去将我娘接来一起住。因孝期停了回门礼。成婚这些日子来,我却还是第一次回门。带着邓训为我准备好的礼品,我兴匆匆回家却吃了闭门羹。
我抱着礼盒折返私塾时,刚从菜场返回的秦珊便问道:“怎么,蘅姨不在家?”
我摇头道:“不在。”
“她会不会又是去了陶坊啊?”秦珊突然道。
“陶坊?”
“哦,你还不知道吧。隔壁的里三巷年前新开了家陶坊,前阵子不但四公子常去陶坊帮忙,蘅姨也经常去呢……”
小缺哥哥也常去?我便急切问道:“那掌柜的是姓罗吧?”
秦珊点头道:“是啊。坊名就叫罗氏陶坊。”
“原来罗伯伯也搬来高密了!”兴奋之下,我捧着礼盒便往里三巷跑去。
望着街面的店招,我一家一家寻过去,最后在巷子尽头的竹篾店旁看见了“罗氏陶坊”的店招。除了房屋式样和广阳门的杂货街不一样外,店招悬挂的位置和店面的摆设。几乎和当年一模一样。
我看得心里一暖,当即走上前去。一走到门口。我便看见罗伯伯正躬身往一个大竹筐里摆放包裹好的陶器,而我娘手里拿着账本在一旁计数。春日明媚的阳光投照在柜台上的一盆仙客来上,盛放的花朵洋溢着一丝淡淡的香甜。
看着眼前这温暖的一幕,我停住了脚步。小时候,萍儿姐姐就想撮合我娘和罗伯伯,可却被我娘拒绝了。罗伯伯如今竟将陶坊搬来了千里之外的高密,想必我娘也终于被他打动了……
不愿意打搅了他们,我轻步转身离开了陶坊。我找到了自己的幸福,也希望我娘不再孤苦一人,有罗伯伯替爹爹照顾我娘,我想爹爹在泉下也会高兴的。
整日留在私塾里无所事事,我提出去河堤给邓训帮忙,他却说修筑河堤是男人的事,我一个女子去了帮不上忙。听他这么一说,我便心下不服,好歹我也是在羽林军中混过的,搬抬石料不行,做饭打杂总还是可以吧?
寻思之后,我去成衣店买了套襦裳管裤,这日送了邓训出门后,自己便高挽发髻扮着男子去了河堤工地。
走过响水滩头那座崭新的跨河木桥,在那片曾困锁我一昼夜的小土坡下,便是一片繁忙的筑堤工地。无数赤膊男子在工地上劳作,搬抬石料、挖填土石,忙得热火朝天。
我逡巡一圈,一眼便在村民们往来奔忙着夯填土石的坝基上,看见了挽着衣袖满头大汗的邓训。他和旁边几个村民正在谈论着什么,说了一阵,又躬身拉了绳尺在新砌的一段坝基上测量比画。
看了一阵,我发现那些搬抬石料、夯填土方的人似乎都有分组搭配,我既没有工具,也没人配手,还真不知道怎么去帮忙。转回头,便看见靠河的一株大榆树下,有几位妇人在烧水沏茶,几位姑娘则轮番给工地上的人递送茶水。这个活儿我也能干,我当即便走了过去。
我表达了自己想帮她们送茶水的想法后,一位老妇人便道:“小伙子也要来帮忙烧茶水?那你去帮我们挑水吧。”
另一个妇人果然便递给我两只木桶和一根扁担,抬手指了指河对岸的响水滩:“河崖村的水井上次被洪水淤塞了,得去河对面的居民点挑水。”
挑水倒也不难。我担了水桶便往响水滩走去。绕了好一阵。我在居民点找到井台打了水。可挂了满满两桶水的扁担一放上肩膀,我便痛得倒抽冷气:却不知道扁担磨着肩头,竟是这么痛!
既是主动要去帮忙,我总不能又挑着空桶子回去吧?咬咬牙,我再次将扁担搁上了肩头,忍着那股磋磨之痛,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
却刚走了两步,肩头便是一轻。我诧异转回头,便对上了邓训不甚友好的脸色:“你那身子,怎么挑得起这么重的桶?!”
我辩道:“我好歹也是在军营待过的。里面的体能训练比这个重多了……”
“那是以前。龟息丹已经夺去了你半条命,你不知道么?你若一定要来帮忙,以后每日替我作工程记录罢。”邓训躬身挑起木桶。大步往工地走去。
“你怎么知道我来了?”急步跟在邓训身后,我心有不甘道。
邓训回头瞥我一眼道:“先前几个送茶水的小姑娘议论纷纷,说工地上来了个比我还好看的公子,我就有些好奇。转回头,便见你挑着桶在木桥上走着。我顿觉安慰。被自家娘子比了下去,我也不输面子……”
“那些小姑娘每日来送茶水,原来就是为了看你?”我顿时恼怒道。
邓训停住脚步,眼眸中渐渐浮起一丝笑意:“这么说来,我还很有号召力啊。”
我瞪他一眼:“别臭美了,你现在晒这么黑。也是那些村姑没见你往日的样子,才会说你好看。”
邓训笑道:“悦儿是在夸我往日很好看么?”
我脸一红,干脆闭口不语了。
这以后。我便每日换了男装和他一起来工地。他对照图纸监理工程,我则带着纸笔替他记录开采的土石方数量、坝基工程进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需要紧急解决的一些事务。
每日在河堤工地上忙碌,时间也过得飞快。天气一日日热起来,草木也一日日繁茂起来。很快便进入了初夏时节。
工地开工后,花钱便如流水一般。我娘捐助的那笔银两。不过半月就化作了土石夯填在了坝基之下。县衙从财政中抽取的一部分银两以及其他途径募集的资金也开始捉襟见肘,邓训正忧虑工程因缺乏资金面临停工时,洛阳传来了好消息。
大哥邓震说服刘庄同意了修筑胶河河堤的计划,不但划拨了专门的款项,还抽派了都水司的专职官员来指导工程。
六月中旬,都水司的两名官员抵达高密。那天傍晚,邓训带领他们去河堤工地查看了施工情况后,天色已经擦黑,邓训婉言拒绝了县衙为都水官准备的接风宴,急慌慌拉着我回家。
见邓训拒绝晚宴,一路行色匆匆,我不解道:“我知道你恨不得将接待的花费都用到河堤上,可是与这些都水官员一起吃饭,说不定也能争取到都水司的一些修缮经费支持……”
“跟着为夫修了几月河堤,悦儿长进不少,居然也懂这些官场之事了。”邓训笑道。
我停住脚步道:“你究竟为何不参加接风宴啊?”
邓训本不是那种自命清高的迂腐之人,往日为了募集资金,他还多次主动宴请城里的富商。从白日的谈话中,我便得知这两名都水官员都曾受过邓禹恩惠,念着这份旧情,他也应该出席晚宴争取资金,却怎么就一口拒绝了呢?
PS:
感谢暮雪格格的粉红,感谢文文的评价,感谢奇奇的打赏!
本来,按照计划应该今天这章就完结,可素作者好像啰嗦了一点。所以,明日还有一章。
【第一卷】 桃之夭夭 第一五七章 花好月圆(大结局)
“今天有很重要的事。”邓训头也不回道。
“什么事情比修河堤还重要?”这两三月中,我早已习惯和他一样,将修筑河堤之事当做生活重心了。
“今天是个很重要的日子,悦儿不记得了?”
我摇摇头,不记得有什么重要的事。
“今日是六月初十五。”邓训提示道。
闻言,我抬头望了望天,已是暮色初降,东边天际隐约可见一轮淡淡月迹。又是一个圆月之夜,只是我的生日已经过了,他的生日在九月,我娘的生日在腊月,蒋勇和秦珊自小卖身为奴不记得生在哪日……寻思一番,我再次摇了摇头。
“那就当是一次惊喜吧。”邓训抬手替我推开了私塾大门。
一片耀目的红色突入眼帘,甬道上的红喜毯、游廊下的红绸缎、屋檐下的红灯笼……让这个素白了几个月的突然院子焕然一新。我这才蓦地想起,从三月初四到六月十五,足足过了一百日,刘庄定下的孝期结束了。
邓训牵起了我的手:“悦儿,我们的婚礼回来了。”
原来,他拒绝晚宴,就是为了这事。
邓训又道:“那日怪我太心急,还有好些仪式没有完成,今日要好好补上。”
回想出嫁前我娘的教诲,我突然反应过来,这厮那日是跳过了合卺酒、结发绾这许多仪式,直接就行了敦伦礼。和摘花楼那日的话一般,这厮还真没按顺序来啊……
我还在愣怔间,邓训便将我横起来,大步迈进了院门。
我顿时急道:“喂,放我下来,一会儿被勇哥珊妹他们看见……”
邓训笑道:“他们去城外东山的清风观找郑卦师,夜里赶不回来。”
整个院子里。就我和他了么?清柔的晚风拂面,我才发现自己的脸颊滚烫滚烫。
邓训将我抱进卧室,瞥见床上的鸳鸯喜被,床旁的大红喜烛,我便越发的心慌不已。
“忙了一整日,我们先沐浴了再吃东西。”邓训径直将我抱进内室,在盛满热水的浴桶旁放了下来。
我们?难道是要一起?!
我忙忙道:“这桶子太小了,要不,你先洗……”
邓训的手轻轻抚过我的脸颊,凝眸道:“看来。以后应该换个大桶。”
明白自己误会了他的意思,我的脸颊便越发滚烫。
“你先洗吧,和你一起洗。我只怕没定力挨到完成那些仪式。这一回,再不能落下什么了。”邓训含笑说罢,转身走出了内室。
舒适的热水洗去了白日的灰尘汗水,我换了浴袍一身舒爽的走出内室时,卧房的木桌上已经摆放着几碟精致小菜了。
“是你做的?”看着正在布菜的邓训。我诧异道。
邓训含笑将竹筷递给我,不置可否道:“饿了吧?赶紧吃东西。”
跟着他和都水官员在河堤上跑了这一日,我还真饿了。我接了竹筷便聚精会神吃起来。邓训也坐了下来,将我平日爱吃的鲜肉竹笋往我碗里挑。
吃了好一阵,我突然反应过来:我是和他一起回的家,内室浴桶里热水温度正好。这饭菜也上得这么快,明显是秦珊他们早就弄好的啊。
“想什么呢?”邓训突然问道。
我停箸道:“这饭菜不是你做的吧?”
“夫人真是明察秋毫。”邓训放下手中竹筷,拎了桌上的酒壶。一边往两只白玉鸳鸯杯中斟酒一边道:“若是夫人愿意传授厨艺,为夫他日一定认真学习。”
这厮好生狡猾。若不是我主动问起,还真以为这些饭菜都是他亲自下厨的呢,差点被他感动。
“这是东海王着人送来的十年桃花酿,夫人尝尝。”邓训将手中的玉杯递了给我。
我摇头道:“我不会喝酒。什么酒入口都是一个味儿,辣。”
“今日这杯不一样。”
看着他殷勤的表情。我疑惑接过酒杯,凑到唇边浅啜了一口,果然和往日喝的酒不一样,入口清冽甘甜,还带着淡淡的花香。好喝!我抬手便倾杯尽饮。
“这酒不是这么喝的。”邓训拿过我手中的空杯再次斟满。
我好奇道:“那该怎么喝?”
邓训的身子便靠了过来,他将斟满的玉杯放进我手里,随即又端起另一只玉杯,将手臂与我的手臂交缠在一起:“悦儿,这是合卺酒。”
合卺酒,交手执。同饮下,共甘苦。
红烛的光焰下,手中的白玉酒杯似被浸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红,如同春日桃花的色彩。我此刻才明白,这酒为何要叫“桃花酿”了。
执手倾杯,甘甜的酒液暖入肺腑。那张清俊的面孔在咫尺间与我对望,眼眸中光彩熠熠,如同春日胶河上的粼粼波光,看得我有些发怔。
便在这愣愣怔怔之间,他已将我带到了床旁,用一把扎了红绸的银剪将我的长发绞下了一缕。待他将剪子搁进我的手里时,我才醒悟过来,这是婚仪中的“结发绾”。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我也从邓训头上剪下了一缕墨发。他将两缕黑发用红绸扎在一起,装进一个绣着鸳鸯的香囊后,悬挂在了红帐外的银钩之上。
不知是不是和喝了桃花酿有关,看着香囊在银钩上晃悠,我便觉得有些头脑昏昏了。
“海棠春睡,却便是夫人这般模样。”直到邓训沐浴后出来,含笑搂住我的腰时,我才发现自己竟倚靠在枕背上睡着了。
“仪式都结束了么?”我尴尬问道。
邓训摇了摇头:“还没有。”
我忙忙坐正了身子:“那还有些什么?”
“敦伦礼。”
敦伦礼?!一回想起洞房那日的情形,我当即慌道:“这个,那日不是行过了么?”
邓训却转身将木几上的一个红木盒子递给我:“这是岳母的礼物,洞房那日没来得及打开。”
——“这个盒子,就是娘送给你们的新婚礼物,帮你们完成大婚的最后一礼。”
记起我娘那日的叮嘱,我便接过邓训手里的钥匙。打开了铜锁。一掀开盒盖,我便瞪大了眼睛:这不就是我小时偷看过的那盒水果人儿么?!
我拿起那个丝毫没有褪色的火红瓷石榴,驾轻就熟的扳了开来,里面依然是那两个没穿衣服的小人儿以奇怪的姿势抱坐在一起。我搁下瓷石榴,又随手拿起瓷柿子轻轻扳了开来,里面还是两个赤身的小人儿,只是姿势换成了交叠而卧。我的脸颊顿时便滚烫起来:洞房那日,我和邓训不就是这般模样么?!
“岳母真是费心了。”不知何时,邓训已和我并肩而坐,他的手臂缠在我的腰间。唇瓣抵在我的耳畔,这一声轻轻吐息,让我的身子不由一紧。
“这敦伦礼。难道有九次?”我数着那横竖三格摆放的九个水果,说出来的声音竟有些沙哑。
“九次?”邓训一怔,随即便闷声一笑:“夫人说得不错。”
我的心顿时沉入海底:我娘在开什么玩笑啊,一次我都痛得半死,居然会有九次?!
感觉这厮的手在我身上不安分的游走起来。我便越发心慌了,抬头瞥了眼窗外明晃晃的月光,我顿时计上心来:“六郎,难得今夜月色清明,后院的槐花又开得热闹,我们何不先去院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