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阳初生,温泉池边,天地氤氲。
    一块大石上,一对男女衣衫凌乱,缱绻缠绵……
    赵高倏的转身躲在了树后,紧闭双眼,极速的喘息,双手用力攥着衣衫。
    梁儿姑娘……她在与大王……
    “啊……政……”
    女子娇喘着开口。
    赵高一怔。
    她竟唤了大王的名!
    在这世上,且不说一国之王,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官吏,他们的正妻和宠妾也只能唤他们“大人”,而不可唤他们的名。
    难道说,大王当真心爱梁儿至此?竟为了她可以乱了伦理纲常?甚至可以放下自己高贵的身份?
    可若真是如此,他当年又怎会忍心将她送去赵国,还一次又一次去伤她的心?
    赵高沿着来时的路走回了纤离所在的空地,脑中却全都是梁儿与赵政亲昵的场景,挥散不去。
    他翻身上马,深呼一口气,刚要离开,却听到了一声:
    “赵高?”
    赵高寻声看去,竟是赵政与梁儿双双自林中走出。
    他一凛,立即下马拜道:
    “大王。”
    赵政垂眸看他,语气淡然。
    “你怎会在此?”
    “大王昨日说日出之前定会归来,可太阳已出东方,大王却并未出现,臣实在担心,便上来看看。”
    “原本是想着日出前回去的,可没想到,不知不觉天就已经亮了……”
    赵政转眸望向梁儿,笑眼之中满是柔情。
    梁儿与他对视一眼,便立刻又低了头,双颊漾起一抹桃色。
    这一副娇羞可人的模样,瞬间暖了赵政的眼,却是寒了赵高的心。
    赵高敛头,不想再看。
    赵政与梁儿骑上纤离,对赵高令道:
    “回骊山宫。”
    “诺。”
    赵高亦上了马,紧跟在赵政的身后。
    上山的时候就艰难非常,下山时便更是难走百倍。
    赵高吃力的控制着他的马,抬眼间,却见赵政拥着梁儿驾驭着纤离,看似非但不费力,反而还有些许轻松。
    他的心受到了不小的撼动,看来自己比大王差的不只是身份……
    回到兰苑已是巳时。
    赵政与梁儿一夜缠绵,两人都又累又困,便相拥在榻上、嗅着沁人的兰香沉沉的补了一觉。
    午膳后,赵政沿着回廊走向那仿若冰雪而成的青玉殿,梁儿则安静的跟在他的身后。
    表面看起来一切如常。
    可梁儿看得出,赵政较平时走的慢了一些,那是担心她劳累,在迁就她的步子。
    她心领神会,不禁低了头美滋滋的抿唇轻笑。
    “在偷笑什么?”
    梁儿抬头,见赵政已经停下来回头看她。
    她娇羞道:
    “没什么。”
    赵政轻轻摇头,笑叹:
    “本该是个窈窕的女子,怎么这厢笑得像个痴儿?”
    “我哪里像痴儿了?”
    她睁圆了眼,嘟嘴嗔道。
    整晚的亲密无间、“你我”相称,她已习惯了无人时在赵政面前不称自己“奴婢”。
    “呵呵呵……来!”
    赵政宠溺的笑着,将一只手伸向了她。
    她红着脸迎上去,伸手与那只温柔有力的大手交叉而握。
    赵政也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面上笑意久而不散。
    他刚要拉着梁儿继续往前走,就见回廊的尽头,李斯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躲也不是、迎也不是的样子。
    两人拉着的手不约而同的迅速分开,回到正常一前一后的站位,面上神色也归于平常。
    李斯见状忙上前施礼。
    “你何时来的?”
    赵政开口问道。
    “回大王,刚来。”
    李斯答得痛快。
    这种尴尬的情况,无论何时来的,都最好说成是“刚来”。
    “何事?”
    赵政又问。
    李斯再次躬身,恭敬道:
    “也无大事,就是呈上这两日来的一些重要文书给大王过目。”
    “随寡人入殿吧。”
    “诺。”
    殿中,赵政端坐在案前,一丝不苟的翻阅着竹简,李斯则在殿前安静的等候。
    典籍上说,兰花可入药、可烹食,对身体极好。
    兰苑的兰花种类繁多,四季盛开,梁儿便取了一些新鲜的兰花制成了兰花汤。
    她轻轻将凉好的汤放在赵政手边,此时,恰巧赵政不自觉的抬头看了她一眼。
    两人四目相对。
    霎时,昨夜那如梦似幻的一幕幕同时浮现在二人脑中。
    梁儿立即红了脸、眸光闪烁着低下了头;赵政也反常的迅速收了目光,再次转而去看竹简。
    当赵政端起碗来饮下一口汤时,李斯经过一番激烈的心里斗争,终还是决定开口说道:
    “呃……这个……斯是否要恭喜大王和梁儿姑娘?”
    “噗!咳咳咳咳……”
    赵政这一口汤竟是喷了一半,呛了一半。
    梁儿的脸也较之前更红了,手忙脚乱的抓了手帕帮赵政擦拭。
    李斯更是被赵政的反应惊了一跳。
    大王少时便早熟早慧。
    多年来,各种大事小事,大王总是平淡处之,从未见大王如此失态过。
    大王与梁儿姑娘的感情他也算看了十几年了。虽然人人都觉得他二人早已肌肤相亲,可李斯始终觉得,大王待梁儿姑娘极为不同,并且他二人之间应是还没走到那一步。
    直到方才见他二人不同寻常的反应,那正是男女初尝欢好之后的状态。
    他本是一番好意,但眼下他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一句是问对了,还是问错了。
    见大王桌案上一片混乱,他想去帮忙,又突然觉得此刻插手实为不妥,一时间进退两难,左右纠结,却又不知如此情势该如何收场。
    赵政平静了一下,道:
    “李斯,你先下去吧,这些文书寡人看完后差人给你送回去便是。”
    “呃……诺。”
    见赵政给他找了个台阶下,李斯便马上顺着退了出去。
    李斯走时,赵政还是满面严肃,梁儿亦是烧了一脸通红消不下去。
    可片刻,青玉殿内却突然传出赵政大笑的声音,吓得守在殿外的众宫人们一身冷汗。
    那个从小就不怎么笑的大王怎么突然笑得如此大声?
    大家心里都各自盘算着,今日的大王太过反常,侍奉大王的时候一定要比平时更加小心谨慎,千万别一个不小心就被大王砍了脑袋或是夷了三族。
    李斯一路赏着骊山宫的美景,倒是走得比寻常慢了些,也听到了赵政的大笑声。
    他心里不免放下了方才的顾虑,脸上不自觉的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但随后又很快散去。
    大王与梁儿姑娘,终是有情人成了眷属。
    若是身份相当,以这二人的能力和心性,定是一段鸳并立、凤双栖的佳话,只可惜……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灭赵之战

?    赵政在骊山宫每日除了处理政务,就是与梁儿一起泡汤、一起缠绵,两人过了十几天神仙眷侣般的快活日子,可终归还是回到了咸阳宫。
    刚一落脚望夷宫,赵政就被胡姬拉走去了水月宫。
    对于赵政要安抚襄戎的政治考量,梁儿分明是理解的,可当看见胡姬在赵政面前娇缠无休的模样,还有赵政偶尔回给胡姬的几分笑意,她就仍是觉得心中苦涩难忍,只想寻个无人的角落,躲起来独自舔伤。
    梧木亭中,久违的“绕梁”之音又起。
    指法繁杂,曲意纠结。
    这是甚为难操的一曲,却被亭中的那飘然若仙的白衣女子掌控得极好。
    似爱恋,似隐忍,似忧伤,似欢愉,似寂寥,似期待……
    扶苏被琴音所感,心中亦生出了莫名的情愫。
    他寻声而来,在杨树林中远远望向凤凰池的方向。
    前日咸阳大雪。
    眼下正是白雪皑皑,北风呼啸。
    那女子本就生得白皙非常,在大片白雪的映衬下便更是如透明了一般。
    她青丝飘飞,裙踞乱舞,好似随时都会乘风而去,再无踪影……
    忽然琴音骤然而止。
    天气太冷,梁儿抚琴又太过出神,竟是不知冻坏的食指已被琴弦划破。
    她将指尖放入口中,温热的气息令因寒冷而变弱的痛感逐渐恢复。
    她微微蹙了眉。
    十指连心,这小小的一道伤口,还真是比想像的要痛上几十倍。
    扶苏见她受伤,心中很是焦急,想要上前看看究竟,却又被理智警醒,退回了步子。
    自从见了父王那般待她,他便已经知道,那个地方,他靠不近;那个女子,他碰不得。
    他轻叹一口气,转身打算离开,却忽然见到不远处的一棵树下还立有一人。
    那人二十几岁的年纪,相貌堂堂,正满面忧色的痴望着那梧木亭中的女子。
    此人他是见过的,并且不止一次。
    那人似乎也正欲要走,转身间竟刚好与对面的扶苏对上。
    “你是中车府令兼职符玺令?”
    扶苏眼神定定的看向他,淡声问道。
    那人似乎也未想到会在此处被人看到,面上一抹不自然的神色转瞬即逝。
    他上前一步,躬身施礼。
    “赵高拜见公子。”
    扶苏眼眸微垂,受了他这一礼,继续道:
    “既然大人身负重责,为何没有紧随父王,却在此处流连?”
    赵高心中一凛。
    “回公子,大王此刻正在水月宫陪伴胡美人,故而……”
    扶苏负手,语气淡如白水,丝毫不似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
    “大人身为符玺令,手握虎符和玉玺;又为中车府令,负责父王的出行事宜。那么无论父王身在何处,本公子都劝大人最好能候其左右,以备父王随时召见,这才是大人职责所在。”
    赵高深深一揖,恭敬道:
    “公子说的是,赵高这便去了。”
    扶苏目不转睛的望着赵高远去的背影,不知为何,他不想再见到除父王以外的人对那个女子有痴妄之心。
    “梁儿,你的手怎么了?”
    晚膳后,赵政刚回到昭阳殿,只一眼,就发现了梁儿手上的伤口。
    “无事,今日抚琴时不小心弄的。”
    梁儿轻扯唇角,想要微笑一下,让赵政无需担心。
    哪知赵政面上急切更显。
    “抚琴?在梧木亭?”
    梁儿点了点头。
    赵政一叹,嗔怪道:
    “天气这么冷,你怎么还跑去外面抚琴?怎得这般不会照顾自己?”
    梁儿讪讪的低下头,赵政又转而吩咐内侍:
    “让莫然速速过来!”
    梁儿一听,立即抬眸道:
    “大王,只是划破手指而已,不必劳烦太医令……”
    “梁儿。”
    赵政将她的话打断,双手轻轻抚上了她的脸颊。
    那双原本锐利的凤眸之中,此刻已经柔和似水。
    “你是寡人的女人,你身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寡人的……寡人心疼……”
    只这一句话,梁儿的心便开始毫无规律的乱撞个不停。
    她雪白的面上瞬间浮起两团红晕,竟是粉嫩得可爱。
    此时守在殿内的几个宫人更是被莫名塞了一把狗粮,噎得低着头,半天缓不过来。
    不多时,太医令莫然收到急召,满头是汗的赶来,却只是医治了一个侍婢手上小小的划伤。
    他心中再次各种腹诽,面上还要维持恭敬,也算是委屈。
    因得赵政反应强烈,满面严肃的盯着莫然,要他一定要用心医治,故而梁儿的食指最终被包成了一个夸张的小粽子,真心令她无奈,但心里却是有如春花盛开,烂漫非常。
    这时而纠结,又时而幸福的日子一晃就过了几个月。
    四月,李斯送来了他亲手画的原韩国新郑宫图纸。
    赵政已经决定,今后每灭一国,就会在咸阳北面仿建一座该国的宫殿,以示纪念。
    梁儿呵呵一笑,没想到赵政竟然也有收集癖呢。
    于此同时,秦国终于大举兴兵,欲要攻灭赵国。
    秦军兵分两路。
    北路由大将军王翦亲率主力从上党出发,直下进攻赵国井陉。
    南路是将军杨端和为副将,率领河内兵卒直攻赵都。
    王翦与杨瑞和麾下秦军共有四十万之多,如此兵力,一旦合围邯郸,赵国必危。
    赵王迁任命武安君李牧为大将军,北上拦截王翦大军;又令司马尚为副将,阻挡南路的杨瑞和,倾全国之兵力抵抗入侵的秦军。
    战国史上著名的两大名将王翦与李牧,终于在这场灭国之战上正式交锋。
    但从客观来讲,他二人的此次对战是不公平的。
    只因早前几年,赵政便频繁挑起战役,以各种手段蚕食李牧的兵力,加之之前赵国的饥荒,各种天灾人祸,令李牧的赵军主力早已元气大伤。
    李牧虽未与王翦交过手,但心知他能被心思深沉的秦王政拜为首屈一指的大将军多年,此人便定非等闲。
    李牧鉴于赵国已处劣势,情势危急,便采取固守筑垒、不战不败的战略,以避其锋锐,消耗秦军士气,至此,双方便进入了胶着的状态。
    七月末的夜晚,天气闷热的闹人。
    鲜红色的昭阳殿内烛火通明。
    赵政正端坐在案前手握竹简浏览着前线战报。
    梁儿侧目瞥了一眼那卷战报,见上面言辞不稳、略显激动,便能想像得出此时在赵国战场上,会是怎样一番紧张的局面。
    赵政放下竹简,双眸幽深,语意悠长。
    “王翦迟迟越不过李牧的防线,便无法前去邯郸与杨瑞和汇合……”
    梁儿正襟微敛,垂眸道:
    “杨瑞和与司马尚一战,若迟迟等不到援军,便必会大败。”
    赵政却是一声冷笑。
    “呵,李牧想以此法拖垮秦军,看来他是忘了,当年长平之战,赵孝王是为何以赵括替代了廉颇。亦或是……他原本就不懂……”
    梁儿一怔。
    须臾,她便明白了赵政的意思,抿唇淡笑。
    三十二年前,秦赵为争上党两军相抗。
    那一战,赵国主将本是常胜将军廉颇。
    秦军数量多于赵军,廉颇对峙秦军时便采取了筑垒守势,连续三个月避而不战,却也让秦军无法前行。
    赵政的曾祖父秦昭王是何等高明的人物?
    他看出了廉颇此计的弊端。
    当大将手握巨大的兵权领兵在外时,便一国之王是最容易丧失安全感的时候。
    廉颇率领着四十万赵军在原地整整蹲了三个月,屁股都没动一下。
    三个月啊,那么多人、那么多马都要吃喝,那要无故耗费一个国家多少粮草?多少钱财?
    这就等于是在给国家折寿。
    廉颇本以为最先耗不下去的会是远离秦境、粮草运送不甚方便的秦国。
    可万万没想到秦昭王的忍耐力竟然极高,结果是廉颇自己的赵孝王首先坐不住了,不停派人催促他改为守为攻,可廉颇死活不从。
    只因他心里清楚,赵军处于下风,一旦改换策略,则是前功尽弃、必败无疑。
    秦昭王乐得看赵国的热闹,还差丞相范雎派人花重金去贿赂赵国重臣,说廉颇迟迟不战,定是惧怕秦军,恐怕是打算要叛降了。
    之后赵孝王终于用赵括换下了廉颇。
    赵括没什么领兵经验,第一次手握重兵,兴冲冲的带兵冲锋陷阵,却一个不小心冲进了秦国战神白起的包围圈里。
    四个月的时间断粮断草,赵军无论是兵士还是马屁都被活活饿死了一大半,到最后甚至都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
    而侥幸存活下来的人拼尽力气仍无法冲出重围,也终是被白起活埋在了长平,永生不得安息。
    这部惨剧的错处一直被世人归于赵孝王,不过细细想来,廉颇的做法于军事而言的确毋庸置疑,可于一国国政而言,究竟是一场战争的胜败更重要,还是在战乱之中维持全国百姓几年的丰衣足食更为重要?
    恐怕大部分君王都难以权衡吧,所以廉颇才会被秦昭王抓住机会,行了一计反间计。
    梁儿暗道,李牧如今竟是用了与廉颇同样的计策来对付秦军,如此,岂不刚好顺合了赵政早前为赵迁和李牧准备的离间计的设定?
    赵政起身,绕过桌案走下殿中。
    他负手而立,眸色凛然,沉声道:
    “传寡人令,命羌瘣为将,即刻率军五万兵赶赴邯郸助攻杨瑞和。无需尽全力,必要时可暂退一城,能保得我秦军不败、保住兵力即可。”
    梁儿跪坐在一旁,静默不语。
    杨瑞和大军已在告急边缘,命悬一线,此时就要首先确保秦军兵力完好,再差人去往赵国加速离间之计。
    沉思间,忽有一人急步入内,双膝跪于赵政面前。
    “大王,水月宫来报,胡美人怕是要生了!”
    梁儿猛然抬眼看向赵政,只见他凤眸幽寒,唇角缓缓勾起狡黠的弧度。
    “哦?寡人期盼已久……”

  ☆、第一百三十章 丽人花

?    因得胡美人生产,水月宫全宫上下忙的一团乱,赵政处理完政务才赶来,又等了足足半个时辰才终于听到了啼哭声。
    稳婆双手抱着小小的婴孩自内室而出,双膝跪地。
    “恭喜大王,又添了一位公子。”
    听到是公子,赵政面上一笑,似是心情极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