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弃妇-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婆子轻轻一笑:“奴夫家姓胡,二奶奶唤奴胡婆子就是,此次是奉了王妃之命。接府上四娘子去长安王府里小住些时日,王妃她听闻四娘子品貌出众,很是喜欢,故而命奴前来相接,还请老夫人与二奶奶允准。”
  老夫人一时脸色大变,这寿王府也欺人太甚了,且不说蕙娘与寿王有那么一桩事,便是没有,她一个未出阁的娘子也不能就这么平白无故被接到寿王府去,若是真心想迎了蕙娘进王府做妾。也该送了聘礼婚书来,正正经经请了媒人登门说合,才能让人接了过去。
  如今倒好。一辆马车,打发来一个婆子,说是接过去小住,无名无份地带去王府,在那边就是有什么也不算正经妾侍。只怕连个寻常侍婢都比不得,她如何也不会答应!
  她强压着心头的怒火,道:“王妃盛情,只是蕙娘如今却是待嫁之身,只怕是不能远去长安了。”
  那婆子却是轻轻一笑,毫不在意地道:“王妃的意思。不过是接四娘子过去小住上些时日,长安毕竟繁华远胜东都,说不得在长安替四娘子寻一户好人家也是有的。便是不愿意。过些时日就会送了娘子回府,老夫人不必担心。”
  她话音未落,苏蕙娘已是急急忙忙进来,睁大眼望向堂中,照着她想来。寿王府必定使了不少人前来,更是准备了聘礼婚书。前来迎她进府为侍妾。
  只是堂中却是空落落的,只有一个婆子坐在下席,而老夫人与曹氏的脸色俱是不大好看,似乎有什么不对。
  “这位就是四娘子吧?”那婆子见苏蕙娘快步进来,笑着站起身来,上前攀谈道,“果然是容貌出众,招人喜欢,难怪我家王妃这般欢喜,使了奴前来洛阳接娘子去王府一见。”
  苏蕙娘听得又是欢喜又是疑惑,既然真的是要来接她,可是为何不见人,竟然只有一个婆子,又说是见一面,却又是为何?
  她有些愣怔地望向老夫人与曹氏,只见她二人目光隐晦,似乎很是不喜欢,一时有些糊涂了。
  老夫人开口道:“蕙娘,你先坐下,不许没规没矩的,这位妈妈是寿王妃使了来接你去王府小住的,只是你如今待嫁在即,怕是不便出门,故而叫了你来问一问。”她知道这婆子怕是不见到蕙娘不会死心,只是她毕竟是王府使了来的人,不能怠慢,只好叫蕙娘出来见她,想来只要蕙娘拒绝,便是寿王府的人也奈何不了,只能作罢。
  苏蕙娘却是脸色变了几变,咬着下唇坐下了,却是手攥成拳,几乎攥进肉里,不是迎她进府里做妾?却是寿王妃要接她过去见面,寿王妃?何时王府里有了寿王妃了?她若是这样跟着去了寿王府,却又是什么身份?宾客?妾侍?分明名不正言不顺!
  她满心糊涂,却听那婆子道:“四娘子,王妃早就听闻四娘子品貌出众,着实喜欢,所以才让奴来洛阳接了娘子过去小住几日,还请娘子收拾随奴回长安。”
  老夫人与曹氏对视一眼,却是都望向苏蕙娘,等着她开口拒绝,在她们看来,这样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邀请,又是只派了婆子登门接了去,更是连身份也没有,只是个尴尬的客人,更是彻底没了名声,又是与邓府已经议亲,凭谁也不会糊涂到答应的。
  然而苏蕙娘却是清醒了许多,她慢慢抬起头来,看着胡婆子,低声道:“何时动身?”
  在老夫人和曹氏的震惊之中,胡婆子笑了起来,她早就料到了这娘子会答应,当初不顾一切靠近寿王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自然是拒绝不了进王府的诱惑。
  她笑着道:“若是娘子方便,咱们这便出发吧。”
  苏蕙娘起身向着老夫人拜了拜,冷淡地道:“阿娘,女儿不孝,奉王妃之命前去长安,还请阿娘允准。”她铁了心了,嫁给那个三十二的邓家郎君,作两个孩子的继母,看着妾侍左右环伺,实在是忍无可忍,她宁可把命运放在这未可知的寿王府,既然寿王妃能接了她去,她就有法子留下不被送回来,一步步向上爬去,她终究还是会如愿的!

第一百八十一章 安禄山来朝
  苏云已有许久不曾见过杨玉环了,自千秋宫宴之后,她便与这位传奇中将成为大唐内廷第一人的女人没了来往,想不到竟然会在大明宫中再一次见面。
  只是如今的杨玉环,再不是困在冷宫,任人欺负的无名无分的人,今日便是她的册封贵妃之礼,她便如苏云所知的,要成为名传千古的贵妃杨氏。
  杨玉环一身明黄金凤帏衣长裙,织金缦纱披帛,头上的十二翅赤金发钗步摇明晃晃的耀眼,绝美的容颜带着高傲得意的笑容,与玄宗一道坐在含凉殿上席,望着殿中或是逢迎或是恭顺的朝臣宗室命妇妃子们前来朝贺,但笑不语。
  苏云缩着头,坐在外命妇的人堆里,她可不想被杨玉环盯上,虽然先前没有得罪她们姐妹二人,但是当初她们能够狠下心让她当替死鬼,难保现在还会不会想除了她。
  她目光扫过对面的朝臣宗室席位上,李倓默默坐在下席,虽然有不少人与他攀谈,他也只是微微笑着答上几句,并不殷勤。倒是太子的席位就在玄宗身旁,却是亲近者甚少,寥寥数人,太子的脸色也是阴沉不展,难道真得如同传言所说,玄宗有意废太子?
  苏云有些疑惑,她虽然不通历史,却是依稀记得眼前这位太子李亨就是日后的唐肃宗,并没有被废除,那如何会变成今日的局面,难道之后还出了什么变故?
  太子身旁还有数位封王的皇子,寿王也在其中,相比起太子的阴沉郁郁,他倒算得上春风得意,时不时与身旁的众人说几句,又自酌自饮上一杯,很是自如。
  苏云看了看他。不禁摇了摇头,前几日才听闻他已经请诏册封韦良娣为寿王妃,就在这封妃大典前不久,明眼人自然是知道,这是为了让杨玉环能够名正言顺地进宫为贵妃,寿王妃必须另选他人。想来他也是不愿意的吧。
  想起当初在并州,他曾说过要娶自己,还要以正妃之位许之,怕都是一时说笑罢了,他们两个人从未有过什么更多的来往。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情意之说。
  正在殿中喧闹纷纷之时,高力士进来,笑容满面拜倒在地:“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敬贺贵妃娘娘封妃之礼。在殿前候见。”
  安禄山!苏云手里的杯盏几乎掉了下去,琥珀色的葡萄酒洒出来大半盏,她顾不得理会,却是死死盯住殿门,方才高力士所说的人是……安禄山!那个毁了大唐盛世。改变了整个华夏命运的安禄山!
  苏云虽然已经不记得当初历史课本上是如何评论唐朝的衰败覆灭,却是记得很清楚,正是眼前这个碧眼高鼻微胖的胡人造成的。若不是他的出现,苏云几乎已经忘记了,现在是天宝年间,再过数年。眼前这个满脸恭敬逢迎的笑容的人就要兴兵叛乱,一路杀入长安,结束了历史上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而李唐皇族也将在叛乱之中飘零离散,长安倾覆,一切都物是人非。
  她几乎是哆嗦地看着安禄山走到殿中,拜倒在玄宗与杨玉环面前,高声道:“吾皇万年。娘娘千岁,臣特来恭贺娘娘册封贵妃之礼。送上珠宝香料数车,以表心意。”虽然是胡人的模样,却是说得一口流利的官话。
  玄宗大笑起来,指着安禄山道:“好你个胡儿,还有这等心思,竟然自范阳赶来,千里奔波之为道贺?”
  安禄山一脸憨厚的笑容,有点手足无措的模样,不安地动了动身子,恭谨地道:“臣听闻陛下将册封杨娘娘为贵妃,心中欢喜,所以日夜兼程赶来为陛下助兴,还望陛下恕罪。”
  此时杨玉环倩然一笑,轻启朱唇道:“安将军一片赤心,陛下怎么会责怪,还当重赏才是,陛下觉得可是如此?”说完眼波流转,殷殷望向玄宗。
  玄宗原本露出的笑容渐渐收敛起来,他自来乾纲独断,哪里容的妃嫔插嘴,只是望向杨玉环那带着羞怯期盼颇为相似的目光,心里不禁一软,微微笑道:“贵妃所言不错,你既然一片心意赶来,何罪之有,安心入席坐下观礼吧。”
  安禄山依言退了下去,只是退下之时,微微抬眼望了一眼杨玉环,二人似是心有相同,互相一笑,就此不提。
  苏云只觉得一口气淤积在胸中,吐不出咽不下,她看着殿中举杯欢宴,高谈阔论的众人,华丽动人的歌舞,奢靡美味的佳肴,觥筹交错之间,似乎一切都是这般平静,而未来也会如现在一般永远是盛世太平。
  可是他们不知道,今日与他们举杯痛饮,一并欢宴的人,来日将会带着无数兵马铁骑,冲进长安,踏破大明宫的宫门,将他们逼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不得不带着李唐皇室匆匆南迁,自那以后,这万国来朝被全世界奉为中心的大唐,再也没能复兴。
  苏云知道这一切,然而她却只能看着那个一脸憨厚敦实的胡人,对着玄宗和朝臣恭敬有加言听计从,仿佛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忠实之臣,没有人会相信他会对看重他重用他的玄宗有二心,更不会有人相信,十年之后他会起兵毁了大唐昌盛文明,毁掉了一切的太平繁荣。
  苏云也不能说,她解释不了自己是如何知道这一切的。
  更糟糕的是,她不记得历史上的李倓究竟是怎样的结局,在安史之乱那场大动乱里,又是有怎样的经历,这让她很是焦虑,就像明明知道有危险,却不能知道是什么样的危险,要如何躲避它,只能眼睁睁看着危险慢慢逼近。
  殿中燃着浓郁的龙涎香,混合着绵绵密密的乐舞之声,众人的说笑声,热闹地几乎叫人承受不住,苏云只觉得如同被针刺一般,头上密密扎扎作痛,她从来未曾有过这样的感觉,但是此时却已经坐不住了。
  起身吩咐宫婢带她出殿去,她要透透气,撇开这一殿的喧闹嘈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该怎么办,该怎么改变或是躲开这注定的命运。
  ……………………………………………………
  安禄山出现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梅妃
  苏云信步走着,离热闹的含凉殿越来越远,她并不在意,那个豪华奢靡充满乐舞笑声的欢宴,在她听来看来都是亡国的靡靡之音。与其回去坐在席上看着安禄山一脸伪善的忠厚,想着之后可怕的大乱,倒不如出来走走,想想对策。
  她才转过九曲廊桥,便远远见了一位素衣窈窕的身影立在廊桥边,对着荷池中含苞的菡萏怔忪不语,脸上隐隐有悲戚之色,却仍然难以掩去绝色出尘的姿容。
  苏云一时看得怔住了,原本以为杨氏姐妹已是绝美,想不到这宫里竟然还有容貌不逊于她们,甚至那凌波照影的气度风华远在她们之上的女子,她是谁?如何会在此?
  “娘娘,陛下命内廷妃嫔皆要去含凉殿朝贺贵妃,你还是去一去吧,好歹露个脸,不叫那位贵妃娘娘记恨才是。”美人身边的宫婢轻声劝道,“兴许陛下见到你,还能念着几分情意。”
  只可惜那位美人丝毫不为所动,清冷的脸露出一丝苦笑:“去了又如何?看着陛下亲口命我给杨氏行礼?他已经将昔日万般情意都忘却,将我囚于东楼,已是如此地步,我江采萍又何必去做那趋炎附势之人。”
  江采萍!她是梅妃!苏云嘴巴张成O型,传说中的人物,历史上都不知道是否真的有此人,她竟然见到了,看来野史说的不假,果然有其人,而且还是个绝色佳人。
  她不禁向前走近,想看个究竟。只是她才一动,身上的环佩叮当一响,惊动了站在廊桥边的梅妃与宫婢。
  “是谁?”宫婢显然是吓坏了,这个时候众人都在含凉殿赴宴,哪里会有什么人到荷池边来,只怕是什么刺客。
  苏云看着梅妃也拧着眉头望向这边。只好轻轻一笑,上前拜了拜道:“妾建宁王妃见过梅妃娘娘。”
  “建宁王妃?”梅妃微微蹙眉,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年轻女子,“你是倓儿娶的那个弃妇?”
  弃妇的名头都传到深宫来了,这广告效应还真是不错。苏云一头黑线,自嘲地想着。
  她落落大方地应下:“是,妾正是那个弃妇。”
  这倒是让梅妃吃惊了,眼前这女子倒是特别,不气不恼,还这般坦然地承认了。不禁问出口:“我说你是弃妇,你为何不恼?”
  苏云笑了起来,这位梅妃还真是个没啥心机的。想到什么还就问什么:“妾本就是弃妇,蒙郡王不弃,获封为王妃,此乃事实,天下皆知。又为何要遮遮掩掩,反倒惹来笑话。”
  梅妃一时笑了起来:“你真是个有趣的。只是你为何不在含凉殿,却要来这一处。”说到含凉殿,她目光幽怨地望了一眼远远含凉殿的方向。
  苏云却不回答,只是偏头一笑:“娘娘又为何不在含凉殿,却在此处?”
  梅妃笑容黯淡下来。目光里满是凄楚,语气低沉:“不过是不想看见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罢了。”
  一旁的宫婢却是一惊。忙低声唤道:“娘娘,不可……”她很是担忧地望了一眼苏云,只怕这话会传到杨玉环的耳朵里去。
  苏云毫不在意,笑道:“娘娘何必做此想,既然不愿去含凉殿。何不放开心怀,赏一赏这宫中春景如画。莫要为了一时的心头烦扰,辜负了良辰美景。”
  梅妃却是苦笑着摇摇头:“哪里还有心绪赏景,如今我已被囚东楼冷宫,数月不曾见过陛下,早已是行将从阁去的故人,朝不保夕,春景如画又能如何。”
  看着她蹙眉,苏云不由地一叹,好白菜果然都被猪拱了,杨玉环也倒罢了,她是自愿为了权力富贵离开寿王府,想方设法进宫的,眼前这位梅妃算得上是才貌双全,心思纯良,偏偏也是玄宗的妃嫔,这么个花花心思的老头子到底要糟蹋多少好女子。
  “娘娘何必做如此想,既然情意已变,当日的海誓山盟自然也是做不得准了,你又何必执着,空自悲切,到辜负了这年年岁岁的春景。”苏云虽然并不知道梅妃与玄宗之间的情意,但梅妃眼里的情意却是做不得伪的,“娘娘且瞧瞧我,我是个弃妇,当日被夫婿从夫家逐出门来,一个人挣扎求存,到如今不也是得偿所愿,举案齐眉。”
  梅妃惊讶地望着她,从没听说那个女子肯主动说起自己是个弃妇,还恍若无事一般拿来劝说别人,她瞪着苏云:“你……你就全然不觉得难过?”
  苏云轻轻笑道:“自然是难过的,初时还曾想过寻死,夫家不容娘家不留,竟然无处容身了,后来却是慢慢回转了心意,人活一世不能为了旁人的辜负,就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女子虽然地位卑贱,但也不必哀求夫郎垂怜才能度日,没有他也能安安稳稳地活,甚至要活的更好,更不让自己受委屈,如此才算不辜负活这一世。”
  她昂起头,脸上满是自信的笑,那容光让一旁的梅妃与宫婢都为之动容,虽然她们与苏云并不熟悉,却莫名地相信,眼前这个女子即便一无所有,也能让自己活的很好。
  “建宁王妃果然不同寻常,”梅妃微微一笑,垂下眼帘,“只是我并不如你那般自在没有束缚,这大明宫中哪里容得下一个不得宠的妃嫔,只怕那位贵妃娘娘,很快就要想法子除了我。”
  苏云轻轻摇头:“娘娘错了,只怕贵妃娘娘不会向娘娘动手,她要动手的另有其人。”她知道杨玉环的野心,绝不是想要当一个贵妃便罢手,她要的是绝对的权力,所以才会有杨国忠拜相,杨氏姐妹皆为国夫人的历史,如此她要剪除的并非什么玄宗的爱妃,而是那些有背景有家世的妃嫔,梅妃不过是选美入宫,家世单薄,根本不足为惧,故而历史上的杨贵妃也不过是不允许玄宗亲近梅妃,并未除掉她。
  梅妃一愣,不明所以地望着苏云,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但却能感觉到眼前这个建宁王妃并不简单,她似乎知道些什么。
  苏云忽然一惊,或许十年后的安史之乱真的有办法可以改变,只是这个改变要从眼前的梅妃开始。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步一步来
  在此之前,苏云从未曾想过改变历史,她只是个小小的穿越者,占用了一个原本该委屈自尽的弃妇的身体,可是她的存在就是改变历史,她改变了苏云娘原本悲惨的命运,改变了李倓的命运,她相信在原本的历史上,建宁王李倓绝不可能娶了个弃妇,否则历史上会大书特书,夸张地表现出来,说这就是李唐王朝对尊卑等级淡漠。
  既然历史可以被改变,那么她便要试试改变安史之乱,李唐衰败的命运,至少不能让它在此时降临,她不能让李倓、秦府还有自己和安哥儿这许多人的性命交给那场动乱去决定。
  她想过除掉安禄山,然而这是没用的,安禄山不过是顺势而为,才能够举兵作乱,就算是杀了他,还会有另外的人做这样的事,这一切都是源于玄宗过于宠幸杨玉环,将朝政交给了庸碌贪婪的杨国忠,纵容杨国忠迫害忠良,扶持同党,朝中得力之人越发少了,民生多艰,兵权大都在节度使之手,才会让安禄山的兵马长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