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夫人凶猛-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珠笑道:“行。”
又过了几日,清浅彻底将寻亲的事情抛到脑后,一心一意过着小日子。
这一日,琅琊王夫人让人送奶酪给清浅。
来人道:“这是姑娘进宫前亲手做的,嘱咐夫人一定要送给夫人。”
清浅哟了一声道:“你们姑娘进宫了?”
来人笑道:“是,前几日进宫的,姑娘本想和夫人告辞,可夫人那几日总没空。”
前些日子,清浅被身世谜团所困惑,顾不上外头的应酬,故而忽略了。
清浅歉意笑道:“劳烦嬷嬷回去禀告夫人,请夫人不必担心筝妹妹,我正要进宫探望皇后,顺道会见筝妹妹。”
那嬷嬷道:“听说皇上正宠一位怡贵人,我们姑娘进宫后只见了皇上一面,封了一个贵人,便再也没见过。”
清浅微微笑道:“怡贵人吗?”
孙怡然借着姐姐生子,从才人一跃为贵人,如今更独占宠爱了吗?
这么说,自己一定要进宫一趟了。
第二日,清浅便递了折子进宫请安,皇后刚出月子不久,见妹妹进宫请安,很快应了。
清浅再次踏足坤宁宫的时候,皇上也在为平安公主庆满月。
皇后抱着大红襁褓内的平安公主,一脸幸福地微笑。
清浅上前跪拜行礼道:“臣妇见过皇上皇后。”
皇上免了清浅的礼。
清浅见坤宁宫遍地礼物,不由得笑道:“今日是平安的满月,臣妹也准备了一份薄礼送给平安。”
瑞珠奉上一瓮香。
清浅笑道:“从前有状元红,女儿红,臣妹奉上的是女儿香,越久越香。”
皇后笑道:“这个倒别致,满宫的礼物唯独你的和王贵人的别出心裁。”
皇帝笑道:“王贵人送了平安一颗狼牙,说狼牙能驱邪保平安。”
王贵人?
从未听说有个王贵人,而且送的礼物带着草原的风格,想必是筝妹妹。
清浅特特问道:“从未听说有个王贵人,她也是和怡贵人一批进宫的吗?”
皇后微笑道:“王贵人是琅琊王氏的女儿,皇上为显示恩宠,刚收了入宫。”
清浅恍然道:“若是这位王贵人,那么臣妹是认识的,文质护送她们回京后,臣妹见过这位王贵人,为人极为爽朗大气。”
皇帝并没往心里去,只低低嗯了一声。
外头陆姑姑禀告:“皇上,皇后娘娘,怡贵人求见。”
皇上抬头道:“让她进来吧。”
皇后轻声向清浅道:“这阵子,朝廷到处报灾荒天旱,皇上日夜苦恼,唯有怡贵人歌舞能稍稍排解些。”
清浅想起沿路的干旱,点点头。
孙怡然款款进来,如今的她越发妖娆,腰身纤细,面如桃花,眉中的一朵梅花让她更加妖冶。
孙怡然轻声细语:“臣妾见过皇上,见过皇后娘娘,袁夫人安好。”
清浅点头算是回礼。
皇帝免了她的礼,笑道:“今日是平安的生日,爱妃也来相贺吗?”
孙怡然微笑道:“臣妾特来献舞给平安公主。”
皇后道:“平安是个小孩子,懂什么歌舞。”
孙怡然道:“这是特特祝平安公主安康的歌舞,臣妾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物,唯独跳舞罢了。”
听孙怡然说得可怜,皇帝道:“回头让内务府送些金银玩意过来,你挑选几件喜欢的。”
孙怡然欢喜道:“多谢皇上恩典。”
皇后的脸上平静无澜。
孙怡然吩咐宫女弹奏箜篌,自己则做飞天之舞。
即使不喜欢孙怡然,清浅也不得不点头心中暗赞,孙怡然在舞蹈上是下了功夫的。
一抬头,一回眸皆带着风情。
更兼身带奇香,袖子里头藏着各色花朵,随着她的舞蹈散落一地。
皇后崇尚简朴,有几分不喜,但皇帝却沉浸其中。
皇帝道:“怪道周贵妃对你的舞蹈赞不绝口,朕瞧了也觉得极好,一点也不必梨园女子差。”
孙怡然盈盈下拜:“多谢皇上赞赏。这是臣妾为平安公主新排的舞,祝公主平安吉祥,步步生花。”
皇帝听了极高兴道:“怡贵人的舞极好,寓意也好……”
听皇上这是要嘉奖的意思,清浅轻声笑道:“皇上,臣妾近日见了一舞,别有一番风味呢。”
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获全胜
皇帝听说有更好的,忙笑问道:“是民间的舞蹈吗?”
清浅摇头道:“臣妾想引荐的人,并非民间人,而是宫中王贵人。”
孙怡然有些不以为然:“袁夫人说的是那位刚进宫的王贵人?她言语无状,粗俗不堪,昨日刚被贵妃娘娘责罚静思,她也能跳舞?”
听闻王筝被罚,清浅有些怒意,周贵妃这是故意给王筝下马威吗?
王筝从小自由惯了,哪里受得了。
清浅道:“皇上接王贵人进宫,是因琅琊王夫人曾经救助过皇上,更因王夫人深得瓦剌民心,你们怎能以言语责罚她。”
皇上忙道:“贵妃这回做得差了,让她着人去安抚王贵人,带王贵人来献舞。”
孙怡然颇有几分不服气。
倒是周贵妃听到皇上的责罚,亲自过来请罪。
再有魏德妃、方妃等各位嫔妃来给小公主贺喜,一时间坤宁宫热闹起来。
周贵妃凤目一挑道:“听说新入宫的王贵人擅舞,甚至比怡贵人还跳得好,咱们可以开开眼界了。”
孙怡然故作谦逊道:“臣妾正好可以好好学学。”
周贵妃含笑建议道:“皇上,臣妾提议不若博个彩头,让怡贵人和王贵人比一比,让后宫嫔妃们押注,瞧瞧谁的彩头多;如何?”
后宫生活平静乏味,此建议一出,几乎嫔妃们都跃跃欲试。
皇帝也笑着脱下一个扳指道:“朕也凑个热闹。”
皇后见皇帝有兴致,不好拒绝,只能取了一个簪子道:“这个算本宫的彩头。”
嫔妃们你一个手镯,我一个项链,不一会儿居然凑了满满一小匣子的彩头。
王筝过来,穿着一身玫红色的草原衣裳,脚下是黑色的羊皮小靴,头上的金环和腰间佩剑相映衬,越发耀眼。
周贵妃喝道:“大胆王贵人,居然敢带剑面圣。”
王筝抽剑出来,傲然道:“贵妃娘娘,这宝剑并未开刃,实在不值得大惊小怪。”
周贵妃呼吸一窒,野丫头没有规矩,居然不请罪还顶撞自己,将来看自己怎么对付她。
不,今日就要让她下不了台,让她羞愧难当。
周贵妃微笑道:“王妹妹,今日皇上想看舞蹈,宫中擅舞的唯独怡贵人和妹妹,王妹妹可不要谦虚。”
孙怡然上前道:“请王妹妹指教。”
王筝道:“我不认识你,为何要指教你?”
有些嫔妃笑了出来。
孙怡然脸色一红,这野丫头没有教养,指教只是客气的意思,她不明白吗?
稍后自己一定让她心服口服,知道什么才是中原文化。
王筝见到清浅,眼睛一亮正要上前招呼。
清浅用眼神制止了,上前笑道:“听说王贵人擅长剑舞,不如为皇上皇后舞一曲,你看,这里有这么多彩头呢。”
王筝很听话道:“好。”
孙怡然水袖一收,笑道:“王妹妹,我先来一首天魔舞,这是元朝有名的舞蹈,仿照天魔之姿而成。”
孙怡然一拍手,宫女十六人鱼贯而入,头垂辫发,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扮成菩萨形象缓缓而舞。
孙怡然在中间,眉间带着风情,缓缓起舞。
如同最庄严的菩萨堕入尘世。
周贵妃赞道:“真是精妙绝伦,臣妾押怡贵人。”
嫔妃们也纷纷道:“再也想不出什么能比这个更加动人了,臣妾们也押怡贵人。”
见皇帝也禁不住将扳指给孙怡然,清浅笑道:“何妨稍后看看王贵人的歌舞。”
若是皇上给了出去,那么一切便定论了。
皇帝忙道:“是了,王贵人还未舞,你们将东西都收回去,稍后一起评判。”
皇后笑道:“还是皇上公允。”
周贵妃瞧了一眼王贵人,有孙怡然珠玉在前,王贵人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一曲舞毕,孙怡然上前笑道:“请皇上皇后,贵妃娘娘,各位娘娘们指教。”
周贵妃微笑道:“这是本宫见过的最好的舞,皇上觉得呢?”
皇上笑道:“怡贵人的舞技又精进了。”
孙怡然含笑谢过皇上,对王筝道:“王妹妹,请吧。”
王筝不明白为何嫔妃们赞叹,她直言不讳道:“我哥哥……”
周贵妃厉声道:“没规矩,在皇上跟前一口一个你呀我的,要自称臣妾!”
清浅微微点头,示意王筝听话。
王筝倒也不争辩这些小事,改口道:“臣妾觉得不明白,臣妾的哥哥曾说,天魔舞是加速元朝灭亡的亡国之曲,兼着亵渎了菩萨,为何贵妃娘娘不对这种舞蹈加以制止,反倒对臣妾一时的不敬厉声指责?”
周贵妃微微一愣,这是亡国的曲目?
皇帝倒不是一个昏君,忙道:“舞跳得不错,但天魔舞今后不可继续。”
孙怡然忙道:“是臣妾的过失。”
“不知者不罪。”皇帝对王筝道,“你哥哥久处瓦剌,对中原文化倒是颇多研究。”
王筝笑道:“我们日日想着归国呢。”
皇后赞道:“琅琊王夫人,果然名不虚传,教导的一双儿女都极好。”
周贵妃见皇帝皇后都赞赏王筝,忙岔开话题笑道:“今日比的是舞技,可不是学识,王贵人请吧。”
魏德妃笑问道:“不知王贵人擅长的是什么舞?”
王筝拔出剑道:“臣妾擅剑舞。”
即使知道宝剑没有开刃,周贵妃还是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清浅晒笑了一声。
王筝拿着剑舞起来,如同激流中的大将,风姿绰约中带着巾帼豪气。
她边舞边唱道:“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 ”
皇帝听了不由得打着拍子一起唱起来。
“天下太平兮,吾将醉,吾将醉兮,舞霜锋。”
歌声激昂,配上剑舞,更是相得益彰。
皇上犹嫌不足,亲自拿起宝剑,满饮了一杯酒道:“朕和爱妃一起跳。”
两人刀剑相对,剑影纷飞。
一曲过后,皇上意犹未尽。
王筝宝剑归鞘道:“祝天下太平,四海阔清。”
近日来皇上一直为两件事发愁,一件是瓦剌的不断挑衅,一件则是旱灾的频发。
如今听了歌舞,皇帝豪气被激发出来,大丈夫在世怕什么艰难,迎难而上便是。
第四百八十六章 献嫔
如果说孙怡然的歌舞如同一披纱巾,将皇帝的不安遮住,那么,王筝的歌舞如同一道清泉,将他隐秘的不安抚平。
皇帝收了宝剑,回忆道:“从前皇祖父在的时候,也常常高歌此曲,多年未听,别有一番滋味。”
皇帝在沉思,早有伶俐的嫔妃将彩头放在王筝前。
皇帝亲自参与了舞蹈,谁敢不给彩头给王筝。
不多时,王筝前堆满了各种彩头。
清浅取下一个羊脂玉臂圈,含笑道:“王贵人的歌舞格局高,让人敬佩。”
皇帝亲自将扳指给王筝道:“王贵人的心胸开阔,解开了朕多日心头的烦闷,如同上天献给朕的礼物,特赐王贵人为嫔,封号献。”
孙怡然脸上的妒忌遮掩不住,她辛苦练习了几月的舞蹈,居然比不上一个野丫头。
而且还被这野丫头倒打一耙,说什么亡国之曲。
同样气愤的是周贵妃,本想扶一把孙怡然,谁料给献嫔做了台阶。
清浅真诚恭喜道:“恭喜献嫔。”
皇帝继续吩咐:“献嫔不必拘泥装束,不必解刀,朕信得过琅琊王夫人。”
皇后委婉道:“皇上,今夜让献嫔伺候吧。”
皇帝点头笑道:“朕先陪平安用膳,稍晚些去献嫔宫中。”
提起平安公主,周贵妃眼珠子一转,拿着自己的彩头放在王筝前头笑道:“今日是平安公主的满月,本宫提议,不如这些彩头,献嫔给平安公主当礼物好了。”
哪能让这野丫头名利双收。
不如将东西给平安,让皇后日夜瞧着,提醒皇后别养虎为患。
王筝从小在草原,并没有太多尊卑之分,即使这些日子王夫人耳提面命,她依旧没有完全改过来。
王筝傲然道:“贵妃娘娘,既然东西是嫔妾赢的,那么怎么使用是嫔妾说了算。”
周贵妃脸色通红,但又不好反驳王筝的话。
皇帝哈哈笑道:“献嫔说话直接爽快,朕喜欢。”
孙怡然微笑道:“从前献嫔从瓦剌来,没什么好东西,见了这么多金银珠宝,必定要好好享用一番。”
王筝道:“臣妾从瓦剌一路过来,见到流民不断,土地干涸,臣妾想将这些金珠赠给流民,开设粥棚,使民不饥。”
皇上大赞道:“朕的献嫔,果然眼光胸襟不凡。”
清浅看着满殿的嫔妃,心中隐隐担忧。
王筝此举是好,但是却得罪了许多嫔妃。
许多嫔妃会认为,王筝是将自己的彩头博取皇上的欢心,再加上她性格大大咧咧,将来未免会被人算计。
嫔妃们人人惭惭的,说了几句场面话便告辞离开。
周贵妃出了坤宁宫的门,冷笑一声:“献嫔这是打定主意要跟着皇后了,哼,咱们走着瞧。”
孙怡然委委屈屈道:“她如今是嫔了。”
周贵妃恨恨道:“今后什么天魔舞不要弄了,你这是递刀柄给人家呢,幸亏皇上不追究。”
孙怡然气道:“献嫔哗众取宠,娘娘非得给她一个教训不可,不然她越发没上没下了。”
周贵妃道:“如今她刚入皇上的眼,正是得宠的时候,你不要去得罪她,等着吧,日子还长着呢。”
周贵妃摇摇摆摆走了。
孙怡然瞧了瞧天上,热得直咒骂:“这天,热得真邪门。”
坤宁宫内,清浅逗弄着小公主。
清浅笑道:“公主的眉眼像极了平和公主,今后必定是个美人胚子。”
皇后微笑道:“只要她平平安安便好,美人不美人的倒是其次。”
提起美人,皇后问道:“你和献嫔熟悉?”
清浅忙托付道:“王妹妹心思单纯,王夫人是巾帼女子,请姐姐在宫中千万多关照些王妹妹。”
皇后笑道:“献嫔性子直接,本宫也很喜欢。今后让她多来坤宁宫,本宫没功夫照顾平和,平和又喜欢刀剑马儿的,正好让献嫔教教她。”
清浅笑着应了,又返身去逗平安公主。
皇后见清浅喜欢孩儿,不由得多说了一句道:“若是能及早要孩儿,还是早些吧,你瞧本宫便是早年忙着宫务,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清浅胡乱应了一声。
皇后又劝道:“平日避子汤要少用,你府上人少事情少,如今有孩儿正好。”
清浅低低道:“臣妹没有用过避子汤。”
皇后哟了一声,吩咐陆姑姑道:“请凌太医过来,今日的平安脉还未请过。”
顺带给妹妹瞧瞧,是否身子不妥当。
怀海很快到了,先给皇后请了脉道:“娘娘身子已然恢复,只是有些虚,平日多歇息便能恢复。”
皇后指着清浅道:“凌太医也不是外人,你给清浅瞧瞧,她的身子是否适合受孕,该如何调理?”
怀海上前,仔细摸着清浅的脉搏。
望闻问切了好一阵子后,才做结论:“清浅姐的身子很好,脉搏有力,十分适合受孕。”
皇后怀疑道:“莫非是文质的身子不好?”
清浅笑道:“他身子康健得很,哪里会是因为他,必定是我太紧张操心的缘故。”
皇后道:“抽空让怀海去瞧瞧。”
清浅点点头,没有往心里去。
好几日放心不下的心事,似乎放下来。
清浅觉得,必定是这些日子太紧张,才让自己不利受孕的。
瑞珠也道:“回府后,少夫人多绣花,或者找罗姑娘喝喝茶,府上的琐事便让奴婢和白芍做吧。”
清浅笑道:“府上如今也清净,没什么操心的事。”
皇后问道:“本宫听说文质的弟弟妹妹都有些不妥当,袁老夫人搬出了新府,这是怎么回事?”
清浅细细说了经过。
皇后的脸上微微有怒意道:“本宫本还想借着重阳,提一批诰命的位份,袁老夫人也在其中,这么瞧起来,没有必要了。”
姐姐总是体贴自己的。
清浅微笑道:“臣妹还能应付,若是皇后单单不提袁夫人,恐怕朝廷会引起非议。”
皇后点头道:“若是受了气,只管进宫告诉本宫,本宫替你出头。”
姐妹两说了一会儿话,清浅方告辞出宫。
第四百八十七章 送汤
过了八月便是立秋,立秋之后按说天气会凉下来,可是今年并没有。
与天气一道高居不下的,还有源源不断的灾报和流民。
袁彬忙得脚不点地,别说袁夫人府,就是自己府上,也回得少了。
这一日休沐,清浅见袁彬愁眉不展,拉着他散心,两人一同到了老午的庄子上。
一路上,只见禾苗干涸倒在地上,农民欲哭无泪,看着快要干枯的稻穗发呆。
袁彬叹了一口气道:“大灾之年已有雏形,接下来有得朝廷忙的,只可怜百姓,眼看快要成熟的稻穗,干死在田间。”
清浅问道:“这干涸的稻穗,一点用处都没有吗?”
“里头的米粒尚未成熟,人不能吃,唯独只能喂鸡。”袁彬摇头道,“人都活不下来,还有什么心思喂鸡。”
清浅想了想,吩咐瑞珠道:“让小林子去收些鸡苗,再用去年的陈米换干涸的稻穗,这样一来,咱们可以养鸡,百姓也不至于因为没米饿死。”
瑞珠道:“姑娘,咱们哪有功夫养鸡?”
清浅微笑道:“我记得陪嫁有几处庄子,想必都干涸了,就让佃户养鸡吧。”
水源,清浅的庄子早已打好井,人喝鸡喝是够的,可要灌溉稻田却不够。
这几日清浅一直在想怎么办,今日总算想到了法子。
袁彬并不理会养鸡这种小事,只低声问道:“那日你说,旱灾未完接着又是蝗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