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兆-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老太爷亲自扶起了穆臻。
片刻后,穆老太爷红着眼睛笑了。
“苍天有眼啊。绍堂,云家和穆家……有后了。”有后了……穆老太爷说完,落了泪,一旁的宁老爷和宁夫人反应过来,再看看城门前这满目苍荑,沉默着。“亲家,不哭……我们一起保全了云郡,保住了家人,如今,还迎来了新生命……这是新生啊。”真正的新生啊。从此以后,不一样的云郡,不一样的秦国,不一样的宁家和穆家。'全文终。明天再补点番外。'
番外:凤兆(一)
新朝新气象
说起新皇帝,百姓们觉得挺神奇。
当初默默无闻,尤其是京城的百姓们知道的最为清楚。
今天太子做了什么,明天三皇子做了什么。而二皇子,永远是籍籍无名的那个。
在朝中领了个闲职,除了上朝,很少出府门。
也没听说他嗜好什么……美人,美酒,钱财,二皇子似乎一样也不喜欢。
人们便猜测,宣王殿下在府中会做出什么呢?
即无政事缠身,又没什么不良嗜号,难道每天在家中坐井观天不成?总之,当时整个京城,连乞丐,都不看好二皇子。将来的新皇帝,一定是太子。如果太子出了什么意外,没能当上皇帝,一定是三皇子继位。
可是……
事与愿违啊。太子被废,离开京城。三皇子一时势大。可是没几天,便传出圣上属意二皇子的消息……
接下来简直就是迷之走向。
原来最被看好的三皇子突然间谋反逼宫……
二皇子领兵迎战。
据说圣上寝殿外血流成河。
最后,三皇子被俘,据宫内传出的消息,皇帝气的吐了血。当即下旨传位于宣王。
也许三皇子逼宫之事,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几天,圣上便驾崩了。
新帝登基,大赦天下,原本该被斩的三皇子,最终被宽恕。新帝准其带着母亲远赴封地。
这一仁慈之举,让天下百姓高呼新帝仁慈,贤明。
至于前太子和三皇子的势力,似乎一夕间,都龟缩了。没人再站出来吆喝自己是太子党,是三皇子党。
新帝登基后,朝中一派欣欣向荣之色。
宣帝上位后,减赋税,任贤能,整个秦家,似乎渐渐的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宣帝寝宫。
年轻的皇帝在寝宫摆了一张小案,就在龙榻旁。
出了御书院,回到寝宫,宣帝也不会歇息,他还会再看一会奏折。然后内侍再三劝其保重龙体,他才会就寝。
如今服侍宣帝的内侍,便是以前服侍先帝的。
是个年过四十的老太监。
他有个喜庆的名字,唤做德福。
德福没想到,自己服侍完先帝,还能服侍新帝。他一直认为,自己对先帝知之甚详,先帝驾崩之日,便是他的死期。
没想到,宣帝说。
他在宫中呆的久了,对宫中诸事知之甚详。所谓一事不劳二主,这宫中内侍,还由他管着。
只要他忠心,只要他还能动,便一直会是宫中总管太监。
德福感激新帝。
新帝不仅饶了他一命,还对他唯以重任。所以德福服侍起新帝来,可谓是兢兢业业。
如果最初,他只是因为感激而细致周到。
跟在新帝身边三个月,德福是真的一心一意服侍着新帝。年轻的皇帝起的比谁都早,睡的比谁都晚,一天花在政务上的时间,最少有八个时辰。
这样的皇帝,可谓是闻所未闻。
德福甚至能想像出,数年后,秦国会有多么强盛。
只有这样的皇帝,才能真的给百姓谋福祉。
才真的信奉,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他从不觉得自己是皇帝,天下一切便理所应当尽在掌握。
宣帝总说。
坐上这个位置,便意味着他肩上担着世上最重的担子。
他不敢松懈半分。
因为天下百姓在看着他。满朝文武在看着他……
如果他这皇帝做的不好。
不仅世人唾弃,史书上也会留下骂名。他不想‘秦宣’二字遗臭万年。所以,他只能更加勤恳,更加兢兢业业。
这一天。
几乎近子时。德福看着皱眉看着折子的年轻皇帝,不由得轻声上前。“陛下,该睡了……你最多还能睡三个时辰……”秦宣抬头,有些疲惫的揉了揉眉心。
德福赶忙送上温茶。
宣帝饮了一口,脸上神情好看了几分。
然后,他突然间问道。
“德福,你觉得这世上,有人不爱权势吗?”
这问题委实难倒德福了。
权势这东西,能换来太多的东西了,俗世之人,又有几个不爱?“奴才不知……奴才觉得,大多数人都会喜欢权势吧。毕竟有权有势,日子才能好过。
可这世上有万万人。总有几个特立独行的。
前朝还有位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呢。
奴才听说,读书人中也很多孤傲之人。只一心钻研学问,不问世间俗事。奴才想,在他们眼中,权势或许不如一册孤本吧。”
宣帝笑笑。
“说的不错。世上有万万人,总有几个特立独行的。”
“陛下说的是。”
“……宁子珩会是那个特立独行的吗?”年轻的皇帝又轻声说道。
德福不知道这算不算问题。
宣帝的语气,更像是自言自语。
“德福,我若将云郡交给一个外姓人……你觉得如何?”
德福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这问题,让他怎么答。
宣帝笑笑,似乎并不介意德福这幅诚惶诚恐的模样。他摆摆手,示意德福起身。
“你啊,就是胆子太小了。你该学学子珩……那小子,这天下,便没他不敢做的事。
朕之所以能坐上帝位,他功不可没。
朕曾下令召他回京。
可他却给朕递了封请罪折子。说自己不谙官场之事,直白些,他说自己不是当官的料。
就喜欢在云郡当个闲散公子。
折子上甚至说。他的家业,如今都由其夫人操持着。他每天闲来无事,四处闲逛,游山玩水。
那恣意劲,连朕都羡慕。”
“宁公子来京城时间虽然不长,可是京城中对于宁公子的传闻却不少。宁公子曾经当众说过。他这辈子,不求大富大贵,也不求封王拜相,只求夫妻和睦。还说他一定要生够两儿两女,只多不少……
世人嘲笑宁公子胸无大志。奴才倒觉得,这样的志向,才是‘大志’。”德福说完,自己先笑了。随后意识到,自己竟然在和皇帝说八卦。
不想显然新皇帝挺喜欢听。
“确是大志向。那小子是真心不想混官场的。朕曾有意扶持他当朕的左膀右臂。以他的才能。不出十年……定然能位及人臣。可是他却对朕说,朕有那心意,不如折成银子赏他。
总让媳妇儿养他,他有点不好意思。”
还有这事?
德福几乎听的眼睛发直。世上,还有那么不学无术,毫无追究的男人。
吃软饭吃的这般天经地义,还和皇帝直言把封赏折成现银。
这样大逆不道的话,偏生皇帝提起来,竟然还乐呵呵的,这位宁公子,德福是真的从心底里佩服。
“朕便不如他的意……他不是说最近忙着陪媳妇吗?还说明年初春,他便要当爹了……他想离朝廷远远的,朕便让他不能离开。德福,拟旨。
封朕的义妹为长宁郡主。封地……云北。待明年生产过后,若得女,便加封其女为永平郡主。若得男,便封为永安世子,将来承继云北。”德福有些吃惊。虽然没封宁子珩为异姓王,可他的儿女,却封了郡主和世子……
这,待遇与异姓王无异了。
“尊旨。奴才这便去办。册封云郡宁家少夫人,陛下义妹穆臻为长宁郡主,封地云北。”
番外:凤兆(二)
七月盛夏。
云郡。
城门前那场争斗,已经过了三个月。
现在人们提起起来,还忍不住的唏嘘。
废太子太过意想天开了,竟然想强占云郡,然后当个土皇帝,借云郡和新帝对峙。
还有云家,竟然助纣为虐。
当初废太子围城,还说什么城里进了强盗……根本就是想寻个由头,将城内反对他的一举除掉。
首先,便是宁家和梅家。
好在老天有眼,没让他得逞。最终,他败在宁家公子的手中。
这其中,最值得提的便是穆家老爷,穆绍堂。
平日里,这穆老爷行事扣扣索索的,想请他出诊,少一钱银子都不行。对待家人,都十分刻薄。据说当初他妻子产子之时,危在旦夕,需要人参吊命,他愣生生没给。
以至妻子生完孩子后,一气之下,抱着孩子走了。
虽然外面都传是穆老爷休妻……
可谁有休妻还会将儿子一股脑的让妻子带走,一定是穆夫人看透了穆老爷的为人,失望之下,才抱了儿子离开穆家。
便是这样一个刻薄之人。
竟然在云郡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若不是他强拉了云老爷一起坠城……恐怕废太子不会轻意败北。
那之后,我们提起穆家,不由得肃然起敬。
更有人说,看人别看外表,也许刻薄小气的外表下,有颗金子般大义凛然的心。
穆老爷出殡之时。
穆夫人也抱着儿子回来了……
那之后,她便带着独子留在了穆家。并且跪在穆家祖宗面前当众发誓。这辈子绝不二嫁,她会努力将儿子教养成人,撑起穆家门庭。
穆老太爷当时便落了泪。
说是穆家错了,当初太过刻薄。只要宋双带着雨泽回来,以后的穆家,便交给宋双,穆老太爷说他老了,再也当不动这个家了。
只希望将来雨泽能继承穆家的医术,当一个济世活人的郎中。
穆臻也正式回穆家祭拜了祖宗。
算是再次认祖归宗……有了宁家这门强有力的姻亲,相信穆家将来一定会更繁盛……
穆臻已经给雨泽铺好了路。
有她在一天,定保雨泽一路顺遂。
宁家。
自从拒了宣王几封招宁子珩回京的书信,宁家上下看宁子珩的眼神,都带着怒火。
当初死活吵吵着要去京城,说要干一番大事业。
这才去了多久?
好容易在京城站稳了脚跟。
宁子珩却死活赖在家中,说是得陪媳妇儿生孩子。
新帝登基,他依旧没去。
宁老夫人点着宁子珩的脑袋骂他是个作死的。
当初拦着不让他去京城,他非要去。当初力排众议选定的主子,如今当了皇帝。
他若去京城,不出几年,封王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这辈子,宁家若出个位及人臣的朝廷肱骨大臣……
那真上宁家祖坟冒了青烟啊。
不止上宁老夫人,宁老爷和宁夫人也苦口婆心的劝。
说有他们在,保证穆臻无事。
若是生孩子时,他想陪在身边,到时向皇帝告个假。快马加鞭,有几天也赶回来了。
何至于肚里孩子才月余,他这个当丈夫的便什么都不干了,天天盯着媳妇儿的肚子瞧,像什么样子?
可宁子珩不听啊。
从小到大,但凡他想做的事,甭管谁劝,也从未改变过心意。
当初他执意当个纨绔子。
后来执意娶穆臻。
执意追随秦宣。
最后执意辞官回家陪媳妇儿……
一桩桩,一件件,简直是馨竹难书。宁老夫人对穆臻说……以为娶了媳妇,便能明白事理了。不想依旧这般胡闹,穆臻只是笑笑,并不反驳。
有些事,提前揭晓便没意思了。
还是等着惊喜到来吧。
很快,穆臻肚中孩子不足五个月时。
惊喜便到了……
而且是宫中内传总管亲自赶来云郡传旨。
一听说圣旨到了,上到宁老夫人,下旨宁家丫头婆子,都露出悲凉的目光。
看吧,皇帝来秋后算账了吧。
几次三番的传,宁子珩死活不去。
他以为自己脸皮有多厚?能挡得住刀枪不成。
惹急了皇帝,终于下了治罪的旨意。
宁老夫人,宁老爷夫妻,几乎是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情去指旨的。
宁子珩和穆臻到的最晚。
穆臻刚想下跪。
传旨的内侍上前一扶。
“陛下有旨,宁少夫人有孕在身,不必下跪。”
啊……
这是什么操作?
宁老夫人眨眨眼睛,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一旁宁老爷和宁夫人对视一眼。
心道难道皇帝一边降罪,一边还担心穆臻的身子。
当内侍展开圣旨,一字一字的读完。
宁家诸人脸上的神情,简直就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不敢置信,疑惑,怀疑内侍宣错了圣旨。可是圣旨上清楚明白的写着。
宁家穆氏……
“郡主在上,奴才德福,给郡主请安了。郡主请指旨。”
穆臻缓缓接过圣旨。
脸上笑意有些发僵。
她和宁子珩虽然猜到秦宣不会放任他们这般逍遥自在。
可也没料到,秦宣不玩则矣,一玩便玩了出大的。
长宁郡主……
封地云北。
这真是,惊喜啊。只是不知惊有几分,喜有几分。
既然木己成舟,穆臻自从知道自己肚里揣了个小团子后,性子越发的平和了,她不想为难自己了。
反正,天塌下来,有宁子珩撑着。
何况,册封郡主,可是天大的好事。
她本来便把云北当成自己的根据地。
如今把云北指给她当封地,也算是让她心想事成了。这样一想,穆臻倒觉得,当真是十分惊喜啊。
“公公请起……劳公公亲自走这一趟。”
“郡主言重了。这可是奴才在陛下面前苦苦哀求来的差事。奴才就想看看,能让陛下时时挂在嘴边,能让宁九公子拒不回京的女子是何等模样。今日一见,郡主果然貌美大方,堪称女子中的翘楚。陛下让奴才给九公子带句话……
想要占着云郡当老巢。便先把云北治理好了……什么时候提起云北,人们不再笑其贫,而开始羡慕云北百姓……再进京,和陛下讨云郡郡守的封号吧。”
“谢主隆恩。”
宁子珩笑着接了旨……
全文终
给内侍打了个大赏。大到足够彰显出宁九公子不差钱,德福隐约有些明白为何宁子珩无论如何不进京了。
你说这人活着吧。
不管图名还是图利,总有个终极目标吧。
图名为了啥?
图利又为了啥?说到底,求的无非是日子更好过些。
云郡宁家的公子……
德福看着手里那张一千两的银票,欲哭无泪。
回去还是乖乖交给陛下吧。
“受贿”一千两,足够他掉脑袋了。
打赏便打赏呗,做什么给这么多?
这要是给个十两八两的,他拿的也心安理得啊。
偏偏要给一千两。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随便打赏他一个内侍,便是一千两。这宁家,真是富的流油啊。
如果换成他是宁子珩,也一样不会去京城的。
宁九公子声名显赫,宁九公子一站出来,整个云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宁九公子怀里还揣着一杳一千两的银票,看那意思,似乎是见谁高兴,便打赏一张。
这人生啊,还有什么所求的。
如今人家媳妇大着肚子,再给他添个丁……人生圆满了。
何苦来京城受罪。
说的好听是吃皇粮,可人家压根不缺这口粮食啊。回到京城后,德福乖乖的上交了银票,直言这是宁九公子打赏他的,人家袖子里还揣着一杳呢。
然后,新帝生气了。
足有半月不用德福伺候。
然后,皇帝下了道新圣旨,也不用等云北富的流油了。
直接便下令让宁子珩做了云郡郡守。
突然有一在,夜深人静。
德福想,他是不是……被利用了?
——————
穆臻已经足月了。孩子随时会落地。
宁家上下,简直就是风声鹤唳。
宁老夫人早早请好了稳婆。
一个不放心,一下请了三个,云郡最好的三个稳婆,都被请到了宁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以便穆臻一有不适,稳婆随传随到。
宁老夫人和宁夫人最近经常一左一右陪着穆臻在园子里散步。
以宁老夫人的经验,她觉得穆臻这胎不那么好生。
一来穆臻年纪还小,才十六。
二来,穆臻生的秀气。怀胎十足,哪都不见长肉,唯大了个肚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